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太桥旦曾堪布:不要把学佛当成逃避世俗的借口! [打印本页]

作者: 宣真    时间: 2016-9-4 16:50     标题: 太桥旦曾堪布:不要把学佛当成逃避世俗的借口!

 
有些人在皈依佛门之后,非常迷恋学佛的外在形式,只喜欢念佛、修法等等,对工作变得漠不关心了,对家人也冷淡了。比如说,有些居士只愿意关在佛堂里盘腿念佛,妈妈生病也不知道,孩子下课也忘了去接,这是修行进步的表现吗?不是,这是失去了责任心的表现,这时要好好反省自己。

  学佛越久,越要承担起做人的责任——关爱家人、努力工作。从家庭和工作的小范围开始,训练自己行菩萨道,带着佛法的加持,让周围的人感到温暖,然后慢慢扩大到团体、社会、国家、世界、宇宙,一直到无穷无尽的大法界。如果连家庭、工作的责任都不能承担,还想要成佛、度众生,这是不可能的。

  修行必须要随顺自己的因缘。对于居士来说,修行不能脱离生活,该念佛的时候要念佛,该照顾家庭时要尽心尽力,该工作时要负好责任。在生活中不要忘记佛法,在修法时不要忘记责任,要把生活与佛法相结合,不能偏执。《六祖坛经》中说: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学佛不是逃避世俗责任的借口。学佛以后,应该以行菩萨道的勇气,担负起更多更重的责任。俗务本身既不是恶,也不是善,善恶的走向完全取决于心态。如果以大公无私的利他之心做俗务,俗务也能成为修行;如果以自我为中心来修行,修行也会变得毫无意义。

  我们举几个生活中的小事作为例子,譬如早上起床后,如果有佛堂的话,可以先燃香、礼拜等等,然后就去给家人做早餐。当家人起床后,发现香喷喷的早餐已经摆在桌上,一定会感到欢喜。西藏俗语说:“令父母高兴是报恩,使众生欢喜是行善”。这样,一大早你就做了一件善事,积累了福报。

  学佛越久 越要承担起做人的责任

  当你准备早饭时,千万不用担心会耽误你的早课,你一边认真做饭,一边专心念佛,这就是早课,就是在修持“精进”;

  做早餐时不伤害任何生命,就是修持“持戒”;

  做早餐时心不散乱、保持正念,就是修持“禅定”;

  你做早餐时,家人还在床上打呼噜,你仍然不生烦恼,这就是修持“忍辱”;

  你把早餐奉献给家人,就是修持“布施”;

  你善巧地做好早餐,让大家充满欢喜,这就是修持“智慧”。

  因此,在做一顿早餐的短短时间里,你同时也修持了六度波罗密,这就是将佛法融入于生活了。

  以此类推,生活中的各种俗事都可以成为修行。

  譬如早上去上班时,不要悲观地认为:“真烦人,又要去上班了……”而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真高兴,我又能去帮助别人,去行菩萨道了……”

  当你在上班的路上,看到路边盛开的桃花、迎春花,你可以观想把这些美丽的花朵供养给诸佛菩萨,这就是修持“供养”。

  你在地铁或公交车上,把座位让给老年人或孕妇,这就是修持“布施”。

  你遵守公司的制度,准时到达工作岗位,这就是修持“持戒”。

  当老板给了你难看的脸色,或同事不配合你的工作,你仍然能保持平静,不发脾气,这就是修持“忍辱”。

  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做事、不偷懒,这就是修持“精进”。

  做事时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保持清醒的头脑,这就是修持“禅定”。

  在工作中既不得罪人,又能不出差错,做到善巧圆融,这就是修持“智慧”。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六度波罗密的修持融入于现实生活,通过服务家人和社会,逐渐提高自己的修证,培养自己博大的菩萨精神。

  在人生的路途中,无论家庭还是工作,都是我们修行的对境;无论善缘还是恶缘,都是我们进步的助缘。所以,要发自内心地感恩——感恩善缘,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给予我们愉悦快乐;更要感恩恶缘,帮助我们消除罪业、去除障碍,令我们成长,让我们坚强,提高我们的修证。实际上,恶缘对我们的恩德要远远超出善缘。

