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竭诚方获实益论讲记

这就知道,他的诚心尽到极处,超越古今。也因此所得的灵感纷至沓来,一个接一个。所以感应就是由诚心而来,要发出内在的至诚心来,要诚恳地做出行为来,这样心尽到极处、诚到极处,就能有灵感。


德圆是有大福报的人,能做这么大的供养。我们没这份财力,但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竭尽诚心,以求三宝垂下慈悲,在明显中、冥冥中加被自己,使自己消业、增福、开慧。


倘惟事形迹,了无诚敬。则无边法力,莫由感通。谓为佛法不灵,其可乎哉


假如只是做一些表面文章,而内心毫无诚敬,那无边的法力就无法感通。这样还说佛法不灵,可以吗?


比如做世间法的心有多重,学佛应该有比它更重的心,起码也要跟它相当才行!世间人喜欢吃,会精心地烹饪各种饮食,怎么选上好的材料,怎么洗干净,怎么搭配,怎么烹煮、煎炸,怎么调色、香、味,费好多小时。就是因为人注重“吃”!又像人喜欢穿,怎么精心地打扮,衣服的面料如何、款式如何,各种金银首饰如何挑选、装饰,脸部怎么化妆,怎么作发型,无论哪方面都是一丝不苟。这样在庄严自己、供养自己上,一点没认为这不要紧、可以随便来。但在三宝上却没有这份心,怎么能感通无边的法力呢?


再看看人怎么庄严自己的房间,对于墙壁、地面、旁边的家具、电器、种种装饰品,为什么用心那么细腻?那么讲究?就是为了供养自己、体面自己,所以就格外讲究!而对于佛法为什么毫不重视呢?原因就是尊重佛法的心很轻、尊重自己的心很重。


如果没有这份诚敬殷重的心,却妄想得到无边法力,这怎么可能吗?


此依华严悬谈及会玄记二书录出


这一则事迹是依《华严悬谈》和《会玄记》这两本书录出。



【唐定州中山僧修德者,不知氏族。苦节成性,守道山林。以华严起信,安心结业。】


唐朝定州中山的僧人修德,不知道是哪里人。个性刻苦,一直在山林中修道。以《华严经》和《起信论》作为安心结业之处。(就是他信奉《华严经》和《起信论》,以受持这两部法作为一生的法业,一心专注在这两部法上。)



【于永徽四年,发心抄写。故别为净院,植楮树,兼种香花,灌以香水。凡历三年,洁净造纸。】


永徽四年,他发心抄写《华严经》,因此特别建立一间清净庭院。在院里种上楮树,兼带地种植鲜花,对楮树和香花灌溉香水(这都是古人精心虔洁之处,连树和花的灌溉都要用香水)。


树种好了,再剥下树皮造写经的纸,总共经历了三年。



【复别筑净台,于上起屋。召善书人沩州王恭,别院斋戒,洗浴净衣,焚香布花,悬诸幡盖,礼经忏悔,方升座焉。下笔含香,举笔吐气,每日恒然。】


在纸造好之后,又特别筑好一个清净的台子,在上面建造房屋。请来善于书写的沩州王恭,在另外的院子里斋戒、沐浴,穿上清净衣服。然后烧香、散花,悬挂幢幡、宝盖。再对《华严经》礼拜忏悔之后,才升座写经。


写经时,口里含檀香,一笔一笔地工整书写。遇到要吐气时,就稍微停笔一下,向旁边吐气(就是怕口气熏到经卷上。这都是有敬畏之心,不敢随便乱来。没有敬畏之心,就一切都随便了)。王恭的写经每天都是如此(就是周而复始按这样的程序来做)。



【德日入静室运想。每写一卷,施缣十匹,一部总六百缣。恭乃罄竭志诚,并皆不受。才写经毕,俄即迁化。】


修德每天进入静室,运心观想。每写完一卷,供养写经人10匹细绢,写完一部,总共供养600匹细绢。而写经人王恭竭尽自己的诚心,供养的细绢一律不收(这是他的存心很清净,只是至诚地写经,没有求名利的心,达到了忘我的地步)。写完经,马上就迁化了(就是业尽情空,了脱生死了)。



【德以经成,设斋庆之。大众集已,德于佛前,烧香散花,发宏誓愿。方开经藏,放大光明,周七十余里,照定州城。城中士女,普皆同见。中山斋众,投身宛转,悲哽忏悔。】


修德认为《华严经》书写圆满了,就供斋作为庆贺,所以把大众集合起来。修德首先在佛前烧香、散花,发大誓愿。才展开经藏,就放大光明,照到周围70多里的地方,整个定州城内一片光明!(感应非常不可思议!方圆70多里,相当于一个县的范围,顿时光明普照。)


当时定州城里的男女都见到了。在中山应供的大众更是亲眼目睹,当时众人都不断地投身礼拜。人们看到《华严经》放光现瑞,都感动得哭泣,心中的善根发动起来,都在三宝前忏悔自己的业障。不是佛法不灵,而是自己没有实际做到。


(注)此与上事迹大同,可见古人于三宝分上,多皆竭诚尽敬。绝不似今人之怠忽亵慢,有名无实也


这和上面一则事例大体相同,从这两件事就能看出:古人在三宝分上多是竭尽自己的诚心和恭敬来做。(修德三年种树造纸,之后请善书的人,非常清净、整洁、恭敬、专注。像这样,自己能做到几分,就努力去做到几分,这样竭尽自己的诚心)。绝不像现在人,懈怠、轻忽、亵渎、轻慢,对于恭敬三宝、尊重正法只是口头说说,没有实际行为。


举笔吐气者,或欲咳嗽,或欲呵欠,即停笔少顷,面向旁边,令气出之,不敢以口气熏经故也


“举笔吐气”的意思是:写经时有时想咳嗽,或者累了想打哈欠,这时就停笔一下,脸转向旁边,吐出气来。这是不敢以口气熏到经卷。


才写经毕,俄即迁化者,以专心写经,不求名利,志诚之极,致令业尽情空,了生脱死。高登上品宝莲,亲证不退转地矣


“才写经毕,俄即迁化”,是指王恭专心写经,没有求名利的私心杂念。(如果心里求名利,就不清净、不至诚,写的经就少有加持。而没有求名利的心,内心诚恳到极点,就能感通法力加持,使他业尽情空了生脱死!这样才写完经就高登上品宝莲,亲证不退转地。


这样不可思议的大功德从何而来?就是从至诚恭敬而来!心力不可思议!一切感应都发生在自己心上,自心感自心应,真实不虚!


