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赞戒论》讲记 作者:达真堪布

《赞戒论》讲记 作者:达真堪布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开始讲解《赞戒论》。《赞戒论》主要讲戒律,讲清净持戒的功德。我们要成就,主要靠戒律。若是没有戒律,就不会有其他的功德。戒律是根本,有戒才有定,有定才有慧。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受戒,很多时候都守不住戒,是因为不明白戒律。其实,若是明白戒律,若是会受持戒律,受戒持戒本身是一种享受,受戒持戒也不难。大家若是想学佛、想成就,首先要守持戒律,这是学佛、成就不可缺少的条件。

    清净的戒律是真正的如意宝。有清净的戒律,其他的功德自然而然就会在相续中产生。若是没有清净戒律的功德,相续中也不会产生其他的功德。即使有一些功德,也很快会在相续中消失,不会稳固的。现在我们这里有很多行者快要出家了,更要认识到戒律的重要性,一定要守护戒律。

    在这部《赞戒论》中,著者高度赞叹了清净戒律的功德,阐述了破坏清净戒律的过患,以二者轮番阐释的方式讲解戒律。

    论典命名的方式有很多种,这部《赞戒论》是以其所诠的内容来命名的。论典的作者是邬金丹增若吾,他是雪域的一位大德,是华智仁波切四大弟子之一。他有很多的功德,尤其以持戒清净而闻名雪域。他一生中律行非常圆满,所以他本身有如此殊胜的功德,所造的论典肯定也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若是有清净的戒律,可以断定这个人肯定有加持。尤其邬金丹增若吾造了这部《赞戒论》,特意赞扬清净的戒律,里面肯定有更殊胜的加持,所以这部论典值得大家重视,值得大家学习。

    全论分三:一、初善首义;二、中善论义;三、后善末义。

    甲一(初善首义)分二:一、礼赞;二、立誓。

    乙一:礼赞:

    慈悲主尊一切上师知,愿速救脱非理作意途,

    大德高僧无论做什么,尤其是造一些论典时,首先一定会礼拜或是赞叹上师、佛菩萨。在此处,作者首先也做顶礼,顶礼一切上师。顶礼有很多方式,此处作者主要是以祈请的方式做顶礼。祈请上师垂念,愿迅速遣除我们心灵上的非理作意。

    “慈悲主尊一切上师知”:“慈悲主尊”此处指上师,十方三世一切具德的上师、善知识。作为一位具德的上师、善知识,具有悲心和慈心是基本的条件,否则对众生不会有很大的利益。慈是发自内心地想给予一切众生安乐,悲是发自内心地想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作为具德的上师善知识,他肯定有这样的愿望。

    “愿速救脱非理作意途”:众生之所以造恶业、犯戒,主要是因为心里的非理作意太多了。祈请一切具德的上师迅速垂念、加持我们,把我们从这样的歧途中解救出来,让我们立即摆脱这样一个陷阱。

    “作意”就是思维、思考。非理作意就是指胡思乱想,总想这些没有用的,总想这些不该想的。“救脱”就是解救。解救我们脱离这样一个“非理作意途”。

    无论在何时、何处,在大殿、禅房等任何地方,在吃饭、睡觉等任何时候,应该多想想众生的痛苦,多想想上师三宝的功德,多想想自己的不足,然后多忏悔。不要胡思乱想,想家乡,想家人,想朋友……这样想下去,慢慢就完了。为什么说祈请一切上师善知识,能够迅速得到解救,能够迅速摆脱非理作意的歧途?若是你知道自己周围有这么多的上师三宝、善神护法,你还敢胡思乱想么?的确如此,上师三宝无处不在,善神护法无处不在,哪里都有。你的小屋里怎么能没有呢?你的枕头上怎么能没有呢?他们都在垂念着你、守护着你。应该这样思维:上师三宝、善神护法都在我的身边,如果我胡思乱想或做一些不如法的事情,护法会不会生气?会不会惩罚我啊?这样就能够立即停止这些非理作意。

    相续中要有正知正见。在行住坐卧等任何时候,都要以正知正念来守护自己的相续,这是最安全的。你在上师、道友面前不敢非理作意,如果上师、道友不在的时候、看不见的时候,是不是就没有对治力了?所以应该有轮回正见、因果正见,以正知正见守护自己的相续。

    一个具有正知正见的人无论在哪里,无论是以什么身份,无论是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候,还是自己独处的时候;无论是在山上的时候,还是在山下的时候;无论是穿法衣的时候,还是没穿法衣的时候,都一样会一如既往地守持戒律。若是相续中没有正知正见,无论在哪里,都一样会造业、破戒。

    如果造业、破戒了,结果会怎样?一定会遭受痛苦,因果是不会浪费的。你所造的每一个恶业成熟时,都要感受四种果报,这是不虚的。也许你造业的当下没有什么感觉,没有什么事,是不是就没有报应了?不是!果报有现世现报、来世再报、过很多生生世世才报。立即报应的情况也有,但是少。若是造业的对境非常严重,也许会现世现报。

    作为凡夫,我们现在做不到彻底不造业。但是造业也要会造,有的人连造业都不会。你既然到山上了,既然当行者了,既然出家了,应该有点约束,不该造的恶业别造,严重的恶业别造。否则,果报不堪想象。若是你所造的恶业非常严重,不仅是来世,在今生当中也会遭受报应的。

    所以大家要有正知正见,知道自己到山上的目的是什么,当行者的目的是什么,出家的目的是什么!不要糊里糊涂地上山,糊里糊涂地下山;今天糊里糊涂当行者,明天又糊里糊涂地不当行者了;今天糊里糊涂地出家,过两天又还俗破戒了。这不是儿戏!你到山上来,不是找工作,不是旅游,这里是清净的道场,你在这里是要净化自己的心灵,不是要染污自己的心灵。要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要知道到这里来该做什么!若你想造业,可以去那些造业的地方。这里是坛城,是佛菩萨所在的地方;这里是道场,是学修正道的地方。这里不是游乐园,更不是休闲中心,不是造业的地方,是修法的地方!

    这是一个寂静、偏僻的地方,大家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应该有目标吧?不是来造业的吧?也不是来破坏道场的吧?作为一个佛门弟子,要守护道场,要保护道场,不能破坏道场。作为一个佛弟子,应该守持戒律,不应该不但自己破戒,还让他人破戒,这是什么行为?若是这样做,天地都不会容你,因为因果是不虚的,因果不会放过你!天地就是因果的天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今天破戒了,眼前看没有什么事,就以为自己逃脱了;今天造业了,“佛、上师经常说有报应,我试一试,看看有没有”,现在看暂时没什么事似的,不是没有,是你没发现!你造业的当下、犯戒的当下,相续已经被染污了,在阿赖耶中已经种下了恶的因,就等发芽结果了!

    如同小孩子玩耍,觉得好玩就把石头扔到头上去了,石头没落下来的时候,觉得没有事,觉得很好玩,等落下来把头砸破了,流血了,疼了,再哭再后悔也无事无补。一个有正知正见的人,他不会等到有报应的时候,他当下就知道完了。“我的相续已经被染污了,在阿赖耶识当中种下了恶的因,若是不及时处理,一定会发芽结果的。”他一定会立即忏悔。我们最好不造业,万一造业了,要立即忏悔,这样还有机会。一个具有正知正见的人,发现得快,知道造业的同时自己已经完了,所以会采取方法消业,想尽办法把阿赖耶识中恶的种子除掉、抹掉,这个恶业才不会发芽结果。

    一个愚者则不然,他不但不知道恶果,还很得意:“没事,上师没发现;没事,同修道友没发现;没事,好像护法也不知道。”然后继续造业。业力现前的时候,像洪水一样,谁也拦不住。等报应到来的时候,你是否还像现在一样潇洒?现在先不用下地狱,只是肚子有点疼了,头有点疼了,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上卫生间也无法自理了。也许你会说,“不就是头疼,肚子疼么!”真正报应的时候,堕落恶趣了,投生为旁生了,每天被杀、被吃,被煮、被烤,看你是否受得了?看你是否还那么逍遥?

    造恶业了就要堕入三恶道,投生为旁生算是业力、痛苦比较轻的。《动物世界》、《人间地狱》大家都看过,看看那些散居旁生、海居旁生所遭受的痛苦。其实对你们来说,根本不需要看这些光盘,你们每天逛超市的时候就能看到,甚至自己也经常参与杀、吃。现在你杀它,将来它杀你;今天你吃它,明天它吃你。这些是因果报应,地狱道、饿鬼道的痛苦就更不用说了。

    若是不立即忏悔,造业了就要遭受这样的果报。为什么造业?就是因为有这些非理作意,总想这些没有用的,总想这些不该想的。总想家乡,想家人,想这些有什么意义?所以要在相续中铲除这些非理作意,要祈请上师加持相续中具有正知正见。

    唉自无始熏习邪道者,如我浊人之行心生厌。

    “唉自无始熏习邪道者”:“唉”是一种感叹。我们现在没有熏习多少正道,只熏习邪道了。造恶业不用学,自然而然就造业了;犯戒不用教,自然而然就犯戒了。这是因为无始劫的熏习、串习。一会儿贪心就生起来了,一会儿嗔恨心就生起来了,一会儿嫉妒心就生起来了,一会儿傲慢心就生起来了……不知不觉地就造业了。

    我们现在行善、学佛特别困难,虽然每天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书、听上师开示,但有时候还是控制不了,还是忍受不住。稍微生起的些许善念、正见,也很难延续下去,只是一瞬间或是一分钟。一会儿妄念又起来了,一会儿邪念又起来了,一会儿又造业了……行善、在相续中生起正见、延续正见,为什么这么难?因为串习得太少了!

