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楞严经玄义

大佛顶首楞严经玄义卷第三

天台山幽溪沙门 传灯 述


  第六因究竟者。四教因位各各不同。若三藏一往约菩萨论。始从停心终至三十四心。通教从初干慧至于九地。别教始从十信终至等觉。圆教始从五品干慧终至等觉。辨此为三。一始终改不改。二因果异不异。三因心作不作。初始终改不改者。若藏通始终唯一空观。无复可论改与不改。


若别教菩萨三观俱修。先空次假后中。是则始终节节须改。唯今圆人初心即修首楞大定。以此大定为历位之本。岂唯因心不改。至于果地亦秪证此大定而已。

故经总结五十五位云。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次因果异不异者。果无生三德之果也。藏通之果灰身灭智。果尚生灭因岂无生。若别教登地。证与圆同。妙觉位中生灭之心虽犹未尽。然皆称理分证。亦得果名无生。若因心空假。既不即中。是故修之与成无非生灭。此则因生灭而果无生也。

今之圆人。既闻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是则发轸。便须以无生之智修此大定。故经明二种决定中云。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不生不灭之果无有是处。

又云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生死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复还元觉得元明觉无性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云云)。此即天台所谓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因果始终无非常住者也。三因心作不作者。

前之三教不知生死烦恼即涅槃菩提。是故所有业惑定须翻破。故其因心皆成有作。今之圆人知阴入处界本如来藏。阴入处界何须翻破。如来藏性亦无烦别显。故初心行者直下体此圆理以修大定。至于果成而见思尘沙无明任运销落。如来藏三谛之理法尔证得。故干慧地中即云执心虚明纯是智慧。二信即云阴入界三不能为碍。何况住行向地等位耶。是名因究竟。

  第七果究竟者。果地有二种德。所谓智断。智德名菩提。断德名涅槃。总云菩提。别则有三。谓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也。总云涅槃。别亦有三。谓圆净涅槃方便净涅槃性净涅槃也。此果人所证之法也。约能证人则有三身。约所居土则有三土。谓法身居寂光土。报身居实报土。应身居有余土也。辨此为三。一圆证不圆证。二究竟不究竟。三有所得无所得。初圆证不圆证者。藏通不闻圆名岂论圆证。


若别教教行二道虽不明圆。至初地证道证与圆同。则一证一切证。三智三德三身悉能分得。特以圆家之真因为别家之极果与圆为异耳。若今圆人。则教行证道无不俱圆。故名字圆闻。观行圆修。至于分真究竟则一证一切证。三种智断及以三身一时顿得。故今初住位云。心精发辉十用涉入。乃至十身灵相一时具足。自非圆证莫能销释此语矣。第二究竟不究竟者。藏教果佛。发真无漏三十四心。断见思习气。证一切智。坐木菩提树下。生草为座。成劣应身佛。居方便有余净土。

薪尽火灭入方便净涅槃。通教果佛。以一念相应慧顿断见思残习。证一切智。坐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为座。成劣胜应佛。居方便有余净土。薪尽火灭入方便净涅槃。别教破十二品无明。证一切种智入妙觉位。即圆教二行。

坐莲华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王座。成圆满报身。居实报无障碍土。入圆净涅槃。此三教果佛地位虽殊。要之悉未究竟。唯今圆佛。破尽四十二品无明。入妙觉位。诸法不生。般若不生。不生不生名大涅槃。

以虚空为座。成清净法身。居常寂光土。故经云。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又云。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第三有所得无所得者。前之三教。由不闻生死烦恼即是菩提涅槃。必须去生死烦恼之故证涅槃菩提之新。故至果地似有所得。今经圆人。既知生死烦恼即是涅槃菩提。则生死烦恼之故故则非故。涅槃菩提之新新则非新。故若非故虽在生死烦恼又何所失。故云阴入处界本如来藏。新若非新虽证涅槃菩提又何所得。故云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是名果究竟。

  第八教究竟者。教为能诠。既无别有体相。是则前之所辨七种究竟。而教究竟在其中矣。但别相虽彰总相未了。故亦立三意以辨明之。一七法整足不整足。二七法俱圆不俱圆。三教道可废不可废。初义者。此七种义遍布如来一代大小偏圆教中。于诸经内或有整足不整足者。今经七义如向所引最为整足。次俱圆不俱圆者。或七种俱圆此是圆教。七种偏小此是前教。或前偏后圆此是别教。或圆接通别。或前后俱圆中间带一二种偏名。此是圆教借名之意。


如今经当机证初果三果地位之中。借通教初干慧地。及借藏教四加行位。虽是偏名义无不圆。三可废不可废者。前三教所诠七种既非究竟故。或被方等弹呵而废。或被般若淘汰而废。

此二时若废而不转。必待法华开显而废。若不预法华三周废者。又须涅槃捃拾而废。如退席声闻是也。又前二时但能废人不能废教。或有废者以机未熟寻又建立。必待法华毕竟而废。若此经纯圆。在方等般若则为诸佛菩萨之所褒叹。何况能废。纵令法华亦不能废。故法华云。是诸人等闻我所说已入佛慧等(云云)。盖于四时之中。求为法华网目之圆融整足无愈楞严矣。是名教究竟。

约八法行布。释首楞严竟次约诸字圆融释者。前明八法既皆究竟。则因超果海。果彻因源。理智行位重重互入故。法身报身应身如来之大多胜也。奢摩他三摩禅那密因之大多胜也。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修证之大多胜也。以三菩提上求佛道。三慈悲下化众生。诸菩萨之大多胜也。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万行之大多胜也。法身本觉。二德始觉。始本不二。大佛顶之如来也。中道属性。空假属修。修性不二。密因之如来也。修恶即性。善恶不二。六种位次无不即理。修证之如来也。发心究竟二不别。诸菩萨之如来也。缘即了正。了正即缘。万行之如来也。三德秘藏如天主三目。大佛顶之密因也。

法报应三如世伊三点。如来之密因也。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六不妨即。即不妨六。修证之密因也。大乘因者诸法实相。诸菩萨之密因也。有三摩提具足万行。万行之密因也。正因属性。缘了属修。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大佛顶之修证也。如者本觉。来者始觉。如来之修证也。三止三德体一名异。修者修此。证者证此。密因之修证也。性具诸法。离性无人。诸菩萨之修证也。本有名具此属于理。该摄积聚此属于事。万行之修证也。微妙三德遍在十界。大佛顶之菩萨也。

诸佛果地融通全证众生理本。如来之菩萨也。方便随缘止止于俗谛。蜜因之菩萨也。不灭不生合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修证之菩萨也。本有为具性具十界。万行之菩萨也。三种具足即是三德。大佛顶之万行也。复有一行是如来行。虽是一行而具五行。如来之万行也。有三摩提具足万行。蜜因之万行也。住前圆修。登住圆证。修证之万行也。普贤愿海万行庄严。诸菩萨之万行也。楞严教旨微妙如斯。了义之说莫此加矣。故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释别名竟。

  次释通名者。经之一字也。梵云修多罗。旧云有翻无翻。历贯线等五一一约教行理成十五义。委如妙玄。今但略释为二。一约通别以明教体。二约相代以训经义。初义者。神宝记云。夫经者圣人所以示教也。因教以悟道。则有通有别。通谓十方佛土该于六尘皆为教体。故净名云。以一食施于一切。于食等者于法亦等。于法等者于食亦等。


此则偏用舌根所对为经。或有国土以天衣触身即能得道。此偏用触尘为经。或见佛光明得道。此偏用色为经。或寂然无言观心得道。此偏用意为经。如众香土以香为佛事。此偏用香为经。盖由他方根识峻利。故得通以六尘为经。又若推而广之。彼一一尘皆具六根。而一一根皆具六尘。遍法界中根根尘尘皆可入道。无适非经。纵使教外别传心要至于无说无字。但有一法当情及无当情者是亦教体。何处何法为别传耶。自非深见此理。难以笔舌既也。

次别者。他方六根识利。六尘可得为经。此方三根识利。唯以色声及法尘为经。以声为经者妙玄云。如佛在世金口演说。但有音声诠辩听者得道。故以声为经。大品云从善知识所闻也。用色为经者。若佛在世可以声为经。

今佛去世纸墨传持。应用色为经。大品云从经典中闻也。用法为经者。内心思惟。心与法合。不由他教亦非纸墨。但心晓悟。即法为经。故云修我法者证乃自知。此三尘为经施于此土也。私谓次以色为经唯在灭后可尔。若初声为经不局佛世。如今时自有不识文字亦因声得悟。然能说者终从色法纸墨中得。故大师偏约佛世说也。

第三用法为经。则佛世灭后皆可论之。又此通别。盖是因明教体故作此说。若行理皆名为经。则此土根尘识三亦遍可为经。如二十五圣从十八界悟入。此行经遍也。普贤观经云。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一切诸法无非佛法。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此理经遍也。故知若约行理而论。根根尘尘遍法界中皆可为经。次约相代以训经义者。古以修多罗翻为经者。开善云。非正翻也但以此代彼耳。此方圣说为经。贤说子史。


彼圣称经。菩萨称论。既不可翻。宜以此代彼。故称经也。既以此代彼。此方经义训法训常。法乃万代轨则。常则百王不易。佛经亦然。天魔外道不能沮坏。是为教常。真正无杂无能逾过。是为行常。湛然不动决无异趣。是为理常。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是名教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是名行轨。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是名理轨。释名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大章第二辨体者。体是主质。前文解释大佛顶等二十来字皆能诠名。今辨此名所诠之体。欲令学者因筌得鱼寻名显体。寻名意在忘名。显体知无别体。此乃今家释名辨体之妙意也。大分为三。初明诸经通体。次出此经别名。三以别合通。初诸经通体者。天台大师引释论云。除诸法实相余皆魔事。大乘经以实相印为经正体。无量功德共庄严之。种种众行而归趣之。

言说问答而诠辨之。譬众星之环北辰。如万流之宗东海。故以实相为经体也。书家解礼者训体也。体有尊卑长幼。君父之体尊。臣子之体贱。当知体礼之释是贵极之称也。复次体是底也。穷源极底理尽渊府。究畅实际乃名为底。释论云。智度大海唯佛穷底。故以底释体也。复次体是达义。得此体意通达无壅。如风行空中一切无障碍。一切异名别说皆与实相不相违背。释论云。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故以体达释经体也。次出此经别名者。诸大乘经虽通以实相而为正体。然实相体通遍受众号。

