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心的苏醒  吉噶康楚仁波切著

心的苏醒  吉噶康楚仁波切著



我第一次听到康楚仁波切的开示,是在2000年的春天。我清楚记得那一次的开示,因为我心中长久以来,未曾苏醒的某样东西突然醒过来。那种震撼感自从我第一位上师创巴仁波切1987年圆寂后,我就再也没有经历过。
   
那是一种与实相的广大视野再度连接的感觉,就好像多年来,我辛辛苦苦地在一间暗黑的小房间里努力,突然之间,墙壁和天花板消失了,剩下的是一种单纯的、直接的自由。我记得当时心想:“对!本来就是这样!”我同时知道任何人都可以得到这种自由,至于如何去做,仁波切给了我们清晰的指示。我怀着喜悦的热诚听法,感觉到康楚仁波切是我与这种自由之间的特别联结,我应当亲近他,向他学习更多。
   
在听闻仁波切传法许多许多次之后,我开始试图要厘清,在他的表达风格中是什么元素,能够在学习者心中造成如此深刻的回响。我想原因有一部分是因为他长期从智慧绝伦及有实际体验的上师们那儿,所得到的密集佛法训练;因此在他开示的时候,这些深刻的训练,以及传承上师的加持会一并流露出来。部分是他的人生经验,他有一种永不退缩的精神,随时挑战自己,让自己从安全和可预期中跨越出来;我发现他的勇气会传染给弟子。部分是因为他的善良、慈悲和谦虚。部分是因为他非常了解西方文化,能站在西方弟子的立场上深入了解他们的心。部分是他几乎接近霸道的直接。部分是他的幽默。部分是当你听他开示的时候,你会感觉自己被了解而且被欣赏。部分是在他面前你无法隐瞒、无法退却,这么做会被他发现,在开示中他也会对付你。
   
不管那法的内容是什么,我绝对不是唯一从康楚仁波切开示中得到营养和鼓励的弟子。他有非常多的弟子,因为用心遵从他的话,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他的开示,整个人生将得以翻转。
   
大约一年前,我们其中几位弟子请求仁波切,希望能够将他多年来在星期天早上所做的开示汇编成书我们心知这些谈话如果不写下来,很容易就会消失;如果不出版,只有少数听过的幸运者才能得到利益。我们希望更广大的读者能够经历我们所经历的。
  
  起先仁波切并没有兴趣,他说他喜欢人少,他想针对那些真正努力探讨开示的少数学生,希望在他们身上能够看到真正的改变。但世界局势日益恶化,我们再度请求他公开呈现这些开示。有一天,没有任何前兆,他突然说:“做吧!”
    愿你能够像我一样,从仁波切的智慧和清晰之中得到利益。愿此书能成为你和一位活生生的上师以及佛法之间的联结。


推荐序 取出心中的石块 ——马修 李卡德




    康楚仁波切不仅是我根本上师顶果钦哲法王的亲近心子,也是我自己的老师之一,因此要我为此书写序不但让我感到无力,也觉得十分不妥,像是在光天白日之下划上一根火柴。虽然如此,我无法拒绝他慈爱的请求,于是在此与读者分享他的开示对我们许多人的影响。
    对于西方弟子而言,康楚仁波切的开示有一种奇妙的新鲜感。同时,他并非为适应西方人,而将佛陀教义修正成一种稀释改编版。康楚仁波切运用长期居住西方所学到的沟通方式,如实表达了佛陀法教的真义。改编的佛法通常是一种妥协,一开始就抽走佛法修行中最强大而不可缺少的工具。这种改编只让读者接受他们认为有吸引力的部分,而令人不舒服的就是。这像是有病痛的时候,忽略最强而有力的药,只用令人舒适的药膏;但是令我们不舒服的,正是我们需要下工夫的,因为这些往往指向我们受苦真正最深刻的因。
    好比说,如果“自我”真实存在,要去除它确实会非常痛苦,如同把心脏从自己胸腔挖出来一样。但如果我执心基本上就是一种错误的认知,而这错误正是我们受苦的根本原因,去除它有什么问题?在他的开示中,康楚仁波切用绝不妥协的明确态度说明,当相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自我,以及由此而生的自我重要感,就会令我们成为一个开放的箭靶,任意让愤怒、执著、傲慢和忌妒尖锐地射向我们。
    同样地,出离心的概念或许会令我们不安。确实,如果出离的意义是剥夺我们的权利,不让我们去享用真正好的东西,那任何的出离都是荒唐的。但如果出离的意义,单纯就是摒弃苦的因,谁不会快速、热情地去做?当疲惫的旅者发现背包中一半都是笨重的石头,取出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另一个见证仁波切开示真实性的重点,就是他对自己上师永不动摇的虔诚,以及他对发菩提心的重视。菩提心最关键的是利他态度,菩提心让我们了解,如同过去大师们所说:“任何无法利益他人的事,根本不必去做。”
    我本人从这本书中得到很大的启发,在此奉劝读者研读并修持这本书中的内容。现在,就让康楚仁波切的开示引领着我们……


