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阿含经随身辑

157.犹如有人自己没溺,复欲渡人者,终无此理。己未灭度,欲使他人灭度者,此事不然。(增·四二六)

※要影响周遭的人,入于正法,就先当注意自己的行为,从自己合乎正法做起吧!

158.虽诵千章,不义何益?不如一句,闻可得道。

虽诵千言,不义何益?不如一义,闻可得道。

千千为敌,一夫胜之;未若自胜,已忍者上。(增·二七五)

※不要忘失了广学多闻的目的,是在改造自己,净化自己,而不是作学问的堆迭。

159.犹如有人身被毒箭,作是念:未可拔箭,我应先知彼人如是姓、如是名、如是生?彼人竟不得知,于其中间而命终也。

世有常,我不一向说此,何以故,我不一向说此?此非义相应,非法相应,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觉、不趣涅槃,是故我不一向说此。

何等法我一向说耶?此义我一向说:苦、苦集、苦灭、苦灭道迹,我一向说。以何等故,我一向说此?此是义相应、是法相应、是梵行本,趣智、趣觉、趣涅槃。(中·二二一)(箭喻经)

※等到弄清楚,那只伤人毒箭的来历,才肯面对伤势,接受治疗,恐怕早已病入膏肓了!修行者,切莫将生命,浪费在与自、他身心净化无关的领域里。

160.有四大广演之义:所谓①契经、②律、③阿毗昙(论法)、④戒。(增·二四九)

※这是《阿含经》中,判断是否合乎佛法的基本态度。四大标准中,没有「人」的因素。

161.人身难得,唯当行法、行义、行福,于佛法教,专精方便。(杂·一一三O)

※这是佛陀以反问的语气,肯定「人道难得」,与波斯匿王间的问答。人身难得,可别又混过这辈子,蹉跎于佛法之外啊!

162.当知:三十三天着于五欲,彼以人间为善趣;于如来法得出家为善利,而得三达。所以然者: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增·三OO)

※印顺法师在其《印度之佛教》自序中,说其『读得「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句,有所入,并说「吾为之喜极而泪」。』

以人间为善趣,以人为本的修行观念,是属于早期佛教圣典的一贯精神,也应该是当时佛教教团的风格。修行者当善把握、珍惜生为人的修行机会,而不宜妄自菲薄,只顾自叹罪业深重,或一味地求于脱离人间。

163.尊者阿难答曰:我等不依于人,而依于法。(中·一四五)(瞿默目□连经)

※「依法不依人」,这是以真理为先的理性态度。

「尊重权威」,仅是尊重权威者,在其「权威领域」中,对真理(法)的理解而已。借人而知法,重点仍然在「法」,而不是「人」(权威者)。

164.阿难!汝谓佛灭度后,无复覆护,失所持耶?勿造斯观!

我成佛来所说经、戒,即是汝护,是汝所持。(长·二)

※这是佛陀入灭前,所留下来的最后教诫。佛陀所说的经、戒,就是我们通称的佛法了。

以法为师,以法为持,以法为护,是修行者所应当谨记在心,而常反省检讨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一分钟正思惟


  生活中,或许有着些零碎,而不太好利用的空档,
  如正在排队等着做什幺的,
  那幺,好象可以随机地翻开一页,顺着文字,
  回想着这段经文的教导;
  反省着这一天以来,是不是有所违背与不足,
  给自己,充个电吧!
  就像拾穗一样。
  心不专定,心回转疾,当降伏心意,令趣善道。
  不随心自在!
  不顾声、色,护持油钵。

  随时荫馏,消息冷暖。
  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
  善调琴弦,不缓、不急。
  随顺觉。

  颇起欲、恩爱、爱念、着不?
  不受、不取、不味,护六根。
  不顾念过去,不欣乐未来,不染着现在。
  饮食知节,趣欲支形。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来者不欢喜,去亦不忧戚。
  于诸世间无所取!
  舍离重担,离诸有结。
  唯生身受,不生心受,不被第二毒箭。
  于乐受,贪使不使!
  于苦受,恚使不使!
  不苦不乐受,疑使不使!
  寂静、清凉、真实。
  虽生世间,不为世间着!
  有漏从见、护、离、用、忍、除、思惟断。
  不恶语言,便不镇恚。
  自不作恶业,恶业何由生?悔过渐复薄!欲贪是系。
  兴欲爱想,便生欲爱,长夜习之,无有厌足。
  未离欲者,为欲爱所食,为欲热所热。
  若爱生时,便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惋、懊恼。
  欲从想生,以兴想念,便生欲意。
  骨锁、肉聚、蜜涂利刀、果繁折枝、假借不久。
  此身观悉无常,都无所着。
  雪揣、土坏、野马、空拳、聚沫、浮泡、芭蕉。
  诸法无常,有为,心因缘生,彼于异时一切悉无。
  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
  不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无常、苦、空、非我。
  我胜、我等、我劣,作如是想而不见真实。
  不复见我,唯见正法。
  当舍是法,况非法耶?
  念欲恶;恶念欲亦恶;断贪,亦断着。
  自通之法: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
  唯忍能止诤,无怨能胜怨。
  因欲缘欲,展转共诤。
  莫令我异于世人。
  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
  若见缘起便见法。
  皆由因缘合会生苦,若无因缘,诸苦便灭。
  此苦生时生,灭时灭。
  起苦、乐心,是名味。
  无常、苦、变易法,是名患。
  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离。
  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
  持此咒令脱我苦耶?
  当观空无法,此名礼佛义。
  阴界入无我,乃名第一供。
  人身难得,人间为善趣。
  依法,不依人。
  自依、法依、不异依。
  经、戒,是护、是持。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