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海涛法师弘法开示文集

受持斋戒应有的认知

海涛法师开示


  受八关斋戒最主要的意义是希望改变我们的生活,一切众生无不追求幸福安乐,所以佛特别为我们宣讲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佛说斋戒经》。在佛世的时代求受八关斋戒都是这样,这些皇宫贵族在斋戒日的时候,礼请出家人到家里供养,然后请求一位尊贵的出家众为家人授戒。有一天舍卫国的宰相请了佛陀到家里来为他妈妈授戒,宰相的母亲叫韦耶,韦耶夫人一大早沐浴净身,穿著干净的衣服。她的儿女,侍者,也一起出来礼佛。佛陀就问韦耶夫人说,你一大早洗得这么干净,是为了什么?韦耶夫人说,尊贵的佛陀,今天跟我的子孙,这些侍者,大家都想要求受斋戒。佛陀又问她:斋戒有三种,请问你要受哪一种?韦耶夫人请求说,请佛慈悲跟我讲一讲,到底是哪三种斋戒呢?

  佛说,第一种叫牧牛斋,第二种叫尼犍斋,第三叫佛法斋。佛陀开始解释了,什么叫牧牛斋?放牛的人忙了一天,傍晚回家的时候,只想着明天要到哪里寻找丰美的水草养他的牛,如果牛越养越肥,他赚的钱就越多,除此之外,不想其他的事情。这是比喻有些人受斋戒之后,心里只挂念家庭或事业,只想着斋戒结束之后要吃什么大餐,滋补身体,就跟放牛人心里所想的一样,这叫牧牛斋。进一步说,若今生受持斋戒,而心不在戒法上,只希望求得来生的安乐,这也得不到解脱的利益,这样用心是不明智的。

  第二种叫尼犍斋。在佛陀时代,有那种尼犍子外道,每个月十五日,他们跪在地上守斋戒,百里之内的一切神祇都是他们跪拜的对象,他们向这些神祇说,我今天守斋戒,不敢作坏事,今天我是个没有家的人,没有亲戚眷属,妻子奴婢也不是我的,我也不是他们的主人。这些话听起来很伟大,但要知道,他们只求表面功夫,使人认为他们很有修行,蒙骗世人,实际上毫无精神内涵,何况心念也不端正。隔天斋戒结束以后,一切习气,依然故我,又乱来了。就像我们台湾建醮的风俗一样,三天不杀生,三天吃素,到第四天又大开杀戒,什么戒都没了。像这样的斋戒得不到大福报,这样的用心也是不明智的。

  什么叫佛法斋?愿意秉承佛道的在家弟子,每个月有六天持斋戒,受八条戒律。第一条戒律,一天一夜,用心像阿罗汉、佛菩萨,绝没有杀害众生的意念,一心慈念一切众生,乃至绝对不轻易伤害小动物,想的只是如何利益一切,这是第一条戒律。不是说今天守斋就好,明天不用,重点是要熏习这个善念,不杀生,而且保护生命。

  第二条戒律,一天一夜之中,用心像阿罗汉、佛菩萨,绝不贪心,也没有夺取别人财物的意念。不但如此,而且一心念着布施,欢喜布施,亲手布施。布施的时候,毫不悭吝,内心恭敬,不求回报,以这样的清净布施,去除我们的悭贪。

  第三条戒律,一日一夜持清净戒,没有男女淫欲的念头或行为,不贪恋卧室,不生邪念,不贪着男女的外表,以这样清净的戒律,一心修行。

  第四条戒律,一日一夜持清净戒,绝没有欺骗众生的语言。一天当中,讲话要安定和缓,用和雅的语言,绝不虚伪,心口相应,这叫不妄语戒。佛告诉韦耶夫人,不只是不妄语而已,而是要试着用一种安定、徐缓、不虚伪、心口一致的语言。

  第五条戒律,一日一夜持清净心,有如大修行人一样,不喝酒,不让心思迷乱,不失去我们的心志,去除放逸。如何保持不迷乱呢?不是说不喝酒就算了。重要的是行住坐卧不慌乱,穿著海青时,手不要放下,要放在肚脐的位置,端端正正走路,不能冲、不能跑,要这样守持清净戒。

