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观四百论讲记

中观四百论讲记

中观四百论讲记

圣天菩萨 造
益西彭措法师 讲授

在讲解本论之前,先按古代印度那烂陀寺的规范,从论主介绍、为谁而作、所属范畴、全论内容、本论目的五个方面,来对本论作一个简略的认识。

一、论主介绍
提婆菩萨是龙树菩萨的大弟子,从龙树菩萨这里传承了众多法脉。他是禅宗第十五代祖师,同时又是密教金刚乘的传承祖师。《智慧金刚集论释》中,说提婆菩萨已经证得了八地菩萨。记录提婆菩萨事迹的传记比较多,有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提婆菩萨传》,禅宗的《付法藏因缘传》,玄奘大师的《大唐西域记》,印度的《八十四大成就者传》,多罗那他尊者(救度怙主)的《印度佛教史》等等。

提婆的意思是天,因此也有按照意译称为圣天菩萨。提婆菩萨是南印度狮子国(即今斯里兰卡)的王子。他最初学习婆罗门教,天赋异禀、广闻博学,在印度南方各国声名远播。

当时狮子国有一个神庙,里面供奉着一尊异常威严的大自在天神像,非常灵验。提婆菩萨前去求见,庙主说,天像很威严,别人都不敢正面看,你发发愿祈祷一下可以,见就不必了。提婆菩萨说我正是来看神像的威严相的。提婆菩萨的胆量引起了轰动,当时很多人前来观看。提婆菩萨进入神庙后,神像眼睛摇动,怒目而视。提婆菩萨对神像说,你确实很神奇,但是应当以智慧、慈悲和功德来让众生信服,仅仅因为装饰了很多黄金和玻璃,就想让人信服,则让我失望了。于是爬上梯子,把神像的眼睛凿了下来。

当时观看的人都心里嘀咕,大自在天为何被一个小婆罗门欺负,是不是名不副实。提婆菩萨告诉大众说,神明很高深,刚才故意试探我,我领会了他的意思后,登上金身,挖下了玻璃眼睛,为的是让你们知道这些塑起来的,只是假托的像,并不是神灵的真身,我这样做,对神灵既没有怠慢,也没有侮辱。说完就走出了神庙。
当天晚上,提婆菩萨让大家准备精美佳肴,准备次日早晨供养天神。

大自在天以魁伟的肉身前来应供,而左眼确实不见了。大自在天赞叹提婆菩萨说:你知晓我的心,而他人只认识我的形,你以心来供养,而他人只以外物供养。真正恭敬我的是你,其他的人则是害怕我,他们其实是污蔑了我。你所供养佳肴确实尽善尽美,但是这不是我所需要的,如果你能够把我真正需要的布施给我,那是真正上等的布施了。提婆菩萨说你知晓我心,愿按你的愿望布施。

天神说我现在缺只左眼,是否能请布施给我。提婆菩萨说当然可以,即用左手取出眼睛,递给天神。以天神的神力,眼睛取出后,又长回去了。天神赞叹说,这是最真诚最好的布施了,你有什么愿望,我必然满足你。提婆菩萨说我已经证得心性,不需要外界的东西,只是很多没有智慧的人,不相信我的话,愿神能让他人相信我的话,除此没有其他的请求。天神答应说必然会满足这个愿望。

提婆菩萨年轻时很自负,听说龙树菩萨的盛名后,前去辩论,但是被龙树菩萨的大智慧和大慈悲所折服,于是执弟子礼,归依三宝,而成为龙树菩萨的入室弟子。

中印度摩揭陀国曾经佛法盛行,当时却被外道压制。提婆菩萨前去辩论,在王城建起了论坛,写明了辩论的主题:一、一切诸圣中佛为第一;二、一切诸法中佛法为第一;三、一切道人中佛僧为第一。并且立誓:八方论士若能辩胜此者,我愿斩首以表屈服。如果对方辩输,则只要剃除须发,归依佛法僧三宝。

前后三个月中,参加辩论的人没有一个能辩得过他,他们反而对佛法的教理产生了信心,因此他们以及很多旁听的外道,都自愿归依了正法。这样提婆菩萨前后化度了近百万人,从此,佛法在摩揭陀国又重新兴旺起来。人们为了纪念此次盛事,颂扬提婆菩萨的功勋,还特地建了一座犍椎塔(玄奘大师到印度摩揭陀国时,还瞻仰过此塔)。之后,提婆菩萨又到中印度及北印度诸国弘传大乘佛法,并度化了南印度一个不信佛教的国王,使其归依了三宝。

提婆菩萨在晚年隐居山林,专门著书立说,弘传大乘佛学。有一个心胸狭隘的婆罗门年轻外道,见师父被提婆菩萨辩输,心里很不服气,一直想报仇。他发誓说:“你提婆菩萨以口胜我师,我就要以刀胜你!”

