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运用于生活中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运用于生活中

 
  

一、礼敬诸佛  

因为众生都是未来佛,所以对每一个众生 都应该礼敬。不官对方给什么脸色,耐得起别 人的坏脸色,耐得起别人的坏言语、坏声音, 不改变自己的礼敬,不改变自己的慈悲欢喜。礼敬诸佛要念念相续,要没有疲厌的感觉。可是说实在的,当我们礼敬心被人家浇了冷水之后,很少有不疲厌的,很少有能够相续下来。 不官对方是什么样的表情、脸色语言,要都能善于护持、护念自己礼敬诸佛的心。

二、称赞如来
就是称赞众生的佛性,本有的性德。众生 都有佛性,也都有合于佛性的言行举止,就很真诚的称赞。还有经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就 是在赞叹佛的无量光无量寿、无量清净慈悲、 欢喜。

三、广修供养
很广泛的用身、口、意,用物质、精神, 来供大众,供养诸佛,乃至一切众生。最重要的是,用欢喜的笑容,这是最难得的供养。用广大的欢喜心来供养,不管为什么人做什么事 都很欢喜,很欢喜的用体力来供养,很欢喜的用语言来引导大家一起行善,解开大家的烦恼,这是语言的供养。

四、忏悔业障  
真正的忏悔就是知道错了,永远不再犯。 当知道某一件事应该怎样做才对,就会立刻很欢喜的改进。总是说自己不会、自己不好,不会去说别人不好。

五、随喜功德
别人有什么功德,很欢喜的参与,很欢喜地称赞,很欢喜地投入。随喜功德是最便宜容易修的,因为别人可能是费很大力量,我们只深心真诚,一念随着他欢喜,为他庆幸------ 庆喜他以此功德,早成佛道,广度众生就等于和他同等功德,别人修功德就好比在放光明,这是何等美好容易!然而世人常被嫉妒心所得障碍,宁可受妒火的煎熬,不肯随喜称赞,这就好比:别人放光时,自己偏偏躲到一个阴暗恶臭的角落。这是多么不幸的可怜人!

六、请转法 lun  

就是请善知识讲演佛法。更深一层的意思是在内心常常都运转着佛法。用佛法的轮子碾平一切的烦恼,这是请自己内心的佛来转法 lun听到一句话,能够常常在内心起作用,运用自如,很多人内心常常生烦恼,好象内心常常转着垃圾车,常转法 lun,让自己让别人都很欢喜。

七、请佛住世
表面的意思是请求佛陀,请求菩萨、善知 识能够常住在世间。而深一层的意思,是当我们内心的贪念、生气、愚痴,这些烦恼生起来可能说是我们内心的佛灭度了;而如果戒定慧生起来的时候,就是佛又出世了。所以请佛住世,也就是保持戒定慧,常在心中,我们平常人动不动就爱发脾气,就容易起贪心,处处都不明因果。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可说我们的欢喜佛、慈悲佛就灭度了。欢喜佛能够常常住世,不起贪嗔痴常常保持佛在心头,这就是请佛住世的大愿啊!

八、常随佛学

就是经常跟随佛学习,佛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佛怎么说,我们就怎么说。只要听到一句佛法,就尽心尽力的把它实行出来。“会讲的人,不如会听的人,会听的人不如会做的人,就是做个会认真去做的人,而且做得非常的欢喜。

九、恒顺众生  

每一个人都有对自我的执着,认为自己是对的,是好的所以不肯顺从别人。恒顺众生就是要转变,消除掉我们自我的坚固执着。有的人虽然能力很好,但是一开口就是拂逆别人的意思,一开口就和人唱反调,好象要唱反调才能够表示自己比别人高一筹,其实只有表现自 己的“我执”坚固,没有包容性。菩萨的心很柔软,包容性很大,就象海能够容纳百川,也能够随顺众生,因为随顺就给人欢喜、给人方便就能够随顺众生、教化众生。就要有这样的特色,心地、言语都非常的柔软,让大家都欢喜接受。

十、普皆回向  

就是从第一愿到第九愿所修的功德,完全的回向给众生,希望众生同生极乐国,一起都成就佛道。在生活中,靠着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把这些都实行出来。

TOP


普贤妙有般若空



很多人因为佛教中一会儿说“空”,一会儿说“有”而使得越学越迷惑。这是因为他们对“空”这个字的理解有问题,因为很多人一说到“空”就认为是什么也没有,这是大错特错的观点。自己曾经把“空”总结为“不稳定地存在”,如果能够理解什么叫“不稳定地存在”,那么,就好理解“空”了。同样就不会因为一会儿说“空”,一会儿说“有”而迷惑了。

在佛教里面常常用“无常”或者“空”来描述我们的世界,“无常”是什么?很简单,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不稳定”啊!要是明白一切是“无常”的或者说是“空”的,那就是佛教里面所说的般若智慧。用“不稳定”来套用说,就是世界是不稳定的,所以,事物是不稳定地存在的。
不管怎么短暂,怎么“无常”,怎么“空”,毕竟事物有它存在的一刻,这一刻就是“有”。如何让这一刻成为我们喜欢的,或者按照我们喜欢的方式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妙有”。可惜的是,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有”,“不妙”是苦多乐少,所谓不如意事八九十。

如何改变这一状况,这就是我们人生的意义所在,这就是我们学佛的目的。因为事物是“无常”的,是“空”的,所以,事物有可能被改变。如何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地去改变它?使得让我们这个有限的人生,产生最大的意义,佛教里面有一位菩萨做得特别好,那就是——普贤菩萨。

所以号称经中之王的《华严经》和《法华经》,都以普贤菩萨的行愿为重点?很简单!这两部经都是告诉我们华藏世界的样子,要如何去认识
这个华藏世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华藏世界,以及如何去成就这个华藏世界等等。只是前者描述的偏多,后者指导成就的方式偏多。
普贤菩萨就是充分掌握了“空”的道理的人,所以,他智慧过人。他所提出的十大愿王就是我们生活的指路明灯。因为“般若空慧”人人具备,只是能使用的程度不同。普贤菩萨达到了任意使用的程度,我们自然要向他学习。我们现在之所以有迷惑,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完全了解“般若空慧”。

其实,社会上很多不知道佛教的人,实际上也在行普贤行愿式的菩萨道。但是,要他们再深入一些就做不到了,一但涉及到“我”的利益,就投降了。当然也有“无我”的人,但是往往很不彻底,比如“雷锋”,他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地、最大程度地利益众生。

两大经王都在讲普贤行愿,不管是禅宗还是净宗都把《普贤菩萨行愿品》列为自己最重要的经典。因为只有在具有了“般若空慧”的基础上,你才能真正地去按照普贤菩萨行愿的方式去做,才能按照佛陀告诉我们的以无我的智慧去铺排这个世界,去帮助众生。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