观此,可见佛法不辜负人,而今之缁素,多多皆是辜负佛法耳。奈何奈何。此一条出会玄记


看了这件事,就知道佛法不辜负人,而今天学佛的人多数都辜负佛法,说起来让人感叹。


“佛法不辜负人”的意思是说:人能做到一分诚敬,佛法就给人一分利益、消人一分业障;能做到十分诚敬,佛法就给人十分利益、消人十分罪障。人的心有多大的诚敬,佛法就给人多大的利益。所以王恭和修德,一是写经完毕当即解脱,一是开经时大现祥瑞,光明普照70余里。这是为什么?就是他们的诚心非常深厚,所以感应就有这么大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12-15 15:48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唐僧法诚,姓樊氏,雍州万年县人。幼年出家,以诵华严为业。因遇慧超禅师,隐居蓝谷高山。遂屏嚣烦,披诚请益。


唐僧法诚,姓樊,雍州万年县人。幼小时出家,以读诵《华严经》作为法业。因为遇到慧超禅师在蓝谷深山里隐居,他就摒绝喧嚣、烦乱,住在山中,向慧超禅师诚心请益。



【后于寺南岭,造华严堂,澡洁中外。庄严既毕,乃图画七处九会之像。又竭其精志,书写受持。】


后来就在寺院南边的山顶上建造“华严堂”,殿堂内外洗洁清净。这座华严堂要供奉华严大法。对于殿堂做了各种庄严之后,又在殿堂的墙壁上绘画华严七处九会的图像。而且竭尽精诚,发心对于《华严经》书写受持。



【宏文学士张静者,时号笔工,罕有加胜。乃请至山舍,令受斋戒,洁净自修。口含香汁,身被新服。然静长途写经,纸直五十。诚料其见,才写两纸,酬直五百。静利其货,竭力写之。】


当时有位宏文学士张静,号称笔法工整,很少有超过他的。这是一位大书法家,写的字相当工整。于是法诚请他到山间的房舍里受持斋戒,身心清净,而且要修法。然后口里含香水,身上穿着清净衣服。


张静从远道而来写经,写一张纸需要50。法诚也料到他的想法,才写两张纸,就给他500(就是给他比平常多五倍的报酬)。张静见报酬这么丰厚,就竭尽全力地专心写经。



【终部已来,诚恒每日烧香供养,在其案前。点画之间,心缘目睹,略无遗漏。故其克心钻注,时感异鸟,形色希世。飞入堂中,徘徊鼓舞。下至经案,复上香炉。摄静住观,自然驯狎,久之翔逝。】


在写经的这段时间里,法诚每天都照例烧香供养,在写经的经案之前。写经时,一点一画心缘目睹,没有一点遗漏。意思是当时专心致志,心无杂念,没有一点遗漏。由于这样的诚敬,当时就感得有灵鸟,形状、毛色举世罕见。


这只灵鸟飞入厅堂,鼓舞着双翼旋绕飞翔。降落在经案上,又跳上香炉,静静地站着观看写经。灵鸟非常自然、温顺、亲昵,很长时间才飞翔而去。



【明年经了,将事兴庆,鸟又飞来,如前驯扰,鸣唳哀亮。】


第二年写经完毕,快要庆贺时,灵鸟又飞来了。像前面一样温顺、驯服,鸣叫声很哀亮。



【贞观初年,造画千佛,鸟又飞来,登止匠背。后营斋供,庆诸经像。日次中时,怪其不至。诚顾山岑曰,鸟既不至,吾诚无感也。将不嫌诸秽行,致有此征。言已,欻然飞来,旋还鸣啭。入香水中,奋迅而浴,中后便逝。前后如此者,非复可述。】


贞观初年要画千佛时,鸟又飞来,站在工匠的背上。之后打斋供众,庆祝经像的完成。到第二天中午,人们觉得奇怪——今天鸟怎么没飞来呢?法诚看着对面的山岭说:“鸟既然不来,是我的诚心无感哪!难道嫌我的行为不清净,才有这样的征兆吗?”刚一说完,忽然灵鸟飞来,在空中回旋鸣叫,再飞入香水,奋迅而浴。之后就飞走了。


前后这样的灵感非常之多,难以叙述。



【静素善翰墨,乡曲所推。山路岩崖,勒诸经偈,皆其笔也。】


再说宏文学士张静,素来善于书法,为乡人所推重。山路旁边岩石、悬崖上所刻的经偈,都出自他的手笔。



【手写法华,正当露地。因事他行,未营收举。属洪雨滂注,沟涧波飞。走往看之,合案并干,余便流潦。】


有一次,他写《法华经》时,在露天设立一张桌案写经,因为有事去了其它地方,没有收拾好经卷。


当时大雨滂沱,山沟溪涧里水流奔涌。他见雨这么大,经案还在露天!急急忙忙跑过来看,结果整张经案都是干的,没沾到一滴雨,其它地方却积了很深的水!



