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楞伽经》——修学圣道的次第(妙境长老) [打印本页]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3-2 20:37     标题: 《楞伽经》——修学圣道的次第(妙境长老)

一、引经立题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叁里有一个颂:

“采集业为识,不采集名智。

观察一切法,通达无所有。

逮得自在力,是则名为慧。”

(大正16,501a)

此颂共六句;第一句“采集业为识”说凡夫流转生死的次第。第二句“不采集名智”以后五句,说佛教徒修学圣道的次第。今天我要讲的题目,在这里已经表示出来修学圣道的次第。

二、愿力为先趣圣道

不修学圣道的人,在世间上做种种事业,心里面也是有愿。什么愿呢?希望得到所欢喜的事情,也就是荣华富贵。“我希望好好读书,将来到社会上找一份好工作,而后能够得到荣华富贵”。先有这个愿,再去做这件事;后来可能成功,可能不成功,也可能成功与失败兼而有之。这可以用“愿、行、果”叁个字来包括由愿导行,由行而得果。社会上的人与事均不出这叁个字。

在我们汉文佛教中,流行最广的净土法门,也是以“信、愿、行”的愿为前导,无愿不行!不止是净土,佛教徒相信了佛法之后,无论学习那一个法门,都是以愿、行、果为轨律。一定要有一个虔诚、有力的意愿?以想得圣道的愿为先导!在家、出家的佛教徒在这里无差别!如果没有这个愿,那可能就不学习佛法;即使学习佛法,也可能不修行,因为没有得圣道的愿何须修行?!

但这个愿不是轻易能建立的!当然,你也可能一时听某位善知识的一段法语,心中欢喜就有了愿;但是,一时高兴而发的愿可能不坚固。应该一次又一次的思惟,作深入细微的观察,经过内心长时的酝酿,最后决定:“我想要做圣人!”。经过长时抉择观察而建立的愿,应该有前进的力量,不容易退转的。应如是发愿,而后再去用功修行。这里应包括佛法的学习?有的人先有愿而后学习;有的人先学习而后有愿。无论孰先孰后,总是由愿导行,由行得果。

叁、恒学佛法无厌足

或在愿前,或在行前学习佛法,目的为掌握圣道次第,然后开始用功修行,可是修行的同时还是要不断的学习。从《阿含经》中看出,佛在世时,即使是大阿罗汉也还常在佛边听法、心无厌足。大阿罗汉已经是所作已办的无学位,为什么仍须听佛说法?因为他很多地方仍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故。在大乘佛法里面,大菩萨们也是要听佛说法。《大智度论》里提到,弥勒菩萨到了等觉菩萨那么高的境界,为什么还要听佛说法呢?龙树菩萨解释说:“等觉菩萨和佛的距离还是很远,尚有很多不足之处,所以他应该继续听佛说法。”如云:“闻诸法空,生大欢喜!”

所以,我们经过学习,通达了道次第以后,应该读诵一部与你修行法门相应的经论。譬如《金刚经》,前面说无我观,最后也是说无我观;前面一句“云何降伏其心”,后面也有一句“云何降伏其心”,前后好像无差别。但是你若读无著菩萨、天亲菩萨的《金刚般若经论》,就知道文虽相似,意义不同;一定要经过长时期的学习以后才能贯通,知道怎样依之修习止观。而修行一个时期后,内心可能突然疑惑:“我修的对不对?我这样止、这样观对不对?”会有这样的心情。但是若是能时时研读相应的经论,就能从佛菩萨的法语得到印证,即使有什么问题,也能从经论里找到解决的方法。

四、采集业由执着起

刚才所引《楞伽经》六句偈中,第一句是“采集业为识”。“采”就是拿过来,不是动手,而是用心;“集”是聚集。“业”是什么呢?微细的说,心一动就是业。内心有所思惟是业,说话、行动的时候,也是心在动,这都是业。

什么叫“采集”?“集”是一次又一次的;不只一次,而是多数的、不断的这样做。无论何事,心里有所取着、有所分别,作善、作恶都叫做“采集”。我们从无始劫来,直到现在都是如此,遇见什么事情,起心动念一分别就是采集,采集的同时还有执着。执着是通于一切惑业苦的;作善也执着、作恶也执着。就算是佛教徒,得无生法忍之前,拜佛也执着,读经也执着;不管什么事情都有执着心。但是拜佛、读经的执着中有清净的反动力,谓之逆流,违反生死,而趋向涅槃!虽然有此力量,仍有执着。

“采集业”者,采集即是业,或者业由采集而有,专指世间流转生死的动力而言。“采集业”者为谁?即是“识”;或者业为因,识是果报主。我们欲界人、天的分别心叫识,色、无色界天人内心的分别也叫做识。这些识没有智慧,都是普遍执着;人间的人是执着,天上的神也是执着,一切众生皆同,此是约人说。现在说“采集业为识”约法说亦即是执着,实在就是心与无明相应之义。有无明而无智慧,这个识处处执着,表现出来的行动就有力量令你于生死中流转、难以解脱。

在《摄大乘论》中曾提及一事:譬如江河里的水,我们人看见是水,但是饿鬼看见的不是水,而是猛火,所以一直受业感虚妄之苦。为什么我们人看见是水,而饿鬼见是猛火呢?此中有二义。一、行缘识:若如是补特伽罗此生之前,有良心广作利益安乐众生的善事,今世业熟得果,随福业识见是清水。若彼饿鬼前世造了很多的罪业,则随罪业识,见水非水、而是猛火。二、无明缘识:人见的水、鬼见的火,皆非真实,如梦中的境界一样。然因无明之故,执为真实是水、真实是火,受其苦乐之报。若能学习佛法、成就真慧,则能无着于水火,冲破无明的蒙蔽、业果的束缚,见第一义、得大解脱。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3-4 16:53 编辑 ]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3-2 20:38

五、众生执着感苦果

我们在学习佛法时,口头常说“不能解脱”这句话;细心思惟,才能知道“不能解脱”的相貌。凡夫的心也有明了性、是灵敏的;就算是一条蛇,它的心也是明明了了,只是那个身体令它苦恼而不快乐,但却不能因为不高兴就不要了,继续要困在那里!直到那个业结束,果报才能结束,不然则无法解脱。虽然人的智慧、福报大一点?天气冷,室内有暖气;天气热,室内有冷气,生活满意一点。仍然是安乐时少,苦恼时多。苦恼的果报是由业力招感的;业力是由我们的执着心发动出来的,得果报后就把你困住、不能解脱。假设你现在修学圣道,得了色界四禅、又能修得神通,就可以发动神通到欲界天和帝释天王见面、到色界天与大梵天王见面,也可以到兜率内院拜见弥勒菩萨。虽然得了神通,短时间内可以到另一个世界一行,但不能久住,因为我们的身体卑劣,受不了那样的大福德境界。这是卑劣的果报系缚你,你不可以转变的。

假设我们修学圣道到了菩萨第八地,弃舍肉身、得法性身,就没有这个问题了。法性身能遍入一切世界、无有障碍,到什么地方都可以,于一切境界中自在无碍,成就那样的大自在境界才叫做解脱。凡夫就不行!不要说其他的果报世界我们不相应,即使在人的世界里,若到别的国家,他给你叁个月的签证,到期你就得离开。这个身体实在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应生厌离心;对佛菩萨的大自在境界,应生希求心、勤修圣道。

六、罗汉分别花着身

前天讲《惟摩诘所说经》<观众生品>中天女散花这一段,文殊师利菩萨和惟摩诘居士说法时,天女心生欢喜散花供养。法会大众有大菩萨,也有阿罗汉;花落下时,至大菩萨身上,就慢慢落到地面。至阿罗汉,就着在身上而不落。受八关斋戒的在家居士都是不着香花

,何况阿罗汉是大比丘?!现在花着身上,是不如法的,所以急着叫它们掉下来。若是我们可能要用手拨一拨,但有神通的阿罗汉,只要摄心入定,用神通把花拨掉即可,但现在虽用神通也不能!天女知道这件事,就问:“为什么要去花?去花干什么呢?”舍利弗尊者说:“此花不如法,是以去之。”因花着身不如法,所以要把花拨掉。天女又说:“是花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

执着的相貌各式各样!我们看见一切的境界,心里都有执着。看见这个很丑陋,就执着这个很丑陋;看见这个很美丽,就执着这个很美丽。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只是你内心的分别,不是那件事本身有美、有丑。是义云何?

