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习禅录影 I 南怀瑾

XX法师


现在还有时间,离吃饭尚早,由昨天一天的检讨到昨晚的事情,今天上午我的发脾气,直到今天下午再来一个报告,现在要再来一次检讨,不过大家不要罗罗唆唆了,不要从盘古开天地说起。再要注意我今天早上为何发了脾气,大家自己懂得究竟如何,再检讨,再反省。不对的话,很抱歉,要注意,我还要骂人,再发脾气,不对要骂人,揍人……不会揍的,我也揍不下,因为吃的是素菜,吃得没有力气,吃荤菜还有点力气。哈哈!来!由和尚说起。

XX法师:我这个人脸皮厚,不怕骂,我有疑,我就要问。

师云:先不要说问的,我告诉你,说从昨天晚上到今天的结果,感想,先说了再问,讲话要有个秩序。

XX法师:这个……

师云:简要。

XX法师:由昨天到今天,我觉得有一个不同点,就是老师要我去拜佛。凭良心讲,我这人有疑便不信,不信不是不诚心,就是怀疑这个问题,因为我怀疑古圣先贤历多少年受多少苦,多少委屈,好不容易才能得到一点消息,而现在的各位大德都是学者,我比起来自惭形秽……

大众合掌:哪里!哪里!

XX法师:第一点、我怀疑的就是现在人的思想特别复杂,心机狡诈,但经老师三言两语,大家居然都能有心得,有领悟了,我的怀疑在此。昨天老师误会我有毁谤佛法的意思,没有领悟。其实我只是对大家居然都能有所悟了,有所怀疑。三言两语就悟了吗?悟了!这个东西可不容易。“豁搭”一下子,虚空粉碎,大地平沉,万法不立,竟然这么容易?这点我不信。那古圣给我们这些人擦屁股都不如了,我的怀疑在这里。请老师不要怪我怀疑,我这人是这样,我对一件事不信则已,既然相信,就要追根。可能我昨天太意气用事,并非对老师不尊敬,否则我不会到这里来,也不会对老师叩头顶礼,现在的一般和尚,现在的学者们,都以为自己了不起,足为人天之师,我不愿说得太详细,也不愿厚非人,但可怜一般和尚们叫居士们看不起。我虽然不行,但想在出家人中做个榜样,我希望能证果。我恐惧活不长,我求快修,我脑筋并不太笨,因此会活不长。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看世界局势很快有变化,所以恐惧,要想快一点证果得道。所以我不但向老师求佛法,只要任何懂道理的人,我都向他叩头,像那个学密宗的女人,我也叩头顶礼,但不是那么回事。我会针灸,密宗灌顶方法用的百会穴,“嘿”一声就插进去了,我学过,认为不是究竟法,所以舍之。这都是我本身求法心切的情形。

第三点、关于我昨天到今天的修持情形,我觉得一个人只要能放下,当体便是,我今天诚恳拜佛,心中便起惭愧心,回来一坐,就觉心化掉,参下去了。

师云: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就是那么一回事。四个字一描写就不懂,被文字困住了。虚空哪个粉碎得了?大地哪个沉得了?等到有一天沉得了我们都没命了。就是这样,就是这一下,虚空粉碎,大地平沉,那是文人描写的话。

你怕我不知道你昨天的意思?我还和你两个闹意气?我还真不懂你那个道理啊!嘿!愚痴种子!好多人都来向我解释,我还不懂吗?(一笑)我这个老油条,人世的江湖也跑老了,同杨管老说的一样,打流出身的,我什么不清楚啊?当然懂!我还会怪你?这是我对你的方法,管你有理没有理,把你一闷棍闷起来。这和从前宗师们手段一样,你一开口,话还没有说,一手把你嘴巴封住了,一鼓气把你闷起来,闷久了,靠你自己蹦出来。你懂得个屁!你以为我跟你两个生气,我吃饱了饭没事做,跟你两个生气。要斗气跟普通人去斗。跟和尚两个有什么气可斗。你全家饭锅都摆在两个大腿上的,没有出气桶。现在可以说明,这是大心大理,一番大慈悲的方法。

杨管老就懂我这个道理,但是他慈悲顾惜你,怕你受不了,给你求情,请求减少拜佛。依我啊!今天要你拜一天,拜得你死去活来,看你打妄想不?屁个妄想都起不来了,那时候你真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就是他一念慈悲搞坏了,没有给你好好拜。要我,今天给你下了个狠心,准备中午不给你饭吃,你一直拜到那个时候拜得趴下去爬不起来。我叫两个人把你架来坐在这里,你看你那个时候虚空粉碎不粉碎,大地平不平沉。就是这个样子,懂了不?可惜他今天一念慈悲,把我也吊起慈悲心来。算了,算了,叫你坐一下,休息一下,下午本来还想狠狠地整你,你拜个两三拜又想回来坐了,唉!我也懒得花那么大的气力来管你。你知不知道般舟三昧是怎么修行的吗?

再说,脸皮厚,什么叫脸皮厚?这就是你诚恳。否则假如你一气,包袱都用不着打,就滚掉了,那我也毫无办法,你以后出去不骂我才怪呢!我这是冒险得很呢!但是靠你这一点诚恳,我只好冒险试一下。你还真诚恳,你在拜佛,我心里在难过啊!心里在赞叹。但是又不敢赞叹,等于哪个小孩子,乖了,不敢说他乖,让他去哭,让他说这个家伙混蛋。你对我的意思都不懂,把我的话都误会了。我和那个叫苦的假法师一样,给你讲清楚了,莫以我真有佛法,骗人的,骗他们一些素菜吃吃。你再说吧!说下去,这一坐,坐下去以后怎么样?