【尝却偃横松,遂落悬溜。未至下涧,不觉已登高岸,不损一毛。】


他曾经躺在松树上,一不小心掉落悬崖,还没掉到山涧里时,不知不觉已经登上了高岸(当时睡的那棵横松长在悬崖上,悬崖又很高,掉下去就一定粉身碎骨,但他冥冥中得到护佑,一下子登上了高岸)。连一根毫毛都没损到。


注)法诚张静,各竭诚敬。故其感应,俱难思议。出华严悬谈,及会玄记,并续高僧传


案例中的法诚和张静都竭尽了自己的诚敬,所以所得的感应都不可思议。



【唐僧昙韵,定州人。行年七十,隋末丧乱,隐于离石北千山。常诵法华经。欲写其经,无人同志。如此积年。】


唐僧昙韵,定州人。当年70岁了,正值隋朝末年天下战乱,就隐居在离石的北千山当中。平常诵《法华经》,心里总想写一部《法华经》,但没有志同道合的人。这样经过了多年。



【忽有书生,无何而至。云所欲洁净,并能行之。即于清旦,食讫入浴。着净衣,受八戒。入净室,口含檀香,烧香悬幡,寂然抄写,至暮方出。明又如先,曾不告倦。】


有一天,忽然来了一位书生,不晓得从哪里来的。对他说:“你所要求的整洁、清净,我都能一一做到。”看到志同道合的写经者来了,昙韵就请他写经。也就从这一天清晨开始,饭食完毕,沐浴清洁,穿上干净的衣服,再受持八关斋法。受戒完毕,进入写经的屋子,口里含着檀香,烧香、悬挂幢幡,安安静静没有一点声息地抄写。一直写到天黑,才出写经的屋子。第二天,又跟前面一样,周而复始,从没说过疲倦的话。


可以看到,当时写经的整个过程非常寂静,在这寂静当中一笔一画地写好了《法华经》。



【及经写了,如法奉嚫。相送出门,斯须不见。】


等到经写完时,昙韵如法地向写经人奉上供养。才把他送出门,忽然不见。这才知道是圣人的应现。



【乃至装潢,一如正法。韵受持读之,七重裹结。一重一度香水洗手,初无暂废。】


到了对经卷装裱时,非常如法地做。之后,昙韵就开始受持读诵,以七重的包巾裹着经卷。每一次读一回经时,就先用香水洗一次手,从没有废弃过。



【后遭胡贼,乃箱盛其经,置高岩上。经年贼静,方寻不见。周慞穷觅,乃于岩下获之。箱巾糜烂,拨朽见经,如旧鲜好。】


后来因为遭到胡人的骚扰,他就把《法华经》的经卷装在箱子里,安放在很高的岩洞上。


过了一年,贼乱平定,他再去找经卷时,已经不见了。心里好慌张,到处寻觅,才在岩洞下找到。箱子、包经的巾布都已经糜烂,拨开糜烂的箱子和巾布,见到了经卷,崭新完好就像当初一样。


(注)写经心诚,感圣来应。圣虽来应,示同凡夫。故一依其法,清旦食讫入浴,着净衣等也


由于昙韵写经的心非常虔诚,感得圣人化现来帮助他。圣人虽然来应,示现如同凡夫,凡是所说的要求都一一照办,早晨也要吃饭、沐浴、穿清净衣服等等。


八戒,即八关斋法,以过中不食为体,以不杀等八戒助成。关闭贪瞋痴等烦恼惑业,不令生起。乃令在家人受出家戒。从今朝清晨受,至明日明相出为限。写经令其日日常持,故须日日常受。至暮方出,则午亦不食矣


八戒指的是八关斋法,八关斋戒的体性是过午不食,助缘是不杀、不盗、不淫等的八种戒;受戒的目的是关闭贪、嗔、痴等烦恼和业,不使它生起,这是让在家人受持出家戒;受戒的期限从当天清晨开始,到第二天明相出来为止。


由于写经要求内心清净,所以就要日日常持斋戒,也就必须每天都受斋戒。从“写经人到天黑才出来”就晓得,他从早晨吃好饭进入静室写经,一直到天黑才出屋,中午也不吃饭。


裹音果,包也。一重一度香水洗手者,即读一回经,先用香水洗一度手


这是讲当时《法华经》有七重包裹。每一次读一回经之前,先用香水洗一度手,再打开包裹,展开经卷读诵。之后读第二回经时,仍然如此,这叫“一重一度香水洗手”。


箱巾烂而经鲜好者,一以圣人之法力加持,一以韵师之诚心感格,一以妙经之功德难思故也


经是宣纸写的,比包巾要薄,照理说宣纸应该早烂了。但是箱子烂掉了,包巾也烂掉了,剥开来看,里面的经卷却完好无损!就是崭新、完好,像最初一样。在这样的环境里风吹日晒,应该早就坏了;就算不坏,也该旧了!不但不坏,还不旧!这就不可思议。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有加持融在里面。一来,写经是圣人应现,有圣人的法力加持;二来,由于昙韵的诚心感通;三是由于《法华经》的功德不可思议。三缘和合就有这样的灵应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12-15 15:48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韵师后住隰州。道宣律师,贞观十一年至彼见之。时年已七十矣。此下数条,皆出三宝感通录

这位昙韵师,后来住在隰州。道宣律祖贞观十一年到他那里和他见过面,当时70岁了。



【唐贞观五年,有隆州巴西县,令狐元轨者,敬信佛法。欲写法华,金刚般若,涅槃等,无由自检。凭彼土抗禅师检校。抗乃为在寺如法洁净,写了下帙,还岐州庄所,经留在庄。并老子五千言,同在一处。】


唐朝贞观五年,有隆州巴西县的县令狐元轨。对于佛法恭敬信奉,想书写《法华经》、《金刚经》、《般若经》、《涅槃经》等等,自己没办法校对检查,靠当地的抗禅师检查校对。抗禅师在寺院里如法洁净,写了下函,就回到岐州庄所。当时的经卷留在庄所,和老子《道德经》五千言放在一起。


【忽为外火延烧,堂是草覆,一时灰荡。】


一天,忽然外面的火延烧过来,堂屋是用草盖的,一下子全部烧成灰烬。


【轨于时任冯翊令,家人相命拨灰,取金铜经轴。既拨外灰,其内诸经,宛然如故。潢色不改。唯箱帙成灰。】


令狐元轨当时作冯翊县的县令,他的家人互相喊着拨灰,取出了金铜做的经轴。把外面的灰拨开,里面的经卷还跟当初一样完好无损。不但完好无损,连装裱的色彩也没有改变,只是装经的箱子和套子烧成灰了。