七、诸法本性无分别

我再引用《摄大乘论本.增上慧学》后面四句偈作解:

“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

所分别无故,无分别智无。”

(T31,366c)

《摄大乘论》为唯识法门的要典,说明唯识深妙的胜义。佛学院里常把它当课本,多数在高级班讲授,一般结缘式的法会很少讲这部论。

“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可以作二义解释;第一义。“一切法”即因缘生法。因缘和合,这个法现前了,就是现在;因缘未和合、未现前时叫做“本”。如是言之,以前的情况叫做“本性”。“应知一切法”是现在的因缘生法;“本性无分别”是在诸法未生以前,那个时候的情况无分别。举例言之,因缘所生法已经发生以后,或是一朵花,或是一棵树,我们可以分别是莲花、是菊花,是青、黄、赤、白各种颜色,或是松树、柏树¨¨等等;或说这个人是男人、是女人,是胖是瘦,是读书人、不是读书人,作各式各样的分别。而这些分别在本性的时候是无所有的,故云“无分别”。

禅宗有一个公案:慧可禅师,禅宗学者的记录说他断臂供养达摩禅师,但是道宣律师的《续高僧传》上说慧可禅师在深山树林里住时,被土匪砍掉臂膀的。这两种说法哪一个可以相信呢?我以为道宣律师是持戒的人,他说的话可以相信。断臂以后,心里不安,就请问达摩禅师安心之道。达摩禅师说:“将心来与汝安!”你把心拿来我帮你安心。慧可良久乃说:“觅心不可得。”达摩禅师说:“与汝安心竟。”

(《碧

录》卷十,大正48,219b)这段文颇有道理;但是须有定慧胜德的人始得。《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为什么不可得?“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时时执着虚妄分别,心才会不安。观达所取、能取本性寂灭,心无所住,心则安矣。

如此言之,因缘生法本性无分别,则因缘生法现在前时应有分别?若能寻思因缘生法自性是空,则现在有分别时,即无分别。若复观察因缘生法终归无常败坏之时,还有所分别乎?我们没有学习般若法门、没得圣道的人,其心常是执着。前面说到<观众生品>中,天女跟舍利弗尊者辩论:“是花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这句话是天女呵斥舍利弗尊者也有分别心。但是阿罗汉还有分别心吗?这是一个问题。

八、无常为门入圣道

舍利弗尊者是听佛宣说《阿含经》的,而《阿含经》乃以无常为入道之门,依之修学而得阿罗汉果。佛在这里没有说“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这是大乘佛法的深义,《阿含经》尚未论及此义。《阿含经》所说的“无常”,即是“有”这件事,但这件事是无常的,有生、住、异、灭的变化,没有说这件事是“自性空”,故阿罗汉犹有分别。但是无常义还是很深的;没有深入的学习、深入的观察,还是不容易明白。譬如:我昨天看你是这样子,今天看你,你还是老样子!所以,我才能认识你,变化太大的话,就不认识了。其实人是刹那、刹那都在变化的;不要说明天或者明年才变,一刹那间就不同了。于此中远离常见、断见,此其一。其二,从无常义的变化,进一步通达无我义而见圣谛。此则是以“无常为门”而得圣道的次第。

九、大乘法空金刚慧

唯识的经论说小乘佛教学者只能断除人我执,不能断法执;如果进一步能学习《般若经》、《解深密经》、《楞伽经》等大乘经典,通达一切法的真实相,才能悟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的胜义。由于舍利弗尊者是学习《阿含经》而得圣道,未能了知一切法毕竟空之深义,所以天花落到身上,他就有点相似的厌恶心,认为花之着身不合戒法,所以要去掉。此时,其心有法和非法、持戒和破戒的对立分别;心里这么思惟分别的时候,就感觉不对,所以要去掉它。

“花着身”,在大乘佛法来说,就是你心有所着;心里有所执着,花即着身而不落。如果像大菩萨那样心无所着,花就从他身上掉落于地了。“去花”,不是去掉眼见的花,而是要去掉内心的执着。但是这些阿罗汉现神通要去掉花,没有反省内心尚有分别,所以花才着身而不能去。若能除掉内心的分别,花自然就掉落了。所以天女说:“是花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此正是声闻学者的法执。我们凡夫的习惯,是依表面上虚妄的形象在分别,不能观察一切法的本性,故有执着。若是我们能通达“本性无分别”,修习止观破除执着,就没有分别了。

《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则是要吾人学习无为法,然后如是修止观,才能破除内心的分别。你不学习无为法,老是在世俗谛上执着分别?这是好的、这是坏的;这是可爱的、这是可憎的¨¨各式各样的分别。则远离无为法,不得解脱;即使修禅得到非非想定,也还是生死凡夫。

佛法重视定、也重视慧的!《金刚经》特别注重智慧:“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正是现证无为的真智!没有智慧不得解脱,但是智慧要假借定的帮助,散乱心中的智慧没有力量。然而,若没有智慧而只是定,也不能断烦恼。禅定中的“般若”,是通达无为法的胜慧,有胜堪能断除一切烦恼,所以叫做“金刚般若”。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3-2 20:38

十、“言说安立”唯识现

现在说第二义。《解深密经》说:一切因缘所生法可分二类:一是“自相安立”,一是“言说安立”。

“自相安立”者,此事本身有形相、有体性,是自相有。

“言说安立”者,是说这件事自相空,必须名言诠示,才知道有这回事。譬如:房子内坐了很多人,里面没有龙在飞;但我说有条龙在房子里面飞,你随顺如是语而作忆想,则“有龙在飞”之事,就叫做“言说安立”。

“言说”,就是我们的说话,是以一切的文字、名句组成的。譬如:“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

树给孤独园…。。”这是名句文字。又如“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也是名句文字。我们会说话就是因为有名句文字的关系,所以善于说话的人是读书人。譬如小孩子初开始学说话,母亲告诉他“1、2、3、4、5¨¨”“妈妈、爸爸¨¨”各式各样的名句。他名句学多了,连接起来就会说话了。所以名句和言说有紧密关系,没有名句就不会说话;我们内心的思惟分别也要有名句为增上缘才能现起。

《瑜伽师地论》云:“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名为先故想”:要先有各式各样的名句,我们心里面才能思想。“想为先故说”:要先有内心的思想,我们才能够说话。可知“名、想、说”互相有连带关系;离开了想不会说话,而没有名句,内心也不能思想。故知“言说安立”也就是“名句安立”;“名句安立”也就是你内心的思想安立。所以唯识的经论说“一切法唯心所现”,也就是“一切法名言安立”,两者意义相同。

现在说“一切法名言安立”,就是你有名言,心里面会想,就有这些事。这和“自相安立一切法”有关系,但不是同一回事。“自相安立一切法”是离言的,不须名言显示,那件事自相有。譬如说房子在这里,我说不说话、心里想不想,都有这房子,那就叫做“自相安立”。反之,若藉名言诠示,而后出现这件事,那就叫做“名言安立”。

如说,我现在想念我的母亲,母亲的面貌、身相都会显现出来,心里不想就没这回事,可见所想的影像是无自性的,这就是“名言安立”。但是母亲本身的体相,是他自己的业力所成,对名言安立而言,即名为“自相安立”。又如说修不净观,内心忆想种种不净,这是“名言安立”,你不忆想则无种种不净的相貌。又如静坐的时候感觉身体很大,但是睁开眼睛一看,身体还是一样,并没有变大。变大只是自己的虚妄分别,所分别的事离能分别即无体相、自相空,是名“名言安立”。《解深密经》说:“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即是此义。那件事的体相因思惟而显现,不能离开思惟而独立,故名自性空、或自相空。但有虚妄分别,无所分别的义(事),所谓唯识无义。

“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本身既无体性,为什么我感觉是有呢?因为如是如是想,如是如是现故!你这样想,就这样显现;显现出来的那件事本身无体性,这是思想的特异功能。其实社会上很多事情,都是在“言说安立”上做分别,而不是“自相安立”。譬如有人来对你说:“某某人说你的坏话,造了很多的谣言破坏你的名誉!”你听了以后就很忿怒。你的忿怒根据什么而来?就是根据第叁者免费宣传的那几句话而来。没听到那些话之前,你心里会有这些感觉吗?《显扬圣教论.成空品》云:“由唯依名起义执故!”(T31,557c)名是能诠,义是所诠,名能诠义。吾人闻名之时,因名思义,于义执为实有,因之而有虚妄分别,爱憎繁兴、多诸苦恼。不知观察所诠之义,因名而有、无自然性。若名所诠之义,有实自性,未闻名时,亦应觉知才对。云何无名之时,未能觉悟耶?故《显扬圣教论.成空品》又云:“若义自体如名有者,未得名前,此觉于义应先已有。”(同前)故知名所诠义,自性空寂;名言虽是有,义实是无!无义故名言亦不能自存;无名言故,心无分别。若能通达名义本空,无分别智现前,岂非圣人乎?谈到这里,可以作一结论: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的,然有作用,令你心动。

