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济公常常跟大家在一起游玩开示

济公常常跟大家在一起游玩开示




1我们这个世间,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受贫穷、多病、残障果报?这跟他们前世和今生所造的杀业太重有关。

2这个世间人,第一个是造杀生的罪业!为什么会造杀业?因为贪欲。为谁造的业?为这三寸舌头造业。为这三寸之舌造业,不值得,实在是不值得!

3世间人为贪图美味,为三寸之舌,不知杀害了多少众生,佛法讲因果,你吃它半斤,将来你要还它八两,你欠的这笔命债就不得了!

4很多人喝酒吃肉时,会用“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为自己找借口,他们不知道,这种话是佛菩萨应化在六道里,特殊状况之下教人开悟的。

5像济公长老、金山活佛这些大修行人,他们不拘形迹、不拘小节,我们一般持戒的人,学戒律的人都说他们是佛门败类,破坏佛教形象,哪里知道人家是圣人!

6他们对人、对事、对物,没有对立,没有执着,人家境界比我们高,持戒比我们清净,我们看不出来。

7形迹上他们不持戒,心地在这个世间确确实实一尘不染;我们戒律很严格,严持戒律,实际上处处都染着,这怎么能跟别人相比?

8你们看看金山活佛,他一生都不洗澡,身上有香味!我们三天不洗澡就臭味难闻,为什么?我们的心不清净。

9心不清净,我们身上流出来的味道,是贪嗔痴三毒烦恼之味,这个味道难闻!人家示现一生不洗澡,他身上的味道是“法性本净”之味!

10人家供养他好的菜饭,他也吃,人家吃剩不要的、丢在地下拉拉杂杂的东西,他拿到他也吃。别人吃的时候,肠胃决定接受不了,他吃了没事,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分别。他那个学不得,不能学的。

11像济公长老,不洗澡、不剃头,一身穿得破破烂烂,他吃狗肉、喝烧酒,他为什么示现这种相?我们要了解,他是来帮助人开悟的。

12济公活佛他没有拘束,他样样放得下、样样不执着、样样不计较,但是他的心清净,决定不迷惑、不颠倒。虽然放荡形骸,你仔细去观察,他样样如法,没有一样是与佛法不相应的。

13你别看济公长老随随便便、疯疯癫癫的,不像个出家人,其实这是菩萨示现。他为什么要示现这种相?因为他度的是另一种人。

14当时的达官贵人,一脑袋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要叫他们把那个东西都丢掉来学佛,他们不可能做到,这样他们就没机会学佛,于是乎他怎么办?他条条戒都开了。

15开戒不是破戒,开戒的目的是利益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给众生有闻法的机缘,给众生有入佛门的机会,让众生能够礼敬三宝,亲近佛法。

16看到济公长老开戒,那些达官贵人觉得“学佛不难,我也可以学”,这样,他就度了许许多多众生,这就是所谓“大慈大悲”!

17所以,济公长老有没有破戒?决定没有破戒,他决定称得上严持戒律,戒律清净。他那个种种示现只有一个目的,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深解义趣。

18他是真正的圣者,确确实实在教化众生,他不是用讲经说法,不是正规的,他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常常跟大家在一起游玩开示,说说笑笑里面总有几句真言,令人警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明比日月,尊譬宝珠。宁当抱渴而死,弗饮水虫」。这是一个掌故,佛经里头有个故事,对于这个戒律的尊重,宁可以抱渴而死,都不肯饮没有经过过滤的水。过去出家人随身都要带个滤水囊,遇到河里面、井里面的水,这野外的,一定要用滤水囊过滤,怕什么?怕这个水里有微生物,我们肉眼看不见。你喝这个水把牠们杀掉,把牠们吃掉。佛说,《戒经》里面讲得很清楚,「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那是细菌,是不是能滤得干净?当然有问题。但是心善,大乘经里面讲论心不论事,你真有这个心,爱护众生的心,不肯伤害众生这个心,这个心不能没有。「乃可被系而终,无伤草叶」。这是个比喻,你被人用这些草叶把你捆绑在那边,你宁愿在那个地方念佛求生净土,也不愿意把这些草叶解开,为什么?怕伤害它们。这都是比喻到极处,这个人持戒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宁愿渴死,也不饮没有过滤的这些水。
  