这就不可思议,火实际上烧过来了,箱子烧掉了,套子烧成灰了,唯独没有烧到经卷;不但没有烧到经卷,连烤也没烤到。当时烈火温度很高,经卷装裱的色彩却没有改变。这就是经卷具有功德力的缘故。


【又觅老子,便从火化。乃收取诸经,乡村嗟异。】


再找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已经被火焚化。这样就收取各种经卷,一时乡村的人都叹为奇异。


【其金刚般若一卷,题字焦黑。访问所由,乃初题经时,有州官能书。其人行急,不获洁净,直尔立题,由是被焚。】


只有一处特别,就是《金刚般若》一卷经的经题变得焦黑。大家询问缘由才知道,最初写经题的时候,有个州官很会写字,请他来写。这个人做得很匆忙,没有整洁身心,直接就题上去了。当时心没有安住在诚敬当中,写的经题没有功德力,所以火就能烧上去,使得字迹焦黑。


【其人现在,瑞经亦存。京师西明寺主神察,目验说之。】


令狐元轨现在还在世,当初写的大乘经也还存在。这是京师西明寺的寺主神察师目睹了这件事而说的。


(注)老子五千言,即道德经。一切佛事,俱以戒行诚敬为本。若戒行精严,诚敬笃至。则三宝诸天,皆为拥护。否则无边法力,莫之能感

一切佛事,无论是书写、讽诵、受持、开演,还是祈福、禳灾、延寿、超度等等,都要以戒行和诚敬为根本。如果戒行精严、诚敬到量,那么三宝诸天就一定来作拥护。


为什么这样讲呢?大家知道,三宝的力量周遍在一切时空中,只要我们竭尽诚心来做,就能召来三宝的加持。这不同于求世间的达官贵人,即使费尽功夫,也不一定能求到。佛法上的事,只要具备戒行精严、虔诚恭敬这两个条件,不论做哪种佛事,都有三宝和龙天来拥护、护持。不然,没有持戒和竭尽诚敬,不具有感通的因缘,即使有无边的法力也无法显现。


观此诸经毫无所损,唯金刚经题,字迹焦黑,以其人既无戒力,又无诚心故也。受持佛经者,可不以持戒竭诚为急务哉

看到这些大乘经丝毫无损,只有《金刚经》的经题字迹变得焦黑,就是因为当初写经的这位州官,没有持戒的力量,写经时又没有诚敬的心,匆匆而写,所以不具功德力,也就被火烧得焦黑了。以此为鉴,受持佛经的人能不以持戒、竭诚作为当务之急吗?


比如我们诵经、持咒、念佛,如果恭敬至诚,一句一句都倾注自己的诚心,就能得加持;如果随随便便念过算数,以心不诚敬的缘故,就难以得加持。



【唐河东有练行尼,常诵法华。访工书者写之,价酬数倍。而洁净翘勤,有甚余者。一起一浴,燃香熏衣。筒中出息,通于壁外。七卷之功,八年乃就。】


唐朝河东地区有一位叫练行的尼师,常常读诵《法华经》。她访问善于书写的人写经,给他写经的报酬好几倍。


写经者洁净勤奋,超过其他人。每天起床都做一次沐浴,烧好香再用香熏衣服。写经时有一个筒通到墙壁之外,要出气时通过这个筒通到外面。


这七卷《法华经》,用了八年才写成(写经的时间这么长,每个字都倾注了极大的诚心在里面)。



【龙门寺僧法端,集众讲说。借此尼经,以为楷定。尼固不与,端责之。事不获已,乃自送付端。端开读之,唯见黄纸,了无文字,余卷亦尔。】


龙门寺的僧人法端,集合大众讲说经典,要借练行尼这部《法华经》作为样本。练行尼坚决不给,法端就责怪她。实在不得已,练行尼就自己送来经卷,交给法端。


法端要讲经了,打开经卷,只有黄纸,根本没有字!不但这卷经如此,其他六卷经也通通没字。


【端愧悔送尼。尼悲泣受已,香水洗函。顶戴绕佛,七日不休。开视,文字如故。即贞观二年,端自说之云。】


法端惭愧、忏悔自己的轻慢,导致经文隐没不现。他只好把经卷送还练行尼。


练行尼悲哀哭泣,受取经卷之后,用香水洗净经函。对于经卷礼拜、绕佛,七天不休息(她对《法华经》非常恭敬,见到经卷上没有字,心里特别难过。就祈求佛力加被,恢复经卷的原貌,所以竭尽自己的诚心顶戴佛经,绕佛祈求,七天不休息)。再打开经卷,经文和原来一样!一个个字都显出来了!


这是贞观二年,法端自己讲述的事。


本拟广录恭敬三宝之利益,及亵慢三宝之罪愆,令研究佛学者取法有地,获罪无由,以目力不给,遂止

印祖说:原本打算广录恭敬三宝的利益和亵慢三宝的罪过,使得研究佛学的人有榜样可以效仿,不至于遭致罪报,但因为眼睛不好,只能中途停止。


以上简略地解释了《竭诚方获实益论》的正文。大家学习之后关键要反省自身对于佛法有哪些亵渎、轻慢的行为,然后着手改正自己的缺点。


下面罗列一些现象,供大家对照检查:


1、把法宝放在不洁净之处。这是很多人忽视的地方:比如有时把经书放在有灰尘的窗台上,或者有油垢的桌子上。又比如香袋很脏,把转经筒、法本、加持品和其它杂物或污秽物放在一起。还有的会把经书放在床上、座椅上、拜垫上等不洁净的地方。


