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什么叫习气?

什么叫习气?

什么叫习气?



     我们在《华严经》学习过程当中,知道这桩事情不能说真有,也不能说真无,非有非无,有无二边都说不上。你说它没有,菩萨确实不起心、不动念,但是无始无明的习气在,习气不好懂,古大德的比喻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叫习气。古大德用酒瓶来比喻,酒瓶盛酒,把酒倒掉倒乾净,用乾布去擦,擦乾净了,酒一滴都没有了,闻闻还有味道,那个味道叫习气。有没有办法除?除不掉,怎么擦闻起来还有味道。怎样把这个习气消除?你放在那裡不要去理它,时间久了自然没有了,所以说「此处用不得力」。法身菩萨修行跟我们不一样,我们是真的有东西修,他没有,他一修就坏了,你修马上就堕落,所以没法子修,就是不理它。那要多长的时间,习气才能够断尽?我们一个酒瓶,酒瓶盖子打开放在那个地方,大概有叁个月,闻闻看可能就没有了。如果是烈酒可能要半年,酒精就没有,半年之后,你再闻闻看没有了,一百八十天,一般的酒应该也要一百天,味道就没有。

  所以习气的浓淡,佛把它分为四十一个阶级,叫四十一品,所以分作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个等级。习气统统没有了叫究竟圆满佛,那就到第五十二个位次,或者是从初住算起,四十二个位次,到四十二圆满。圆满,常寂光现前,不住在实报土,他住在常寂光,跟自性圆满的融入,是真入。这个入要晓得,初住就入了,入了带习气,带得很浓;等觉菩萨还带习气,带得很薄;到第四十二个阶级没有习气。常寂光虽然什么都没有,但是你带什么也无所谓,为什么?因为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常寂光就好像电影的银幕一样,那是常寂光。你带东西,那些银幕的景观、影像,那个没有关係,根本就没有染污。没有染污叫妄想,幻相,它不是真的,真的就会产生妨碍,它不是真的,所以它没有妨碍。这才叫「入诸无相定,见诸法寂静」,像看电视,你看到底片,底片一张一张,从来没有动过。

 怎样造成障碍?你把什么东西都放在心上,这个麻烦大!障碍不是从外来的,是你自作自受。大乘法教我们把障碍丢掉,就是说一切法决定不要放在心上。为什么?它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把这个东西放在心上,干什么?你心上本来没有,你一定要记住。你记住心里头本来没有,心是空的、心是寂静的,你就永远保持空、保持寂静,那你就是诸佛如来。

  心里面放上伦理道德,你是个善人;心里放上贪瞋痴慢疑,你是个恶人,善人恶人都出不了六道轮回,全都错了。无论是善是恶,都别放在心上,难,不容易!念佛有个巧办法,善恶全放下,只放阿弥陀佛,只把阿弥陀佛请到心里来,心里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这个办法好!

  你要记住心里有善,三善道往生;心里要有不善,就三恶道往生,六道轮回无量无边劫都搞不完,太苦了。这一生有机会遇到净土,只要我们把那个善跟恶换成阿弥陀佛,把善恶清除、放下,把阿弥陀佛请进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一不是阿弥陀佛,这就是决定往生。往生,一生当中决定成佛,你就圆满了,不要再搞别的,死心塌地抱住一句阿弥陀佛,你就成功了。

  生死疲劳,来生比这生一定更苦!

  现在的人,为五欲六尘所障,烦恼习气太重,面对外界的诱惑,天天在造业,天天在搞轮回。世间人的烦恼、无明、邪见无量无边,招来生生世世生死轮回的果报,佛经里面常讲“生死疲劳”,没休息的,非常苦,来生比这生一定更苦!

  世间人迷惑颠倒,把“名利”这两个字看得太重,起心动念都是名闻利养、贪嗔痴慢;可是要晓得,只要有这个意念、有这种行为,没有不堕恶道的。堕三恶道容易,出三恶道很难!《因果轮回录》里面,印光大师讲,在前清的时候有人杀猪,猪身上有“曹操六世身”这几个字,这说明那只猪是曹操第六次变猪身,而且不知道还要变多少次!