    现在你们到山上,在这个院子里闭关,要串习什么?是善,是正念!这是机会。很多人也不是不想学,也不是不想解脱,但是没有这样的机缘,没有这样的条件。你们虽然有这个机缘、条件,但是不知道珍惜,还经常造业,想东想西。在这样一个寂静处,如此清净的坛城里,每天有善知识的引导,还有这么多同修道友的帮助,这些殊胜的机缘聚合,可以说到哪里都找不到。自己反省反省: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还守不住自己的三门,还造业,真的是快不可救药了!如果错过了这么难得的机会,是谁的损失?是你自己的损失。道场不缺某个人,但是你自己的损失就大了,不知道将来要遭受什么样的果报。既然我们有了这么深的师徒缘分,我真是有点舍不得,真得有点担心。

    第一,真的太可惜了。这样一个清净的道场,不是谁都能来到这里学修的;这样一个法脉,不是人人都能接到、能修持的。任何机缘和条件都具备了,这是你宿世修来的福报啊,真的不容易!你一定要珍惜这个福报,不能浪费这个福报。在六道轮回的过程中,我们受尽了痛苦,受尽了折磨,在今生终于有了这样一个解脱甚至成就的机缘,若是擦肩而过了,真是太可惜了。

    第二,你造了这么严重的罪业,若是还不忏悔,无论今生还是来世,要遭受什么样的果报啊?真的不忍心看到这样的结果。希望大家能懂一点儿思维,懂一点儿辨别,懂一点儿取舍。

    我不愿意丢下任何人,也不忍心见任何人落到后面,甚至自甘堕落。但若是你实在不知道改变,实在不顾一切,那就没办法了。快要举办“百日共修”了,我在这里讲《赞戒论》是有目的的,希望大家都能清醒清醒,不要害己害他,不要造不该造的业。

    “如我浊人之行心生厌”:一想到末法时期、五浊恶世的众生这些严重的习气,一想到这些所作所为,心里不知不觉就生起了厌倦心、厌离心。怎么能这样呢?为什么这样呢?没入佛门的很多众生,没有一点善根,没有什么希望,那没有办法。我们这些学佛人跟他们不一样,相续中稍微有一点善根,甚至有了这么好的机缘和条件。但是因为无始劫的串习,行为往往都是不如法的。普通的众生就更不用说了。作为佛弟子,作为一个修行人,习气怎么还这么严重?行为怎么还如此颠倒?

    著者所生活的那个年代还好一点,现在更糟糕了。若是邬金丹增诺吾看到现在的状况,也许都没法活了。真的,那个时候还稍微好一点,人们还稍微有点正知正见,还稍微有一点人情味,现在的人根本没有人味了。在现在这些学佛修行人里,大多数人根本谈不上是修行人,甚至有的比那些不学佛的人还差,所造的恶业比那些不学佛的人还严重。那个时候作为上师就开始叹气了,这个时候的上师该怎么办?真的不容易!

    “浊人”指五浊恶世的人,指末法时期的人,也就是指现在的人。一想到他们这些颠倒的行为,心里真的很悲凉。邬金丹增诺吾上师有很多类似这样的著作,里面都有如是的表达。他特别希望能一个人到山里静静地修行,他觉得众生太难度化,尤其是五浊恶世的众生,太刚强难化了,他都有点喘不过气来了。他辩才出色,在华智仁波切所有的弟子里,他是讲解第一(讲论最绝)。他宣讲了很多经论,也摄受了很多弟子,但是他经常生起厌离心。这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教导。其实你们不一定能感觉得到,作为一位上师善知识也不容易。什么叫菩萨摩诃萨?若是没有一个勇敢的心,根本不可能做到。

    邬金丹增诺吾戒律特别清净,在雪域藏地颇负盛名,是持戒的典范。他这样示现,是对我们的一种教导,也是对治自己的傲慢心。“我戒律太清净了,我不得了,这么多年没有犯过根本戒,基本没犯过支分戒,我多厉害啊!”戒律稍微清净的人都会有这种傲慢心,因为自己戒律清净,所以认为自己了不起。这是降伏自己的傲慢心,也是一种示现。他内心里不一定有这样的傲慢,但是我们有。所以此处要思维这些内容,祛除傲慢心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具相师前已受利乐源,如同珍宝璎珞美饰戒,

    然换一碗豆粉许骤乐,如此严重愚昧诚可笑。

    “具相师前已受利乐源”:在具足法相的上师善知识面前,我们已经受持了一切利乐的源泉——戒。

    《教比丘经》中讲,“持戒最胜乐,持戒解脱道,持戒功德本,持戒成佛因。”戒律清净,才是真正的快乐。但是我们很多时候愚痴颠倒,把稍微的刺激当成乐,这叫以苦为乐。内心实在空虚的时候,没办法解决了,就用这些方法来刺激自己。这样做不可能获得快乐,内心会更空虚。若是仔细思维,你所做的这些行为给自己带来的不利,真的是不可想象。先不说将来要堕落恶趣、遭受痛苦的这些严重后果,只说当下在精神和身体上给你带来的伤害、压力,都是不可想象的。

    受戒是一种真正的快乐。不要寻求这些欲望,更不要寻求这些刺激,内心自然就安乐了。若是内心有欲望,怎么能安乐呢?你们谈感情的时候、去寻找刺激的时候,内心安乐过吗?它给你带来了多少痛苦和压力?一直在患得患失的状态中度日,自己感受着折磨。而一个受戒者、一个戒律清净的人,他没有这些烦恼,他也不用追求这些欲望,更不用追求这些刺激,所以他也不会因此而变成贪心的奴隶!所以受戒是真正的快乐,大家好好受持戒律,自己就是自己的主宰者,再也不用看别人的眼色,更不用再去做这些奴仆的事情。

    我们不能和那些普通的凡夫一样,要知道受戒是一种享受。受戒是守护自己的心灵,保护自己的身体,它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它将来给你带来的也是快乐,它是“利乐源”——暂时和究竟的快乐、利益的因缘、源泉。

    在一个具德的上师面前,我们得到了如意宝般的戒体。为什么首先顶礼上师?在我们的相续中要得到戒体,也要靠上师善知识。若是没有上师善知识,怎么能得到如意宝般的戒体呢?若是没有上师的引导和窍诀,怎么能轻易、彻底地断掉相续中的这些非理作意、邪思邪念呢?在这样一个恩重如山的具德上师面前,自己很幸运地能受持戒律,能得到如是的戒体,那是暂时和究竟的一切利益和快乐的源泉。

    “如同珍宝璎珞美饰戒”:清净的戒律是最究竟、最殊胜的一种装饰。你的身上可以没有任何装饰,但是不能没有戒的装饰。作为一个修行人,戒的装饰如同各种珍宝做成的璎珞(项链),又珍贵,又美观,真是非常稀罕。

    “然换一碗豆粉许骤乐”:但是众生愚痴,为了瞬间的快乐(实际上并不是快乐而是痛苦),为了瞬间的刺激,就把如此珍贵而殊胜的戒体交换了。如同将一种特别珍贵的装饰换成了一碗豆粉。他不知道这是珍宝,也不知道它的珍贵,可能仅仅觉得稍微饿了,就把这个珍宝换成了一碗豆粉,这个人在世间算是最愚昧、最愚痴的人了。那是无价之宝,怎么能换一碗豆粉呢?若是家人知道了会怎么想?若是别人知道了会怎么说?同样,你将这么珍贵难得的戒体换成了一时、瞬间的所谓“快乐”,如此愚蠢的事情你都做得出来,若是你的上师知道了会怎么想?若是你的同修道友知道了会怎么说?真是太愚昧、太愚痴了!

    “如此严重愚昧诚可笑”:如此珍贵的戒体,它是暂时和究竟一切利乐的来源,却因一时的冲动、一时的愚痴,将它换成了一时的刺激,这样的行为“诚可笑”。在一位佛菩萨或一位有正知正见的人的眼中,这不是一般的愚昧,不是一般的颠倒,太可笑了,太可怜了!