XX法师:这个心一直沉到底,说不出来的感觉,但这个东西不能把持长,可能是老师讲的话--见地不真确。

师云:什么见地不真确,拜得不够。要拜得你死去活来爬不起来那个样子,我的妙法早就摆在那里了。杨管老对你一念慈悲,你怕他眼睛瞪得多大,眉毛竖立起来的威严。不像我,看起来嘻嘻哈哈的,其实心狠。我准备把你拜得半死,然后让他们把你一架就架过来了,反正这里有的是学武的人,还怕你拜死了,他还会点穴,一下就给你拍回来。嘿嘿!就是这一套妙法,你拜得不彻底,从今天起好好地拜佛。所有的东西都要参,诚恳忏悔,一拜就到了。

你刚才说到了一个重点,你自己真正放下,真正忏悔就到了,佛经说的不骗人的,忏悔就到了。拜是劳你的身,忏悔是苦你的心,这叫做发心,这才真正发了心。你应该懂这个教理。所以讲你经教没有看通,现在你真正的忏悔,诚恳,自然就是发心。发心者,发明自己的心地,你真正发了心,就入道了。我看你坐下来第一下非常好,到了后来,我看你不行了,我也就不行了,因为我懒得再管你。你逃不过我这双眼睛,到了没有到,讲话的声音都不同,举手投足之间都不同,没有这个本事,不要在此冒充七天老师,那是误尽天下人。那真“误”了,误了自己,也误了人家。你到了哪个程度,一点一滴我都知道。后来还是没有听我的,我叫你怎么办,怎么办,你道听不听的,又吃了亏。早告诉过你,这几天中,就是要迷信我,反正只有七天,现在只有一天半了,肯上当就是。人生天天上当,明明白白约定上人家七天当,是你很伟大的妙事。“肯吃亏不是痴人。”你偏不肯上当。再说,再说,没得关系,说下去。反正你已经修成不怕挨骂的本事了。

XX法师:我今天这个定境啊,就是清净的境界,就是差不多这个样子,但是关于老师这几天所讲的,其中正提出了我几个疑问之点。比方讲,密宗的男女合修,我一直认为这个东西不是正法,我自己猜想,可能是一般不务正业的人假道骗人之法。这是我自己那么想。男女合修,天地间绝无此事。我参龙门派道士所讲的阴阳合修是己身……

师云:不要多说这些闲事,大家都知道。

XX法师:《楞严经》说:“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男女在其中打转,如何能成道?此第一疑。

第二个疑问,是我多年打坐的经验,就是漏丹。每到相当阶段就漏丹,一漏时欲念需要,真的要命,不得了,不可说……

师云:只有和尚坦白。

XX法师:我为什么要去深山住洞……

师云: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XX法师:苦得很,内心苦说不出……

师云:我爱和尚坦白。

XX法师:今天老师说的这个方法很好,以后可能便无此现象。我东参西学,必要时总过不了此关,根本不能入定,可是黄老师在此闭关,坐了这么久,没有这个现象。

师云:他年纪大,七十多岁了,生机衰微,如果他生机充满时,他会如何还是待考。

XX法师:为了这个,我不知叩了多少头,但他们就不讲,苦恼得很。也许他们自己也没办法,只是讳言掩饰。这法子老师从前说过,也觉得对。但并不重视,以为如此随便简单,哪有此事!就没有彻底实行,以后老师讲这种方法真需要仪式隆重,煞有介事,才可以增加信心。

师云:关于你第一个疑问,男女双修是帮助法,方便法,不去管它,不要去问,这是为多欲重欲众生,谋此一方便法门,不足为训。这个对出家人存而不论。你只要记住《楞严经》这句话:“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就是了。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鲁-刘居士


鲁居士:我在这几年的学佛方面,把握一个空相,一直搞到今天。对于怎样修行也不清楚。如何还要修行也不清楚。这次讲过后,同时听了杨管老和黄老先生的情形,我今天在您骂后,我懂了如何修为,我懂了。平常自认为悟后起修的“悟”是假悟,不是真悟,后面还有一个真悟大悟。所谓电光石火,那是假的,不要把这当真悟,要叫你根据这个起修。第二步工作,一面做功德。不力行功德来培养是不行的,我自己检讨,我有什么功德?我只有尽己能力,无论关于佛教或世法,有人找到我,只要力量做得到,没有不做的。第三步为持戒(这个持戒不是指忍辱、精进……而是专指淫戒),去年老师也和我们两个谈过,并且有几个方法我试过,蛮好,但最后还是不行。自今而后,要特别警惕自己,这是要事。

我已花甲之年,还如此不长进,真该受老师的骂。今天老师大发脾气,我感动得躲在屋角里去哭,尤其看见老师对小和尚如此用心,更感激,因为他是我带来的,我希望为佛教界造就一个得道大士。

师云:是!是!(师说“是”时,自己已悲泪盈眶,为和尚而感慨。)和尚应该体会鲁居士一番苦心。而且你要记得我两句话,好好参,“只恐不是玉,是玉也大奇”。

鲁居士:再者,从此继续不断用功,保持清净下去。我这样说来几层。要同时并进,不是一层层的。我这理论,乃因黄老先生年长我十几岁,现在七十多岁,他应比我老得多,而他能一坐几个钟头,气脉发动,引起生机,我怎不行?第一、持戒不谨严。第二、未能继续长久习坐。我可继续不断试试瞧!当然我业力重,可能要时间长一点,慢慢来,修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

鲁居士:今天早上第一堂坐得很舒服,下午一堂也坐得很好。平常下午坐总差,今天下午一上座精神又好,他们下座后,我继续坐下去,觉得精神清爽很好。气脉上虽然没有其他什么,但身心愉快。好,其他我不要罗唆什么。

师云:对!简明扼要,有意义,好似做文章一样。

刘女士:我打个比方,我就像初学游泳的人,我这几天的情形,也可说是这五年皆如此。当初把我拉下水,老师告诉我怎么动手动脚,居然可漂起来,自己很得意,说我会游泳了。可是离开老师之后,怎么游几步路就不成了。这回我回来要找个不沉的东西,是否可漂起来不会掉下去。老师说我会游,我说我不会游,前四天就争这个问题。我说我真不会游,老师说你已经会游了。争到昨天,杨管老扔个救生圈给我,但救生圈扔过头了一点,我够不着。诸位同参说你是自由式、蛙式、蝴蝶式;我说快沉下去了。那时我预备干脆没顶了,那时我真想就不管了。我对老师向不赞叹,老师旁的不说,反正把我给摸清楚了,三脚两脚就把我一顿骂,一顿说,服服帖帖的。我现在的感觉,不管他见地也好,功夫也好,就像浮在水面上。诸位会游泳的人,我就是这么个比方。现在我四肢躺在水上,觉得以前枉用功,啊!就是这么回事。这是个初步的比方。