  第六条戒律,佛陀又说了,一日一夜持清净心,像阿罗汉一样。不擦香水,不戴花,不抹胭脂,不唱歌跳舞,没有追求快乐的欲念。

  第七条戒律,一日一夜持清净心有如阿罗汉,不求安逸,不坐卧高广大床,只睡卧草席或小床,不贪图身体的享受,一心思惟经法教理。

  第八,一日一夜持清净心,奉持戒法,过午不食,不贪口欲。而且不吃肉、不吃蛋、不吃葱、蒜,减少饮食以节制欲望,保持身心轻安,一心持戒清净。

  过午不食,也叫「非时不食」。如果能好好持守,在家的福报可以称王称帝,什么人知道吗?秦始皇,他的福报大到可以统一中国,可以想见他过去世一定持过八关斋戒,乃至过午不食。怎么知道的?因为他有四十根牙齿的好相,这是从持这条戒来的。还有一位是谁?唐朝时候的清凉国师,也是四十颗牙齿,他经历过九个朝代,做了七个皇帝的国师。所以各位,不要爱吃骨头血肉,那会使你掉牙齿,晚上也不要贪吃。否则,一到五十岁,牙齿开始脱落,一到六十岁,只剩一半,都是因为贪图口腹之欲造成的。佛要我们作一个简单清白的真人,要我们放下世间的财产、外表、名利、欲望,因为这些都是假的。

  永嘉禅师的《证道歌》里面说了:「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修行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贫穷,但内心一点都不穷。迦叶尊者开悟之后说了一首偈:「所食无过一升饭,眠卧惟须一小床,两张毡布足遮身,此外并无愚痴物。」各位今天慈心做真人,做个贫道人,虽然外表贫穷,但内心非常的富裕。

  在这部经里面。佛除了跟韦耶夫人讲八条戒律,遮止贪欲的种种行为,又告诉韦耶夫人,受斋之日当修习五个念头,经典中称为「五念」,如果将「念施」再开演出来,则称为「六念」。那「五念」是哪五个呢?第一、念佛,佛是什么?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父、无上士、经法御、天人师。所谓「经法御」就是「调御丈夫」,翻译上有些不同。比如父母亲有读书,有社会知识,知道如何教育子女;作法师的深入经藏,以佛法教化众生,这叫调御丈夫。不分在家出家,各位也要发愿作个调御丈夫,以佛的教法引导众生。我个人觉得「经法御」翻译得很好,若只想管别人、驾驭别人,没有以经法作引导,只是拉很多信徒,内心没有准则,这不叫「经法御」。所以各位学习念佛,也要念着佛陀十种名号的功德及意义。

  第二、念法,「法」就是佛所说的法,佛说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支。佛所说的三十七道品,不只对出家人说,在家人也要会。具足不毁、思念勿忘,随时注意自己有没有符合三十七道品,如果你能了解其中的方法,安住在禅观中,才是世间的智者。所以念法的时候,你的愚痴,种种不好的意念,乃至瞋恨的习性都可以消除。很多人学佛很久了,甚至出家很久了,还是喜欢生气,喜欢说是非,容易起贪念,为什么?因为「法」没有入心,没有见法、没有入法。口说念佛、吃素,劝人做好事,但是内心没有「法」。

  第三、念众。这个「众」是指出家众,乃至菩萨之和合众。佛告诉韦耶夫人,要对出家菩萨恭敬、亲近,依止其智慧的教导。各位要注意,是依止其智慧,不是依止人,所谓「依法不依人」。佛弟子中有正见成就的,有证初果、二果、三果,甚至证阿罗汉的。这一些都是守戒成就、禅定成就、智慧成就、解脱知见成就者。他是圣德具足者,乃至行为圆满者,天上天下尊他为福田。如果专注念僧,那么愚痴的念头,乃至爱生气的习性都可以消除,欢喜自在。所以守斋戒、念和合众有如此殊胜的功德。