  「疏中极论斋戒之要。正法能否住世,全赖行人能否持戒。故当宁失身命,毋违所受之戒」。要有这样的决心,这个事情在我们现前能做得到吗?真可以这么做吗?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今天正法没有了,你发心学习正法,弘扬正法,如果是依戒律里面所说的,你连身命都失掉了,你用什么来弘扬正法?所以要通权达变,每条戒都有开缘,它不是死的,开戒就不是破戒。我们被人用这些树的藤子捆绑住,我们能不能把它挣脱?应该。不能像这个经戒上所讲的,我怕伤到这个藤、伤到这个树,宁死也不想把它解开,错了。这在什么时候?这是在社会盛世,正法住世的时候行,我死了还有别人。现在怎么样?现在我死了没有人,在这个世间真正发心为正法久住而行的人找不到了,这一个发心的人能这样做吗?所以这些道理你要懂。世出世间法的成就都要有个健康的身体,没有健康的身体,你怎么能帮助众生?健康的身体确实是要清净心成就的。现在清净心没有现前,我们就需要饮食,需要药物来调养,可是决定不能忘记,要向清净心这个方向去迈进。现在要这些东西,到我成就的时候就大量减少,甚至于可以不用,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底下「彭际清居士曰:故知净土资粮,全凭功德。功德之基,莫先持戒。以戒净则心净,心净则土净故」。这个道理讲得好,这几句话是真理。确确实实戒净,戒清净,心净了,心净则佛土净,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具备的条件。心清净,戒就清净,这叫什么?心清净是定,定共戒。开悟了一定清净,开悟是什么?叫道共戒,你的戒行就圆满。所以你念佛真正得念佛三昧,戒就清净,戒是什么?你的行就清净了。戒是指行为的,行为是发自于内心,清净心,口业、身业自然清净。心是主,心要是觉悟了,你说话也是觉悟,你所有一切动作都是觉悟的,觉而不迷,那是开悟了。没有开悟、没有得定,着重在律仪戒,那就一条一条去做,不可以违犯,用这个来规范自己。我们今天学戒,你真正严格去持戒,只有你一个人成就,甚至于你还障碍很多人学佛。为什么?一看到生活这么严谨:这个东西我做不到,算了,我不学佛,佛太难了,我做不到。把别人吓到了,真有,而且很多!如果该开缘的时候你就开,人家看到这样持戒:我也能做得到。你就可以激发很多人向往佛法,真就接引他来了。所以这个戒律开遮持犯一定要很熟,什么因缘底下可以开放,什么因缘之下一定要很严谨的执持,活的,不是死的,每一条戒都有开遮持犯。所以戒律不是死的,佛这一点高明到极处。总的原则就是戒帮助你得定,定帮助你开慧,所以戒是手段。其实定是枢纽,戒是手段的手段,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你要懂这个道理。开慧是什么?得定是什么?放下执着、放下分别、放下起心动念。放下起心动念,大彻大悟,就成佛了。不起心、不动念,成佛了;放下分别执着,你是菩萨,你不是凡夫。所以要晓得,持戒帮助我们、成就我们放下执着分别,得按这个层次,先放下执着,再放下分别,到最后再讲不起心、不动念。你看往生净土,不起心、不动念生实报庄严土;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生方便有余土;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统统有,生凡圣同居土。都得要搞清楚、搞明白,我们自己知道能不能往生净土,自己知道往生到哪个品位。

下面,「第五、饭食沙门,即斋僧,以饭食供养僧众也。《六波罗蜜多经》云:以食施者,当施五事」,你看看这个里面讲得就详细,「云何为五」,哪五种?「一者施命。若人无食,难以济命」,布施饮食是救他的命,这能不施吗?「二者施色。因得食故,颜色和悦」,这都靠饮食。「三者施力。以是食故,增益气力。四者施乐。以此食故,身心安乐。五者施辩。若饥饿者,身心怯弱,言说謇讷,不能辩了」。他饿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他还能辩吗?「饮食充足,身心勇锐,得大辩才,智慧无碍」。这是说明什么?饮食的功德有这么大,那布施饮食功德就大了。特别是布施这些修行人,修行人真修,他不是假修,真干,全心全力投注,他不从事于生产这个事业,他以乞食为业。所以古印度他们的风俗习惯,对乞食的人非常尊重,为什么?那是修道的人,一定是恭敬供养,他们所需要的,他不要别的,他就要一钵饭而己。而且一钵饭有的时候不是一家的,《戒经》里面讲托钵可以托七家,七家都托不到,你就不必托,就回去了,为什么?太多了,世间人说你贪心,避免讥嫌,回去,回去有得吃,因为同学出去都托钵,回去的时候是分而食之,绝对不是托钵托了之后一面走一面吃,那个威仪就很难看了,不好看。