2、有些居士卧室和佛堂不分,睡时也不用帘子隔开,这样很不恭敬佛像、法宝。或者看电脑、电视有些不清净的画面,经书也就在不远之处,这样也是不恭敬法宝。


3、因为不经常打扫佛堂,供灯和供香的油烟熏在经本上。还有居士因为家小,厨房和卧室不太远,炒菜的油烟落在经书法本上。


4、跨越法本。特别开法会时人多,有些人着急,会从别人的经书或香袋上跨过去。


5、有些道友竟然把世间书籍放在了佛教经书法本的上面。


6、佛经法宝要用双手捧,而且拿的时候要高于脐部,不能挟在腋下。现代人比较随便,习惯单手给人拿东西,但对于尊贵的经书这样做就不尊重。


7、上厕所后或者手摸了不干净的东西,都要先洗手再看经书。大家看佛经时一般会洗手,但看其它法本就没有看经书这么尊重,也就会忽视这些细节。


8、如果在家人还没有完全吃素,诵经、念佛时,要先刷牙、漱口,因为嘴里的荤腥、浊气会污染经本。


9、有人躺着看经。或者诵经时会用口水翻书。或诵经到一半时,碰到有重要事要处理,有些人会对法本折页、折角,或者就把法本放在那里,让它摊开不合起来。或者干脆把书倒扣过来,人就去处理事情。


10、有些人诵经还在打电话或者说杂话、开玩笑,这样很不庄重。或者看经书法宝时,旁边还放电视、广播,听音乐。或者边吃零食边看书,这都是没有恭敬心的表现。


11、看见佛经上有灰尘时,用口去吹经上的灰尘,这样口里的浊气吹在经书上,非常不恭敬。应当用干净的布来擦。


12、把佛经法宝当做货物卖,把法宝做为谋取利益的工具。


我们能改掉以上这些行为,就会让自己在佛法中得到实益,因为我们下意识认为这些都是小事,所以才会导致有这些行为出现。学了《竭诚方获实益论》,看到古人对法宝的重视而获得的成就,我们要在自己身上找到差距,找到多年学佛没有进步、没有实效甚至还不如从前的原因。就像常说的那句话“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之一就是学佛的恭敬心、虔诚心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在下降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持经利益随心论讲记

 印光大师 著

益西彭措法师 讲述

今天我们首先讲几则亵渎三宝遭恶报的事例,然后再讲解《持经利益随心论》。


《安士全书》里记载:


古代武功县西边有一座寺庙。寺庙里有毁坏废弃的大藏经。有个叫康对山的人,少年时曾经和五个同学一起在寺庙读书。当时隆冬季节,天气很冷。四个人就用废经烧火来取暖,另一个人用来烧洗脸水。康对山心里责怪他们不恭敬经书,却不敢说出来。


当天晚上,康对山梦见三位官员开堂,忿怒地呵斥烧书的人,判烧经取暖的四个人全家灭尽,判烧水洗脸的人考不上科举。又指责康对山说:“你为什么不劝阻他们?”康对山说:“我心里知道他们做法不对,但我年纪小不敢说。”官员说:“一句话劝解,可以免去五个人的罪孽。现在姑且不追究你的过失。”康对山醒来,就把这件事记在书本后。


不到几年,烧经取暖的四个人全家都得瘟疫死去,用经书烧水洗脸的书生多次考试不中,最后以教童生而告终。


佛经是三世诸佛的法身舍利,佛经所在之处就是有佛和一切圣贤。用佛经来烧火取暖、烧水洗脸,会长劫堕落地狱,受极大的苦报。这里全家灭尽、穷困潦倒还只是现世报应,后世还要感受极其漫长难忍的果报。


《感应篇注疏》中记载:


颖上的高天佑和两位考生一同去江宁考试。他们听说鸡鸣山的守源禅师特别有修行,就一起去拜访禅师。禅师说:“你们两位都能考中。只有高君用《楞严经》做枕头,他考不中。”高天佑听了很吃惊。过了很久,才想起自己行装里有《楞严经》,当时睡觉没有取出而垫做枕头。发榜时,高天佑果然没考中。


佛经是如来的大法,一切天龙八部都应当领受奉行。这和普通书籍根本不同,就像皇帝的敕命和普通的通知不同一样。所以对于经书亵渎不恭敬,就会导致迅速损坏福德。高天佑就是因为枕经折福而失去功名。


有位大德这样说:“我们对佛法的戏耍真是无所不作,但不恭敬佛法和法师正是坏灭智慧的因。现在这样愚痴已经够了,不能再造愚痴的因!如果让愚痴增长,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释门法戒录》里讲到:


明朝万历末年,北京鹫峰寺的住持济舟师,为人朴实,奉佛诚敬,只是对酒戒没有严格遵守。


有一天,有个穿两截衣服的人对他说:“我们是地府的无常,有个老太太因为生前没有行善积德,留在地狱中无法度脱。她过去每月初一、十五都来寺院拜佛,而且带来果品供养你,所以求你替她念一部《法华经》,就能托生。”


济舟心里怀疑,就对他说:“既然是鬼,难得来一次佛地。你可以去顶礼。”鬼说:“现在有都城隍在里面,我不敢进去。”济舟想起来,当天在五更时候有人要做佛事,在大殿旁设了城隍牌位,他说的不假。就答应下来。


七月十五,济舟在佛前跪着诵《法华经》。念到第五卷时,天热了口干没找到茶水,见到桌子上有只酒壶,还有点剩酒,就喝了一口冷酒,继续把经念完。


第二天,无常鬼又来说:“老太太蒙法师念完四卷经,整个地狱都放射金光。正当要离开去投生时,忽然一阵酒气吹进冥府,从第五卷到第七卷都是这样。因此还是没起到作用。”济舟听后,毛骨悚然,发至诚心,为她重念。从此严持酒戒,永不敢犯。


《竹窗随笔》里记载:


明朝的抗倭英雄戚继光平常持诵《金刚经》。有一天,一位阵亡的士兵托梦说:“明天派我妻子来您这里,请为我诵一卷《金刚经》,以作超拔。”


