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念佛究竟要得到什么

念佛究竟要得到什么


    居士:请教法师,《了凡四训》消业障,福报现前,做得很成功,为什么我跟他一百八十度相反呢?皈依佛法僧三宝已经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常想这是逆增上缘,可是我的处境常让我对念佛感到灰心,请开示。

   法师:首先我们要问一下,我念佛的目的是什么?有时候,是不是觉得,哎呀,我念佛呀,一定要身体比别人好,钱要比别人赚得多,官要比别人当得大,这才是念佛有工夫,有效果。不要这样去比较,念佛的目的是解决无量劫以来生死轮回的大事呀,是要圆成我们本具的佛性。如果我们完成了这桩事情,世间的这个什么倒霉的事情,成功的事情,都是梦幻泡影的事情呀。好也好,坏也好,都是在做一个梦呀,都是空的,都是虚幻的。所以,对一个念佛行人一定要有这个智慧,好也好,坏也好,随着业风吹荡呀,随高随低随缘过。好就感谢阿弥陀佛,不好逆上缘更增加我们的道心。你看这个世间,是这么倒霉的事情,这三界火宅,冤家对头碰面,苦不堪言,赶紧离开嘛,这一念感谢它,它成就了我们出离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呀。你总是有这些不如意的事情,你要感谢它,它让我出离啊!如果天天都是很顺利,天天跟你讲好话,很甜蜜的话,让你舒舒服服,感觉到这个世间蛮不错的,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呀,死于安乐。我们念佛行人就是对苦难有一种敏锐的感受,你就在所谓的很成功,很快乐,很如意当中,你要看到它本质上的不如意,本质上的痛苦,苦空无常。现在诸佛菩萨加持我们,就是由于你对这个现世的福报太执著了,就让你不要有这个福报。因为你在福报中会迷惑颠倒嘛,所以让你有点倒霉的事,在忧患当中让我们生起一种出离心,超越出去。这个,心理学有个比较,如果一个沸腾的开水,你把一只青蛙放进下去,这个青蛙会蹦地一下跳出来,救了一命;如果你把这个青蛙放在水里面,冷水里面,你慢慢地在下面加温,加温,烧热,这个青蛙出不来,煮死了。所以,有这些倒霉的事情,那太好了,太欢喜了,阿弥陀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TOP

我们大家学佛修道的,所以第六意识你没有真正定住,你所有的境界都不是定。大家同学们都问东问西的,我今天总统答复你一句,要第六意识真定住了,第六意识怎么样定住呢?就是说,我们在禅观的课上给诸位讲得很清楚哦,我经常说,不管小乘、大乘、显教、密教,什么都不管,佛说的法十个归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安那般那,念身,念休息,念死。

     实际上真正的念什么?念佛先应该念死,佛把它排在第十位,实际上第一位,你上座也好,今天你一开始念佛,你先念死,这一刹那之间,你当成自己“我已经死了的人”,什么都不管,这个身体也就是死了的人。你不要说“我现在先打个坐,等我下座精神好了,再来给你做事啊!”那是你念活,不是念死,你下不了决心,放不下来。如是念死是第一。
   
所以我们有名的现代的,当然现在讲过时了,叫近代了,净土宗的大师印光法师,印光法师的房间里头你进去,他没有供阿弥陀佛像的,什么都没有,(只挂)大大一个字——“死”,他自己抬头一看,“死”,念法,念死的方法。所以没有生死决心的这个心理,修定修不好的。所以大家统统都在玩弄那个色阴境界的感受,这很严重啊!
                                                 摘自:《唯识与中观》


修行的法门,是把这个念转化过来。如修念佛法门,你如何去念佛?念佛就是把这感觉执着的作用转化成念佛。讲到念佛,我们知道佛法修持法门,归纳起来有十念,念佛、法、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增一阿含经》有个偈颂:“佛法圣众念,戒施及天念,休息安般念、身死念在后。”所有小乘的禅观法门,都没有超过这十念的,修持起来应该先念死,真正修行人应该随时觉得自己已经死了。譬如打坐,一上座要万缘放下,不放下此心不死,所以就看作此身已死,万缘也就放下了。所以念死应该是第一,也是基本的,但是它在十念法中排最后,因为世俗观念认为念死不好,所以不排在念佛法僧等等之前,而万缘放下就是念休息。

