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本焕长老谈修行与培福

本焕长老谈修行与培福

本焕长老出家八十余年,一直疾行佛门宗风,崇南宗之旨,不仅推动佛学思想向前发展,而且还为禅宗的当代振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为当代佛门泰斗的本焕长老最重视的就是修行,他谆谆告诫大家要修行,要培福。本焕长老在开示时,强调的是要人去“参”,参的是什么呢?就是参话头。我们要去参“念佛是谁?”“父母未生前我是谁?”精进用功,努力发心,参禅修道,最后桶底脱落,证得大智慧,就得大解脱。
  
本焕长老经常开示说:“大家要修福,我们这个人生来之不易,修福也是来之不易的。修福的人,是有果报的,多修多得,少修少得,不修不得。”修行与培福不是矛盾的,而应该是一体的,修行之中就已经包含了培福,培福也是一种修行,两者是相互相存的关系。按照恩师的说法,我们可以理解为修即是行,行也是修。其最重要的目的,还在于“利益众生,教化众生,庄严国土”。离开了这个来修行,那只能做一个小乘的自了汉,做不了大菩萨,更成不了佛。

TOP

出家:佛心、父母心、菩提心

柳智宇放弃留学转身入佛门,又给这个社会提出了一个新问题,这是已经超出他个人的问题,因为还会有许多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面临同样的选择。每个人会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是我要从另一个角度来剖析这个问题,就我自己而言,在上大学期间也有很强烈的类似念头,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这个问题,思想更成熟了和思维更有效了,希望探讨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全新视角。  
旁观者清,这是我们希望遇到事情时持有这么个理智视角来看问题、解决问题。而这次我们要成局内人,我们变成他的最亲最亲的亲人设身处地为他着想,而不是旁观者清。我们是他的父母我们又会如何看待自己孩子这种选择呢?父母可能不懂佛法,也可能不知道济世度人,但父母懂得如何爱护自己的孩子,做为父母唯一的想法就是让自己的孩子生活的更好更快乐,希望他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而旁观者,就是我们广大信众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是离开这种爱心单从法的角度来看待他的选择。一个全心全意为孩子幸福快乐着想,一个从法的角度为他着想,哪个正确呢?我们是一个虔诚的佛弟子又深爱自己的孩子,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弃出国留学的机会而转入佛门我们又会怎样处理这件事?如果这样一想答案应该很清晰,至少没那么复杂。我们会为他全力选择一条真正有利他成长和圆满他愿望的道路,会抱着慎重的心态观察、思考这个难题,这样无论任何选择就不是简单的正确与否的问题了。答案呢?就在你的心中,当下你可以设身处地去想,那就是你的答案,而不是找一个外在绝对的标准答案。
  
佛门是度众生的地方,就是时时刻刻、设身处地为每一个信仰佛法的人着想,帮助众生实现他们的愿望,排除烦恼,获得快乐。佛门对世无所求,不会为有一、二个聪明后生入佛门而迫不急待,也不会因为有绝顶聪明高才生入佛门大肆宣扬以示佛教的魅力,也不会为吸引佛门的人才,只为壮大佛教队伍,而不从众生角度着想,不观察众生是否具足出家因缘,这就是佛门与魔教的区别。佛门重法甚于重教,即核心是法,法的本质是人,所以佛门中的一切围绕人及其幸福展开的。外道重教甚于重法,核心是教派的利益,法是为教的利益服务。用轻松的一句话概括就是:只要你幸福,佛门就快乐。
  
认为他行为正确的很多旁观者,可能有一种思维,就是“只要踏入佛门所有问题就可以解决”,好像以前所有缠绕他的麻烦和难题一下子从此消失,实际上全然不是那么回事。有人想当然地认为连他得见真法的渴望也能够在踏入佛门同时就能实现,得见真法及传承非一般的福慧、因缘和努力能实现的。做俗人、做僧人都是自己做,身体可以突变,而自己身心不会突然改变,佛门中的我仍是那个凡尘中的我延续而来,就像人的业障不会一下子消除,要靠时间、因缘和个人为努力一样。如果他为法而入空门,我赞成,少年有志,少有的僧才。若因好奇、诸事不顺或是什么其他法外因素,我劝这种行为暂时不要做,应徐图之,因为以前的问题还会继续存在,以前的恶业还会发作,佛门不应成为逃避烦恼和责任的地方,佛门鼓励佛弟子勇敢面对一切问题,不能靠出世间法来解决世间法的问题,就像以功不能抵过一样。世理不明如何明佛理?世事处理不好如何打理佛事?世间、佛门并不是冰火两重天,实则没有什么区别,唯一心念而已。我们没有听说过人间天堂、人间地狱、人间净土之说吗?
  
纵向看一个人生生世世修行,不同阶段其修行的内容也不同,比如,修梵行就必须于无量生中出家修道,严持戒律,而修行菩萨道的人,一定要入世,救度世人,解救苦难,而非终日在寺中过活,布袋和傅大士就是入世菩萨。所以,我们不能明辨他修行的因缘属于何种情况,所以答对与错都显得那么草率。
  
尝尽人间滋味、经历风霜雨雪、磨练才干、看破红尘、不恋尘世,这样再出家入道,就会专心修行,能明辨佛法修行中出现的各处过失,不被寺庙中不正习气所苦恼,否则世事不明,入于佛门,当今佛门中世俗气也很重,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就无法鉴别何为佛弟子应有的行为,何为门风败坏。这样的话就是把在世间的苦拿到佛门中吃,在世间我们绝望时还有佛门、有佛祖可以向往、可以依赖,若在佛门中绝望又向往哪里?依赖什么呢?
  