    一切稀有增上定胜因,无垢律藏之别解脱戒,

    佛说此乃佛陀与佛法,世尊悲悯此戒留人间。

    “一切稀有增上定胜因”:别解脱戒是增上因和定胜因。它暂时令你获得人天功德和福德,究竟令你证悟四圣者的功德和果位。思维此句内容时,大家应该生起欢喜心。“增上因”是人天的福报和功德;“定胜因”是出世间的福报和功德,如四圣者——声闻、缘觉、菩萨、佛所具有的功德和福德。

    “无垢律藏之别解脱戒”:“律藏”是经律论三藏之一。“别解脱戒”指谁受戒谁得解脱,谁不受戒谁不得解脱。“别”是各别之意。别解脱戒包括居士戒(优婆塞、优婆夷)、沙弥(尼)戒、比丘(尼)戒。

    “佛说此乃佛陀与佛法”:佛在《涅槃经》里讲:“吾趋涅槃后,戒为汝导师,本师敬郑重,僧众前宣说。”佛快要圆寂的时候,众比丘非常伤心难过。这时佛说,别解脱戒既是你们的导师,也是你们的道路,以后可以拿它来引导自己,改变自己。这里说的戒指的就是别解脱戒。

    “世尊悲悯此戒留人间”:佛陀悲悯众生,将别解脱戒留在了人间,留给了我们这些后学者。我们要解脱成佛,必须要依靠它,依止它,修持它,除非你不想解脱,不想成就。若你想继续轮回,继续在恶趣里感受痛苦,那就例外了。

    戒有很多种,有在家戒,也有出家戒。在家戒分很多种,出家戒也分很多种。出家戒有沙弥(尼)戒、比丘(尼)戒。相对而言,沙弥(尼)戒稍微少些,比丘(尼)戒是具足戒。在家的戒律有居士五戒,这是在家的具足戒,若是你没有受持具足戒的机缘和条件,能受持其中任何一条戒也可以。

    其实若根据自己的因缘受持戒律,也不难。但是在家戒和出家戒各有各的功德,各有各的成就,肯定不会一样的。若是你实在没有受持具足戒的机缘和条件,那也没办法,不能勉强。戒有根本戒和支分戒,犯戒之后还有很多清净的方法,不是再也没有机会了。若是你想改过,想重新再来,佛是慈悲的,一定会给你机会的,但是你得有这个心,这很重要。

    不怕犯戒,谁都有犯戒的时候,谁都有偶尔犯错误的时候,就怕不改正错误。佛讲戒的时候,讲了三个过程。首先讲怎样获得戒体。这里有很多内容,以后我们可能还要专门更仔细地讲戒律。其次讲戒条。得到了戒体之后,要受持什么样的戒律——根本戒、支分戒等。最后讲万一破戒了,应该怎样忏悔,怎样恢复。

    佛是慈悲的,佛法是圆融的,主要是你自己要有善根,要有想改过的心,任何时候都有机会。若是你一点惭愧心都没有,一点没有想改正的意识,那就没办法了。破戒了还不忏悔,做错了还不改正,佛也无能为力。如同一个孩子犯错误了,父母让他改他不改,而且一点改的意识也没有,父母也没办法。若他将来犯法进监狱、走投无路之时,父母也只能流着眼泪、跟着担心,跟着伤心罢了。虽然父母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下场,但是也没办法啊,是他自己不听话啊!

    佛和上师也是一样,你不听话,不但破戒了,还不知道忏悔;不但犯错了,还不想改正,那就等着下地狱吧!等着遭受报应吧!等你将来遭受报应的时候,佛和上师只能为你流泪,为你担心;将来你堕落地狱了,感受无穷无尽痛苦的时候,佛和上师只能悲悯你,没别的办法。改变因果要靠自己,不能靠他人,他们不是见死不救,业力现前的时候,谁都无能为力。

    大家多看看《百业经》。对那些破戒的众生,佛也没办法,只能带着众弟子去看,然后给众弟子讲其因缘,有时候授记“将来过了多少劫以后,会出现某尊佛,这时他才能转生为人,才能进入佛门,才有解脱的机会”。佛陀那么慈悲,要是能解决,为什么见死不救呢?还领着大家去看,是不是凑热闹啊?不是,是佛没办法啊!所以,希望大家最好不犯戒,万一犯戒了要好好忏悔!能忏悔就行!

    我希望我们的道场能非常清净,没有丝毫的染污,但现在是末法时期,不可能一切如愿以偿。希望大家自觉一点,多多地忏悔!真的,这是唯一的机会。我不忍心你们因在山上犯戒而下山,我不忍心你们因造这些严重的恶业,将来遭受不可想象的果报。

    现在也许我对大家的要求更严格了。以前你们都是俗家弟子,都在红尘中,我也不敢说太多,更不敢严格要求。因为众生遇到佛法不容易,走进佛门更不容易,那时我的心情是:能皈依就不错了,能学点东西就不错了。但是你们不能这样想,“刚开始也没有这么多要求啊,刚开始也没有这么严格啊,现在怎么越来越严了呢?”“太严了,我是不是要离开啊,还是早点下山吧,怕到时候犯戒。”不是!要求严是好事,说明你们已经进步了,已经长大了,所以我要求得越来越严了。在你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能够不倒下去就行了,就“阿弥陀佛”了。很多人还不会走,有的人能走几步,这个时候我得看着。能走,我就高兴了;能走几步的,我希望不要倒下去。现在不一样了,有的不但会走,甚至还会跑了,就开始不老实了,到处跑——往街上跑,往县城跑。这个时候我得开始管了,不然被车撞了怎么办?遇到坏人被拐卖走了怎么办?

    真的,要求严了是好事。你们现在学佛修行已经这么多年了,明白的道理也不少,我们这样一个清净的道场建起来后,你们也有发心当行者的,甚至有发心出家的。你们有进步了,可以说都已经长大了,所以要严格一点。不然这个时候犯错误,就不是小问题了。

    任何时候我都不可能仅针对一两个人这样讲。我是在讲法,在讲戒律,这时你们在下面听法,自己若是有这方面的问题或过错,应该对照,对号入座。若你能接受这样的信息,甚至能对号入座,也是件好事。在这个基础上有想改正的心,甚至能逐渐改正不足之处,就更有意义了。有的人又想多了,“你那天讲的是不是我啊?”我不知道。真的,我当时回答的就是“不知道”。你认为讲的是你就是你,你认为讲的不是你就不是你,佛法就是这样的。所以大家也不必想太多,能明白就行。

    让你们明白应该怎样重视戒律,怎样重视寺院清规,这是我的任务。因为你们大多数人以前都是在红尘里,在那样的环境中,根本不知道寺院的规矩,更不知道佛法里讲的戒律。现在你们想脱胎换骨,想离开红尘,想心里获得清净,我必须要讲这些。你们要明白,我不是在说你们,更不是在骂你们。我是在给你们在讲佛法,是在给你们讲戒律,这也算是一种摄受。虽然我没有什么功德,但若是你们能明白并且有所认识,这也算是一种摄受,这也是对你们的一种救度。虽然我没有功德,但佛法有功德。虽然我不能改变你们,但是佛法能改变你们。

    别再愚痴,别再颠倒,不要这样糊涂。大家应该有辨别的能力,应该有取舍的能力。彼此看看,然后就开始造业了;彼此谈谈,然后又开始造业了。看一看就看出感情来了,谈一谈就谈出感情来了。什么叫感情?站在佛法的角度而言,感情都是假的。所以彼此间少看、少说话,不然没什么好处。

    放下了山下的大家,却在山上建了个小家。而且什么都需要,还要有人照顾、帮助。有什么意义?放下要从心里放下。

    我经常讲,现在不一样了,你们是行者,是出家人。若是没有什么必要的情况下,互相少看,话也少一点儿好,尤其是异性之间。同性之间也还是留点距离,不要今天我吃你的,明天你吃我的;今天我借给你这个,明天你借给我那个。刚开始的时候互相都很好,过几个月、几年就出现问题了,互相又开始诽谤。不要这样,还是要留点距离。

    不近不远,这是正确的。我当年在喇荣的时候,这是上师的一种教言。从此以后,我很少有朋友,自己一个人挺好的。我的那些同学们现在都是堪布、活佛,我们之间只是谈谈佛法。之所以熟悉,是因为我们每天在辩论院里辩论。平时每天到辩论院的也一百多人,最多的时候就二百多人,各种层次的人都有。那些不经常到辩论院的人,我很少认识,更不熟悉。大家都是同修道友,不能太远;但是也不能太近,否则容易出问题。

    做为一个修行人,言行举止、做人都要有自己的标准。不客气地说,我就是这样的人。我的同修对我的评价也是这样,我为人还是很好的,但是也不可能跟别人走得太近。我小时候和很多小la ma一起玩儿的时候,就有经验——若是太好了,有一天会出问题,会出矛盾的。

    异性之间就更不用说了。在山上、在实修中心,必须严格管理。现在男众女众都已经分好区了,不要总接触,工作上也要少接触。以前我在喇荣的时候,上师也经常这样讲。喇荣是很严格的,女众和男众的生活区都是分开的。即使很多时候为了工作接触,上师都非常不满意。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戒律更重要;工作固然重要,但是表法更重要。也许你是个清净的人,对你来说没有什么,但还是要表法的。不过,是否真正清净也很难说。若是一个真正清净的人,在哪里都一样,但是这样的人很少,所以大家要注意。

    也许有些人觉得,“是不是有点难啊?是不是要求得太严格啊?”不是!你们若是能这样守护清净的戒律,对你们的身心,对你们的今生来世只有帮助,没有害处。佛是慈悲的,上师是慈悲的,不可能害你。你觉得难,你觉得不容易,是你自己的业障,是你自己在颠倒。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继续讲解《赞戒论》,《赞戒论》主要讲戒律,高度赞扬清净的戒律。讲解受持戒律的功德、破坏戒律的过患,通过这两方面轮番宣讲的方式,赞扬清净的戒律。清净的戒律就像如意宝,有戒律的基础才能产生其他的功德,否则不会产生其他的功德,所以戒律非常重要!所谓“戒定慧”,即一切功德的基础是戒,首先有清净的戒律,才有禅定,有禅定才能生起智慧。戒是基础。

