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名号如意宝

名号是成为净土真因的如意宝



这要讲到中等的人也是念佛,但没有前者修得好。虽然每天都在念,但他用功不够,没有那么精进、深入。这样,虽然也是经过若干时日修持,但还没达到量,而这时身体已经不行了,到了即将谢落的时刻。那么,由于他有功行,他念佛的光明很显著,结果阴境就干扰不了。

这都是因为光明的护持,也是弥陀十二光佛威神加被的缘故。所以一念佛就有光明,它就在起作用。就像《往生礼赞》所说:“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而且,光明、名号也不是两个,你持名的同时就有光明,因为持名就是在接通佛的光明,或者说在显发自性的光明。你念念持名,就念念有光明,由此不落在阴境中。这就知道,它不属于生死有漏法,完全是显现净土的因。

懂了这一点,那必定会倍感稀奇。就我们自身来说,不持名的时候,一直流落在三界里,每起一念都是轮回的因,但一持名就不一样,每一念都成了显现净土的因。这样一念一念地持下去,就能得到光明的保护。以这个缘故,才说弥陀世尊特别实现了以光明、名号普度众生的大愿,否则的话,对于具缚凡夫来说,怎么能通过至心十念就被救拔到净土呢?难怪很多大论师都相信不了,因为这的确是佛果地奇特的事,是度生的极奇妙的方便。只要具有信愿,再去持名,就已经被光明保护了,它就能隔断一切惑、业的干扰。所以,临终时至心十念,光明就完全把你保护住了,之后就可顺利往生净土,不会落在三界里,就是这个道理。

这么一想,会发现这确实不可思议。照一般人的情况看,即生很难证到念佛三昧。因为自身的条件、精进、各方面的因缘等都很有限,单凭自力的话,最多只能达到一般水平。这样就不是前面说的情况。因为他还只是一个普通人,临终时怎么能生到那么殊胜的净土呢?但借助持名,得佛力加持,他最后就比别人高无数倍。

这就表明,只要肯至心念佛,就已经有了基本的保障。这样临终时一念佛,光明就很显著,其他的阴境没办法干扰。表现在事相上,就是见到佛和圣众来迎接。只不过自己心的德相没有发展完备,还达不到当即跟极乐圣境融合。所以,次一等的情况是,生到西方后,还会有莲苞未放的相,也就是它还没发展完全,不能当即心花全开,还要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具体时间到底是几分钟、几小时,还是几天、几个月、几年等,都要按照行人自身的功行来定。等它成熟时,就出现了花开见佛。这种情况是人人都能达到的。像这样,一定要相信净土法门有奇特的因果,这以后,在世的时候多修一分,就会孕育得熟一分,往生后花开的也就快一分。

还要强调的是,这虽然很容易,但也必须勤苦努力,不能整天悠悠晃晃地在生死里打混。即便自己的能力有限,但你确实很认真地修了,那佛也不会怪你,照样接引往生。如果明知故犯,整天懈怠,甚至造恶业,毫不羞耻、不知惭愧,那就是给自己作障碍。所以,净土法相比其他法门虽然容易,也必须经历一番“寒彻骨”。

前面一再说了,知道佛果位方便,知道光明救度的原理,你就会对这点深信不疑,而且不会把它理解成一般通途教理的诠释。还会深信,这样持名即生就可以解脱,因为持名就在显发性德,它根本不落三界,所以每一念都是净土真因,而不是三界业种。

像这样,我们就会倍加珍惜。你能时时护念,不让心落到染法里,就叫做珍重护持。所以,我们要时时保养心地。按净土宗来说,你就是一句弥陀,一念接一念,念得清清净净,这就是对自己最好的爱护。如果你不知珍重,已经遇到净土大法,却还在造恶业,不知悔改,那就是“自作孽,不可活”,这就太自暴自弃了,最终换来的必定是轮回里无穷无尽的苦报。如果你知道自尊、自爱,就知道这一生结束后,一定要去净土,去成圣者,那你此生必定会好好地修净业,这就是真正的自重。正由于你的自重,每一念都会珍重持名;由于你能珍重持名,莲胎就会逐渐成长,最终决定成为弥陀佛国中的人。那必然是一生不退而成佛的。所以,我们要认清这条光明坦途,它是一条殊胜的大道,而不是小路。