所以诸位要看看小乘,小乘的钵跟我们的钵不一样,我们这个钵是象征性的,不是实用的。你到泰国,你看看南传的钵,像个小锅一样,托完之后,他有盖子盖起来,回去倒出来把饭统统汇在一起,再分而食之,一钵千家饭,真的不是假的。释迦牟尼佛这个团体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统统出去托钵,不是千家饭吗?一钵千家饭,一千二百五十人的饭统统堆积放在一起,混合在一块分而食之,真是平等。所以七家托不到就回来了,这是供养。佛教传到中国来不作兴托钵,中国人到外面乞食是乞丐,有大德行的人、大学问的人,怎么可以让他过乞丐的生活?所以你看看佛法通权达变,这个托钵是重要的戒律,到中国来行不通。中国的帝王、中国的人民讲孝道,孝亲尊师,哪有说叫老师出去讨饭的,那还得了?你这个学生还有脸面见人吗?尤其是佛教,是帝王帕特使迎请到中国来的,到中国来是帝王师,皇上的老师,怎么可以做乞丐?哪有这个道理?所以建宫殿,派许多这些照顾侍候的人,服务的人员,所以到中国完全中国化,这随缘。随缘不变,他日中一食不变可以,但是不能到外面去托钵。帝王大臣、长者居士,在寺庙里供斋,打斋供养,这常有的事。样样都如法,叫通权达变。

...
饮酒在佛的戒经里面开缘最多,酒属于遮戒,本身没有罪过,不像前面四种,杀盗淫妄本身是罪过,那叫性罪,酒属于遮罪。遮是什么?防范的,酒醉了你会干前面杀盗淫妄,会犯这个罪。所以佛把酒制定在五戒当中,就是根本戒,为了防范杀盗淫妄,是这个意思,所以酒的开缘就多了。

酒用在佐料上没有过失,你烧菜的时候用料酒可以,为什么?它不会醉人。饮酒有节制,这个节制什么?就是一杯,不会喝醉,在应酬的时候一杯,表示敬意,这要看个人的酒量。李老师以前给我们讲《礼记》,讲《礼记》就会讲到郑康成,他给我们大家说,如果每个人的酒量都跟郑康成一样,释迦牟尼佛这条戒就不要了。郑康成很厉害,中国常讲三百杯,那就是郑康成的故事。马融办学校,那就是私塾,他在那里求学三年,学成离开了,老师带着同学到十里长亭送行,每个人敬他三杯酒,大概有一百多人,他就喝了三百杯,三百杯酒喝下去之后,小小的礼节都不失,那真叫海量。所以三百杯的典故是从郑康成来的,这汉朝人,汉朝的大儒。一般人酒醉是乱性,他喝不醉。所以要知道佛这个戒律是防范的。

在佛门里面,有病的时候,因为中医很多地方用酒做药引子,这个可以用,这是治病的,或者是保健的,都可以用。七十岁以上身体衰了,血液循环缓慢,酒能够帮助加强血液循环,所以七十岁以上的开缘,在吃饭的时候可以喝一杯酒。我们那时候年轻不知道,看到五戒里杀盗淫妄酒,可是在寺庙里看到老和尚吃饭的时候放个小杯子,没有人在的时候去闻闻看,是酒,怎么老和尚每餐吃饭的时候喝一杯酒?我们也不敢问。以后到台中跟李老师学,我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我看到某个老和尚每餐饭他都有杯酒。李老师说那是开缘,他七、八十岁了,需要帮助血液循环,这个可以。才知道戒律里有开遮持犯,那个开缘一定要懂得,该开不开也是犯戒,该持不持也犯戒。持是什么?不准你开的,你一定要遵守的。不懂得开遮持犯,你没有办法持戒。所以戒律是活泼的,活活泼泼,一点都不呆板。

我有一次在北京,那个时候我常到美国去,遇到美国一个华侨,跟我同姓,徐先生。他在旅馆里办喜事,刚好我也住在那个旅馆,下楼梯的时候碰到了,他说他儿子娶媳妇,请程思远做证婚人,他临时看到我,把我拉去也做个证婚人。媳妇是日本人,所以来的宾客都是日本政界的、商界的,政府官员很多都参加。程思远那时候是政协副主席,给他们做证婚,也把我拖去证婚,两个证婚人。证婚人可以说话,要致词十分钟。我说好,我去,趁这个机会把佛法给大家介绍一下。程思远的女儿是电影明星林黛,他是林黛的爸爸,林黛长得很像她爸爸。所以我就给大家讲了十分钟,大家听得很欢喜,这是机会教育。临时拉的,也没有给我做素菜,把我拉上桌,我也陪大家喝一杯酒。旁边有一位叫廖承志,廖仲恺的儿子,他们大概都是部长阶级的,跟我坐在一起:出家人可以喝酒?我说可以。那这个我们也都可以学,他马上就不一样了。我只盛一杯,你不要给我添。所以大家欢欢喜喜。我吃肉边菜。他说学佛这么自在,这么潇洒!我说是!他说那这不难。他们以为很难,以为戒律是吃人的礼教。我说活活泼泼,给他讲开遮持犯。临时遇到的这种场合。所以皆大欢喜。