故释论云。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若能以实相而定诸名。则名无不圆。义无不实。故四明云。毗卢遮那遍一切处。一切诸法无非佛法。是则世出世间二死五住。至[鞥-合+(白-日+田)]荔多蠢动蜎飞五无间等。若因若果。无非圆极第一义谛。故此诸名皆实不虚。五住二死等尚是实相异名。况实际等诸名非实相乎。


故天台释诸大乘经体。有时亦就别名而辨。如观音玄以灵智合法身为体。光明玄以法性为体等。然则今经之体。于此通别两楹必何所归。古之宗台教而解释此经者不下十余家。于立五重玄义之所及见者唯孤山圆师之经疏。吴兴岳师之说题。孤山则以常住真心为体。吴兴则以空如来藏为体。虽泾渭分清兰蕙竞秀。然于中间所得偏正亦或不无容议。如孤山以常住真心为体。谓此经正宗之首。

佛告阿难。当知一切众生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然依此而立是得经之正体者也。但不应云经文显云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安得不以此为体。今谓。若显言其体而便立为体者。且经中处处言体。如首卷云。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二卷云。元是菩提妙净明体。

又云。其性真为妙觉明体。此皆经文显言其体。何独舍彼而取此乎。吴兴以空如来藏为体者。谓如来藏是经之盛谈故也。若以经之盛谈宜立为体者。一经始末无非常体常宗之诠表。是则常住真心其谈尤盛。乌得晦其义而独取于言乎。须知常住真心即空如来藏也。

经云。空如来藏等七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此其是矣。是知若以常心为体。名义俱正。常住体遍无所不摄。今还双收二家。正以常住真心为体。旁取如来藏文释义。以常住真心为体则有多意。一是经之首领。如经初发轸即云。一切众生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故。二是经之盛谈。如屈指飞光验见不动观河之见童[髟/老]不迁。讫第四卷皆明常住真心故。三以智验谛。盖体是如来妙智究尽之法。既云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能究尽者。既是常住所究尽者安得不常。

四以宗验体。盖体是宗之所归。宗常体亦宜常。经云。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不生不灭之果无有是处。因果之宗既须常住。所归之体安得不常。又当机发行之由具圆通常三义。弥须以常住真心为体矣。

言通取如来藏文释义者。盖常住真心是一切法之总体。离常心无诸法可论。离诸法亦无常心可论。故经云。如来常说诸法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又云。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

又云。此见及缘皆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云)。良由实相真心具足诸法。诸法法尔。性本无生。故如来藏文中。广约阴入处界以明常住妙明不动周圆之义。苟非具足诸法性本无生难以销会此语。然彼四科。文虽浩汗义犹总略。惟七大之文则备明常住真心的义。

所谓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是也。盖竖穷三世不生不灭之谓常。横亘十虚无去无来之谓住。体性清净不受妄染之谓真。今言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夫清净即体性清净。不受妄染也。本然即竖穷三世。不生不灭也。周遍法界即横亘十虚。无去无来也。一大既然余大亦尔。以后验前即何之四科。

所谓常住妙明等亦从而可知矣。问七大之文。前四乃对空而辨。曰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等。第五空大乃对觉而辨。曰性觉真空性空真觉。第六见大乃对觉明而辨。曰性见觉明觉精明见。第七识大又乃对明知而辨。曰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如此对辨不同其说何也。答此由众生无始迷真觉以为根识。局内身以遗外境。对空色以分大小。如经所谓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譬如百千澄清大海弃之惟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如来怜愍斯辈将为指迷而即悟。故必自浅以之深。先以无边之虚空对辨有边之四大。故往复言之。而曰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乃至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所以然者。地大之色坚质而有方所者也。虚空融通故无方所矣。水火风大摇动而有生灭者也。虚空恒然故无摇动矣。凡有生灭去来则有虚妄。无生灭去来故性真圆融矣。今曰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犹言空性色亦性空真色亦真。色之与空本无差别。故于第五空大文中而和会云。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阿难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是则四大与空均一常住。相虽似异性乃元同。莫不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称之为大不亦宜乎。复次色空之常遍虽融。身境之无差未会故。又于空大文中而云性真觉空性空真觉。所言觉者。通而言之即根与识也。所以空觉相对而辨者。夫根识有觉知者也。虚空无觉知者也。事固如是理实不然。故往复言之。而曰性觉真空性空真觉。犹言觉性空亦性觉真空亦真。空之与觉元无殊异故。于见大文中而和会云。

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斯则以根识均虚空。岂唯虚空非无情而地水火风亦非无情。以虚空均根识。岂唯虚空常遍而根识亦常遍也。称之为大不亦宜乎。复次内外既会身境圆融。然于真妄两途情执犹云冠履故。又于见识两大文中。而云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性识明知觉明真识。性见明见清净六根也。觉明觉精众生六受用根也。性识真识八识九识也。明知觉明六识七识也。此皆全体起用全用在体。

故往复言之。若此所以。古德云。约诸识门虽一多不定。皆是体用缘起本末相收。从本向末寂而常用。从末向本用而常寂。寂而常用故静而不结。用而常寂故动而不乱。静而不结故真如是缘起。动而不乱故缘起是真如。真如是缘起故无涅槃不生死。即八九为六七。缘起是真如故无生死不涅槃。即六七为八九。无涅槃不生死故法界皆生死。

无生死不涅槃故法界皆涅槃(云云)。识既如是根亦复然。岂唯六根。即向之五大莫不体用相即。以三界唯心一切惟识故。故于识大文中而和会云。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夫诸法真常圆会若此。称之为大不亦宜乎。是以圣言至此诠理既极。当机冰执情亦泮然。

故经叙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文)观斯妙悟。验前圆诠。岂唯见藏性会通之玄。抑以知经体性具之妙。由数来所宣惟明藏性。欲委常住尚须义求。今此叙悟乃云。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洎乎结文又云。获本妙心常住不灭。岂非为其常住真心性具诸法。即此诸法性本无生。而谓之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乎。

是故今经之体其义遍圆。前曰双收二家义又见乎此也。问常住真心理固若是。即事而验可得示乎。答根尘识三理虽常住。即事而验难可毕指。良由众生循业既久情器确分。即鼻舌诸根尚不及牛马。矧六尘乎。今择其目前可以对[改-己+易]即法易乎。直指唯耳根及以眼根。庶几可以为似。虽曰眼根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观其见性洞然。而于不灭不生之义犹不假乎晏居而辨。似有愈于耳根者。今撮其枢要而言之。如经。初以盲人瞩暗喻见非眼之后。如来将示阿难此见不生灭地。乃先以客尘之义而问之言。

我初成道。于鹿苑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时憍陈如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阳升天。

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佛言如是。(文)憍陈如所言。客尘乃喻烦恼生灭之法也。主之与空乃喻不生灭常住真心也。陈如之答既已了然。即此可以亲示阿难客尘主空之义。是故经云。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

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佛言谁动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佛言如是。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盻。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盻。佛告阿难。汝头今日何因摇动。

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阿难汝盻佛光左右头动。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佛言如是。(文)阿难所答。我见如来手自开合。即客义也。非我见性有开有合。即主义也。我头自动。尘义也。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空义也。当机领解既已亲切。于是如来普告大众云。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摇动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

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盖曰汝观阿难头自摇动岂非尘乎。见无所动岂非空乎。如来手自开合岂非客乎。阿难见无舒卷岂非主乎。是则主之与空不生灭义。阿难既然。人固有之。诚宜即此非动而体悟真常。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乎。且有动之身非真身也。有动之境非真境也。今人者以之为身。以之为境。

所谓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矣。此中及下文。印匿王观河之见垂手无遗。悉是明见性不生灭义。然下文虽以六十年观河之见验其不迁。而于直指见性之义犹似太缓。不若此间屈指飞光验见不动。乃目前对[改-己+易]之事。而常住深旨易为领略。学人于此切宜自验。弗效贫人数他财宝。古师云。此寄粗相密谈真见。分别显了并在后文。此言似太容易。智者勘之。

经文继此辨于八还。择于诸物。洞视十方。非舒非缩等。是明见性周遍也。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净妙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等去。是明见性真净也。然见性之妙常则必遍必净。但言不顿彰。是故有此次第大归。自首卷盲人瞩暗讫第二卷。辨见性非和不和。悉是明见性常住真净之义。盖见性洞然易乎直指故也。

若耳根常住真净之义则备明于第六卷。文殊选圆通偈云。声有亦非生声无亦非灭此则常真实。即闻性不生灭也。十方俱击鼓十处一齐闻此则圆真实。即闻性周遍也。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此则通真实。即闻性真净也。此皆就凡夫迷事以指悟理。行人苟能即此常遍而扩充之。功用转深则德量转胜。经体之妙当不逾于见闻矣。

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遍能含受十方国土。此其效也。第三以别合通者。诸经通以诸法实相为经正体。今经别以常住真心为体。名虽有别。义则不殊。如法华方便品长行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偈颂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世间相即诸法也。常住即实相也。今经始标常住真心。

下文乃广明阴入处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此与法华世间相常义同。是故虽以常住真心为体。义实同乎诸法实相。此之妙体横亘十虚无去无来。即天台所谓体者礼也。体有尊卑。君父之体尊。臣子之体贱。

当知体礼之释是贵极之称也。此之妙体竖穷三世不生不灭。即天台所谓体是底义。穷源极底理尽渊府究畅实际乃名为底也。此之妙体性体清净不受妄染。即天台所谓体是达义。得此体意通达无壅如风行空中一切无障碍也。复次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等。体底也。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等。体达也。

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体礼也。复次耳根圆通具圆通常三义。圆体礼也。通体达也。常体底也。体礼是法身德。体底是般若德。体达是解脱德。若以三德分对五章。名章总三德教相说三德。体章别在法身。宗章别在般若。用章别在解脱。今体章别在法身。而明体底体达者。妙宗所谓空即中故故般若德是法身底。假即中故故解脱德是一切法自在之体(云云)。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大章第三明宗者。妙玄云。宗者修行之喉襟。显体之要蹊。如梁柱持屋结网纲维。提维则目动。梁安则桷存。盖因果之宗是一经显体之要故也。释此为二。初简宗体。次正明宗。简宗体者。妙玄云。有人言。宗即是体。体即是宗。今所不用。何者。宗致既是因果。因果即二。理体非因非果。体即不二。体若是二体即非体。体若不二体即非宗。宗若不二宗即非宗。宗若是二宗即非体。云何而言体即是宗宗即是体。又梁柱是屋纲维。屋空是梁柱所取。不应以梁柱是屋空屋空是梁柱。