自序  让修行融入生活 吉噶 康楚仁波切
    对快乐的渴求是普世的,而在生命中寻求快乐及意义之外,大多数的人都想成为一个美好而高尚的人;但讽刺的是,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苦苦挣扎着希望能够达到那些欲求。对于该如何做我们有自己的看法,但我们总是发现,自己碰撞到自己的怀疑、恐惧及不安全感。
    在心灵的道路上,我们谈到觉醒,但是当我们照镜子时,又是如何调解觉醒与镜中所见?倘若我们努力觉醒却罔顾自己的迷惑,我们的禅定就依然与自己即刻的经验绝缘。然而,当我们只专注于自己的惯性倾向,我们就又深陷于自我沉溺及痛苦中。
    努力调解我们对觉醒的观念以及自己的迷惑,这一份挣扎便是修行之道的起点。这表达出我们对解脱及快乐的深刻渴望,同时也指出心意的伟大潜能,而这正是我们所有人都具足的。但我们具足伟大潜能的事实并不意味着我们全然地高贵,或者一开始就能够觉醒。我们也许有迷惑,但是与其逃避或是与自己的迷惑对抗,不如善用它。要学会让我们的伟大潜能和自己的神经质并存,是需要某些成熟度的。通过自我省思的练习,我们可以建立这种成熟度。
    在我们的经验中所生起的一切,我们不带任何分别判断,诚实地看着,这就是自我省思的精神及练习。但这很难做到,我们的习惯就是:逃避不愉快的经验,追逐快乐的经验。修行自我省思并不是要我们在自己的经验之外去体验,这点正是自我省思这个修行独有的美及善。没有偏见的注视,可以把心的伟大潜能与我们的迷惑带入我们本有的智力中,如此一来,就可以改变我们长久以来与自心的挣扎,将此挣扎转化为觉醒之道的基础。
    自我省思的修行,是贯穿所有佛法修行的传统及传承。将生命力注入法教,可以保护我们的修行不走样,同时也让修行更生活化。
    我的学生们在将真实的法教融入生活时碰到许多问题,这些开示是因着他们所提的问题以及需要而作的。虽然这所有的开示都根源于传统法教,也是我从自己上师那儿所得到的开示;但是,我并不把它们当作传统的法教,反而比较是我自己对法教的思惟及内观。这些开示企图鼓励学生们,能够喜悦以及诚实地自我省思,以此来深化他们对心灵道路的了解。一切传统或非正式的法教最终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减低自我重要感,让实相有空间显现。
    本书源自于我和学生们的一系列谈话,这些谈话都是通过每周的电话连线。我称这些谈话为“个人化的联系”,因为它可以让我们保持长久而有系统的联络;同时也让我们直接与见解、修行相连。
    如果在此书中有任何的错误,愿传承上师、空行母以及大学问者们原谅我。在此我鼓励各位读者,任何您认为有用的,请采用它。


