打印

净慧长老:谨防“三俗”之风侵蚀佛教

净慧长老:谨防“三俗”之风侵蚀佛教


中国儒家自古以来就有“义、利”之争,义者仁义,利者名利。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见利忘义的事屡见不鲜。佛教是淡泊名利的宗教,佛陀教导我们要远离名利,“名”和“利”是套在我们身心上的枷锁,所谓名缰利锁。尽管古代圣贤非常透彻和深刻地告诉我们“名利”的危害,但贪名求利之辈举目皆是。即使是清净佛门,在名利的诱惑面前,道心战胜不了名利,道风战胜不了名利,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出家二众,在名利面前摔了跤,吃了亏,留下了千载骂名。

  到了今天这个一切以经济利益为前提的社会,精神生活越来越不被重视。连佛教界也难以免俗,只顾利益不顾道业的现象,只顾热闹不管佛门清修的事情,也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钱人越来越多,有钱人希望有更多的钱,希望在社会上能一呼百应。有钱人到了佛门,也希望佛菩萨能听他使唤,护法龙天也能听他使唤,烧几炷高香,多拿一点布施,保佑来年发更大的财,总想做一本万利的生意,这些现象也比比皆是。社会上谋取利益的种种不正之风,也对佛门的道风建设不无影响。有一年我看到一则消息,某个寺院竟然对大年三十晚上敲钟活动标出的明码实价,从第一椎钟,到第一百零八椎钟,标价从88888元到8888元,都是非常吉利的数字;大年初一早上的第一炷高香也同样标出价格,实在令人震惊!

  我是一个久住山中的人,从旧社会一直走到今天,用我学过的佛教知识,对照今天佛教的现实,看到佛教的某些负面现象,内心感到非常沉重。释迦牟尼佛创立了佛教,绝对没有想到在末法时代,佛教的信仰生活和佛教文化竟然被高价拍卖。不知佛陀此时此刻在常寂光中会有何种感想,我想应该不会像在菩提树下悟道一样,见到大地众生皆有佛性而三叹奇哉,佛陀看到末法时期这些有损佛教形象的负面现象,以我这样一个老朽无能的人来猜想,佛陀此刻只能是叹三口气而已。唉!我的子孙这样不争气!唉!末法末法!唉!因缘如是,业力如是!今后佛教史学家们一定会用严肃的春秋之笔,记下这些使佛祖蒙羞的事实,记下当代这一段悲哀的佛教悲剧。当今佛教这些负面现象,一切有良知的佛教徒一定会深刻反省。

  佛门本来清净,却耐不住一个“俗”字,僧人本是清修之辈,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却耐不住一个“利”字。社会上对庸俗、低俗、媚俗这三俗深恶痛绝,却万万没有想到,三俗之风也渐渐侵入我佛门清净之地!古时文人小说中讽刺佛门人情冷暖的庸俗之风,只用“坐”和“茶”两个字,就将僧人的俗态描写得淋漓尽致。寺院来了普通香客,只是说:“坐”,“茶”;来了地位稍高一点的人,就说“请坐”,“泡茶”;来了达官贵人,就媚态十足地说:“请上坐”,“泡好茶”。过去常常听别人讲这段故事,在书上也每每看到这种对僧人俗态的描写,以为这是文人故意嘲笑我们出家人,鞭挞我们这些弱势群体。看到今天的现实,我想古人对佛教界俗态的描写大概都是事实,不是冤枉好人。今天的这种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比过去:“坐,茶;请坐,泡茶;请上坐,泡好茶”的现象,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也。佛门本是“三门清净绝非虞,檀信皈依增福慧”,昔日清风何在,今朝俗气盈门,哀哉!苦哉!

  我们柏林禅寺、四祖寺、老祖寺和芦花庵的出家人,一定要努力学习,学习中国佛教的历史,学习历代高僧的德行,学习清规戒律,学习《禅林宝训》。要把这些书常常放在案头,每天啃一条,背一条,做一条。一定要去掉为人处事中的“俗气”,防止待人接物中的“阔气”,杜绝在僧信交往中的“官气”,避免做人做事中的“霸气”。“俗、阔、官、霸”四气害了佛教,使我释迦老子脸上无光,使我历代祖师脸上无光,使我清净佛门受此奇耻大辱。我们要牢牢记住,要守住这股清风。古德有诗云:“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一定要保住这种行云流水的禅林清气,要有一批肯做傻子的人,要有一批肯吃亏的人,来继承禅门的这种清气,发扬禅门的这股清气。我们一定要用自己勤苦修行的汗水,用自己悲哀忏悔的泪水,洗涤蒙在释迦老子脸上的尘埃。大众勉励,勉励,再勉励!珍重,珍重,再珍重!(讲于:**年1月12日)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