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此世现相厌患歌

16、摄受徒众厌患观

具足智戒贤德诸知识,初见时即一切喜侍奉,
长久交往唯勤说过故,浊时我等难成众生利。

对于具足智、戒、贤三种德相的诸位善知识,初见的时候全部欢喜侍奉,但是长久接触以后,只是在说过失上精进,所以对于浊世众生的义利我们是很难成办的。

“智戒贤”:“智”指通达三藏,有智慧,“戒”指精严持戒,有戒行,“贤”指对于佛法和众生作利益,有很多利乐有情、护持圣教的妙行事业。对于这样的善知识,人们的心最初会非常恭敬、欢喜,认为这是了不起的大德。但时间长了,人的心就变了,会精进地去说善知识的过失,所以要利益众生是很困难的。这里所谓的“说过失”,比如他说:虽然善知识智慧有一些,持戒也可以,但是对佛法和众生做不到什么;或者说:他持戒还可以,但是智慧不行;或者说:他还能做一点弘法利生的事,但是持戒和智慧不行等等。像这样不断地看过失,没有清净观,就很难对他作利益。好比子女长大了,就说母亲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久而久之就失坏了孝道,不能把母亲说的话受持在心上。

这里讲摄受徒众的厌患,实际是说应该自己一个人去修行。意思是在浊世更重要的是实修,或者说作为修行人,在自己得到大成就之前,不要轻易摄受徒众,要以实修为主。否则心全都花在徒弟身上,摄受了一大堆又作不到什么利益,反而失坏自己的道业。

我们一定要好好思维它的原因,不然很容易落在此世的现相里。现在是说,连摄受徒众、做一些表面的利益,也叫做此世现相!原因是,如果自己首先实修,就能够调伏自心的烦恼,在这基础上做大的弘法利生就容易成就。不但上师这样讲,《现观庄严论》里也说:胜解行地的凡夫以自利修行为主,登地以后着重利他。也就是要注意阶段、地位,当修行已得大成就时,就要去利益众生;自己的基础尚且不稳固,这时就应以自利修行为主。但自利不代表自私,而是任重道远,能看清根本的缘故。

虽然在浊世利益众生很难,但不是说完全不做,这要针对各阶段、各种因缘来看。如果做事时发心清净,尽到自己的力量,虽然不可能跟佛菩萨一样,但能做到一点,利益也非常大。就像佛说的,在浊世持一天的戒,比在正法时期漫长的时间里持戒的功德还大。再说世界越来越恶浊,不做的话很多方面恐怕越来越困难。

所以应当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避居深山,一心专修。有这样的福德很好,十年、二十年在深山里闭关修行。如果不能闭关,也要二利双行,多做一些利他,来养自己的福德、道心等等。也就是在自利上学和修都要重视,同时随力做一些利他的事。如果说一定要达到最圆满才来利他,那就只有成佛才能做,此前整个大乘道就空缺了。所以要相应阶段来看,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要检查自身,如果连此世现相都放不下,还谈何利他?自身尚且陷在现世的名利堆、享乐堆里,积的全是堕向恶趣的非福业,这样自心还没整治,就根本谈不上利他。

17、众生恶习厌患观

于功德士不说赞颂语,闻其细恶无有稍观察,
逢人即勤渲染普宣扬,如此众生劣性何不厌?

对于具有功德的人不说赞叹语,听到他一点小小的恶习或者过失,连观察都不去做,一见到人就精勤地宣扬他的过失,众生这样的秉性哪里不生厌呢?这是对于浊世众生秉性的厌离。

当代大肆宣扬具德善知识过失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造恶非常可怕。过去传播范围小、影响的人少,再怎么造也是有限的。而如今处在信息传播极其迅捷、普遍的时代,如果在网上诽谤大德,大肆渲染,下至于在一天当中就可以传遍全球,这个恶业大到了极可怕的地步。

电话、网络是双刃剑,用不好会彻底毁灭自己,所以我们要战战兢兢防护三门,最好发誓绝对不在网络上说这些话,也不去传述自己没有观察过的流言蜚语。那些很多都是谣言,是随意散播的。只是现在的人喜欢捕风捉影,稍有一点什么就渲染得不得了,其实他什么也没见过。这样只是造下在地狱里万劫不得翻身的大恶业。

当今时代,很多人出于种种不良动机,为了争夺财产、地位、徒众、传法势力,或者基于政治目的、个人纠纷,或者出于嫉妒、反感等等,做出各种诽谤,实际并不真实,智者要有辨别的眼光。现在是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有各种技巧、传播手段、假造手段等等,可以把假的装成真的,可以把一点功德扩充到极大量来说,或者本来有极大的过失却能伪装得天衣无缝等等,这都是众生恶劣秉性的反应。我们在这一点上切切要小心。

18、末世颠倒厌患观

本地智者证士弃不顾,外来精通骗术老奸滑,
敬如天尊思维此情状,许为佛教实近隐没兆。

对住在自己地方的智者和成就者,厌离、舍弃、不重视,对外来的精通骗术老奸巨滑的人,却敬若天尊一样,思维这样的情形,的确是佛法接近隐没的相兆。

现在人的心很浅薄,只看外相,对持戒苦行的人不重视,对一心离世实修的人不重视。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外面来的人很会表演,精通骗术,稍微做一点什么,人们马上恭恭敬敬。这就说明人心很肤浅,不重实质只重假相。而且人不去持法,所以分辨不清。真正持法的人不炫耀神通,也不会用各种言语或者法术来蛊惑你,他只是让你出离、发菩提心、修无我等等。对于这些话,人们不觉得很珍贵,但如果显示一点奇异或者做什么花样,就以为很了不起。这就是当今时代本末倒置,法已到了末梢,人心非常愚痴的一个表现。

本地的大德或者真正的修行人表里如一,在少欲知足、持戒、勤修、宣扬佛法等方方面面,外面做出来的跟内在是一致的,不是假装的。过去正法时代,人们不会随便相信外来的人,而是很尊重本地的大德,这是正法住世的相兆。但现在的人,对于真正有修行的看都不看一眼。