  第一章镜中修行
    超越自我重要感进而看到真正的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这就是我们的道路。所有佛法的重点,都是要减低自我重要感,如此实相才有机会显现;而这个过程必须由自我省思开始。
    当我们照镜子时,最不希望镜中出现的是一个平凡人,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很特别的人;不论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是不想看到一个面临许多阻碍、问题,甚至有点神经质的凡夫俗子。我们希望镜子里的人是快乐的,然而看到的却是一个苦苦挣扎的人,我们想象自己是慈悲的,却看到一个自私的人;我们渴望自己是优雅的,但我们的傲慢却令自己粗俗不堪;我们看不到一个强壮不屈的人,却看到一个随着生老病死而日渐脆弱的人。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为我们的心灵带来许多的痛苦。


    自我重要感带来的痛苦
    我们受困于这一种由“自我重要感”(self—importance)  及“特殊感”(specialness)所带来的痛苦之中。我们每一天都是“我、我、我,我的、我的、我的”,这一个执著的背后就是自我重要感,而我们所有的经验也因此而受染。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所做、所说及所想的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自我重要感。“怎么样才能感觉更好?别人会怎么想?我的胜算有多少?我会失去什么?”这所有的问题都是根源于自我重要感,甚至如果我们觉得自己不够理想,也是自我重要感在作祟。
   
我们希望看到的自己是强大的,能掌控一切的;但我们更像易碎的蛋壳。我们不喜欢如此脆弱的自己,这个脆弱的自我需要保护、武装、凝聚力量以及建筑围墙;而这却使得我们痛苦地受困于心墙内。我们逐渐害怕在事情的本然中放松,也越来越不确定事情是否会照着自己的计划进行。
   
超越自我重要感进而看到真正的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这就是我们的道路。所有佛法(正式或非正式的)的重点,都是要减低自我重要感,如此实相才有机会显现;而这个过程必须由自我省思开始。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1-10-10 16:41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提问的精神
    一位伟大的印度班智达圣提婆曾经说过:“只要怀疑事情的真实状态与它所显现的有所不同,我们就可以动摇惯性执著的根本。”这种提问的精神就是自我省思的开始。这一个紧密编织的自我感是否不像外表所看起来的那样?我们真的需要具备掌控一切的能力吗?真有这样的可能吗?在生命中除了自我重要感之外还有其他什么吗?这些问题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门,让我们得以深入探索痛苦的原因。
   
在实际练习自我省思时,我们要退后一步来检验自己的经验,而不要受惯性冲力(momentum)的带动,这可以让我们无分别地看待任何生起的现象,然后直接逆势迎击自我重要感。
   
自我省思普遍贯穿于佛法修行的所有传统与传承,但并非只在正式修行时才练习,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作自我省思。自我省思是一种态度、一种方法和一种练习。简而言之,自我省思可以让每个人的修行活起来。
   
如果我们能诚实和不论断地看着自己惯性的心,我们就能超越它而看到真实的自己。超越“自我”(self)以及超越“自我”所想要或不想要之外,在那个一直与世界争斗的自我之后,便是我们的实性及真面目。
  
  这便是我们的自然面目,不再挣扎着要变成另一种人。这是一个潜在觉醒者的面目,其智慧、功德及勇气都是不可测度的。发现我们深层的潜力及障碍,我们便能了解到自己痛苦的因,然后可以开始对它下工夫。


  我执心的吊诡
   
执著于自我的惯性,也就是“我执”(ego),这是所有痛苦及迷惑的根源。讽刺的是,当我们要寻找这个自己所珍惜及保护的‘‘自我”时,我们却找不到它;自我是易变且无法掌握的。当我们说“我老了”,我们是将身体当作自我;当我们说“我的身体”,自我又成为身体的拥有者;当我们说“我累了”,自我又相当于牛理或情绪的感觉;当我们说我看见,自我又成为我们的觉受。而当我们说我想,它又变成了  我们的念头。 里里外外都找不到自我时,我们也许会下个结论:自我就是觉知这所有的事情,也就是一个觉知者(knower)或心(mind)。
   