    前面讲的是顶礼。一个具有智慧的智者,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会做顶礼。在此处,著者造论典时顶礼了一切上师,有两个作用:第一,能顺利完成造论的事业;第二,后学者从这样的做法中就能判断出他是一位真正的圣者、智者。无论是顶礼佛,还是顶礼上师,都是积累资粮、消除业障的方法,能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在自己的相续中也能产生这些功德,所以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意义。前面已经讲过,顶礼不只是顶礼,它包含了很多内容。

    甲一(初善首义)分二:一、礼赞;二、立誓。

    乙二、立誓:

    一位智者不会轻易立下誓言,一旦立下誓言,即使失去生命也不会舍弃誓言。所以印藏很多大德造论典时都会立下誓言。无论是翻译,还是自己造论典,只要立下了誓言,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再多的违缘障碍,也不会舍弃誓言。

    立下誓言后,能完成这样的事情,能圆满这样的心愿,对自己是一种促进。这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教导。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都应该观察,然后再进一步地去取舍。我们经常讲的发心就是这样,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目的。不管是出家,还是到山上修法,应该有个目标,应该立下誓言。出家本身就是一种发心,要立下这样的誓言;到山上修法本身也是一种发心,要立下这样的誓言。任何时候都要以自己所立的誓言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舍弃誓言的人就像失去灵魂的尸体一样,具有智慧的人不会轻易立下誓言,一旦立下誓言不会轻易舍弃誓言。我们既然发了心,立下了誓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纵欲命难也不能灰心退步。

    作者是以什么方式立下誓言的呢?

    若有欲学净戒善缘者,则定欢喜闻思佛教义,

    以欢喜心引出妙功德,无勤之中获得三学德。

    他为什么造这部论典赞扬清净的戒律呢?因为清净的戒律是一切善根的来源,是一切功德的基础。他是为了大众能够高度重视戒律,也为了自己对此有一定的认识,所以立下誓言要造这部论典。

    为什么要在此处给大家讲戒律,赞扬戒律呢?

    “若有欲学净戒善缘者,则定欢喜闻思佛教义”:若喜欢并且能受持清净戒律,一定会喜欢闻思佛法的教义。

    现在很多人都不喜欢戒律,不愿意受戒,这是个问题。不受戒不会有任何功德,因为戒是基础。就像这片大地一样,若没有大地,怎么盖房子、修路,怎么行动、生活啊?同样,若没有清净的戒律,不会有其他任何的善根,也不会有其他任何的功德。

    如今,很多人不喜欢闻思佛法的意义,对佛法都没有多大的兴趣,对真理没有太多的认识。这是因为没有清净的戒律,没有出离心。有清净的戒律就应该有出离心,因为别解脱戒是有出离心摄持的。若你真正有了出离心,自然就喜欢闻思,自然就喜欢精进修持,因此自然就能解脱,能成就。

    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解脱,为什么不成就呢?就是因为不喜欢闻思,也不精进修持。那么怎样才能喜欢闻思,怎样才能精进地修持呢?主要是受持戒律。若是你有清净的戒律,身口意比较清净,自然就愿意闻思,自然就能修持了。你的相续中有出离心,就会对六道轮回、世间八法有厌离心,日日夜夜希求解脱。若是你要摆脱轮回、解脱,就要闻思修。明白以后,你自然就喜欢闻思,自然就喜欢修持佛法了。

    “以喜欢引出妙功德,无勤之中获得三学德”:喜欢闻思,精进修持,就能引出妙功德。“妙功德”指禅定、智慧等这些功德。禅定有世间的禅定,也有出世间的禅定;智慧有世间的智慧,也有出世间的智慧。若是你有清净的戒律,有无伪的出离心,自然就喜欢闻法,自然就精进修持,不用太勤奋地修持,很快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得戒定慧三学的功德。

    我们的心为什么总是静不下来,为什么总是不能专注呢?就是因为没有清净的戒律,没有用正知正见守护自己的三门。经常胡思乱想,做一些没有意义、不如法的行为,影响自己的闻思或修持。如果总是这样,怎么能精进修持呢?二者是矛盾的。非理作意就是胡思乱想,就是邪思邪见。若心里总是存有邪思邪见,怎么能产生正知正见?相续中已经装满了邪思邪见,无论白天、夜晚总是想家乡、朋友,心里有很多念头、想法,由此引发去做一些不如法的事情,就无法行善积德了,还会继续轮回,继续遭受痛苦,无法从轮回、痛苦中获得解脱。

    清净的戒律是一切善根的来源,一切功德的基础。有了清净的戒律,一切善根、功德自然就能圆满,所以邬金丹增诺吾在这里赞扬清净的戒律,要造这样的论典。

    全论分三:一、初善首义;二、中善论义;三、后善末义。

    甲二、中善论义:

    我们取舍是否要受持清净戒律的时候,首先将受戒的功德和破戒(污染戒体)的过患二者做以比较,然后再去选择是否受持清净戒律。以这种方式去选择、取舍,是最可靠的。无论是受戒还是出家,如果不加辨别地跟从别人,即别人出家我也出家,别人上山我也上山,为了暂时的利益出家、上山,都没有多大意义。

    作为一个修行人,任何时候都应该以上师三宝为见证者,以因果为标准。在上师三宝面前没有愧疚,在因果面前坦荡,随便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在上师三宝面前自己是清白的,在因果面前自己不心慌、有把握,就可以了。看凡夫的眼色,听凡夫的评价,是没有意义的。凡夫若是高兴了,会很夸张的表扬你、赞叹你;若是他不高兴了,又会很夸张地诽谤你、指责你。凡夫不是以因果等正确的标准来衡量、判断,而是以自己的心情或想法来判断,所以都是不可靠的。作为一个修行人,总看别人的眼色也是没有必要的。

    今天听说要受戒,一哄而上都来受戒,到了明天就破戒了;今天说要出家,蜂拥而至都要出家,过了几天、几个月又都破戒了。这样不好。自己要不要受戒,要不要守护清净的戒律,要看受持清净戒律的功德,依此去选择判断;受戒后又破戒有很严重的过患,可以依此来约束自己、要求自己。

    贪著恶劣女人愚痴仆,其心遭遇天魔求财物,

    以贪漂泊大地如饿狗,多数不成反而冻饿死。

    “贪著恶劣女人愚痴仆”:此处所讲的“恶劣女人”是针对男众讲的,如果针对女众而讲就是“恶劣男人”,无论贪男贪女都是一种愚痴。

    无论是女身还是男身,都是不净的袋子,没有什么可贪的。你可以观察:皮肤拿出来你要不要?不要!肉拿出来你要不要?不要!血拿出来你要不要?不要!把内脏一个一个拿出来,你要不要?你会发现,这里没有一个是你需要的,没有一个是干净的,没有一个值得留恋、贪恋。没有什么可贪的你也贪,在非常无聊的状态中就产生了感情,在非常虚假的一个表象和状态中产生了感情。

    这些感情都是假的!感情是怎样产生的?在没有经过观察的状态下产生的。喜欢和喜欢不一样,你为什么喜欢他?如果因为他有清净的戒律、广大的智慧而喜欢,这叫信心,由此产生信心是有意义、有依据的。如果因为他长得好看或说话温柔,或有钱有势。这叫贪心,这都属于是世间的。

    财富是不可靠的,权力是不可靠的,即使有再多的财富,也解决不了人心灵上的问题,解决不了人的烦恼和痛苦。如果你真的跟一个有钱或有势的人走,不说来世,今生就完了,彻底完了。钱和权势都是不可靠的,是没有意义的。第一,钱财是不长久的;第二,钱财不一定能给你带来快乐,也许给你带来的是更多的痛苦、更多的烦恼。势力也是如此。第一,一切无常,势力是不可靠的;第二,他有势力,对你没有什么意义,不能解决你内心的烦恼和痛苦。你贪他的势力而跟着他走,也许你内心的烦恼、痛苦更多了。

    所谓“说话温柔”,就更不可靠,更没有意义了,说话温柔,那是一口气,有什么呀?你通过他说话,能看出他的内心吗?说一些无聊的话题,能可靠吗?哪有温柔的话语,过几天就变了,不是骂就是打!