昨天老师告诉我的,现在我把我所见的表达出来,就是我刚才说的,我实在是会游的。初生婴儿放在水中不会沉溺,就是人乱动,所以淹死人。是我们乱动动出来的。我就是好乱动,同时又贪自由式、蛙式、蝴蝶式,一概都学。到要没顶时,一式都用不上,只有喊救命的份了。昨天老老实实的,很听话的,专门一式来做。

坐的情形--不谈见地,只谈功夫了。当时不是如梦如幻,就像人,我这人很不会喝酒,三杯就醉,昨天那情形像喝了一杯半,舒服,舒服极了,暖洋洋的,周身一点力气都没有了。但积习难除,我本想这样坐一夜,但我有个毛病,害怕;另一个毛病又怕费电,我总得关灯躺下,但这一动念就想到我得要刷牙、洗脸。虽然如此,在这一路做这些事时,人就好像躺泡在日本的澡堂中,不由你有杂念,但也不是完全无念。还是知道下地、打水、刷牙、上厕所。只有一个感觉,摸什么东西摸不着,拿什么东西拿不稳。所以很仔细地,我就慢慢慢慢地,怕吵醒大家。再把那个提起来,要好好保持一夜,不睡都可以,但结果还没想好就睡着了,一觉到天亮。

早上醒后,由小腹以下直到足趾是暖的,软的、酥的,足趾缝都在冒气。所以今天起很晚,在床上留恋,舒服,这景象好极了。老师昨天告诉我,想法把它引起,化……若不是为上堂,不听见摇铃,真不想起床。那时要是谁来敲门,我想跟老师请假,能否饶我一天,我预备如此睡一天。我不能谈见地、功夫,一谈我就要哭。今天情形不同。从昨晚起我就止不住发自心中的喜欢,看见什么人都可爱,一切风景都美丽,连我那屋中的臭味都挺不错,觉得世上一切都可爱。

师云:听!听!定境的功用,由定生乐。但仍非“吧”的一声的见道边事。

刘女士:世上一切安详愉快,非常的乐观,人生可爱极了,人世值得留恋极了,这一天都在这中间。这东西提起就在那儿,放下也没跑多远,原来就这么稀松平常。从早到此时,身上不停地冒汗,整个指节发胀,手指缝好像在蒸馒头,发气一样,心平气和。说话时跟旁人聊天时,都在说,但说时提起来,搁在那儿,心中觉得非常妥贴,安得很,这回大概是真的了,恐怕就是这么回事了。我问老师,老师说信就信到底了,回去就这么下去,回去就这功夫做下去,再按今天所说的,一点点做下去。

师云:我叫你功夫照此做下去,但须注意:“枯木崖前差路多,行人到此尽蹉跎。”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王孙夏陆沈


王居士:……老师昨天特别骂我们骄慢,我个人在内,过去都是自命不凡,很骄慢的。我来此天天拜佛,从前我不肯如此做,现觉拜佛一念澄清,说不出的一种感觉,我别无感应……但觉心里一念澄清,无上妙用,无上的道理。

孙教官:先补充昨天报告,昨天我漏掉一点。老实讲,自己的经过就是平平淡淡。

我现在自己正在此中,但中间断了,有大波折便断了,只是断时少,保持平平常常的心境时多。今天老师说梦境能自主,这点我现在有点退步了,很惭愧,这在我上半年还能做到,自己能改换梦境,恶劣境时能改换之,下半年便不行了,这是退步,这是补充的两点。

今年和去年参加两次打七。去年是师父领进门,今年是修行在个人。这是两年打七最主要的不同点。

夏医官:第一、在日常生活中我还是用止观的方法。第二、关于老师说持戒的问题,我听了,非常注意这个事情。我是学医的,在西医并不注重此事,事实上,此事与心理大有关系,甚至会影响神经衰弱,对生理的影响更不用说了。我这几年上这个当可大了,从此修为时确确实实地下功夫。一般都怕谈此事,关于遗精的事,确实最重要,此乃我个人的经验。三年前我已注意此问题,尤其是亲身经过好几次挫败。正在打坐好的时候又失败了。我觉得与节气有关,到某个时候甚佳。无形中阳气来,坐上一会儿,腿就发软,呼吸可以停止两三分钟,一直好,好到最多一个星期、十天的样子。这时大约已经是两、三个月没有房事了,忽然阳气来了,来后那几天我也知道要净化,老师也教我化法。但不行,功夫差,也没这时间。性欲日夜强,最后总是屈服了。事过之后,心里就想这没关系,这一点点有什么关系嘛,从前还不是天天有房事。结果晚上盘腿时就怪了,两膝盖头硬了,第二天就吃得多,精神可好一点。以前我就请示过老师,老师说对嘛!身体就亏了,所以拚命地吃,有点自然补充的作用。此理很合逻辑。并且这事与二十四节气有关;请大家有时候体会一下这事。老师教的方法要多去修,要使自己尽量出汗,依我个人的经验,老师教的金刚拳最有效,化得最快,这是第二个感想与报告。

再说:我听了老师的佛学,老师智慧太高,一讲讲不完时就留下了。不但是科学的、宗教的、哲学的,听了才知道这个生理的大秘密,都在其中。现在一般西医都还摸不到头,起码还差很远;中医说得很抽象;我把中医的东西看了一下子,中医之高处,也是从禅定这方面来的,已是最高的了。为人类之健康起见,使一般人能得到益处,希望诸位智慧比我高的同参,你们写点东西,把它发扬出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会得到好处。这是我报告的三点。