一日,趁提婆菩萨在大树下坐禅,他暗中突袭,刺中了提婆菩萨的腹部。提婆菩萨不但毫无怨恨,反而慈悲地说:“你是被无明烈火燃烧得神智昏迷了,你快逃到山上去吧,我的弟子们快要回来了,他们中有不少人还没有开悟,会追杀你的。”提婆菩萨在圆寂前,还用身上流出的血写下了一生中最后一部著作——《百字论》。

提婆菩萨著作甚多,翻译成藏文的有《中观四百论》《断诤论》《成就破妄如理因论》《摄行论》等。《中观四百论》翻译成藏文后,与龙树菩萨的《中论》、月称菩萨的《入中论》共称为中观的三部最重要的论典。翻译成汉文的有《百论》《广百论》《百字论》《大丈夫论》等。
在佛教的历史上,各大传承祖师大德都对《中观四百论》做了注释和弘扬。比较著名的有印度的月称菩萨、护法菩萨等,藏地宗喀巴大师的上师萨迦派的仁达瓦尊者,以及宗大师的上首弟子甲曹杰大师,宁玛派大堪布阿琼仁波切等。

全知麦彭仁波切以智慧光明身摄受的上首弟子多昂丹碧尼玛尊者,也根据全知讲解的密意作了注释。汉地古代玄奘大师对后八品作了翻译,取名为《广百论》,并翻译了护法菩萨的《大乘广百论释论》。鸠摩罗什大师翻译了提婆菩萨的《百论》,这在内容上和《中观四百论》比较接近。近代的法尊法师从藏文《中观四百论》中翻译了前八品,并且将后八品中和玄奘法师的原译不同的地方,也从藏文中译出,附注于每品的后面。由此可见,《中观四百论》是印度、藏地、汉地的前辈大德们倾注了很多心血,共同重视的一部中观修行法门。

二、为谁而作
适合学习本论的是哪些人呢?在本论第十二品中,提出了三条标准:“质直慧求义,说为闻法器。”第一条是“质直”,即内心公正,没有偏袒之心。所谓偏袒,即对自己所学的教法,内心里有一种偏向,但是对其他的教法,则有排斥的心理。这种党同伐异的心理,对具有我执的凡夫来说,是很容易产生的。

但是如果把这种狭隘的心理,用在了黄金般纯净的佛法上,以自己的偏见,把佛法分割成“我的”、“你的”、“他的”等格格不入的宗派,这就造成了对清净法宝的毁谤,是应该彻底杜绝的。所以学佛,首先心要质直。第二条是“慧”,即需要具有智慧。这个智慧,即是分辨对与错、真与假的基本能力。第三是“求义”,即对正法义的希求心,也就是对以理抉择世俗和胜义的真相之义,如何修行的瑜伽次第,有真实希求之心。

三、所属范畴
本论因为是按照龙树菩萨的《中论》来演说名言谛及胜义谛的真义,所以是属于第二转般若fa 轮中的大乘自空中观。
一般而言,大乘显教分为甚深见派和广大行派,分别由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着重弘扬。龙树菩萨留下了大量的论典,广泛弘扬了以自空中观和他空中观为主的大乘佛法,其中自空中观以“中观理聚论”(《中论》《回诤论》《七十空性论》《六十正理论》《细研磨论》)为代表,着重抉择诸法为无生离戏之空性分。

龙树菩萨在《中论》中说,诸佛都是依于世俗与胜义来开演大乘甚深佛法。提婆菩萨的《中观四百论》,就是按照《中论》所开演的宗旨,通过次第,从世俗法入手,从浅入深地引导佛弟子看破世间,产生出方便生的修法,最后证得最究竟的涅槃境界——法身佛。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8-12 04:46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四、全论内容
《中观四百论》共有十六品。其中前八品是依于世俗的瑜伽修行,后八品是依于胜义的瑜伽修行,前后八品又构成方便与方便生的关系。就是说,产生了世俗的瑜伽修行,就为胜义的瑜伽修行打下了基础,遣除了障碍,使胜义瑜伽修行顺利地进行。这个关系,就像戒与定,定与慧的关系一样。打下了清净戒律的基础,就可以顺利地修行九次第定等禅定修法,打下了禅定的基础,就可以顺利地修行胜观的智慧。

《中论》中也阐述了世俗谛的瑜伽修行是胜义谛瑜伽修行的基础:“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第一义即是胜义,意思是说,如果不依靠世俗谛,则不可能证得第一义谛,如果没有证得第一义谛,则不可能获得涅槃的果位。《入中论》中也说:“由名言谛为方便,胜义谛是方便生,不知分别此二谛,由邪分别入歧途。”

前八品依于世俗修法,首先是对所知法断除非理的见解。对于一个大乘修行者来说,首先要断除心相续之中的错误见解,这些错误见解,主要部分归纳为四类,即对世间万法常乐我净的颠倒见,对这四个颠倒见一一断除,就形成了前四品瑜伽修行的内容。

第一品是破常执品。众生面前的世间万法,都来自于各自的因缘,并且随着因缘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都是在无常变异的。但是在众生的心目中,它们往往都是能够持久、稳定存在的常法。在对世间的常执中,危害最大的,是执著寿命长久存在,这使得人们认为来日方长,直接导致了散乱和放逸,浪费了大好的暇满人身宝,使得难得的解脱轮回的机会失之交臂,更无法修行殊胜的大乘法门。因此提婆菩萨开篇即来断除众生以寿命长久为主的很多常执。