    所谓“长得漂亮”,哪有什么漂亮的?你要仔细观察一下:把鼻子单独拿下来,漂亮不?把耳朵单独拽下来给你,你要不?把你所喜欢的眼睛的两个眼珠都给你,你要不?再去观察皮肤、肉、血、骨骼、内脏的肺、胆等,要不要?你看哪有什么漂亮的。

    可见,感情属于是一种贪心,是在非常迷茫、非常愚痴的状态下产生的,没有以智慧仔细观察、判断,也根本不会观察、判断,就产生了。

    “愚痴仆”指变成仆人、奴才了。女人变成男人的奴才,男人变成女人的奴才,或都变成钱财的奴才了。成家、生子,过日子。为了家庭、孩子,就像只饿狗一样,以贪心漂泊大地。为了一点点利益,不择手段地造业,吃喝嫖赌,坑蒙拐骗,在这当中,内心遭受了非常多的痛苦。不仅身体、心灵被染污、被伤害了,同时又造下很多恶业,将来要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

    为什么地狱里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就是造业太多了。所以说“地狱的众生犹如大地的微尘,天界和人间的众生犹如指甲上的微尘”,人特别稀少。也许有人会说,好象这个师父没有下过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人多得很,世界上有那么多人,你可能不知道吧?不信你到下面看看,人山人海的,一个城市里有密密麻麻的人。

    人不多!仅仅一个蚁穴里蚂蚁的数目就超过了整个南瞻部洲的人数,超过了整个世界的人数。夏天我们这边有很多蚁穴,仅一个山坡上的蚁穴就多得数不胜数。蚂蚁属于旁生中的散居旁生,还有大海里的那些海居旁生,多得不计其数。蚂蚁属于旁生道的众生。其他道的众生就更不用说了。地狱的众生最多,第二是饿鬼,第三才是旁生。为什么三恶道的众生这么多呢?为什么地狱里的众生这么多呢?就是造恶业的结果。下地狱太容易了,我们随时都有下地狱的可能。很多人将来都要堕落恶趣,尤其是要下地狱,要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

    也许有些人不相信,“啊?有那么严重的地方吗?在哪里啊?”你看看,每个众生所感受的痛苦、所遭受的报应都不一样。我们不说其他道的众生,就说人间的众生,有的遭受着病苦,有的遭受着穷苦等各种各样的痛苦。有的健康,有的不健康;有的有福报,有的没福报;有的有才智,有的没才智……都在人间,都是人,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感受呢?业力不同,一切都是业力的感召。我们只能看到三恶道中的旁生众生,为什么那些旁生整天都要被杀、被吃,遭遇那么悲惨呢?尤其在夏天,很多的众生被踩死、碰死,互相吞噬,这些都是它们自己的业力感招的。业力现前时,就会有这些境遇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仆”指奴仆、奴隶。彼此变成奴才,男人变成女人的奴才,女人变成男人的奴才,男女变成钱财和权力的奴才,根本无法把握、掌握自己的命运,这叫不自在。贪心上来了,就跟着贪心跑了,不愿意做的事情也做了,不可以做的事情也做,自己同时遭受着痛苦。贪心上来时,贪心是自己的主人,自己是它的奴才,只能跟着它跑。嗔恨心上来时,本来不想骂人就骂了,本来不想打人就打了,本来不想犯法就犯法了……这就是“愚痴仆”。

    “其心遭遇天魔求财物”:总想发财,做梦都想发财,经常到外边买彩票,想中奖,这是中魔了,中的是四魔中的天魔。中魔了还能好吗?财富是修来的,你要修施舍心,舍弃自私,舍弃自己的身体。比如,服务他人,教他人知识,这都是舍。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你想发财,你喜欢拥有钱财,就要做布施。“我没有那么多钱财啊!”不用钱财,主要是修施舍心。在生活中,吃饭时先做供养,洗脸刷牙倒废水时念“嗡阿吽”施舍给恶道众生,这也是施舍。做供养、做布施不是必须要拿很多钱财。在行住坐卧中,吃喝拉撒都可以变成供养,变成布施,这样才能积累福报,才能发财。

    为什么有的人能发财,有的人不能发财?这都是有因缘的。福报是修来的,不是贪来的;福报是修来的,不是求来的。有的人到处求,什么都贪,都变成贪心的奴才了!有些人找借口说“为了生活”“为了生存”……其实,不贪也能生存。如果能生存,怎样都能生存;如果不能生存,再贪得无厌也不能生存。有的人找借口,“我工作、做生意,不是要生存么?”这和你生存有什么关系?你认真学佛,如理修行,这也是积福!也是一种生活的方法、生存的方式!若是你真正放下了,真正能修行,生存是不会有问题的。

    佛陀讲,那些俗家人、凡夫困难到在指甲上耕地的时候,我的这些声闻、出家人、真正跟着我学修的这些人,在生活上也不会有任何困难,不会饿死,不会冻死。谁在修行中饿死了?谁在修行中冻死了?米勒日巴当时在山上那么多年,喝的是凉水,吃的是草,但是也没有发烧感冒,也没有生病啊!现在都说“不能着凉,会感冒的”“不能吃这些,会生病的”……若是这样,米勒日巴可能到山上没几天就饿死了或者病死了。但是没有发生这些事情啊,米勒日巴成就了。不会有问题的,主要是自己放不下心态,是自己相续中有贪欲心。越贪越得不到,越贪内心的痛苦越大,所以是奴才。

    “以贪心漂泊整个大地,多数不成反而冻饿死”:像饿狗一样到处找吃的、求财,变成了奴才,不择手段造了很多恶业,结果赔钱了,丢掉了工作,最后冻死了或饿死了。很多人就是在求财的过程中冻死、饿死的。

    很多修行人都在森林中、在山上求法、修法。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已经在人间弘扬了两千五百多年,在这样一个历史长河中,没有人在求法修法的过程中冻死、饿死。而那些愚痴的奴才着求财的天魔了,到处像饿狗一样,不择手段地找这些财物、食物,冻死饿死的不计其数。为什么走投无路了?为什么走进绝望了?就是因为贪!

    若是不守戒,就是这样。虽然你受戒了,但若破戒还俗了,又会变回原样。自己仔细思量一下,是否应该受戒,是否应该好好地珍惜这样一个机缘。这次讲解《赞戒论》,主要是针对行者或是快要出家的人讲的。

    下面讲守持清净戒律的功德。

    以法调伏自续持律士,如大圣者美名遍世故

    种种无穷财富悉聚集,未寻及获少许不束缚。

    “以法调伏自续持律士”:一个真正的出家人、修行人,应该以正法调伏自相续,并且能够守持清净的戒律。以法调伏自相续的人,戒律是绝对清净的。山上有这么好的机缘和条件,大家应该多学修、多思维、多对照、多对治,以法调伏自相续,这样去持戒不困难,不是一种控制,而是自自然然的。

    当时主要是针对男众讲的,可能著者那时身边只有男众出家人,没有女众出家人。在藏地,女众出家人相对来说还是少。但无论是男众还是女众都一样,都要以法调伏自相续。

    自然守戒是一种享受,不是一种束缚。现在很多人虽然发心出家,但心里依然有很大压力,总是胡思乱想,总想那些不该想的事情,满脑子都是乱七八糟的东西。戒是净,心里不净,就没有戒的功德。刚开始的时候要完全清净是很困难的,但是你可以用法调伏自己的相续,慢慢地就没问题了。开始的时候要控制,然后以法调伏,最后不再控制,自自然然。

    “如大圣者美名遍世故”:如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等大圣者一样,美名传遍三界,被人们崇拜着。戒律清净的人才是人上人,戒律清净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一个戒律清净的人、一个以正知正见守护三门的人是一个大自在的人。他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他才是自己命运的真正主宰!很多出家人、大德,虽然常年在山林里或住在一个小小的土房里,但是他们很自在,不需要顾虑那么多,也不需要考虑那么多,也不会造那么多业。他们才是自己的主人,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看书就看书,多自由啊!

    我从七岁出家到现在,真得没有觉得孤独过。一个人在那个小屋里,非常自在。以前在喇荣的时候,自己做饭给自己,有时候觉得挺好吃,有时候觉得一般。其实,我觉得挺好,自己做自己吃,自己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很自在。

    “种种财富无穷悉聚集”:种种财富躲也躲不掉。真正戒律清净的人无论到哪里,都会受到世间人的恭敬和供养。一个戒律清净的人即使住在山沟里,他的名气、名声却传遍了整个世界、整个法界!他基本上没有出过山沟,但是从四面八方来拜访他的人不计其数,人山人海;供养的财物堆积如山。他是谁呢?他就是我们的至尊上师法王如意宝。刚开始他只是一位普通的僧人,后来才被认定是转世。他的名气不是因为他是谁的转世而得来的,他的福报不是因为他是谁的转世而得来的,而是因为他受持清净的戒律,感召了众生,美名传遍了世界。后来说他是列绕朗巴的转世,又说他是文殊菩萨的转世。他老人家每天都用众生供养的财物供养僧人,做各种功德,但却用不完。这些名气、财产,不是他想要的,但是没办法,不要也有,这是他受持清净戒律的功德!

    大家不是不知道,喇荣就是一个山沟,一间房子也没有,一个人也没有,就是一个空山谷。法王刚到那个地方的时候就两三个人,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这是他清净戒律的功德。我们也应该跟法王如意宝学,尽量以正知正见守护自己的三门,以佛法调伏自己的相续,好好的受持戒律,你也会像法王那样。“他是转世的,我能吗?”“他是再来的,我能吗?”到那个时候你也是再来的!到那个时候你也是转世的!所以你们发心出家,受持清净的戒律是有意义的!

    在这个地方出家和在其他地方出家不一样。在这出家,我对你们每个人的要求是必须要自度度他。出家的目的就是弘法利生!弘法利生的前提条件是自己要有修有证,否则不要可能弘法利生。我以前讲过,若自己没有一定的修证就去弘法利生,也许刚开始时能欺骗几个人,能愚弄一些无知、没有智慧的人,但是一起学修一个月、一年、三年……时间久了,就开始互相诽谤、互相伤害。这不叫弘法利生,这叫破坏佛教!这叫伤害众生!我希望在这里出家的人不要有这样的。没有一定的修证,不允许弘法利生!