  第四、念戒。受持佛所制定的戒律,一心奉持而不犯戒、不损戒、不动心、不忘戒,随时小心护持戒法,保持善心。有如此智慧的人必定受到众人的推举、赞叹,又能引导他人念清净戒。因此他的愚痴、不好的意念,生气的习性都可以消除,将来又可以得到喜心,善心自然生起的果报。欢喜守持戒律,就像把镜子磨亮,可以照见自己的缺失。

  第五、念天。「天」所代表的意义是有信心、持戒、多闻、有布施、有智慧。天上的第一层天是四天王天,第二层天是忉利天,第三层天是焰摩天,第四层天是兜率天,第五层天是不憍乐天,第六层天是化应声天,也称作他化自在天。化应声天上一日一夜等于人间多久呢?九十二亿一千六百万年,八关斋戒好好修持,将来必定享用到这样的快乐。佛告诉韦耶夫人,你若是有信心,又喜欢听闻佛法,又喜欢布施,又能如法守持斋戒,又有智慧奉持佛法,不但这一辈子富贵,命尽以后,还可以生到天上,享受长久的安稳快乐。维耶夫人听了非常高兴,有这样的快乐,这样的好处,她发愿一定要守持佛陀的斋戒,以后天福无量。

TOP

八关斋戒之开导讲解

海涛法师开示


  凡是众生都有感情,从有感情开始,必得要享受变化,有聚合便有分离,这是世间的常态。那天我看见一个老菩萨很会念佛,念珠都发亮啊!我说老菩萨,你现在好好念佛,不要烦恼,阿弥陀佛一定来接你,趁你现在身体健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好,人不一定要活很久,我这样跟他说。结果呢,他流眼泪了,他说:师父!你刚才看见了吗?那一个中年人是我儿子,其他的孩子都是医生,每天忙碌,甚至去了美国,这孩子自闭症,不跟人讲话,也不娶妻,我现在很烦恼他,我若死了,以后谁来照顾他?我心想:坏了!各位,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虔诚念佛,但无法往生的原因,想到儿子流眼泪,放不下呀!我说:老菩萨,你不要顾虑他,不会有事的,你这么执着他,以后去不了极乐世界。这个世间不光你儿子会生病,你向外面看去,那么多人受苦,孩子有孩子的因缘,你只要往生极乐世界,乘愿再来,才有能力帮助对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着,执着有我爱的、我不爱的,因此而有贪瞋痴,起种种烦恼分别。造业的时候大家没感觉,但受报的时候就苦了!没有人逃脱得了,即使佛也不例外,各位,佛陀只要示现肉身,一样要接受业报的。有一次佛接受一位国王的招待,但宿世的业报现前了。国王竟忘了佛陀要来应供,出门去了,造成佛陀及所有僧众三个月没东西吃,怎么办?只好吃马麦,大家很可怜,阿罗汉吃这个,佛陀也吃这个,但佛陀很自在,好象吃山珍海味一样。那时候,舍利弗尊者就问说:佛啊,这种米糠你吃得下去哦,这位施主太不应该!佛说:很好吃啊,你们不相信吗?于是佛将一些吃过的残食交给他,舍利弗一吃,惊讶不已,「佛啊!我从出世以来,不曾吃过这么美味的东西。」各位,一切食物对佛而言都是最美味的,这叫「味上味相」。但是对其他人就不一样了,阿罗汉虽然也得解脱,但是功德不圆满,所以他感觉马麦很难吃。而佛已经功德圆满,虽然他示现业报,但一切都是为了教化众生,佛是不会受苦的,圣者的境界毕竟不同。