师云:你这个问题,愿力对的。但是等待吧!等到机缘来时,集中一批科学家来研究。当然我已有方案在那儿,但我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把每一门科学都深入、集中。将来再说。

你本人气质太虚,所以你脑力不够,定力不够,身体也不好,假身体。所以你走路脚跟不踮地,做事情也是脚跟不踮地,我懒得再要求你。夜里我叫孙教官把那个气功的办法转教给你,你好好做。气不够,还要补气,只修那个九节佛风、宝瓶气还不够,还是我后来教他那个方法,那么叫他转教给你。把气好好补起,脑力、定力一切会好起来,气充足了,运气也会好,你想发财。喔!做气功不是迷信,一个人气充足了运气就会好起来,财源就会发了,财气财气、财也来,气也来。你会看相的,你看那个不得志的人,你看那个生意失败的人,一看气色就知道了。你看要去借钱的人,连话也讲不出来,告诉你,就是气瘪了的样子。

陆君:来这儿以后,我自己要起个疑情都起不来。打坐的情形,我的腿是最疼,最丢人的,但这几天勉强熬下来,情况稍有改变。第一、直到今天上午以前,我这个脸上的肉绷得很紧,事实上并没有真的绷,但我觉得很难受。上午之后,整个脸部肌肉就松下来了,这是第一个进步的地方。

第二个呢,照我平常的习气,别人打我一拳头,我不见得还手,而且很可能面不改色笑一笑,但我心里会想:你算什么东西?我要整你的话,你就跑不掉。可是在今天这个情况,有点改变,本来平常别人一向对我的批评,我都以为是对我的误会,我从未想到自己是真正有错失。今天承蒙萧先生很热心告诉我,个性强,要学得祥和一点。假如在上山之前他说这话,我表面一定会说嘿嘿嘿,是的是的,但在内心就会说,你根本就不晓得。可是今天不同了,心想我气质上未表露出这种暴戾之气的话,别人又提这话干什么,可见得是我有问题。还有,我摆桌子时,我向老总学会摆桌子的方法,规规矩矩做事,在以往来说,我是不屑一看的。

第三、我这次发现自己有一个真正的“我慢”,可说在座各位没有哪一位的“我慢”像我这样高的。为什么?我一向这样想:“我是不会有我慢的。”今天发觉“我是不会有我慢的”就是一个最大的我慢。

师云:对。不从心理行为上起修,怎可叫修行?

陆君:所以我感到这次虽未真能明心见性,所得到的利益也比不上各位。但我想我这一辈子有这几点的话,已经相当的受用了。

沈教官:我每次打坐时,前面假想一样东西,从昨天起,我假想一个菩萨。菩萨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反正有个印象摆着。坐了以后,全身摇动,摇后我就怕了,老师教我念“南无阿弥陀佛”,我就念。念南无阿弥陀佛后,就由左右摇变成直的摇动,整个腰软下来,摇了半天,我还是南无阿弥陀佛念了。而且眼睛瞪得好大,精神特别好,那个劲就好像要杀人一样,全身胀,好难过。胀后就舒服了,我就睡下去。今天我观想南无阿弥陀佛。

师云:你就照这样观想,这样念佛好了。只怕不能一诚到底。

沈教官:我就观着,坐坐……当然我腿是很酸,确实很酸,老师要我不理他痛,下个决心不理他。坐坐还是要摇动。大概这时候老师处处地方注意我了,放松放松,呼一口气,整个后半身跟上半身好像离开一样,感觉还是有痛,但不想到这个地方,就不感到痛,想到痛就愈想愈痛,我就咬紧牙根,咬过去也蛮舒服。下坐时我不想下去,坐着也可以,就这么坐下去。

师云:你念南无阿弥陀佛时,有没有其他杂念?

沈教官:我假想灵光。

师云:不是,杂念。

沈教官:我没有什么念。我不是想菩萨就是想光,其他杂念没有。

师云:清净吗?

沈教官:清净,有时痛就是痛得烦燥,确实有点难受。

师云:你们注意,沈教官的观念对不对?老修行们,分神帮助他好好念佛。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萧黄杨


萧先生:从昨天下午起,燥气逐渐消除,到今天上午,大体来说,燥气消至自己所满意的阶段。因为这几个月以来,一直就被燥气捆缚住了,用尽方法消不了。到今天上午才把它消下去,其他的妄想业力也慢慢地松下来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这一年来最大苦事非见地,而是定不住,没办法,经过今天上午以后,我相信今后慢慢地定得住了。

第三点,关于了生死之念,我在上次七会就有这个决心,但始终没办法,没真正地朝这方向努力。这个七会以后,此念更急,同时也正式立了成佛之志。

第四点,本在此七会之前期,始终想到打七非常的麻烦,人力、财力,尤其老师的劳力,我自己又没有力量,麻烦太多了,不好意思的,我想这七会应是最后一个七会了。以后这事不搞了,搞不成的。现在看今天这个情形似乎又动了念了,这种样子到了今年年底再讲。这表示自己对这问题的深意,完了。

黄老居士:对于修为的报告可分两点:第一点是戒定慧。第二点是色身变化。

我自己入关以后已经两年,我拿自己来检讨一下,我对老师开示的情形,好像是很相应,但我现在晓得,我一切尺度,没有赶上,因为这个所有的,不及老师所说的那种尺度,现在是差得很远,是什么理由呢?我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形呢?我开始时听说过很多人都在关中看大藏经,我刚入关时也想看一点。末了,老师和杨管老就说在关里不是看经的时候,应该是做功夫的时候。于是我整个经都没看。

第一年,我专精坐禅,坐禅的时候我就想入定,开始时我就尽最大的努力。第一年,差不多每天用十分之八的时间坐禅,其余的时间做一点净土的功课,念念经。第一年下来,成绩平平,也不晓得什么理由,大概这是大家所说的业障。但是我个性强,不相信有什么业障,业本由心造,我自己若是决心想变,不会有业障。当时进步很慢,但是色身上确实有一点的变化。