往生后一生成佛



像前面说的,上上品当然是即生证得三昧,往生后当即花开见佛、成就圣果。次一等的,由于自己一生的修行没达到圆满,心上性德的发展还没完全,这就要在花苞里住一些时间,这里的品位也有各种差别。但无论生到西方的哪一品,都决定一生成佛。

什么缘故呢?因为西方的境缘太殊胜,它完全是佛愿力化现的,根本不是众生业力所感。一点点不清净的、不能助道的因缘都没有。一切色、声、香、味、触等全是佛智慧所显现,都是佛果地智慧在起摄生的大用。也就是它会加被在圣众心上,然后摄化他,当即把他的心转成不退。之后,凡是往生者,都会不由自主地随着弥陀的智、悲、力,直接转到跟菩提相应上,不会有一念退下来。这都是佛力入了心、作了加持的结果。它表现在整个国土的一切境缘上。所以,法身阿弥陀佛,现出报、化两种色身,现出报、化两种土。就化土来说,无量的庄严都是佛智慧所现。这就跟秽土截然不同,跟其他清净世界的化土也不同。

像这样,一生到极乐净土,终日所听的无非是法音,所交结的无不是圣众。这时候,心一直缘着清净相,六根清澈,没有各种扰乱、过患,一切人间的八苦以及世间的三苦、六道诸苦等全都没有了,没有一念是生死的因缘。所以,不必刻意去断,烦恼自然就没有了。就是这么奇特的法门。昙鸾大师说的“不断烦恼得涅槃分”,就是这个道理。由于佛力不可思议的加被,竟然妙到往生后自然没有烦恼,自然不起一念我和我所的心。只要把你放进极乐净土的大教化场里,就好像进了一个大磁场一样,你的心必然被佛的智慧所同化。

《往生论注》里讲:就像香美的食物一入人体,立即变成臭秽,因为被人身不净体性加被的缘故。像这样,众生一入到极乐净土,就无自在地转成清净,以净土纯是清净体性的缘故。《论注》中又说:国土的总相为清净功德成就。这样去衡量断德和证德,那么,断德就是烦恼不断而自断,证德就是本性光明德相无限地发挥、开展,没有任何阻碍,不会有蒙蔽它的因缘。这样不断地开发,那当然最终会跟佛心相合,也就是跟阿弥陀佛合体了。决定是有这样的妙道,这是事实。否则,说阿弥陀佛摄引无量众生一致成佛,就成了只是神话。实际这完全是真实的,弥陀大愿已经彻底实现了它,这就是“一切皆成佛”的悲愿的实现,他已经创造了奇迹。

从这里要明白,净土法的修持是从人间生起信愿,至心念佛开始的,从这里一路发展,直到在净土最终完备而成佛。一定要认清它从始至终的过程。认清以后,你的道路就非常直接,走起来就很坚决,不会有动摇,而且知道这么走到底的时候就成佛了。我们必须认清道路、方向、过程、原理、结果,方方面面都懂了以后,才知道为什么弥陀名号叫做“如意宝”,为什么念佛就能见佛、就能成佛。因为,念佛就是念自心,念佛就是开发自心,所以念到一定程度时,自然就见本性。这条路是完全往开发自性的方向走的。

《无量寿经》上说:“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确实如此,在这条道上努力地希求,精进为之,最终决定能超绝生死而去。也就是会横着截断六道,自然关闭生死的门。所以,净土法是一种特殊法门。一般通途教法,必须自己见到无我,之后一分一分地断掉三界烦恼,才能超出轮转。但在净土法门中,直下念阿弥陀佛,就能得佛力加被而处在光明中,决定不落入三界的阴境里。所以,通过这条易行道,横着就直接生入净土了,之后六趣自然关闭。而且到净土后,“升道无穷极”,也就是你的本性会不断地开发,因为净土里没有障蔽本性的因缘,那里的一切境缘都能使本性光明寂静妙德发挥无量,最后跟佛完全合体。

