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传喜法师: 人的心灵世界也需要装藏

传喜法师: 人的心灵世界也需要装藏


  现在我们总以为,人是食物链的最高端,人就可以通吃一切。人类真的可以通吃一切吗?现在我们最大的缺陷就是看不到灵性世界,认识不到宇宙、生命体系有多么奥妙。尽管物质条件好了,但还是感觉不到幸福、快乐,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从佛教的角度,如何来化解?

  学佛不是茶余饭后的事,也不是红花配绿叶,佛教不是用来做绿叶的,佛教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当一个人只活在物质的层面,没有精神层面时,就为物欲所转;心为物役,这个人是很痛苦的! 一旦其行为不受控制就会走向极端,会伤己伤人,危害社会。

  —— 一个人如果阴阳失衡了,就会生病;如果精神和物质失衡了,社会也会生病。这样的社会现象,就是一个人精神上没有得到滋养,这个生命没有智慧,没有道德标准去自我约束。

  佛教正好对症下药,就是专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然后建立这种正确的信仰。

  佛教经过数千年检验,对人类是没有负作用的。所以学佛比我们现在找一点奇形怪状的精神依靠要有用得多,这是祖先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检验过的。

  我们寺院有块牌子“幸福是精神范畴”。要想在物质里找幸福,就错认了方向。有句话说得好: 在火里是找不到水泡的。净土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曾讲过:“心若迷失,物何以救?” 一个“心”迷失掉的人,物能救到他吗?只有在精神层面找到文化的能量,才可以填充我们空虚的精神世界。

  佛教的佛像要装藏,人的心灵世界也需要装藏。我们人心充塞了太多垃圾,成为受害者。现在弘扬佛法,就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对生命的一种爱、一种责任。把经过数千年人类检验的这种优秀文化再播种到人心,传播给这个社会,让我们的心灵充满阳光,充满幸福感。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我们现在学习的很多,如板块漂移学说、达尔文进化论,这些都是假想、假设,我们却当成了真理,是我们把祖辈们的文明否定了,直接嫁接了西方文艺复兴后的这种短浅思想。

  这世间如果没有觉悟的心,不管是人是物都会像风中的尘埃。人若觉悟了,烦恼即是菩提,有漏转为无漏,分别转为殊胜的智慧,轮回也能开出极乐的花朵。

  佛教,是经过人类几千年检验的智慧,这个成熟的思想是需要传递的。

  阿弥陀佛!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佛菩萨来世间做众生成佛的助道因缘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过去一切诸佛都依此而圆满了“无上正等正觉”。因为“无上正等正觉”,不能离开佛性的“因”,有这个“因”才会有这个“果”。 一切诸佛都是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是“无智亦无得”,“果”却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里有个“得”字,“果”是需要你“净念相继”护念着,最后才能有这个成“果”。

  “因”是不需要“得”的,每个人佛性的“因”是剥夺不掉的 —— 即“理需顿悟”——“果”,却是一个缘起、一个“因缘”,你有没有护念?佛陀在《涅槃经》里说:不能说每个人都有佛性一定成佛,这样说是错误的。应该怎么说呢?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当他觉悟到自己佛性的时候,戒恶修善,积累功德资粮,最后圆满了,他最后就能成佛 —— 即“事需渐修”。

  也不能说:这个人很坏,永远成不了佛。应该说:他现在无明,没有觉悟到自己的本性;如果觉悟了,以后真能忏悔业障,能够戒恶修善,最后圆满了,也是可以成佛的。所以:不能说一阐提不能成佛,也不能说他有佛性就能成佛。佛在《涅槃经》里很清晰地这样告诉我们。

  所以,“因缘”很重要啊!——“因”、“缘”、“果”、“报”,佛教讲“因缘果”三个字。我师父也这样告诉我们:佛、菩萨、善知识来世间,依着众生佛性的“因”,给他种这个“缘”,让它增长。过去种的,现在成熟;现在种的,让它因缘增长,以后成熟。佛菩萨来世间不空过,做众生成佛的助道因缘。

  —— 佛陀说:法,我都讲了,如果你们不按照我的法做,我在你面前也没用;如果你们能够尊重、守护我的法,能够依教奉行,即使我“不在”,跟“在”是一样的。所以,“法”为诸佛之母,“法”为菩萨母。

  三宝里面,“法宝”—— 位置很高!

  “法”是我们成道的重要因缘;所以传法的善知识,是我们破迷开悟、转邪成正非常重要的因缘,没有善知识切入到我们的生命中来,提携我们,我们很难觉悟!

  这即是尊师重道的宗旨。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