第二品是破乐执品。因为众生将世间上的无常法执为常法,并认为这些常法中,有真实的乐可得,而世间诸法却都在刹那生灭,自性都是无常,这些无常的法上,没有一丝一毫的乐可得。这必然会让众生失望,带来痛苦。众生对世间法追求不舍,结果不但浪费了暇满人身宝,反而招来了各种苦报。为此提婆菩萨慈悲引导,使众生认识到有漏皆苦的世间本性,放下对并不存在的乐的追求,从而能将暇满人身,用到闻思修佛法的正道上去。

第三品是“破净执品”。凡是痛苦的法,都让人厌烦,因此对众生来说,它们的自性就都是不净的。但是众生仍然可能执著世间上有清净的、美好的法,这也妨碍众生舍弃世间,希求真正清净的涅槃。因此提婆菩萨以众生执著最深的女身为例,具体展示了世间的不净,以及对治执女身为净的谬见的最佳方便。

第四品是“破我执品”。凡是不净的法,众生都唯恐避之不及,都要舍弃,因此是不应当对它产生“我”和“我所”的执著的。提婆菩萨以断除我慢为例,开示了断除我执的方便。

接下来的第五、六、七品,分别阐述了“于所取证清净之方便的瑜伽”和“于所断断杂染之方便的瑜伽”。

第五品是“于所取证清净之方便的瑜伽”。提婆菩萨讲述大乘修行者真实的所取——佛果菩提的妙德,和获证菩提的道谛菩萨行之方便。
接着是“于所断断杂染之方便的瑜伽”。要行菩萨道获证菩提的妙德,其前提就要在世俗法中断除杂染的障碍,这需从烦恼和业力两处下手。其中第六品“断烦恼品”,是断除烦恼的方便瑜伽。第七品“离贪著欲财品”,是断除有漏业的方便瑜伽。

以上是主要依于世俗谛的修行,为了能进一步修习甚深的大乘胜义谛殊胜瑜伽,就需要培养和提升大乘瑜伽修行的弟子的根器,因此提婆菩萨开示了第八品“净治弟子品”。

后八品传授的是依于胜义谛的修行。共分三个部分。

首先是“总说甚深缘起真实性之瑜伽”,是总说一切缘起显现的万法空无自性的瑜伽,这是第九品“破常品”。

其次是“别说无我空真实性之瑜伽”。这分人无我和法无我两个部分。人无我的瑜伽中,详细地破除了众生心里存在的各种遍计我的谬见,这是第十品“破我品”的修行内容。

法无我瑜伽从三个方面,分四品来引导。第十一品“破时品”和第十二品“破见品”,提婆菩萨传授了“总说三时空真实性之瑜伽”,来断除修行者对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的执著;第十三品“破境品”,具体从内外境的角度,解说了诸法空性的真实性之瑜伽;第十四品“破边执品”,特别从诸法远离四边的角度,指点了诸法空性的瑜伽,传授了用离一多因、破有无生因、大缘起因这些正理抉择而修行的教授;第十五品“破有为相品”,讲解破有为法的边执分的瑜伽。

最后是总摄前面的瑜伽要义,以诀窍的形式,讲解了胜义空性的殊胜瑜伽修行,这就是第十六品“教诫弟子品”。

《中观四百论》的全称是《菩萨瑜伽行四百论颂》,“瑜伽”就是相应,是修习。而且,在全论十六品的每一品结束时,都重复强调了是《菩萨瑜伽行四百论颂》,这都反映出本论的特色,是在教导大乘弟子殊胜的修行方便。圣天菩萨以不可思议的大悲心和智慧力,将龙树菩萨在《中论》中传授的甚深修行窍诀,开显出来,以方便弟子们修学。在仁达瓦尊者的注释中说,《中观四百论》的前八品是能彻底成熟弟子心相续的修行道,而后八品是能直接解脱弟子心相续的修行道。本论就在于通过这样有次第的引导,让般若的法义,逐渐地渗透到佛弟子们的身心相续里。

修行正法主要是抉择并串习正见。如果用正确的见解,遣除了相续中的虚妄执著,就能够与正法相应了,这样就进入觉悟的解脱道。这个抉择、串习正见的过程,就是瑜伽修行的过程。《中观四百论》深入浅出地给大乘瑜伽修行者讲解了各个层次的错误见解,开示了遣除虚妄颠倒见的最佳方便,因此是大乘修行者必不可少的一部修行宝典。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五、本论目的
目的有现前和究竟两种。现前的目的,是纠正有人对《中论》的误解。有人以为龙树菩萨的《中论》只是一味地破除外道等的见解,偏于争辩,而没有看到《中论》的目的是抉择而修行诸法的胜义真 相的教授。为了纠正他们的谬见,进一步开显《中论》传授的修行次第教授,因此提婆菩萨特意造了《中观四百论》。

《中观四百论》的究竟目的,是依靠方便的世俗谛瑜伽,产生方便生的胜义瑜伽,再依靠胜义瑜伽,而能迅速成就正等觉佛果。

至于《中论》中为什么要用到许多辩论,月称菩萨在《入中论》中对此作了解释:“论中观察非好诤,为解脱故显真理”,即是说,龙树菩萨于《中论》中演说极多的观察道理,当知并非是为了争辩,而是为了引导众生趣向解脱,因此通过开演这些观察道理,来显示真理。

