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北京大学公益讲座第二阶《光明 圆融 善》第9期课前分享录音整理稿

北京大学公益讲座第二阶《光明 圆融 善》第9期课前分享录音整理稿

  以下文字,根据8月21日下午第二阶《光明  圆融  善》课前三位听众的分享整理,三人均已成为志愿者。


  028志愿者、北京铁路中学退休老师李蔚(64岁):
   
    我真的很荣幸我能来到这里,我是这里年龄最长的吧。我也很享受这里的静谧、安宁与祥和。起码此时此地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歇息——即使是暂时的。真的,我那天下午听郭教授的课,三个多小时做到了什么都不去想,喜怒哀乐都放下了。耳中只有郭老师的讲授——那是从来没有过的心境。
  
    佛家讲“打坐”,为什么叫“打坐”?就是打消一切念头坐在那里,一心向佛。我也会背几段佛经,但是打不了,坐还可以,真的打不了!但是,就在郭老师那天的三个小时里,我真的做到了,我就在这里,我就听郭老师讲课。从来没有过的心境。脑子里什么都不想——在郭老师这里我做到了——不,是我得到了——不,是郭老师给了我这心境——心灵的宁静。我想这样的时候多一些,积累多了,人也就自然平静了,平常了,平和了。
  
    我虽然不像大家那么忙碌了,不必等待灵魂追赶我,可是,我也有灵魂出窍的时候。身与灵有时不能合而为一、合得和贴切。本来是一体的但却常常游离,这就有了问题。所谓灵魂出窍啊。怎么让灵魂与肉体真正能做到圆融、光明、至善、至诚?听郭老师的课,知道从生命要到慧命。多好啊!我教语文多年,名句知之不少,所谓“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好说,但做到了吗?做不到啊!郭老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明白了。感觉就如陶渊明所记《桃花源》“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郭老师为我现出一道光亮,指明了去世外桃源的路径。在我生命的冬日让我感到我还能迎来一个春天。谢谢他!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我们是多么的渺小;而生命之于我们仅仅一次,又是多么神奇与伟大。所以,郭老师告诉我们,要谦卑——因为我们的渺小;郭老师还告诉我们,要珍惜——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活到今日之岁,听完郭老师的课,明白了:酸甜苦辣都是营养,喜怒哀乐都是滋润。因为郭老师告诉我们:生命是拿来体验的——它的光明、圆融和善。
   
    刚通知我发言,没有准备,就说这些心里话。谢谢!


  027志愿者,经理人陶萌:

    我非常的惭愧,我是一直想来听郭老师讲的《从生命到慧命》,因为各种原因,一直等了三个月的时间。今天上午,我非常的欢喜,能来听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

    在这之前,我是听到几位志愿者跟我分享过。我就一直非常的期盼有这样的机缘,能够真正亲临课堂,得到这种难忘的加持。今天上午,静静的坐在课堂里面,我真正做到了放下自己,并把心扉完全打开。

    整个课程的程序设置非常紧凑。在我们观看那部由郭老师译制并配音的美国影片《宇宙旅行》,我的心受深受震撼。曾经,我们内心无名的烦恼是那么的庞大,觉得它是一座无法逾越喜马拉雅山,但当我们看到我们的地球在太阳系中,在整个宇宙中就是一粒微尘。而我们人类、我们自己又是什么呢?想到这里,我真的觉得我们所有的烦恼实在是太渺小、太渺小了。整个上午的课程非常令人的感动!

    当我听到郭老师创作并与杨玲老师配合朗诵的那首散文诗《灵魂的求诉》,真正触碰到了我内心的灵魂,我感受到灵魂与肉体的真正接触。我想到,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如果能静观自己的内心,都会有一种孤独感。

    当我们关上房门,关上灯,在黑夜里一个人独自面对自己的时候,我们问我们自己的心:真正的我们的内心是什么样的?我们是一个多么孤独的小孩。

    今天,通过这首诗,我们真正触碰到我们自己的灵魂,原来我们最应该做的是让我们的灵魂永远跟我们在一起。我们的灵魂其实充满着无限的、庞大的、无私的爱!只要我们愿意,只要我们愿意跟我们的灵魂拥抱,只要我们愿意手拉着手,把我们的爱传播出去,我们的生命就不孤独!

    今天上午,我真的非常非常受感动,在这样的一堂课中,在这样一群热情洋溢的志愿者的护持的环境里,听完和感受这种爱的传递,我一直到现在还是心潮澎湃,非常的激动!我突然觉悟到:北京大学公益讲座的课程,不是让你明白知识的课,是醒来找回自我的课!它没有给我们装什么思想和观念,而是让我们找到自己的心灵并让她成长。这样一个只有三个小时的课程,能让每一个生命显现出真实的状态,真是很美妙。听完上午的第一阶课程,我就告诉我自己,从此要做一个真实自然生活的人,做一个回归心灵珍惜生命的人。

    我感恩!感恩我们的全体志愿者,感恩郭老师!

  1117志愿者,经理人邢杨:

    我是1117号志愿者,这个号码是我人生40多年最幸运的一个号码,感恩志愿者团队让我把这个号码用来做我的志愿者编号。

    有一天我收到好朋友转来的短信,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这句话现在就挂在课堂的墙上):“我们的做到,证明我们全部的说,是真实不虚”。确实我40多年的人生,看过很多人说自己的信仰,描述自己的志向。但是,我也看到更多的人,走在中途就停留下来了,没有坚持下去。我非常渴望有这样的人、或这样一个团队,能坚守自己的信念,一直走,一直坚守。那天,我看到这样的一条短信,很受震撼。我毫不犹豫的回了短信:“我一定来参加这个团队。”今天,我来到现场,感受到了这样的氛围:亲切、热情、真诚,我的感觉是非常好!

    这是我第一次来做志愿者,通过今天现场的活动,我又有了一份深刻的感受。我觉得我们做的是一件好事,一件大好事。我们志愿者在为素不相识的人服务的时候,真是做到了不吝惜每一个细节。比如说,我们会把每一张凳子很仔细排成一条条直线,把每一瓶矿泉水的角度调成一致。正是这样的一个个小小的环节,体现了每个志愿者很深、很深的用心。我们希望大家没有白白度过今天的时光,我们希望能让大家真正领会到一份“光明、圆融、善”。我诚挚的谢谢各位,正是因为你们的到来,让我们有机会为你们服务践行了自己的做到。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来源:郭梓林博客http://guozilin.blog.sohu.com/183087227.html

  郭梓林:北京大学公益讲座志愿者经历: 1957年生于福建,1962年迁居江西,1974年上山下乡,1976年参军入伍,1979年退伍回城,1980年建筑工人,1982年大学读书,1985年担任国有企业团委书记,1989年担任国有企业总经理,1992年辞职下海合伙创办科瑞集团,现任科瑞集团副董事长。 2005年受聘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常务副所长。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