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修行者的财富

修行者的财富


    1.修行者最大的财富就是慈悲,这是富于财宝的修行。

  2.四梵住(四无量心)是与凡夫修行者共通的德(共功德),所以「悲」是与凡夫共通,但大悲则是唯佛具有的特质(不共佛法)之一。

  3.「住慈定者,刀、毒、水、火皆不能害。必致无灾横而命终。」—《大毗婆沙论》

  4.行慈悲有非常大的功德,如果连敌人也不忍加害,则是慈悲心的俱现。

  5.有真实信心与悲愍心的人,连恶鬼也恼不了他。

  6.修慈有十二功德,经上说:「眠于安乐,醒于安乐,不做恶梦,为人人所爱,也为非人所爱,众神守护,火、毒、刀所不能伤。心即统一,颜色清净,临终不昏迷。纵然不达最上(阿罗汉果),必至梵天界。」—《弥兰王之问》

  7.「专致于慈悲的人们,其身体发光,乃是由于利益他人,并非由于栴檀。」(印度古诗)

  8.「坐道场求道者,依慈克服一切魔力。」—《禅门法语集》

  9.「若人其根明利,欲饶益众生,有大慈悲心者,为说菩萨道。若有无上心,决定乐大事者,为示佛身,说无量佛法。」—《华严经》

  10.《法华经》中的「法师行」是连那迫害于我的恶人,最后都要使之成佛的慈悲行,所以实践此行的人,必须堪于忍受任何迫害。

  11.大乘佛教盛行弥勒菩萨信仰,弥勒是友爱、慈爱教师的意思。

  12.持五戒十善,则心成人天,不化度他而求自度,则心成声闻缘觉。智慧慈悲深,则心成菩萨,悟诸事,则心成佛。

  13.「自古有天帝来试验行者志气,或魔王波旬来阻碍修道。这些都是未离名利之心时,才会有的事。大慈大悲深,广度众生愿宏大,则无此障碍。」—《正法眼藏》

 佛在世的时候,身边的弟子都是怎样接触佛法、进入佛门,怎样获得成就,成就阿罗汉的?很多都是由于一些坎坷或挫折。现在我们也是这样,很多人都是经历了一些坎坷或挫折后才接触佛法,走进佛门。

  最可怕的,是觉察不到苦。若是你觉察或感觉到了苦、受到了伤害,这是好事。这个时候,去寻找它的根源:自己为什么痛苦?为什么受到伤害?这是因为自己在六道中轮回,由业力的牵引所导致的。这样,你才会生起真正的厌离心。“若是我继续六道轮回,还要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若是我继续跟着业力走或是受业力牵引的话,还要遭受无穷无尽的伤害……”“我要摆脱轮回,我要摆脱业力。”这样,你的出离心就发出来了。这时,你才有真正渴望解脱、希求解脱的心。

  我们很多人现在都还没有生起出离心,仅口头上说“我要解脱”,这是假的!因为我们还留恋着世间,我们还放不下世间的利益。很多人脚踏两只船:既想学佛,又想做凡夫做的这些事情;既想解脱,又想搞点轮回的事情;口上说要成佛,但做的都是凡夫做的事。

  佛和凡夫是两个境界,解脱和轮回是两个地方,一个是此岸,一个是彼岸。若是你想到达彼岸,必须要离开此岸;若是你真正想成佛,必须要断除凡夫的思想和行为。为什么总是脚踏两只船,总想一心二用啊!一心不能二用,脚踏两只船很危险,你哪里也到不了,甚至会掉进水里。若是你想搞轮回,就别想解脱;若是你想做凡夫,就别想成佛。如果你要搞轮回,遭受痛苦也是应该的,因为轮回的本性不离痛苦,你想忍也得忍,不想忍也得忍,没有办法,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所以,受到伤害或者遭遇痛苦是好事,可以生起厌离心、出离心。如果真正能生起厌离心或出离心,解脱就容易了。若是脚踏两只船,难啊,难就难在这儿!若是你能把决心下得彻底一点儿,就不难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未证悟众有情,以大悲心普周遍。

  这是讲发悲心。哪些众生?没有证悟空性、不明白空性的众生,对他们要生起大悲心。“周遍”是普遍的意思,即对所有的众生。

  一个真正证悟空性的人,在明白真相以后,他对众生自然会生起大悲心。因为在一个证悟者、大成就者的眼里,我们这些凡夫就像不懂事的孩子,甚至像疯子。若是一个疯子,一切都是颠倒的,好心人就会可怜这个人。有时像小孩子,什么都不懂。证悟空性的人,自然会对众生产生大悲心。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人,说自己开悟了,见性了……其实要看他们对众生是否有大悲心,若是对众生真正有大悲心,这个人有可能见性了,有可能有境界了。若是没有对众生生起大悲心,就是假的,没有证悟空性,也没有境界。

  若是证悟了空性,有境界了,想到众生那么愚痴、颠倒,就像一群孩子,就像一群疯子,自然就会产生大悲心。

  这是显位等持。对众生有大悲心了,这是很重要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