  有一次,他方净土有个菩萨,叫扎巴菩萨,他为了参访释迦牟尼佛而来到阎浮提,扎巴菩萨向佛说:佛啊,原来你们阎浮提世界也那么庄严清净啊!舍利弗在旁边听了,觉得很纳闷:明明是五浊恶世,为什么说是清净的呢?佛知道舍利弗的疑问,就用神通加持他,让他看见这个世界的清净相。「舍利弗!你现在看见了吗?这世界是清净的?还是污浊的?」舍利弗一看,原来这世界原本是那么清净,为什么我从来不知道。佛说:二乘人因为厌离心重,所以看这个世界是骯脏的!这也就是「万法唯心造」的道理,世间是唯心所现,只要改变自己的内心,世界必定跟着改变,这是正报与依报相互对应的道理。

  在印度有个真实的故事,从前在那烂陀大学有一位月称大师,他告诉这些每天研究学问的老师、学生:你们好好读书,我负责供养你们牛奶,大家不必担心饮食的问题。从那天开始,月称大师每天叫人送来很多牛奶,喝也喝不完。有人觉得奇怪,月称大师自己是个修行人,他哪有办法拿到那么多牛奶,而且源源不绝?于是有人跑到月称大师的地方,想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大家等了一整天,既没有看见月称大师出门,也没看见有人送来,大家进去一看,只见墙壁上画了很多牛,大家非常纳闷地问:法师啊,你的牛奶究竟从哪来的?月称大师指着墙上说:牛在那里啊!各位,了解吗?对我们来讲,它是图画;对一个证得空性的人而言,图画中的牛可以是真牛,也可以挤出牛奶,圣者的境界超越了对立,所以能变现万法,以幻化的牛奶供养幻化的众生。

  众生所受的苦都是从妄想分别中产生的。那一天有人问:师父,今天是选举的日子,办八关斋妥当吗?我说,更需要办,选举是一种对立的心态,造成社会纷纷扰扰,对立、分裂、咒骂,这时候我们更要受持清净斋戒,回向给这个社会,希望世间没有对立,也没有战争,希望大家学习佛陀的慈悲,这叫生命的选举,承认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承认一切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去除分别对立。

  有关八关斋戒开导的部份,大家看第十一页,「善男子,善女人等,汝等既殷勤恳请」。我们今日持戒必须求戒,戒从哪里来?从持戒圆满的出家众来,所以以下说:「可尔,可以为汝等作八戒本师,所有语言听我开导。夫戒者,如来利益众生之首务。」各位要知道,在尚未解脱之前,人人业报不同--好运、坏运、长寿、短寿。有人天生很聪明,我们很羡慕,那是因为他恭敬三宝,所以智慧比别人高。有的人天生就笨笨的,跟他讲了几遍,还听不懂,到底是受到什么烦恼习气的障碍,必须自己去观察检讨。

  很多人喜欢拜自己的上师,看见其他出家人,理都不理。喜欢净土经典,或是喜欢密乘的经典,对其他的经典不尊敬,也不喜欢看,有轻慢心,这样一辈子不会开智慧,乃至有障碍,这方面一定要非常注意。对三宝有真正恭敬心的人,自然对众生有平等的慈悲,很自然的。佛说:如来以利生为首务,叫我们要持戒,戒是什么意思?好的行为,利益众生的行为,不伤害众生的行为都是戒,戒有所谓「止持、作持」。不应该作而作是犯戒,该作而没去作,也是犯戒。

  今天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别人学习的模范,必需以持戒作基础,所谓「三机等践,七众通收」。不管是修人天法,或为解脱而修出世法,或为众生而修菩萨法,都必须以持戒作基础,不分在家、出家,叫「七众通收」。因为持清净戒而解脱生死,这种觉悟称为「菩提」。共有三种,第一,叫声闻菩提,以证得四圣谛的阿罗汉作为代表;再来,缘觉菩提,指的是体悟十二因缘的独觉圣者;大乘佛法是什么?圆满菩提,也叫佛菩提,也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修行的终极目标。大乘佛法中,显教的的修行必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另一种是密教的胜观,经过持咒、灌顶,以种种大手印,大圆满的修行而快速成佛。所以中国佛教最好,因为什么?显密双修,经咒共持。各位刚才施食也好,洒净也好,都有念咒,是吗?差别在于我们持咒的时候,道次第没有真实了解,以后若有机会,应该把持咒该有的前行、正行,及正式的仪轨作个全盘了解,以便得到快速的成就。