我过去本来是修密宗,修密宗就是修拙火,我修了好久了,拙火依然没有上来。进关后大约二、三个月,这个可能不是拙火,因为照《大乘要道密集》上说,拙火有好几种,有一种一定由海底上来,也有一种散开的拙火。我那所起的发热感,是散开的,但一坐下来热得不得了。固然是由下面,但不是一定由海底上来,大概就是丹田这部热得厉害。就报告老师,老师说这也是一种轻微拙火的前兆,能好好地保持它就好了,或者稍吃一些补药,协助拙火。厉害得很,几个月后,天气渐热,我一吃点东西以后,居然引起。这不能说心脏病,但与心脏有关,以后心跳得厉害,并且会头晕。这也许是业障。于是就把这件事情稍微停一点,这种热就慢慢没有了。

第二个我看了天台宗止观中修四禅定的法子,我能办得到的事就是呼吸。我末了把肺部的呼吸停了,就是用丹田肚脐这里呼吸,这是第一件。第二件我就想停止消化。可能到了直肠二肠三肠有一个脉可以停,我那里真的想停止脉,用了很多功夫不能够停。但六脉非常慢,我自己把手拿来这个样子(手势---编者),都不知道了,不过当然不能停,脉动得很慢。头一年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形。但是坐的时间总不能多,顶多坐到两个钟头。到了第一年年底时,有一天,大概已经进步到坐三个钟头了。但是总不能定,我知道本来是定,没有不定的,但是我想来一个大定,始终办不到。到第二年,我打坐时间少了一点,我就稍微看一些经典。每天约坐六个小时。生理上的变化,在第一年下半年倒有一个事,也许这是很好的事,就是老师刚才所说的马阴藏相。马阴藏相确有此现象,但这是很怪的事。大家注意,因为我已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两、三个月完了之后,它又恢复过来了,也许是我体力衰弱,或者不知原理,这是第二个变化。另外还有个色身的变化,就是皮肤痒,痒得好厉害。开头没长东西,就是里头痒。西医说是过敏,吃了很多药,也不能见效。到了第二年,痒的时候又不一样了,就长出来了,一身都是,尤其最厉害的就是腿跟腰部。到现在都没好,这是身上的变化。

第二个那天讲戒定慧的问题,我因岁数很大,持戒很严,但是戒和慧总不能够大发展,也不能定,也许因我年龄关系,精力不够之故。这个慧也不能说没有智慧,差不多在我未入关前许多不了解的教理,现在这两年之中都了解了。同时唐宋时各宗师等的各种语录都稍稍看了看,大概他们的情形我都能了解。所以理上我现在差不多可以得十之六、七,不过事上实证,我现在还不可能。关于六祖这个公案我参透了,我心里很高兴。这件事,过去我只晓得元(初)关住空,重关守有。且到元(初)关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到重关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我还是透不过来,对这件事无法领略。到了这回,就是昨天我所说参到六祖公案时我现在很了解了。因为过去都是偏于一面,修空时偏于空,修有时偏于有。其实这一件事,空有一样。空对,有也是对;空错,有也是错。因这事本来不能有所偏。所以老师常说,你还是偏一面。我那时对“偏一面”这句话还是不大了解,现在我是了解了。

这一件事一面不能彻底,不能算是悟。空有都是对的,空有都是不对的。所以在理上这个“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固然是空,但有个妙有在里头。到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那个什么是妙有,那个真空也在里面。因此我可把元关跟重关二边拖个联系,如果这种联系可以拖得到的话,那么就是过去我们所知道维摩居士所说的“辩才无碍”,这个时候,当然辩才无碍,你说这个对也对,说不对也可以。这件事我现在可以打穿了,心中很得安慰。

现在已是第三年了,本来这时应该叫“末后句”,以后懂了末后句,就是破牢关,对“末后句”此事我现在还不大能了解,为什么缘故呢?因为从语录上看,百丈第二次参马祖时,百丈聋了三天,他说这个就是一种末后句。还有就是对于德山托钵到法堂这件事也可能是末后句。

再补充一下,过去对戒定慧这件事,在入关时很希望老师多给我指示。但是老师忙得不得了,这一向大家都知道,一切的事都是我自己摸,究竟我这种摸对不对,我自己都不敢想,只是把语录拿来读,念过一下,大概了解了六、七成。我再重复,末后句这事就是通身是口,如何道得?这是我由语录上看的一个,这当然不是我的本事。老师能给我一个加庇,使我这种地方,给我钳锤,也像百丈一样,使我耳聋三天,我才有希望。谢谢老师。

师云:黄老先生请坐……我做总评,你们三位说完了来。

杨管老:我今天没什么话说,老师今天指示修为的这个问题,从来我功夫次第上不注意这件事,八年来我都不在这上面。因我擒贼擒王,只求明心见性。现在承老师印可,我已有所入。应该走修“定”的功夫了,今天的指示,就是在习定的地方下功夫。以后要看习定功夫的程度如何,如果定了,身体的变化自然而然对了。一个人走向功夫方面着手,功夫对了,知见方面也可以进步。不过我始终是走知见的路,而不向功夫上做。现在第二步也应走有的方向,就是做定功。我并不希求做得气住脉停了,只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概不住,任其自然,顺其自然。在定功上,过去不注意的,希望在功夫上让它能沉得下去,放得下去,定下去。能得三昧定否?让它自然,我不希求。这是我个人的态度。

第二点、就是黄老师所讲的,我在此要做个补充、提醒。因为老师前天已经说过,前头是无、空,后头是有,但是有是有过了,还要注意没有,这一点就是说本来无,后头是有。唉!那么如果这样翻过来呢,六祖的第一偈子,还是开悟的,假使不开悟的话,五祖这个法不会传给他。昨天我没答复你,今天我答复你。不过还是要经老师认可的。我们俩要驳一驳,在功夫上要驳一驳。

师云:现在我们做一个批评结论,这个结论大家诸位讲的差不多,每一位都有了答复。现在要做他们三位大士(老师戏称---编者)的结论。萧先生今天用功的情形我是知道的,姑且不说他了。其次黄老所报告的这个情形应该吃棒,要吃五百棒,可惜他年纪大了,吃不起棒。(一笑)