  畜生愚痴,在畜生道愈久就愈愚痴!当年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祇树给孤独园有一个工程,工地旁边有一窝蚂蚁,佛看了笑笑,弟子们就问佛,为什么看了这些蚂蚁发笑?佛说,这些蚂蚁很愚痴,七尊佛出世,它还没有脱离蚂蚁身。我们不说多,说一尊佛出世,三大阿僧祇劫;七尊佛出世,二十一大阿僧祇劫,它还作蚂蚁,你说这时间多长!

  不是说蚂蚁有那么长的寿命,而是蚂蚁死了之后,还堕蚂蚁身,生生世世都做蚂蚁,为什么会这样?它前世造不善业,堕畜生道投胎作蚂蚁,今生不晓得能换个身体,愚痴。我们今天这个世间,众生很可怜,为什么?堕落恶道的机会太多,非常苦!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接受圣贤教育,在一生当中,起心动念说是不堕恶道,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为什么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李老师在世的时候常常提醒我们,他以台中莲社做例子,莲社同修,一万个人里面,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三、五个而已,提醒我们。这是六十五年前的事情,现在大概一万个人当中,可能难得有一个。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们这些念佛人对于经、对于教确确实实没有依教奉行,「随经约令」这一句话,就是依教奉行,佛的经典天天在读,没去做,所以自己毛病习气没有办法改过来。

  这些深重的习气时时会发作,非常可怕,自己不知道,别人劝勉不欢喜,不但不听,完全表示拒绝,甚至于掉头而去,以后永不见面,这问题严重,而且就在我们眼前。

  所以我们起心动念佛知道,阿弥陀佛为什么不来接引你?你靠不住,你到极乐世界如果一发作,还影响别人,还破坏道场风气,这怎么能接引你?

  所以我常常勉励同学,我们要把经典里面的教训认真做到,现在就做阿弥陀佛的好学生,到临终,阿弥陀佛很欢喜的来接引你。你不能够顺从,不能依教奉行,人不知道,你能欺骗别人,你骗不了阿弥陀佛,你骗不了西方世界的大众。

  这大众里面,有很多跟我们有关系的人,过去生生世世在一起的,什么关系都有,我们往生,他们都随着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到极乐世界又团聚了,无量劫来家亲眷属、同学、伴侣又回到极乐世界团聚,你说你多欢喜、多开心。

  如果我们不肯依教奉行,怕的就是去不了,这个不能不注意,不能不认真的学习。


  如果有怀疑,把怀疑放下,读经,古人说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念上一千遍你就开悟了。一千遍不能开悟,两千遍,两千遍不开悟,三千遍,三千遍不能开悟,四千遍、五千遍一定开悟。

  悟,有小悟、有大悟、大彻大悟。天天提升自己,绝不迷惑,不批评人,一定要依教奉行。

  我们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决定不要拿着佛法去欺骗人。这种情形,外国、中国都有,学佛的人要小心谨慎,不要被人骗了。要有能力辨别邪正,有能力辨别是非,有能力辨别善恶。

  他要不善,不如法,我们不要批评,不毁谤别人,离开就好,那是我们的德行。肯离开是我们的智慧,是我们的善行。不再提他,不能替他宣传,他那条路是错误的,以盲引盲,要负因果责任,不能不知道。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淫欲”之念不断,轮回不终止;淫欲之念断了,才能脱离轮回

  我们看底下这段:

  【解】是以“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常念淫妷。”“邪”者横邪不正。“恶”者恶毒不善。《会疏》曰:“邪谓邪曲,恶谓罪恶。”“淫妷”者,“妷”音逸,同劮,婸也。“婸”者,淫也,放也。(见《中华大字典》)“淫”,荡也,贪色不以礼交也。又淫者,乃十恶之一。淫为枷锁,缚众生故;淫为罪源,生诸厄故。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入生死,故云:生死根本,欲为第一。

  “淫欲”,一定要把它认识清楚,然后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个世界所以成就,是夫妇造成的,没有夫妇这个关系,就不存在这个世界,所以它的根源要找到。张子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个人觉悟了;不觉悟,他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会做错事情。做错事情,自己造的罪业就重了,来生堕三恶道,一堕五千劫,你说多可怕!我们人生在世间,有几个人能活到一百岁的?很少。可是一个严重的罪恶,让你生生世世在地狱里头不能出头,太多太多!