月称菩萨并且说:在观察并显示真实义的过程中,他宗的观点无法立足,就像光明出现,黑暗就自动消失一样,这并不是自宗的过失。

又说:“若有解释真实义,他宗破坏亦无咎。”即在解释到诸法真实义的时候,把他宗未达真实义的观点尽数破尽,不会有任何过失。

本论在第十二品“破见品”中也说:“诸佛虽无心,说法摧他论,而他论自坏,如野火焚薪。”即诸佛开演教法,并没有摧毁外道论典的发心,但是外道的论典的谬误,在佛法面前却暴露无遗,就像柴草遇到野火,全部被烧尽了一样。
这以上按照古代印度那烂陀寺的著论五本,对《中观四百论》做了大致的介绍。
这次讲解,在科判上是依照多昂丹碧尼玛尊者所著的《中观四百论句义释——龙树密意庄严》。
下面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部殊胜的中观修行论典。

于此,能善说于离边大中观之实相、二谛真实性如何作瑜伽之次第的四百论,全文分二:一、名义;二、论义。

能善说,是说《中观四百论》具有善巧宣说的不共殊胜能力。本论的善巧,即体现在能相应众生的根机,用二谛瑜伽的种种方便,轻松地消除众生的烦恼和执著等障碍,救度众生成就佛果。善说的内容,是如何作瑜伽之次第,即是从初学者到证得佛果的各个修行阶段所需要的瑜伽修行方便。

瑜伽修行方便,共有两层。第一层是修离边大中观之实相的瑜伽方便。其中离边,是指远离有、无、既有既无、非有非无这四边。大中观之实相,即是万法的基般若,是远离了一切世俗迷乱显现的实相般若,也是佛菩萨们进入超越言思的入定境界时现量照见的本来面目,这是本论最后一品的心要内容。第二层是修二谛真实性的瑜伽方便,其中缘起显现的世俗真实性的瑜伽修法,即是本论前八品的内容,缘起显现无有自性的胜义真实性的瑜伽修法,即是后八品的内容。

这句开篇的话,是多昂丹碧尼玛尊者对《中观四百论》的高度凝练的概括。

一、名义

四百论
本论的全名是《菩萨瑜伽行四百论》。菩萨是指大乘佛子,包括从资粮道到有学道的十地菩萨之间的一切大乘修行者。一个修行者,从他的心中生起真实无伪的世俗菩提心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迈进了大乘佛子的行列。这样的修行者,他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为了修行成佛,来普渡一切众生,因此他对于能够改正自己缺点,提高自己的智慧、慈悲、能力的各种善巧方便,都会倍加珍惜,自觉、精进地去闻思修行。

瑜伽即是与正法相应,是修行的意思。一个学佛的人,最大的特点,就体现在他在学习正法,正在改变自己,他的心正在与正法相应,正在向正法靠拢。瑜伽行就是闻思修行,十法行是佛弟子要奉行的行为,十法行的核心就是闻思修行。上师法王如意宝在《教诲黎明曙光》中指出:学佛的命根是闻思修行。而命根如果丢了,佛弟子的身份也就失去了。导师佛陀所传授的三藏十二部教典,历代传承祖师所开示、弘扬的论典,都再再指出了瑜伽行的重要性。这也是大家要记住,要信受奉行的。

菩萨瑜伽行是大乘佛子闻思修行的内容,即是与万法的名言、胜义这两种真实性相应的瑜伽行。对于具有执著的修行者来说,首先要认识到万法的名言谛,认识到即使在分别心面前,万法也不是常乐我净的,而是无常、苦、无我、不净的,是虚妄不实的,在这基础之上,再进一步认识到万法的胜义谛,即一切万法本来都不存在,全都是空无自性的。经过这两种瑜伽行,大乘佛子就能顺利地消除一切的烦恼障和所知障,成就佛果,普渡一切众生。

四百,表明全论总共有四百个偈颂。全论共十六品,每品二十五个偈颂,加起来正好是四百个偈颂。论名中包括偈颂的数目,从而使论著在流传过程中,偈颂不会进行增减。

另外,这里“百”的意思是代表多,虽然众生的虚妄分别心层出不穷,但是本论能对治众多的分别心,能够摧破邪执。

论,具有“改造、救护”的作用。虽然现在很多世间人写的书也都叫论,但是那些论就没有改造和救护众生的作用,这个作用是符合四法印的论典所独有的。本论就具有这样的鲜明特点。本论的前八品,能改造修行者相续中常乐我净的颠倒见解和有漏的烦恼业力,从而将他们从轮回苦海以及希求自我解脱的自利发心中拯救出来,安置到大乘菩萨的殊胜修行中去;后八品能改造修行者相续中执万法皆有自性的颠倒见,将他们从耽著轮涅二边及能所二取的迷乱境界中拯救出来,安置于明空不二的果般若法身之中。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一堂课按著论五本对《中观四百论》作了总体的介绍,并且讲解了名义,今天开始讲解正论。