宗体若一其过如是。又宗体异者则二法孤调。宗非显体之宗。体非宗家之体。宗非显体之宗则邪倒无印。体非宗家之体则体狭不周。离法性外别有因果。宗体若异其过如是。今言不异而异故有宗。不一而一故有体。释论云。离诸法实相余皆魔事。

普贤观经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是。大乘果者诸法实相是。即其义也。当知实相体通而非因果。行始辨因。行终论果。是则诸大乘经皆以实相因果为经宗要也。次正明宗者。诸大乘经虽通以实相因果为经宗要。但因果体通而遍应众号。

如观经疏。以修心妙观感四净土为经宗要。修心妙观实相因也。四种净土实相果也。今经云。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之果无有是处。此义正同普贤观经大乘因果皆是实相。然通义若此。别义云何。

昔孤山圆师尝判此经。以圆通妙定为宗。盖的取观音耳根圆通。通取一经所明定行。云间师。则以楞严妙定为宗。谓阿难始以三止为请。故经之初后非谈空假即说中道。此为宗要。今观二师所立。虽俱得其旨。然皆有义无文。悉非经之正意。其正意者乃佛之知见也。以此为宗。

不唯摄法周备。文义亦复显然。如经初如来首告之云。一切众生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征心之初。如来问云。惟心与目今何所在。当机复请云。发妙明心开我道眼。如来许云。令诸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四卷斥凡小云。用世语言入佛知见。阿难请入华屋云。得陀罗尼入佛知见。

如来答云。汝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五卷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此等经文。凡若干处。显言知见体用。复次知见乃是略举。备必六根。故经云。令汝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然根必对境。对必发识。是以经中前之四卷明体。广约阴入处界及以七大以明常住真心。下文明宗。亦各以体中一法以陈圆通。

故有二十五圣之多以明佛之知见。故经云。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菩提。此等经义。皆所以显诠佛之知见也。言摄法周备者。如知见既备六根。则耳根在其中矣。既曰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此则六根通须首楞大定为本。谓之佛之知见也。故阿难经初有通别两请。如来下文亦有通别两答。自征心讫自证。皆所以答通请奢摩他也。请入华屋讫选圆通。皆所以答别请最初方便也。然答别之中。虽正意在别。而意亦兼通。如初心二决定义云。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云云)。此则意令依常住真心以修大定。乃通义也。次云汝等(云云)。此则意令即六根降伏烦恼。乃别义也。

又此二决定义乃应前二种根本而说。彼云。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即第二决定也。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即第一决定也。须知一经所诠不出二种决定。如来乃先立二种根本。是则一经大旨于首卷中先已举似。后之经文。不过敷陈委悉二决定之义耳。又二种根本决定。亦是总答阿难通别两请。

第一根本及第二决定答别也。第二根本及第一决定答通也。所以阿难必通别两请如来必通别两答者。盖通若无别。则通无所入之门。别若无通。则别为事相之行。如世人谁无六根。由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诸佛岂无六根。由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如人有目日光明照乃能见种种色也。问若以佛之知见为宗者。则佛来文殊选择耳根又何所谓。答佛所以命文殊惟选耳根者。

盖入道虽有多门初心岂能遍入。故令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然于所入一门又必有要。苟得其要。则与不圆根日劫相倍。此方众生余根识钝惟耳根最利。故文殊顺机选之以此耳根圆通为入佛知见之要门。非谓圆通但只耳根而已。此与摩诃止观初心修观必先内心。

故于三科拣却界入。复于五阴又除前四的取识阴为所观境。如去丈就尺去尺就寸。伐树得根灸病得穴千枝百病自然销殒大同小异。所以异者。彼观第六识成圆妙三谛。此观耳根以入圆通。所观之境虽异。其于所显之理又则一也。今释此取意为二。初顺机对待以明耳根。次顺理绝待以明诸境。初顺机对待以明耳根者。

所谓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地实于闻中入。闻即耳根。以耳根为所观之境而入圆通。故观音自叙云。初于闻中入流亡所。然耳根为境。必云何观之而能入流亡所。须知今明宗者能观之观也。向明体者所观之境也。而观依境发。境资观显。此中略不言入流工夫者。为已备于前文故也。

故入流之旨其法无他。但初于闻中称性观此耳根本理如是常住如是真净。即是入流。言流者乃圆通之异称也。不入流则已。若能入流即已亡所。以声处是耳处故。是则凡言有声尘之所者因循声而流转故也。既入圆通何容有所。问若体此耳根常住真净即是入于圆通。则根尘识三皆可等入。又何贵于耳根。答根尘识三虽皆常住。秪可随佛正教之量皈依仰信。实非众生所有智分。

若耳根常住真净。就众生现量而示其理灼然故。文殊偈云。如观音所说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齐闻此则圆真实。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此则通真实。声无亦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此则常真实。常真实常也。圆真实住也。通真实即也。此数偈不唯可以验耳根本理圆妙。行者亦宜持此以资圆修。如人静居之时。随其音声发于何方。应于障外或动或静。而吾之闻性圆通常住于此。弥可资而得矣。

经云。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又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深有意乎其言之也。下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者。所谓流既入矣则返流全一能所都亡。妙净明心迥然独脱。皆自然而然。妙证一时不容前后而经方言如是渐增等者。有以见语言文字不足以载道者盖在乎此。学者殆不可以次第取思议会。其于此理殆庶几焉。问前云。六根通以首楞大定为本而为佛之知见。

今云。入流之旨其法无他。但体此耳根常住真净即是入流。且与前释名中奢摩他等云何会合。答观子之问。似必以止而止其动必以观而观其昏方曰修于止观。亦必曰以空而破其有以假而破其无以中而泯其边方曰修于三观。即世人之忽视圆顿止观类若是也。若然则缨络初地之修三观。此经始终之修奢摩。皆成有作。何名圣阶。须知夫止观者。无妄名止。不昏名观。

明静寂照定慧之异称也。如方其入流之时胸中稍有一丝情系。则彼闻性莫得其圆通且常矣。乌足以为入流乎。故善入流者。当是时根尘迥脱独露真常。知灭对遗惺惺寂寂。如偈所谓。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矣。何止观而不在乎。

又复应知法本非空非假亦非非空假。秪由法性绝待就此寓名为中。秪由法性无染就此寓名为空。秪由法性具足诸法就此寓名为假。只一法性即绝待即无妄即具法。如摩尼宝珠即莹彻即具宝即体圆。虽三宛然而是一珠。虽是一珠而三宛然。耳根圆通亦复如是。十方俱系鼓十处一齐闻。就此绝待说名为中。能观此圆是观中道。

故经云。空觉极圆空所空灭。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就此无碍说名为空。能观此通是观真空。故经云。尽闻不住觉所觉空。声无亦非灭声有亦非生。就此无生说名为有。能观此常是观妙有。故经云。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天台云。全由性具实匪修成。不其然乎。此犹约不次中说于次第。若不次不次说者。举圆必通必常。举通必圆必常。举常必圆必通。是故返闻之时但观其圆。则通之与常皆在是矣。故观音云。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地。又云。我由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此乃称性而观绝待而照。

天台云。圆人始终皆以中观为体。此经初信云。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如来彰自证云。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二决定云。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皆此意也。此之妙观。照而常寂。亦名息二边分别止。一切妄思由体此而息。亦名体真止。亦名空观。随闻一切音声达此声处全是耳处。以闻性圆故。亦名方便随缘止。亦名假观。此乃即观之止。即止之观。即中道之空假。即空假之中道也。入流之时。五住磐石砂砾一切休息。名止息止。

心缘中道入实相慧。名停止止。实相之慧即非止非不上(云云)。偈云。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又云。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旨归于此。问经中入流亡所。古人有以法性流释之。或言圣流之流。柏庭拣云。然皆通而未的不当经旨。

以今言之。此一流字正指耳根闻机所在。至微至极。间不容发。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今论圆通常云。秪由法性绝待说名为中。何与柏庭所立顿相反耶。答夫法性者有通有别。通谓诸法同以一真法界为性。别谓诸法各有自性。然诸法是一真法界本有。即通是别。即别是通。故无通不别无别不通。是以。一真法界之性圆通常。诸法之性亦莫不皆圆通常。他乃混以法性流释。

故拣云。通而不的。今则的指耳根法性。即圆通常正在其所取。不在其所拣也。问天台明法性有三种。一曰性体。此当正因。二曰性量。此当了因。三曰性具。此当缘因。

今观耳根圆通。于三性中为观何性。答夫耳根者。本无明生死之法。以由性具故能当体即圆通常。圆通常即性体性量。今则称此而观。乃即性具观性体性量也。问若性具者必生佛互具根尘互摄。在今耳根其义云何。答性具之法有自有他。

自心生佛。他心生佛。只此耳根靡不毕具。耳根圆通常。自他生佛亦圆通常。故曰阴入处界本如来藏。又曰。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譬如一室千灯彼彼互具彼彼互遍故。今只观耳根。而自他生佛莫不等观。故观音妙证之时。而云忽然超越世出世间。上合十方诸佛同一觉心。下合六道众生同一悲仰。顿获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若不修时。一念顿观果地何能顿合生佛。又若自心不具己他生佛。则三十二应等皆成作意神通。

须知。此云合者即前不生不灭合如来藏十界三谛也。称性而修名之为合。背性而修名为不合。览教之者故宜会通。耳根圆通竟。次顺理绝待以明诸境者。所谓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也。此中绝待须明两意。一顺耳根之理以论绝待。次顺诸境之理以论绝待。初意者。前之耳根既圆通常。若此则当体法界摄法无余。未尝有一法非耳根圆通所在。

故善入流者奚惟观声处。即耳处味处香处根处识处乃至七大皆可入耳门圆照三昧。离耳根圆通外更无他法可得。故云绝待。次顺诸境之理以明绝待者。前之绝待傍兼而已。若正论者。一切诸法莫非圆通。故阴入处界皆云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不动周圆圆也。妙真如性通也。常住妙明常也。

七大云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周遍法界圆也。清净通也。本然常也。又一二卷中显示见性周遍圆也。非舒非缩通也。屈指飞光验见不动常也。是故以理言之无非圆通。岂独耳根之可取余境之可去乎。但此方众生余根识钝耳根最利故。佛顺初机来文殊选之。故诸圣亦不一概称理陈述。盖遵佛来所谓汝等最初悟十八界从何方便入三摩地之意耳。但众生心病既多。

疗治难专一药。即世人之善摄生者尚能导养得所。矧学佛之知善权者乎。且此经未来人亦得道。应病顺习岂得必拘。是故逆取经宗载伸两意。一顺经文。二顺藏理。顺经文则二十四门大小有殊。顺藏理则阴入处界一味平等。何则。

