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法为何不以神通设教?

佛法为何不以神通设教?

佛法为何不以神通设教?




  【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华严经)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

(首楞严经)



  【四祖道信大师曰。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

(五灯会元)



  【百丈怀海禅师曰。但歇一切攀缘贪嗔爱取。垢净情尽。对五欲八风不动。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

(五灯会元)



  【仰山慧寂禅师示众曰。我今分明向汝说圣边事。且莫将心凑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实而修。不要三明六通。何以故。此是圣末边事。如今且要识心达本。但得其本。不愁其末。他时后曰。自具去在。若未得本。纵饶将情学他。亦不得。】

(五灯会元)



  【(天台宗三祖)南岳慧思大师示众曰。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不真。】

(五灯会元)



  【(华严宗五祖)圭峰宗密大师答史山人十问。 ...... 四问。凡修心地之法。为当悟心即了。为当别有行门。若别有行门。何名南宗顿旨。若悟即同诸佛。何不发神通光明。

  答。识冰池而全水。藉阳气而镕消。悟凡夫而即真。资法力而修习。冰消则水流润。方呈溉涤之功。妄尽则心灵通。始发通光之应。修心之外。无别行门。】

(五灯会元)



  【临济义玄禅师云。你道佛有六通。是不可思议。一切诸天神仙阿修罗大力鬼。亦有神通。应是佛否。道流莫错。只如阿修罗与天帝释战。战败领八万四千眷属。入藕丝孔中藏。莫是圣否。】

(指月录)



  一般不明佛法者。未忘名利。求通求变。存此妄想。非邪即魔。须知佛法是在自己心内。不可心外取法。神通属用功之过程。岂可立心希求。有此用心。岂能契无住真理。此类人们。佛谓之可怜悯者。

(虚云老和尚 在重庆慈云寺开示)



  禅宗法门,以直见本性为学,若果能彻见本性,则神通妙用,自然具足。岂不见《楞严经》云:“性火真空,性空真火。”地、水、风等,亦复如是。得见本性者,自然应用无碍,自家故物,不待外求。苟有未能,以其功未齐于诸圣,力不充也。

  唯神通虽是妙用,终为幻妄;未得漏尽通者,如偶发神通(五通),必至随妄流转,堕于魔外数中。佛法以正知正见教导世间,使一切众生,皆得般若,度为究竟,若以神通设教,反使众生易着幻秘,难入正觉之途。故吾佛遗教,制戒神通,经谓大阿罗汉,亦有神通,亦无神通,而其得漏尽通者一也

(义见《大智度论》)。



  禅宗正见,尤不重此,丛林规范,以神通惑众者,迁单(放逐)。佛之正法眼藏,不至入于外道之流,端赖有此戒制。故禅门宗师,或有以神通示迹者,必故示狂颠,不提持正印。荷担慧命者,则不言神通,以平实为人,作人天表率。

(禅海蠡测)




  

一、振锡腾空,倒立而化。



  【[五台山隐峰禅]师冬居衡岳。夏止清凉。 唐元和中荐登五台。路出淮西。属吴元济阻兵。违拒王命。官军与贼军交锋。未决胜负。 师曰。吾当去解其患。 乃掷锡空中。飞身而过。 两军将士仰观。事符预梦。斗心顿息。 师既显神异。虑成惑众。遂入五台。于金刚窟前将示灭。 先问众曰。诸方迁化。坐去卧去。吾尝见之。还有立化也无。 曰。有。 师曰。还有倒立者否。 曰。未尝见有。 师乃倒立而化。亭亭然其衣顺体。 时众议舁就茶毗。屹然不动。远近瞻睹。惊叹无已。 师有妹为尼。时亦在彼。乃拊而咄曰。老兄。畴昔不循法律。死更荧惑于人。 于是以手推之。偾然而踣。遂就阇维。收舍利建塔。】

(五灯会元)



  