佛为我们说了很多的法门经典?《华严经》、《法华经》,《般若经》,四念处、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六波罗蜜、十二因缘、苦集灭道,这是真如、这是涅槃¨¨,这些都是名言安立。若是没有这些名言时,也就不会有这些修学圣道的事情。

《金刚经》云:“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佛证悟诸法实相,观一切法都是假名安立,是毕竟空寂的。你若认为佛真实有所说,有名有义,那就是说佛同于凡夫有执着了,这不是诽谤佛了?如此,“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者,则彼“名言安立的一切法”的本性,实在没有如名言所分别的这些事;换言之,就是你心一动就是假的,都是空无所有的,没有真实体性。你若能常常这样观察思惟,就能得到大智慧。所以佛陀还是为众生说法了。

十一、假名无实毕竟空

再引用《摄大乘论》话来解释此义:

“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

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

实智观无义,唯有分别叁。

彼无故此无,是即入叁性。”

(T31,353b)

此二颂文义长于前文,故略为解释。

“名事互为客”:名如前所说是能诠显的;事,也就是义,是名所诠显的。“客”表示它不是真实的,来了还会走,也就是空的意思。“名事互为客”者:因为有这件事才安立很多的名,名则是自性空,不是自性有;也因为有名,才显示有这件事,事则是自性空。无名之时,名所示事不能自立,故云:“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转。”名与事乃相依相待而有的。譬如说这个地方发生了一件事,记者写一篇文章介绍发表;其它地区的人看了这篇文章,才知道某某地方发生什么事。记者若是不写那篇文章作介绍,别的地方则不知道有这件事;反之,因为若没有那件事,也就没有这篇文章的名了。因名而有事,事本身是无所有的,即是自性空;因事而有名,名本身也是不真实的,也是自性空。即使是佛为我们说法时,种种名相也是假安立的,不是真实有那件事。如说:“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你读这句话,就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了吗?这只是一句空话,不是真获得了!要经过长时期努力用功修行,得到根本无分别智及后得智圆满后,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才能成就,那是属于“自相安立”的

畴了。又如说火、说饭,这只是火、饭的假名字,并非口内真实有火、有饭。名与事(义)都不是真实的。

“其性应寻思”:名与事的体性,要在禅定中思惟,故云“寻思”。禅定中思惟和散乱心的思惟不一样!禅定有力量,能令你的智慧深入观察;没禅定时的思惟分别,如风中之烛没有照明的力量。但若有禅定而不思惟也不行!不思惟则难解其义。所以就算得到了色界四禅或无色界的四空定,成就了高深禅定,但若缺少般若波罗蜜的智慧,依旧是个生死凡夫。吾人要尊重佛陀的智慧,依据佛陀的法语去思惟观察,才有力量见第一义谛。若是你不依圣言量,自己坐在那里冥想,是不行的!

“于二亦当推”:“二”就是一切法的自性和差别。如说“色”法,则以变碍为性;心法的“识”,则以了别为性,这就叫做“自性”,与《中论》的“自性”含义不同。而色法有色法的作用,和其他的法不同,这就是“差别”。譬如同样是房子,这个房子是这样,那个房子又是另一个样子。又虽然通名为人,但是人与人不一样,有各式各样的差别。

“唯量及为假”:“量”就是分别;“假”是不真实。要知道彼二事都是自心的分别,没有真实体性。譬如做梦时,梦到有人请吃饭、或者被狗咬¨¨,梦里一切都像真的,但醒了以后才知道无如许事。我们现在也都在无明大梦里,执着真实有种种境界。但是为什么你做这个梦,而我却做那个梦?因为这个梦是行缘识?也就是业力所成就的,所以人人不同。有人跑到天上做梦,有人在人间做梦,有的则落到叁恶道做梦。要是觉悟了,这些梦都是虚妄的,皆是毕竟空寂的。所以“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就是要你深入去思惟,认知一切法都是自心的分别而已,本性是毕竟空的。

“实智观无义”:通达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毕竟空的智慧,名实智。用如是慧观察一切名所诠显的义,都是空无所有的。前文的寻思是推求意,这里的实智是决定无疑之意。“唯有分别叁”:所诠显的义无所有,只有叁种虚妄分别?名分别、自性分别、差别分别。

“彼无故此无”者:彼所诠显的义既无,此能诠显之分别亦无。何以故?若有所分别义,可有能缘分别,由义无所有故,当知分别亦无。“是即入叁性”者:观见名事互为客故,即是悟入遍计所执性。观见义之自性、差别皆无所有,唯有名、自性、差别,即是悟入依他起性。亦不观见此分别故,即是悟入圆成实性。如是名为悟入叁性。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3-2 20:41

综前所述,“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这句话,以二义释之:一、“缘起的一切法”本性空无分别;二、“言说安立的一切法”本性空无分别。本性为什么无分别?“所分别无故!”我们所分别的境界,如是显现、不如是有,皆是自性空的。

十二、证无分别智解脱

“所分别无故,无分别智无”:“所分别无故”这件事不管你修行不修行,从本以来都是无自性的。你不修行,所分别是无,你修行,所分别也是无。这里有一个问题:既然不修行所分别也是无,为什么我不能得解脱呢?譬如说:我们感觉痛苦,痛苦是所分别,“所分别无故”,痛苦即无痛苦,我们应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不感觉痛苦,为什么我们未能解脱呢?“无分别智无!”因为你没有无分别智,老是分别执着有,所以就不能解脱。若于诸法无分别理,智证现前,现见诸法无分别性,即得解脱。

有一回我从美国回到香港,在住处的后山上看见一个人;他在那里好像和人打架一样,嘴巴又叫又骂,拳打脚踢的。那不是神经病吗?!一个人在那里叫骂、打架;他自己认为面前有人和他对打、对骂。我们正常的人也是这么回事!“所分别无故!”所有的境界,全是自己虚妄分别而已。但这个道理一定要读经论才能明白,再经过修止观,于禅定中专精思惟,而后方能大梦初醒。一旦醒来,一切的问题都解决了。

然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业力尚未结束,境界还是会现前。得阿罗汉者,身体一样有老病死;但是这样的人心里有圣道,不为彼世俗谛的因缘生法所系缚,而能移入第一义谛中。他能不为假名所惑,所以世俗谛的这些苦恼境界不能苦恼他。

如前所述,圣人觉悟一切法毕竟空,而凡夫所分别的境界也是毕竟空。那么为什么圣人得解脱,我们没得解脱呢?“无分别智无!”因为我们没有“无分别智”?观一切分别都是空的智慧,老是虚妄分别、执着是有,所以不得解脱。从这里看出一件事:得圣道的解脱其实不难!因为烦恼缚着我们、令我们苦恼的事情实在是自性空的。只要你能够得到智慧,通达是无,问题就解决了。

十叁、逮得自在名为慧

前面说“采集业为识,不采集名智。”如何能不采集呢?“观察一切法,通达无所有。”你要作如是观,如是思惟。初开始没有得定,也可以如是思惟观察;但同时要修奢摩他的止,逐渐从欲界定到未到地定,从未到地定到色界的初禅、二禅、叁禅、四禅。有止也有观才行!

这回在台中县太平乡佛恩寺集会坐禅,有叁个人已得未到地定。真是希有!虽然未到地定并不是很深的定,但是你想得到也不容易。得未到地定有什么好处呢?第一、烦恼少,纵有烦恼也是轻微,正念一提起来烦恼就没有了。不像我们没得定的人,有了烦恼要经过很久的时间才能停下来。第二、有轻安乐。第叁、它很容易进一步达到初禅的境界。第四、可以得圣道、成为圣人。在未到地定中修四念处,可以得初果、二果、叁果、四果阿罗汉,可以得无生法忍,有这种功德。

我们很多人欢喜学习《菩提道次第略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略论》上宗喀巴大师说了一句话:“现时代的佛教徒得未到地定的人很少!何况初禅!”大师是明朝时代的人,这句话应是指西藏佛教徒说的,或者也包括汉地佛教徒。而今天竟有叁位行者得未到地定地,不是很希有吗?!我们读圆瑛老法师的《楞严经讲记》,可知这位老法师也曾得未到地定。如果问:为什么会得未到地定?原因有二:一是前生有栽培。二是今生肯努力。什么叫做肯努力?就是对世间尘劳之事能放下。得定是须要时间的;你必须放下,才有时间静坐,才会有成就,不然不行。

“观察一切法,通达无所有”:观诸法空的智慧必须在奢摩他中,散乱心没有力量!因为有禅定摄持,智慧的力量才大,就真能通达无所有,也就是明了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我们因为执着有而生出种种烦恼;若能观察无所有,心中成就无所得的智慧,一切动乱的境界只是分别、只是名言而已,都不是真实的。因此,一切的爱见烦恼皆灭,是名“不采集”。

