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门的公共关系学

佛门的公共关系学

佛门的公共关系学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学佛,佛菩萨他的心地永远是清净平等正觉,这是佛心!佛的心就是清净平等觉。佛的行为就是「和颜爱语,劝谕策进」这八个字,佛菩萨应化在世间,他们的行为。他们一生所造的事业,这八个字说尽了。前面一句常怀慈忍,存心。如果有人问什么是佛教,你用这四句偈去答覆,圆圆满满,一丝毫错误都没有,佛教就是「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这就是佛陀教育。「心不瞋恚,内无恨结」,要学!要认真学,决定心里不能有怨恨。为什么?怨恨是烦恼,而且属于瞋恚的烦恼,这个东西会牵引你到地狱。内是心内,没有怨恨。结是与一切怨恨的众生念念不忘,结是这个意思。与你喜欢的众生也有结,那是贪恋的结;与你的冤亲债主,这个结是怨恨的结,这个结要把它解开,要把它化掉,不能有这个结。结是病,是三毒的病根。


  爱语,和颜爱语,「爱语者,四摄法之一」,摄是摄受,四种摄受众生的方法,这是佛教我们的。在现在一般人名称叫公共关系法,这个四摄法就是佛门的关系法,公共关系,交际的方法,与大众接触。菩萨行这个道,六波罗蜜用什么方法展开?就是四摄法。布施要用四摄,持戒也要用四摄,忍辱还是要用四摄,六波罗蜜把它落实在生活,一定要守住这个原则。「四摄法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就是四个方法。一九九九年我在新加坡,我们团结九个宗教,做得很成功。新加坡有一位部长曾士生,好像现在退下来了,老部长。我们很熟,他问我,他说净空法师,你用什么方法把九个宗教团结起来?我说我没有方法,我用的是佛陀教给我的方法。他耳朵就竖起来,佛陀教你的方法,什么法子?四摄法。


  什么是四摄法?第一个「布施」,布施就是送礼,礼多人不怪。人还没有到,礼要先到,人家生欢喜心,这是四摄法头一个。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人情世故要懂得这一套,释迦牟尼佛懂得,时时刻刻用这个方法。九个宗教,我们每一个宗教都会送一份礼,礼物里头最主要的,我们送十万块钱。每一个宗教里面都有慈善事业,有的人办养老院、办孤儿院、办医院、办学校,yi si  lan教还办一个职业训练班,一个培训班,帮助人学一技之长,他有谋生的能力,好事情!都需要用钱,我们帮助他们做慈善事业,所以你得会做。礼物送过去之后,我们接着就拜访他们,向他请教,向他学习。拜访他就爱语,他喜欢听的话。「爱语」不是谄媚巴结,真正有利于他。这时候你要跟他谈些什么?这个要懂得。现在这个社会,已经没有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安全感,没有了,这是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谈话的焦点,是神圣的教诲,经典的教诲,宗教教学,互相学习,帮助这个社会化解冲突,希望我们能尽一分力量恢复安定和平,这是帮助政府。更远一点的,得化解zai 难。谈话浅深长短,分寸都要把握得好,欢喜!接着是「利行」,利是利益,我们所作所为对他有利,对他有好处,他就很容易接受。我们说的话说得再好听,我们干的事情不利于他,人家不会跟你往来的。我们的行动,决定是对他有利,对社会有利,对国家有利,对世界有利,应该要做。这是常怀慈忍、劝谕策进的落实,要真正用行动去做。


  「同事」,这是最难得的,我跟你做同样的事情,你欢喜,我也欢喜。这个同事的范围非常之大,我们初学的人,这个里头要加注解,同事是什么?同圣贤之事,同神圣之事,那就没问题。如果这个人喜欢赌博,你跟他同事,天天陪他一起去赌博,行不行?不行,这个太危险,他不是干好事。可是真正的菩萨他干,他要度这个众生,度这个人,喜欢赌博,常常陪他去赌博。他去赌博都赢钱,人家一定向他请教,你有什么高明的方法,你怎么每一次赌都赢钱?他会告诉你,我念佛,我修禅定,我有神通,那大家都跟你来学了,是用这个方法,把人引入正道。没有这个能力,我们一去,我们自己都保不住,让自己陷在这个邪恶里面,那就错了。所以这个是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智慧跟定功,没有那么大的智慧,没有那么大的定功,这个不可以。我们只能够同事同善事,不同恶事。真正佛菩萨他跟你一同恶事,邪恶他都跟你同。目的帮助你改邪归正,帮助你断恶修善。所以佛菩萨没有不现身到三恶道,现身到三恶道是与恶道众生同事。现身在天道,是与善业众生同事。我们今天只偏重在善的这边,不敢向邪恶,怕自己禁不起考验,这是必须要知道的。四摄法里面的布施,跟六波罗蜜的布施,意思完全不相同,这要懂得。六度里面的布施,目的是放下我们自己的贪心,用这个手段,来把我们对一切事物的贪婪放下。所以贪恋的心断掉,六度里的布施波罗蜜就圆满。四摄法里面的布施,目的不在此地,是让对方生欢喜心。但是也要顾忌到,不能让对方生起贪爱的烦恼,所以这个布施要适可而止,不能太过分,也不能太小气。这要智慧!所以四摄法是菩萨的智慧行,就是行般若波罗蜜多