在此期间,自己可以化身入于十方世界,随便你想去哪里,一念间就到了。而且在各个世界里行持普贤大愿。这也就是往生后能“现前实现普贤行愿”的原因,这不单是停留在语言上的诵念、心里的向往,而是真正能圆成。所以普贤菩萨率领华藏海众一致导归极乐,那时候就真正实现普贤大行了。以地球为例,如果你要化现在这个世界,就可以示现各种身份。或者显现为祖师、法师、居士、沙门,或者显现世间帝王、宰官,或者显现平民大众等等,各种身份都可以。这种示现没有固定,就看众生的因缘,该示现什么就示现什么。所现的看起来跟常人一样,有相同的形相、生活等。没有丝毫的不恰当,让你看起来这确实是个跟大家一样的人。如果示现在家身份,也还会娶妻生子,还有各种人的表现。但实际他内在深不可测,旁人根本测不到,旁人只看到他也是人的形相,也做人的活动等等。

像这样都是随类化现,现各种各样的身相。而且在万行圆满以及众生因缘聚合时,能示现八相成道的佛身。

总之,就像《普贤行愿品》所说,一旦往生到极乐世界,就现前成就无上的普贤大愿王,一切都能无余地圆满。一从极乐世界的殊胜莲花中化生,亲自见了阿弥陀佛,得到佛授予成佛的记莂,就能化身无数,以广大的智慧力周遍十方,利益一切众生界。



上面我们用了四堂课着重开显名号如意宝极其殊胜的功能和利益,大家应当得到了比以前更深、更广的认识,从这里开始生起对执持圣号的信心和欢喜心,心里开始有持名的力量,念佛也比以前更诚、更专,这都是可喜的现象。希望大家保持。

而且这次学习后,平常要不断地深化念佛的观念,要让它凝结成内心中修持念佛的坚强动力。因为这关系到大家一生净业的成败,所以我再次强调。



往生的要诀——欣厌



要诀的话没有很多,关键要在寸心中有个领会。如果少说一点,但你能会得这个大义,也就足够了。所以关键首先要心领神会,之后在心上牢牢地把握住,否则说再多也没用。就像武术大师传授绝招、医生开药方那样,在要点上把握好,其他的自然水到渠成。同样,在我们一生当中,无论是做人还是修行,关键就是要把握那么几句要诀,然后贯彻一生来实行,这样就会得到大利益。

说到“要诀”,其实就只是一两句话,但它是最关键的,如果没契合到它,那注定会失败。虽然平常谈这谈那,想很多,说很多,但自己心里要晓得要诀最重要,然后要按这个去做。其实,人的一生不可能把握很多。要诀就那么几句话,关键要领会在自己心里,这就管用了,一辈子得力就靠这几个要点。就像法王说的:“难穷教理网边际,当以诀要调自心。”所以,时时应当依诀要来修自心。比如说做人,像《论语》里讲的,做人的根本在于仁德,而“仁”的根本就是孝、悌。所以,把握了孝、悌两个字的内涵,也就把握了做人的心要。

那么,对于往生净土,它的要诀就是欣、厌。虽然只有两个字,但我们要一直用心去体会它、贯彻它,能这么做,就会一直归向西方,临终就会顺利往生。如果不在这个要点上贯彻,那纵然说得天花乱坠,写了多少本书,摄受多少个徒众,做过多少场面上的事等等,也仍然不会往生。

所以,这事关键在于开窍。人不开窍的时候,心里是一团浑,一开窍马上就通了。那么,该从哪儿开窍呢?就要从欣、厌上开窍。有了欣、厌就表示有希望,没有就很危险,很难往生。所以它就是诀窍,一开了窍,一方面对极乐净土最喜欢,再没有超过它的了;另一方面对娑婆世界一点不留恋,根本不想在这待,这时候,西方的门就开了。如果口里说往生,但心里一点不喜欢,对净土没有欣求,对世间也没有厌离,那就根本往生不了,因为你不是真心想去。这就知道,修净土法以欣、厌为主,这就是它的窍门。

对于老年人来说,就要把握最简要的事,也就是要以生西为目标。人年老的时候,就不能再抓很多事了,因为年龄、身体、精力等方方面面都已经衰退了。这时候,就要把有限的光阴、有限的精力放在“刀刃”上,集中用在一个要点上。能这样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关键的地方,那就是深明大义的人。

我们知道,年轻的时候要从难处下手,但到了老年,就应当从简要处下手,这方面确实有年龄阶段的问题。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年龄,那就要从“简”字上得到真实利益。也就应当把往生作为自己最重要的目标。