照理来说,如果有所祈求、想皈依或者希求加被、想超度、想得到佛法上的教化等等,应当去依止、恭敬这些具相的大德。无论供养物多还是少,应当对这样的具功德境来做。或者说他有戒定慧的功德,应当常年依止。但现在不是这样,人们对那些会很多世间手段、很擅于表演、很擅于搞佛教关系、很擅于拉拢信众的人趋之若鹜。比如过去在藏地,这种人就老是往红原、那曲跑,因为那些地方有油水,能得到很多供养。现在情况不同了,他们都往汉地跑,尤其往大城市跑。居士们有时很愚痴,什么也不懂,对这种人敬若天尊。其实他只是表面给你念念经、打打卦,还会说些神通,实际就是欺诈、窃取。没过几天,大把钞票骗到手就扬长而去了。你说世间的人多愚痴!这就是佛法隐没的相兆。

喜新厌旧是非常不好的,应当时间越长心越深厚,这才是好人的相。如果今天依止明天就舍弃,看到新的马上追风似地奔过去,那这个人是很坏的,也说明他根底肤浅。现在的人基本都是在假相上转,连一点辨别力都没有。

持教胜严虽具戒与智,然今众人不敬具德者,
绸衣严饰仅得活佛名,无德然居显贵竟如此!

持教的殊胜庄严、具足戒行和智慧功德的人,然而现在的人对这样具功德者都不作恭敬;只是用一些绸衣来严饰身体,取了一个活佛名字的人,其实一种功德也没有,然而他却是这般体面高大!

这也是末世的现相。假名者连最基本的少欲知足的德相也没有,所以看不到他在寂静神山里安住修持,只是整天在外面接受供养、恭敬。为什么没有一点戒定慧功德的人,却这样显赫呢?佛法最基本的功德是少欲知足,如果自己一点修行也没有,却得一个很大的名声,这也是末世上演的一幕闹剧。

从总体上说,藏地有认定活佛的传统。在莲师的诸多授记里也说到,在各时代会出现这样的转世化身等等,所以真实的转世活佛是无可否认的。这样有一个认定转世活佛的传统,对于整体的佛教,尤其是对藏传佛教,包括藏人的信仰,都有很大的利益。也就是,人们心中非常虔信转世化身,这意味着对三宝的信心,给活者和亡者的今生来世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利益,成为他们内心的皈依处、一切法道的依止处。

过去活佛的认定,是由公认的非常了不起的有修证成就的大德观察后作认定,这样是可靠的。但是后来有许多没有经过大德认定,通过其他途径被取了活佛名字的。比如他的母亲说:在他入胎、出胎时有各种瑞相。这话在当地传开,而得到活佛名字的情况也是有的。更有甚者,不是由大德认定,也不是母亲说一些瑞相,而是自己说“我是活佛”。所以今天时代变了,“活佛”成了一个很复杂的、难以辨别的问题。有些孩子因为家庭非常富裕或者有权势,某些寺院出于一些特别的目的,把他认定为活佛;又有一些舅舅是了不起的大德,他家的外甥就被认定为转世活佛;还有得了活佛名称的人,他有孩子的话,说这个孩子是某某大德的转世。这样鱼龙混杂,情况变得特别复杂。

我们自己方面要了解的是,不能违背因果去造业。如果是真实的转世化身,这是很高贵的胜境,不能妄加评论,也不能做诋毁。因为只有佛才能知道他人的相续,我们凡夫无法判认真和假,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要谨慎。然而也应该知道,不能轻易上当。无论在西藏、汉地或国外,都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有的介绍说:他有神通,有他心通,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德。

其实,这只是一个汉人和一个藏人联合起来做一些诈骗的行为,或者一个藏人和一个外国人合起来骗信众等等,这些情况很多。那么在介绍期间,各种狡诈、虚伪的手段都会使出来。比如别人有病,他就说给念经加持加持就会好,某个地方有鬼、身上有附体,就说只有他念经才搞得定。人都抱有很大的贪求和幻想,而且“病急乱投医”,顾不上许多,听到一些大话时,心根本不做什么理智观察,哪怕要他供上所有家产也能马上答应。世人没有脑筋,很容易被人骗。这样的话,渐渐这个所谓的“大德”名声也大了,财富也多了。

还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假的传得越多,大家反而把假的当成真的。这样的话,实际并非真实转世却取“活佛”名字的人,就成了一个名利双收者。名声也大了,财富也多了,用的也很好,坐上了小车,住上了豪宅,一切资具都很高档,就像世间的暴发户一样。这样发展下去,会给整个佛教,尤其藏传佛教以及藏地的僧人带来很多负面的评论,直接间接影响人们对三宝的信仰,而且使得弘法利生也受到很大影响。

当然,如果是真正的再来人,他是具功德的,从他的德相上马上就能看出。譬如他自身少欲知足,能吃苦,持戒精严,修行和智慧是很高的。而且他完全放下了世间,一心在法道上行。这样,他就真正能够做很大的护持佛法和利益众生的事业。如果不是这样内在具德,就算取再多再大的活佛名字,也是没有用的,那只是个假名而已。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以有没有活佛的名字来评判是否是真实的大德,而是看他内在有没有戒定慧的功德,外在对于佛法和众生有没有带来真实的利益,依止具足戒行和智慧的具功德者才不会错。但是也要明确,真实的化身再来当然不同于凡夫,我们应当奉为顶严,那会具有极大的利益。应当信心不变,敬仰不变,因为法上结了很深的因缘。在这上面,不要因为出现一些假活佛,连带对于一切活佛都起一种轻视心,这也是很可怕的,毕竟因果律如此。但末世的确有龙蛇混杂的现象,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欺骗的手段如恒河沙,因此这里有必要做一点辨别。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19、于己秉性厌患观