“逮得自在力”:若你常常如是地修习止观,就会逐渐进步;止有进步,观也有进步。什么时候知道自己进步了呢?“得自在力!”别人赞叹你,你不以为喜;别人诽谤你,你也不以为忧;别人挖你墙角,你也不介意。毁誉不动、得失无心,而生悲愍。这就表示你的止观有力量,即名“逮得自在力”。

自在力有两种:第一种是接近圣道,还不是圣人。此时因为能够调伏烦恼,也有自在力。另一种是得无生法忍后,此时得真实的自在力。“是则名为慧”这时候不叫做“智”,而名之为“慧”,即是心与般若相应义。

“采集”和“不采集”是相反的!“采集业为识”是凡夫流转生死的相貌;心里有所取着,即是凡夫境界。反之若不取着,就是“不采集为智”的圣人境界了。这要得到无分别智后,才能不取着!不是口头说说,也不是学习经论、能为人讲了,就叫做不取着。

十四、圣道依法不依人

有一件事我们应该知道!佛在世时佛教徒,善根深厚,具足福德智慧圣道资粮。现时代没有佛、没有圣人,只有佛法留存于世而已,佛教徒多诸苦恼。有什么苦恼呢?佛法的思想混乱!你说一套、我说一套,谁说的对呢?初学习的佛教徒没有择法眼,就无法辨别。佛在世时思想统一,大家都信佛所说而无疑问;然后依佛所说法门用功修行而得圣道。

没有修学圣道,就不能得圣道。但是我们初学者怎么知道我学习的法门是圣道呢?是可以解脱生死的呢?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你的师父是阿罗汉,是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你不需要学习很多的佛法,他是过来人,顶多叁十分钟、最多一个钟头,告诉你一个修学圣道的法门,然后你依之修行,有问题随时可以请问师父,师父也可以随时教导你。但是现在你知道谁是圣人?你非得自己深入学习佛法不可!《瑜伽师地论》上说:“依法不依人!”不依就是不相信。譬如某个人有大威德境界,很多人都恭敬、尊重他,赞叹他是大善知识,但他说的一定是正法吗?不一定!有些人是存心欺诈;有些不是,但是他说的法门不对,他自己也不知道,就这样为人讲说。说这个人有神通,也是靠不住!

从经论上看凡夫也可以有神通的。我曾经讲过印度外道的大师父,劝徒弟跟牛学、狗学、鸡学。为何如此?因为他有神通,在禅定里看见牛死了升天,心想:“哦!牛的行为能升天。”就叫徒弟跟牛学。徒弟因为师父有禅定、神通,认为他说的一定是对,是可以信的,所以他们就持牛戒、狗戒、鸡戒。我们从经论上知道这件事,不然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持牛戒、狗戒、鸡戒。我们中国佛教里也有同样的情形,以为这个人有大威德、有神通,他说的就可信。其实不然!佛法是“依法不依人”,这也包括有神通的人在内。所以我们想要修学圣道,一定要注意这件事!《瑜伽师地论》说补特伽罗(众生)有欺诈性,所以不可相信!唯有法是可信的。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3-2 20:41

十五、抉择所修是圣道

如何知道所修的法门是圣道,是能解脱生死的呢?我可以说出两个理由:这法门是佛说的,那就是圣道。现实上有一种情形,就是有的人自己公开写了一部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你看这和佛经一样也是“如是我闻”,这部经是佛说的吗?他说他就是佛,你怎么辨别呢?所以我们末法时代的佛教徒肉眼如盲,学习佛法真是难!但是原则上佛说的可信。就我们中国佛教来说,印度翻译过来的经论,古代的大德造有众经的目录,说明这部经是什么时代、是谁翻译的。我们从这里多少会知道一点:譬如说《华严经》、《法华经》、《惟摩诘所说经》、《金刚经》不是伪造的,没有人怀疑。但有些经在佛教史上看,存有种种疑点,这就是有问题。若这些经在佛教史上没有人说

话,也就可信。这是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就是你要知道染污的生死流转,和涅槃寂静的清净缘起是相反的。如刚才说“采集业为识,不采集名智。”不采集是圣道,它和采集是相反的。其中般若的智慧非常重要!它能背离生死、除断烦恼,而向于涅槃。如果你修行的法门不能与生死缘起相反,这个法门有问题。这样说我们学习佛法想要修行,对于为什么有生死要注意,而修学圣道为什么能断生死也要明白。你所学的法门究竟是不是圣道,要确认无疑,你才能不徒劳,不然的话你可能白辛苦了。

十六、教观并行道心坚

我们汉文佛教中,净土法门流传的非常普遍,很多的大德都弘扬净土法门。当然,念阿弥陀佛是稳当的,能往生到阿弥陀佛国非常好!但是你若不学习经论,对于佛法的认识不够,对世间法的认识也不够,你的信心能坚固吗?若不能坚固,遇见异因缘,能不退转吗?!所以我们要学习佛法!

但是佛法也不是容易学的!刚才说“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实智观无义,唯有分别叁,彼无故此无,是即入叁性。”这样的教义,一般人能懂吗?要学习若干时节以后,你才能通达。如果现在虽然不懂,仍不放弃继续学习,同时也修止观,可以帮助你去理解。理解力逐渐增长,终究有一天你能明白。若听不懂就放弃了,那就永远也不能懂了。

这里只是引用《楞伽经》的六句颂略加解释修学次第。如果你愿意修学圣道,这六句颂是不够的,还要广读经论,并努力修学止观,这样才有希望成就圣道。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3-2 20:43

楞伽经四种禅

妙境长老

2002年于法云寺禅学院

《楞伽经》的四种禅,我们突然间要讲这四种禅,也应该是有一个缘起的。现在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我下一个月要到台湾去,到福严佛学院去主持禅七。主持禅七,我心里面想要讲这个四种禅。讲这四种禅,我想要先熟悉一下,所以就先在这里讲它一次,也想要在北院讲一次的,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写了一篇文章,里边也提到这四种禅。但是我写的时候,我没有把它变成白话文,就是用原来的经文这样写的,这样子写有一点不合适,想要把它变成白话文,所以现在要和各位来讲这个,讲这个自然是变成白话了。有这两个原因,所以要讲这一段文。

这四种禅,宋译的《楞伽经》是有,唐译的和魏译的也同样是有这四种禅,彼此之间,在文句上也不完全一样。

我这一开始,说到这件事的时候,也是提到了达摩禅师,他来到中国,在《达摩禅师传》,并不是梁武帝那个时候来的,他是刘宋的时候就来了,看那个传上,但是没有说那个年月,没有说清楚。来了,他在北魏那个地区弘化,汉人僧可禅师欢喜禅,所以就去亲近他。亲近他的时候,他就对僧可禅师说,应该学习这《楞伽经》——这四卷的《楞伽经》。这个时候求那跋陀罗他翻译的《楞伽经》已经流传在中国,那么达摩禅师(这个传上说得太略了)就是告诉僧可禅师,他说是:“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这个时候,这个《大品般若经》应该在中国已经流行了,但是他不说《大品般若经》,他欢喜《楞伽经》,在他的传上就是这么几句话。但是我们若读这个经的内容,就可以知道,达摩禅师他是唯识学者,我们读《楞伽经》,一直地说是“唯心所现”这件事。所以这位禅师修的禅,实在就是唯识观,而不是《大品般若经》的般若的性空观,和那个完全不一样。

这个宋译的《楞伽经》。

(宋译)复次,大慧!有四种禅。云何为四:谓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

这标出来四种禅的名字。我们从“禅”这句话来观察这件事,“禅”这个字,翻到中国话翻个静虑。静虑这两个字,寂“静”应该就是奢摩他,“虑”应该就是毗钵舍那,是观了;就是止观两个字,这两个字合起来名之为禅。

(宋译)云何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观人无我性自相、共相骨锁,无常、苦、不净相,计着为首;如是相、不异观,前后转进,相不除灭;是名愚夫所行禅。

先解释什么叫做“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这“愚夫所行禅”,“愚夫”这两个字,就是愚痴的人。我们初开始学习禅的人,当然是个凡夫,凡夫是愚痴的人;这样讲,不管是小乘佛教徒或大乘佛教学者,初开始都是凡夫,那说是愚夫也还是恰当的。但是看这个文又不像是这个意思,有一点诃斥的意思。所以这上说,“谓声闻、缘觉、外道”这三种人叫做愚夫。声闻、缘觉这是佛教徒;外道不是佛教徒。声闻、缘觉当然也有凡、有圣,这里都叫做愚夫;外道不明白佛法,有邪知邪见,称之为愚夫,也是恰当的。

“修行者”:这三类人,要发心修行的。“修行”这个话怎么讲呢?就是不欢喜我现在的情况,我有更高尚的意愿,想要改造自己,就可以名之为修行,可以这么说。“修”这个字,我们经论上说有闻、思、修,这三个字都是表示我们用功修行的一个相貌,但闻、思两个字力量小,修这个字力量大。力量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在禅定里边、在奢摩他里边去修止观,这个时候的力量大,所以叫做修。“修”,就是它有力量改造你现在的不如意的地方;我们一般来说,就是有贪嗔痴的烦恼,你想要改造它不容易,但是若在禅定里面,是能改造的,所以叫做修。若不在禅定里边,是属于闻、思;闻、思改造我们的烦恼、消灭我们内心的烦恼,也有力量,但不是那么大。

“行”这个字怎么讲呢?行实在就是心。行者,心也,就是心行,你内心的活动叫做行。原来我内心活动的时候,有贪嗔痴的烦恼,我现在要消灭内心的贪嗔痴,这叫做行。怎么样修行呢?