  再来,所谓「五乘运载,戒为轴辖」。一般而言,修行分成五个阶段,好象从一楼到五楼--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乘。要爬到五楼必须从一楼开始,以下士道、中士道作基础,以增上心、出离心作基本,发起真正的菩提心,圆满成佛,所以称之为五乘共法,五乘的行者都要持戒,所以说「万善克备,戒为基本」。今天我们传授八戒,各位必须了解,依据《优婆塞戒经》所说,受八关斋戒的过程本来不是这样的,是一个法师对一个戒子,一次传一个,一一传授。因为《优婆塞戒经》着重于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所以这方面有严格的规定。但大部份的经论,尤其《俱舍论》主张可以开缘,传授八关斋戒可以一人传多人,若是三坛大戒又不同了。三坛大戒是一个一个来,最多三个出家人一起入坛,不能一次成千上百个人。主张一一传授是代表慎重,使对方得到圆满的戒体。

  八关斋戒也叫八关斋,所谓「关者、禁闭」,要禁止八种事情不能做。 所谓「斋者,齐义」,在外相是过午不食,内心是清净的,所以「八事助成清净斋体故,由其八事斋体共相支持,又名八支斋法,须知斋亦名戒。」所谓:心中无非,自性净,斋名为清净;戒就是不起贪瞋痴,不污染,名为戒。所谓「佛所制定故」,这是说明这种戒法不是外道所制的,每一种宗教都有他们的戒法,甚至也有持斋,但那种斋戒与解脱毫不相干。而佛所制定的戒律,再再使行者趣向解脱,趣向清净。

  其次说明:「戒亦名斋,齐身口意三业故」。这是制止身体的行为不恼害众生,整齐而无秽恶。所谓「口业齐」,这是制止我们的言语造作种种过失。所谓「心业齐」,这是制止我们的心念不起贪瞋痴烦恼。所以各位一进入佛堂,最好就念念「唵阿吽」,这个「唵阿吽」有身躯清净、语言清净、心意清净的深层意义;也可以观想白色的光,红色的光,蓝色的光,将我们凡夫的身口意转化成佛菩萨的身口意。通常咒语的头一个字,譬如:唵嘛呢呗美吽的「唵」即代表「唵阿吽」,它可以将凡夫的五毒转成佛菩萨的五智,乃至得到五方佛的加持,所以每个咒语前面都有清净的转化。

  各位今天受了斋戒之后,以后要注意持戒的日子,每个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及末后两天,中国人又加上初一,最少就有七天,这几天以八戒约束我们的身口意。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那天跟你先生或太太说,不好意思,我今天作菩萨,必须全断淫欲;第四、不妄语、不造口业;第五、不饮酒;第六、不化妆,斋戒日那天不化妆,不可以爱漂亮,不以香花璎珞香油涂身;第七、不享受,不坐卧高广大床,不唱歌跳舞,不看电视节目;第八、离非时食,那天不但吃素,而且过午不食。像我们今日正式八关斋戒,各位必须要过午不食,以这样的清净因而获得清净之果,乃至成为往生净土、解脱生死痛苦的正因。

TOP

认识命运的主人

海涛法师开示


  利用今天的机会来跟各位讲个题目,叫:「关怀生命」,也叫「认识自己」。各位现在像一棵小树,即将茁壮,而这一棵树要长大,必须让它晒太阳、洒水,才长得漂亮。很多人问我:师父 您们出家干么?理个大光头怎么会快乐?又没有女朋友,又不能有钱,怎么快乐?我想这是各位现在没办法体会的!只要超越了外表,你就漂亮,就快乐了。各位记住,要作身体的主人,不要作身体的奴隶。

  首先各位要了解,一个人出生以后,外表、资质、能力、身高、体重,不尽相同,有些家庭好有钱,有些家庭贫穷,种种的差别现象使人疑惑,世间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公平?能了解这一些原理才是有智慧的人。聪明人可能考试第一名,但不见得有智慧。有智慧的人,就算考试最后一名,但不一定头脑笨。曾经有人作调查,现在社会上出人头地的那些人,当初在求学时期,大部分在班上都排名在第十到第十五名,无论如何,我们所追求的快乐,绝对不在你的外表、成绩种种,而是你对待生命的态度。

