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空法师:真想求佛法首先的条件是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法

净空法师:真想求佛法首先的条件是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法

昨天我们在尖沙咀街道福利会的会所,举办了第一次念佛共修。我原先想像当中是七、八十人参加,出乎意外昨天第一天居然有一百八十多人,这是非常好的现象,而且每个人念佛都念得非常欢喜;听说昨天晚上还有不少新报名的,今天会有两百多人。由此可知,香港这个地区不是没有念佛人,而是缺乏道场,缺乏人带动。如果香港真正有一个,李木源居士那样热心带动佛法的人,香港佛法的盛况,决不会逊于新加坡。哪裡去找这样一个菩萨?我们在讲席当中讲过多次,求人不如求自己,我们自己肯发心,热心的带动,不要以为自己没有能力、没有财力,没有人支持。李木源居士跟我两个人,大家都知道我们也没有能力,也没有财力,也没有人支持,只是一腔的热心而已。
  
学佛这麽多年来,我们明白了、清楚了,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是自己,大乘经上常讲的清淨法身,就是指这一桩事实。所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我们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一切众生的思想、活动,跟我们息息相关。众生思想错误,做错、说错了,不是他错,是我们自己错了。真正修行人不会怪责别人,他一定是回过头来反省检点、忏悔改进;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好,我们影响了他。人人能觉悟,人人能回头,诸佛菩萨的清淨国土、极乐世界就现前。我们修行,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不只是这一生,每一位学佛的同修发心受过三皈五戒,佛说过,都是多生多世无量劫来修学善根福德的发心。既然是无量劫累积的善根,为什麽我们没有成就,原因在哪裡?原因实在讲,就是把所有一切的过失推给别人,所以自己修行没有能证果。凡是修行证果的人,一切过失决定不会推给别人,而恰恰相反,一切善事是别人的,一切过失是自己。我们如果把这个观念扭转过来,我们这一生就能够得度。
  
人生苦短,佛经裡面讲「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这些话大家都听得耳熟,但是没有在意。如果我们细细计算一下,就觉得佛这个话说的分量很重,绝对不能够疏忽。百年才三万六千日,十年是三千六百日,你说这个数目字多少。给你三万六千块钱,一天用一块,没多久就花光了。这样才能够真正觉悟到人命无常,人命的短促,怎麽能不爱惜光阴?哪有时间去打妄想?哪有时间去搞是非?出离生死,永脱轮迴,就要在这一段短短时间当中去完成。就算你说长命,你能活到一百岁,三万六千日,你每天睡觉八个小时,就糟蹋了三分之一,一万两千日没有了;在日常生活当中,做些无意义的工作,至少又糟蹋了一半。换句话说,这一生当中,你真正能够使用的时间很短,二十分之一都不到。这二十分之一的时间,如果真正能够控制掌握住,我们这一生就决定有成就。
  
年轻的时候没有人教导,不知道这些事情;中年以后接触到佛法,对佛法解得不够透彻,认识不够清楚,也把时间糟蹋掉了;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已经到晚年,所剩的时光无几,这个时候还要随顺习气、随顺烦恼,不知道如理如法的修行,这一生又空过了。这样的机缘,不是每一生每一世都能遇得到,就算你这一生修福,来生得人身,你投胎投到外国去,一生都遇不到佛法,这种可能性太大了。你怎麽可能会知道,来生就能够投生在有佛教的地方,投生在有佛法的家庭,不容易!这个机率,机会比率太少太少了。难怪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劫来希有难逢」,这是说这个因缘。无量劫希有难逢的缘分,我们这一生遇到了,遇到了不知道珍惜,你说多麽可惜!哪有时间管别人的閒事?就算做一桩好事,布施供养,那个心还牵念着,我布施的有没有达到我们理想的效果,你还念念不忘,着相布施。你有没有记住佛在经上讲的话,着相布施是人天福报,不能出三界。
 
