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残害役使我们的真正怨敌——贪嗔痴慢嫉

残害役使我们的真正怨敌——贪嗔痴慢嫉

残害役使我们的真正怨敌——贪嗔痴慢嫉




作 者:堪布索达吉传讲





嗔贪等诸敌,无手也无足,

非勇非精明,役我怎如奴?



    嗔恨、贪欲、愚痴等烦恼敌,没有手也没有足,也没有勇猛精明之胆略,它们怎么将我像奴隶一样役使呢?

在《俱舍论》中,“烦恼”有精确、详细的分类和定义。颂中“嗔贪等诸敌”是指贪、嗔、痴、慢、嫉五种根本烦恼,二十种随烦恼。在《大智度论》中,烦恼定义为:“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这些损害他人,使自心苦闷的烦恼,是我们修道中的怨敌。这种敌人非常奇怪,不像平常世间敌人,世间敌人有肢体、有胆略,看起来就有伤害人的能力。可是烦恼怨敌,详细反复地观察,它无形无色,根本不存在肢体;它也没有精明机巧的谋略,因为它本性就是无明;它也没有勇猛的胆量,在真正了解它并有一定实证功德的修行人面前,他软弱得一点威力也没有,甚至当我们提起正念时,它也会消失无踪。但是很奇怪,像这样没有肢体、胆略的敌人,从无始以来,一直将我们牢牢捆住,时时刻刻地役使我们,驱动我们不停地造作恶业。而我们就像奴隶在奴隶主面前,也像是被拴住鼻子的牛或木偶一般,毫无自由。

我们大都有切身体验,在尚未获得真正能有效对治烦恼的能力前,贪心严重的人,贪心一生起来,不管如何去做都抵挡不住贪心敌人,在它的驱使之下立即就会产生各种各样过失。嗔心严重者,生起嗔心时,自己满腹经论也不起作用了,虽然再三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生气……但没有用,嗔心敌人的催动使自己毫无自主,疾风暴雨地发作起来。在旁人看来,自己似乎是精神不正常,事过之后自己回想起来,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是什么样、干了些什么。虽然很后悔,但下次在遇同样情况时,又完全被嗔敌所制,自己失去了所有控制……

在《入行论大疏》中,详细讲解了十种根本烦恼——见所摄之五种烦恼与非见所摄五种烦恼。根索曲扎仁波切的讲义中,也将五种根本烦恼分析得较详细。但概括性地说,烦恼是我们堕地狱的向导,自相续烦恼生起时,自己根本没有一丝自由。刚才讲了贪心、嗔心,同样,我们愚痴烦恼也如此,很多人晚上八点开始睡觉,可以睡到第二天早上八点,中午还要睡上几个小时,整天只顾睡,读诵修行之事全都抛在梦乡里,这就是愚痴烦恼覆盖自心的后果。如果没有这种烦恼,我们要做到与高僧大德一样,昼夜精勤修学也就很容易。但是愚痴烦恼敌人的障碍,使我们已经浪费了无数光阴,而且将自己拉向更深的愚痴黑暗中。

贪嗔痴烦恼非常狠毒,即使奴隶主对奴隶,也不可能恒时如是残害役使。烦恼住在我们心中,也像盘踞在那儿的一条毒蛇,不时就咬我们一口,从无始以来就一直这样在毒害我们。可是有些人还洋洋得意,不觉得自己有烦恼,以前的高僧大德也这样说过:对于修行人,烦恼也分上、中、下三等。对修行最为精进者,他会觉得自己烦恼非常多;修行中等的人,他会觉得自己的烦恼也是中等的;对于那些懈怠者,他们浑浑噩噩,认识不到烦恼,没有与自心烦恼作斗争的经验,尽管他们烦恼深重,反而以为自己相续清净。所以,真正觉得自相续中烦恼深重者,他们修行可能是要好一点。我们在修行越来越精进时,烦恼敌人就极不高兴,更加用功施展伎俩,给我们制造各种违缘、障碍;修行一点也不用功的,烦恼敌人会特别欢喜他,这样它们就会有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与烦恼敌人同一系统的各种魔王也就会特别照顾,使这些懈怠者觉得太平无事,结果顺利堕落恶趣。

——节自索达吉堪布传讲《入菩萨行·第四品 不放逸》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