盖世尊既命各述最初所悟方便。则诸圣宜遵佛来。随以本时所悟而宣故。经二十五门大小偏圆条然有异。此义皎然。固无足以开权未开而为纷纷之竞矣。今之所释意存修入。合顺藏理以辟圆门。顺经文已如诸解所释。顺藏理今略明之。大意为二。一缩法并义。二正明诸门。缩法并义者。若二十四门逐一分释则似文繁。单明一十八界则似义阙。故缩地水火风空五大以入六尘。缩见大以入六根。缩识大以入六识。秪作三科而释并七大。如来藏性色真空等义。

以例三科而解。文约既尽。义深且明。况界以大为体。大与界同义。故缩之并之。行者苟能持此缩并文义以历六根。则虽刹刹尘尘皆斯妙观矣。又何直于二十五门而已哉。次正明诸门为三。初六尘。次六根。三六识。六尘者。色声香味触法也。数虽秪六。义各有三。所谓违色顺色非违非顺之色。乃至违法顺法非违非顺之法。不可意者为违。可意者为顺。非可意非不可意者为非违非顺。

众生日用目之所睹乃至意之所知不出此法。由众生盲瞑不了此法其相虚假其性乃真。所以执之以为实有。于是逢可意之色。乃至逢可意之法。即起贪爱。逢不可意之色。乃至逢不可意之法。即起嗔恚。逢非可意非不可意之色。乃至逢非可意非不可意之法。即瞢然无记。

此之三毒诸惑根本。根本既立技末浩然。流浪生死莫之遏绝。今之行人既闻圆理。逢此等境即当了达。法无自性。当体我心。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乃至性法真空性空真法。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无能无所。非有非无。若逢违顺之境。以此称性三止而止息之。则贪嗔之心预能降伏。

若逢非违非顺之境。以此称性三观而照了之。则无记之心预得破除。次六根者。非取浮尘根以为根体。乃取能见能闻胜义之根。此之六根。乃眼因明暗。耳因动静。鼻因通塞。舌因甘淡。身因离合。意因生灭。吸此尘象以为见闻嗅尝觉知之性。离此诸尘毕竟无体。众生不了。谓能见闻。取境发识念念执著流浪生死不能断除。

今之行人。既闻圆理。于此诸根即当了达。法无自性当体我心。性见觉明觉精明见。乃至性知觉明觉精明知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无能无所非有非无。若因明暗生眼见时。乃至生灭生意知时。以此称性三止而止息之。则善恶之心不能生起。若明暗等灭见亦随灭。乃至生灭灭时意亦随灭。以此称性三观而照了之。则无记之心预得破除。三六识者。谓众生日用根尘相对即有心起。取境分别名之为识。

此之六识。乃眼色为缘生于眼识。乃至意法为缘生于意识。离此根尘本无自体。众生不了谓为我心。念念分别。心心生灭。致罗生死无有尽期。今之行人。既知圆理。于此六识即当了达。识无自性当体妙心。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周遍法界。若根尘缘起生分别时。以此称性三止而停止之。如此等心即得并息。若根尘缘离生无记时。以此称性三观而照了之。此无记心即得破除。此妙奢摩他是金刚王宝觉。诸尘劳门拟之即销。行者自当取意而修。不暇多云矣。

问耳门三昧与余三昧相比较量胜劣有几。答耳根圆通胜妙甚多。今以要求大略有二。盖圆修法门。一须因果名目相应。一须浅深可以长修。因果相应者。如经云。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且经言。果地觉中有七种名。

所谓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莫不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今观二十五圣因地发心。唯观音耳门三昧具圆通常。与果地觉名目相应。其余三昧或得其一不得其二。况复具三。如二十四中择其利者则眼根为上。若相与比较。惟屈指飞光验见不动正与耳根击钟验常相类。若论圆通。眼根则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及不能观于障外。非如耳根十方俱击鼓十处一齐闻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故眼见虽得一种常住不坏与果地名目相应。既不得圆之与通。则果地清净圆满之德又不能与之相应矣。又复应知。今耳根圆通十方俱击鼓十处一齐闻。即果地大圆镜智也。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即空如来藏也。

声无亦非灭声有亦非生。即真如佛性庵摩罗识也。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即菩提涅槃也。又耳根三昧。若以题中大佛会通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齐闻。即大取包括法身法界遍一切处。是广大义也。声无亦非灭声有亦非生。即多取含摄报身智境照发相应不可穷尽。是含摄义也。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即胜取秀出应身自在无能遏绝。是胜出义也。乃至十种大义十种三法一一会通可知。是故耳根三昧若总若别皆与果位相应。次浅深长修者。其余法门或浅位可修深位不可。

如优波尼沙陀修不净观等。或深位可修浅位不可。如普贤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等。故文殊拣云。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力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今耳根三昧具圆通常。初心修此尚与极果名目相应。况其余深位乎。故结位中云。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普贤观经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是。大乘果者诸法实相是。于兹见矣。

  大章第四明用者。天台云。用是佛之妙能经之胜用。灭恶生善为经力用。灭恶故言力。生善故言用。灭恶故言功。生善故言德。此皆偏举。具论必备也。旧或以破疑生信为此经力用。此滥同法华。孤山以返妄归真为用。以经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消殒故。此说宗之力用可尔。若当章明义则又不然。何者。以妙玄拣宗用中云。宗亦有用。用亦有宗。宗用非用用。用用非宗用。用宗非宗宗。宗宗非用宗。宗用者。因果是宗。因果各有断伏为用。用有宗者。慈悲为用宗。断疑生信为用用。


若论于宗。且置断伏但论因果。今明于用。但论断疑生信且置慈悲。(文)孤山返妄归真正是宗中因果各有断伏之用。今章中正意不说宗用正明用用。宜以破妄知见显真知见为如来之妙能此经之胜用也。破妄知见是灭恶。显真知见是生善。灭恶边际直至等觉。生善边际直至妙觉。所谓生一切善灭一切恶也。

故经云。一切众生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常住真心唯佛究尽。经之生善生此善也。一切众生言该九界。经之灭恶灭此恶也。一经之旨不出乎此。故于经首提而示之以为下文张本。若分文段义。则初二两卷征心辨见。破妄知见为正。显真知见为傍。三四两卷明如来藏。显真知见为正。破妄知见为傍。如仁王王世志在宣文。国乱民离又须先武。故武王继文王而兴。则先之以征伐。周公辅成王而治。则先之以礼乐。文武既济。妙得其宜。经之力用亦复如是。众生心病偏执既甚。药弗瞑眩厥疾不瘳。故破心极之于在内在外。破见极之于在面在眼。岂大圣引物入如来藏之本心哉。

盖亦有所不得已而然也。然于所破虽后深先浅。其为所显莫不初后俱深。略如屈指飞光验见不动。示人真见直指灵源。余之旨归多若是也。问用之力用既闻命矣。宗之力用可得示乎。答宗中断伏之义已如释名断究竟中说。虽非此章正意。若欲立名亦可以破妄知见显真知见以为力用。如经之后文明地位防阴魔即其事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大佛顶首楞严经玄义卷第四

天台山幽溪沙门 传灯 述


  大章第五明教相者。教者圣人被下之言。相者分别异同也。释迦如来所说一代时教。适时而进。大小偏圆各有区分。天台智者大师以五时八教而判释之。昭如日星丽天。靡不览而可别。但智者之时此经未至。虽尝企仰。终不获瞻。后代诸师既无凭据。故阡陌纵横莫之攸当。良由经文互指似非一时而生起有由。又如一席以故说者。收前则失其后。收后则失其前。时味之迷其来久矣。有宋柏庭法师者。法智之云孙台宗之哲匠也。善秉天台判教通轨。而以此经大归之于方等。


故曰谨按一家判摄规矩凡为五时。而有通别。别则据其部类。通则言其说时。又有互遍之义(云云)。但非四时所摄悉得。以方等通收故。收经长摄法广唯此时尔。此经既不专余四时部类。谓属方等则无余论也。此论诚为释经檃括判教指南。惜乎其言不广。不能尽破学人封执。矧复近代义学。急于疏经。时味之要皆置而弗论。间有一二举其大节。则又莫不习于孤山吴兴味同醍醐之说。故使柏庭一定之旨翻为时隐。天台通别之判举世蔑闻。此无异乎佛法已灭。深可嘅已。百松先师。睹斯灭裂。忍俊不禁。因取柏庭之意扩充其说裁为百问以诘诸方。

务令即问端以求答意。因答处以见旨归。其为定楞严天食之时决非亭午。辟法华象由之路迥绝兔踪。实此数千言得矣。今因释次秉而用之。凡遇事则加之以笺注。每问下敢申之以答词。庶使时味易于发明判摄有所祖述云。

  ○百问总序已下。先问五章。次辨时味。后明八教诸门四悉本迹。终推机应以尽疑情。惟时味之中。一往一复。欲明此经的在何时。八教之中而审地位。盖位不离教故。


  ○先问五章


  问天台智者大师。凡释经题。须约五重玄义。初明名者。欲令行者因筌得鱼寻名显体。体既得于名下。名为体之先导。则知明名不可阙也。不知此经以何为名。昔孤山印海以人法为名。是耶非耶。若舍此两名别有名称。请指其要。

  答今亦以人法为名。但人法所以与彼大异。已如前释。


问经名有七。此经之名当何名耶。

  【注】经名有七者。经名甚多。天台立七种通名收尽。谓单三复三并具足一。单三者。单人。如阿弥陀经等。单法。如大般涅槃经等。单譬。如梵网经等。复三者。人法。如文殊问般若经等。法譬。如妙法莲华经等。人譬。如如来师子吼经等。具足一者。谓人法譬。如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等。

  答今经乃复三中人法为名也。

问经名有通有别有教有行有理。此题何通何别何教行理耶。

  答经之一字是通名。大佛等十九字是别目。若约一化教行理以明通别者。通则经之一字。别则有七。从此七种。立名不同即教别。同名为经即教通。为行不同从一乃至无量即行别。同会常乐我净即行通。理虽无名。将门名理。理随于门四四十六即名理别。门随于理即名理通(观经疏)若约一题以明通别者。了义属教。密因万行修证属行。大佛顶如来诸菩萨属理。


首楞严通教行理。此三皆别。以对经字即是三通。通别之意任运而有。此教行理即是三德。所谓教是般若。智在说故。行是解脱。用从缘故。理属法身。是所显故。若就诸字互具说者。

