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禅主见性,佛念离尘

禅主见性,佛念离尘

禅主见性,佛念离尘

祖道影


《净土或问》节选元师子林天如则著


天如老人方宴默于卧云之室。有客排闼而入者。禅上人也。因命之坐。坐久夕阳在窗。篆烟将灭。客乃整衣起立。从容而问曰。窃闻永明寿和尚禀单传之学于天台韶国师。是为法眼的孙。匡徒于杭之净慈。座下常数千指。其机辩才智雷厉风飞。海内禅林推之为大宗匠。柰何说禅之外。自修净土之业。而且以教人复撰拣示西方等文。广传于世。及作四料拣偈。其略曰。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看他此等语言主张净土。壁立万仞无少宽容。无乃自屈其禅而过赞净土耶。此疑非小。师其为我辩之。

答曰。大哉问也。当知永明非过赞也。深有功于宗教者也。惜永明但举其纲。而发明未尽。故未能尽遣禅者之疑也。余忝学禅。未谙净土。然亦尝涉猎净土诸书。稍知其概。本是易行易入之方。亦是难说难信之法。所以释迦慈父现在世时。为诸弟子说弥陀经。预知末法众生少能信向。故引六方诸佛出广长舌说诚实言。以起其信。以破其疑。及于经末。因诸佛所赞。乃复自言。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此皆苦口丁宁劝人信向矣。且大悲世尊垂救末劫。凡金口所宣。一偈一句而人非人等莫不信受奉行。独于净土之说。则间有疑者何哉。良由净土教门至广至大。净土修法至简至易。以其广大而简易故。闻者不能不疑焉。所谓广大者。一切机根摄收都尽。上而至于等觉位中一生补处菩萨亦生净土。下而至于愚夫愚妇与夫五逆十恶无知之徒。临终但能念佛悔过。归心净土者。悉得往生也。所谓简易者。初无艰难劳苦之行。又无迷误差别之缘。但持阿弥陀佛四字名号。由此得离娑婆。得生极乐。得不退转。直至成佛而后已也。其广大既如彼。其简易又如此。故虽智者亦不能无疑焉。汝如知此。则知永明之赞深有意焉而非过也

问曰。广大简易既闻命矣。如禅宗悟达之士。既曰见性成佛。其肯复求净土之生乎。

答曰。汝未之知耳。悟达之士政愿求生。古人云。不生净土。何土可生。汝但未悟。使汝既悟。则汝净土之趋万牛不能挽矣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