  有人告诉我,我相信,他说现在天堂人很少;地狱人很多,挤都挤不动。我听了,很有道理。什么原因?造恶的人多,行善的人少。行善到天堂,所以天堂的人没有人间多;造恶的堕地狱,地狱人爆满。

  就用佛法“十善业”来看,做标准来看,你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十善业”,“善”:

  第一个,不杀生;第二个,不偷盗;第三个,不邪淫。身三,“三善”。

  口有“四善”: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意有“三善”:不贪,不嗔,不痴。

  我们这一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只要紧紧抓住这十条、这十个标准。翻过来就是十恶,身:杀,盗,淫;口: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贪、嗔、痴。那就是十恶。十恶必堕三途;严重的十恶,就是上品十恶,无间地狱。很可怕!

  经上这个比喻,“淫者,十恶之一。淫为枷锁、刑具,缚诸众生,淫是罪源,生一切罪恶,一切众生皆因淫欲而入生死”。所以佛法对这个看得很重,为什么?没有淫欲的念头,把淫欲的念头都换成阿弥陀佛,生死轮回他超越了,他来生到极乐世界,再也不在六道里头去轮回了。我们真的不想长住这个地球、不想受这些苦难,把这个念头转成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真的就往生了,你的目的达到了。

  不管是在家出家,犯了就是破戒。为什么?“淫泆而生”,来生堕三恶道;“贞洁而死”的人,来生都是人天两道,不堕三途。这两个是非常明显的例子。这个如果不能“放下”,生死轮回谁在那里推动?第一个因素就是“淫欲”。换句话说,“淫欲”的念头不断,轮回就不会终止,就永远存在;淫欲的念头断了,恭喜你,你的轮回离开了,你不会再搞六道轮回。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这个枷锁,披枷戴锁,这是刑具,在生死牢狱里头,就是六道轮回里头,没有出头的日子,所以说难出离故。

  它不像“偷盗、杀生”恼害众生,但是“淫欲”在心里面放不下,它能引发种种罪恶,所以它绑住你的善心善意,它只要一起作用都是有害的;如果是邪淫,这个罪就更重,来生果报肯定是三途,他决定去的地方,谁愿意去?!恶鬼、地狱、畜生,你愿意去吗?时时刻刻警惕自己,有这个念头就是有三途的因,有因必有果;把这个念头放下,这个因就没有了,换句话说,来生决定不堕三恶道。

  我们今天晓得,三善道也不行,出不了轮回。一定要下定决心,我在这一生当中要了生死,要出轮回。“三界”就是轮回,欲界、色界、无色界都在轮回里头。

  真正想超越轮回、了生死,我劝同学要认真修净土,为什么?八万四千法门,难行道,成就不容易。净土法门叫“易行道”,很容易成就,但是很难相信,难信易行。

  我们学经教干什么?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净土,帮助我们对净土的疑问断掉,断疑生信,我们有这个法门、有这部经典,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决定不能改变,保证你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

  【解】《瑜伽论》云:“诸爱之中,欲爱为最。”

  “爱”,这个意思非常广泛,“爱”的东西多了。我们学佛要爱佛、要爱菩萨。菩萨“大慈大悲”,所以佛家不讲“爱”,讲“慈悲”。

  “慈悲”是什么?理智的爱,里头没有情、没有欲,这个爱就叫“慈悲”。“慈”是帮助人得乐,“悲”是帮助人离苦,“离苦得乐”这就是“爱”,“爱”的行为,佛菩萨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教给我们,“诸爱之中,欲爱为最”,“情欲”这是最麻烦的事情。