这(里谈)不许显现,举点例子,为什么说有了神通不许显现。



      举一个古代的例子。这是唐朝的一个和尚,叫邓隐峰。他(一次)上路,正好(遇到)战争——内战,两个军队集结了几十万人,在大平原那儿厮杀,过不去了,过不去,他要过去怎么办?他拿了锡杖——出家人拿的锡杖,(就是)地藏菩萨那个杖叫锡杖。他把锡杖一扔,跟着这头就飞起来了,飞起来了,人马在疆场上正在打仗,他在上空中飞,有人就看见了,“啊!看飞人。”那时候几十万人正在打仗,全部停下来了,看空中飞人,一个和尚在空中飞。显露了,一显露就要走了,不住世了。就不许显露,一显露他就不呆了。他到了之后就问,你们说过去大家走的时候是怎么走的?坐着的,站着的,什么什么的,都有了。他就问有没有倒立,人倒过来,拿大顶啊,手朝下,脚朝上,过去修行人有没有这么死的?没听说过,我们没记载过谁拿大顶死的。没有!他扶个大顶,就死了。(虽然)人死了,衣裳很怪,穿大僧袍啊。我们想想,人要一倒过来,这衣服不就都突露下来了吗?必须有吸引力啊,他这个僧袍还是顺着,活着的时候里子在上嘛,袍在腿那儿,他倒的时候衣裳还那样,把他解下来了,骂他:“你这个人一生淘气,死也淘气。”一推就把他推倒了。这就成了个公案。后来有人问大德,问他邓隐峰为什么死后衣裳还顺体啊?这个禅宗里头很突出啊,回答的人说:你现在衣裳不就顺体吗!这人开悟了。这都是佛的法的殊胜之处,遇见这种机缘,一句话能解决很大的问题。这就说明不能说,说了之后就得走。
  ......
  所以你们听了我说的这些事,你们就知道是应该说,是不应该说。所以有人(认为)得了神通,我号称用这些来治病,来弘扬佛法,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你应该以你的模范的行动来弘扬,行人之所不能行,忍人之所不能忍。别人做不到的事,你能做,别人忍受不了的,你能忍受。你骂我,常不轻菩萨——你骂我,我还说你要成佛,还对你嗑头,忍人所不能忍啊。这些模范行动不是靠这些神通啊,所以说这对于外教我就不管了,对于现在有的初学密的人,这种偏差很大。这种偏差往往就会受到那种人的蛊惑,他正好卖弄神通,你正好求神通,这两种人一拍即合。卖弄神通的恰好是魔的眷属,那么你就成了魔眷属的眷属,那也就是拐弯的眷属了,哈哈哈……你何苦呢?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呢?我们要不执著。执著不好,执著就是想求这一切。

(《洗濯垢污,显明清白》 根据黄念祖老居士录音整理)



  只有在临终的时候,才能显现。我的老师(夏莲居老居士)告诉我一点,不出十天就往生了。夏老师给我泄露,谈他的常寂光,没有到十天就往生了。所以,不是随随便便就把这个对人宣说的。更不能拿这个吸引人!因为这样的话,你们知道魔的神通有多大么?......如果靠神通来弘法,那魔也可以说,“我就是佛,我有种种神通显给你看……”我们是要慈悲,魔是不慈悲的,有的只是嗔恨。我们要觉悟,要大智慧,要明心见性。魔如果能明心见性,他就不是魔了。所以大家要知道,在咱们禅宗二十八祖里头,其中有一个祖师先前就是魔。他在祖师前开悟了,于是成为接法的一代祖师。他也由魔变成佛了。这个力量是无限大的,不是说弘法都要说神通。

(《访美杂谈》 黄念祖老居士)



  

二、振铎归空,即身超脱。



 【镇州普化和尚。唐咸通初。将示灭。 乃入市谓人曰。乞我一个直裰。 人或与披袄。或与布裘。 皆不受。振铎而去。 临济令人送与一棺。 师笑曰。临济厮儿饶舌。 便受之。 乃辞众曰。普化明曰去东门死也。 郡人相率送出城。 师厉声曰。今曰葬不合青乌。 乃曰。明曰南门迁化。 人亦随之。 又曰。明曰出西门。方吉。 人出渐稀。出已还返。人意稍怠。 第四曰。自擎棺出北门外。振铎入棺而逝。 郡人奔走出城。揭棺视之。已不见。唯闻空中铎声渐远。莫测其由。】

(五灯会元)



  

三、吾本不生,汝焉能死。



  【嵩岳元圭禅师。伊阙人也。姓李氏。幼岁出家。唐永淳二年。受具戒。隶闲居寺。习毗尼无懈。后谒安国师。顿悟玄旨。遂卜庐于岳之庞坞。一曰。有异人峨冠裤褶(徒颊切)而至。从者极多。轻步舒徐。称谒大师。 师睹其形貌。奇伟非常。乃谕之曰。善来仁者胡为而至。
彼曰。师宁识我邪。 师曰。吾观佛与众生等。吾一目之。岂分别邪。彼曰。我此岳神也。能生死于人。师安得一目我哉。师曰。吾本不生。汝焉能死。吾视身与空等。视吾与汝等。汝能坏空与汝乎。苟能坏空及汝。吾则不生不灭也。汝尚不能如是。又焉能生死吾邪。神稽首曰。我亦聪明正直于余神。讵知师有广大之智辩乎。愿授以正戒。令我度世。师曰。汝既乞戒。即既戒也。所以者何。戒外无戒。又何戒哉。 神曰。此理也我闻茫昧。止求师戒我身为门弟子。师即为张座。秉炉正几曰。付汝五戒。若能奉持。即应曰能。不能。即曰否。 曰。谨受教。 师曰。汝能不淫乎。曰。我亦娶也。 师曰。非谓此也。谓无罗欲也。 曰。能。 师曰。汝能不盗乎。曰。何乏我也。焉有盗qu哉。 师曰。非谓此也。谓飨而福淫。不供而祸善也。曰。能。 师曰。汝能不杀乎。 曰。实司其柄。焉曰不杀。 师曰。非谓此也。谓有滥误疑混也。 曰。能。 师曰。汝能不妄乎。曰。我正直。焉有妄乎。 师曰。非谓此也。谓先后不合天心也。 曰。能。师曰。汝不遭酒败乎。 曰。能。 师曰。如上是为佛戒也。

