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妙祥法师:严持戒律,才能得到正确的禅定,外道无沙门果,不能成佛

妙祥法师:严持戒律,才能得到正确的禅定,外道无沙门果,不能成佛


 吉祥经:严持戒律,才能得到正确的禅定,外道无沙门果,不能成佛

  上妙下祥法师讲述的《吉祥经讲记》

  上妙下祥法师讲述:第八个,正定。依照佛所教导,正确地修行禅定,成就初禅乃至四禅,乃至无上菩提。【正定必须通过戒律,严持戒律再修禅定,他就会得到正确的禅定,也叫正定。】

  小乘行人修持八正道可以证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四个圣者果位。佛在《长阿含经》中说:“【若诸法中,无八圣道者,则无第一沙门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果]……今我法中有八圣道,则有第一沙门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门果。【外道异众无沙门果】。”

  【为什么外道没有沙门果呢?因为他没有八正道。没有八正道就不可能有沙门果,所以说外道想成佛是不可能的。】有的说外道也能成佛,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虽然有佛性,但是不按照佛法去修,他不能成圣果。【大乘行人修持八正道可以证得一地到十地菩萨圣者果位,直至最终成就佛果。】所以这个八正道对我们今后的修行是非常重要的,它指导了我们正确的修行,也指导了我们能够正确地获得真正的吉祥。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能为如此者,何处无不胜,到处皆多幸,此为最吉祥。

  ◎依此行持最吉祥

  也就是说“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一切处得福,是最为吉祥”。随处不会被征服,随处将获得安乐幸福。能依上面所说的法去实行的人,就可以无往而不胜,做了如上这些吉祥的事之后,就没有恐惧,不会被任何烦恼征服,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获得安乐幸福,这是最上吉祥之事。

  这里有两句话得注意:我们按照上面的吉祥去做,我们就会远离了恐怖,不会被任何烦恼征服。这是一句话。烦恼来了,它像瀑流,很难征服。如果你按照佛法,按照《吉祥经》去做,就不会被烦恼所征服。还有一句话最重要:在任何地方都会获得幸福——任何地方。

  不像算命说的,你们家的祖坟不好,或是你的房子不好,得换换地方。以求换地方来获得吉祥,这种做法是不究竟的,也不彻底,也是不真实的,它有迷信的成分。而且佛法在任何地方,你只要按照这个方法做都会获得安乐和幸福,这就是佛法殊胜的地方。我们为什么要讲解《吉祥经》?就是让人们在这生灭的世界中,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能获得最大的安乐和幸福,所以这是最吉祥的事情。

  前面的这几个偈子讲到了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然后如法修行,最后证得境界。证得境界就是八风不动心,无忧无烦恼。但注意的是,最后证得的境界并不是说就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求财得财等,这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实相,有时这些话是我们表达对吉祥的美好愿望。

  有的说我学这些,将来我想求什么有什么,求财得财。但是实际上,求财、求如意,目的都想求得什么?美好的,一个吉祥的愿望。他以为财和我们的如意就能满足这些要求了,以为有财就有幸福了,或是事事都顺着自己心就已经幸福了,这也不见得。只不过是我们想通过这个方法来得到这个吉祥,是表达吉祥的一种愿望,用如意、求财来表达我们的心。他也不懂得佛法,他只会这么说,所以这个可以理解。但在佛法里,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虽依世间法,其心不动摇,安稳无忧垢,此为最吉祥。

  ◎八风不动心

  虽依世间法,也有翻译为“八风不动心”。【虽然接触此世间法,但他的心却不为所动摇。无忧、无垢、无染、安稳,这是最上吉祥的事。】

  八风,也叫八法。因此八法,世间所爱、所憎,而能煽动人心,名之为风。【凡是世间所爱、所恨的都会产生煽动人心的作用,这就叫风。】

  比如说街面有俩人打仗了,我们正在走道或是经行呢,一看打仗,动心了,他为什么打仗啊?我得去看看。后来一想:不能看,哎呀,万一这是我认识的同学、朋友打仗,是不是我得帮点忙?这不能看。又一想:万一是我的亲属或我的孩子,或是我的亲人被打伤了需要上医院,我从旁边过得帮下忙吧。想了很多理由,【这个心被眼根给牵扯过去了,就跑去看了】,一看没那么回事。到那儿看完了知道上当了,又被骗了。【想去看或是动弹脚步这个过程就叫风,被所爱、所憎而牵动人心的为风。】

  【如果心有所主,安住于正法,不为爱、憎之所惑乱,即是八风不动。】什么叫心有主呢?就是【心不打妄想就为“主”;心要是打妄想就为“风”】。如果你什么都不想,就是安住在正法。爱憎之所惑乱,也不会动弹,不动即为吉祥。八风有几个表现呢?有八个:

  一、利。利者,利益。谓凡有益于我者,皆名为利。

  二、衰。衰者,减也。谓凡有减损于我者,皆名为衰。

  三、毁。毁者,毁谤。毁是背后被人毁谤。

  四、誉。誉即赞誉。誉是背后被人称赞。

  五、称。称即称道。称是当面被人称誉。

  六、讥。讥是当面被人讥讽。

  七、苦。苦即逼迫之义,或遇恶缘、恶境,身心所受的各种痛苦。

  八、乐。乐即欢悦之意,或遇好缘、好境,身心感受的各种快乐。

  这个八风我们常遇到,关键是这八风我们很难逃离的。一看到利,我们都是趋利而上。现在个别当官的有一个理论,是什么理论?千里为官只为利。都是这种目的,这都是不合适的。所以利是自私,利是八风。