第二天,果然有个女人哭着来求见。问她情况,和梦中所说一样。戚继光答应了她,早上起来就为他诵经。夜晚梦到士兵说:“承蒙大恩,但只得到半卷经,因为夹杂了‘不用’两个字。”戚继光琢磨是什么原因,想起诵经时妻子派仆女送茶饼来,远远看见时,挥手示意不用,口里虽然没说,心里在说“不用”。


第二天早晨,再次闭门诵经。当晚梦到士兵致谢说:“已经获得超度。”


从这些例子就知道,诵经时要至诚一心,没有杂念,才有力量。如果心不至诚,不断地起各种杂念,那不只是夹杂了两个字,而是夹杂了一大堆杂乱、污秽的话语。诵经的心好比是屏幕,心里现起的一句句经文好比在屏幕上一句句地呈现;如果从始至终至诚一心,没有杂念,那从最初显现“如是我闻”,直到最后显现“作礼而去”,是清清净净的一部经文,有无比加持的圣言。这样在心上完成了一次对经文的清净熏习,就得到了极大功德。而且以经文熏在心上,就种下了很大善根。如果念诵期间,在清净的圣言当中夹杂了非常多的染污话语,那就像纯金当中夹杂了各种铜、铁等的杂质,大大消减了持经的功德。也因此,至诚的念诵有比散心杂念大百千倍的功德。


如果是自己有意放肆,比如边说闲话边念经,或者诵几段,再吃点零食,放一段歌曲,那就会以亵慢佛法的恶行使罪业越来越增长、福慧也越来越灭尽了。


印祖曾经教诫说:“礼诵持念,种种修持,都应当以诚敬为主。如果诚敬至极,经中所说的功德,纵然在凡夫地不能圆满获得,而所得也已经难思难议。如果没有诚敬心,那就和唱戏相同。一切苦乐悲欢都只是假装,而不是由衷而发。纵然有功德,也只不过是人天痴福。而这痴福一定倚仗它造恶,将来受苦,哪有了期。”


(讲到这里,大家要注意:平常念诵不能只是漫不经心地随口溜过,也不能只是为了每天应付差事,匆匆念完而算数。那样就完全失去了诵经的意义。要字字句句从至诚的心中念出,才是真实的修持,也才能得大功德。)


康熙初年檀香卖得特别昂贵,苏郡有一家做香的香铺,以前以三金请了一尊檀香的观音菩萨像。香铺家的人私下商量说:“如果能把这尊观音像制成檀条出售,可以得十六金。”于是要毁坏佛像,趁着檀香涨价赚一笔钱。但是佣人害怕造罪业,就劝阻他们不要做。


当时,香铺家的女婿准备接妻子回家,正住在岳父家里。他对佣人说:“你是佣人,这事与你无关,你只要照着办就可以。”当天晚上,香铺家的女儿因为肚子不舒服,不能回家,就在娘家住了三天,还是没好转。


第二天,街上有个6岁小孩,忽然指着香铺问父亲:“那一家的房屋为什么用红条封住?”父亲以为他看错了,叫他不要乱说。


当天晚上,香铺着火,一家人都葬身火海,大火却没烧到邻家。当时,香铺家的女婿想从楼上房屋的洞里钻出,被一件东西拦住而死于火中。那位佣人当天早上被另一家香铺强拉着去做了两天工,只有他幸免于难。


所以因果报应没半点差错,存的是什么心,就遭什么报应。那位女婿和佣人的存心截然不同,前者胆大妄为,对于佛像没有任何敬畏,后者敬畏佛像,不敢造罪。报应也刚好相反:女婿本来要回家,却死在大火中;佣人不想到别处去,却被人强行雇佣而得到免难。


香铺一家人算是集体造罪,把尊贵的佛像作为商品营利,很快就全部遭到报应,全体葬身在烈火中。来世还要堕落恶趣,不知道还要受多长的果报。在三宝分上做的事,果报来得尤其深重。如果有至诚恭敬的善心,做出尊重、供养等的善行,就能迅速消除业障增长福德;如果没有至诚恭敬的善心,反而做出亵渎轻慢的行为,那也是罪过弥天,会迅速消减福德,而且会遭到惨烈的报应。所以一定要谨慎才是。


以上补充讲了一些亵渎三宝的罪报事例。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学习这篇短论——《持经利益随心论》。



分二:一、大乘显密尊经的无上功德和恩德 二、持经的利益随心量而显现



一、大乘显密尊经的无上功德和恩德



大觉世尊,所说一切大乘显密尊经,悉皆理本唯心,道符实相,历三世而不易,举十界以咸遵。归元复本,为诸佛之导师。拔苦与乐,作众生之慈父。


大觉世尊所说的一切大乘显密尊经,其中所说到的妙理唯一是讲一个“心”字,浩瀚如海的大乘经卷就是这个“心”字的注角。无论是说性、说相,或者说体、说相、说用,或者说事、说理,或者偏说、圆说,或者方便说、真实说,所说到的妙理唯一就是一切众生心上本具的妙理。


“道符实相”:就是佛在大乘经中所讲到的教法完全符合诸法实相。这符合实相的道法就是妙道,能让众生明见实相而成佛。


“历三世而不易”:由于这唯一是宣说众生本具心性妙理的大法,是符合实相真理的妙道,因此纵然经历了过去、现在、未来无尽的时间长河,也不会有丝毫改变。所以对佛法只有继承,没有创新。形式上可以随应时代的因缘而有所变化,义理上绝对没有任何创新。


“举十界以咸遵”:从地狱到佛之间的十法界有情,都必须遵行显密尊经的教导。不用说六道轮回中的凡生,连十方诸佛也是以大乘法为母亲、从大乘法而来,人天、声闻、缘觉、菩萨都是尊奉大乘经的教导而修持成道,因此是“举十界以咸遵”。


“归元复本,为诸佛之导师”:众生与佛的差别:众生是迷失本元,因此而流浪生死;成佛是归还本元,以此而成就大觉。而大乘经是指示众生归元复本的导师。三世诸佛都是随顺大乘经的教导真实修行,而彻证本性、成就佛道。因此大乘经是三世诸佛的导师。