但是当我们找寻心,却也看不到它。这个我们认为是自我的心,称为“我执心”(e90—mind),它控制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却找不到它,这有点诡异,就像一个鬼魂在经营我们的家。房子看起来是空的,但所有的家事都已完成,床铺好了,鞋被擦亮了,茶已倒好,早餐已煮好。有趣的是我们对此从不怀疑,我们假定有一个人或有一件东西,我们的生命一直是由一个鬼魂在经营着;现在是停止一切的时候了。从某个方面来说,我执心为我们服务,但它服务得不好,它引诱我们进入轮回的痛苦,然后奴役我们。当我执心说“生气”,我们就生气;当它说“执著”,我们就执著。当我们检视自己与我执心的某种“奴役”关系,就会看到它是如何对我们施压,如何玩弄我们,尽让我们做些会带来不良后果的事。
   
如果不想成为鬼魂的奴隶,就必须要求我执心显现其面目;但没有一个鬼魂会出现。你可以随时练习这个简单的禅定,特别是在我执心令你无法招架时,在你觉得被威胁、害怕或受制于它时。
   
当你不知道要如何处理时,挑战我执心显现它的面貌;当你在做晚饭或等公车时,挑战我执心现出它的面貌挑战我执心时要抬头挺胸,不要拐弯抹角没骨气;要坚定而温柔,具穿透力却无攻击性。只需要对我执心说:“露出你的面目!”当没有一颗心显现说“就是我”,我执心就会开始松动,不再紧紧攀附着你,而你的挣扎也渐渐停止。
   
当然如果你的心是有面目的话,那你会有很不同的经验。但是如果我们找不到一颗带有面目的心,就不会把自己的挣扎看得太严重,而所有的苦痛都将减轻。
  
  当我们直接质疑我执心时,它就会显露出真实的状态,也就是什么都不是。我们可以实际看穿这个看似坚实的我执心,或自我,看穿之后所剩下的又是什么?遗留下来的是一种开放、聪慧的觉察性,它不会受到自我珍爱及自我保护的束缚,这是所有众生本有的智慧心。在这样的发现中放松就是真实的禅定,而真实的禅定可以带来究竟的证悟,让我们从痛苦中解脱。


    一个修行者看待生命的方式
    找寻我执心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唯一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我执心是无法被寻获的方法。寻获不到我执心,就找不到一个自我,那么我们又如何将所有的念头、情绪及经验都认为是针对自己而来的呢?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感觉无我的经验,当时我感到一种强烈烈的自由感,同时也感觉到如果我不令自我重要感挡住自己,让一切变得复杂的话,我就能深刻欣赏到事情在根本上是如何圆满的了。当时我发现所有维持自我的努力都是徒劳,我便感到放松了。
   
人们喜欢欣赏自然。我们认为自然界是美的,是纯净的。当我们看到有人在砍树或在野外挖洞时,会令我们不安。当我们不在位巩固自我感而操控所有的事,我们就可以领略自己内在本性之美。这就是一位修行者面对生命的态度。
   
认真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执著于自我时是不可能练习自我省思的,一切都会变得太个人——我的痛苦、我的愤怒、我的缺点。如果将念头和情绪都当成是针对自己的,它们就会折磨我们。以这种方式来看待自己的念头和情绪,就像用一种不舒活的东西来擦鼻子,除了制造更多的痛苦外,还有什么呢?这种“肴”不是我们这儿所谈的省思。
   
有着无我的见地,我们就能欣然感激觉知中所生起的一切,我们就能接受任何的现起都是过去行为或业的结果,而并一非就是我们自己。


    利用念头及情绪
    念头和情绪总是会生起,修行的目的不是要去除它们。我们无法停止念头和情绪,就像我们无法终止世间看似顺势或逆势的情境,但我们可以选择迎向它们,并且处理它们。在某个层次来说,它们只是感官罢了,当我们不论断它们的好坏、对错、自己喜欢或不喜欢,我们就可以在修行道路上利用它们来进步。
   