“观人无我性自相、共相骨锁,无常、苦、不净相,计着为首”:“观人无我”,“人”这个字就是补特伽罗;补特伽罗翻到中国话就翻个数取趣,就是数数、一次又一次地在生死里得果报,叫做数取趣。数取趣,这本来是形容我们凡夫在生死里流转的情况的,但是里边特别的意义,就是执着有个“我”。我在生死里面一直地得果报,我得人的果报,经过或者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万年又死掉了,死掉又再得果报,或者到三恶道去得果报,或者在人天得果报。这样有一个真实的体性,叫做我,这个我数数地得果报,这叫做我。现在观察这个我——没有,没有这个我,所以叫做“观人无我”,就是观察众生,在色受想行识里边没有我的体性,这叫做“人无我性”。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3-2 20:48

这个“自相、共相”,通常应该是这么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就是地水火风,地水火风以变碍为自性,变动、还有质碍是它的自相;受以领纳为自相;想以取相为相;行以造作为相;识以了别为相;这是它的“自相”。“共相”:色受想行识都是无常、无我的,这是它的共相。这是观察自相、共相。现在“观人无我”是共相,观察色受想行识都是无我的,都是无常变化的。

“骨锁,无常、苦、不净相”:这是单独指色法说的。我们这个身体是四大组成的,是个骨锁,是一节一节的骨连结起来,像一个锁链似的;这个骨锁是无常的、是苦恼的、是不清净的。这特别地说出来五蕴里边的色的相貌,这是我们佛教徒,尤其是出家人修不净观这样修,这是一样。

“计着为首”:就是执着,计着就是执着,执着色受想行识是真实的,不是虚妄的,是这个意思。但是其中最主要的是执着有我,现在要破除这个我的执着。但是声闻、缘觉虽然是观察无常、无我、不净、观察苦——就是四念处观,但是还没能够通达它是毕竟空寂的,所以虽然这样修,他还是有执着的。

“如是相、不异观”:就是照这样的开示去修止观,不作其他的观察。

“前后转进,相不除灭”:从开始这样修四念处观,渐渐、渐渐向前进步,那就是由外凡、到内凡、到见道、修道、无学道,渐渐向前进步。“相不除灭”,就是这些不净相、苦相、无常相、无我相,它还是存在,他心里面还有这样的行相。这样子最后,佛教徒得了声闻阿罗汉道、辟支佛道。

“是名愚夫所行禅”:这“愚夫所行禅”,这完全是诃斥了小乘佛教学者。这个外道他们因为不修无我观,所以他们没能得阿罗汉道,当然最后,或者得色界定、得无色界定,或者是得无想定、得非想非非想定,到此为止,那还是凡夫境界,还没能够得圣道。这是指“愚夫所行禅”大概的情形就是这样。

(唐译)云何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诸修行者,知人无我,见自他身骨锁相连,皆是无常、苦、不净相;如是观察,坚着不舍,渐次增胜,至无想、灭定;是名愚夫所行禅。

这我又引来唐译的大概的说法:“知人无我,见自他身骨锁相连,皆是无常、苦、不净相;如是观察,坚着不舍,渐次增胜,至无想、灭定;是名愚夫所行禅”。唐译里边的道理,就比宋译圆满了一点。唐译也同样,佛教徒修四念处观、修无我观,但是说到最后能得到灭尽定,那么外道最后得到无想定;这叫愚夫所行禅。

这个文里面另外有个特别的意思,特别的提到不净观。修不净观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破除障道因缘!它并不能断烦恼,它只是对于我们这个欲心,破掉了它,但是欲的烦恼没能根本地断除去;最后是修无我观而得圣道,是这样子意思。这是“愚夫所行禅”大概情形是这样子。

(宋译)云何观察义禅?谓人无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无性已;观法无我,彼地相义,渐次增进;是名观察义禅。

第二个是“观察义禅”。“云何观察义禅?”什么叫做观察义禅呢?

“谓人无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无性已;观法无我,彼地相义,渐次增进”:这个地方也说到人无我、同时也说到法无我,那这就不全是小乘的四念处观了,这是有大乘的法无我观。

“谓人无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无性已”:这个小乘佛教的止观里边——就是四念处,有“人无我观”、没有“法无我观”;这里说到有法无我观,应该是属于大乘佛教学者所修的。初开始应该是发无上菩提心的愿,然后修四念处、修止观;修止观,同时也修人无我观,观察人无我,就是观察“自相”不可得、“共相”不可得。

“外道自他俱无性已”:这个话是说外道的思想,他们有我的执着,认为人的生命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由自性生的。在其他的文上,有所谓“冥性”。这个冥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外道已经得到禅定的人,他在禅定里面观察,观察到这个中阴身(人的生命的开始,由中阴身去投胎,才有这个生命的);但是他向过去去推求的时候,观到八万劫以前,就看不见了,看不见是怎么回事儿了,所以就名之为“冥性”。那个地方看不见,就是从那个地方开始,人有生命,所以也叫做“自性”、也叫做“冥性”。由这个冥性,生命开始的,这是一种外道的思想。

其次,有的外道,认为世间上的万事万物是由梵天创造的,或者说是大自在天创造的,那叫做“他”。由“冥性”创造生命、创造万事万物,那叫做“自”;由梵天创造,那叫做“他”。现在是佛教徒观察外道的这个自性的说法、他性的说法,“俱无性已”:完全都是没有体性的,只是虚妄分别而已,这个意思。这样这上面这一句话,“外道自他俱无性已”,这是我空,是我空的意思。

“观法无我”: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也不是自性生的、也不是他性创造的,这是观我空;剩下来的色受想行识的法,也是无我的、没有体性的,色也没有自性、受想行识也没有自性,观法无我。

我读这个《楞伽经》,《楞伽经》本身有解释什么叫做“法无我”。它的说法,这个“法”是内心的虚妄分别的变现,正是唯识上说的这个道理;是内心分别的变现,法本身是没有体性的,所以叫做法无我,这么解释。

“彼地相义,渐次增进”:“彼地相义”,就是从外凡到内凡,这是属于大乘佛教的观法。大乘佛教的观法,我们若读《华严经》,就是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有这么多的次第。这么多的次第,是到十地的时候才入圣位。前面十信是外凡;十住、十行、十回向是内凡;由外凡到内凡,然后得无生法忍就是到十地。“彼地相义,渐次增进”,就是由十信、渐渐地向前进步,经过十住、十行、十回向,是这个意思。“彼地相义,渐次增进”,逐渐地进步,他的信进念定慧逐渐、逐渐地增长。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3-2 20:49

(唐译)云何观察义禅?谓知自共相人无我已,亦离外道自他俱作,于法无我诸地相义,随顺观察;是名观察义禅。

我这下面引唐译的文句。唐译说:“谓知自共相人无我已,亦离外道自他俱作,于法无我诸地相义,随顺观察,是名观察义禅”。这样,比宋译说得更清楚了一点。就是修人无我观、也修法空观,这样子从外凡到内凡,逐渐、逐渐地向前进,这叫做“观察义禅”。这样,观察义禅看出来什么事情呢?就是还没有得圣道,还没能得圣道,这个时候。

以彼彼诸名,诠彼彼诸法,此中无有彼,是诸法法性。

我这下面引这个《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的说法:“以彼彼诸名,诠彼彼诸法,此中无有彼,是诸法法性”。我们同学,不知道讲〈真实义品〉的时候,你们来没来。