往生的窍妙,就在于欣、厌二字,或者说它的窍门是以欣、厌为主。这个窍一打开来,就直接通向净土,这个窍没打开,那还隔了万重山。这样我们要看到,该怎么来打开往生的门呢?那就要看自己心上是不是真的有欣、厌的内涵。从真正有欣厌开始,就已经往净土方面走了。如果还没有欣厌,虽然也会念佛,但口不由衷。意思是不是以一心去西方为目的,所以念佛的作用就会转到其他方面。

所以要时时检查自心,如果对这事还没感觉,对娑婆没有厌离心,对极乐也没有向往心,就表明净土的门还没开。如果心里已经在发展欣、厌了,对净土越来越欣求,对这个世界越来越觉得没意思,就说明有希望。像这样,关键要看你心上对这两边的重视程度。如果在净土方面的心很重,对娑婆世界的心很轻,那就表明净土的门正在打开。以这种推动力,就会直接往净土去。如果心上没出现这种势力,或者一种决定趣向的动力,就不会往那边走。

现在很多人内心是盲目的,却自以为一定能往生。其实这不一定。因为检查你的心时,发现根本没有欣、厌的内涵。提到净土时并不是一心欣求,对于娑婆还是恋恋不舍。这上面心的浓度不成比例。对于娑婆世界的五欲、快乐,各种世间的享受,那是百分之百的追求,是非常浓重的贪求心;对于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则没有兴趣,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好像根本没这回事,一点点向往、希求的心都没有,不是一心渴求,念念都想着那个目标,想着自己这一生一定要生到西方。其实这样很危险,你的心当下是直接往娑婆世界趣向的。像我们学法相的时候讲“六趣”。“趣”,指趣向,这是从因上说的,意思是因上有差别,趣向的地方就有差别。像这样,你的心一直趣往轮回里的六个方向,又怎么会去净土呢?

所以要清楚,往生的窍门在哪里?就在欣、厌上。欣、厌一起来,心就往西方去了,就已经开启了往生的门,已经念念跟阿弥陀佛相合了。为什么呢?要知道,阿弥陀佛的心愿,唯一是救度生死中的众生,如果你能一心向阿弥陀佛呼救,我要生到你的国土!那当然佛会垂下手来接引你。这在缘起上必须是两相情愿,不能只有弥陀单方面的愿力。

像这样,我们已经知道了欣、厌是主要,那每天就要在欣、厌上努力。娑婆世界的引力一定要少、要弱,极乐世界的引力一定要多、要强。也就是对于世间的人、事、物等要越来越淡,对于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清净海众,西方圣境等,要有越来越强的向往心。在行为上,就要尽量减少世间的事,把修净业作为第一大事,要有意识地去增加净土资粮。怎么来增加呢?那就要缘着净土的依、正庄严,不断地作十法行。凡是净土方面的事,要尽量多听、多思维、多修持、多去增长资粮。这上面增加得越多,信愿就越浓重,前往极乐世界的引力就会越来越强。

要注意的是,对于这些,自己必须有意识地去增长,不能只是坐在这里空想。事在人为,往生也是如此。凡是有志向,而且肯实干的人,在他身上就天天有进步,天天在增长净业资粮。这样的话,最终必定会完成往生的大事。如果一点主动性都没有,不知道在这上面努力的话,那就属于在净业上面消极、懈怠。但这种人,没见他在世间的事上有多消极,还是在不断地增长。这就必然要落生死了。

尤其年老的人更要注意,已经到了这个时候,就要尽量减少外务。自己要有意识地增长净土资粮。意思是你要做个有心人,在这件事上要有计划、有安排,自己主动地把每天的时间尽量地用在修净业上(如果是兼修的道友,也要分配出一定的时间,保证每天都有一段净业的修持)。

如果你的信愿还不强,那就要多学习、多了解净土方面的事,从多方面增长信愿的资粮。这上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现在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净土方面的书,你都可以多看、多学。比如,有时候看往生的传记。这样看一个,心里就随喜、赞叹一个,同时就引起了自己对净土的希求心、向往心。或者系统地学“净土五经一论”,多增长对极乐世界、对阿弥陀佛的认识,这样就能加强净土方面的信心,比如对阿弥陀佛的信心、恭敬心,对极乐世界的希求心等等。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而且,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身、口、意,一直缘着西方净土、阿弥陀佛去运转。也就是要口口谈西方、心心想西方、念念缘西方,身体一次次地礼拜西方、礼拜阿弥陀佛,口里念弥陀的圣号或者心咒等。像这样,要使得自己的心,尽可能地沉浸在净土的氛围里,尽量让自己的心不断地转起净土情感。