我说的利用念头及情绪的意思是观察它们的生起及消融,一旦这样做,我们就会看到它们的无实质性;看穿它们之后,就能了解它们无法束缚我们,无法把我们带入歧途,或扭曲我们对实相的感觉,然后我们就不再期待念头及情绪能够停止,因为期待它们停止根本就是一种妄念。我们可以在禅定中让自己从妄念里解脱出来。
   
经典中说:“牛粪如果不能做甘蔗田里的肥料,它还有什么用处昵?”我们同样也可以说:“如果念头及情绪(事实上我们所有的经验)不能增加我们的领悟,它们还有什么益处?’’从自我重要感制造出来的恐惧及反应,让我们无法善用这些经验。因此佛陀教导我们让事情如实自然,不要感觉受威胁或想控制全局,让一切自然地生起并且随它去。
   
当我执心经由禅定而透彻时,我们就没有理由害怕它,这大大地减低了我们的痛苦。事实上,我们会有一种观看生命所有面向的强烈欲望,这个态度就是自我省思练习的核心。


第二章 我们的心好比一部电影
   
所有现象看似客观的存在,但其存在的真实状态就像梦一样,虽显现却没有实质性。空性的体验并非在平凡现象世界之外;事实上,当心不再对现象执著,我们就在体验空性了。
   
当我们在看电影时,会放松心情地观赏,因为知道它不过是幻觉罢了。我们观赏的幻影是由一部放映机、胶片、光、银幕,以及自己的觉受所总合起来的。在不同的声、光、形色刹那闪过时,就创造出一种持续性的幻觉,我们视之为角色、布景、动作以及语言。所谓的“现实”也是以相同方式运作的,我们的觉知力、感受、过去业力行为的烙印种子以及现象世界,
   
[1]业力的种子是来自过去行(不论是正面或负面)的烙印,在特定的因及条件下会被引发。倘若有着愤怒的种子或是习性,遇到相应的条件,就会发现自己以愤怒在回应。
共同创造了我们的生命剧码。这所有的元素都充满活力,因此让事情相互运作,充满生趣,这也就是所谓的相互依存。
   
环顾四周,我们会发现没有一件事情是孤立的,换句话说,每一件事情都相互依存,每一件事情都依赖无数因缘,在刹那、刹那中存在、生起、消失。因为事情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它们本身不具有真实存在性。举例来说,我们怎么能将形成一朵花的许多因和条件区分出来,像是水、土、太阳、空气、种子,等等?我们能找到一朵花独立存在于这些因和条件之外吗?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紧密地相连,我们很难指出是哪一件事结束然后哪一件事开始。这就是幻化或空性的意思。
   
外在世界的林林总总以及内在世界的念头和情绪,并不是它们表面看起来的样子。所有现象看似客观的存在,但其存在的真实状态就像梦一样,虽显现却没有实质性。空性的体验并非在平凡现象世界之外;事实上,当心不再对现象执著,我们就在体验空性了。
  
  了解到现象世界的空性,我们便不再认为事情是坚实或本有的。当我们了解到没有事情是独立存在的,一切的事情就更看似像梦一般而且也比较不具威胁性;这带来一种深刻的放松感,我们也会觉得比较不需要控制自己的心及处境。因为一切的本性是空性,所以我们可以像看电影般地看待我们的生命.我们可以放松心情,欣赏演出。看穿现象,让心自然来去观看我们的心比观看一部好莱坞电影更有趣。布景、放映机、故事、角色以及剧本,都是源自于我们自己的经验,而轮回及涅檗也是演出的一部分。这样一出伟大的戏剧作品,数百万元也买不到。我们进戏院的票就是“看穿”,也就是看到现象并不像它们所显现般地存在。
   