  我相信同学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名字,爸妈都曾经拿去算过笔画,希望你将来能富贵长寿;有些人为了求财,求事业顺利,经常移动家具,只为了求得好风水。各位,地球本身会自转、公转,每天转来转去,请问风水在哪里?我曾经有一次应邀到大学去演讲,到了休息时间,校长叫我进办公室,我以为他要请我喝茶,一进去他说:师父,帮我看看风水,是不是桌子挪动一下,可以稳坐校长宝座?我说:校长,要调整的是你的心,不是那张桌子,如果台湾的老百姓二千四百万人,每个人身上都贴一张符,难道就没车祸了吗?所以这一些不是改变命运的方法。命运的主宰在哪里?六个字--行为反作用力,行为来自于思想、意念,要改变的是我们的思想及观念。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风水师,也是自己外表的创造者。

  一般女生什么不爱,就爱漂亮!漂亮从哪里来?各位,前面这一些花漂不漂亮?有人送来这一些花,让全校的师生都能看见美丽的东西,他已经为自己制造了反作用力,将来他的外表一定好看。再来,一个人常常微笑,给人家好脸色,因为反作用力,将来也一定长得好看。一个人为什么眼睛长得不好?因为经常瞪人家,或用不怀好意的眼神看人。一个人为什么皮肤很细很白?因为经常扫地,不乱丢纸屑。所以同学!以后如果看见厕所镜子脏了,主动将它抹亮,以后你一定五官分明,还加双眼皮呢!

  各位,不要再去算命了,人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曾经有同学问我:师父,你这样讲不太公平,我也很认真听课,为什么某人数学考100分,我只考10分,为什么?可能你背后骂数学老师,乱丢数学课本,你的数学就满江红。如果你尊敬数学老师,而且尊敬数学课本,你脑筋一定比别人好,所以人的命运是掌握于自己如何对待别人、如何对待世界的方式,这样知道吗!有些男生没什么水准,嚼口香糖,还粘在墙壁上,那你将来就满脸雀斑、青春痘。
有些人礼拜六、礼拜天没事,跑去溪边钓鱼虾,你小心将来嘴巴破、喉咙痛,因为你让那些鱼虾的嘴巴受伤,喉咙被鱼钩勾着,因为它的痛苦,反作用力就发生在你身上。有些人活到一百岁,有些人不到三十岁就死了,为什么?因为他残杀其他的生命,使它痛苦、短命,这等于也制造了自己短命多病的恶因,知道吗!各位如果了解这些道理,以后要自动自发的爱护动物。

  一个人为什么唱歌不好听?经常骂人,制造不好听的声音。人家在上课,你在底下讲话,干扰别人,以后你的声音不好听。反过来说,若是经常赞叹别人,经常说好话,那你唱歌好不好听?记住哦,不骂人,不背后讲是非,不讲没意义的话,将来你的声音一定好听,音声清晰。什么叫没意义的话?黄 se笑话,聊天。各位,我打你一拳,你可能打我十拳;我送花给你,你就对我笑。每个人的高矮胖瘦、能力、外表不一样,原来都是当初自己对待别人的结果。

  大家要努力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环境,不妨试试看,在老师上课之前,桌上摆三朵花,老师进来一看,心情变好了,本来要骂人,后来不骂了。你看,影响老师一个人,会不会影响全部人?会啊!我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刚考上执照的公车司机,总觉得其他同事的脸臭臭的,开车不笑,让大家坐车有压力,他想:我既然是公车司机,必须改变自己,改变世界,所以他每次开车的时候,只要客人一上车,他便主动微笑,打招呼:哈啰!你好!客人觉得这司机很奇怪!客人下车的时候,他也很有礼貌说再见。客人想,既然人家对我笑,我也对他笑,大家就把微笑带回家里,带回公司,带到每个地方。各位,这位公车司机是不是影响了这个世界?他将来的脸蛋一定甜甜的,百看不厌;如果司机摆一张脸臭臭的,大家也跟着摆臭脸,互相影响就不好了。