大即法身。佛即般若。顶即解脱。如来者。小般若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此法身如来也。转法 lun论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如来也。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应身如来也。密因者。奢摩他般若德也。三摩解脱德也。禅那法身德也。以全修在性故。

修证者。修此三德证此三德也。诸菩萨者。以三般若上求佛道。三慈悲下化众生也。万行者。天然之理名为天行。即法身德。有三摩提具足万行。即般若德。低头合掌弹指散华。即解脱德。了义者。总说此三也。首楞严者。所谓教行理三悉号楞严也。天台云。当知即一达三。即三达一。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于一字尚达无量。况诸字。况一题。况一经一切经耶。此经题目其义善成。

问所言寻名者意在忘名。忘名者意在得体。未审此经以何为体。昔人以常住真心为体。又以禅那显理为体。又以空如来藏为体。其所立体同耶异耶。经之体者。犹众星之环北辰万流之宗东海。今体罔辨归者何从。

  答禅那显理者。即经云。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也。既云不灭不生。又云合如来藏。则三师所立之体。名虽有异义乃攸同。但禅那显理通而不的。空如来藏漫而寡要。惟孤山常住真心名义俱正。故承用之。


问古师以圆通妙定为宗。亦以甄别真妄为宗。有以首楞大定为宗。宗之所长未知孰是。

  答二师所立俱得其旨。若分别较计则圆通为长。然今乃以佛之知见为宗。已如前说。其甄别真妄自是经用。以之为宗亦甚失旨。


问此经宗体为相即不相即耶。相即不相即大师已破。今经宗体又何为耶。

  问普贤观经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是。大乘果者诸法实相是。实相因果不异而异故有宗。不一而一故有体。如斯宗体不定一异。倘属此经为何定耶。

  答今经云。若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之果无有是处。不生不灭即常住。常住即实相。因果皆须常住。即此经不异而异故有宗。常住不离因果。即此经不一而一故有体也。


问此经旧以返妄归真为用。有以广破性恶为用。或以破疑生信为用。此等用别。义何所从。

  【注】性恶即性计也。性计有四。谓自他共无因。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

  答今以破妄知见显真知见为力用。则广破性恶摄得在中。余如前释。


问所言用者力用也。力有掷象树倒之别。用有彻鼓不彻之异。此经之用。掷象耶。树倒耶。彻鼓耶。不彻鼓耶。

  【注】掷象等者。佛本行经捔力争婚品云。悉达调达及诸王子。争婚瞿夷。种种捔力。瞿夷尔时在高楼上观其捔试。是诸王子弯常人弓或满不满。一切诸弓皆悉不任悉达所弯。净饭王曰。汝祖王庙中有轮王弓堪任汝弯。悉达得之。满弯此弓。箭势一发贯七铁鼓。箭之余势仍至水轮。乃至斫树。诸王子斫或一或二随斫随倒。悉达一刀斫过七树而树不倒。乃至掷象等(云云)。荆溪云。此并用中示为凡力。未关圣力。力中之大不过悉达。故智者借喻法华力用。昔三教及近成力用如诸王子。

  答彻鼓等法华力用也。不彻等余经力用也。今经圆力。若对法华迹门佛之知见。一往似同。再研有异。如法华佛之知见所究尽十界十如权实之法。与今经不灭不生合如来藏十界三谛是同。但彼十界皆究竟显。此经十界显而犹覆。何者。盖十界之中。惟二乘保果牙焦种败心极难转。法华则直会其权当体是实。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二乘亦领悟云。我等今者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我等今者真阿罗汉普于其中应受供养。


今经则斥之云。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又云。汝先厌离声闻缘觉发心勤求正道(云云)。并无一言同法华会权之意。虽云令汝定性声闻回向上乘阿罗汉等皆获一乘寂灭场地。然但云获而已矣。未曾说言当体即是。此则与法华同而复异。若望法华本门开迹显本。而如来久远本果。此经未尝见一言道及。普会之众亦未尝想见。此则与法华永异。将择其一分与迹门同者。则此经亦有彻鼓等力。其不同处但是凡弓数百步力耳。


问或以醍醐为教相。或以生酥为教相。为用生酥耶为用醍醐耶。

  

答应以生酥为教相。

○次辨时味

此中一往一复。欲明此经的在何时故问此经说何时教何味。若时味不知则前后紊乱。前后若乱则理义尽差深浅莫辨矣。从而释之者。得不以深作浅以浅作深乎。若然则调御化仪几乎昧矣。而曰不必究明时之与味。可乎。

问此经。孤山等诸师判入法华涅槃之间。唯环师判入般若之后。又有判归方等。并不一时。未知孰当。

  【注】孤山云。此经以上妙醍醐为教相。唯被圆机。开权显实与法华无殊。扶律谈常与涅槃不异。吴兴云。今经所谈唯一圆教。以明如来藏故非前藏通。中间无诸委曲相故非别教。环师云。楞严即般若法中大乘终极之教。良由般若慧学方盛定力未全。溺于多闻失于正受。于是示楞严大定资般若深慧。既定慧均学。解行两全。而究竟于一乘之道。此楞严之所以作也。


究夫三经大旨无非大事因缘。而必获般若发明。次由楞严修证。终至法华印可。然后尽诸能事。判归方等者。乃神智印海柏庭师也。柏庭如前所引。神智后当引之。不一时。亦二师。一神智。二长水。下亦当引。

  答今以判归方等为当。

问若在法华涅槃之间。则味同醍醐。时同当午。味既同。云何容有未全道力之余味乎。时既同。云何容有不知真际之侧影乎。

  问法华云。我今无复疑。此经云。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水。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若谓同味。云何法华无疑此又惊疑耶。

  问法华云。安住于佛道。此经云。为彼所转溺于淫舍。若谓同味。云何法华安住而于此经转溺耶。

  问法华化城之人既到宝所。彼经云。既知是息已引入于佛慧。此经云。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观佛菩提犹如有人明了其家所归道路。此经菩提岂非法华佛慧乎。菩提佛慧既同宝所。其家何别。云何法华已到此方识路耶。

  问法华穷子既领宝藏。彼经云。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此经云。发心勤求无上菩提。若谓同味。云何法华早已领藏此经方勤求而未得耶。

  答诚如所问。不属醍醐。

问若谓阿难是权。不妨此语。如吴兴岳师云。大权引物唯变是宜。且法华既称开权显实会权归实废权立实。云何阿难之权而不开会废乎。

  问阿难在法华已蒙授记作佛。并得法性觉自在三昧。世尊开权云。我与阿难空王佛所同时发心。阿难即时忆念过去无量千万亿诸佛法藏通达无碍如今所闻。来至此经反云。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岂有开显自觉之后又生迷哉。

  问若谓阿难在实后施权。妙玄云。华开莲现华落莲成。华开喻开权。莲现喻显实。华落喻废权。莲成喻立实。由此观之。则知华落之后而不再敷华。岂有开权之后而又施权者乎。

  答俱无是理。

问若谓阿难必欲施权。何不施在法华以前。待法华开显耶。

  问若谓法华之后见有楞严机兴故阿难权施方便接引此一类机。且施权引物贵生物信。故空拳杨叶能止儿啼。若阿难者。未得开权之时。而法华会机莫不颙望。既得开显之后。而人天之众无不欣知。今又实后施权示堕淫室。必将取信于谁人哉。

  问若谓楞严经前有法华机熟故先开废。则法华招开废不了之咎。何则。教既开前而不开后故也。彼经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如此开前四味粗令成一乘妙。云何独存此经一人哉。

  问法华云。若众生住于二地如来尔时即便为说汝等所作未办。乃至云。当观察筹量所得涅槃非真实也。若楞严经前先出此言而收法华已熟之机。法华之后未熟之者又云何耶。岂再说法华而收之乎。不然则法华有不了之咎。若然则法华有重繁之过。两楹无措。谓楞严同于法华可乎。

  问法华乃纯一无杂独得妙名。如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但为菩萨不为小乘。此经阿难随闻获证四果三果等。岂是惟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但为菩萨不为小乘乎。七征八辨委曲搜扬。岂是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乎。二十五圣各陈圆通。大小有殊偏圆成异。岂是纯一无杂独得妙名乎。

  答诚如所谕。不同法华。


问法华叹教。大如海。高如山。圆如月。照如日。自在如梵王。极如佛。若以此经同乎法华。何处齐其叹耶。

  答此经教相。若与法华相并。其中有齐有劣。何者。如法华叹教大如海。妙玄云。海是坎德。万流归故。同一醎故。法华亦尔。佛所证得万善同归同乘佛乘。江河川流无此大德。余经亦尔。故法华最大也。(文)若论此经阴入处界本如来藏之圆。同法华诸法实相之圆。是则亦齐其叹。但有呵斥声闻狭劣等语。终不如法华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万善同归同乘佛乘万流归海同一醎味。然则是经之海小海而已。江河虽归犹未能尽夫百川也。


次高如山者。妙玄云。山王最高。四宝所成故。纯诸天居故。法华亦尔。住四味教之顶。离四诽谤。开示悟入纯一根一缘同一道味。钝是菩萨无声闻弟子故。(文)若论此经得陀罗尼入佛知见。同彼开示悟入。则亦齐四宝所成之叹。

但经有摩登庆喜初果而之三果阿那而之罗汉。终不如法华纯一根缘同一道味纯是菩萨无声闻弟子及在四味教相之顶。然则是经之山亦宝山也。但不得迥居极顶纯是诸天。秪在山之下停及乎山半。虽有四天之所居犹夹夜叉之在下也。

(住世因本经云。须弥山下别有三级。皆七重墙院。夜叉所居)第三圆如月者。妙玄云。月能亏盈故。月渐圆故。法华亦尔。同体权实故。会渐入顿故。灯炬星月与闇共居。譬诸经存二乘道果与小并立。(文)若论此经有不灭不生合如来藏十界同体权实。则亦齐月能亏盈之叹。但犹存二乘道果。终不如法华会渐归顿不与闇俱。然则是经之月弦月也。非望月也。虽非灯炬群星之可比。岂能不与小闇并立哉。第四照如日者。妙玄云。日能破闇故。法华破化城除草庵故。又日映夺星月令不现故。

法华拂迹除方便故。(文)夫二乘人也。化城草庵所居之处也。若但废人不废其处。则使先者虽去而后者还来。厮下绳绳何时能已。故法华破则俱破。所谓荡化城之执教废草庵之滞情。开方便之权门示真实之妙理。会众善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上中下根皆与记莂。今经虽有定性声闻皆获一乘寂灭场地之语。但云令汝会中获之而已。尚不废人。矧能废教。及乎随闻获证。经叙犹是小乘。