修行是心,出家亦心而非身也。法门经中有这么关于出家的论述:文殊师利言。菩萨出家者。非以自身剃发名为出家。何以故。若能发大精进为除一切众生烦恼。是名菩萨出家。非以自身披著染衣名为出家。勤断众生三毒染心是名出家。非自持戒行名为出家。能令毁禁安住净戒是名出家。非以阿兰若处独坐思惟名为出家。能于女色生死流转。以慧方便化令解脱是名出家。非以自身守护律仪名为出家。若能广起四无量心。安置众生是名出家。非以自身修行善法名为出家。能令众生增益善根是名出家。非以自身得入涅槃名为出家。为欲安置一切众生。入大涅槃是为出家。非以自身除烦恼故名为出家。勤断一切众生烦恼名为出家。非以自能将护身心名为出家。将护一切众生名为出家。非以自解身心缚故名为出家。为解一切众生身心缚故名为出家。非以自身于生死怖畏得解脱故名为出家。能除一切众生生死怖畏。令得脱者名为出家。非以自乐涅槃名为出家。勤行精进为令众生满足一切佛法故名为出家。文殊师利言。女子。夫出家者。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心名为出家。出家者。不见一切众生恶。亦不取相名为出家。出家者。不举他罪有惭愧者教令忏悔是名出家。
  
阿弥陀佛!希望柳智宇能看到这段关于出家的论述,如果看后再决定出家还是不出家,应该是理智正确的选择。
  
曾经在黑龙江遇到一位女出家师傅,出家前有子女,到五台山出家数年后,离开寺庙又回到黑龙江原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佛事,宣扬佛法。在与她接触过程中,她自己也讲有悔意,并不是对佛法的悔,而是当初对佛法没有深入的了解,凭一颗真诚的心直入佛门,几年的寺庙生活后发现的却是无奈,有点迷茫,身体一直在为佛事奔走忙碌,心却不知安于何处。她出家时已经四五十岁了,应该有很丰富社会经验的她还要有这么多感慨,何况一个不涉世事、幼稚无识的大学生?有时候我们想像的与我们所遇到的相差很远,这一方面是自己还没有真正理解佛法,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理解修行,最后,没有明白什么是出家?出家到底到干什么?佛门、世间不隔任何东西,只有一心而已,出家在家唯一心。

TOP

本焕老和尚说道:父母生养我们很辛苦,养育我们很辛苦。父母生养一个孩子很不容易,十月怀胎,然后再生下来,把他(她)抚养大,做父母的要花很多心血。孩子长大了以后要送去读书,直到培养长大,这段时间很长,父母要花很多心血,父母要花很多钱。父母恩德难报,一定要报!要孝敬、敬养、孝顺,不孝敬父母有很大的罪过。为什么说:这叫忘恩负义!知道要孝敬父母,直到老了还要孝敬。打父母、骂父母是忤逆子。一个人小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生养儿女后就知道父母的痛苦,父母付出心血的痛苦,我们要将心比心。你如果不孝敬父母,将来儿女也不孝敬你。一个人能够孝敬父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儿女长大后他也会孝敬你,如果你不孝敬父母,儿女长大也不孝敬你。做一个人孝敬父母对后代是一个很好的教育,一个人不能孝敬父母叫忘恩负义,做一个人,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这对儿女是一个好的教育,儿女就会越孝敬父母。

在方丈室,本焕老和尚讲了一个故事:过去社会,有一个60多岁的人,把他年迈的父亲用箩筐装上送到山上去了,把父亲留在那里,然后就回家了。他的孩子问他:“爷爷呢?”这位父亲被小孩吵得实在没办法,就把小孩带到了山上。小孩见到了爷爷,父亲带他走的时候他要把箩筐带走,这位父亲很奇怪,问他带这个干什么?小孩回答他的父亲说,你用这个装爷爷,以后你老了的时候,我也好拿来装你啊!听了小孩的话,父亲回想一下,又把自己的父亲请回去了。所以,这个小孩子教育了父亲。因此,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这对儿女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儿女就会越孝敬父母。

一九四八年元月,本焕老和尚因母病危,由上海回湖北新洲住报恩寺。一方面侍候母亲汤药,一方面在报恩寺放一百台焰口,为母亲消灾延寿。不久母亲去逝,就在母亲坟旁搭一灵台,燃臂为烛,日夜诵《地藏经》,守孝四十九天。当年他刺血写经,究竟有甚麽愿力引发他这样做?目的是甚麽呢?老和尚毫不犹豫地说:“写血经,一方面是报父母恩;另方面,佛教经典中也有说,佛在因地,也有这样的举动,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我觉得应当向佛学习,所以写血经供养佛,以此报答佛恩、众生恩,以及无始至今,过去现在一切父母抚养之恩,消除无始以来五逆十恶的罪孽。

本老反复强调:父母恩德难报,一定要报!并对《愿天下儿女发起孝心》一书的筹备和编撰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对该书的早日出版寄予了厚望。语重心长地勉励笔者一定要做好该书的组稿工作,并嘱托笔者转达佛教在线做好该书的宣传。望着本老殷切期待的目光,笔者倍受鼓舞。临别之际,笔者向本焕老和尚转达了佛教在线土登师兄、福来师兄良好的祝愿:愿正法久住,法体安康,六时吉祥!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