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道家的智慧:低层次的人,往往会有这四种“负能量”!

道家的智慧:低层次的人,往往会有这四种“负能量”!

道家的智慧

低层次的人,往往会有这四种“负能量”!


道教


有人说,层次是人与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易经》写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不同层次的人,都会有各自的“圈子”,其他人很难融入。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同层次的人,话不投机半句多,境界也是不一样,在一起相处时,往往会感到很累。

我们所说的“层次”,并非是以身份高低或财富多寡来划分的,而是他们的眼界、格局、善恶、修养等等不同,于是就形成了不同的层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工作生活中有一类人的身上散发着“负能量”,只要他们出现,周围人的工作生活就会变得一团糟。

层次越低的人,身上往往会有这四种“负能量”,你有吗?



有的人心中充满阳光,世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有的人内心阴暗,他们看到的世界也充满着黑暗。

内心阴暗的人,整日抱怨命运的不公,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别人,他们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在这些人身边待久了,我们自己也会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遇到他们要学会远离。

常言道“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有自知之明的人从不抱怨别人,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从不抱怨天地;抱怨别人的人则穷途而不得志,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进取。

《道德经》有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滋养着万物,不会说自己多么仁厚,不求万物用草扎成的狗来表示祭拜他。

所以天地不言仁,不争仁,滋养着万物,并没有亲疏之分,成功靠的是自己,只有认清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是坦诚相待,一旦有了猜忌,那么再好的亲情、友情、爱情也会出现裂痕。

有些人喜欢猜忌多疑,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往往会当真,进而会伤害别人的感情。

猜忌多了,就会在朋友之间形成一种负能量,让人变得偏激和不可理喻。

《道德经》有云:“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一个人的诚信不足,别人就不会再信任他。诚信是一个人立身之本,一个人之所以能在社会上立足,“诚信”二字非常重要。同样的,别人以诚心对待你,如果你心中还充满着猜忌,那么时间久了,“诚信”就会变得一文不值。



我们常常听到有些人把“如果当初……”挂在嘴边,他们后悔自己所做的一切,整日在埋怨自己的过往。

《庄子》有云“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过往的时光已经不能追回,也许以前失败过、受伤过,然而不能总是沉溺于过往的不美好的事,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是注定要失败的。

活在当下,珍惜现在的时间,不要抱怨自己的过去,就算失败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更是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



《庄子》里的鲲鹏扶摇直上九万里,心怀青云之志,然而树上的鸟雀却在旁边嘲笑大鹏鸟,对于鸟雀来说,它眼里的世界就是脚下抓住的那根树枝而已。

“智小者不可以谋大,趣卑者不可与谈高。”

不要和智慧不足的人谈论大事,也不要和趣味低俗的人谈高雅的东西。


目光短浅的人,就像井底之蛙,只活在井口大的世界里。

这些人没有长远的打算,只看重眼前的利益,以他们的思维层次很难理解那些志向远大的人。

就像《道德经》写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再多的财富也有耗尽的时刻,不要只盯着眼前的那些利益和富贵,凡事都需要从长计议,不能目光短浅。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