二、论义分二:一、明方便名言之真实性修习之瑜伽的次第;二、明方便生胜义之真实性修习之瑜伽。

这两者是方便与方便生的关系,也就是按照前八品的善巧方便,促进并成熟修行者的心,达到接近完善的程度,使其有足够能力修习后八品直接证得胜义真实之瑜伽。

甲一、明方便名言之真实性修习之瑜伽的次第分四:一、断所知非理分之方便的瑜伽;二、证所取清净分之方便的瑜伽;三、断所断杂染分之方便的瑜伽;四、方便生甚深分闻器净理。

前八品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断除所知非理分之方便瑜伽。其中“所知”,是指名言中以心来了知的一切因缘所生的世俗有为法;“非理分”,即非理作意部分,就是染污作意,也就是指不符合名言诸法真实性的颠倒执著分。

第二是证所取清净分之方便瑜伽。“证”是证得的意思,是指以正智如实证悟真理。“所取清净分”是指涅槃的灭谛以及证得涅槃的大乘菩萨道的道谛,因为去除了杂染,所以其性清净。

第三是断所断杂染分之方便瑜伽。“所断杂染分”,是指集谛,也就是包含了一切烦恼杂染、业杂染的生死轮回分。

第四是方便生甚深分闻器净理。“方便生甚深分” 是指胜义分。“闻器”是指听闻而修习甚深胜义谛的法器,也就是在诸所化有情中,对于有堪任根,有堪任相,即有能接受甚深微妙的胜义谛法的法器者。对这些合格的法器,应殷勤郑重说胜义法门,令其直接悟入。“净理”指净治法器弟子的轨理(所谓“轨理”,“轨”是轨道、规则、规矩;“理”是如何做的道理)。

乙一、断所知非理分之方便的瑜伽分四:一、断常执颠倒之方便的瑜伽;二、断乐执颠倒之方便的瑜伽;三、断净执颠倒之方便的瑜伽;四、断我执颠倒之方便的瑜伽。

这四部分,分别对应前四品的内容。也就是在名言中以心来了知的一切因缘所生的有为法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常、乐、我、净的自性,纯粹是凡夫把真实性明明是无常、苦、无我、不净的名言法,颠倒执著为常、乐、我、净,产生了种种非理作意。要断常、乐、我、净的颠倒执著,其正对治就是这四个方便的瑜伽。

断常执方便品第一

常执,是凡夫对一直在刹那变异的世俗法,执为常而不变的一种颠倒执著,分为微细和粗大两种。

微细的常执,是没有认识到世俗万法,在时间上并没有前后完全相同的两个刹那,反而执著有超过一个刹那的法存在。这个常执很微细,只有通达诸行细无常法义,才能断除这种虚妄的常执。

粗大的常执,是对于下至两刹那以上的时间段,认为前后是完整不变的。这尤其表现在对寿命长久的执著上。人们虽然看到了生老病死等各种明显的变化,但还顽固地认为有前后一体、完整的人生,并且执著死亡不会到来。
因此,在第一品中,提婆菩萨首先将两种常执都作了有力的遮破。

丙一、断常执颠倒之方便的瑜伽分三:一、明诸行无常死之自性;二、广说彼如何修习轨理;三、明随念如是无常之胜利。

断常执颠倒的方便瑜伽,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有情自身为例,揭示有情受死主的控制,一刻不停地走向死亡,以此来揭示出诸行无常的规律;第二部分是通过生际必死、高际必堕、聚际必散、合际必分这无常四际,来具体教授如何修习众生受死主控制的无常轨理;第三部分是说明如是随念而修习无常的殊胜利益。

丁一、明诸行无常死之自性

“诸”是此等一切;“行”的意思是由因缘造作而迁流,如同大河奔流一样。任何由因缘造作成的有为法,都是迁流不息的,根据这个特征,而把有为法命名为“行”。诸行无常,意思是一切在迁流变异的有为法,都没有常而不变的体性。

在诸行无常之中,死是最明显、和众生关系最重大的无常自性。一旦死无常现前,就意味着将失去宝贵人身。而宝贵人身,它具有积累世出世间功德、出离三界,乃至即身成佛等巨大的价值,因此失去了它,是人的最大损失。明白死亡无常的必然性、紧迫性,就能减少以及消除毫无意义的散乱和懈怠,充分利用这个千劫难逢的暇满人身宝,精进地闻思修行。

若有三世主,自死无教者,
彼犹安然睡,有谁暴于彼。

难词释义

“三世”就是三世间,世间包含有无常坏灭之义,能失坏众生的安乐。这三种世间,具体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主”是主宰——控制者。“三世主”即是一切世间之主。死主有深浅两层意义:粗浅的意义,是说死主是众生的主宰者、控制者;深层的意义,是指惑业力,因为众生的五取蕴在刹那刹那生而灭去,因而毫无自在,本性是苦,这都完全是由其因——惑业之力所导致的。

