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受戒须谨慎,不是跟风、要面子

受戒须谨慎,不是跟风、要面子

    疏【第二福者。此名戒善。】

  就是小乘,小乘持戒很严。

  疏【就此戒中。即有人天声闻菩萨等戒。其中或有具受不具受。】

  2 这个『具受』就是受得很圆满。或有『不具受』,不具受的就是没有受到具足。譬如通常在家同修五戒里面,他受一条戒可以的,受两条戒也可以的;受一条戒叫少分戒,受四条戒的叫多分戒,五条统统都受的叫具足戒,他就圆满了,受得圆满了。所以这个戒律可以一条一条受的。从前人受戒谨慎,自己一定要思量,哪一条我可以做到我就去受,接受;做不到的就不受,古人是这样的。现在人都讲求面子,做不到也受,受了怎么样?底下讲:

  3 疏【或有具持不具持。】

  『具持』,你所受的统统都做到,这叫具持。譬如说,他受五戒,他受一条不杀生戒,他这一条真做到了,这叫具持,他真的做到了。受两条戒,两条都做到了。受两条,只做到一条叫不具持;这受一条,那一条也没有做得很圆满,也叫不具持。所以有持戒,有具持、有不具持。

  4 疏【但能回向。尽得往生。】

  这就是说明纵然受少分戒,持得不圆满,你能够尽心回向也能往生,为什么?连世间善从来不学佛的都能往生,何况学佛,虽然佛的教戒没有圆满做到,但是并没有犯过失,不过就是小善,没有什么大善,这统统是善人,持戒的善人。前面第一福是世俗善人,不知道佛法的,这是持戒的善人。大家一定要晓得世间善他一定统统具足,又加上佛法持戒之善,所以他的品位自然是在中品中生,是这个意思。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