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达真堪布:出离心是勇敢的心

达真堪布:出离心是勇敢的心


  为什么我们现在学修的这么难,总是反反复复、断断续续、时好时坏的?就是因为没有真正的出离心。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界限就是出离心。在相续中没有出离心之前,无论修什么都属于轮回的法,都属于世间的法。相续中有出离心以后,才是出世间的法。

  什么是出离心?对轮回、对世间法没有丝毫的贪恋、留恋之心,然后能够认真地去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放弃,但是放下了;不逃避,从而敢于面对。这才是真正的出离心。没有贪恋之心,这叫放下;能够承担责任和义务,这叫不放弃。你真正有出离心的时候,不会逃避现实,也不会放弃任何事情,你能够放下世间琐事、世间八法,但不是放弃这些。现在很多学佛的人都是越学越傻、越学越糊涂,越学越懒惰了,什么也不愿意想,什么也不愿意做。这不是放下,是放弃;不是智慧,是愚痴;这不是轻松自在,是懈怠懒惰。你是在学佛吗?佛是在做人的基础上修成的,连人都没有做好,怎么能做佛呢?

  出离心不是逃避心,它是一种勇敢的心、敢于面对的心,在一切境界面前都不会害怕、不会畏惧。很多人将"出离"和"逃避"等同了,将"放下"和"放弃"混淆了,这都是颠倒而持,这也是在家学佛人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觉得人太苦恼了、太累了,就想逃避。不管家、不管孩子、不管亲朋好友,只知道念佛磕头,还以为自己有出离心,全都放下了。这不是放下,是放弃!还有的人嫌家里太闹了,要到寺院里修。这不是出离,是逃避!逃避能行吗?逃避本身就是个过错,你能逃避得了吗?心里面没有放下,身体离开了也没有用。你看看,如果没有慈悲心、没有智慧,你到了寺院也一样,还会有看不惯的事,还会有看不起的人,一样有烦恼、有痛苦。如果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心,到哪里都会没事找事。我们现在就是不敢面对、不敢承担,就害怕有烦恼、有责任、有负担,所以都在逃避,这样不可能达到圆满。逃避就是轮回的因,逃避超不出轮回,逃避是一种放弃,是一种罪过!不是有了出离心就要离开家、放弃工作。有出离心的人是要从心里放下,真能放下的时候,不会舍弃一个人,也不会放弃一件事。

  放下是解脱,放弃是罪过,这些一定要分清楚。放下是从心里放下,不管面对什么,不追求也不拒绝,看着缘起缘灭、来来往往,保持一颗如如不动的心。真空离不开妙有,妙有离不开真空;相离不开空,空离不开相。要放下,这是真空;不能放弃,这是妙有。不放弃一个众生、不失去一个众生,这叫慈悲心。放下了一切众生,不放弃一个众生,这才是大慈大悲、大彻大悟。该拿的时候拿得起,该放的时候放得下。你真正能够放下了之后,就不可能逃避任何事情,你的头脑会越来越清醒,行为会越来越勤奋,会用更好的方式待人处事。那个时候,一切处都是好处,都是净土;一切人都是好人,都是佛;一切事都是好事,都是修行。当你真正看破、放下的时候,才不受因果,不会痛苦。之前都会受因果,受因果就有烦恼,有烦恼就有痛苦。

  放下了才不会失去,才会得到。真正从心里放下了,你的心自在了,一切都自在,那个时候不生不灭,你的心是你自己,一切一切都是你自己,整个宇宙、整个法界都是你的。如果你放不下、还执着、牵挂的话,你一切一切都要放弃,什么都得不到,因为你的心没有自在,那个时候一切都不是你的。如果你的心自在了,心无边无际,无处不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自己把握住了,想放开可以放开,想收回来可以收回来。现在你的心不是你自己的,是别人的!你活在别人的眼光下,为别人活着,把握不住自己的心,总随外境转动,没有自由,所以活得累。

  无有挂碍的时候,才没有恐惧,才敢面对、敢承担。对世间、对轮回不会有丝毫的贪图和留恋,无所挂碍,无所恐惧,这个心是真正的出离心。我们要通过观修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这些四外加行的基础修法,刻意发这个心,才能发出出离心。"发"和"发出来"不一样,发是一种刻意的;发出来了,那个时候不是刻意的,是一种自然轻松的状态。出离心发出来以后,你不用特意发,相续中自然而然就会有这个念头、想法,而且特别的强烈。