恶过十万秉性全不察,当面背地唯勤说他过,
与己极似诸友见遇时,厌患之心不禁萦心头。

这是讲凡夫的劣性。对自己充满十万过失、恶行的秉性丝毫不省察,在一切场合,当面、背地都在说别人的过失,见到这样跟自己非常相似的诸友们,厌患的心不禁在心头萦绕。
这是上师启迪我们对自身的恶习厌患。前面说了厌患外的境相和世间各种关系、意义等等,这里近一步切身到对自己厌患,说的是自厌患。我们应当承认自己是凡夫,经过无始劫来的转生、流浪,发展出了各种恶劣的习性。我爱执是恶劣之本,里面有虚伪、狡诈、贪欲、嗔恚、骄慢、散乱、自以为是等的各种过失,然而我们却觉得自己蛮不错,世上最了不起的就是自己,对于别人就只是看过失,觉得他这也不如我,那也不行。反正一说到别人就摇头,一说到自己就点头。现在要厌患的就是这种起心方式,它是非常邪的,拥护自我,所以毁灭自己的实际就是自己。
我们要对此生厌患,要窥破它。如果按这种方式走,自己浑身的过失就丝毫不检查,一点不承认,即使别人说到了也不承认,明明做错了还在掩饰,还在为自己辩护。这里有多少观念的错误、行为的错误、恶劣习性的错误等等。如果自身像白玉一样完美,还需要学佛吗?学佛第一个转机就是自己认错,如果丝毫不认错,那就丝毫不会进步。如果一味地守持这种劣根性,那简直无药可救。所以,学佛首先要对自己厌患。一切所作所行全是从心里的根上出来的,如果这些全是正确的,还要学什么?《前行》《道次第》都是在扭转颠倒的心。
最可怕的是自己,过患最大的就是心里颠倒的习性、观念,只要没切除,它就会像癌细胞一样一直扩散。它的表现是维护自我,任何处都要包装自己、显示自己、张扬自己;对他人的表现就是时时看过失、说过失。这就是凡夫的劣根性。

20、常执打算厌患观

我们很愚痴,不晓得生命只是瞬间的显现,因缘一灭马上就没有了,对这石火电光般的人生做着长久的打算,这是极其颠倒的。我们对现世抱有很多贪婪的欲想、追求,想着怎么享受,怎么营造世间事业,达到怎样的人生目标等等,还对此振振有词,实际上都是被常执的颠倒心骗死了。
我们必须对此深生厌离,放下此世,追随噶当先德一心寻求正法,所谓“心依于法”。而这种“依”又要依于贫,这跟现代人的观念完全相反。依法要依到贫上,贫了就好修道,你不去追求,那些自然就没有了,也不必做什么现世打算,如野兽般地在山林里生活。贫要依到死,把这个信念守到死。


所以一定要痛下决心,把现世法全部舍掉,之后一心修道,不为人知,不求利养,不求恭敬,不搞现世法,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真正贯注在法道里,才真正摄取了大义,才算得上是行者。否则连此生像风中灯一样瞬间就会息灭的事实都搞不清,对幻化场里忽生忽灭的一点点假现迷执不休,还想在这里发展、寻求意义,那就太颠倒了!明明知道是假的,没有实义,却还是执迷不悟,那就无药可救了。暇满一世只是石火电光般地显现,这是万劫难遇的机缘,如果不把握此生用于修道,那会成为最大的遗憾,也是自己在人生决策上犯的最大错误。

这样想后,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时时想:今天恐怕会死,我该做什么打算?就像噶当派的行者中午吃完饭就把碗扣过来,晚上在不在都不知道,所以不去忙衣食,一心修法。晚上睡前也不盖钢炉里的火,明天有没有都不知道,所以不做明天的打算,一心修法。时时都这样想,人就产生了无常观,以这个心警醒他:死亡来了很可怕,我要修对死有意义的正法。

通过无常观转心以后,跟世人就完全不同。如果我们心里还有明天享受什么的打算、旅游的打算,或者和某个人看电影的打算等等,那连一点法的气味也没有了。这样的伪行者比比皆是,口谈大法、高法,行为跟世间人一样,怎么不羞愧?我们修无常,目的就是对此世彻底地厌患,它在我们面前诈现很多美好的景象,其实死了跟尸体一样,所有法落幕的时候,都是残谢、陨落、灰飞烟灭,一个微尘也找不到,我们竟然时时被这种假相诳骗了。

这里“常执打算厌患观”,就是说我们以往常常对此世抱有很多幻想,想着一年计划如何,五年计划如何,十年计划如何等等,心在这上面缠绕不休,不断地打妄想。从一个常的执著里不断地冒很多妄想的浮泡,自己在浮泡里看不清,妄想一个接一个,一直认取此世有意义,有很多美好、很多成就等待我去追求、品尝等等,使得心的野马一直奔驰在现世法上收不回来。但是这能得到什么呢?无非是为了追求现世假法造了很多业。我们一天被常执骗了,就一天造无数缘现世法的业,这里面没有几个是干净的。
有人问:真这么可怕吗?

你检查一下自己的心态,无非是贪求饮食、衣服、旅游观光、影视、上网、聊天等等,心全部著在这上面,没有一点善的气息,无非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欲乐。它算不上什么,在业里面判为非福业,哪一点积了福德呢?积福德都要有善的成分,而善要有奉献的成分、为法道的成分,但是人在逸乐里玩物丧智,哪里能想到法?他只不过是五欲美酒的舔舐者,神魂颠倒地享受现世假法。这就把人骗倒了,到临终时后悔不已,什么也没抓到。

心想存积五谷播田中,秋季果熟其时得享用,
然寿无增渐减之显现,岂有于己不灭之把握?