念念帮助众生,帮助他们认识佛法,帮助他们了解佛法,帮助他欢喜佛法,然后再帮助他们学习佛法,这就对了。你说我犯戒堕地狱,我愿意堕地狱,我要救这些人,我要成就这些人,这是菩萨道!这戒决定不能破,破了我要下地狱,我不破戒我会上天堂,自私自利。所以这个里头中国古人讲的情理法面面都顾到,大乘菩萨,活的,它不是死的。所以一定要明白这些道理,菩萨生活得才快乐、才自在、才幸福。一般人为什么不敢学佛?看到戒律定得那么严,我要一学佛,我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他怕这个。给他讲清楚、讲明白,酒决定不能喝醉,喝醉乱性,这就有罪过。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1 “戒”是什么意思?防非止恶。纯善无恶就是戒!为什么要持戒?帮助我们得清净心,帮助我们心地清凉,帮助我们得一心不乱。

2 别人犯戒也好、破戒也好、持戒也好,与我统统不相干,我对于一切人决定不起心、不动念,我自己才能得一心。

3 戒律是戒自己,不是戒别人的,所以佛法这个戒律,真正值得我们赞叹!我们持戒,我们修戒定慧,只管自己,莫管别人,以免造业!别人有没有持戒,与我们不相干,最重要的是,自己心地清净、言语正直、身心端正。

4 戒,是佛的行为;教,是佛的语言;禅,是佛的心。持戒能得禅定,禅定能开智慧。

5 持戒是修正恶业,改恶向善。因为我们天天造恶业,佛教我们持戒。没有持戒,离苦得乐、破迷开悟的效果就得不到;没有把十善业学好,受任何戒都是假的。

6 《梵网经》里佛教诫弟子“不作国贼,不谤国主”,《璎珞菩萨戒经》里佛教弟子“不漏国税,不犯国制”,这四条很重要的戒条,佛弟子一定要做到。

7 学佛的人必须要记住: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佛弟子一定要守礼、守法,决定不破坏任何国家地区的法律、礼节与规矩。

8 佛法是活活泼泼的,每一条戒都有“开遮持犯”。“开”是开缘,条条戒都有开缘的,所以持戒叫清凉,叫自在。凡是利益众生的,可以开戒;凡是利益自己的,决定不可以开戒。

9 “遮”是禁止,决定不能够违犯。懂得“开”、“遮”,我们才会“持戒”。应当“开”的时候不开,应当“遮”的时候不遮,都叫“犯戒”。可见得“持戒”这两个字,谈何容易!死在戒条里面,不是持戒。

10 戒律是活活泼泼的,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家庭、事业、处事待人接物各方面,能够活活泼泼地应用,应用地非常圆满,自利利他,那才叫“持戒”。

11 “戒”从五戒十善学起,要老老实实去做,一步一步往上提升,自然就会有成就。《无量寿经》里,第三十三品至第三十七品这一段经文专讲戒律,如果我们能依教奉行,真能做到了,那就是持戒念佛。

12 念佛、念经是持戒,而且是圆圆满满的持戒!戒律是自然的规律,是性德自然的流露,你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戒律就圆圆满满的一个也不漏。

13 你平常持戒不容易持得圆满,哪里晓得一句阿弥陀佛,就把大小乘、世出世间戒律统统都修了,一条没漏掉!

14 一部律藏的精神就是两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心念佛,诸恶自止,即“持戒波罗蜜”!你一心念佛,诸恶自然是止,诸恶自然不作。一心念佛,一心无二念,不但恶念没有,善念也没有。

15 恶念没有,小乘戒律圆满了;善念也没有,菩萨戒律圆满了,这就是持戒波罗蜜。持戒,你这功夫到家,做到究竟圆满的地步,就称之为“波罗蜜”。

16 佛教我们持戒律,就是要舍那些不善的,一切不善的事舍掉,这是教初学用这种方法。我们持戒可不能死在戒条之下,死在戒条之下,不但不能开智慧,你也不能得定。

17 心中本来无一物,哪里还有戒?如果还有一个不杀生,还有一个不偷盗,那你本性里头还有不杀生、不偷盗,那你还有二物,你就不是无一物了!要晓得,清净心里头什么都没有,那完全是本性显露出来。

18 我们无始劫以来就迷失了本性,现在佛教给我们的方法,是从持戒开始,从持戒得定,从得定开智慧,逐渐一步一步恢复我们的本性,这就说明持戒非常重要,决定不能够疏忽!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