黄老居士:记一下账,记一下账。

萧先生:我替你代挨了。

师云:第一点、黄老居士讲初关重关这些情形,知见上都对,差不多。但一直忘记了一个东西,我要你求证,不要你搞禅宗这个东西。你都晓得,人家标榜我为禅宗,我有时也标榜禅宗。可是同我往返那么多年,你经常听到我说,我对于宗下公案那么熟,《指月录》那么熟,这些什么语录那么熟,我现在丢得光光,大如明朝一个法师所说的味道:“老去叫人唯读易,年来下座不参禅。”什么道理呢?由平平易易,稳稳当当的路子走,要求证。

你知见说是自己对了,你自加上冬瓜狮子印,刻起放在关房里,自己乱印证,又到重关,又到了哪一关了,其实还坐在关房里,哪一关都没有到。知见上到了,妙有应用没有到。用功呢,非常执著,拿这个执著法来用功,又不活泼。参禅呢,非常大胆,做了许多的假定,这便是不该,很不该。话虽如此,值得赞叹的,七十多岁的老人,这样下来用功。你们认为闭关很舒服吗?你们来搞搞看,不舒服的。这么活活泼泼的一个老人,硬来闭关,叫它个名称“闭关”,被关起来,这个并不自由。他老头子一诺千金,自己总算闭下来。现在快了,现在他晓得计算时日,晓得马上就要出关了,晓得打算出关的主意了,快了。但是功用见地是配合如一的,没有到。妙有不是这个道理,他们两个同杨管老今天都犯了这个错误。今天我有一堂法专为他们三大士讲的。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可是不准录音,不准记,你们也不留意。这就是说你们信心不够,什么道理不够呢?我把修为的经验告诉你,不会错,照那个样子呆板一点来,单提一念,叫你观想一个东西自有妙用,就是要你们反省,大反省过去的。

萧先生:是这样做,是这样做。

师云:你是这样做,我没有批评你呀!我早知道啦。

萧先生:(笑)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师云:


师云:所以要你们注意单提一念,在理论上杨管老那个办法也对。把它空掉,还是这样下去再看看。但是中间有一点,这一点,他没有注意,没有听到,他想就凭这个见地就下去,慢得很,以为慢不要紧,非也,是反省不切!黄老同样的犯这个毛病,犯得很大,而且还有不同。老实讲,你闭关我同你见面比同杨居士见面还多呢,下半年这七、八个月是忙一点,天地良心。但是我今天告诉你,我少来看你,便是无形中给你的棒,就是你不听话,七十多岁……

黄居士:我肚子很饿,软饭给我吃得很舒服。

师云:不行,不行,如果要这样办,我也只好由你。事实我很诚恳告诉你不行,你要信我的,不信我的只好由你去。因为我发现你今年有点自以为是。你年纪很大了,我不好抓破面皮来,只好给你软棒吃。告诉你,不会错。否则你就是说,干脆就是不信我,不信我,我有什么办法呢?只好给你软棒吃。怎么样?那你搞吧!就这么搞个三年出关差不多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希望你两位注意,假定像黄老,凭他这个样子三年出关,在当今之世,足为第一流禅学大师,没有问题,不但国内,就在国外,以他的英语,讲禅宗都没有问题。

他经常讲,他为我做敲门砖。这是个愿望,他这个人也真是诚恳诚心的,真心为了我,他出关以后要出国弘法,为我做敲门砖。做开路先锋。这些意思我都非常感谢,但是你始终不了解,我懒呀,懒得很!天堂都不想去,哪里肯去喝洋苦水。中国人,自己家里的孩子都教不好,哪有工夫管他们。我之希望人家成功没有别的,我都是为别人。我只希望你成功。跟你俩说笑,说给你求个证明,实际上希望你成功,所以,告诉人家的话,都是诚诚恳恳,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如果不听的话,只好就说“行!行!”“对!对!对!”,我只有用这办法,用老油条的办法。所以希望你也要恳切,接受我所告诉你应该怎么样修,不会错,否则就成了问题。所以这一点,你们今天辜负了我一番好话。

不过明天再来,自有道理,你们理没有搞清。但是我所希望的,刚才我提了孙教官的话给大家做参考。同时大家都要注意,没有什么,一句话,我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不会错。人要有上当的精神,上上当看,听他这话办办看。可是老先生,我几次发现你并不听话,你这样有个道理的,所以我上堂开始骂骄慢,包括你在中间都骂了。年龄的骄慢!你想无论如何我都还可以当你的祖父呢!虽然你没有这个心,潜意识上会有这个东西,所以在经论上就说骄慢这个东西,是无始以来的,所以你不听话。年轻人我又骂他太听话了,我也讨厌,我说东就东,说西就西,变成一点个性都没有,一点智慧都透不出来,我也讨厌,学禅也不是这一类人。调皮而诚恳,怀疑而恭敬,求证为自己才对。

所以,我希望你注意,不妨拿今天的事稍稍想一下,今天我有一堂话怎么讲,而且讲修为的过程,中间有一点是怎么讲意生身的,非常重要。只要呆板上当试试看,方法用不上路,可以问我,应该怎么办,我会有办法告诉你怎么办,这个样子才对的。这是一个话头一个疑案,希望你这样做。假使真正依照我所讲的,那我可以保证,拍拍胸口,这两年多来的还不止于此,还有更大的成就。依我的想像,我的想像有经验的,不会错。

因此,这一点希望你还要放下,放下再来,来得及,快一点。这个事情佛经上说的话没有问题,不会错,有人七天都证大果位,否则佛就是打了妄语。七天就证果的都有,太多了。所以今天到此为止,不必多辩,不必多想。诚恳、忏悔,是我所希望的。至于接受我所说的,只限这七天之内,过后,大家老朋友,不算数。散会。

师云:变化气质,在佛学的术语就是去障碍。大家都晓得,佛所指出来有两个障:烦恼障与所知障。看了大家都以为懂了。什么叫烦恼障?什么叫所知障?大家有切实的体会过吗?恐怕很少。都以为人生遭遇痛苦,谓之烦恼障。这都不合理。理就是事上明出来的。