“自死无教者”:“自死”,是说死主它自己。“无教者”,是说没有别的主宰者,也就是死主它自己是不受任何世间力量的控制的,不需服从任何人。

“彼犹安然睡”:是指众生在如此恐怖的死主控制之下,仍然能若无其事地入睡。

“有谁暴于彼”,暴是极度愚蠢的意思,此句是说,这样的众生是最愚不可及的了。

颂文直解

死主是三界主宰者,掌控着一切世间众生的生命。它没有自己的主宰者,不须听命于他人,同时也从不差遣他人,在执行死刑的时候,都是自己决定,并亲自前去执行。在死主的威慑下,如果有人还能安然入睡,不精进学修能了脱生死的佛法,那么世上再没有比他更加愚蠢的人了。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3-25 15:56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惑业是究竟的死主

导师佛陀和已经获得解脱的圣者们,他们早已摆脱了死主的控制,而死主能控制的,只是在轮回中流转的凡夫。凡夫所造的业力还没有成熟(也就是十二缘起中的“有支”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死主也无权决定他是死是活。死主不可抵挡的威力,就来自于凡夫的烦恼与业力,凡夫因为执著万法是真实存在的,没有在心中生起圣道,因此就被惑业困在了三界之内。凡夫的五取蕴,就像炸药包一样,随时都有可能引爆,那怎么还能安然而睡呢!

这个宏观的有情世间和器世间都是由有漏的蕴聚构成的,五蕴中的色蕴是由众多色法的微尘积聚而成的,受、想、行、识这四种蕴,则是由众多刹那变异的心、心所相续串连而形成的。也就是说,作为基础的微尘与刹那的心、心所,构建成了整个世间。因为这个基础是在不停地刹那变异的,这导致整个宏观世间也必然在刹那变异、生生灭灭。而众生则执五蕴常有,并真实地存在,因此他们的实有执著一再地落空,因此,这个无常的世间,对于众生来说到处都充满了苦,其本性就完全是苦的味道。

因此,死主并不能理解为某一个外在的神,它就是死本身,而死又是由众生自己的惑业导致的,因此众生的惑业才是隐形的、真正究竟的死主。

众生的实执,是众苦产生的深层基石,如果实执或者惑业未断,则众生永远不能像圣者佛菩萨和阿罗汉那样安然自在。要断除惑业,就要断除对轮回世间的颠倒实执,要断除实执,就要修习诸法无自性的般若法义。这也就是本论前八品和后八品要帮助我们达到的目的。
凡夫都害怕死亡,但是像提婆菩萨在偈颂里呵斥的愚痴众生却又比比皆是。其中的原因,就是这类众生没考虑过自己会死,因此没有紧迫感,不知道已经危机四伏。其实死主的剑已经在自己头上举起来了,随时都会落下,众生只有像如救头燃般去精进修行解脱的圣道,才是对抗死主到来的最好办法。

那么众生是否有可能躲避死主呢?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下面来看死主的两大威力。

死主的两大威力

提婆菩萨在偈颂中提到了死主的两大威力:“三世主”和“无教者”,这说明了死主是根本没有办法逃脱的。
第一个威力是“三世主”,这是说死主掌控着三界,是三界里一切众生的老大——控制者。下至地狱众生,上至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都被死主牢牢地控制着。

从人类历史上看,历代开国皇帝,指挥千军万马,掌握众多人的生杀大权,但是在寿限到来的时候,都躺倒在了床上,气力微弱,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最后都无一例外,被死主处以极刑了。大家思考一下,论能力、威势、财富、贡献等等方面,你能不能比得过他们,他们无一例外都已经死去,那你是否能有不死的可能?

死主的意思,按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这个世间的老大。大家想一想,你觉得这个世间的老大是什么呢?

外道们会说老大是大自在天或者上帝等神灵,但这是不可能的,具体在本论第十品中有详细的分析。那么会不会是导师佛陀呢?当然也不是,佛陀是引导众生获得解脱的导师,并不是控制三界众生的老大。

这个世间真正究竟的老大,是每个众生自己造的生死业,业力是一切有情轮转的原因,那么,这个死,是业力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和强烈的,所以,死就是最有威力的老大。

但是,一般人不认为业力和死是老大,反而认为这老大是每个人自己。比如说,有人和自己意见不合了,就生起嗔心,有人附和、奉承自己了,就飘飘然;对于教法,不认真去思维,反而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随意地下一些很胆大的结论;在和善知识见解不一致的时候,不去认真思维善知识的见解,只是坚持自己的那一套。这些做法,正是说明了一切都要由自己说了算,自己才是老大。

提婆菩萨说死主才是真正究竟老大,所以大家要把心里由自己占着的老大的位置让出来,要请死主坐进去。要清楚自己在烦恼没有断尽之前,死主随时都会出现在面前,要了自己的性命,因此要对死主有敬畏之心,要经常偷偷关注着死主。趁死主还没有动手,抓紧利用暇满人身宝,说有功德的话,做有功德的事。别人和自己意见不合,就让着他一些,有人附和、奉承了,也不生欢喜等,因为在死主面前,那些事情都是非常渺小。

大家平时要多做这样的串习,在修其他法的时候,时不时地看一眼死主,可以促进自己保持修法的正念,在平时如果也一直盯着死主,提防着死主,则能帮助自己收摄身心,减少懈怠和放逸等。