以过去农业社会来说,心里想:我现在存积一些五谷播在田里,到了秋季成熟之时会收获很多庄稼。那时我留一些自己吃,一些卖了换得享用。作为农民就是这么打算的。

但是就连这个打算也是颠倒的,因为寿命没有丝毫增加,而且不断地减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今天已经过去了,就像浅水里的鱼儿,水不断地减少,最终鱼会因水完全枯竭而死。应当意识到死亡的危机,不应该放逸,要寻求从死的魔掌中逃脱的方便。

我们的确没办法保证明天不死,寿命一天天减少,阎罗王一直盯着你,你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寿数,但生死簿里记得清清楚楚。譬如我四十几岁,我能保证明天不死吗?不能。吃东西不小心卡在喉咙里会死,走路摔一跤会死,被牦牛顶了会死,一辆车飞驰而过也可能把我撞死,我哪里有不死的把握?这一切不是由我自身的愿望来安排的,是宿世的业在掌控。

这个可怜又可笑的农民不断地盘算着未来,以为这样播种将来一定有收成、有享用的,然而很多人在果实成熟前就一命呜呼了。他把宝贵的人身用在了无意义的事上,如果当初能把时间用在修法上多好!我们有限的人生就好比一点资金,就看你投在哪里。这笔资金可以投在增长现世法的业、堕落的业上,也可以投在修解脱道等增长出世间极具大义的业上。同样一笔钱,你是买黄 se小说还是买经书?钱很有限,就看你怎么用,这就能看出人的智慧来了。

不经过无常观的修习,人是很愚痴的。人生好比握在手里的一把金子,你要用这把金子换什么呢?是去换大便吗?全世界厕所里的大便随便你挑,可是你买这有什么用?如果用这把金子去换甘露呢?它当下就能让你起死回生。我们每个人手上都有一大笔资金,它就是每日的光阴,这笔资金投在哪里,就是你每日的所作。一切现世法无利益只有亏损,而一切佛法都有实义,每一个都有利于来世解脱和成佛。如果你有这种辨别,就叫做有使用资金的智慧;之后能把黄金般的光阴全部投入在法道上,一心依法,就说明你是一个有智慧的行者。

我们在这上切莫受世间舆论的蛊惑,世间学者怎么比得上佛呢?他们的心有欺骗性,他们的言论是不可靠的,会让我们上当受骗。而三世诸佛的法语是一致的,要引导人们走向解脱,最开始宣说的就是暇满和无常,引导你的心放下现世无实义的东西,一心寻求真正的意义。

我们要知道,为此付出的一切都是白费精力,临终时都要弃我而去,一点实义没有。它让我们花费无数心血却毫无意义,而且是让我们受苦、受惩罚的因素,所以要对此彻底厌患。好比一个狡诈的人骗你说:只要你为我干活,我可以付给你很多钱。之后让你没日没夜地干,天天流血流汗。这个家伙看起来友善,最后却告诉你他没钱给你,再诬陷你把你关进监狱,那你肯定对他恨得咬牙切齿,会说:我当初真是看错了人,白费这么多心血。就是因为信任你才为你干活,如今却受你诬陷,深陷牢狱,我恨死你了!这就叫厌患。

我们恨谁呢?就恨心里的常执。我们心里有一个邪魔,它时时在说:生命是永恒的,人生的路还很长。它让我们心里产生一种现世无限宽广的错觉,这是最愚痴的地方。人生只有一点点,你的第六意识和常执两个配合作意了无数次后,心里果然会发生一种幻觉,以为自己能一直驰骋在现世的疆场里,会一直演进、展开,出现无数美好的前景。这都是颠倒的。
有人问:真这样吗?我的心不是很真实吗?

你的心才是假的!为什么呢?如果今天黑手党抓了你,把你关进牢房,跟你说“明天就杀掉你”,那你现世的梦想在一瞬间就全没了。你的妄想有什么可信呢?而你的生活都是由妄想支持的。又好比一个人对面前的可意对象充满了幻想,觉得她这好那好,美若天仙,把她视为世上最完美的人。心好、相貌好、语言好、仪态好,一举一动都好,对她充满了无限的幻想。但是这个心可信吗?等到她忽然间变成妖魔,一瞬间就把你所有的幻想全部震落了,可见以妄想支持的东西全是欺诳的。

真正修了无常观,过去在现世法上延展、扩张的夸张性、虚假性就会逐渐缩小。越修无常它缩得就越小,看得越多就越是心灰意冷,越是觉得没实义。最终缩小到连一个求现世法的心也没有,它就从无限的幻想长篇缩短到只有一刹那了。你的心对于现世法已经彻底失望了,再也不起心营求一点。

人生都是在希望和失望的交织中度过的,可惜人们每次失望之后并没有吸取教训。比如求学的幻想,家人、媒体、社会等都在鼓吹,亮出各类专家的说法、学术成就等等,引得幼稚的学子以为现世的知识有什么特别了不得的利益,以为能从中捕捉到什么。但是,当他们白发苍苍的时候,就发现到头来一场空,以前的幻觉全没有了。

世上所有庸俗的学术都是人的妄想想出来的,哪里有真实呢?再说,陷在恋爱中的人都感觉爱情十分神圣,小说、媒体一直鼓吹爱情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说它有多么美好、神圣、纯洁。有人甚至为爱而死,即使此世不能相守,也求来世能在一起。爱情成了他们心里永不消失的幻想,这是多么可怕的悲剧!我们不要被常执、乐执的魔给诓骗掉了,现在要反过来生厌患,每当自己起了一个“明天要干什么”的想法时,就应该警觉:我又上当了,营求现世法完全是无意义的。

常执是个总的恶魔,我们应当把这里农业社会的比喻结合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生活上,原理是一模一样的。我们想赚钱积累成功的资本,之后把这笔资金投在自己想营求的现世法的田地里,求学、经商、谈恋爱、追求现代的思想成就等等,想得到各种现世法的欲乐,盼着这个结果尽快成熟,能够享用它。人都是这样痴心幻想,但是一个“死”字就能彻底粉碎你的梦。

可见,“死”是最有力量的,它像一个大锤会彻底砸碎你的贪欲、傲慢、驰骋。人一警醒到死,就觉得世间没意思;而一执为常,就觉得有意思,马上很有干劲。现在内心到底是“死”字当头,还是常执当头?这里已经到了最关键处,前面现世所有的厌患最终归结到一个无常观,通过念死就可以对现世的一切全盘厌离。