这些自己都要有意识地去做。除了每天的定课以外,其他时间也要抓紧用在净土上面。佛法里也是有主次的。那么对老人来说,就要以修净土法为主中之主,重中之重,把这个重点突出再突出(选择的净土修法,或者是念佛,或者是密教净土法)。不能以次破掉主,那样就修不好。要把一切善法都配到这上面来,一心归向西方,这就非常稳当。

白天要痛念世事无常,没什么意思。临睡前就要反省:我心上还有没有往生的障碍?还留恋世间吗?对世间的事能一概放下吗?诸如此类都要细细地检查。要这样想:假使明早起不来了,那想一想,还有哪件事自己忘不了、甩不下?然后想:如果明天真的起不来,这一生不就完了吗?还有什么能抓得住呢?所以现在就要放。之后就想:既然如此,今晚就不去想这些世间的事了,死了就什么都没了。这样今晚就把世间的事从心里排除。

像这样,必须天天排除轮回的挂念,一声号令马上就赶赴西方。要天天做准备,做死的准备,做去的准备,时间一到马上就走。比如,一个人如果打算住在一个地方,那他就会住在那里不动,因为他只做在那儿的打算。一旦打算离开,想从这儿赶紧走人,那就会把所有东西打包好。因为已经不想在这待了,只有这个心思。他每天都想,我一定要走、一定要走。然后把事情都准备好。屋子里的东西都处理妥当,该送人的送人,该寄走的寄走,都交待好,全都事先做好准备。意思就是,一到那天就走,要培养这种心。

如果不在这上面着重训练,整天在这个世界上鬼混,混来混去,根本不作死后的打算,那就非常危险。连这份心都没有,往生就很困难了。相反,一旦你把世间的事从心里清除干净,荡然无存,从此没有了娑婆世界的牵挂,这样的话,阿弥陀佛的悲愿就能填入你空灵的心地,净土的正业也会开始修起,从而长养出净土莲胎。

总的来说,在这件事上,一心要存两方面的打算:世间的事要全放,这方面要减之又减;往生的事要全提,那方面要加上再加。这就是关键。

要做到这一点,那现在就要念死。天天念死的话,到临终时就从容镇定,因为心态已经完全准备好了。所以,有智慧的人会深思熟虑,会从长计议,他的目光会很长远,会提前做好准备。否则死亡一旦来临,那时慌张、恐惧,最终很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人如果有智慧,就会把这件事看成人生最大的事情,其他都可以放下,但在这上面绝对不能马虎。世间法没什么利益,能放一分是一分。往生净土最重要,能提一分是一分,要尽量地提,尽量多准备,在这件事上绝对不能失误。(这里主要是针对老人在着重强调。如果你还处在世间,有家庭、工作等,那应当心出离,身体仍要做事,并不是父母、儿女、妻子、工作等全部不管。该尽的本分都要尽好,这样才能心安理得地修行。)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每天都在修净业的道上非常平稳地前进,一心趣向西方呢?这就要念念提醒自己,把临死那一天的事放在今天来做。天天都准备临死的事,一到那天,就直接往生了。

这又该怎么准备呢?你每天要想:生命是无常的,死亡很快来临,所以我必须提前办好。睡前要反省:我心里还有什么放不下吗?还有没有挂碍?如果心里一点挂碍没有,即使现在死了,也是一心唯一归向净土,这样还算可以。如果心里还有很多挂碍,还想着这件事没做完,那件事没了结,还有这个放不下,那个离不开等等,那这些心里的挂碍就成了你的“生死冤家”,到临终时就会来障碍你往生。所以,现在要提前办好,不然一到那个时刻,很可能会出问题。

所谓“提前办好”,当然一方面像前面说的,该交待的交待,该处理的处理,但更重要的,是要想:如果今晚就死了,明早起不来,那反正要死了,也没什么放不下的。家人的事都由各自的业来安排,我想管也管不了。再执著的东西到时候也带不走,执著也没用。像这样,把世上的事一下子全放掉,心不要还挂在财物、儿女等上面,提前就全部了结。而且天天都要这么了结。每天睡前都要想:如果明天起不来,也就这么去了,再重要的事想管也管不着。这样想了以后,当时就要让自己的心不再被世间的事缠绕。不然的话,心里始终放不下,到时候就很麻烦。