  摘自《2014大经科注》第415集  2017年1月13日 讲于 香港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当离爱欲」。

  【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

  要看破,爱欲不要放在心上,荣华富贵的生活里面有多少不善的业因,有没有想到?再往深处想,将来一定有果报,想通了,自然你就放下。「《会疏》曰:荣华不可保,会者定离散」。会是聚会,缘聚的时候大家在一起,决定有散的时候,一定有离散的时候,常常想到离散。「爱欲不可常,盛者必衰故」。世间人确实颠倒妄乐,认为七情五欲是真的,拼命在追求,无止境的在享受,确实寿命还没有到,冤亲债主要他的命,天地鬼神夺他的算,苦因必招苦果,乐在哪里?「颠倒妄乐,故无可乐者」。这个世间乐是假的,绝对不是真的。

  「彭际清曰:一切世人以欲为乐」,欲望,他的乐就是他的欲望,不知道欲是苦本。「智者观之」,有智慧的人他看到的,「唯苦无乐。所以者何」,为什么?「以有为乐,无即是苦,不知有者无所因故」。人要懂得有无,有无都不执著,就解脱了。懂得恒顺众生,不为自己想,我以为是乐,他认为是苦,我要顺从他、随顺他,提高自己的警觉。什么警觉?离苦得乐的心,离开六道轮回,求生极乐世界,这个念头加强了。这好事情,不是坏事情。人要吃苦,他才能发愤。人要在享乐,忘掉了,把求生极乐世界给忘掉、疏忽了,不认真了。天天有痛苦,天天有高度的警觉心,这好事,不是坏事。我们不高度提高警觉心,怕来不及了。

  古人教导我们,欧阳修有一篇文章,「秋声赋」。早年我们在台中求学,李老师把这篇文章讲给我们听,文章的喻意,虽然说的是秋天,实际上是喻人生之秋。一个人的一生有春夏秋冬,从出生到二十岁,人生的春天;二十到四十,人生的夏天,春生夏长;四十岁到六十岁,人生的秋天;六十到八十,人生的冬天,也就是说该走了,秋收冬藏,六十到八十是该走的时候。八十以后没有了,多活一天是你多赚一天,多活一年是多赚一年,也就是说八十以后随时随地都可以走,不定什么时候,要有高度的警觉,在人生之秋就要办自己的事情了。春夏时候是可以办别人的,帮助别人,秋天的时候要准备自己的后事了。你看古人一篇文章,含这么深的意思在里头,没有智慧的人看不出来,有智慧,你一讲,我们一听,是有道理。秋冬还望办别人的事情,这错了。自己来生还搞六道轮回,这一生什么成就都没有,白来一趟,一生受的辛苦白受了。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奋发努力,勇猛精进,一句名号念到底,往生到净土,我们这一生没有白来,成就了。度众生的大事业,有缘可以随喜,没有缘决定不要去找,那就错了,找是攀缘。随缘可以不把事放在心上,攀缘是把事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错了,放在心上去不了极乐世界。万缘放下,彻底放下。

  下面说,「以得为乐,失即是苦,不知得者失所因故」。什么叫得?你那个乐的因失掉就苦了。跟前面有无这一对,不知道有者是无所因,有,把有的因丢掉了,就变成无。「以聚为乐」,聚会快乐,「散即是苦,不知聚者散所因故」。你的因聚因散,因聚,感觉得很快乐,散,悲伤就来了。「以生为乐,灭即是苦」,生,以为生是快乐,灭就是死,死是苦,「不知生者灭所因故」,是把你生的因灭掉。一切法全是相对的,这就是五种见惑里头的第二种。第一种是身见,身见是执著身,以为身是自己,错了。第二种就是对立,边见,就二边,你看生死是二边,得失是二边,聚散是二边,生灭是二边,边见,六道轮回的因。「盖谓众生所乐正是苦因。从兹苦因,必生苦果」,所以总结是「无可乐者」。你在这一生当中所谓的乐,假的,这个乐就是将来六道轮回的苦因。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