“拔苦与乐,作众生之慈父”:就是缘着大乘显密尊经做十法行(比如读诵、受持、听闻、思维、修习等等),就能拔除一切粗细的苦果,给予现前、究竟的一切安乐。因此,大乘经典是出生我们法身慧命的慈父,给予我们拔苦与乐的慈父。


上面这几句话点出了大乘佛经至尊至贵、恩德无极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二、持经的利益随心量而显现



【若能竭诚尽敬,礼诵受持,则自他俱蒙胜益,幽显同沐恩光。】


如果对于大乘显密尊经,能竭尽自己的虔诚和恭敬,礼拜、读诵、受持,那么不但是自己,连一切众生都能得到殊胜利益;不但是世间能见到的人,连见不到的去世的亲友和恶趣众生,也都共同沐浴在大乘佛经的加持中。


《居士传》记载:唐朝李山龙居士,做监门校尉的官。武德年间突然暴死,胸口有点温热,家人服侍在旁。不久他苏醒了,说自己死后被一个官吏勾摄到一座王府里。庭院中有几千囚犯,披枷戴锁,朝北而立。阎王坐在高座上,旁边很多侍卫。


李山龙走到台阶下,阎王问他:“你平生作什么福业?”他回答:“乡里人每次设斋的时候,我布施东西作为资助。”阎王又问:“你身体做什么善业?”他回答:“每天诵两卷《法华经》。”阎王说:“很好!”就请他走上台阶,登上高座。阎王离开座位,对面而坐。李山龙开经才念到“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这几个字时,阎王就请他下座。李山龙下来,庭院里的囚犯忽然间不见了。


阎王说:“你诵经的福德不但利益你自己,囚犯们听到诵经的声音都已经脱免了。真的很好!现在放你回阳间。”又对官吏说:“你可以带他巡游各大地狱。”


官吏就引着山龙朝东走了一百多步,经过一座铁城,说是罪人的住处。山龙心里很哀悯,口里称“南无佛”。又往前走,见到一口大锅,火势猛烈,热汤滚沸,旁边有两个人坐着、躺着。山龙问他们,他们说:“我们本来要受镬汤的罪报,蒙贤者称南无佛,所以在地狱里得到一天休息。”


山龙又称“南无佛”,这样就返回了阳间。离他断气时已经七天了(这里明显看出,以诵经的功德能加持幽冥众生,让他们共同得到佛法恩光的照耀)。


还有一位史阿誓居士,住在郊南福水的阴面。平时诵《法华经》,行走、站立从不间断。当他做邑令史的时候,出入城郭一定从小路上走,低气怡颜,缘念相续。(这是他为了让诵经不间断,在进出城市的时候不走大路而只走小路。原因是大路上人多嘈杂,容易分心。“低气怡颜,缘念相续”,就是心很安静、气息很低,神情喜悦,一句一句地诵《法华经》。)他生平没骑过马,这是他按经上讲的要哀愍一切众生,所以就不骑马。


到他病终的时候,有异香散播一里多的范围。过后十年,他妻子也死了。夫妻合葬,把他的棺材打开时,见到舌头跟在生时一样(他诚心诵经的舌头死后十年,还跟生时一样,这是缘大乘经虔诚熏修的功德力所致)。


又有薛严,做忠州司马的官。一生长斋奉佛,每天诵《金刚经》30遍。到72岁他快临终时,见到幢幡、宝盖从空中降下,耳朵里充满了音乐声。他妻子见到薛严冉冉升空而去。恒时异香浓郁,家人都闻到了。



【犹如意珠,似无尽藏,取之不匮,用之无穷,随心现量,悉满所愿。】


“如意珠”,是能赐予一切所愿的宝珠;“无尽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宝藏。大乘经就是极其微妙的如意珠和无尽藏,依着像如意珠和无尽藏一样的大乘经受持修习,就能源源不断地出生功德,无论从中取得了多少,也不会有穷尽之时。无论受持了多少次,仍然辗转地流现功德,赐予福德和智慧。而且它能随着受持者的心量,恰如其分地满足他的所愿。像这样受持极其微妙的大乘法宝,确实是大者得其大,小者得其小,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


(在很多人眼里,大乘显密尊经只是文字印刷品而已,没认为是无上的如意珠和无尽藏,这样根本不了解大乘经微妙不可思议的作用,也不明白一切唯心的道理,因此在对大乘经典受持、读诵、礼拜等的时候,不能竭尽自己的诚心和恭敬去做。)


下面讲几个受持经典得大利益的公案,都出自《居士传》。


唐朝的樊元智居士,年轻时喜欢修道,住在京城南边。依止杜顺和尚,杜顺和尚让他以诵习《华严经》为业,而且依经典修持普贤行。每次他诵经时,口里屡屡都有舍利,前后得到几百粒。有时夜晚诵经,口里放光,能照到40多里的范围,远近的人见到这样的瑞相,都叹为奇异。


92岁时,樊元智无疾而终。荼毗后,牙齿变为舍利,有一百多粒,每一粒都放出光明,几天不停止。僧俗大众建塔作为供养。


(这是由于精心受持佛语,久而久之,心光发露。受持经典的功德力都是唯心所现。经的功德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受持的心力不可思议,这三者和合起来,就出现不可思议的感应。)


商居士,三河县人。7岁时能通佛书,后来在县城西边的田中建了房子。他有几百手卷的佛书,每天阅读、讽诵,未曾间断。拜他为师的有一百多人。每次他行走时,身体的骨骼珊然作响。


到了90多岁,有一天,热水沐浴,戴冠束带。召集弟子们一起聚餐,告诉说:“我早晚就要走了,我的尸体用火焚化,千万不要违背我的意愿。”这天晚上,商居士端坐而逝。过了三天遗体火化,骨骼像钩锁连环一样。因此,乡里人建塔供养。