像这样,平时想惯了,把心放得空空的,世间的事都能放下,这样的话,阿弥陀佛的悲心就能充实你空灵的心。如果你心头想这想那,有各种的放不下,那阿弥陀佛的加持也很难入到你心里。因为你的心已经被世间的事填满了、搞乱了,七上八下,乱成一团,跟佛相合就很困难。这就非常危险。所以,我们要往生,一定要把握住“欣厌”二字。厌就是全部要放,欣就是全部提起。娑婆的事一概放尽,那净土的事就能完全提起;一旦把娑婆的事全放掉,也就没有了分心的事,你就能一心跟阿弥陀佛相应。这就是关键。

如果你不把自己的心提前处理好,那在往生上就有很多障碍;如果你的心全都处理好了,就念念都能全心跟佛相应,这样发出的力量是百分之百的。如果有非常多的世间心思,左缠右绕,这里也贪,那里也搞,搞得自心好像被无数根绳子缠住了,这就非常危险。到临终时,你被哪一根绳子牵住,都有可能落入生死,那就没办法往生。

所以我一再强调,老年时修持的要诀,就要以往生为主要目的。而且要减掉一切不必要的世间外缘,心上放得干干净净。之后一心提起阿弥陀佛。这样的话,要以欣、厌作为主要的往生窍门。你能领会欣、厌的内涵,就要有意识地在自己心上去实行,而不只是听个理论。这样在自心上检点,看是不是厌得彻底、欣得彻底,天天把心地打扫干净,那往生自然千稳百当了。也就是说,你心里首先要做这个工作,完成以后,每修一念都是净土的因。这样不断地修持,它的势力就越来越强,品位也会越来越高。

既然我们已经决定了要去西方,那就要把欣、厌二字常常放在心上衡量。要在当下的身心上检查,不要到临终的时候才来干。打比方说,如果一个人想在这儿住,根本不作离开的打算,那他会想,在这个地方生存的话,就要有很多因缘。这样所有的事情都围绕着住在这里来安排。一旦生了厌离,他想,我要离开这里,到另一个地方去。起了这个心以后,他的心就完全转向要去的那个地方。这时候,对于住在这里的事就不作长远打算了。也因此,对于一切事情,他都会逐渐交待完。比如,自己房子里的每一样东西,他都会逐步地交待,或者寄走或者给别人,一点一滴全都会处理。对于要去的那个地方,会一直心心念念地向往。只是时机还没到,时机一到,明早就可以走。因为没有任何负担,所以走的时候拎个包,很轻快地就离开了。不会说到要走的时候还在想:我还没安排完,这个东西还不晓得怎么卖,那套房子还没想好要给谁,还有好几件事没处理完……这样心里还有牵挂,就走不了了。如果所有的事都打点好,心里也做好准备了,而且事务上的纠缠全都处理完毕,这样时候一到,那就立即出发。绝对会离开,而且会到达他的向往之地。

懂了这个例子,就知道我们该怎么去西方。这在原理上一模一样。你已经打算去西方了,那么,对于这个世界上的事,该交待的全部提前交待完,心里也不再作什么打算,一心就想去西方。这样时机一到,马上能走。如果你一直作百年、千年的打算,想着我这一生要营办这个事业,要得到那种享受,要学到这个知识,要搞出那个名堂等等,那就根本没有欣、厌,也就不可能离开这里去西方了。

老年人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如果你心里没有准备好,那就非常危险。其实,临终的时候就是一念,而这一念之差就决定了你的去向,这是非常快的。如果你事先什么心理准备都没有,什么事都没交待好,到时候慌里慌张的,要往生就很困难。

再重复一遍,净土修持的要诀就是欣、厌二字。也就是对极乐世界要越来越向往、欣求,一心一意地往那儿去,唯一就是这个目标;对娑婆世界要越来越厌离,不断地淡化它。所有事情都提前交待好,每天都要做好准备。