痛苦、恶事固然是烦恼,须知善事也是烦恼;贫穷是烦恼,富贵也是烦恼;失意是烦恼,得意也是烦恼。妄想不净,即是烦恼。什么叫所知障?世间的一切知识是所知障;知道了佛学的道理,出世法,在未证道前,更是所知障。

学道的人,对于世上每一句话,每一种学问,都要拿它在自己身心上打了一个转,切实体验它,把它融化了、理解了,这个才是真知见,也才是功用。大家都没有反省,都是拿自己来看这个知见,知见是知见,我是我,配合不起来的,必须见地与功用合一才对。对这些,你们都不知道,知道的也不深刻,不深入去体究。烦恼障与所知障,处处障碍你,此二障形成习气,很不容易解脱。

我们粗的习气容易检察,细的习气最难检察得出来的,乃至于说十地菩萨习气还没有断;等妙二觉菩萨,在金刚喻定中,断最后一品无明,细的习气才能净尽。这些话都不要轻易地听过去,至少你要晓得我这个朋友不错的。孔子讲友直、友谅、友多闻。我这个朋友对你讲直话;也非常替人着想、原谅人的;同时,在知识学问上,也不太浮浅,足可替你解决疑问。但还不是“不请之友”(经称:菩萨常为众生不请之友---编者)。至少有时候肯跟你说直话,这是很难得的喔!也许我死了,你想再找这样一块活宝开开心,还不大容易找呢!所以这样一个直道而行的朋友,多留意留意他的话,不会错的。我做学问啊,每一句话切实体会它,没有体会过来的话我不说。

刘女士以后千万要改,你的一身习气,病根在哪里呢?还是太好胜,受人恭维惯了的自信。同时,文字、思想是最大的障碍,所以学者文人很不容易成道的,不如一个无知无识的老太婆。从佛法立场看文字,称为慧业,这个慧业不是般若那个慧,文人学者慧业重得很的,比什么都重。男女之爱这些业重啊!呵!你不晓得文人慧业之重啊,那不得了。所以大丈夫,提得起,放得下。譬如这个打七中间,我叫你好好整理这个记录,很有意义的,但是你真正说拿七天来整理,我又不干了,我这个人兴趣主义者,这种事情啊,留之误人,不留也罢了。天地间随时随地有人讲的,何必要我来罗唆,还是你自己用功要紧。

现在我是对你这个机,恰恰我碰到你这个事情了,指出你这个业障与病根所在,好好地告诉你,要痛彻地改。这个很难的,此之所以我叫你要用道家的办法,这个道家并不是那个转河车、修道的道家,而是指老庄。你多去体会老庄的道理,或者多看子书,就可以懂这个道理。

我是阔也阔过,穷也穷过,饿饭也饿过,玩也玩过,独立孤峰也经历过,人生的境遇究竟如何,都把它体会过,就是那么一回事。除死无大事,讨饭到了头,有什么了不起。举天下的毁誉,在所不计,只要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有顶天立地的志气,这才是道,是真道的话。

在这七天当中,我们所以要上山来,是为求道,为明心见性。这个目标确定了,念念只向这个路上走去,假如七天以内能够做到这样,是大英雄、大豪杰、大丈夫;即使不能做到,在这七天当中,也不能马虎,至少要做到这个程度,这是起码的要求。并不是说七天之后,下山去就可以马虎。若是大家做不到这样,那也只好由你去了。

所以佛家有一句话:“出家如初,成佛有余。”这是讲那个人一念真心出家的时候,那个诚恳的决心,没得话讲。出家人一辈子修持都像开始出家的那一下子的精诚的话,那他就成佛有余了。《华严经》也有“菩萨初发心时, 即成正等正觉”的道理。“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刘女士要检起来,不管它一天半天,乃至还有一秒钟,你要检起初心来。正月初一从美国赶回来,第二天上山,那个诚恳追求的心情,要保持下去,人不能姑息自己,一姑息就完了。不但她一人如此,大家都要警觉,一切道理大家都要自己警觉反省。

我能够体会到什么呢?我就是肯遍学一切法。你说你文章好,好!我就搞搞文章,搞到差不多也会了,又把它丢掉了。反正你说这一套你会,我也必须要会一点。你说你科学了不起吗?虽然我不是科学家,但你那个常识我也要摸一点,知道了,就丢掉。但不能不知,要知而能舍,才可学佛学道。但是我有一个专门深入,锲而不舍的,那就是我必须要如何证道。就是这个事,其余的那些都是花花朵朵,不足挂齿。文人慧业虽然不是好事,但也不能不知啊!“佛能通一切智,彻万法源。”千万不能够抱到头陀心情,只求自度而已。修持的方法上呢?要走方便多门,归元不二的路子。先抓到一个来求证,这是初修的方法,等到一通百通,大事了毕就好了。

至于差别智呢?所以佛家又说这个话了:“根本智易得,差别智难求。”见道以后,要能够彻万法之源,能够赴应每一众生的机缘,这个就非要广博不可了,这是差别智。所以善财童子见道以后,还“烟水南巡五十三参”,参学更多的大善知识,这些大菩萨有各种的法门,他就学习各种的法门,以求融会贯通。最后进入弥勒楼阁,善财童子先在外面转来转去,转不进去,没有办法,没得门嘛!进不去。回头一看,弥勒菩萨站在后面:“善男子,你要进去?”“是啊!”弥勒弹指之间,楼阁开了,进去了以后,哈!重重无尽,楼上套楼,阁中套阁,房子里头套房子。

没有进门以前无门可入,进了门,又发觉重重无尽,深啊!深了又深啊,迷了又迷啊,庄严了又庄严,美妙了又美妙,穷之不尽啦,但其中却头头是道,门门相通。然后再回到他本师那里,大智成就的文殊菩萨身边,也就是根本智的那个地方,还是回到一念不生,了无可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本地。然后,从普贤菩萨发大愿心,广度众生,永无穷尽。十方一切佛菩萨,皆依般若智慧和宏愿的成就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后华严会上,所有的菩萨异口同声,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这么一个组织。所以,大家要赶紧求得根本智,根本智透彻了,差别智其实也容易得很,一望而知,一学就会。这个不是理论,配合经验告诉你们。所以学佛啊,真正愿力坚定,那有什么难处啊!