陆康成,做京兆法曹的官职。有一天,忽然见到已故的官吏抱着案卷站在他面前。陆康成吃惊地说:“你已经去世了,怎么来的?”他说:“这是冥府的档案,都是来年要死于刀兵的人。”陆康成说:“是不是里面有我?”官吏找出来给他看,他非常恐慌,请教说:“怎么办呢?”官吏说:“只有依靠《金刚经》了,所以特意来告诉你。”说完就不见了。陆康成取来《金刚经》读诵,每天诵几十遍。


第二年,朱泚造反,命令他做御史的官。他叱责朱泚说:“你这个贼臣,敢干犯国土!”这下把朱泚弄得恼羞成怒,命令几百骑兵围绕射击。陆康成默念《金刚经》,箭射不进去,朱泚就此作罢。后来陆康成去了终南山,在那里终老。


(这也是精诚的力量,一心贯注在《金刚经》上,使得几百骑兵的射箭无法伤到身体。)



【楞严所谓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求妻、求子、求长寿”,是求世间法的利益。“求三昧”等,是求出世间修行的功德;“求大涅槃”,是求出世间无上佛果的成就。“如是乃至”是超越、省略的词语,包括中间的所有一切。总之如果能竭尽诚心和恭敬,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的利益都能求到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夫大涅槃者,究竟果德。若论如来本心,契经全力,实属乎此。但以众生志愿狭劣,与夫致诚未极,不能直契。故随彼行心,满彼所愿。】


大涅槃是究竟佛果功德的名称。如果谈起如来说法的本怀和契经全分的功力,实际上是要给予众生大涅槃的佛果。但由于众生的志愿很狭小、下劣,又没有对法最大的诚心,因此就不能直下契入,而只随他内心的状态给予相应的满愿。


“志愿狭劣”,就是没有求无上菩提的大志愿,追求的只是世间的功名、财富、长寿、健康、男女等等。既然只有这么狭小、下劣的志愿,也就只能随他的志愿,得到很小的世间利益。


“致诚未极”,就是内在所倾注的诚心没有达到极致。这样只发出百分之五十或三十的诚心,或者只有微薄的诚心,甚至了无诚心。像这样没有发起求无上道的大志愿,又没有竭尽自己的诚心,所以就不能直下契入佛法的真实义,而只能随当时的心行如何,满足他的所愿。



【倘宿根深厚之士,则顿明自性,彻证唯心,破烦惑而直趣菩提,圆福慧而速成觉道。获契经之全益,畅如来之本怀矣。】


如果是宿世善根栽培深厚的人(就是前世曾经承事诸佛,种了很深善根的人),一得到显密尊经的启发,就顿时明了自己的本性,彻底证得万法唯心,破烦恼而直趣菩提,圆福慧而速成觉道。像这样就是得到契经的全分利益,这才真正舒畅了如来说法度生的本怀。


如来说法的本怀不是只让众生得到人天福报或小乘涅槃的果位,也不是想让众生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佛,而是想让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顿时明了本具如来智慧德相而速成佛道。


下面讲三个例子,说明宿根深厚的人得大乘经的启发就能顿明自性:


唐朝永嘉禅师精于天台止观法门,日常威仪中,常常安住禅观。后来因为读诵《维摩诘经》而发明心地。


遇安禅师读《楞严经》,读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时,把文句读成“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当时就豁然大悟。


又有灵隐清耸禅师最初参法眼禅师。法眼禅师指着窗外的潇潇雨滴,对他说:“滴滴落在上座眼里。”清耸不明玄旨,后来因为诵《华严经》忽然发悟,才深信“滴滴落在眼里”。(《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譬如一雨普润,卉木同荣。大根则拂云以蔽日。小根则长寸而增分。道本唯一真如,益随心而胜劣。】


就像从空中降下大雨,普遍滋润万物。地上的小草、大树都因雨水的滋润而得以繁荣。小草比喻小根,大树比喻大根。大根受到雨水的滋润,长成参天大树,拂住云端、遮蔽太阳;小草由于根小,受雨水的滋润,也能长寸增分。


这比喻佛道原本是唯一的真如,但受持佛经的利益却随受持者心量、心力的大小,而有上等、下等的差别。也就是同样受持一部经、一部法,有的得到上等利益、有的得到下等利益,就像“大根则拂云以蔽日、小根则长寸而增分”一样。



【然善根苟种,佛果终成。纵不能即获巨益,亦必以因兹度脱。闻涂毒鼓,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


然而如果种了善根,就终究会因此而成就佛果。纵然不能在当时得到大利益,也一定会在未来善根成熟时得到度脱。


就好比战争中听到涂毒鼓声的时候,不论远方或近前的人,都会丧失生命。这是指耳朵一接触到涂毒鼓的声音,就已经中毒。这个毒染在身上,即使没有现前死去,也一定会在将来死去。像这样,只要听到殊胜的大乘法,只要用自己的心虔诚地对大乘经读诵、受持等,这样染进了识田,就永远成为道的种子。根性成熟的人现在就得到度脱,根性没成熟的人到来世种子成熟时,也一定得到度脱。这就是古人常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的意思。


“食少金刚,决定不消”:就是指其它食物经过胃等的碾磨后会被消化,但是吃了金刚,少到一个微尘的量,也决定不会被消化。这是比喻哪怕熏进去一点大乘佛法,或者领会、吸收了一点,那这个善根就一定保存在八识田里,任何时候都不会消失,最终一定会由此而得到度脱(就是最终会在时节因缘到来之时,这个善根就会萌发起来,就会成熟,就会解脱)。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者,其斯之谓欤。】


所谓“先以欲钩诱引人趣入,然后再让他趣入佛智”,就是说的这件事吧!


所以佛法里施设教法有方便说和真实说两种。对于初机的人,首先是以欲钩钩引他,告诉他这样念诵能够消灾免难、去病延寿、有求必应,等他求到了这些利益,就在深深感戴佛恩之余,愿意听佛的教导而寻求解脱、成佛。再进一步为他开示诸法实相,就能入于佛智。这就是佛法接人的善巧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