 世尊二十二年为众生讲《般若经》,二十二年讲的是什麽?讲的是两个字,教我们「放下」。放下什麽?大家听多了,也听熟了,放下妄想,放下分别,放下执着。我要发考卷用这个题目来考考大家,大家都会答,你们考卷都是满分,都是一百分,可是你做到没有?做一点点好事,念念不忘,做多少坏事,忘得乾乾淨淨,这是《般若经》上讲的智慧吗?我这一生在新加坡遇到一位法师,谈禅法师,我也常常提到这个人,这个人值得我们尊敬。他最大的长处,布施之后就忘记了,他说得很好,各人是各人的因果。谈禅法师的布施手笔很大,每一次供养布施,美金都是几十万、一百多万这麽布施的。他布施出去之后,心裡头乾乾淨淨,绝对不会去过问:我供养你这麽多钱,你做了些什麽事情?他连念头都没有。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布施给你,我的因果,你怎麽去做,你的因果,我是真心付託你做一桩好事,你愿意做,我帮助你做,至于你将来做不做,是你的事情、你的因果,与我不相干」,这个心多清淨。《无量寿经》教我们修「清淨、平等、觉」,我见到这个人了,这个人真做到,是一个出家人、修行人的榜样。

  哪有念念不忘?你搞这种布施,你将来还在六道裡面搞有漏的福报。有漏的福报到哪裡去享?你自己冷静去思惟。你这一生所造的行业,是善多还是恶多?你有没有把握来生再得人身?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得人身的条件是要具足五戒,这五条你是不是真的做到?不杀生、不偷盗;这个偷盗包括漏税,国家要我们缴税,我们想尽方法来逃税,少缴一点;少缴一块钱,偷一块钱,少缴两块钱,偷两块钱,你是偷国家的。偷国家的财物,那个罪比什麽都重,因为你偷一个人的,你将来还债还一个人,你偷这一个国家的,这个国家有多少人,你将来慢慢还。佛在经上把这些事理,跟我们讲得很透彻。偷三宝物,那个罪更重,三宝物是来自十方的,比一个国家范围还大,尽虚空、遍法界所有出家人,你都偷了他一份。佛讲你造五逆罪,佛都有办法救你,偷三宝物,佛不能救。三宝物的来源,是十方善心的信众他们的供养,恭恭敬敬的供养,这种钱好花吗?所以一定要懂得因果,要知道报应,要如理如法的修学,要肩负起因果的责任。你明白也好,不明白也好,因果的定律决定逃不过,不能说这个东西信就有、不信就无,你完全想错了。
 
 我们一定要学菩萨,好事是别人的,推给别人,恶事自己负责任。我们自己没有修好,没有做好,让众生受这麽多苦难。过去我们不晓得这个道理,没有人教我们,现在我们学佛,佛是我们的老师,佛是究竟真善知识,每天展开经卷,读一段经就是亲近佛陀,接受佛陀的教诲。我们明白佛陀的用心,依教奉行,做佛的弟子,天天亲近佛陀,天天不离开善知识。起心动念为虚空法界、为一切众生去着想,如何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如何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是佛心,这是真心。除此之外,损人利己是极恶之事,最不好的念头,这个道理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很透彻。

  因为我们在六道轮迴,无量劫来不能够脱离,就是这一个念头坏了。无论你怎麽修行,修得怎麽好,持戒怎麽样的精严,念佛怎麽样念得好,或者是参禅,或者是学密,不管哪一个法门,你学得再好,只要有一个念头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你所有的功德全部都废掉了,彻底破坏了。佛在经上讲「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你晓得贪瞋从哪裡起来的?都是从自私自利裡头起来的。我们要把这一个坚固的执着捨掉、放下,换一个念头,念念为众生,念念为别人。这个念头就是佛菩萨的念头,这一个转变在佛法裡面叫做从根本修,你是真正转过来了,才能成就一切善法。

  香港念佛刚刚起步,有这麽好的现象,我就想到怎样保持,如何能叫它相续不断?不但能够转移这个地方的zai 难,消灾免难,也能够消除整个世界苦难众生的zai 难。能够有多一个人发心,我们就多一分力量;没有这个能力,租借道场。刚才说过,租一天是一天的功德,租十天是十天的功德,这个功德都是不可思议;因为是尽我们自己的心力,这个功德就是圆满的。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29 11:28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佛复告阿难。佛无二言。佛世难值。经法难闻。汝宿有福。今得侍佛。】

从这地方看起。这一段,我们在科题上列的是「三宝难逢」。佛在经上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第一小段明显的告诉我们,过去生中修积善根福德,才有缘分遇到佛法。如果过去善根福德不够深厚,就不可能有机缘,纵然闻到也不相信、也不能接受。可见得人身、闻佛法,确实不是一桩容易事情。经文一开端,佛再告诉阿难,凡是经文冠上这一句,大家一定要知道,下面佛有很重要的开示。佛说:『佛无二言』,佛言有信,佛是诚实言、真实语,决定没有两种说法。