如果像他---和尚说的一样,那么我们现在人比古人行啊,笑话!在三藏十二部经典里有多少记载,有人言下顿悟,得法性住;有七天证大阿罗汉;至于菩萨呢?你查查佛经看,那更不要说了,有些菩萨,话都没有说,就成功了,那更快。古人也是人,现在人也是人,人哪里还分古今呢?说什么人心不古啊!这种话都是没得智慧,没有愿心的话,我们跟着世法上只好那么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啊!其实,人的智慧无古今,都是一样的,就是看你有没有毅力决心。一念专精,无事不办。

现在人有一个毛病,只是习气大一点就是,比古人更偷懒,这是真的。因为物质文明进步了以后,人爱贪图物质依报的享受,依报的享受大了,自己顶天立地的精神、法性身的正报,反是萎缩了。若说现在人心更坏,从前人好,也不见得。你看现在人做慈善事业不要别人讲劝呢!个个都是喜欢做。以前农业社会悭吝啊,钱赚得辛苦啊,所以能够做社会慈善事业的人,能够做一点善事的人还是很少,因为经济不充裕啊。现在的人,你看是怎样呢?社会慈善事业,大家普遍在做,你没有看到做好事吧!报纸一登,到处都来了,一样的,人心无今古。

你看我喜欢提倡古道,喜欢讲这些陈年老醋,但是我也喜欢今啊。道理是要体会,有些是要智慧去探寻它,要参出来,要深刻,不要肤浅。什么事情啊,半面一看,就以为自己懂了。要深入,深入,把身心投进去了才行。做学问都必须这样,何况求道。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王同学


(此时,王同学正在座上,气机发动,又自动打起拳来,有如密宗金刚亥母拳路。他并未学过,都是自然而来的。)

师对王同学说:王XX!停住它!你们知道他这是何故吗?心念一空,气机慢慢自己发动了。因他见理不明,自己不能完全做主。假如外面传神拳的人,就由此变成外道法门,何以如此呢?他不知性命之理,灵知之性被自心迷了,久而久之入魔境去矣。那么为什么你们有此现象,我就让你们搞呢?这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告诉了你们原理,只要中心有主,可以自由做主,就可暂时玩一下,有助色身的健康。普通学这一套的人哪,不能自由做主,等身上这一股力量跑完了,静下来时,人也是半迷糊的状态,那就不可以。

学佛的人,要注意听啊,见地功用,缺一不可。功用就是功勋,打坐禅定都是功勋边事。功勋见地都须要配合的啊,这是修学佛法的一大原则。何以说呢?佛在显教经论上没有这样有系统、有条理地给你说明白,它是散置在各处的。因为佛经是当时讨论的对话记录,要注意听啊,不要贪图静境啊!这个时候很要紧,不管程度深浅的,都要注意听啊!

在密教呢?它又着相于修法的功用,太着相了,而整个修为的次序,又没有条理化、系统化地坦然说清楚。也许是诸佛菩萨有意留此一法门,要你自己的智慧去参透,自己去融会贯通。所以禅宗初见道时叫做破初参,得见性空。在经教上呢,这个时机也叫做得法眼净,比较能够看清楚正法的真谛了。

依此再深入,大而言之,也就是菩萨得无生法忍。无生,就是一念不生全体现了。所谓忍,就有切断的意思。如何是无生法忍呢?是身心皆忘,身体的感受、知觉一切皆忘,身心皆空,等于这位法师所引用道家的话:“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只有这么形容它了。无生法忍,是拿教理的名词讲;禅宗门下,就叫破初关,后来也叫做破初参。破初参是后世的话,因为抱到一个话头在参,把这个话头参破了,得到这个境界,所以叫做破初参。但是有些禅和子,把话头参破了,已经悟到那个理,功用却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所以仍旧不能说他已经破了初关,这是个大关键。要真正达到这个实际理地,参也参破了,见地功用都到了,才是真正的破初关。

破初关的功用如何呢?就是四禅八定的初禅二禅之间。怎么样说只在初禅二禅之间呢?此时见地上只是见到空性的一面,功用上就是心一境性,定生喜乐的境界。

喜乐发起以前,有两个可能的趋势。哎呀!其中的岔路,细微末节,我还懒得讲呢!一时想不起来了,此时没有这个机呀!我就想不起要讲什么了。给你们讲实话,因为我说话的时候,心中没得准备,没得事,空空洞洞的。今天讲完了,又觉得明天就没有什么可讲的。到明天,又有一个人进步了,他的功用见解需要再加剖析了,那我的话又来了。总之,一切无心的好,有心处之,就变成世间知见,那就有穷尽了。无心而处,应机施教,随因缘而说,理无穷尽,话无穷尽。因此,你们心念之间,一举一动,一思一想,一个情绪的闹动,大概我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这并不是神通,只是慧力而已。因为众生有意,而我无心,有意入无心之中,所以就反映得清清楚楚。这话不是我说的,你们看《大智度论》等经教上都有。

刚才王XX的抖动,就是身上气机勃发。气机勃发不是气脉动,也不是拙火。等这个状况过了,还有好几个阶段,慢慢浑身软化了,毫无力量,如醉如痴。也许有人软一两天,三四天,七八天,不一定,也许一刹那之间过了,然后才得真正的气脉畅通而定,定生喜乐,可以得心一境性。定心坚固,可以达到气住,还不到脉住。

此时最容易贪着定境。要想翻身呢?难喽!怎么难呢?正如憨山大师所说:“荆棘丛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一个立心修持的人,要在烦恼丛中,想要求得一念空相,还算容易,并不难。但在清净事中要你转身就很难了。所以维摩经说菩萨看二乘入定,如地狱一样,就是这个道理。要想由空而见有,也不容易。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