    弘法利生的前提条件是自己有修有证,基本的条件是有清净的戒律,有无伪的慈悲心,有广大的智慧,有摄受弟子的能力。清净的戒律:沙弥有沙弥戒,比丘有比丘戒,居士有居士戒。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这都属于是别解脱戒,在这个基础上还有菩萨戒和密乘戒。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都有根本戒和支分戒。现在是末法时期,很难做到不犯一点错误、不犯一点戒律,但是应尽量做到不破支分戒,万一破了要立即忏悔,根本戒是绝对不允许破的。

    根本戒像菜地,支分戒像菜地的围栏。我们可以到大殿前面种菜,但必须要做围栏。否则,一会儿羊、牦牛来了,会把菜吃光的。你想保护菜地,首先要保护围栏。也许有时候牦牛或是山羊来了,难免会发生碰、撞,将围栏弄出洞,抓紧维修,修好就行!犯了支分戒立即忏悔,这样才能保护根本戒,才能保护戒体。

    在这里出家是有目的。大家可以相信,在朗措玛寺,在实修中心,在光明大圆满坛城出家的这些人,将来一定能弘法利生!因为我去年就讲过,不是法器的人、不该留的人是不会留下的。我不稀罕人多,哪怕有几个人也行,我要的是精华。现在刚开始,他们还是行者,还没有正式出家。我让他们当行者已经快一年了,一般半年就可以了,有的地方根本不需要经历这样的过程,但是我为什么让大家经历这样的过程?为什么让他们先当行者?尤其是第一批出家的人,当行者的考验期、观察期为什么延续到一年呢?这是有目的的。大家都要仔细想想,都要仔细观察观察。

    过几天就要正式出家了,好多人还要继续当行者。为什么呢?我前几天一个一个问的:“快一年了,自己的心态是不是稳定了?是不是真正想好了?”若是,就登记;若不是,说明内外的机缘还不是很成熟,这样可以继续当行者。有的人选择继续当行者,这也是件好事。为什么要这样呢?必须要高度重视出家这件事。不是今天出家,明天就可以还俗的。不是今天出家,明天就可以不出家的。这也是对佛教负责任,对佛教的一种尊重!戒体是一切善根的来源,是一切功德的根本,不是儿戏!不是玩具!一定要重视,要慎重考虑!

    我不稀罕人多,希望在这里出家的人都有这样的发心,都要精进修行,将来要弘法利生!所以在这里出家是有意义的,出家以后必须要好好受持戒律,这样一切都自然而然都具足。戒律清净是首要的,若戒律不清净,谈不上具有其他的功德。

    有神通神变,我一点都不羡慕,一点都不觉得厉害。鬼道的众生都有神通,能穿墙,能看到外边的东西。若是没有清净的戒律,有再大的神通,有再大的神变,也不值得学习,也不值得崇拜。一个具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崇拜神通的,是不会羡慕神变的。而一般的世人就不一样了。一说有神通:“哇!”哗啦啦都跑去看;一说能神变,“哇!肯定不得了!”都相信,都去看。听说能飞,都特别羡慕。能飞有那么值得崇拜么?那你就去崇拜鸟。鸟也会飞,你就跟鸟学,也许慢慢你也能飞!真的,神通神变什么也不是!

    清净的戒律才是根本。世人都要遵守仁义道德,一个修行人如果连自己的戒律都守护不了,连自己的身口意三门都守护不了,就不要谈修行,不要谈成就了。

    若是戒律清净了,就什么都有了。很多人都喜欢明星,其实有名气也没有什么可羡慕的。那些明星是最痛苦的人,他们的人生是最没有意义的。他们连一点点的自由都没有,只是活在别人的眼光下,真是痛苦。若是好好受持戒律,你的名气就大了,三界众生都知道你。

    若是你有清净戒律的基础,名气就有了(有名气和有名气不一样),财富也就有了。一个智者、圣者即使有财富也不可能被束缚;而一个凡夫一旦有了财富就不自由、不自在了,还会很痛苦。在一个智者的境界里,黄金和牛粪等同,有财富也不会执着财富。而一般人若是没有放下对财富的执着,始终都是痛苦的。积财痛苦,守财痛苦,失财痛苦。真正有财了,这个人也不会自由、不会自在的。比如,守护财富的过程,心里非常痛苦。“哎呦,我怎么保护啊?”有的人把钱藏在床底下,有的人把钱捆起来扔在水池里……没办法,怕别人发现,怕别人知道。这都多痛苦啊!别人发现了、知道了,也许连命都没有了!这都是守护财富的痛苦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一个圣者、一个智者不积累财富,财富是自然而然来的,所以没有积累财富的痛苦,他也没有守护财富的痛苦。比如我们的上师至尊法王如意宝,将十方供养的财富每天都用来供灯。他不会积累财富的,他把这些财富都用在为众生积福上,都用在弘法利生的事业上,他没有守护财富的痛苦,也没有失财的痛苦。对他来说,黄金和牛粪等同,有一屋子的黄金相当于有一屋子的牛粪。他会留恋吗?若是我有一屋子的牛粪,我是不会留恋的。一样,此处讲的是境界。已经放下了,没有执着了,就不会受财富的影响了。有钱财和有钱财不一样,现在的世人,虽然有钱财,但始终是痛苦的。

    “未寻即获少许不受缚”:不会受财富的束缚,也不会受名声的束缚。有也行,没有也行。“未寻”:即不寻找,来就来,不来就不来;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我经常给大家讲,不要给自己施加太大压力,有多大福报享受多大福报。住平房,这是你的福报,满足就行了。住一般的楼房,这也是你的福报,满足就行了。能住别墅,就是这样的福报;能住皇宫或天堂,这也是福报。有多大福报享受多大福报。有就有,没有就没有,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有什么缘就了什么缘,来什么就接受什么,自自然然,所以是“不受缚”。

    很多修行人虽然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但是活得很自在。若是你们就无法想像了,“天啊!身上一分钱也没有,我怎么生存啊?”然后开始自寻烦恼、自找痛苦。我以前在喇荣学习的时候,有时候身上有几百块钱,很多时候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但是我没为此操过心,没想过“我没法生存了,我没法生活了!”,也没因此生起过烦恼,每天都很开心。虽然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条件差一点,但是很开心。每天聆听上师的教诲,每天跟同修道友一起辩论佛法,活得很自在,过得很潇洒。其实,人内心真正的快乐和物质没有什么关系。我从小出家到现在,既穷过也富过,什么都感受过。下山弘法利生后,什么都经历过,住过别墅,开过宝马,也没决得有什么特别的。

    大家应该去寻找真正的快乐,而且都能找到。“我能找到吗?我连家都没有!”“我能找到吗?我连孩子都没有!”“我能找到吗?我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什么叫家?是房子还是住的地方?若是住的地方是家,我当时在喇荣时,好像花了200块钱就买了一间房子,也一样能住。“我没有人照顾,身边有个人照顾好啊!”若身边有个人,就是负担了。你不但不会快乐,反而开始痛苦了,今天吵明天闹,今天打明天骂。大家愿不愿意快乐啊?若是愿意快乐,就好好寻找快乐,快乐和这些没有关系。

    下面开始要讲破戒的过患。

   
染上破戒过患无心者,一切圣者护法亦远离,

    前有财富耗尽如水泡,精勤无义逐日渐衰损。


    “染上破戒过患无心者”:破戒的人没有心,就是世人所说的没心没肺。有心的人是懂得思维的人,不懂得思维就像没有心一样。不懂得思维,有心也没有用,不起作用。若是有不起作用的心,还不如没有。破戒的同时,就染污了自己的相续,在相续中种下了恶因。若相续被染污了,就和中毒一样。你已经中毒了,开始要疼了;相续被染污了,开始要完了。破戒的同时造下了恶业,你在阿赖耶当中已经种下了恶因,种子已经种下去了,若是不及时处理,就会发芽结果。所谓的“及时处理”就是忏悔,通过忏悔都能忏除,但是你要发自内心地忏悔。你已经种因了,若是不忏悔,只能等着它发芽结果了。也许你种的恶因很严重,它长得非常快,这叫现世现报。今天种下去,也许明天就开始发芽结果。这个种子也许暂时没有发芽结果,因为因缘不同,但是它始终都会发芽结果的。

    不懂得思维的人,为了一点点的利益,为了一时的冲动,破坏了戒律,染污了相续,让自己堕落恶趣,出头无期,所以叫“无心者”。《入行论》中有个比喻:以前的交通工具是马车,马拉着车在飞奔的时候,看到路边有一口很嫩的青草,就不顾一切地去吃这口青草,结果车翻了,把马压死了。这匹马仅仅为了一口草,就失去了生命。我们为了一点点的利益,为了一点点相似的快乐(它不是真正的快乐),就失去了这么大的利益。马失去的是生命,我们失去的是慧命;马失去的是暂时的生命,我们失去的是永恒的生命。所以大家不要做傻事,无论在山上还是在山下,都好好地以正法调伏心相续,好好地守护清净的戒律,不会有错的。