心中虽有今生定死想,然于死期无定未勤修,
从生至此多年已流逝,然于圣法成就无把握。

我们继续想:我虽然有一个“今生一定会死”的想,但是对于死期无定没有精进勤奋地修,结果心的闸门里缺少一个卫士,使得我的心一直荡逸在现世法里。

如果有一个死期无定的心想,想到不知今天会不会死,这个心一起,你的心就被管制住了。一想到今天可能是最后一天,马上第二个念头就是“我只有靠法”,第三个念头就是“我要一心专注在法上”,珍惜每一秒。这种死囚般的心态,应该放在我们当前的修行当中。当死囚知道自己很快被枪决时,就会想:生命只剩几天了,如果能重来一次,我一定好好活,好好善待一切人。他们都是这样的心。

念死能让心转向法、转向善,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是我们没想到死,甚至回避这个问题,因为它跟现世的追求完全相反,我们怕破掉自己的幻想,怕破掉自己过去的生活方式,还护卫着自己。这实际上是最大的骗局,被自己骗了,认为今天不会死,离死还早着呢!这样你就一天一天都放逸了。如果你不知道去收拾它,一晃十年就过去了,每天都没在法道上。死想敌不过不死想,死想念头的力量很弱,常执念头的力量很强,它占了上风,就会领导我们在现世法上放逸。觉得今天很轻松,修行无所谓,今天要吃顿好的,还要到哪个地方去玩玩,游荡一下,或者网上一直追的节目要看一看、欣赏欣赏等等,时间就这样大把大把地流逝了。但是这些真的有意义吗?

想到今天马上要死,你就要扪心自问:我现在有成就的把握吗?自己也觉得一点把握没有,心里是虚的、慌的、没底的,这就麻烦了!你不要等死的时候才慌,过去全部在虚伪里走,连一念都没踏在法上,不是真心想修法,只是在法的外面做个观赏者,根本不算入了“佛法党”的人。入党的人会坚持他的信仰,他是一心投入的,你只能算是无党派人士、观光者,是不会成功的。
所以,如果没有修好无常,没有放下现世,就像仲敦巴尊者说的,根本不算殊胜。再怎么说我念的经多么殊胜,修的法多么殊胜,能打坐多长时间,有多高的佛教学历,考试成绩多好,依止了多少大德,有多少徒众,有多大的事业,做了多少功德等等,由于心没有修好无常,所以这些都不算什么。心一直在不切实的浮面上转,就算累积无数,也只是在外面做做而已,内心最坚固的是现世法,说到底就是这样。他的心完全扎根在现世法的土壤里,来世以上的道一步没行进,这多么可怕!外面披着无上大法的外衣来展现、谈说,但骨子里对现世法的贪著一点也放不下,心里真实的状况就是一直杂在现世法里,这样死的时候就非常慌张。

好比一群囚徒在监狱里,其实有很多孔道可以逃出去,但是监狱采取温柔软化的手段,让他们在甜蜜中死去还不自知。这个监狱依照五星级宾馆的标准修建,充满了各种享乐、欢愉等等,让人根本意识不到是监狱。可是监狱四周有很高的围墙,而且有一个没办法改变的执行规则,监狱的头头——全世界最大的恶魔,他要杀谁就杀谁,时间一到就悄无声息地把这个人拉出去处死。而监狱里的其余囚犯仍然灯红酒绿、男欢女爱。这里有各种影视、歌舞、网络,还有建筑、超市、商厦,现代化的美景,囚犯们就在这里生活着,丝毫不觉得这是死刑犯的集中营。人们不断地麻醉自己,以为从中能寻求到意义。他们死前的时间全部浪费在这里了,没去想怎么越狱,怎么从孔道里出去。到了最后,收到监狱魔头发出的请帖时,就想:完了,从中逃脱的法子我一个也没想过,一点救护也没有。或者他提前几天下帖,你也感觉已经完了,没有把握。即使你知道几个孔道也没办法逃出去,因为从没训练过。

这样就知道,原来我一直被常执骗了,以为死囚集中营里有乐可取,这些全是具诓骗性的。而骗我们的就是“今天不死”的念头。一想到死,它是一场空,你就再也不会以为有什么实义。人一旦想到今天必死,他就不再做什么了,没兴趣了。一想到今天一定会死,要把你拉出去枪决,你还有心情逛街、看电影吗?还想搞一点什么小花样吗?搞一点美味?看一部大片?到哪儿去旅游?什么想法也没有了,心完全被死亡的恐惧压着,可见此前都是假装不害怕。

这里给一个建议,我们可以想象过去押贪官处斩的情形。比如清朝大贪污犯和珅,他的豪宅仅次于皇帝,里面收藏着全国的各种宝物、很多金条等等,后来被御林军抓出去拉到午门处斩。那我们想:人都拉出去了,里面的东西哪个属于他呢?这么一想:哦,好无常!什么也得不到,他一辈子忙的就是这些。现在观想:和珅的王府里已经没人了,这一切属于谁呢?做那些干什么呢?
我们现在要把死的事情移到今天来想,这样就有准备,否则临死时就要恐慌了。所以常常要想:我死了,身体被拖出去了,我还要这些干什么?比如这样想:今天我要被拉出去了,衣橱里的衣服属于谁?它们就那样静静地摆着,不属于任何人,过去为什么在这上起贪心呢?


又想:我已经被拖出去一把火烧了,灰飞烟灭,那个梳妆台、那些化妆品属于谁?那面镜子已经没人照了,它属于谁?又一想:我今天被拖出去了,往日的小车里空空的,它属于谁?当时以为是我的。又要想:我住的屋子非常豪华、非常大,里面有红木家具,还有钢琴,还有只猫,又有点盆景,而这里的主人已经拉出去了,它属于谁?是那么安静。其实它不属于谁。为什么要为此付出那么多心力?一想到这个心就冰凉了,我为什么要对现世虚假的法投注那么多感情,有那么多追求呢?

