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报恩,不仅仅是报恩

报恩,不仅仅是报恩

报恩,不仅仅是报恩  

——济群法师论佛教中的父母与子女关系

采访:慧月


  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盂兰盆会的日子,这个日子的由来和孝道极有关系。我们此次参访济群法师,正是上海众佛教弟子前往苏州西园寺参加盂兰盆会之后,采访就从孝道谈起。

  一、养育之恩,何以为报?

   问:什么是盂兰盆会?它和孝道有什么关系?
   答:盂兰盆会是佛教法会之一,自传入中国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相沿至今的重要传统节日。《佛说盂兰盆经》记载:目连尊者见母亲因生前造作恶业在地狱备受煎熬,悲伤不已,发愿救母。虽然他是佛弟子中的神通第一,却因其母罪障深重而无力援手。目连哀痛,祈求于佛陀。佛陀告知,可于七月十五①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以此功德令过去父母得离恶道,同时也令现世父母健康长寿,死后生天。此即盂兰盆会的缘起,因法会主要为超度亡者而设,又称鬼节、亡人节。
   盂兰盆会之所以会在众多佛教节日中受到国人的特别重视,和儒家大力提倡孝道的文化背景有关。但是,儒家所提倡的孝主要是建立于伦理纲常之上,侧重于现世责任,而对亡者,虽有慎终追远之说,终究是语焉不详的。因为儒家对亡者的世界避而不谈,所谓“未知生,焉知死”。那么,以祭祀来追远,除了纪念意义之外,究竟能使祖先获得什么利益呢?这成了一个被搁置,而又让人心存疑惑的问题。
   可以说,《盂兰盆经》的传译,正是对此作了解答。让人们认识到,通过什么方法,才能使故去的亲人真正得到帮助,而不只是一种纪念,一种生者感到慰藉的形式。随着这一法会的盛行,目连救母的故事也传入民间,以文学、戏剧、艺术等种种方式加以演绎,历千年而不衰,成为弘扬孝道的重要题材。
   相对儒家提倡的伦理性的孝道来说,佛教主要侧重从报恩的角度来谈。也就是说,尽孝不是被动的道德约束,而是接受恩德后的主动回报。应该说,是更为究竟的尽孝方式。

  ①这一天是僧团经过三个月精进修行之后的自恣日,又称佛欢喜日,是殊胜而吉祥的日子。

   问:中国受儒家文化颇深,儒家孝道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民间流传更久的想法是“光宗耀祖”。一旦选择作为出家人,以上几点就很难做到。那么佛教与行使孝道之间是否矛盾?
   答:出家和行孝并不矛盾,关键是怎样来定义这个“孝”。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被士大夫诟病的一大罪状,就是没有子嗣。从传宗接代的角度,这种观念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否可以作为唯一标准呢?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是否成家或生子的权力,这不应该作为判断是否尽孝的标准。
   我觉得,孝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生前的照料,二是对死后的超度。
   关于第一点,需要澄清的是,虽然出家人离开了世俗的家庭,但并不逃避对父母的赡养。对于这个问题,佛陀特别在戒律中做了细致规定。比如父母生活困难或无法自理,出家人应供给衣食所需或亲自照料。当然,佛教提倡的关怀并不局限于生活,关键还是要引导他们学佛,使之身心安康,快乐无忧。
   关于第二点,正是出家修道的意义之一。我们只有解脱生死之后,才真正具备报效父母的能力。否则,即使能令他们衣食无忧,或成就一番“光宗耀祖”的事业,也不过是短短几十年。当他们要离开这个世界时,我们无力挽留;当他们不幸堕落恶道时,我们无力救拔。所以,惟有令他们生得安养,死入善道,才是为人儿女应尽的孝道。正如明代莲池大师所说:“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父母恩重如山,不论给予什么物质馈赠都无以为报,当他们究竟离苦得乐时,才是孝道的圆满成就。
   所以,从佛教角度来说,出家非但不与孝道相违,而是更深层的孝,更长远的孝。除了以上所说的《盂兰盆经》外,佛弟子们熟悉的《地藏经》、《佛说父母恩重经》等,都是对报恩和孝亲思想的弘扬。佛陀本人,也在成道后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并在生父净饭王往生后亲自为其抬棺送葬,为我们示现了尽孝的典范。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佛教要有出家这种修行方式?为什么不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是因为,世间亲情是建立在贪著之上,是有粘性的。这种粘性又会加深贪著,使人们对此产生依赖。但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即使骨肉至亲,也终有离散的一天。贪著越深,依赖越深,由此带来的伤害就会越大。出家,就是从这种彼此束缚的关系中超越出来,将有粘性的贪恋净化为法缘,升华为大爱。