  出离心是一切佛法的基础,一定要好好地学、修,把真正的出离心修出来。要去面对,不能想着逃避。什么是敢面对,敢承担?把这个"我"忘掉,一切随缘,别追求,别拒绝,就行了。不管好坏,任何时候都不动心,心不随境转,这才是真正有修行。



   

TOP

有具足的信心才有真正的皈依
 
  
  六道轮回都只有痛苦,没有安乐。我们一定要今生成佛,救度一切父母众生摆脱痛苦。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皈依上师三宝。皈依也是佛教和外道的界限,无论你学的是显宗还是密宗,皈依都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皈依是一切功德的源泉,你真正能够皈依到上师三宝的时候,佛法里讲的这些功德才能在你的相续中产生。

  密宗所有的仪轨都一样,第一是皈依的修法,第二是发心的修法,第三才是正行的修法。这意味着什么?没有皈依的基础、没有皈依的根本,就不能受戒,不能受灌顶,也不能受这些誓言。那什么是皈依?怎么皈依?现在很多人都是跪在上师面前,跟着上师念三遍四皈依颂,然后办个皈依证就"皈依"了,也不学习皈依的含义,这都不是真正的皈依。皈依要了解皈依的基础、分类、方法、学处、功德、戒律这些。皈依是从内心里皈依,形式上、表面上的皈依有没有都行。

  "皈"是归投、"依"是依靠。皈依上师三宝,就是依靠上师三宝。不管什么时候——顺境之时、逆境之时、快乐之时、痛苦之时,都不离开上师三宝,不忘记上师三宝。皈依的本体是一种决心,从内心里下决心、做决定:从今以后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跟上师三宝学、修。这个决心才是真正的皈依。从因皈依的角度讲,四皈依是对上师三宝的四种决心:以佛为真正导师的决心,以法为道的决心,以僧为道友的决心,以上师为真正怙主的决心;三皈依就是对佛法僧三宝的三种决心。在你的相续中有这些决心吗?现在人都特别重视皈依证、重视法名,不重视内心、不重视内在的决心,这都是不如法的。

  皈依上师三宝有条件吗?有,就是信心!对上师三宝有信心,信心一定要足,这是皈依的基础。没有信心,皈依也只是表面上的皈依,不是事实上的皈依。皈依后要好好看看自己的目的和动机,你的皈依是下士道的皈依,是中士道的皈依,还是上士道的皈依?这里强调发心。下士道的皈依没有出离心的基础,皈依的目的是为了摆脱三恶趣的痛苦,获得人天福报,这就是世间的皈依,不能解脱。中士道的皈依有出离心的基础,但是没有菩提心。为了自己能够获得声闻、缘觉和罗汉的果位,为了自己能够得到寂静涅槃的果位而皈依,也不究竟。上士道的皈依是上等根基人的皈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救度众生而发誓成佛,为了成佛而皈依上师三宝。他的相续中有菩提心,所以这个皈依是大乘佛法的皈依。

  很多人现在想皈依,想供佛,又不知道是不是要把自己以前供奉的一些神送走,心里很矛盾。皈依与供奉是有区别的。皈依是四种决心,我们对鬼神肯定没有这些决心,没有这些决心就没有皈依了。在没有皈依的情况下你可以顶礼,可以供养,可以赞颂。佛经里也有顶礼、供养、赞叹那些天地鬼神的方法与仪轨。你看我们天天念诵的《八吉祥颂》里,佛也恭敬地顶礼了世间八大护法,也恭敬地顶礼了世间的护法天神、地神这些神。人和神之间也要有一种礼貌,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赞叹。每个人都有保护身体的神,每个家都有保护家的家神,山都有山神、水都有水神……哪里都有神!不能小看他们、轻视他们、舍弃他们、伤害他们。这些神都是跟你有缘份的,送得走吗?这个时候你一定要跟他们结善缘,不能结恶缘!有善心,有慈悲心,有菩提心了,才有护法!有自私自利的心,你身边的都不是护法,都是鬼!如果把他们当作究竟的皈依处而顶礼供养就不行,不把他们当作究竟皈依处,在不皈依他们的情况下,你就可以供养他们、顶礼他们、赞叹他们。供佛就是供佛,供神就是供神,这是两回事。

  关键是这个心,对上师三宝有一颗恭敬心就行!那些鬼神才挑你理呢!上师三宝不会挑你理。上师三宝有慈悲心,有广大的智慧,他们对每个众生都一样。这些鬼神也是众生,本身也是佛呀,他们也有佛性。我们一切都要观清净么!你没有观清净,还把他们当成鬼了、还把他们当成自己的违缘、障碍了,都是自己的心!