  我再作一个比喻,有个爸爸一到公司上班,老板莫名其妙骂了他一顿,他很生气,到了中午,老婆好心打电话给他:老公,中午吃什么?因为他心情不好,说话口气也不好:干什么!电话挂掉。老婆莫名其妙挨了骂,心情不好;儿子下课以后,她也骂儿子出气,儿子很委屈说,我又没作错事情;刚好小狗进来,他就骂小狗出气,小狗被骂,心情也不好;爸爸下了班,一进门,小狗就咬了他爸爸一口,他老爸为什么被咬?因为早上生气影响了妈妈,影响了儿子,影响了狗,当初自己制造的反作用力,最后又作用到自己身上。所以各位,你对世界不好,世界就对你不好,你尊敬每个众生,将来你身高180,190,知道吗!你不尊敬这个世界,将来就矮矮的。

  有同学问我:师父!别人的家庭圆满,而我怎么是单亲家庭?「因为你以前破坏了别人的家庭,捣毁动物的巢穴,以后你的家庭不圆满,知道吗?」现在到处流行禽流感,很多人很紧张,赶快把鸡鸭杀掉,各位想想,这样做对吗?这是一个文明的社会,虽然有文明,却没智慧。比方说,一个女人被强暴了,把男人统统杀掉好吗?如果板桥地区有人得了禽流感,把板桥地区的人都杀掉,可以吗?人类经常自以为是,认为可以主宰生命。我告诉各位,生命有轮回,如果人死了没有来世,一切痛苦停止了,我们大家可以尽量追求死亡,不必活着,因为活着很苦。但事实不是如此,生命只会不断的变化,不会结束的。讲到这里,同学千万不要有自杀的观念,一个学生自杀,校长哭,老师哭,爸爸妈妈哭得死去活来,你让这个世界为你而伤心难过,你看这个罪过多重。何况自杀以后要下地狱,将来投胎作鬼,乃至作短命的畜生,以后再投胎作人的时候,还要面对七次的自杀,因为他创造了一个基因,像一个种子一样,生生世世都会起作用。

  反过来说,你今天捐十块钱帮助穷人,将来善有善报,这叫种福田。比如你在路边走,看见一条鱼即将被杀,你以慈悲心把它买下来,让它活命,一只鱼平均寿命12年,它获得12年的长寿快乐,以后你会不会长寿?本来你只能活到60岁,以后活到80岁。所以以后爸妈给你100块,你到便利超商买了80块,剩下20块,你要拿这20块钱捐给世界展望会,家扶中心,帮助有需要的人,用爸爸的钱作布施,回向给爸爸,请问你,爸爸会不会愈来愈好?会的。但是各位,我们布施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消灭自私心,培养慈悲心,自自然然得到富贵的果报,不必操心。

  各位现在已经慢慢走入青春期,性的思想行为出现了,开始想要烫头发,染头发,吸引异性的注目,每个人都想要表现自己的特点。各位小时候没有这个烦恼,现在烦恼来了,男生现在最喜欢什么?看A片;喜欢跑到路边去看性感的槟榔西施,对不对?还故意骑脚踏车经过那边,不小心还撞到墙壁。女生喜欢看什么?偷看帅哥,口袋里放他的相片。记得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个同学邀我去他家,晚上他爸爸妈妈都睡了,他叫我不要睡,干什么?偷看人家洗澡,为了这个叫我去他家。没有错,那是一种强烈的欲望,但是偷看人家洗澡,眼睛容易出毛病,而且内心充满欲望很恐怖,看不下书!各位现在慢慢长大了,要注意不要受刺激,现在电视台这么多家,新闻报导这么复杂,单纯的心容易受影响,使你不能专心,看书看不下去。大家必须掌握自己的心,能掌握自己的心,便能掌握自己,进一步就能掌握未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