此正方等之中过是已后心相体信入出无难然其所止犹在本处。岂同法华执教滞情一切俱破直指声闻是我亲子同年而语哉。然则是经之日被蚀初醒之日也。仅得一分还光犹是朦胧恍忽。是时星月虽不争辉而乍有乍无。起灭还如熠耀。岂所谓皓日当天映夺诸明者乎。

第五自在如梵王者。妙句云。轮王号令止齐四天。帝释号令齐三十三天。梵王号令总上冠下。譬余经说三谛三昧各不相收不得自在。此经所说以实相入真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实相入俗一切治生产业不相违背。实相入中诸法无非佛法。

(文)若论此经阴入处界本如来藏。则亦同实相入中诸法无非佛法而得自在。但不能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及不言治生产业不相违背。犹未得实相入真入俗而得自在。虽有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十界俱非俱即俱非破立之文。然是佛于三谛自得自在。终不能开显决了令一切人皆得自在也。然则是经之王摩醯首罗王也。虽得报胜居无色界顶为王。终不如梵王居大千之中以统御上下为王也。第六极如佛者。妙句云。此明果第一也。余经明果近于寂场。此经明果远指无量劫前本地。故最第一。

(文)今经。佛告阿难既云汝我同气情均天伦。以此而推。亦是寂场近得之果。非寂光无量劫前久远久远之果。然则法华能喻之佛等妙究竟佛也。是经能喻之佛十向分真佛也。容貌心行虽同。分极犹差两间矣。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问波斯匿王请佛营斋时当自恣。二卷问难犹有匿王。洎谈七趣乃云琉璃废父坠海而终。可见匿王父子不预法华。何谓此经与法华同味耶。

  【注】波斯匿王琉璃父也。废父缘起出琉璃王经。言匿王不预法华者。盖波斯匿王与佛同庚。二卷中云。我今六十又过于二。至第七卷。乃云琉璃废父坠海而终。约经定日。则匿王父子崩于是年寒际。而世尊说法华时。年登七旬有二。则匿王已逝十载于兹。固不预于法华矣。是经既有匿王问答。孰谓同于法华乎。

  答诚如所显。不同法华。



  问若见是经有是名妙莲华之句而谓同味。则阿含经等亦有妙莲华之称。岂将小小纯粗而并法华纯妙乎。

  答名同义异。此例固然。借使名义俱同。今以文通义通收之。亦不属于法华也。



  问若见此经有最后开示之句故置法华之后者。且涅槃之后方称最后。何不置耶。

  【注】经称最后者。乃楞严一经之最后。非如来一化之最后也。纵令即是。亦不必置于法华之后。以涅槃之后方称最后故。

  问若谓此经与涅槃同味。经中何无唱灭之文。若在涅槃之前故无唱灭者。法华唱灭后文应置楞严之后。楞严一经应在法华流通之前。如斯倒置。若曰不可。云何同味。

  答诚如所破。不同法华。



  问楞严一经自夏徂冬。法华涅槃共乎八载。法华说竟即便唱灭。说涅槃经才一日半夜。可见事甚急而时甚迫。宁将款款楞严插于迫时之间哉。

  【注】言楞严一经自夏徂冬者。此无文证。盖是大约今经文秪十卷。款款而宣数月足矣。经始既值休夏自恣。不亦徂于是冬乎。

  问因果经云。佛与波斯匿王同日而生。今经云。我今六十又过于二。若除阿含十二方等八年三十成道。时当般若第十二年方说此经。何谓与法华同味耶。

  【注】若以此说而定。则似判入般若为当。但此经说非一时。终难以片言只义而限。故有下文之破矣。

  答诚如所定。不同法华。



  问若谓此经同于熟酥。般若转教不生一念爱乐之心。且云。但为菩萨说其实事而不为我说斯真要。此经发心勤求无上菩提。乃大人光用。岂与失明婴儿同年而语哉。

  问般若领知家业而无希取一餐之意。岂同此经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者乎。

  问般若所止犹在本处。岂获一乘寂灭场地乎。

  问般若方不夭伤慧命。岂不历僧祇而获法身乎。

  问般若菩萨游戏神通净佛国土。声闻不生一念爱乐。岂比应身无量度脱众生者乎。

  答方等四教并谈般若。带通别二正说圆教。此经发心勤求无上菩提乃方等四教中之一圆。般若不生爱乐乃第四时之一偏耳。



  问若谓此经在般若后故不妨如是等语。所谓因般若但慧。次立楞严大定。至于法华印可授记。且经云。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若如所判。则抑般若以为小慧矣。岂般若果小慧乎。

  答般若佛母。诸佛由生。非小慧之足比也。



  问夫如来说般若之意者。盖为二乘于阿含方等先已得定。但执小保果住而不进。故以般若空慧之水淘之汰之俾定慧均等。至于法华易为开显。今抑之以为但慧。则使般若全无所以也。此云何通。

  问如来化物。举必有则。所谓先以定动次以智拔。若谓般若但慧之后方立楞严大定。且阿含方等二十年间。如来何所作为。二乘何所利益耶。

  答诚如所谕。非般若后也。



  问此经若是般若慧后之定。则在法华般若两者之间。今当摄归何际。若法华味同醍醐。若般若时同禺中。两难所属教部何归。为两楹其归耶。

  答归后则碍同法华。归前则碍同般若。两楹其归固无此理。



  问此经不属两际。则五时之外须添一时。五味之中更加一味。别何目名耶。天台四教。龙树二轮。皆无是例。此如何归。

  答诚无是例。教部难归。



  问若归般若边际。般若结经自有仁王般若。仁王之后又有楞严称为结经可乎。

  【注】仁王般若为结经者。仁王经云。如来成道二十九年已为我说摩诃般若。故知仁王在大品般若后。说仁王经已即说无量义经以为法华弄引。故今家指仁王以结般若。

  答固无此理。



  问此经若在方等。文云。心悟实相回向上乘。岂与焦谷败种同耶。

  答若收后归前。则心悟实相等文自在法华。若当时明义。则回向上乘之言是方等四教中之圆义也。



  问此经应身无量度脱众生。岂与见不思议自鄙无分同耶。

  【注】净名经云。摩诃迦叶闻维摩诘说菩萨芥纳须弥无所增减海入毛孔不娆鱼鳖等不思议解脱法门。叹未曾有。谓舍利弗言。譬如有人于盲者前现众色像非彼所见。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不能解了为若此也。智者闻是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皆应号泣。声震三千大千世界。

  答应身无量。义通大小。若小乘应身。如目连神通第一。亦能化一身作无量身。应供于天上人间此方他界。虽不能称机说法。亦非一向不能依教利生。此约方等当分说也。若大乘。不思议化弥满法界。一音演唱群情等悦。则是经家约后分之义而叙矣。



  问此经不历僧祇获法身。岂与三生六十劫同耶。

  【注】三生六十劫者。析玄明二乘修行云。声闻利者三生。钝者六十劫。支佛利者四生。钝者百劫。

  答今经顿获法身。或方等中圆。或法华中义。分别准前。



  问此经开示无生法身之理。岂与乞乳资身受殃崛维摩之所讥嫌耶。

  【注】维摩经云。昔时世尊身有小疾当用牛乳。阿难即持钵。诣大婆罗门家门下立。时维摩诘来谓阿难言。唯阿难。何为晨朝持钵在此。阿难言。居士。世尊身有小疾当用牛乳故来至此。维摩诘言。止止莫作是言。如来身者金刚之体。诸恶已断。众善普会。当有何疾。当有何恼。默往阿难。勿谤如来。莫使异人闻此粗言。无令大威德诸天及他方净土诸来菩萨得闻斯语。(云云)。时阿难心怀惭愧。而作是念。得无近佛而谬听耶。即闻空中声曰阿难。如居士言。但为佛出五浊恶世。现行斯事度脱众生。行矣阿难。取乳勿惭。即时阿难复诣取乳。殃崛讥呵词意大同。兹不繁引。

  答乞乳受呵乃方等中追叙阿含时事。正使在于方等。今经开示无生法身之理。说在后时。亦无妨也。



  问此经有宣妙莲华发菩提心入遍知海。若祖王弓满洞地水轮。岂与凡弓数百步而较耶。

  答若约后分言之。此义自属法华。若约当分言之。则方等中圆。与法华不异。亦无妨是名妙莲华之语而褒美之。况所引者。乃持地追叙往生之事。且非释迦所宣妙法莲华。古师以此言而局是经。不亦昧哉。



  问经指楞伽山上破外自然。明知不属方等。何同时耶。

  【注】楞伽破外。正是方等之经。问谓今经既追指方等中事。须别在一时。故曰不属方等。

  答此正前分之语。而此经说在方等后时。追指前说。故无所妨。



  问或不一时教部何收。收前则失其后。收后则失其前。前后收经为有例耶为无例耶。无则且置。有如何收。

  答经既前后互指所说。的非一时。天台判摄通轨收经不无其例。如四明祖师光明玄记云。以凡判教有前后分。前分有次。后分不定。后虽不定须摄归前。今经前分有次。后分不定。摄归方等无容置喙矣。



  问若不一时。何故经文连贯生起都无间断耶。

  问既不一时。何无追叙昔事乃成一席之说。况与摩登伽经所叙无别耶。

  答此乃结集经者要成部类庠序次第生起有由参入后事。故连环不绝似乎一席。故报恩经优波离问佛曰。佛云何一切说。为应时适会随宜说耶。为当部党相从说耶。答佛随物适时说一切法。后诸弟子结集法藏以类撰之。



  问若非不一时经有知呵。非弹偏意耶。经有空藏等文。非淘汰意耶。经有回向上乘。非会归意耶。

  答由此而知。正显说不一时。



  问若不在方等。阿难示堕淫室。启请楞严大定。执心在内在外。局见在面在眼。小大同谭。摄属何耶。

  答约此前分。而判正属方等。



  问圆师云。纵异阿含岂殊方等。意谓此经味同醍醐不属方等。且醍醐之圆岂殊方等之圆耶。不亦迷法华纯一无杂之旨乎。

  【注】圆师释四卷中摩登淫息得阿那含云。此经惟圆。登伽所以证小者。以接引小乘故重施小而皆解圆。今云那含。即圆教相似位也。登伽实行乃证那含。阿难权人示居初果。若以登伽惟作小释者。则使此经全同阿含。纵异阿含岂异方等。

