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舍利弗因地修行的故事

舍利弗因地修行的故事




    我们想靠自身修行得到正定聚是很难的。正定聚是十信位破一品无明,才能够达到正定聚。在这个正定聚以前,不定聚和邪定聚都是轻毛菩萨,进一退九。

舍利弗在因地修行,在六信位的时候,忽然发了一个心,我要行菩萨道。行菩萨道,就是要帮助众生。于是他就到闹市,行菩萨道,帮助众生。当时碰到一个人,在十字路口向大家请求帮助,说他母亲生病了,急需一味药的药引子。

这时舍利弗正好听到了,他想,我正要行菩萨道,碰上了,那我就在他身上行菩萨道。于是他很慷慨地说:“你需要什么,我来帮助。”那个青年说:“我需要药引子。”舍利弗说:“好,你说什么药引子。”“药引子要用人的眼睛,活眼睛。”

眼睛就比较难舍了,但一想到自己行的是菩萨道,舍利弗就拿刀把自己的眼睛挖下来了,送给那个青年。这个年轻人一看,说:“你怎么这么心急啊!我要的是右眼睛,你怎么把左眼睛给我了呀!”是呀,太急了,但一想帮忙帮到底吧,他就把另外一只眼睛也挖下来,递给他。那个年轻人拿着这个眼睛闻一闻说:“哎呀!你这个眼睛太臭了!不行啊!”把它扔到地上,还用脚踩踏。

这下,舍利弗就受不了。你看看这个鄙人啊,真的是太糟糕了。这个行菩萨道太难了,还是回去吧。于是他又退回到了声闻位,六十小劫都在那里打转。

所以修行是会退的,只有达到了正定聚(阿鞞跋致),我们修行才有保证,才能不断向前。到了极乐世界,即是正定聚,这是第十一愿正定必至涅槃愿的内容。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

TOP



人应互相帮助、彼此关怀。我们看看这个“人”字,恰好只是两划,而且互相倚靠、不能间离,或是少一画,否则就不像“人”了;还有字划的长短、上下要配合得好,“人”字才能写得美。

人生也是一样,人与人之间能互相帮助,才是美好的人生!佛陀也是如此教育弟子们,并且以身作则教导大家。

佛陀在世时,僧众共同生活,都是靠群体和敬共同维持僧团教规。当时僧团中有位阿那律尊者,每次听佛陀讲经时,他总是不知不觉地睡著了。当佛陀一开始讲,他就打瞌睡;等佛陀宣讲完毕,他又醒了,几乎每次都是如此。 

有一天,佛陀呵斥他,严厉地说:“阿那律陀!你为何如此懈怠!你知道吗?若堕入蛤蚌身,一睡就一千年!”阿那律陀听到佛陀的责备,又看到佛陀少见的怒容,他顿时睡意全消。从那时起,他发愤努力,精进用功不懈,甚至于不让眼皮合上,即使已经非常疲倦,但是他仍然不愿意闭眼休息,他觉得这是自己该振作精进的时候了。  

然而人却不能缺少粮食和睡眠,睡眠可以养神,也能够保护眼睛,阿那律陀连续几天不睡觉,导致眼疾,结果失明了。佛陀得知他由于太过用功而致眼盲,即教他训练“天眼”。虽然他肉眼已失明,但他依持佛陀教导,用心勤练天眼,终于练成天眼通,一切生活均能自理,不必依赖别人。  

有一天,目犍连尊者邀请阿那律尊者说:“我想出去行脚,你是否愿意一起去呢?”他说:“好啊!和你一起行脚是很光荣的事,也是很欢喜的事!”目犍连尊者就说:“那我们是否现在出发?”阿那律尊者说:“请等我补好几件依服之后再出门吧!”目犍连尊者问:“这是你现在急须要穿的衣服吗?那就等你补好后我们立刻出发。” 

阿那律尊者就拿针引线,用天眼一针针地缝补衣服,但是,因为一时之间没拿好,结果线和针脱离,针就掉到地上了。他高声喊道:“有没有要修福德的人呢?”当时,佛陀正好经过此处,听到他的声音,于是立即弯下身为他捡起针来、并且替他穿线。佛陀一边穿线,一边说:“我是爱福的人;我是喜爱修福的人!”  

阿那律尊者听到佛陀的声音,赶紧起身向佛陀顶礼,说:“佛陀!我承受不起让您为我穿线啊!”佛陀说:“这也是修福的机会,那怕只是轻而易举的服务;而且我累生累世都是如此,点点滴滴可以帮助别人的动作我都愿意做,我很珍惜机会,一点也不轻易放过!就如我今天的福报就是过生中不断累积所成的啊!所以至今乃至于未来,我仍然要积福修慧!”  

阿那律陀听了,非常感动敬佩。这件事在僧团之间传开后,大家都非常感动,因此,大家提倡于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帮助。例如眼明的人应帮助眼盲的人;行动自如的人应帮助行动不便的人,健康的人应帮助生病的人,每个人都互爱互助,僧团显得一片和睦。

佛陀总是以身作则在教导弟子们,而福报确实要一点一滴自己去累积,不可小看一点点的善行,若轻视小善不愿意做,那就没有修福的机会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