又要想:我已经被押出去了,魂已经跑到后世,食品柜里的那些美味到底属于谁?谁也不属于。又要想:墙壁上挂的奖状,得到的一个个奖杯、成绩,现在主人走了,专家、学者、所谓的成功者走了,这些东西属于谁?一生一世的业绩、引以为豪的地方属于谁?我为什么那么痴心地为这些虚假现世法而倾注心力呢?我一生做了最大的傻瓜。

又要想:我这一世到各个地方去观光、旅游,哪里没去过就特别遗憾,曾经在名胜古迹前留下的照片现在就放在那里,可是旅行者到哪儿去了?荡然一空,曾经留下的虚假影子有什么用?我当时执著现世虚假的美景,把很多心力投注在旅行上。诸如此类,这些现世法把我骗了,有限的人生这边浪费几天,那边浪费几个月,转眼间就全部用光了,好可怜!这就叫做“从生至此多年已流逝”。

就现代人的状况来想:哦!我被骗得好惨,连读一个书转眼就是十六年,这种资本投的太划不来了,全部浪费,一点意义没有。或者为了成家立业,投注在世间法上,一晃又是二十年,毫无意义!被现世虚假的光影所骗,以为这里有实义。就看电视、上网等的时间来看,一晃一二十年又没了,我是多么可悲!多么愚痴!本来暇满人身用好了即生就能解脱、往生净土,实现无限的利益,可是我彻底用错了,这是我在人生投资上犯的最大的错误。
这个观法大家要好好地在心里不断地想,这样会有大的悔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21、毁坏前途厌患观

罪堕异门不觉任运成,如山罪业心中无法容,
今日阎罗鬼差若临至,唯行恶趣此外无余处。

我们被常执欺骗以后,缘着现世法起各种贪嗔,造无数的罪业,所以说,罪和堕的不同门类,不必花什么功夫自然而然就成就了很多。“罪”指自性罪,“堕”指佛制罪,都是由放逸而来的。对因果不畏惧,对恶趣不恐怖,这样每天都积很多罪业,以至于在自己心的境界里都容不下了。如果今天阎王死主的鬼差来到的话,除了把你押到恶趣以外,没有别的去处。

我们在世时不要贪执现世的享乐,这里没有真实的安乐。我们在轮回里的处境非常危险,得一世人身不是为了求取现世享乐。所有欺诳性的此世现相,都是引我们堕落恶趣,受极难忍大苦的魔王,如果在这里上当受骗,那是最惨痛的。误以为它能利益我们,实际为此积累了如山的罪业,到了临终就后悔不已。

我们要扪心自问:如果今天阎罗鬼差降临在我面前,黑白无常要押我走,这时候自己到底会去哪里呢?这么一想,的确,由于贪著此世造了很多罪,自己也很明白,除了恶趣以外别无去处。所以我们一定要警醒,以后不能再造罪了,人活着有一口饭吃就行,一定要修持清净的正法。

22、一生空过厌患观

暇满然未摄取心要义,遇师然未勤学密意行,
得诀然未成办对治惑,一生已成无义生大悔。

到那时自己痛恨不已:我已经得了珍宝人生,却没有摄取丝毫的心要之义,这不都怪自己吗?这就是耽著此世现相的过患。如果不被现前的假相所迷惑,黄金般的岁月就不会浪置在造罪业上。以百倍珍惜的心,在一天当中都能摄取到很多法的心要,怎么会最后发现自己如此空耗暇满,一点点实义都没摄取,这是多么愚痴!

所以,现在就要开始防止这种过患。要想到:我的时间不多了,只是有限的一点光阴,这么宝贵的时间,要把它分分秒秒都用在摄取佛法大义上。这样就会起一个“这一生一定要好好修法”的心,会想着:我一定要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实现佛法大义上。这会使得你昼夜都勇悍地以人身来成办大义。

其次要知道,由于常执的欺骗,使得我们虽然遇到了具德上师,然而对于学习上师的密意之行,丝毫也没有精进。在依师的过程中心里无动于衷,一点也没有奉行,对于师长内在的功德——慈悲、信心、智慧等等,一点也没有效仿。反而去追逐世间的明星,时时模仿政界、娱乐界、经济界等人物的行为、语言等等。对于清净的佛法和依止上师方面丝毫也不珍重。但是,这样的因缘很快就过去了,到临终才发现那一段岁月都在愚痴中混过了,没有把握好。

再说,得到那么多的甚深教授,但并没有成为烦恼的对治,也就是一切都成了学知识。所有佛法的教授,都是教你怎么修心、制伏颠倒心。我们得过那么多的口传、教授、经典、修法的引导,各种劝诫、指示等等,可是由于常执的颠倒,自己的心常常散在追求五欲上,对于法一点点心都没有,这真是心中腐烂的相!既是如此,到了最后,就会感觉一生全部成了无意义处、空过处,那时会生起最大的后悔。与其临终时后悔,不如趁现前在有因缘的时候,一点一滴地珍惜。

因此,我们应该反过来做,既然得了这么好的闲暇之身,应当从早到晚把它用在佛法上。既然遇到了殊胜的上师,作为弟子就应当念念效仿上师的德行,一心一意地顺从上师教导,在心中修持上师密意中的功德。既然得了甚深教授,就像病人得到良药一样,应当不断地在心相续里服,用它对治掉贪嗔等的各种烦恼。这才是人生的意义。为什么我们得了那么多甚深教授,却把它当知识看待,成了积累谈论的话题,甚至以此作为装饰自我、增长傲慢的因素?那是多么愚痴!我们如果再不牢记这里的教诫,就还会继续颠倒,到临终一定会生起很大的悔恨。