  问玄文云。藏通别圆之圆义遍三时。三时之圆即同第五。与法华无二无别更不须开。若谓第五之圆不同方等者。不亦违背祖教乎。

  问若以此经之圆不与方等圆同。方等云。譬如日照平地影临万水。逐器方圆随波动静。示一佛土令净秽不同。示现一身巨细各异。一音说法随类各解。此等语言不成偏劣耶。

  答诚如所破。



  问若不在般若。匿王同佛六十二岁。数齐般若。岂定法不定年乎。

  答若约年定法则应属般若。今为不专般若空慧部类。故摄后向前而判归方等矣。



  问若不在法华。经有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心悟实相等文。如何会通。

  答若约后分则文属法华。若约当分则方等中圆。即第五时圆也。



  问判教既约五时。五时通别。此教何收。

  【注】妙玄云。夫五时半满。论别别有齐限。论通通于初后。若华严顿乳。别但在初。通则至后。故无量义云。次说般若。历劫修行。华严海空。法华会入佛慧。即是通至二经。

  (释签云。二经者。谓般若法华。以般若亦得名华严故。法华佛慧。不殊初故)又像法决疑经云。今日坐中无央数众各见不同。或见如来入涅槃。或见如来住世一劫若减一劫若无量劫。或见如来丈六之身。或见小身。或见大身。或见报身莲华藏世界海为千百亿释迦牟尼佛说心地法门。或见法身同于虚空无有分别无相无碍遍同法界。或见此处山林土地沙。或见七宝。或见此处乃是三世诸佛所行之处。或见此处即是不可思议诸佛境界真实之法(释签云。彼经既有住世无量劫之言。又见报身莲华藏海说心地法门等。故知华严至涅槃后。以彼像法决疑结涅槃故)夫日出初照高山。日若垂没亦应余辉峻岭。故莲华藏海。通至涅槃之后。况前教耶。

  ○若修多罗半酪之教。别论在第二时。通论亦至于后。何者。如迦留陀夷于法华中面得受记。后入聚落被害作结戒缘起。又如身子法华请主。后入灭。均提持三衣至佛问(云云)岂非三藏至后耶。(释签云。二人虽于法华得记。此后犹作三藏结戒之缘。故知三藏至后)释论云。从初鹿苑至涅槃夜。所说戒定慧。结为修多罗等藏。当知三藏通至于后。

  ○若方等教半满相对。是生苏教。别论是第三时。通论亦至于后。何者。陀罗尼云。先于王舍城授诸声闻记。今复于舍卫国祇陀林中。复授声闻记。昔于波罗奈授声闻记。身子云。世尊不虚所言真实故能第二第三授我等记。(释签云。言此经至法华后者即指王城授记。同于法华舍卫国记。即指方等在法华后)故知方等在法华后。

  ○般若带半论满。是熟苏教。别论在第四时。通论亦至初后。何者。从初得道夜至泥洹夜常说般若。又释论云。须菩提问毕定不毕定。当知般若亦至于后。(释论云。大论三十九先举经云。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为毕定为不毕定。佛言毕定非不毕定。须菩提言。为何处毕定。佛言。非二乘道中。须菩提复问。为初心菩萨。为后心菩萨。佛言。初心及跋致皆悉毕定。须菩提于法华中已闻菩萨得记。故已毕定。今复更问。故知须菩提更为未入者问。故知法华之后更说般若明矣。般若不殊故。结集者同为一部)。

  ○若涅槃满教。别论在第五时。通论亦至于初。何者。释论云。从初发心常观涅槃行道。前来诸教岂无发心菩萨观涅槃耶。大经云。我坐道场菩提树下初成正觉。尔时无量阿僧祇恒河沙世界诸菩萨。亦曾问我是甚深义。然其所问句义功德亦皆如是等无有异。如是问者则能利益无量众生。此则通至于前。

  ○若法华。显露边论不见在前。秘密边论理无障碍。故身子云。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受记作佛。岂非证昔通记之文。(释签云。通记者。昔日授记。佛意不壅。小乘情隔自。无希取。况约秘密已记二乘。据斯以论。通至鹿苑)。

  答古师所谓收通归别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问结经须约文通义通摄归时味。此经文何通义何通。文何归义何归耶。

  答北峰本无师云。文通义通者。如后分华严及方等陀罗尼之流。乃结集经家收通归别。皆文通也。若义通者。如般若明华严海空。与夫莲华藏海。通至涅槃之后。此于他部明华严义。不必结归本部。今楞严经。前分有次。后分不次。收归方等似合其宜。如先达所谓。一代教中除华严般若法华涅槃别部帙外。凡所说小乘皆收归鹿苑。


凡所说大乘皆收归方等。柏庭玄览云。但非四时所摄悉得以方等通收之。此经既不专余四时部类。谓属方等则无余论也。虽经有定性声闻皆获一乘寂灭场地之言。但云令汝会中而已。固不与法华同日而语。政使出于方等不妨以弹斥意密示与进。况时在其后说。亦无违。(文)此则经之前分正属方等。是故云尔。若经有耶输受记等文。应是后分经。乃结集家收通归别结归前文。此正通五时中。文通之类也。

问此经为全分耶。为有前后分耶。若有前后。何处为前。何处为后。若然者。以后归前耶。以前归后耶。

  答此经有前后分。但所判不同。长水师乃以第八卷文殊问名已还判为前分。广辨七趣去判为后分。神智师判前后分则不定指。谓经文有次第者前分也。互相指者后分也。结集者以后分明义。气类若同向前集之。如金光明经是方等后分乃指般若。为己广说空。若其然者。今经波斯匿王年六十二。又云。是名妙莲华。定性声闻及诸一切皆获一乘寂灭场地。岂非亦是后分之经耶。今详二说神智为当。

○后明八教诸门四悉本迹


此中寄明地位。盖位不离教故。


问此经若是顿教所摄。经文何故从粗入细自浅而深。如七征八辨五阴六入十八界等次第入藏耶。又如初果而之二果。阿那而之罗汉。此皆渐入之相。云何为顿。

  答夫言顿者须分人法。若论此经所说之法则一向是顿。如经初发轸即云。一切众生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举此一端余可知矣。其阴入处界虽次第而宣。乃次第之渐非渐顿之渐。所谓说虽次第理非次第也。若论能入之人。先假七征八辨。然后初果而之二果。阿那而之罗汉。似应判入渐教。然观当机。最初即以奢摩他等而为请由。至于不历僧祇顿获法身。是亦不渐中渐入之渐。终非偏渐之渐也。

问此经若是渐教所摄。云何经有忽然狂歇头非外得歇即菩提不从人得之文耶。

  答以此而知。正属于顿。

问若谓是渐。渐初耶渐中耶渐末耶。

  【注】渐有二。一渐部。二渐教。顿亦如是。前问顿渐之渐渐教也。今言渐初等者渐部也。渐部有三。阿含为渐初。方等为渐中。般若为渐末。若方等四教并谈般若。带通别二正说圆教。则前之二三部教俱渐。后之圆教部虽在渐教实在顿。乃圆顿之顿也。

  答是渐中。

问若渐初者。阿难在家属十二年前。阿含第八年中方始出家。其年八岁。纵尽阿含止年十二。岂被摩登牵摄淫躬抚摩而毁戒体耶。由此推之。明知不属渐初。宁有定法不定年乎。

  答正由此说。不作渐初。

问若中末者已如方等般若所夺必。谓中末云。何会通。

  答今经既属方等故是渐中。然是渐部之渐。终非渐教之渐。会通之文已如前说。

问此经若是秘密教收。如或为此人说顿或为彼人说渐说不定。或为此人说渐或为彼人说顿说不定。说默相对互不相知方为秘密。今经之文何为秘密耶。

  答此经是显露非秘密。

问此经若是不定教收。此则如来不思议力。一音演说。随类各解。能令众生于渐说中得顿益。于顿说中得渐益。如是得益不同方为不定。今经乃云。是诸大众得未曾有各各普获金刚三昧。又云。如阿难辈习漏未除兼此大众无不疑惑。如此同闻同解。何为不定。

  答诚如所谕。非不定也。

问经有天龙八部有学二乘新学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惟性比丘尼别成罗汉。无量众生发菩提心。如此闻同证异。是不定否。

  答约证虽殊。约解恒一。故非不定。

问此经若属藏教。文云。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又云。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又如二十五圣之中有诸声闻指称鹿苑所证。此既追叙昔事。明知不属三藏。何为摄耶。

  答诚如所谕。不属藏教。


问若非藏教。阿难不知心之内外目之所在。执眼能见。认贼为心。与藏胡别耶。

  答此是大权引物入如来藏。从凡至圣深浅阶差。文虽似藏。意非藏也。


问此经若属通教。所谓通者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此经何处通前何处通后耶。

问此经若属别教。所谓别者别前藏通别后圆教。此经何处别前何处别后耶。

  答今经始末惟谈圆义。通别两教不能预此。


问此经若属圆教。理宜饱餐王膳。云何经有不知寂常心性如人说食终不能饱之言耶。

  答此是首卷之文。当机正为显发圆义故。以不知寂常如人说食之问以为请由。若第三卷中不历僧祇顿获法身。方是当教中圆饷餐王膳也。


问凡立地位必依教为。此经地位依何教耶。

  答依圆教也。


问依藏经有地等。依通非止十地。依别无明品多。依圆名字相滥。今经地位云何定耶。

  答诚如所并。不属前三。以义定圆。名则不滥。


问一家明位。以经论异文有借位之义。此经地位。借何教名名何教位耶。

  答今经位名。三教俱借。借三教名名圆教位也。


问大品通教有干慧地。今经圆教亦立干慧。何耶。

  答此正今经借通教位也。


问藏教加行有暖顶忍世第一位。今经列为圆教加行。何耶。

  答此正今经借藏教位也。

问常途立位。等觉一生即入妙觉。今经等觉之后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何耶。

答此正今经借别教之位。如缨络别位等觉性中有一人名金刚幢慧。是也。由此菩萨以大愿力住寿百劫。修千三昧。破最后微细无明。而今始获故云金刚心中初干慧地。


问如此位次参杂。为名同义异耶。为名同义同耶。

答虽借前教之位。是种种地皆以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故。名虽乍同而义理迥异。

问四教各有四门。此经何教何门入道耶。若藏之四门。则门门皆见藏义。今经一一会归藏性。岂藏门之义乎。

  答今经乃依圆门入道。而三藏之藏盖以经律论各含一切文理为义。比之如来藏性具足十界三谛霄壤相悬。又藏等诸门虽皆见藏。但是约三界生灭实有之有灭有归无之空。而互论双亦双非以离断常而已。今经会归藏性乃秘藏之理。故空则十界三谛俱非。有则十界三谛俱即。双亦双非则十界三谛俱非破立。岂藏门之足较哉。