    “没事,现在的社会不是都随便了吗?”别人都造业了,你也跟着造业?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里讲,整个大地上的人都做坏事,所有的人都颠倒的时候,自己也应该保持正见,不应该造业,不应该颠倒;整个大地都遍满了坏人、恶人,自己也应该做一个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因为因果是不虚的。如果别人造业,你也要造业啊?那你也要跟着他感受痛苦。即使别人颠倒,你不能也颠倒。一个有智慧、有修行的人,即使社会再乱、人心再坏,他也不会动的,也不会变的。

    “一切圣者护法亦远离”:护法也远离他,佛菩萨也远离他。因为佛菩萨也救度不了他,善神护法也护持不了他。一个具有善根和正见的人才是上师三宝的所化众生,才是善神护法所要保护的对境。破戒者已经着魔了,那些恶道的众生已经缠在他身上了,这种人很难救度,所以一切佛菩萨、善神护法都已远离了。实际上,并不是佛菩萨、善神护法远离了破戒者,而是破戒者自己远离了佛菩萨、善神护法。

    “前有财富耗尽如水泡”:若是不忏悔,继续造业,之前稍微有的一点点福报、功德都会消失。

    “精勤无义逐日渐衰损”:再努力、再奋斗也没有用,会逐渐衰败。清净持戒的人是从光明走进光明,或是从黑暗走进光明;破戒的人是从黑暗走进黑暗,今生来世只有痛苦没有安乐。

    这是破戒的过患。我们就是要知道破戒的过患,然后去思维这些过患,才不会破戒。今天我讲了这些内容,你们应该回去思维这些,经常对照自己,才能守住戒律。否则,真的很难。在上师善知识面前还好一点,在清净的道场里还好一点,在这些同修道友身边也许好一点,但是一旦遇到了违缘障碍,还是水里的石头,没有丝毫改变。水里的石头在水里的时候,看似变颜色了、变软了,拿上来放一会儿就干了,还跟以前一模一样,也许更硬了。

    下面又是讲持清净戒律的功德。

   
广闻具戒大士如宝藏,无勤获得世间诸众赞,

    名副其实具有善缘者,衰老之时亦增欢喜心。


    “广闻具戒大士如宝藏”:“广闻”是明理。“具戒”是在明理的基础上具有戒律。“如宝藏”就是如同宝藏一样,一切暂时、究竟的功德、福德应有尽有。不用再想别的了,就受持清净的戒律。

    “无勤获得世间诸众赞”:众人都赞叹、称呼戒律清净的人为法王、如意宝、至尊上师、佛菩萨再来……“诸众赞”,恭敬、供养是自然的。我们的法王如意宝有成千上万的弟子,不是一个徒有虚名的如意宝,真的是我们心中的如意宝。世界各地其他信徒的心我不知道,刚开始喇荣只有几千人,后来几万人……上师真的是每个人心中的太阳,每个人心中真正的如意宝!不是吹嘘!“也许肯定是再来的,也许肯定是菩萨!”也是再来也不是再来,这是大家的赞叹。我在喇荣的时候,赞扬上师的歌都堆积如山了。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僧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说服力呢?为什么紧紧感召着、牵引着我们的心呢?这叫功德力,有德行的人就这样——“诸众赞”。

    世间人为获得诸众赞的过程都不是无勤的。那些明星为了名气包装自己,经历了诸多苦难才出名。当明星不容易,这个过程绝对是痛苦的,绝对是严峻的考验。好多人在台上不是哭了吗?因为这个过程太艰难了。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是不择手段,造过无数的恶业,最终得到了一点点的荣誉或名气,但是有什么用呢?又把自己束缚了,一点自由都没有,一点快乐都没有。前辈大德说过,丝毫都不要羡慕这样的人,不能去追求、贪图这些。

    “名副其实具有善缘者,衰老之时亦增欢喜心”:世人无论是富翁、名人、科学家、总统、领导,越老心里越痛苦,越接近死亡心里越恐惧。一个修行人,尤其是清净戒律的人,越老越觉得开心,越老越觉得快乐,越接近死亡、面对死亡的时候越是快乐、喜悦。因为快要到西方极乐世界了!这是受持戒律的功德。

    下面又开始讲破戒的过患。

  
  恒时不具净戒之青年,染上破戒过患佛亦责,

    世间诸众宣种种恶言,老死之时生起大悔心。

    “恒时不具净戒之青年”:这里指出家后却经常破坏戒律,相续中的戒体不清净的人。

    “染上破戒过患佛亦责”:染上破戒的过患,佛也呵责这个人。

    在《毗奈耶经》当中,佛讲了十种破戒的过患:

    一、为导师佛陀呵责。佛陀是慈悲的,但是佛陀也呵责破戒的人,佛当时要求也特别严格。佛是不会舍弃众生的,但是佛说,经常破戒的人必须要离开僧团。罪有自性罪和佛制罪,佛在没有制定佛制罪之前,也有给予原谅的时候,原谅第一次,但是若再犯第二次就必须离开僧团,甚至再也不允许迈进大殿一步。

    二、诸天众称其为盗匪等以恶名呵责。诸天尊称这个破戒的人为盗匪——佛教的盗贼,诸天尊都会舍弃这个人。

    三、为诸持梵净行之同参道友呵责。“持梵净行之同参道友”是指一起受戒、修行的人。若是你经常破戒,这些人都会呵责你,也应该呵责你。大家以后应该互相监督,谁要是破戒了就要呵责。诸同修道友也呵责,即使当面也许不说,背后也肯定会对你有所评价。你不要认为“没事吧,他们都不知道。”不可能不知道。华智仁波切讲过,所造的恶业瞒不了任何人,早晚会暴露的。

    四、如理作意时遭自己呵责。“作意”即思维。自己如理思维时,会呵责自己:“破戒了,我怎么这么差啊!我这么愚痴啊!”若是不如理作意,不一定能呵责自己,也许还会当成是一件好事、一种成功、一种了不起的行为。

    五、应理受依法呵责。真正拿正法来衡量时,也是会受到呵责的。你已经入邪道了,已经造恶业了,理应受依法呵责。

    六、臭名远扬四方八隅。破戒的臭名宣扬四方八隅。四方再加四个角就是八隅,就是臭名远扬遍天下的意思。

    七、不能听闻未曾听过之法。破根本戒的人要离开僧团,所以再也听不到佛陀的教法了,再也听不到未曾听到的法了,再也听不到上师未讲过的法了。其他的同修道友都能听到,只有他听不到。

    八、以往曾听过之法都会忘掉。破戒后到红尘里,或者过日子,或者造业,以前所学过和修过的一些法,慢慢地都会忘掉,都会消失。

    九、不生地道证悟功德。五道十地的证悟功德都无法在相续中生起。五道是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修道;十地是一地至十地。

    十、于追悔莫及之中死去,死后遂入恶趣。破坏戒律的人肯定会后悔的,尤其是临终的时候会更后悔,然后在悔恨中死去,死后立即堕入恶趣。

    这里主要讲的都是戒律,尤其是别解脱戒。《解脱经》讲的是根本戒,《毗奈耶经》讲的是支分戒。

    大家要这样思维清净戒律的功德和破坏戒律的过患,然后选择守护戒律,这样才能守住戒律。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
哈!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继续讲解《赞戒论》。

    这部论典主要是高度赞扬清净的戒律。著者以什么方式赞扬清净的戒律呢?主要是讲清净戒律的功德和破坏清净戒律的过患,以二者轮番交替的方式赞扬清净的戒律。

    清净的戒律是一切善根的来源,也是一切功德的基础。若具有清净的戒律,禅定、智慧等其他功德自然就会在相续中产生。若没有清净的戒律,不可能在相续中产生这些功德,所以清净的戒律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受持清净的戒律,重要的是要懂得受持清净戒律的功德和利益,更要知道破坏清净戒律的过患。知道了受持清净的戒律对今生来世的功德和利益之后,再去取舍就不困难了。当你想到受持清净戒律的功德,即无论在今生还是在来世,受持清净戒律对自己都有非常大的利益,才会甘心受持清净的戒律。当你想到破坏清净戒律的过患,即破戒后将给自己的今生来世带来不吉和痛苦,自然就能守住戒律了。若是不明理,糊里糊涂地受戒,很难守住戒律。

    这里主要讲的是受持清净戒律的功德和破坏清净戒律的过患,也是我们取舍的一个学处、一个法,所以大家要仔细地去研究、了解。

    下面讲受持清净戒律的功德。

   
无误取舍因果持戒士,死时勇士空行做迎接,

    常说善来趋入此善道,往生极乐剎土增安乐。


    “无误取舍因果持戒士”:懂得因果、取舍因果,要以这种方式明明白白地受持戒律。

    论典中讲受持清净戒律的功德、破坏清净戒律的过患,讲的就是因果。我们若是去破坏清净戒律,就是造恶业了,将来要遭受恶果;若是我们以正知正见守护自己的三门,去受持清净的戒律,这本身就是一种功德、一种善根,就有善报。现在有些人也受戒,但是不懂因果,更不取舍因果,这样糊里糊涂受戒是没有意义的,是不可靠、不稳定的。当某一天遇到对境、遭遇违缘的时候,一定会失败的。