  凡是损减于自己的就是衰。这里大家都明白,我就不详细说了。

  宋朝苏东坡在江北瓜洲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隔着一条江。这个故事大家都清楚。他与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有一天,苏东坡觉得自己修禅大有进步,赋诗一首,派书童送给佛印禅师看,诗这么说:“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尤其是闭关的人,特别愿意写诗,闭关静一静,最后非要作几首诗不可,你拦都拦不住,势不可挡,作完诗就想叫别人看。

  上回有个居士也把他作的诗给我看了,我说:“你叫我说实话?”他说:“师父你说实话。”我说:“一点用没有,废话一大篇,啥用也没有。有什么用啊?说的都是那些名词,有啥用?你不如老老实实地去做点——修禅哪,或是念经、诵咒,就完事了。”

  所以苏东坡不愧是诗人,写得特别好,“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描绘得非常好。禅师看完了,就批了两个字叫书童带回去。苏东坡一看,后面写着:“放屁。”苏东坡气坏了,最后乘船找禅师理论,气呼呼地说:“禅师,我拿你当好朋友。我修行,你不赞赏也罢了,你怎么可以骂人呢?”禅师说:“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过江来了呢?”这个故事也许是这两个大修行人示现给我们看,也许确实有这故事,挺教育人。

  我们往往就是这样,我们写那个诗都是什么呢?我有所成就,有所理解,放下了执着。放下执着了你干吗还写诗给我看呢,是不?那你不还是执着要这个对和错吗?所以就没有意义。我闭关时候也写过,不是没写过,后来都烧了。现在找啊,只有一个《行脚须知》,一个《回向偈》,那是我闭关时给一个师父写的,后来到居士手里了,他们就留下来了。其他的都烧了,发现不对了就烧了,烧了也挺心疼的。那时候就怕什么呢?万一哪天死了,这些就作为遗产留下来了。后来烧了呢,完了也没死。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修持八正道

  昨天讲到四圣谛,苦集灭道。在领悟四圣谛的时候,我们就迈向了涅槃之正道,当然这是最吉祥的了。

  下面讲八正道。道就是道路、途径、方法,八正道是觉悟真理的途径,所以称为道。其道远离了偏邪,所以叫正道。有八种:第一个,正见,关于佛法的正确的知见。如佛所说的四圣谛真理、善恶因果、缘起性空等正见,它排在第一位,可见正见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说正见非常重要?就是一个人的方向不能弄错了。如果方向错了,很多东西都错了,所以佛法的正见非常重要。我们既要明白四圣谛的真理,同样也要明白善恶因果的关系,更要明白缘起性空。

  现在我们学佛的居士,学佛以后对佛法的理解很快,大部分在善恶因果这块儿特别重视,有的虽然没有完全断恶修善,但是对因果的了解比较重视。他以为善恶因果就是佛法,这个因果就是佛法。也有人说,佛法就是一个大因果。所以说因果在我们心目中的位置,排在第一位了。

  因果是佛揭示的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也就是说在生灭法之中,人们所看不见的各种关系,都由善恶来支配着。不管我们这个世界也好,或其他世界,都充满了因和果的关系,有因就有果。这是不是正确呢?是正确的。但它是不是佛法究竟的真理呢?它只是揭示了宇宙的现象。真正的真理在哪儿呢?缘起性空。如果不明白缘起性空的人,说我已经懂得了佛法,我已经见到了佛法,那么他讲出的一切善恶和因果都属于世间法,不是佛法。

  佛讲的因果是因为佛彻见了缘起性空的道理,也通过实证证到了缘起性空这种佛法的本质。佛讲的因果是在缘起性空这个根本的基础上讲出的因果,所以那个因果才真正地通于佛法。我们有时候偏执于善恶因果里,不是不对,我们有时候因果讲得比较彻底,要求得还严重,但是忽略了一点,忽略了缘起性空,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

苦是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谛是集起来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凡夫自身的愚痴无明,和贪嗔痴恚等烦恼掀动的,而去造作种种的不善业,结果才会招集种种的痛苦;灭谛,是说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人生最究竟、最理想的归宿的真理。因为涅槃是常乐、安乐、寂静的境界。

  有的说涅槃就是死亡,这不对,涅槃是常住,不再灭了,安乐与快乐。不是我们那种快乐,像中个奖券似的那快乐。它这个乐是什么呢?是一种安详,那种自然的乐。

  你看佛像,仔细瞅他没笑,但你离远看,他就像在笑似的,那是一种安乐。寂静的境界,六根寂静。比如说火车在那儿跑着,我们就听到“咣当咣当”,耳朵就开始响起来了。一地震了,就乱晃。佛在世就没有这种现象,火车在那儿跑,飞机在那儿跑,钻到脑子里再出去,他都不会动一下,一点声音他也不会有的,他不会有声音。你说地震,在他跟前是不会震的,别说地震,什么震也不好使。

  寂静到什么程度呢?一切世界都归于静。就算世间法,我不灭掉,但是也不会影响我。我们走到有火车的地方,你要心里寂静了,火车声当时就听不见了。比如说走到市场,心里很寂静,虽然在走道,市场的叫卖声,你一声也听不见,你所看到的市场等于没看一样。这两眼闭是没闭?睁着呢,别人看你就在走道,你的内心既没看见市场,也没听到叫卖。因为什么呢?心里已经寂静了。

  比如说宣化上人,在美国的时候发个愿,他说:我在这个州就不允许发生地震。什么原因?说他有禅定力,什么是禅定力?就是寂静。禅定力能达到寂静的时候,他可以控制不让地震发生,就这么大的力量。如果进入了寂静,他也可以产生六种震动,所以说这个寂静非常殊胜。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