问若通之四门应见通义。云何递递生起世界众生业果等事耶。

  【注】通之四门应见通义者。通教入道门虽有四。要之通以幻化为主。故妙玄云。通以若业若果善恶等法乃至涅槃皆如幻化。譬镜中像。虽无实性而有幻化头等六分。是为有门。诸法既如幻化。幻化本自无实。无实故空。乃至涅槃亦如幻化。


如镜中像假有形色本不可得。是为空门。诸法既如幻故名为有。幻不可得故名为空。如镜中像见而不可见不可见而见。是亦空亦有门。幻有尚不可得况复幻空而当可得。即是非空非有门。

  答四教四门虽殊。莫不皆以因缘生法为所照境。故通之四门。皆历若业若果善恶等法以明如幻之义。即今经世界众生业果递递生起亦其事也。然所照之境虽同能照之观则别。以今经所诠惟圆门故。虽有如幻三摩提及如幻等十种深喻之言。此是圆家妙体三止义言如幻也。

问若别之四门。经中止用一奢摩他。何耶。

  【注】妙玄云。别教四门。所据决定妙有善色。不关于空。据毕竟空不关于有。乃至非空非有亦如是。(文)是故能入之观三不相即。要须先空次假后中历别而进。今经前后既止用一奢摩他。故非历别义也。问经之前后亦有时言三摩。有时又双举云修奢摩他毗婆舍那(云云)。至总结禅境又云禅那现境。何言前后止一奢摩他耶。答经之前后。虽有三名。皆是奢摩他中间出此义。已如释密因中说。又言毗婆舍那者。所谓奢摩他中毗婆舍那也。故知虽有三名只是一义。盖今经标心在于大定。以奢摩他属于定故。

  答诚如所难。非别门也。

问若圆之四门。云何闻大证小止得小果耶。

答今经闻大证小惟摩登庆喜二人。摩登既非当机且置不论。若庆喜所证。名虽在小义无不圆。盖圆家断惑亦约不次而次。所入因位比前三教亦不齐而齐。如初信断见惑与初果齐。乃至七信断思惑与四果齐。所谓同除四住此处为齐也。阿难既先是小乘。经家乃顺其本习即以小果叙其圆证。况部在方等。借位宜然。若不尔者。则当机自叙不历僧祇获法身等语难以会通矣。

问四教之中。单约有等四门何门入道。有门不应一切俱非。空门不应一切皆是。双亦双非例此可推。其入道者是何门耶。

答经中所以一切俱非俱是等者由今经圆教四门等开。门门法界摄法无余。故说空门非则四门俱非。说有门是则四门俱是。至于双亦双非莫不咸尔。盖他经所说。乃以六凡为有。二乘为空。菩萨为双非。佛界为双亦。今经既云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妙明元心十界俱非。此即空则四门俱空也。又云。而如来藏元明心妙十界俱即。此即是则四门俱是也。又云。而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此即四门俱离即离非以为双非。


四门俱是即非即以为双亦也。然虽四门俱立。而入道之要。约义当依有门。有门即十界也。以四门皆不离十界而说故。故依有门所修之观。曾于释名之中备明十乘观法。皆是此义。是则经中或奢摩他或三摩或禅那皆须照此妙有。耳根圆通即其要焉。经云。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又云。但于一门深入彼六知根一时清净。又云。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又云。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又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皆此谓也。

问四门之中各有四悉。是何悉檀得益耶。若为人何处为善根未发耶。若世界何处为未种善根耶。若对治何处为未破恶耶。若第一义何处为已熟耶。

问四悉既称利益闻者。此经何处是信戒进念而得开发谓为人耶。

问悉中既有世界。此经何处是欢喜赞用受行耶。

问贪恚愚痴豁尔冰消谓之对治。革凡成圣入法流水谓第一义。今经何文是耶。

  答一经所说无非如来以四法遍施众生。若随闻获益。其文盖多。今且以一人言之。如阿难为登伽所摄。即未种善根也。七征八辨正是为种善根。而阿难犹故种种迷执。即善根未发也。约阴入处界明如来藏广破因缘自然正是破恶。而阿难犹执世谛以疑第一义谛。即恶未破也。如来更约如来藏性色真空以明七大非和不和。直使阿难情尽理穷。即是善根已熟也。及乎豁然大悟顿获法身于如来前说偈赞佛。所谓欢喜赞用等四益一时顿得矣。此犹一往。


若二往说。世界中非无为人等。乃至第一义中非无世界等。如如来藏者。第一义也。乃历阴入处界种种差别而辨。此即世界也。莫不拟宜当机令生正念。即为人也。广破因缘自然。即对治也。是故一经之中种种言说。若以意会。无非悉檀。

问既有四悉。必对五章。且为人何对耶。乃至第一义何对耶。

答妙玄云。世界悉檀对释名。名该一部。世界亦冠于三。第一义对体最分明。为人对宗。宗论因果为人生善义同。对治对用。用破疑滞。与治病事齐。分别悉檀对于教相也。


  ○终推机应以尽疑情

问此经机应。为本耶。为迹耶。本经何不显迹为久耶近耶。

答此经机应是迹非本。亦是近迹非久迹也。开迹显本功在法华。今经方等未预其事。

问应者佛也。佛为弟子之师。今师之本为道树已前之本。为道树已后之本。前则无文所据。后则碍同法华。其本也何定乎。

  【注】道树菩提树也。自世尊近迹言之。六年苦行已毕。于菩提树下实智始满。起道树始施权智。今言道树已后之本。即始证之实智也。若言道树已前之本。此中仍有远近。法华寿量品尘点尘点所喻之劫为远本。道树已前一节两节去为近本。


今云道树已前之本。即寿量品中之远本也。言前则无文可据后则碍同法华者。诸师既判此经同于法华。应是远本。奈何无文可证。若云道树已后之本。又与法华远本有碍矣。

  答若论说法华之佛即是今佛。法华既指远本为本。今佛之本又岂异乎。但此经未经开显。虽有远本。敝而不言。随情而说。犹是道树已后之本。既有碍于法华。不同醍醐也明矣。

问机者二乘弟子也。今弟之本为未入权实二智已前之本。为入实甚久。亦先解行权之本。先解行权若未开显。虽本而不敢言。今经既无开显。何谓同于法华。

  【注】妙玄云。诸经明二乘弟子不得入实智。亦不能施权智。今法华经明弟子入实甚久。亦先解行权。

  问此经之应。若谓是本。本则同于法华。法华云。我实成佛来久远若斯。又云。一切世间皆谓。今始得道我成佛来无量无边那由他劫。若以此经同于法华。何故无如是言耶。

答诚如所谕。非远本也。

问华严前后推之远迹近迹。楞严得非近乎。

  【注】言华严前后推之者。自华严已前。尘点劫已后。中间数数唱生数数唱灭为远迹。华严已后五时施化为近迹。

答诚如所谕。是近迹也。

问所言本迹者。此经本迹。为即迹之本即本之迹。若迹本不二。义同法华。何无文证耶。

答若约当部言之则本迹有殊。若跨节会之则本迹不二。未经开显。故无证文。

问此经之机何机耶。为权耶实耶。若如孤山等诸师。谓是大权。虽是小果即同大证。所谓名同体别。若尔苟按位升进。进何位。接何位。能接之教为别耶圆耶。

  答当机庆喜诚是大权。若按位升进。则所证初果进今二信。二三果进四五六信。既是升进信位。即是圆教受接。经虽无文。义合如之。


问夫应者佛也。此经之应是何佛耶。为本菩提树下生草为座之佛耶。为七宝菩提树下天衣为座之佛耶。为莲华藏世界大宝华王为座之佛耶。为以虚空为座之佛耶。机之与应乃教之大节。置而不明。为可乎为不可乎。

  答生草为座者藏教佛也。天衣为座者通教佛也。宝华为座者别教佛也。虚空为座者圆教佛也。圆佛是法身。别佛是报身。藏通是应身。法身属本有。是一性。报应是庄严。属二修。虽是一性全性起修。虽是二修全修在性。如天王三目世伊三点。举一即三言三即一者也。是故四教三佛。难以相之多少而定胜劣。


须以鉴机及所说法。在圆则圆。在偏则偏矣。如今经教主。若约现迹而观。始既休夏自恣赴波斯匿王之请。洎阿难答发心见相之由又曰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岂非藏教丈六老比丘乎。及乎敷演经义则唯一圆理。观机拯溺则独一圆鉴。

由此而稽。又是圆教法身之佛。今以生草为座者。盖是为化穷子示现如斯。所谓脱除缨络细软上服更著粗敝垢腻之衣。其实垢衣内身即是缨络长者。只为未经开显。群机犹未即知。若观阿难说偈赞佛。然亦未尝不知。今佛即以虚空为座也。问今经唯演圆常。此说可尔。若鉴机者。且经文何处是其鉴机那又知是圆鉴。答天台云。佛之鉴机有乎多种。若言一日三时入定观可度机。此三藏佛照九界机析空感应也。若言即俗而真不须入出任运能知。此通教佛照九界机体空感应也。若言用王三昧历别照十法界机。此别佛次第感应也。

若言王三昧一时照十法界机。此法佛圆妙感应也。今阿难既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正是佛界寂光之机。经中又不言入定观机等事。但云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此知之一字。即是无缘慈悲。寂而常照之地。所谓以王三昧一时顿照者也。问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此则正同通教不须入出任运而知。

云何谓是圆鉴。答任运而知界内通佛。界外圆佛皆有此义。须以所鉴机之多少理之偏圆以分胜劣。如藏通两佛。与而言之。虽云能照九界真俗。夺而言之。秪能照于八界真俗。以菩萨所证同二乘故。若别圆二佛。俱能照于十界三谛。惟有次不次之分。今经既云。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十界三谛俱非俱即俱非破立。以后验前。故知必是圆鉴。

  上所录百问。是先师再定之藁。故与旧刻稍有开合去取之异。其间虽前起五章后讫诸门四悉等。求其正意。惟在辨明时味。盖为时师[蔑-戍+目]于法华纯绝之圆。混同方等对粗之妙。故委曲搜[改-己+易]以成百问。观其末云。机之与应乃教之大节置而不明等(云云)。此其意良亦勤矣。研味之者。须识旨归。


  大佛顶首楞严经玄义卷第四(终)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