反面也要知道,不能到临终时再准备,那时就来不及了。已经是六七十岁的人了,那是非常快的。无常这事不会给你提前打招呼,它来的时候,忽然一天就现前了。大家都知道,老来的事说不准,有时候摔一跤就死了,有时候站在那里,一下子中风或者脑溢血就过去了,有人是一睡不起,老死在床上……很多情况是你想不到的。所以每一天都要做准备。这是最关键的事情,已经再三作了交待。

现在对很多人来说,发起求往生的心还是很难。因为人的心不坚定,这就成了障碍。就好像心头有很多座山,对事物的贪恋是一座山,对儿女的贪恋又是一座山,还有各种贪恋名利、富贵、享受等等,这些都是障碍。一旦越过了这些山,往生就有希望了。

所以,欣厌是往生的关键。具足了欣厌,就表示已经脱离了娑婆的事,一心往西方去了。这就表示,心上已经调准了。不然的话,凡夫的心始终飘来飘去,即使念了很多声佛号,但一遇到世间境界,马上又转到生死里去了,这就很难有保障。

我们的问题就在这里:平时念佛很难提起恳切的心,口里刚刚念完,等会儿一碰到世间的事,马上又入到红尘里去了。有这种忽上忽下的情况。这样检查起来,净土的心非常薄弱,娑婆的心却极为浓厚。关键问题还是欣、厌不具足。

现在一定要重视欣、厌之心的培养。如果这种心不能有力地生起,那就很危险了。我们平时都能看到,自己的心不断地起起落落,大多都围绕在世间法上,很少起念缘着西方、缘着阿弥陀佛。比较心力的差别就很明显。比如你看电视的时候,两只眼睛一直盯着,看了好几个小时都不觉得累,还想接着看。看完了还回味,还不断地谈,脑子里也不断地在想。但对于西方根本没有这么浓的心,不是非常急切、迫不急待地想修,也不会念佛的时候一心投入,念完了还回味不已。从这里足以看出,流转娑婆的因缘非常充分。如果能反过来,对世间的事一点兴趣没有,心根本不放在那里,天天都缘西方,净土的心越来越浓。这就表示,你已经跨过了贪恋世间的障碍。所以,这事侥幸不得,你的心没成熟,还不具足欣、厌的内涵,往生就很难。

念十念当然最容易,但真正发起求往生的心就比较困难。因为业障很重,对这个世界的贪恋、欲望很多,这些都是一重一重的障碍。需要自己下一番功夫,非常努力,才能逐渐把它们清除。心如果转不过来,在倾向上就不会一念接一念坚定地往西方走,这就是内在最大的往生障碍。这个不清除的话,往生就不会顺利,这个一旦清除,往生就十分容易。所以,每个人都要在自心上下手,要在自心上清除障碍,不要一点欣、厌之心都没有,还整天妄想着临终能往生。

修净土法,关键要看临终那一念,逢的机会好,就很容易往生。而一般的人,不是在临终时才听说有净土,而是几十年前就知道了,属于早熟的机。但他的心一直很疲软,这就非常危险,很可能成了一个“老油条”。我们要非常注意自己的心。刚学佛的时候,人往往容易出现善心,但时间久了,很可能被习气所困,而发不起心力来,这就很危险。有的人说,我已经修了二十年。但看他的心一点起色也没有,是那种灰溜溜的、懈怠、不振作的心态。这就很糟糕。最后连一点勇悍心都提不起来,这样怎么能往生呢?

所以要晓得,自己心上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一直深陷在红尘里,不肯出来,而对于清净佛土,对于殊胜的往生大事,欣求的心就非常薄。因此,在这上要赶紧栽培,要不断地努力,尽量减少负面的染污缘,不然就非常危险。你看,这世上有多少人陷溺生死,有几个最终归往西方呢?这么想一想就不寒而栗。为什么那些人生不到西方呢?这里有非常决定的因素。因为,他的心一直自甘陷溺,没有真正从心底发起对娑婆的厌离和对极乐的欣求,以这种心怎么可能生西方呢?或者说,西方净土哪里是凭这种心就能往生?所以,奉劝大家及早修行,不要继续醉生梦死。