1 我们跟众生接触,一定要掌握着佛法的原理原则。原理原则是什么?大慈大悲,爱护一切众生、关怀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这是永恒不变的原则,指导一切众生都不离开这个原则——真正地爱护他、真正地关怀他、真正利益他。

2 众生迷得太久,烦恼习气太重,要原谅他。无量劫来他没有亲近善知识,没有得到好的教诲,所以他沦落成这个样子,已经养成习气,帮助他改过自新要慢慢来,这个事情急不得,所以要有善巧方便。

3 佛家讲善巧方便,我们今天世间法来讲是高度艺术,方法没有一定,完全是你智慧的抉择。你去观察应当用什么方法,没有定法,有一定的原理原则——在一切境缘里面,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永远保持清净心。

4 心怎样才会清净?一切时、一切处、一切物质人事环境当中,没有是非人我、没有贪嗔痴慢,你的心才会清净。我们学佛讲修行,在生活里面、在日常工作当中、在应酬里面,修什么?就修这个。

*境是讲物质环境,缘是讲人事环境

 
1 今天的社会,纵然你是全心全力以恩惠帮助别人,可是你要晓得,今天的人并不感激你,这个事实真相你一定要了解。他为什么不感激?因为他没有受过伦理教育,他不懂。还要不要做?还要做。

2 甚至你真正以法布施利益他,他还要侮辱你、还要毁谤你、还要陷害你,事情要不要做?要做,还是要做。为什么?如果不做,众生太可怜了,他的恶念、恶行永远不知道悔改,果报在阿鼻地狱。

3 一个明理的人、仁慈的人,看到这些无知、可怜的众生不断地往下堕落,一定要伸出援手去帮助他、去救他。我们知道他不会感恩,我们不是为感恩去帮助他,不是为了他有什么好的回报来帮助他,不是;完全是怜悯他的堕落——他将来的苦难是没法子避免的。

4 总看在这个众生他有佛性,他是迷惑得太深,不知道回头,要以种种法施去帮助他,帮助他回头、帮助他改过自新,这是诸佛菩萨、世出世间圣贤他们做的事情。他们做好事不求回报,纵受侮辱,也不放在心上,还是乐此不疲,还是干得很高兴,这叫佛菩萨,这叫做圣贤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10-2 03:21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佛弟子,佛在经上千言万语,这句话不知道说了多少万遍,中国人喜欢读《金刚经》,不管你是学哪一宗、哪一派的,大概都念过《金刚经》,《金刚经》上那五千字佛就说了几十句,「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个人是佛弟子,是佛这一边的,不是魔那一边的。「受」是对于佛的教训完全接受,这里面包括信与解,对佛讲的话相信、理解,然后还得落实,我真正认真去做,我把它做到,我这是佛弟子。

「持」,永远保持,不能变节。我现在能做到,名闻利养一现前就迷了,就把佛的教诲忘得一乾二净,那又到魔那边去了。我们要小心谨慎,时时刻刻提高警觉,为什么?魔是日夜不间断的在诱惑我们,他用财色名食来诱惑,五欲六尘。魔引导我们的路是死路、恶道,是引导我们入三途地狱的,眼前会给你一点甜头吃,后果不堪设想,你不能不认识清楚。

菩萨在六道,愈是苦难的时候现身愈频繁。为什么?他在未成佛之前他发的愿跟我们在佛经上读的没有两样:「众生无边誓愿度」。哪个地方众生有苦难,优先去度他。

所以佛菩萨在我们想象当中必定各行各业男女老少都有,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我们能见到。哪些人是的?一接触到佛法,听到经典他就生欢喜心,就生向往心、羡慕心,这些都是佛菩萨再来的,来给社会这些迷惑颠倒众生做榜样。就是大乘法里面常说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演是表演、做出样子给人看,绝对不是误导众生;如果误导众生那是魔他不是佛。

在这个世间这个时代,世尊在《楞严经》上讲得很清楚,「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师是什么人?魔子魔孙。这个故事要说到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魔王波旬对释迦牟尼佛很嫉妒,但是他对释迦牟尼佛也很尊敬。他曾经对佛说:我要把佛法在这个世间消灭掉。为什么?佛法在这个世间,他说:把我的魔子魔孙统统度成学佛,他们都离开这个娑婆世界,好像他的人口都往外面去移民,他看到心里很难过,他不愿意他所统辖这个地区的众生离开娑婆世界。

佛告诉魔王:我这个法是正法,没有任何力量可以破坏的。为什么?它从心性里流出来,纯真无妄!你怎么能破坏?魔王说:等到你末法时期,你的法运衰了,我让我的魔子魔孙统统出家,披上袈裟,破你的佛法。佛听了之后一句话不说,流眼泪。后人看到这一桩事情,说了两句话:「譬如狮子虫,还噬狮子肉。」所以今天我们出家人自己要想想,我们是在灭佛法,是在兴佛法?

如果我们所作所为是在灭佛法,那我们就清楚,我们属于魔王这一派的魔子魔孙,我们的任务是来消灭佛法的;如果我们是兴佛法,那我们属于释迦牟尼佛这边的。我们怎样护持佛法、光大佛法,到底是属于哪一边,在现代的时代不难辨别。古时候很难,似是而非我们很不容易辨别;现在差别很大,一看就清楚。我们自己冷静想一想我是属于哪一边,我就很清楚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