  我们已经皈依了,然后就开始学做佛、学做菩萨,把佛法里讲的这些道理运用在生活中,别的没有。光听、光说没有用,得从实际行动上做。做到了,你就成功了;没有做到之前,没有成功。皈依上师了,得跟上师相应,跟上师一模一样,就学这个!在你的相续中也有那些功德,你也跟上师一样,对上师三宝的信心那么足,对众生的慈悲心那么真诚。什么时候能当上师,会做上师,那个时候你才成就了。

  如果你以前没有皈依,就赶紧抓紧时间皈依上师三宝,这是个很重要的事情,寿命无常,不能再往后拖了!一定要培养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对上师三宝有信心,才能皈依上师三宝。你皈依上师三宝了,才能修持正法,才能解脱,才能成佛。



   

TOP

慈悲心是平等的心


  每个众生都一样有痛苦和烦恼,所以佛说众生是可怜悯者。我们学佛人一定要从心里发愿:一定要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然后祈请上师三宝加持我一定能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这是悲心。一定要发愿:一定要给予一切众生安乐,然后祈请上师三宝加持我一定能给予一切众生安乐,这就是慈心。佛法里讲的慈悲心是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它的对境是一切众生,因为众生是无量的,所以它得到的功德也是无量的。

  慈悲心和平等心是一体的,慈悲心是一种平等心,有平等的慈悲才是无伪的慈悲心。不论亲仇、贵贱、富穷,不论哪一道的众生,所有的众生都是慈悲心的对境。在你的心目中没有爱、没有恨、没有亲、没有仇,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在这样的状态下,你才能发出真正的慈悲心。

  现在很多人所发的"慈悲心"都不是佛法中的慈悲心。很多人对穷人有慈悲心,但是对富人没有慈悲心;对好人有慈悲心,但是对坏人、恶人没有慈悲心;对老人有慈悲心,但是对年轻人没有慈悲心;对体弱多病的人有慈悲心,但是对身体健康的人却没有慈悲心……这都是分别。这是一种同情心,是世俗有分别的一种慈悲心。每个众生都一样有烦恼和痛苦,他们会在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环境感受不同的痛苦。富有富的烦恼,穷有穷的烦恼;富有富的痛苦,穷有穷的痛苦。每个人都有痛苦,都是最可怜的,所以应该对一切众生都发一颗好心,都发一颗慈悲心,不能有分别。还有一些人遇到没有吃穿的、没人管的人,就给一些吃的、穿的,帮点什么忙,这是一种世间的善心,不是慈悲心。众生真正最可怜的地方是有无明愚痴。快乐幸福的因缘是断恶行善,困难和痛苦的因缘是造恶业,但是他们不会断烦恼,不会断恶业,所以得到的就是苦报,这是无明愚痴。所以,真正的慈悲心是要发愿拔除一切众生无尽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永恒的安乐。

  要发出真正的慈悲心很难,必须通过修行。轮回过患、因果不虚这些道理是发慈悲心的前提修法。慈悲心的基础是知母、知恩、报恩。在我们辗转轮回的过程中,一切众生都当过我们的父母,他们都像现在的父母一样对我们有着无比的恩德,所以我们一定要报恩。怎样才能报这个恩?我们要学佛修行,成佛以后辗转法 lun,这样才能救度这些众生。所以,慈悲心也是菩提心的基础。

  "慈悲没有敌人",这句话说的特别精炼。如果你有敌人、有仇人、有外人的分别,你还是没有慈悲心。分别都是自心显现的,都是自己的心。一切的一切——好的感觉,坏的感觉;好的征相、坏的征相;好的境界,坏的境界,都是因自己的业力所现,因自己的业力所感,都是自己种的因,别的没有!你把心态调整好了,可以无分别地爱,可以无分别地有感情。放下了一切众生,不放弃一个众生,这才是大慈大悲、大彻大悟。

节选自《佛法是种活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