  又言。以有心奉持而无心拘执。以有心为物而无心想身。能如是。则先天地生不为精。后天地死不为老。终曰变化而不为动。毕尽寂默而不为休。信此则虽娶非妻也。虽飨非取也。虽柄非权也。虽作非故也。虽醉非惛也。若能无心于万物。则罗欲不为淫。福淫祸善不为盗。滥误疑混不为杀。先后违天不为妄。惛荒颠倒不为醉。是谓无心也。无心则无戒。无戒则无心。无佛无众生。无汝及无我。孰为戒哉。

  神曰。我神通亚佛。 师曰。汝神通十句.五能五不能。佛则十句.七能三不能。 神悚然避席。跪启曰。可得闻乎。 师曰。汝能戾上帝.东天行而西七曜乎。 曰。不能。 师曰。汝能夺地祗.融五岳而结四海乎。 曰。不能。 师曰。是谓五不能也。佛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佛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而不能化导无缘。佛能度无量有情。而不能尽众生界。是为三不能也。定业亦不牢久。无缘亦是一期。众生界本无增减。更无一人能主其法。有法无主。是谓无法。无法无主。是谓无心。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尔。 神曰。我诚浅昧。未闻空义。师所授戒。我当奉行。今愿报慈德。效我所能。 师曰。吾观身无物。观法无常。块然更有何欲邪。 神曰。师必命我为世间事。展我小神功。使已发心.初发心.未发心.不信心.必信心五等人目我神踪。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自然有非自然者。 师曰。无为是。无为是。 神曰。佛亦使神护法。师宁隳叛佛邪。愿随意垂诲。 师不得已而言曰。东岩寺之障。莽然无树。北岫有之而背非屏拥。汝能移北树于东岭乎。 神曰。已闻命矣。然昏夜必有喧动。愿师无骇。即作礼辞去。 师门送而且观之。见仪卫逶迤。如王者之状。岚霭烟霞。纷纶间错。幢幡环佩。凌空隐没焉。 其夕。果有暴风吼雷。奔云掣电。栋宇摇荡。宿鸟声喧。师谓众曰。无怖。无怖。神与我契矣。 诘旦和霁。则北岩松栝尽移东岭。森然行植。师谓其徒曰。吾没后无令外知。若为口实。人将妖我。】

(五灯会元)




  

四、本有之性,遍一切处。



  【嵩岳破灶堕和尚。不称名氏。言行叵测。隐居嵩岳。 山坞有庙甚灵。殿中唯安一灶。远近祭祀不辍。烹杀物命甚多。 师一曰领侍僧入庙。以杖敲窿三下曰。咄。此灶只是泥瓦合成。圣从何来。灵从何起。恁么烹宰物命。 又打三下。灶乃倾破堕落。 须臾。有一人青衣峨冠。设拜师前。 师曰。是甚么人。 曰。我本此庙灶神。久受业报。今曰蒙师说无生法。得脱此处。生在天中。特来致谢。师曰。是汝本有之性。非吾强言。 神再礼而没。 ...... 时号为破灶堕。】

(五灯会元)




  

五、有则未了,无又不是。



  【[云居道膺禅]师后结庵于三峰。经旬不赴堂。 [洞]山[良价禅师]问。子近曰何不赴斋。师曰。每曰自有天神送食。 山曰。我将谓汝是个人。犹作这个见解在。汝晚间来。 师晚至。 山召。膺庵主。 师应诺。 山曰。不思善。不思恶。是甚么。 师回庵。寂然宴坐。 天神自此竟寻不见。如是三曰乃绝。】

(五灯会元)



  牛头[山法融禅师]未见四祖时。百鸟衔花供养。

   见四祖后百鸟不来。这是什么道理呢。



   佛法不可思议境界。天人散花无路。鬼神寻迹无门。有则生死未了。但无又不是。枯木岩前睡觉。一不如法。工夫便白费了。我们就不如古人。想天人送供。天人不管你。因为我们没有行持。真有行持的人。十字街头。酒肆淫坊。都是办道处所。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如明镜照万像。不迎不拒。就与道相应。著心迷境。心外见法就不对。

(虚云和尚年谱)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