   问: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答:从中国传统的伦理来看,父母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这种权威从哪里来?其实是建立在强烈的贪著和占有之上。换言之,很多父母是把子女纳入自我的一部分,而不是将之作为独立个体看待。从而造成一种扭曲、失衡的关系,痛苦也就在所难免。
   而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儿女只是因为缘分走到一起,并没有必然的从属关系。任何一方,都没有权力来主宰另一方。父母不能要求子女绝对服从,子女也不能要求父母满足自己的一切要求。双方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虽然有亲情,有血缘,但也应该彼此尊重,而不是以这种亲情和血缘作为占有对方的砝码。
   在尊重的同时,佛教也提倡惜缘。佛教认为,在父母和儿女之间,必然有着特别深厚的缘分。有道是:“儿女是债,有讨债,有还债,无债不来。”不论来的是什么,终归是有它的缘由,有它千丝万缕的宿世纠葛,所以要安然接受。如果是顺缘,固然要心存感恩。如果是逆缘,同样要心存感恩,因为当下就是化解往昔恶业的机会。把握这个机会,才能转逆缘为顺缘,而不是让这种不良关系带入未来生命,生生世世地互相缠绕。
   所以说,佛教在看待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时,是以彼此尊重为前提,以珍惜缘分为原则,以心存感恩为重点。


  二 衔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如何将福报延续?

  问:社会对“富二代”的看法始终褒贬不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衔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的确拥有着太多其他人不可比拟的先天优越条件。这是先天的福报。但是为什么有些家族的“富二代”把这个福报延续下去,有些却渐渐没落?
   答:佛教认为,众生虽然是平等的,但生命起点各不相同。生为富二代,表面来看,只是命运的格外垂青。事实上,这种福报是来自过去生的积累,是往昔善因招感的乐果。从这点来看,他们享有比别人更多的机遇也无可厚非,因为这一切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是他们的福报所招感。
  但我们还要看到,这种福报只是今生的起点,并不是永久保障。若不能善加利用,福报也会转化为违缘。就像身处半山,如果继续向上,固然比他人领先一步;如果不幸坠落,也会比旁人摔得更重,更惨。作为富二代,在拥有这些福报时,必须看清其中潜在的危机。这样,才会有驾驭财富而不为之伤害的能力。否则的话,或是因出身富贵而不求上进,浑浑噩噩;或是为富不仁,作恶多端,最终毁了自己的一生。这样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
  怎样才能使福报延续下去?这就需要播种,需要耕耘,佛教称之为培植福田。福田有三,分别是恩田、悲田和敬田。所谓恩田,就是对有恩于我们的一切人,都要怀着感恩之心去报答,包括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和众生恩,这也是佛弟子在每天修行回向时所说的“上报四重恩”。所谓悲田,则是从慈悲心出发,尽自己所能帮助千千万万需要帮助的人。所谓敬田,就是恭敬一切应当恭敬的人,主要指佛、法、僧三宝,及一切值得恭敬的有德之人,这才是人生的真正依怙。
   事业上的成功,主要取决于机遇和能力。其中,机遇主要和福报有关,包括往昔的积累,也包括今世的培植。有一分耕耘,才会有一分收获。在这点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不再播种,再丰厚的田地也会渐渐荒芜。


   采访后记:
   采访进行中,一位学佛多年的居士前来拜访。我手边刚刚获赠的那本书正是由她捐资助印。据弘法部的人介绍,这位居士已为各地佛教事业捐资几百万元,她目前最大的愿心就是助印济群法师的弘法系列书籍,免费赠阅给需要的人,将佛法智慧带给更多读者,希望他们像自己一样,从闻法中获益。而她本次是特别以女儿的名义捐资,藉由这一清净善行为孩子培植福田。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排版疏忽,捐资芳名居然出了错,最后一个“怡”字成了“怡然”。这在我看来实在是一个不太可以原谅的疏忽,捐了这么多钱,名字却写错了,福报算到哪里去呢?然而这位居士却一直对充满歉意的工作人员说:没关系,“怡然”也很好,怡然自得么。
   这位居士给我上了一课。我想,如果说学佛能让我们更深地理解什么是福报的话,拥有一份宽容的心,时刻怡然自得,就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社会最久远的福报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