“以彼彼诸名”,就是这个名字,这叫做房、这叫做碗、这叫做盆,这叫做桌子、这叫做书、这叫做人,各式各样的名字,诠显各式各样的物相,诠显各式各样的事情,叫做“以彼彼诸名,诠彼彼诸法”。“诠”就是显示,显示各式各样的事情。“此中无有彼,是诸法法性”:这个名字里边,并没有所诠显的事情,这就叫做“空”的意思。

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说火,这个“火”这个字。火这个字,我们说火,或者一张纸,你放在火里头,就把这个纸烧成灰了;或者一根木头,你若放在火里,把这木头也烧坏了,这是火的作用。但是我们在说“火”的时候(我们嘴说话的时候,说火,说火的时候),我们嘴里边不感觉到被火烧了。这什么意思呢?这火的名字并不就是火的那件事,并不是那件事。譬如说我们现在口渴了,口渴了,我们说水,说水,我们并没有水喝在口里边,就是这个名字不就是那件事。所以这样说呢,“以彼彼诸名,诠彼彼诸法,此中无有彼,是诸法法性”。

这样说,能诠显各式各样的事情的是名,所诠显的那件事、和能诠显的名,不就是一件事。能诠显的、和所诠显的,是两件事,是这个意思。而这个名,是我们要经过学习,还经过我们的记忆力,我们一直地记住这件事,记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我们记住“人之初,性本善”、“赵钱孙李”,记住这些名字,但是名字不就是那件事。所以彼彼诸名所诠显的事情,这个名字里边没有那件事,是这个意思;这就叫做“法空观”。

譬如说我们赞叹人,我们赞叹这个人怎么、怎么好,这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组成一句、一句的话;用这样的话来赞叹人,我们若用这个意思说,“以彼彼诸名,诠彼彼诸法”,这样去观察,都是假名字,不就是那件事。这样说,我们骂人的时候也是,一句、一句话来骂人嘛,骂人,它也是,这个名字里边不就是那件事。就是“以彼彼诸名,诠彼彼诸法,此中无有彼,是诸法法性”,这叫做“法无我观”,法无我观是这样意思。

这样叫做修法无我观,可是这个文句上只说到这里。我们若进一步地去思惟这件事,种种的名字所诠显的事不在名字里边,名字里边没有这件事;没有这件事,能诠的名字也不存在了。我们内心里面用种种的名字去说种种的事,但经过观察的时候,所诠显的事是没有的,能诠显的名字也不存在了。没有名字的时候,我们心里面不能动,心里面不能思惟。

在我们学的《瑜伽师地论》第三十八卷里面有一段文:“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有了名字的时候,我们才能思想,有了名字才能思想,“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你心里面先思惟、观察,然后你才能说话;若没有名字的时候,你心里面不能想、不能思想,你不能思想,也就不能说话了。这样说呢,说是“以彼彼诸名,诠彼彼诸法,此中无有彼,是诸法法性”,这表示我们心里面也不能思想、嘴里边也不能言说的,就是不可思议了!就变成这样子。这就是“观法无我,彼地相义,渐次增进,是名观察义禅”。这观察义禅这个“义”,就是名所诠显的事叫做义。观察这个义是不可得的、观察这个义是无所有的;义无所有,名字也无所有了,你就这样观察。

我们刚才说,所观察的义不可得,名字也不可得,我们心里面就不能思惟了;你作这样的观察,并不是说我们内心里面不修止观了,不是这个意思;说我们不思议了,就不能修止观了,但这个意思不是。你要观察义不可得,思惟,就时时地思惟这个义是没有的,名字也不可得,你这么思惟这个意思,这叫做“观察义禅”。我们刚才说过,你要在奢摩他里边作如是观,不是散乱的思惟,这叫观察义禅。

(宋译)云何攀缘如禅?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是名攀缘如禅。

“云何攀缘如禅?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这个地方就像刚才说的了;这是攀缘如禅。“攀缘”就是观察的意思,攀缘这个“如”。刚才是说观察义,也就是观察义禅;现在是观察这个如,这个“如”和“义”有差别。看下面的解释。

“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是名攀缘如禅”:“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妄想”这个字,我们平常用这个话,是说我们做一般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心里面想东想西、想古想今、想这个人我的是非,这就是“妄想”,就是虚妄分别的意思。现在,是观察的意思,观察“二无我”:观察人无我、观察法无我,这样思惟的时候;这样思惟,就是观察我不可得——人我不可得、法我不可得。但是你作如是观的时候,还没能得圣道;还没得圣道,所以你这个观也是个妄想,是这个意思。

“如实处不生妄想”:“如实”就是这个如,如的这个地方。就是第一义这个地方叫做“如”,叫做“如实处”。第一义就是胜义,这个殊胜的真如这个地方,是佛智慧的境界,这个地方是一切法的真实相,所以叫做“如实”,真实处。这个真实处这个地方,“二无我”的妄想也没有,所以“如实处不生妄想”,这也是修观的意思。

前边这个观察义禅是观察所观境——所观察的人我、所观察的法我——无所有;现在这个地方,“如实处不生妄想”,就是观察这能观察的,也是没有的;一个能观察、一个所观察。前面那个观察义禅,是(观察)所缘境没有;现在攀缘如禅,是观察能观察的也是毕竟空寂的;就是一个能、一个所。观察这个能观察的不可得,就是你心里面观察这个能分别人无我的、能分别法无我的,观察这个也是因缘有的,它也是不可得的。你若有所观察,就有能观察;所观察无所有,能观察也没有了,你作如是观;“如实处不生妄想”。这是宋译的文句。

(唐译)云何攀缘真如禅?谓若分别无我有二是虚妄念,若如实知彼念不起;是名攀缘真如禅。

我下面引唐译:“谓若分别无我有二是虚妄念,若如实知彼念不起,是名攀缘真如禅”。这个义和宋译是一样的,“若分别无我有二”:宋译是“妄想二无我”,唐译说“若分别”,分别也是观察的意思,观察这“无我”有两种差别,一个人无我、一个法无我。“是虚妄念”:你这样子,也是虚妄分别。“若如实知”去观察呢——“彼念不起”,人无我的观察、法无我的观察,若真实的到诸法如的时候,这样的分别也是不现起了,是名叫做“攀缘如禅”。这是经文的正文。

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我下面引《唯识三十颂》的话:“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这是《成唯识论》、《唯识三十颂》上的话。

“现前立少物”:“现前”就是当前,当前你要选择一个所缘境,你修止观要有一个所缘境,修止要有所缘境,修观也要有所缘境,所缘境就是“立少物”。“立”实在就是心里的妄想,你心里面这样子成立一个所缘境,叫做“少物”。

“谓是唯识性”:这一点东西是心里面变现的,是以你的识为体性的。修止观的时候,随人、随自己的意愿,或者用地水火风这个地作所缘境;或者是愿意用一盆水作所缘境;或者是用光明(就是火)、用火作所缘境;地水火风,出入息就是风;所以地水火风都可以作所缘境的。作所缘境这个事情,譬如说是用水作所缘境,我们可以用一个大碗,里边盛上水,盛上水,你去观这个水,这个时候是有碗、有水;或者用盆也可以,盆里边有水。在你心里面取得这个相貌以后,这盆水或这碗水不要了,拿走了。但是你在静坐的时候,心里面现出来这个水的相貌,你把心安住在这水上面,这就是修止,止在这一盆水上面。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3-2 20:49

若修观,也可以,还可以观这个水,或者观火都一样 。事实上,你前面并没有水、也没有火,可是你在观的时候,这里有火、这里有水,所以那个火、那个水,是“唯识为性”,就是你的心是那个水的体性、你的心的分别是火的体性,并不是离开了你内心的分别,另外有水、有火、有地水火风,不是的!所以是“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你心里就想:这是我内心的分别,不是真实这里有火、不是真实这里有水,不是的。说“我观一个大莲花”,这个莲花是你心的变现、是你心的分别,并没有真实的有个莲花在这里。那么这个地方应该容易理解是心的体性(以心为体性),另外不是真实有的。若把这个义扩大了的话,这个世界都是我心的变现,并不是离开了我的心,有这个大地在这里,所以“谓是唯识性”。

“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你自己虚妄分别嘛!这里那有火呢?这里那有水呢?这是你的内心的分别,这叫“有所得”,你还有这样的执着,就是这个意思。“非实住唯识”,不是真实的安住在唯识观。那么现在这一段文,“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这正好是这个意思,和这个意思是相合的,是名叫做“攀缘如禅”。

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又这个《唯识三十颂》上,还有一个颂:“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这是进一步了。“若时于所缘”:若这个时候你对于所缘的地水火风,就是所缘的是没有的,所缘的地水火风本身是没有的。“智都无所得”:你能观察所缘境不可得的这个智慧,它也同样是无所得的。这样子,“尔时住唯识”:这个时候你是成就唯识观了。什么理由呢?“离二取相故”:你远离了所取相、也远离了能取相,所取的分别境界、能取的分别心都远离了,这个时候,这叫做安住在唯识观了。这个文的意思也和《楞伽经》这句话——“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和这个义也是相合的。是名叫做“攀缘如禅”。