  总之,要将佛法融入于生活的一点一滴之中,承担好家庭和工作的责任,感恩一切善缘与恶缘,关爱他人,服务他人,然后把这种精神扩大到一切众生,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乘行者。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6-11-11 12:46

对于一位在家居士来说,家庭、公司和社会都是最好的实修对境。我们首先要闻思佛法,把殊胜的教言铭刻于心,同时还要在生活中实修实用,让这些教言深入骨髓,成为习惯,最终变成自己的天性。如果不实修,佛法再伟大、再殊胜,依然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真实利益。

  谈到实修,则不能脱离实际生活。现在很多居士的修行只是在形式、数量方面提高很快,在出离心、菩提心、虔敬心方面却进展迟缓。这往往是因为学偏了——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状态,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道路。

  什么是不适合自己的道路?比如说,佛法的确有住庙、闭关这样的修行方法,但这些方法是不适合在家居士的。为什么?因为居士们现在的状态是上有老、下有小,同时还要工作,要承担很多责任。如果一位居士认为家务、工作是在浪费时间,耽误了自己做功课,妨碍了自己学佛,这种想法就是学偏了,这是修行很大的障碍。

  我给大家提一个建议:用于佛法的时间比例要根据自己的年龄而调整。

  对于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要把百分之八十的时间精力用于工作和家庭,百分之二十用在佛法功课上。要尽心尽力地做一个好人,承担起人生的责任,把自己的修行融入家务和工作之中,成为一体,发挥出佛法的力量,让家庭由于你的存在而温暖,让工作单位由于你的努力而健康发展。

  三十到五十岁,佛法和生活的时间比例可以变成一半一半。

  五十岁以后,要把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精力用在佛法上。

  对于老年人来说,要把百分之百的时间都用在佛法上,除了吃睡以外,都要用来修行,连电视都不看是最好的。

  千万不要反过来——年轻人把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用在佛法功课上,老年人把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用在家庭上,这是错误的。为什么这样要求?如果年轻人把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都用来做功课,就会忽略人生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样就连一个好人都称不上了。如果连好人都不是,修行的基础就没有了。这样,随着年纪的增大,修行往往会毫无进展,用于佛法的时间比例会越来越低,六十岁以后可能只剩百分之五了。这样,一生的修行就会趋于失败,这就是学偏了。

  这个建议来自我多年的修行经验,希望居士们能够重视,让自己的修行步入正轨。

作者: 普见    时间: 2016-12-15 10:27

布施的重点是指要自然生起给予的心,而不是指外在所给予的东西。

  戒律即是要能够守规矩。就好像在座有很多学生,学生们在学校守持校规,而在家的善男信女们尽到自己的责任,这也是一种持戒的修持。

  忍辱最大的障碍就是内心的固执,认为非这么做不可的一种执着,要能放下这固执的心。

  所谓精进,就是对一切善法的修持,都要能够生起欢喜心,然而这只是佛法上的一种思维方式。世间的精进,就是在自己的一生中不管做任何事,都要能够有始有终的努力去完成。

  禅定就是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能够专注地去做,当然不需要像我们在上座禅修时那般的专注,但如果能做到那样是最好的。比如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要能专注而非散乱地去做。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在我还没学书画之前,有很多工作等着我去做的时候,某些工作对我来说是很难专心的,但是在我学画的时候,如果我的心不能够专注在画画上的话,画出来的东西就会变得像疯子所画出来的东西一样。因此我在画画时就必须要专注地去画,也因为这样子就产生了一种很好的习惯。所以最近我不管做什么事情就都能够很专心的去做,这样反而困难也减少了。所以你们也是这样,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要让心散乱在其它的事情上面,而要能针对眼前的工作持续专心地去做,这就是禅定的修持。

  所谓的智慧是指能够分别善恶好坏的能力,在这里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方式,而无论是什么生活方式,都要尽量地不离开佛法,这便是一种智慧的修持。


 




欢迎光临 清净莲海六合敬修学网 祈愿:世界和平 正法久住 (http://www.jixiangy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