看穿现象——也就是看穿念头、情绪以及外在物质现象——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不能看穿现象,我们就会认为这些一直在流动、改变以及无法抓住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这使得世界看起来充满诱惑,心因此得不到祥和。
  
  比方说,某件事令我们生气,我们不是对它穷追不舍、追根究底一番,就是想替它下个结论。比如两个人正进行一场激烈的对话,他们一定会费尽唇舌强调自己的立场;又或者我们正感觉迷惑,我们就非得搞清楚真相不可。骤生的念头正引发着另一个念头,到了某个地步我们必须了解,不论这些念头是否相关联,它们都只是念头和情绪而已,是无实质性而且极短暂的。
   
如果我们能像看电影般地看穿我们的信仰和恐惧,那会怎么样?我们会开始与其同乐,嘲笑它们以及随它们去。把它们看得太严重,就是违反我们修行道上的初衷。我们可以帮自己一个大忙,就是让妄念心自然来去。
    以佛教的观点来看,让事情随顺自然可以使它们成为它们自己,而不是要它们成为我们所想要的。


    了解心的本性
    自我省思的练习重点,就是清晰地去体验事情本身,不要想改变或控制而让事情变得更复杂。认为自己可以改变或控制每件事情的人通常都活得很痛苦,因为那是不可能的事。
   
有时修行者憎恨困扰的念头以及情绪,或者觉得自己不应该再有这些念头及情绪了。那些已经修行很多年的人也许会问:“我们都已经修这么久了,为什么还会经历如此多的精神折磨?为什么我的心还是无法平静?”这些问题反映了人们对修行目的的误解。无论我们在修行上或证量上有多进步,心的自然活动是不会停止的。这就是心的本性,它孕育着所有的可能性。我们与其憎恨心的生命力,不如用它来深化及丰富我们的修行。
   
修行的重点就是要处理平静及混乱的心境。一般来说,我们会觉得混乱的情绪是具干扰性的,一旦它们影响到我们的利益,我们便会觉得焦虑。重要的是去了解这一切都是自然的,念头是业力的结果,情绪则像是这个结果的汁液。经验到它们并不必然表示我们已失去修行者的位置。
   
当扰人的念头和情绪生起,唯一的选择就是让它们自然地揭露。不要试图控制或沉溺其中,给予它们重要性只会令它们更“真实”。稍稍转换一下态度,我们会发现这个扰人且焦虑的心,只是心本性的表现而已,它本身是空性,而且没什么问题。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最好的安排,无须太过重视或关注。了解这点,心自然会平静。
   
一旦认清事情的真实本性更胜于它的表象,祥和就出现了。有足够细微的心,就能够去认识表象的真实本性,了解到这个本性是开放、无碍且充满潜能的,心就会是祥和的。要达到这样的领悟,我们都需要持续练习自我省思。
   
自我省思是解脱之门,它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感激及喜悦。我们开始喜欢与自心相处,同时也喜欢对法教的经验作省思。就像太阳由云层后露出,法的教诲变得清晰。传承的加持,那些在我们之前已离去的上师们的加持,进入我们的心中然后令我们的惯性心消融。
   
我们开始清楚应如何善用此生,以及该如何面对平凡的快乐及痛苦。既然这两者都是我们本性的表现,努力要快乐或更快乐以及努力免于痛苦,都是无意义的。为了寻求祥和,我们必须在这个最基本层面与自己的生命联结。


第三章  自心的宝藏
    虽然我们的智慧心一直都是光明的,我们却成为一个无家可归的王子,一个像流浪汉般活着的王者,对自己所继承的遗产一无所知。
    从山顶洞人的时代到现在,人类通过打猎、耕种、收藏物资,等等,来寻求祥和及快乐。我们是如此忙碌地一直在身外寻求快乐及祥和,完全不曾在自己内心去耕耘及收获它们。
   