我们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我不知道各位同学还记得住吧!《摄大乘论》说,暖、顶、忍、世第一这个内凡的境界,暖、顶这两个位次,就是观所缘境不可得,观所缘境是毕竟空寂的;到忍位——忍位的时候有下忍、有中忍、有上忍,下忍也还是观所缘境不可得,到中忍也是观所缘境不可得,到上忍的时候就是(观察)所缘境不可得、能缘的智也是不可得的;到世第一的时候,就是忍可了所缘不可得、能缘的也不可得;再一刹那间就到见道、得无生法忍了。若是我们大概地说,暖、顶是观察所缘境不可得,忍、世第一观察能缘智不可得,那也和这个地方有点相似了。“观察义禅”,是观察所缘境不可得;“攀缘如禅”,能缘智也不可得,一相应了的时候,是名攀缘如禅。这句话也是可以通于凡、也通于圣,可以在这个内凡(内凡还是凡),再进一步就是圣人了。这样说,这个“观察义禅”还是凡;这“攀缘如禅”就接近圣位,或者说这个地方就是得无生法忍了,也可以这么说。

(宋译)云何如来禅?谓入如来地,行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

下面是第四个禅。“云何如来禅?”怎么叫“如来禅”呢?

“谓入如来地,行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入如来地”就是得无生法忍了,得无生法忍就是初欢喜地。初欢喜地这个时候,就是“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就是得无生法忍的境界,这个时候见到胜义谛了,名之为“如”、名之为“如来”。就从初欢喜地的时候,名为“如来禅”。

“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这个“自觉圣智相”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闻思的时候,要假借佛菩萨的法语,来思惟第一义谛,那是要有佛菩萨的法语的力量,你有一点智慧。现在是成就唯识观的时候,你内心里面成就圣智了。不是假借外边的力量,所以叫“自觉”。这个时候这个无所得的智慧,叫“圣智”。

“自觉圣智相”:“自觉圣智”的相貌是什么呢?就是“三种乐住”。三种乐住就是三三昧——空、无愿、无相三三昧。这三三昧为什么称之为乐住呢?因为这是在禅里边。如果是欲界定,还没有乐住,欲界定没有轻安乐;要到未到地定以上,有轻安乐了,所以叫做乐住;若到初禅以上,那当然也是称之为乐住。这个乐住,表示你的定力已经达到未到地定以上了。这个“三种乐住”,就是你这空、无愿、无相都是在定里边的境界,所以叫乐住。

前面只说到作如是观——修空观,前面都是修空观,一个所缘境是空的、一个能缘智也是空的;现在说“三种乐住”,就不只是空观,也有空观、也有无愿、也有无相,三种观了。

(魏译)大慧!何者观察如来禅?谓如实入如来地故,入内身圣智相,三空三种乐行故,能成办众生所作不可思议。大慧!是名观察如来禅。

这下面我引魏译,魏译云:“入内身圣智相,三空三种乐住行故”。这个魏译加上一个“入”字,就是相应的意思。“内身”是你本身,内身实在就是内心,内心里边有“圣智相”,就是断了烦恼,成就了清净的无分别智,叫做“圣智相”。“三空”就是“三种乐住行故”。

“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入了圣道以后,你本身有了禅定、又有圣智,你能发出来不思议事——“成办众生”的“不可思议”的“事”情。那应该是我们学的《瑜伽师地论》上说有三种神变,那就是“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叫做“如来禅”。

云何菩萨空三摩地?谓诸菩萨观一切事,远离一切言说自性,唯有诸法离言自性,心正安住;是名菩萨空三摩地。

我这下面引《瑜伽师地论》四十五卷十七页上说的。“云何菩萨空三摩地?”就是解释这个“三种乐住”。怎么叫做空三摩地呢?“谓诸菩萨观一切事,远离一切言说自性”:谓诸菩萨观察这一切因缘所生法,远离一切言说自性;“唯有诸法离言自性,心正安住;是名菩萨空三摩地”。这句话我不知道各位同学记住没有。

“观一切事,远离一切言说自性”: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一接触这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通过前五识而第六识再分别的时候,所有的一切法,都是心的变现;但是我们自己不感觉,我们就执着这个所变现的,我们不知道是我们变现的,认为它是真实有体性的,我们的习惯是这样子。认为它真实有体性,就在这里边虚妄分别,在这里边有贪嗔痴的活动,就是这个境界。但是若是我们经过修唯识观的时候,观察所接触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的,我们看见的一切法都是内心的变现。就刚才说的,我们以水作所缘境的时候,这个水是没有体性的;我们用火作所缘境的时候,不是真实有火,都是毕竟空寂的。把这个义推广了的话,我们所见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的。这个毕竟空寂,是说你心里变现那一部分,是毕竟空寂的,这就是“遍计执”是空的,是这个意思。

“观一切事,远离一切言说自性”:“言说”就是能诠显的名句,能诠显的名句是不可得的、所诠显的义也是不可得,剩下来的这一切法还是宛然而有的,这是“依他起”——这是如幻如化的境界,在这个地方是没有名言的。“唯有诸法离言自性”:这一切法还是有,但是没有言说。

在这个地方,我们再多说几句!我们学习《中观论》、学习《大智度论》的时候,它也修止观,也说观一切法空;也说观一切法空,但是同时它也说一切法还是假名有的、一切法还是如幻有的,在《大智度论》里面这样告诉我们修止观。可是也有一点分别,若是我们初开始修止观,你只是观察色受想行识是毕竟空寂的,另外不再有什么观察;可是它同时告诉你,你观察色受想行识是毕竟空,但同时色受想行识还是宛然而有,我们若学习《大智度论》和《中观论》,是这样意思。我们初开始修观,可以偏于空,我们只是观察一切法空、不观察一切法是宛然而有,这还是可以的。但是法的本来的面目,是一切法是毕竟空、同时一切法还是宛然而有,是这样子。

这样说,性空观和唯识观是有相契合的地方。我们修唯识观,观察一切名言所表示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无有少法可得,但是依他起还是宛然而有的,这样和性空观是一致的。所以这个地方,“谓诸菩萨观一切事,远离一切言说自性”,这是毕竟空观;“唯有诸法离言自性”,那就还是如幻有,如幻有还是存在的。这样说,这是一个空、一个假,是这个意思。

“心正安住”:就是安住在这空、假这个地方,但是这是离言说性的。离言说,也就是远离了内心的分别,心正安住,是名叫做“空三摩地”,这空三摩地是这样意思。这按天台宗话不是偏空,“即空即假”是这样意思。最初,我是学过天台教,学的时候只是记住这句话,“即空即假”,心里面还不是太明白,后来去学习《中观论》、学习《大智度论》,才知道空、假,现在学习唯识,还是空、假,所以这个意思是一致的。

云何菩萨无愿三摩地?谓诸菩萨即等随观离言自性所有诸事,由邪分别所起烦恼及以众苦所摄受故,皆为无量过失所污;于当来世不愿为先,心正安住;是名菩萨无愿三摩地。

“云何菩萨无愿三摩地?谓诸菩萨即等随观离言自性所有诸事”:“谓诸菩萨即等随观”,这个“等”是平等,你这个能观察的智慧对于所观察的境界要真实,叫做“等”。“随观”:随你在所缘境上观察的时候,也就是(观察)那个离言自性所有的事情。

“由邪分别所起烦恼及以众苦所摄受故,皆为无量过失所污;于当来世不愿为先,心正安住;是名菩萨无愿三摩地”:“由邪分别所起烦恼”:我们没有学习佛法的时候、我们学习佛法之后、我们修止观还没有成功的时候,没有成功的时候“由邪分别所起烦恼”,我们在依他起的因缘所生法上,由种种的“邪分别”,就是不合道理的贪嗔痴的分别,由这些分别“所起烦恼”,感觉这个地方可恶、可憎恶,嗔心就来了;感觉这个地方很可爱,这贪心就来了;这是由邪分别所生起的烦恼。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3-3-2 20:50

“及以众苦所摄受故”:这个依他起性、离言说的这一切因缘所生法,“众苦所摄受”,在这地方有很多的苦恼来触恼你,“所摄受故”;老病死一定是要有的,这个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很多的、很多的苦恼来苦恼你。