人一不注意,很容易就没有自知自明,不晓得在自心上改过。放眼看去,很多人已经成了“老油条”。天天糊里糊涂地念,但内心一直陷在五欲的泥潭里,一点不肯出离。这不是自欺吗?口口声声说要去西方,心心念念都沉溺在娑婆的五欲里,这样怎么可能生西呢?所以,都是在骗自己、害自己,是在辜负佛、辜负自己的人身而已。像有些老居士,认为自己一生修行,也做了很多福业。但老了只是天天守着电视机,心每天就陷溺在世间法里,越老越糊涂。最后就这样一命呜呼,不晓得到哪儿去了。这都是生前骗自己招来的下场。

我们不能自欺,一定要检查:我是真心想去净土,还是甘愿陷溺在红尘里?如果一边想着饮食、男女、歌舞、声色,对这些贪恋不已,一边却幻想着临终能生到西方,那只是自己在做白日梦,哪有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放不下娑婆就决定生不到极乐。其实,现在很多人心里就是这么打算的。他想:我既要享受世间五欲,还要顺利往生西方,如果不能往生,那就是佛不灵验。但要知道,如果心一直陷在五欲的泥潭里,越陷越深,越陷越重,这样的话,净土就离得越来越远,也就越来越难往生。

原来一再说过,为什么很多人念佛不能往生?根本原因就是贪恋红尘。这种修持叫做“抱桩摇橹”。就像绳子还系在桩子上,那不管怎么摇桨,船也前进不了半步。同样,心一直系在娑婆世界里,那再怎么念佛,也很难即生往生西方。这就表明,欣、厌是一个大的关口,心里如果不具足欣、厌,内在最贪的是世间五欲,一点都不愿出离,口里却不断地说我要去西方,那完全是自欺欺人。

要知道,一般人在逆境里容易修,在顺境中就很难。尤其世间的一切都圆满,家庭很美满,儿女也听话,福报很好,有各种享受等等,这时候出离就非常困难了。因为他心里认为,极乐世界就在人间,还要到哪儿去?其实就是迷恋红尘,放不下世间而已。这样,平时都像喝醉了酒似的,一直陶醉在世间快乐里,等到了临终,怎么会有出离的力量呢?那时就会恋恋不舍。如果夫妻感情好,那到时候你就舍不得。你不会说:“我要去西方”,只会说:“我们来世还做夫妻!”如果儿女孝顺,自己一生对儿女都是贪爱心,那到时候也很难放下。一般来说,女人最爱执儿子,到老了还是念念想着儿子。如果儿子很孝顺,那她临死的时候也会想:“我舍不得儿子!”或者认为这个世界这么美好,就会发愿来世还要在这里。像这样,哪里会有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力量?相反,如果人生很苦,那就容易生厌离,使得他根本不留恋世间,一心要到佛国去。

人的心就是这样。你不要以为,现在对世间非常喜欢、非常留恋,到临终时会忽然起一种生西方的心,这是很渺茫的。比如,你一直恨某个人,一再地恨他,后来忽然间就变得很喜欢这个人,这可能吗?绝对不可能。这就说明,必须提前在心态上做转换,转不过来的话,就一直是那种心,到临终时还会更强。

大家现在就要开始注意,努力培养欣、厌。我们在坐的无非是两种人,一种人命不好,一种人命好。命不好的会想:“我很可怜,现在世间的一切都不求了,一心就去西方。”这种人反而因为苦而得到大利益。还有一种人命很好,他就一直说:“我很好啊,很幸福,学佛以后更好了。世间真好,天天都很快乐。”结果他每天都为着今世的快乐而作打算,天天都在品味人间快乐的美酒。这就糟糕了,因为一点出离心也没有,在他心目中,现前就是极乐世界,哪里还需要去十万亿佛土之外呢?像这样,一味地陷溺在世间假相里,怎么会有欣求极乐的力量?临终的时候直接往娑婆世界里陷落,阿弥陀佛就只能空手而返了。

这些都是不好听的话,是在给大家敲警钟。老人家们尤其要警惕,天天要想到人命无常,说不定今天就会死,所以每天都要做往生的准备。就是每天要有“打好包直接去极乐世界”这样的心态。心里一直要想:我今天尽一切努力,准备好往生的资粮。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那就犯了最大的错误,所以我要尽量努力。一天活着,就修一天净业,天天都要提起求往生的心。这样再念阿弥陀佛,一心一意地念,就可以往生。

“名号如意宝”就讲到这里。愿大家都如愿往生,一生成就!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