死主的第二个威力是“无教者”。如果死主有其上司,那么通过巴结其上司,也有可能获得赦免,但是死主没有上司,这个后门也完全被堵上了。另外,如果死主是派手下来执行,那么还有可能通过贿赂他的手下,来请他们放自己一马。但是每个人的死,都是由死主亲自来执行,所以完全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知道了死主是“无教者”,就是要断除可以逃避死主到来的侥幸心理。

死主的三大威胁

具有这两大威力的死主,他对众生来说会带来什么呢?死主带给人们的,有三个方面的威胁。一是对今世割舍不下的忧苦,二是对失去自我的恐惧,三是死后将堕入三恶道受苦。下面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
第一,人在弥留之际,会对执著的事物,比如财产、亲属、朋友,以及自己的身体等,产生极深的眷恋,心中舍不得,所以会生起极深的忧伤。

如果没作深入观察,只是泛泛地谈论死主,不会有真实感,就像隔靴搔痒一样。大家现在来真切体会一下,假设你现在已经处在弥留之际,就要告别这个世界了,你现在心里会想到什么?

做父母的人,会想到子女,因为子女是他们活着的第一个理由。不管子女是否已经成家立业,父母都有放舍不下的许多理由。孩子的事情,就是天大的事情。所以如果就要死去,子女就是他们最大的牵挂。

没有子女的人,则会想到父母、亲友。

临死的人,还会想到存款、房子等等有用的东西。

不但如此,当真的意识到自己到了离开这个世界了的时候,甚至是那些平时让自己厌离的东西,都有可能会割舍不下,因为你对这些熟悉的环境,已经产生了我所的执著。这些执著,会扰乱将死之人的心,让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第二是对自我将要消失的恐惧。凡夫要么将五蕴当作我,要么将五蕴当作我的所依。而死亡意味着要失去身体这个色蕴,因此觉得“我”将没有着落,产生“我”要消失的断见,这对于有强烈自我执著的人来说,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

第三是后世堕入三恶道中,长时间受难忍痛苦。这个结果,很多人虽然事先不知道,但是对他们来说,却是一个必然的归宿。
这三种威胁,决定了死亡应该是众生最害怕的事。众生平时不敢谈及死亡,不愿谈及死亡,认为死者带有很多晦气,给自己带来不吉祥,并因死亡产生了很多的禁忌,这都是因为众生害怕死亡而引起的自然反应。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世上最愚不可及的人

圣天菩萨说:“彼犹安然睡,有谁暴于彼。”如果对前两句有了足够的正确认识,那么每个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认识到自己还在凶险的死主威慑下,仍然安然入睡的极度愚蠢。安然睡,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安然入睡之外,从深一层次来说,还有在心相续中具有随眠的意思。随眠就是烦恼,按照十二缘起支的规律,烦恼是制造业力和成熟业力的罪魁祸首,如果烦恼没有消除,那么业力这个真正的死主就会一直跟随着自己,因此放任心相续中的随眠烦恼而不去对治,是最愚蠢的人。

圣天菩萨这样严厉到极点的呵斥,并不是对众生不慈悲,而恰恰是对众生慈悲到了极点才说的话。就像孩子做错了事,别人会说算了算了,不要去管他,但是孩子的母亲会严厉地批评,这是因为母亲对孩子有悲悯心,她是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在为孩子的未来着想。
在开始散乱的时候,在睡懒觉的时候,耳朵里就应响起圣天菩萨的这句话,知道圣天菩萨在用母亲那样慈悲又威严的声音,在呵斥自己是最愚蠢、最糟糕、最荒唐的人,在做最不合理的事,应该马上停止下来。

凡夫呢,不是不知道要死,但都避讳谈起死,就好像死这件事不存在一样。这导致凡夫在世的时候,没有能认识到死主真正可怕的面目,因此每天好吃好用好睡,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今世的享受上,浪费了暇满人身宝,成为了最为愚蠢的人。因此学佛的人,就要多谈死,要天天谈死,和道友在一起的时候,不说没用的话,多谈谈关于死的话题,在家里也一样,即使家人不学佛,也找机会和他们谈谈,因为轮回中的人谁都要死,他们要死的时候,也只有佛法才会对他们有帮助。尤其对老年人,更要和他们谈论死,因为他们剩下的时间更加少了。只有多谈,大家才能逐渐正确的认识到死主的威力和威胁,认识到自己危险的处境,才能为死做准备。

两个不合理怀疑

也许有的人听了会说,我对死没有那么怕,我对亲友、财产本来也没多少执著。要知道,现在对死主的认识,不一定会很明显、深刻,真正死到临头时产生出的痛苦,远远比现在设想的深重。因此不能掉以轻心。
还有人说,自杀的人,似乎没有死的痛苦。要知道,自杀的人,虽然是自己选择了死亡,但他们是因为对五欲的贪求完全得不到满足,从而灰心丧气。他们是在极度失落的忧苦之中死去的,因此死的三种恐惧,其实一个也没有逃掉。
月称菩萨在本论的广释中,对前八品的偈颂,用曾真实发生过的公案来作譬喻,说明偈颂中的深意。这次讲解,会引用很多这些譬喻,下面就是月称菩萨对这个偈颂所用的两个譬喻。