接着说:『佛世难值,经法难闻』,这两句话意思很深,非常重要。凡夫修成佛果,是要很长的时间,经论里面一般讲要修三大阿僧祇劫。我们现在明白,三大阿僧祇劫不是从我们现在算起,那从什么时候算起?从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天算起。换句话说,你没有破无明证法身之前,时间都没有算在内,你就知道时劫之长。三大阿僧祇劫,第一个阿僧祇劫证得三贤位,三贤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要记住这是圆教,不是普通的教学,是圆教。第二个阿僧祇劫证七个位次,从初地到七地。第三个阿僧祇劫证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等觉以上不算,圆初住以前不算,你才晓得「佛世难值」。

我们现在的果位,连圆教初信位的菩萨都没有证得,怎么知道?初信位的菩萨断证的功夫等于小乘须陀洹,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现在问我们自己,我们的见惑断几分?见惑头一条「身见」,《金刚经》上讲的我相,我们还着我相,还有自私自利的念头,我们一品惑都没有断,没入门。无论是大乘、小乘都没有入门,都不算。纵然证得初信位的菩萨,初信到十信这阶段,都没有算在三大阿僧祇之内。这十个位次不好证,为什么?进进退退,说老实话,进得少退得多,所以很难成就,我们不能不知道。

那我们要不要断?是想断但断不了,这才选择佛的易方便法门,带业往生,带业就是可以不断,但是要知道,烦恼的根虽然可以不断,烦恼的现行必须有能力控制住,这叫带业往生。带业是带烦恼的习气种子,不带现行,现行就是你现在烦恼发作,你不能发作。能够把烦恼现行完全控制住,这在念佛法门里面称为功夫成片,有功夫成片的能力,可以生凡圣同居土。由此可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于这些烦恼习气不能不放下,六根接触外面境界的时候,引起我们的情绪,顺境、善缘起贪爱的念头,逆境、恶缘起瞋恚的念头,念头一起就不行,往生极乐世界不能带现行,一定要有能力把它控制住,保持心地的清净平等,这重要!

「阿弥陀佛」又名「清净、平等、觉」,我们念「阿弥陀佛」要想到佛号里面的含义,这含义好!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我们心里就想起清净平等觉,心一定要跟清净平等觉相应,这个人就真念佛,这样念佛才能伏烦恼,烦恼真正能伏得住,我们才能往生。释迦牟尼佛出现在我们世间,他老人家入灭距离我们现在三千年,下面一尊佛,弥勒菩萨示现成佛,还要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他才降生在世间,这是讲「佛世难值」,「值」就是遇到,真的难遇到。

能够生在跟佛同一个时代,还有缘分见到佛的,有人没有缘分,一生见不到佛的,见不到佛的人多。凡是能见到佛的,福报太大太大了,他能得两种真实的利益:第一个是闻正法,佛亲口所宣;第二个是容易解脱,佛有能力观机,应机说法,这是第一等的大福报。我们这些人比他们福报就差远了,但是总算还是有福,虽然生在佛的末法时期,我们还能见到佛陀的遗教。我们不但感谢释迦牟尼佛,我们还要常常怀着感谢代代传法之人,感谢古时候译经的这些大德,不是他们翻译,没有祖师代代相传,我们今天怎么能见到?纵然见到,经典摆在我们面前,字认得,意思看不懂,还得要有人宣讲,可见得实在是不容易,传承经法也是难遭遇。闻经,亲听佛说,契机;我们没有缘分亲听佛说经,我们看到文字的记载,契机就比较浅。

听经闻法、读诵大乘,功德利益在哪里?他教导我们认识明了宇宙人生真相,明白之后我们才晓得如何改正我们一些错误的思想行为,这样才能解脱。佛讲的经论很多,后人把它归纳为三大类:经、律、论三藏,用经论为标准,修正我们错误的想法看法,用戒律修正我们的言语、身体造作种种错误,我们如果不依三藏经典,没有标准,怎么知道自己行善还是造恶?这就说明我们连善恶辨别的能力都没有。是非、邪正、真妄,我们更没有能力辨别了,不读经怎么行?凡夫种种的过失,不是有意的,有意犯的人少,无意犯的人多。无意为什么犯?不认识,没有接受过圣贤的教诲,古人常讲都是不读书之过,读书一定要读圣贤书。