“皆为无量过失所污”:这个离言自性,远离一切言说的因缘所生法——就是依他起性,有无量的过失来污染这件事,这依他起不是好东西,“皆为无量过失所污”。

“于当来世不愿为先,心正安住”,说我现在已经拿到了这个色受想行识,这是我的生命体,我没有办法解脱它,但是将来我再不要这个生命了,我不愿意有这个老病死、众苦所污的这个生命体,我不要,不要再有这个东西了,所以叫做“不愿为先”,我不高兴这件事,要厌离、厌离这件事。“心正安住”:你在奢摩他的禅定里边,你要作如是观。这也等于是一个苦观、无常观、不净观,也等于是包括了这个意思。前面是空观;这个是“不愿为先,心正安住;是名菩萨无愿三摩地”。

云何菩萨无相三摩地?谓诸菩萨即正思惟离言自性所有诸事,一切分别戏论众相,永灭寂静,如实了知,心正安住;是名菩萨无相三摩地。

“云何菩萨无相三摩地”:这三三昧,空三昧、无愿三昧,现在讲无相三摩地。什么叫做无相呢?“谓诸菩萨即正思惟离言自性所有诸事,一切分别戏论众相,永灭寂静”:“诸菩萨即正思惟离言自性所有诸事”,就在三摩地里边思惟这些因缘所生法,“一切分别戏论众相,永灭寂静”:这些色受想行识都没有了,“永灭寂静”。

“永灭寂静”,可以从两方面观察它是永灭寂静。两方面就是,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生命体,它是因缘有,因缘有就是自性空,那这就可以用《大智度论》、《中观论》的自性空观,观察它是不可得的。它这个色受想行识从什么地方来的?就是从我们的遍计执、虚妄分别来的。我们这样子虚妄分别,造了很多的业,都是虚妄分别,有现在这个身体。有这个身体,我刚才说,观察它是自性空的,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这样子观,这是一种。

第二种,这个身体是有时间性的;“为无量过失所污”、所染污的这个依他起,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它是有时间性的,你活一百岁、活二百岁,或是一千岁、一万岁,终究到时候它灭了,就是没有了。这“没有了”这件事,若是我们没得禅定的人,那当然就是你要到时候才没有,没到时候它还是有。但是这个得了禅定、得了空三昧的人在禅定里面一观察,这灭的相就现前,得禅定的人是有这个境界。说这里有一个房子在这里,但是他在禅定说:“没有这个房子,这只是空地”,那么这空地就现前、这空相就现前。

所以这个地方可以这样观察,就是:一个是观察它是自性空,这色受想行识不可得;一个观察它终究是要灭的,这是无常观了,它就灭了。可以从这两方面观察“一切分别戏论众相,永灭寂静”,没有这个生灭苦恼的境界,“永灭寂静”。

“如实了知,心正安住”:你观察它是空无所有的、是永灭寂静的,是真实不虚的,不是妄想,“如实了知,心正安住”。安住在“永灭寂静”这里,“是名菩萨无相三摩地”。这《楞伽经》上说是“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是这样意思。

我讲完了,这四种禅讲完了。

这个文上没有说,但是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我们自然的会知道,是在奢摩他里边修毗钵舍那观的,而这四种都称之为禅,应该具足这样的意义的,不是散乱心的分别。是你奢摩他要修好,在奢摩他里面作如是观,这四种禅都是这样子。

从《瑜伽师地论》里边也感觉到,在奢摩他没修成功的时候,也可以修毗钵舍那观,在〈声闻地〉我们看出这件事。我们可以在心里面寂静住八个钟头,然后修毗钵舍那观;或者是你寂静住一刻钟,然后修毗钵舍那观;或者寂静住一小时,然后修毗钵舍那观,都可以。若是你奢摩他修成功了,那么你寂静住二十四小时,然后修毗钵舍那观也可以,你寂静住一个钟头也可以。我们奢摩他没有成功,寂静住二十四小时恐怕不行,那么你寂静住三十分钟可以,寂静住六十分钟也可以,然后再修毗钵舍那观。毗钵舍那观你也可以修半小时,或修十五分钟都可以,然后再修奢摩他。就是也修奢摩他、也修毗钵舍那;不要等待奢摩他成功了,再修毗钵舍那,不是这个意思。

我感觉他们南传的禅,是马哈希、帕奥禅师他们,他们的意思:奢摩他修成功了,再修毗钵舍那!当然这样也可以,也是合道理。但是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似乎说,你现在没成功奢摩他,也可以修毗钵舍那的,也可以这样子。这里面我感觉到有个好处,就是我们奢摩他没成功的人,你一定修奢摩他的时候有妄想,这个时候心里面不能寂静住;或者是打瞌睡了、有昏沉了、有掉举了。但是,你不要等昏沉的时候、有掉举的时候,你心里面就作毗钵舍那观。你这样修观的时候,使令你精神好一点了,就不打瞌睡;同时也避免了散乱、掉举。你修毗钵舍那使令精神好一点,修它半小时,或者你修一小时也可以,然后再修奢摩他。这样子,毗钵舍那帮助你修奢摩他,而奢摩他也能帮助你修毗钵舍那,有互相帮助的力量,你也容易成功一点,可以这样修。

现在这里告诉我们,《楞伽经》的四种禅是这样修。其他的人我不知道,我知道我自己,我初出家的时候,怎么叫做修行?不懂!这两个字会说,要修行;但是怎么叫做修行?不懂!就是经过多少年在经论上的学习,实在已经说过了,告诉你修不净观、告诉你修五停心观、告诉你修无我观、告诉你修一切法空观、告诉你即空即假即中,也还是不知道怎么修行,还是不知道!经过了……我在佛学院,我看是经过了至少五年,我说我自己,我是笨人,经过五年,佛学院住了五年,我看我住佛学院不满七年,离开佛学院之后,我才多少知道一点:静坐的时候是应该修不净观、应该修无我观、应该修法空观!我才知道。在佛学院也有静坐,倓老法师领导我们静坐,但是静坐的时候,还是不知怎么回事儿!心里要怎么用心都不知道。离开佛学院之后,我还算侥幸,愿意继续学习,所以,后来,“喔!是这样子”。我离开佛学院以后,才学习《楞伽经》,就读蕅益大师的《楞伽经义疏》,才知道这件事。

我们现在还知道更多的事,唯识观也是修我空观、法空观;《大智度论》、《中观论》所修的性空观也是我空观、法空观,还是这样修,还是这样的。我们不修空观,补特伽罗我、一切法执着有真实性,就是从这里所有的烦恼现起了,烦恼是从这里来的。现在修我空观、修法空观,这烦恼就没有了,就是这么回事儿。烦恼不现起,就是圣人。烦恼为什么不现起?因为我空、法空,所以是圣人!就是这么回事儿。

不过,天台智者大师说那个即空、即假、即中,那就是利根人,利根人这样修,得无生法忍!我们钝根人不行!钝根人你现在修假,修一切法都是假的,修不来。为什么修不来?因为我们执着是有,假也是有,它和烦恼不相障碍。非要修空不可!没有可爱的、也没有可恨的,这时候烦恼逐渐、逐渐才能调伏,非要修空观不可。但是佛菩萨也知道,修空观也不行。那得修什么?要修不净观!修空观为什么不行?就是心里头有欲,欲是障道因缘,障碍你得圣道。你要把障道因缘消灭了:我修不净观,把这个爱去掉了;我修慈悲观,把这个嗔心去掉了。爱和嗔是障道因缘,用这两个观把它消灭了,没有障道因缘,然后修空观就相应了,是这个意思。但是你若是只修空观而不修假观,就是断灭了,那也不符合诸法实相的道理,所以一定还要修假观。那个时候空观已经差不多相应了,就可以修假观,这样子就通达了诸法实相、而没有过失,是这样意思。

我们看禅师的语录,你不容易……,他不明白地告诉你,为什么不明白地告诉我?你去问那个禅师,为什么不明白说呢?我们读这个经论的时候,佛菩萨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你,说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但是那些祖师他不说,他不这么说,这禅师他不这么说。若是你读了经论,须要学习多少年,然后看禅师语录能看懂。他虽然说的是隐语,这意思隐藏在里面,不告诉你,不告诉你是怎么回事儿,他不告诉,但是你也能看得懂,你若读经论,能看得懂。若是经论没有读,你去看祖师语录,你不知道他说什么!你看不懂。但是我们现在学习经论,它明明白白地告诉你。那么这个地方就有问题,那为什么不明明白白告诉人家呢?要说隐语,是什么意思?禅师为什么要那样讲话?

我看有一个禅师他说,就是有一个人他好像学禅学了多少年了,同他来谈话的时候,那个禅师说:“你这个人怎么那么俗气!”他这么讲话。你若是按照经论的语句、按照经论的言句去讲话,他说你俗气,他那样讲。不过这不说了!

现在我就是勉强地把这四种禅解释了。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www.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