如履薄冰的大臣

一位大臣得罪了国王身边的一位近侍,那位近侍于是在国王面前进了谗言,使国王有了杀大臣的心。这位大臣觉察到了后,于是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让国王抓到一丝把柄。众生就像这位大臣,而死主就是国王,我们也必须像那位大臣一样,一直保持清醒,一边要提防死主突然降临,一边要尽快积累功德,闻思修行,为最终不畏惧死主做充分的准备。

误投凶宅的迷路人

还有一个例子是,一人在荒郊野外迷了路,好不容易发现一间小屋,他以为进到屋里就安全了,却不料那是个凶宅,结果他在那里遇害了。三界就像那间恐怖的小屋,是个凶险之地,死主随时会找上门。因此大家不能像那位迷路人一样,已经进入恐怖之地,还以为很安全,而要好好学习佛法,为迎接死主的到来而准备。

念死无常殊胜与必要

《中观四百论》 是修行的宝典,修行需要通过随念正见,来护持心相续,因此要数数地随念法义,数数地结合实际环境串习法义。这是学好《中观四百论》的关键。其中随念和串习第一品破除常执的方便,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修行的起点,是学好后后修法的根本基础。而在第一品中,这第一个偈颂又最为关键,是修学无常法门的核心,大家要深入领会,数数串习。

甲操杰大师在《四百论释——善说心要论》中也说:“对于修行圣道发起精进的根本障碍,就是这个对于死认为不死的颠倒之心,因此应当数数思维而念死无常后,修行圣道发起精进,因为串习念死无常,则容易深入而通达有漏皆苦等后后的法义。”这是有实修实证的前辈高僧大德从智慧中流露出来的教言。

佛在《涅槃经》中说:“一切足迹当中,大象的足迹最殊胜。一切想当中,无常想最殊胜。”按照博多瓦尊者的开示,念死无常的殊胜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了解。

一、最初体现在易于对三宝生起信心

许多人没想到学佛修行,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无常观,认为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花,有许多世间目标要追求。这种对世间的耽著,是阻挡众生走入佛门修行的最大障碍。

虽然人都知道寿命是有尽头的,不过区区几十年,但总以为对自己来说,死亡还很遥远。生了病,想到的是去找医生把病治好,遇到一些违缘,想到的是去请僧众念经加持,可就是没有想到如果业力太大,或者病太重的话,是完全有可能死去的。

人们对今世常执的最直接表现,就是一直认为今天不会死,每天早上睁开眼睛,没人会想到今天很有可能就要死了。二十多岁的人,没有想到今天会死,三十多岁的人,也没有想到今天会死,四十、五十、六十多岁的人,也没有想过今天会死,但实际上呢,二十多岁的,每天都有人在死,三十多岁的,每天也有人在死,许许多多认为今天不会死的人,都在某个今天中死去了。

即使寿命很长,活到了老年,最后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了,知道已经来日不多,但他还是认为今天不会死,寄希望于医生继续进行治疗、抢救。

这都是与死无常的事实完全相反的常有执著在搞鬼。但是一辈子的“今天”是有限的,即使福报具足,能活上八十年,也只有29200个今天,这个数字一点不大,是很有限的,而且过一天,就少一天,过十天,就少十天,过一个月,就少了三十天,过一百天,就少了一百天,过一年,就减少了365天。就算你能过这么多天,现在还剩下多少天,每个人可以自己来算一算。

如果一个人每天都执著“今天不会死”,实际上他就是执著“这辈子不会死”,因为这辈子里他没有为死准备过一天。这样的人呢,会生出很多的贪心和执著,会有很多今世的计划,比如计划在两年内买一辆车,在五年内买一套房子等等。如果贪心受到妨碍,他就会生起嗔心。假如他不会死,假如他追求的这些世俗享受没有苦性,那他这样做也无可厚非,但事实是,人是要死的,死主出现在面前的时候,不但车子、房子都要全部放下,而且还会面临死主的三大威胁。

正常的人,只要和死主的威力和威胁一比较,就会知道今世的一切财富、享乐,乃至于一切的恩恩怨怨都不值一提。人要死的时候,着急想从死主手里把命抢回来,其他的车子、房子、名声、地位等事情,已经没时间去执著,没精力去攀缘。你想想,连命都要丢掉了的时候,再说什么名声不名声,还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在平时,就能想到自己在受死主的控制,想到死的过程中那种痛苦以及茫然无助的心态,想到不管早晚,这一天注定要到来,想到这一切很有可能就在今天发生,那么一切的红尘俗事都会变得微不足道,今世的享乐再也不会吸引他。于是他就要去追求能够逃避死主的方法,这样就容易对能够圆满救度众生的佛法僧三宝生起信心,尤其对能提供无上救护的法宝,产生出极大信心。

大家学习四个共同外加行的时候,最后都要落到闻思修行上去。比如学暇满人身,知道了只有学修佛法,才能摄取暇满人身的实义;学寿命无常,不是仅仅知道受死主主宰,还要知道只有佛法才能挽救自己摆脱死主的控制;学轮回过患,也是要知道只有学修佛法,才能解脱众苦;学业果不虚,就要按照佛法中教导的因果规律来断恶修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