星期天居士林开会员大会,林长李木源居士请我致辞,我讲了几句话。我讲了三桩事情,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我们能把这三桩事情认识清楚,这一生没有白来。如果这三桩事情很模糊,我们这一生白来了这一趟,胡里胡涂来,胡里胡涂走,古人所讲「醉生梦死」,现在社会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我们有幸遇到善知识,遇到圣教,知道有这一桩事情。诸佛菩萨他们在没有修成正果之前,跟我们一样,他的人生目的纯正,目的是求觉,这就正确,目的在求觉悟。孔老夫子讲求学,学就是觉。夫子感叹说,人生在世想来想去想到最后,「不如学也」,跟诸佛菩萨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提升自己的觉性。

大乘菩萨五十一个阶位,初信位觉悟了;他要是不觉,证不了初信,入不了门。觉悟之后放下身心世界,八十八品见惑断了,不再执着身是我。身是什么?身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样,不是我。我是什么?我是觉性,真性是我,灵性是我,身不是我。我们的灵性现在附在身上,就如同我们这个身体附在我们衣服上一样,得搞清楚,衣服不是我,身是我。现在弄清楚,身不是我,灵性是我;身有生灭,灵性不生不灭,我们要把灵性不断的向上提升,不断向上升华,达到究竟圆满,那就是成佛了。这个目标纯正,这是世出世间一切大圣大贤共同的方向、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大道,我们发现了,我们肯定了,我们也走这条路,这就对了。

人生的意义,是在能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当然对于善行的众生没有话说,如何对于恶行众生也能和睦相处?我们知道他作恶是他迷失了自性,作恶不是本性,他的本性是善良的,他的本性跟诸佛菩萨无二无别。我们看他的本性,所以我们会尊敬他,我们会敬爱他。冤家债主在我们心目当中,他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他不知道,我们知道。他对我不善,我对他纯善,这就是觉悟了,学佛就是学觉。人生的价值,用佛法的术语来说,就是「弘法利生、续佛慧命」,我们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把这个事情做到,要把这个事情做好。

末后这两句,佛告诉阿难,你过去生中修大福报,所以你这一生能够作佛的侍者,这比一般弟子还要亲密,这不是无量劫修的大福报,不可能的事情。佛的弟子很多,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大经里面看到一万二千多人,可是佛的侍者没有几个人。这些话暗中提醒我们要修福,不修福怎么行?修福决定得福报。今天我们讲到此地。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真想求佛法首先的条件是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法



我们这一生如果真正想求佛法,真想求佛法首先的条件是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法器,这都是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的。譬如我们想喝一杯水,人家有,我自己先要准备一个器,可以盛水,我到那里去求他给我一杯水,他就给我了。我什么东西都没有,他那水拿到,我们用什么盛?所以先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法器,然后才能接受大法。你不是法器,佛不是不慈悲,佛很慈悲想传授给你,你不能接受。

什么是法器?佛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无漏就是法器。我们这个器皿叫有漏,你去问人家盛水,你拿个杯子,杯子底下没有底,上面给你盛,下头漏掉,有漏。无漏就是法器。漏是个比喻,比喻烦恼,你有烦恼你就没有法子接受佛法。什么人能够接受佛法?我们讲断烦恼那不容易;烦恼重的人就困难,烦恼轻的人就容易。实实在在说我们今天的修学,统统是做预备功夫,没正式的学,为什么?不是法器。不是法器也要修,慢慢修把他修成一个法器,修成法器之后,你就会接受如来大法。那个时候你不去找佛,佛会来找你,佛变化成菩萨,像经上讲「菩萨为一切众生不请之友」,看到你能接受,菩萨就来了。你不是一个法器,菩萨不来,来了没有用,来了造业,来了还要毁谤菩萨,那造业就更重。菩萨慈悲不忍心你造重罪,不忍心你堕三途,看到你不能接受,他不来。所以菩萨来是慈悲,不来还是慈悲,真所谓是一片慈悲。

由此可知,真正的法器是要把见思烦恼断尽,尘沙烦恼断尽,破一品无明,这是真正的法器,在《华严》里面讲就是圆教初住菩萨,这个时候才能够接受如来大法。在这个以前预科,预备班,不是正科生。佛家这个学校,正科生四十一个阶级,就是四十一年级,从一年级念到四十一年级毕业,这就是圆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是佛法里头正科生。在这以前如果要是算天台家讲的别教,别教里面的三贤位都是预备生,先修班,我们在做准备工作。正式接受佛陀教育,以别教来说是初地菩萨,这是正科生,圆教是初住菩萨。我们没入门,不是一年级,幼儿园小小班,我们今天是这种程度。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