大部分的人不知道贪婪、执著、攻击性、忌妒以及负面行为是不会为我们带来快乐及祥和的,它们是悲伤及痛苦的因。要超越它们,需要对心的本性作更深的省思。自我省思的基本需求已被遗忘,没有了自我省思,我们几乎无法分辨出哪些事情是受到他人影响,而哪些又是出于自己的意志。
  
  我们的内在有着强烈的社会制约以及传统规范,然而关于如何生存的共识··好或坏,对我们有利或不利··这也只是先祖们的观念而已,不必然意味着是伟大的智慧。当然有一些的确是世俗的智慧,但大部分只是告诉我们如何创造、生活以及从轮回中得利,而忽略了轮回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


    无明的悲剧
    大部分的人都依着自己的愿力带来自己所想要的东西,但通常这份意愿是不清楚的,又或者我们无法将意愿和行为结合起来,以便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刹那刹那间,念头和感觉生起,每一个念头都基于一个觉受或信仰,而大多数的信仰来自他人的共识,而这些人对现象世界的“阅读”并不全然正确。
   
世俗先祖们的这些观念,忽略了轮回的阴谋,以及事实上,创造更多的轮回是一个致命的陷阱。对于如何取得快乐,传统上的观念颇为无知,它们不从内心去培养一种独立的祥和及快乐感受,反而试着从物质取得快乐。这种观念让我们找错了方向走错了路。
  
  社会上有许多错误的观念,但它们基本上都是相同的,都是要我们从外在去寻求内在的满足;不论它们是引领我们趋向物质、社会关系或者情绪上的相互依赖,这些观念都忽略了心本身具足提供我们祥和及快乐的潜能。
   
不同于山顶洞人,过去的圣人选择从社会既定习性及传统中脱离出来。他们向人类无知我执心的大悲剧反抗,然后通过直视本心找寻到力量,并得到祥和。他们花时间与自己独处,试图觉醒以及培养深刻的自我省思。这一条非传统的道路,与世俗先祖们的轨迹是背道而驰的。直到此刻,大部分的人都不认为找到自己的心灵道路是有必要的。这是无明的悲剧。
   
无明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对究竟或现象体性的无明,另一个则是我们无法正确解读相对世界的无明。这两种无明就像两条线,当它们紧密地织在一起时,不容易被认出,然而迷惑的织锦是由它们所形成的。
    第一类无明的结果就是缺乏智慧,对自己的真实本性缺乏了解,将幻化及华丽视为坚固而实在的。
    第二类无明,就是无法清楚地了解业以及相互依存的法则,结果就是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每一个有情生命的困境
    在相对的世界里,外在现象一直在改变,我们内在的心也在改变,因此知觉也一直在改变。我们可以看到每样事情都是短暂的,包括自己。但是自我或我执却要我们相信一切是永恒的;如果我们承认一切都是暂时性的,那么我们就没有坚实的基础来执著,而我执就是奠基于执著。
   
抓着一个不存在的自我,我们错误地解读世界,同时也失去自心的宝藏。因为我们相信必须不惜任何代价来保存我们的自我,因此我执就控制了我们精神上、情绪上、言语上以及生理上所有的行为。虽然我们的智慧心一直都是光明的,我们却成为一个无家可归的王子,一个像流浪汉般活着的王者,对自己所继承的遗产一无所知。结果是我们忽略了业的运作方式,忽略了因果法则。我们不但忘记要致力于能带来善果的行为,反而制造出会带来更多痛苦的业行。
   
可以说轮回中所有的痛苦,都是由我们个别的无明及我执推动的。这个状态并非我们所独有,它是每一个有情生命的困境。人类活到此刻还无法觉醒,是由于对我执的无知信仰,以及对实相的错误见解。
   
不以我执来做首要的参考点,心会自然开放,不迷惑,能够没有分别心地享受每一件事。这样的经验有许多种称谓:空性、佛性、般若智慧、法身或心性。…
   
简而言之,心是无碍且不受无明拘束的,具有以新鲜方式体验每一件事的潜力。练习自我省思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这个潜力,而这就是我们的自然遗产。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