祈愿回向

欲使余年修持善法后,昔作罪堕异熟净无余,
临终无悔圣法得成就,祈请恩师降此加持雨。

我们对此世现相已经生了厌患,知道常执是一切衰损之母,是丧尽自己的前程、把自己押往恶趣的最大怨敌后,心里就会再再地想:过去真是不堪回首,有多少自欺,一直被现相蒙骗,还自以为是。过去的已无法挽回,未来还有不多的时间,我应当在此生的后半生,好好地珍惜每一天。
这样修持善法后,让往昔所做的罪堕——自性罪和佛制罪的异熟无余清净,一定要达成在临终无后悔的一个圣法的成就,为此祈请大恩上师速降加持之雨,滋润我的相续,使我的颠倒心转过来,一心向法!要这样再再地祈祷、请求。这表示我们的心愿意悔改,这也是学习《此世现相厌患歌》的目的所在。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学学,心里丝毫不厌患,没有一点悔过、愿改正的心,那学再多也没有用。

净与不净浩瀚刹土中,现人现鸟非人不定身,
文殊怙主上师利生际,愿得善妙不离同行住。

这是自身的一个祈愿。在净和不净浩瀚刹土的范围里,当文殊怙主上师以人和非人、鸟等不定的色相,或者说示现这样那样的身体做众生利益的面前,我也不离开怙主上师,加入到这个行列里面。祈愿恒时不离开文殊上师,能够与上师一道同行利生事业,一定要时时现前这样的善妙。这是祈愿与上师永远不离的发愿。

祈愿长久恩养吾诸母,无余往生极乐净土中,
易引之力一己自在得,成就文殊上师所愿义。

这是摄持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满足文殊上师心愿的祈愿。应当以悲心想到:无始久远以来,那么多曾大恩养护过自己的母亲们,我现在对他们应当怎么报恩呢?对他们来说,应当是把即生跟我结过缘的,全部摄引到极乐净土中。能够把一切母有情一个不剩地、非常容易地摄引到极乐世界的能力,但愿在我一个人身上自在地获得,之后的确能成满文殊怙主上师的愿望。

这是发起摄众往生的无比的大愿,它是与净土结合的无上菩提心的表现。这种心力是极其大的,把南瞻部洲甚至全法界的众生即生就摄到极乐世界的这种重担,全部由我一人承担。这就是增上意乐极其强猛,以不忍众生在轮回里受一天苦的大悲心,让他们速疾横着超出生死,一到了净土就得不退转,毕竟成佛,以这个心愿一心摄持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要达到无比猛利的程度。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分别雾醒

祈愿此歌入谁耳根际,耽著此世分别之雾醒,
三十七道无勤自在成,究竟二利得成十力主。

这是最后的祈愿:这一首歌无论是谁的耳朵听到,耽著此世现相的分别云雾一下子就消失了,从中醒来了,由此能够不必功用,对于三十七种菩提分自在而行,最终达到自利他利的究竟——圆具十力功德的自在主或者无上正等觉佛果。这是祈愿消除现世耽著后一心行道,而且对于四念住直到八圣道之间所有道位上成就菩提的支分,都能够自在而行,不必勤作就达成了二利究竟而成佛。这就是最终的心愿。

耽著现世的分别像雾一样笼罩着人心,使人陷在迷梦里面。由于一味地耽著此世现相,在这上建立意义,使得心全部投注在轮回里面,所行的是堕落恶趣或者生死的道,这是非常可怕的。要把众生挽救回来,第一个就是宣说这一篇《此世现相厌患歌》,让他从对现世分别的层层迷雾里醒过来,这以后他才真正趣入法道。所以最前面、最难的、最关键的,就是消掉对此世现相的耽著,否则没办法趣入法道。

所以,这里上师最开始两句做最关键的祈愿。本歌的功能就是这样,谁有缘听到它,心中一相应,顿时就发现:过去那么多耽著世事的分别,一下子像日出雾散一样,顿然间就觉醒过来了。譬如,我们到了少欲知足舍世修行者的地方,只是看看他的生活、行住坐卧,特别耽著今世的分别就会淡下来:人家是那样简单地生活,而我是好大的贪欲者。他的生活非常简单,除了基本的吃、穿,简陋的茅棚里什么也没有,一心修道。而我们对吃的、穿的、用的,各种名誉、地位、权势、新闻、娱乐等不断地追求,整个人都陷在这里面。一看到他如此纯朴、清净的生活,自己的心会受到加持,原先特别耽著今世的分别念会淡下来,会清醒过来。上师的金刚语就像这样,我们听到以后,耽著今生的分别念就会淡下来,就像从雾里醒来了一样。

看到了此世现相诳如梦,只不过是因缘力的幻变,实际一无所得后,耽著此世分别的雾就会顿然消尽而醒觉。这可以通过一个经典的故事来说明。从前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了那一天,女孩却嫁给了别人,书生受到打击一病不起。后来路过一个游方僧,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他看。只见镜中有一茫茫大海,旁边有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看了一眼,摇摇头就走了;又路过一个人,脱下衣服给女子盖上,走了;又路过一个人,过去挖了个坑,很小心地把尸体掩埋了。僧人解释说,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曾给她一件衣服,她今生与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但是她要报答一生一世的是最终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她现在的丈夫。书生大悟病愈。

书生的苦都是一念耽著起的,当他明白了现相抓不住,歇下了执著,病苦很快就没有了。这要知道,一念耽著妄相会发生源源不断的苦,没得到时不甘心,失去时非常痛苦,就是因为一念想不开。这一念想不开是以为有一个实有物,没得到就不甘心。一旦知道这只是虚假,停掉了这一念执著,他的苦顿时就息灭了。

这里关键是他看到这个现相不是自己能捉得住的,它是因缘幻出来的,有这因缘就现,没这因缘就不现,不是人能勉强的,过去在这个现相上执著就非常可怜。人是以自己的意志想把捉到现相,这就是发生痛苦的根源,而现相是因缘力幻现的,不是由某个人的意志而来,而且它正现的时候也是没有的。苦的根源是人有一种很执拗的个性,认为我要的一定要抓,认为我不要的一定要舍等等,这是我们内心的一种“牛脾气”,这种牛脾气让我们发生很多苦。一旦看清那里没东西,自己的意愿也只是狂想,一念歇下就什么都宽松了,什么都可有可无,因为现相本来不真。
《此世现相厌患歌》就是让我们从体性、因、果各方面看到这只是一场幻剧,什么也没有。而众生悲苦的原因,是把这个诳梦视为真实。他有一个牛脾气,认为我一定要得到,昼夜不断地贪著,为此付出的心力和感情全是白浪费,只会招来无数的苦。当你看到了现相的虚诳性以及自心的虚诳性后,一时歇下就真正回归法道了。

这个《厌患歌》就像一面明镜,照破了一切因缘偶生的名誉、地位、家庭、爱情、权势、享受等等,让我们看到这一切全是一场梦,里面没东西。我们要像那个书生一样,看到这里没什么可耽著的,用心也捉不到,这样就彻底歇下了。那时,忽然间就像分别雾醒一样,发现什么也没发生过。

此三十七菩提分数目的颂文,乃是胜生木龙年七月三十日,阿旺洛珠聪美口中流出,丝毫无改,瞬间而成。芒嘎朗!