    “死时勇士空行做迎接”:前面讲过,清净的戒律就象如意宝。具有清净戒律的人,不仅来世自然而然就能获得荣誉、财富等等世间福报,在今生也能真正获得安乐。到临终的时候,勇士、空行、菩萨、菩萨母来迎接,给你指出一条往生的路,告诉你应该怎样去西方极乐世界,应该怎样去东方现喜刹土,应该怎样去莲花生大士的剎土。自己可以选择,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想到东方现喜剎土就可以到东方现喜剎土。

    戒是净。若是相续中对世间有贪着,就没有清净的戒律。若要受持清净戒律,就要断除对世间的贪着。对世间的贪着断了,相续自然就清净了;相续清净了,本具的智慧自然也就显现;本具的智慧显现时,可以说到处都是西方极乐世界,到处都是阿弥陀佛。我们为什么无法能够获得这样一个圆满的智慧呢?就是因为我们的相续中有障碍,这些障碍主要指对世间的贪着,所以要断除对世间的贪着,受持戒律。

    比如,别解脱戒的基础是出离心。虽然你受持了沙弥戒、比丘戒,但若是没有出离心的摄持,就不是别解脱戒。那什么是出离心呢?就是断掉对世间的贪着,无论是对人的贪着还是对财产的贪着,这样才有真正的别解脱戒。若有这样的别解脱戒,相续自然也就清净了;相续清净了,本具的智慧、光明自然就会显现。这时也可以说到处都是西方极乐世界,到处都是阿弥陀佛。勇士、空行和护法都是阿弥陀佛的幻化,也是我们自心的幻化,这时你才能认识到这些,才能得到他们的迎接。若是自己的相续没有清净,即使阿弥陀佛亲自迎接,我们也很难认识到,所以我们要遣除相续中的污染,断掉对世间的贪着。

    “常说善来趋入此善道”:这些勇士空行来迎接时,告诉你说:到西方极乐世界应该往这走,到东方现喜剎土应该往那走。“趋入此善道”即他们非常恭敬、客气地引导你,告诉去西方极乐世界或东方现喜剎土的路。

    “往生极乐剎土增安乐”:我们可以到极乐世界,往生极乐剎土增安乐。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最主要的是你要有清净的戒律。若是没有清净的戒律,对世间的贪着没有放下,临终时根本不可能放下家人、财产等,这样很难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经常强调,要放下对世间的贪着。

    我们可以有愿望,但是不可以有欲望。欲望是成就最大的障碍。若是有欲望、有贪心,就不会有清净的戒律,即使表面上做的很如法,但若是内心里没有放下或断掉对世间的贪着,就没有清净的戒律。

    我们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要断除对世间的贪着。往生四因的其中之一是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愿是什么?就是出离心!断除对世间的贪恋,日日夜夜向往西方极乐世界。若是只在口头上发愿“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我要亲见阿弥陀佛……”,心里并没有放下对世间的贪念,那么你所说的都不是真心话,不是表里如一,还是没有放下。若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要放下红尘;若是放不下红尘,怎么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呢?放不下此岸,你怎么能到达彼岸呢?只有具有清净的戒律,才能发出这样真实的一个愿。你对世间没有贪着了,就不会留恋世间,日日夜夜想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才是真正的愿!阿弥陀佛所发的愿是真实的,阿弥陀佛是真心实意地想接我们,但是我们是不是真心实意地想去西方极乐世界?若是你真心实意地想去西方极乐世界,就要断除对世间的贪恋,不能脚踩两只船,否则走不了。两只船,一只指的是世间,另一只指的是出世间;一只指的是尘土,另一只指的是净土;一只指的是此岸,另一只指的是彼岸。这边你想去,那边你也想去,这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都想求生净土,都想去西方极乐世界,但是到西方极乐世界唯一的条件是什么呢?就是清净的戒律。若是不受戒,没有清净的戒律,不可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说阿弥陀佛的愿力不可思议,有些人就以为自己什么也不用做了,不用受戒,也不用做功德,到时候阿弥陀佛就能来接引自己,自己直接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行了。

    阿弥陀佛有这个愿,这是真实的,但是我们有没有这个愿?愿和愿要相应,我们是否和阿弥陀佛的愿相应?阿弥陀佛想接引我们,我们真心实意地想去,这叫相应。若是阿弥陀佛想接,但是我们不想去,到时候放不下家人,放不下财产,放不下红尘,放不下世间,那你就去不了。净土和尘土就在一念之间。若是你这边放不下,就不能往生;若是你这边放下了,就能往生。那时此岸即是彼岸,彼岸即是此岸。就是一个念,若是你这个念转不过来,心态放不下,就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能到达彼岸。若是心态放下了,当下就是彼岸,当下就是阿弥陀佛,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明理很重要,别糊弄自己,别欺骗自己。“我不用受戒,也不用消业积福,只念念佛号就行了,到时候就可以往生……”这是很难的。在这里讲,具有清净戒律的人到时候才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此处是以西方极乐世界做比喻的,到时候你想到哪一个世界都可以。

    下面讲破坏清净戒律的过患。

   
未能如理取舍犯戒者,时时恐惧狰狞狱卒说,

    恶劣有情趋入此劣道,杀叫声中身拖铁刺原。

    “未能如理取舍犯戒者,时时恐惧狰狞狱卒说”:因为没有如理如法地取舍因果,所以犯戒了。若是能如理如法地取舍因果,是不会犯戒的。但是通过忏悔,这些罪业都能忏掉。若是没有来得及忏悔或者不忏悔,在今生要遭受很多痛苦,尤其是临终的时候,来的不是勇士和空行,而是阎罗狱卒们。他们长得非常庞大,非常丑陋、狰狞,很多人一看到就会吓得昏过去。

    “恶劣有情趋入此劣道”:阎罗王会因为你在人间造的恶业太多了,而要判你到下面去,尤其是到地狱里去。来执行任务的狱卒们也会觉得,像你这样一个恶劣的坏人,应该去的地方就是地狱,然后引导你到地狱里去。刚才是去西方世界的路,现在给你指的是下地狱的路。尽管你不想去、不喜欢去、不愿意去也没办法,他会拽着或拖着你去,令你无法反抗。

    “杀叫声中身拖铁刺原”:这时你无法为自己做任何事情,在打杀的恐惧声中,被拖到“铁刺原”。地狱里到处都是炽热的铁板,上面长满炽热的铁刺,你被拖到那里面,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

    破戒后若是能忏悔,这些罪业都能忏掉。我们现在还做不到不犯戒,但是做为一个学佛人、修行人,应该做到能够立即忏悔。有时候我们也许因为烦恼重、习气重,没有控制住,不知不觉地犯戒、造业了,但是过后要立即忏悔。慈悲的佛陀讲,两种人有希望解脱:一种是不造业、不犯戒的人;另一种是虽然造业、犯戒了,但是懂得反醒和忏悔的人。这两种人都有希望可以解脱,可以成就。

    我们为什么每天都要修金刚萨垛除障法呢?因为金刚萨垛除障法是忏悔之王,我们通过修这个法,所有的恶业都能忏除,都能清净。大家每天修金刚萨垛除障法的时候,要具足对治力,如理如法地忏悔自己所造下的恶业、犯下的错误,这也是修行,这是很重要的,否则将来真的要遭受这些痛苦。也许你现在不一定很相信,但因果是不虚的,到时候你会后悔的,那时已经晚了,来不及了。

    我们都是信佛的人,因果是佛讲的,信佛就应该相信因果,然后好好取舍因果。你犯戒、犯错、造恶业了,心里应该有一种忏悔心,有一种畏惧感。若是什么想法或感觉都没有,觉得这些很平常,那就算不上是学佛人,算不上是修行人了。佛陀说了两种有希望解脱成就的人,第一种我们没有做到,第二种我们也没有做到,那就不是修行人了,就不能解脱了。这是慈悲的佛陀亲口说的,是不会有假的,不会有错的。我们最好能做到第一种,最起码也要做到第二种,这样才有解脱的机会和希望。

    其实佛法很简单,修行很简单,就是断恶行善。我们现在要立即断掉一切恶业可能做不到,但是能断掉的一定要断掉,断不掉的就要忏悔,这样慢慢也能断掉了,这叫修行。我们经常讲断恶行善,断恶了自然就行善了。我们为什么不能行善呢?因为我们没有断恶,所以没有行善。

    慈悲的佛陀当时讲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诸恶莫做”就是断恶,“众善奉行”就是行善。断恶行善就是佛法,就是修行。“我是不是应该修净土宗啊,我是不是应该修禅宗啊,我是不是应该修密宗啊……”这都不重要,若是你真想学,真想修,真想解脱,真想成就,就要断恶行善,就要取舍因果,这是最重要的。你学什么法门不重要,学任何法门都一样,都是要断恶行善。

    业力的感召是不可思议的。也许你会想,有那么严重吗?地狱在哪里,应该给我看看。若是你要看,业力现前的时候才能看到;业力没有现前、机缘没有成熟的时候,你是看不到的。若你真正看到了,真正亲身体会的时候,你就完了。佛在经中讲,业力现前的时候像洪水一样,谁也拦不住。不要再等了,应该在洪水还没来之前做防水,即使洪水来了也不怕。若是没有提前做准备,到时候着急也没有用,你是拦不住的。所以大家现在就要断恶行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