                                摘自:《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念死。死了以后这个父母所生身体的四大分化,根据佛在《增在阿含经》的记录,都综合起来。其实我们一上座,两腿一盘,眼睛一闭,假定当下即死;死了就是死了。死了以后不管天下怎么变,你放心,太阳照样出来,社幷会永远在运转,与你一点都没有关系。你走了或不走,对人生,对社幷会,对父母家庭孩子,也没有什么好,也没有什么不好。一上座就死了,就放下,念休息。
  
    十念最后一个重要的是“念死”。我常常告诉大家,真修行是倒转来的,第一是念死。一上座,不管你修什么法门,两腿一盘,“我”已经没有了,死掉了;至少父母所生的几十公斤肉体,只摆在这里什么都不管。随时觉得此身死掉了,不要了。能够念死才能念佛。你们都听过吧,这一代提倡净土宗的印光法师,他的关房没有佛像,墙壁上大大一个“死”字,就是念死。要发这个恳切心,随时随地觉得是死。
   
所以打坐还要选房间,闭关还要选环境,要什么环境!要死的时候,你还来得及选环境吗?你讲这里不好,换一个地方死,你有这个本事吗?真有这个本事的话,不错啰!那就是像禅宗那个祖师邓隐峰一样了。
   
邓隐峰祖师要走的时候,问大家,“诸方”,就是大家各方面,他们大家怎么走的?说吧!有回答说他们就是预知时至,宣布哪一天走,你们来呀,我要走了。然后洗个澡,自己上座盘个腿,写一个偈子,留几句话,就坐着走了。邓问,这样啊,有没有站立走的啊?说有。又问有没有睡着走的?答说,当然有了,佛就是睡着走的。又问,有没有倒转来走的?答说没有。邓隐峰说,那我倒转来走。
  
  然后他就像你们少林武功,两个手支着,头顶在地上,两只脚跷上面,就走了。你们练武功拿顶(倒立)时,长袍不下垂才怪,他穿着长袍,连长袍都没有垂下来,仍贴在身体上,就这么走了。
   
他妹妹是尼姑,也悟了道的。妹妹来一看,就过来在他身上一拍,骂他:“唉!我这个老兄啊,从小就调皮,到这个时候还耍花样!迷惑人。”邓隐峰已经倒转来走了,听妹妹一骂,又立起来说,这样不规矩啊!再站起来走吧。这才叫了生脱死。大家想一想,他怎么能这样来去自由啊!
  
  刚才为什么讲到这个?好像吃饱了没有事一样,因为讲到念死,所以修行随时要念死。一般人打坐修行,还要选个风水,择个地方,尤其现在人乱讲话,什么磁场,什么啥子的场!
   
再说“念死”。各种百千法门那么多,都是为了了生死。你说他这些是旁门左道,我在《禅海蠡测》上写,你们不要随便骂旁门左道,旁门也是门,左道也是道;不过真是可怜,走了迂回的路。殿堂只有一个,各条路都可以进来,走旁门的是在外面转啊转,转了千生万劫才转到殿堂来,多可怜啊!

    所以走如来心法,单刀直入,一下即生成就。禅宗讲即生成就,密宗号称跟禅宗不同,说是“即身成就”,连带这个肉体也转化成功了。不管你即生成就,还是即身成就,你们修行,先知道十念法,而修行第一步是先“念死”。
  
  现在我们讲的是修安那般那出入息和白骨观法门。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老是在大小乘经典中讲,修四禅八定而证果位的人,一定要走这两个法门?你看显教里头再没有其他的,密宗自认为密法了不起,你不要上当,所有密宗的修法,最高的还是这两个东西变的。
   
我告诉你们秘密,你们一眼就看透了。你看密宗那些修法,随便红教、花教、白教,画的佛像,下面第一个是脚踏尸体,就是白骨观,不净观的意思。
   
生命无常,随时会死,修行第一要念死,用功之所以不上路,是因为自己不怕死,我是生来就怕死,所以一辈子不敢离开这个。现在人家说:“老师啊,你还健康得很,比我们还健康。”我说:“小心,我九十岁的人了,活一天算两天半哎,今天跟你俩还吹牛讲话,明天也许看不见了”。生命在顷刻间没有了,要注意!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念死:世人都不愿意念死,事实上头陀行都在寒林之中,即公墓荒冢之上,这是正统的佛法。民国初年的净土宗大德,印光老和尚,在他的屋子中并没有供着佛像,他只供了一个大字,就是“死”,这是学佛者要首先面对的问题,也就是念死的方法,日日夜夜,念念不忘这个死。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