这是讲因缘聚会时,上师口中自然就流出来,一点没改,一瞬间就完成了。完成以后恰好数量是三十七菩提分的数目,这也许是表达当我们真正脱离了对此世现相的耽著后,就能真正入于三十七菩提分的圣道。

思考题

1、为什么学本教言之初要修上师瑜伽?
2、从遍知的体性上了解并体会麦彭尊身、语、意的圆满功德,生起胜解后至心祈祷。
3、什么是“此世富乐诸法”?仔细思维这些相“诳如梦”的状况,体会它毫无意义,耽著纯是苦因,总的发起对此世现相的厌患心。
4、财富厌患观:
(1)什么观念驱使人追逐财富?
(2)思维求财使身心无闲、增长苦恼的状况,确认财富具过患而生起厌患。
(3)思维增长贪心会使人变吝啬,且障碍临终解脱,确认财富具过患而生起厌患。
(4)思维贪和不贪的差别:贪,则拥有再多财富心也无法满足,只会越来越贪;不贪,只需衣食不求其余,则能减弱乃至断除贪心。
(5)思维多财之人不断感受“积护败”苦、难以安眠的真实状况,确认财富具过患而生起厌患。
(6)体会“知足少欲不贪,当下就是乐”,并谈谈为什么这是乐。
(7)思维:富人财跟鲜花一样,只是因缘力忽而现的一个相,难以久长;过于耽著资财来世决定堕恶趣,确认它无义且有大过患而生起厌患。
(8)纵观历史,从多方面思维往昔轮王的极多受用也如彩虹般无常虚诳,对比自身受用,认清其渺小危脆后断除耽著。
(9)思维“去年富比龙王多数人,今年已居贫穷乞丐列”的状况,定解“一切是梦”,无有实义,对轮回乐生起厌离。
5、思维地位、名声跟秋季浮云、夏日彩虹一样,确认其不坚、无义而生起厌患。
6、人们为什么喜欢权势?滥用权势的后果如何?
7、结合“蜜蜂童子”的譬喻思维贪恋现世享乐的结果,确认其是坏苦性后生起厌患。
8、临终时,身体、亲眷、受用能否利益到自己?什么才有利益?确认后对亲眷身财等生起厌患。
9、观想高广华美的建筑倒塌时只是沙土,确认它现前就是沙土后,对所有现相尤其是自己贪著的现相如是作观而歇下耽著。
10、思维自己的父辈、祖辈、曾祖辈追求此生的状况,为什么说他们并未成功?认清经营此世无义后生起修法的决心。
11、我们是怎么把人建立为亲、怨而起贪、嗔的?如理观察,看清亲怨关系的无常虚假,确认对此生贪嗔无意义后断除耽著。
12、为什么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只会增加失望、引生苦恼?如理观察看清儿女这个此世现相的欺诳,并思维:今后应该如何对待儿女?
13、爱情会带来怎样的苦乐?其中的“乐”如何理解?这些苦乐来源于什么?为什么说爱情是假的?
14、思维家人如集市客般暂聚,最终彻底分离的状况,认清其无常虚诳,并拓展到一切团体如是作观。
15、为什么跟上师和道友相聚也是无常的?如何让这种相聚有实义?
16、为什么“于上侍奉”“于下养护”无法令他们满足?结合自身及身边的状况思维,认清自己观念上的错误和琐事的无义,并考虑:应以怎样的心态和行为处理琐事?
17、世间系缚厌患观:
(1)、为什么伏怨只会使怨敌越来越多?
(2)护亲是如何增多苦乐事的?
(3)以衣饰、网络及其他自己贪著的感官盛筵诠释“美食”,思维“如何受用美食添不净”的涵义,深刻认识其过患后断除耽著。
(4)什么是乞丐的行为?反省自心中系缚的状况、过患,确认无系的行为有大利益后,欢喜趣入现代乞丐之行。
18、什么是“俗友”?结合自身情况,思维交世俗朋友(包括手机、网络等)引发的种种过患,并思维、体会独处无友是快乐事,发起厌患后尽量选择独处静修的生活。
19、上师讲“摄受徒众厌患观”要教诫我们什么?
20、我们应如何看待大肆宣扬具德善知识过失的现象?自己该怎么做?
21、思维“末世颠倒厌患观”里说到的现象,并谈谈你的感想。
22、反省自己“不察己过,唯说他过”的恶劣秉性,认识这种起心方式的颠倒,发起厌患并破除它。
23、常执打算厌患观:
(1)什么是“常执打算”?从各方面观察并反省自心,认识到是常执心害了自己而生起厌患。
(2)思维“常执”和“死想”在心上引起的不同反应,生起欲念死的决心。
(3)静心思维:如果我今天死了,会是怎样的情形?思维后谈谈你的感悟。
24、静心思维:如果我今天就死,神识会去哪里呢?
25、思维被常执欺骗,使得一生空过的三种状况,发起厌患。今后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三种过患?
26、仔细思维,理解“祈愿回向”的内涵,在厌患此世、愿悔改的心态里,数数如是地祈请、发愿、回向。
27、从分别迷雾中觉醒的关键是什么?
28、学修此歌后你有何感悟?谈谈你的体会。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