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检查学佛动机,佛法是否融入到你心中?

检查学佛动机,佛法是否融入到你心中?


佛教不是信仰就够了,佛法的重点是明了取舍的智慧,知道应该断除的是烦恼,也知道对治的方法。或许就是因为佛法强调身体力行,要对治烦恼,所以大部分的人会觉得满困难的。

  反观其他宗教会强调,只要有信心就足够了;但佛教并不这么认为,还要真正实修,以对治法来调伏烦恼,所以的确不是那么容易,因此在许多称为佛教徒的人当中,真正名符其实的有多少?可能并不多。

  我们身为佛弟子,佛法中的很多道理,例如慈悲、智慧,尤其大乘佛教的慈悲还是很广大的,要对一切虚空众生有慈悲,并且有伟大的菩萨六度法门,但是似乎并没有真正做到什么。有时反观ji 督教的朋友们,他们却做到了很多慈悲的事情。

  有些人会自诩为佛教徒,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但是徒有虚名和傲慢,不会带来任何利益,反而会有许多伤害。

  祖师们再三告诫我们实修的重要性,佛法不是一种学问,也不是标新立异的哲学理论,佛法是要用在我们的心性上,去修持和体验的。

  许多人长时间的听闻、思维佛法,现在我们应该反省一下,重新检查自己学佛的动机,看看佛法是否融入到自己的心中。

  仔细想想,到底佛教徒的问题和困难出在哪里呢?首先在于不知道如何做一个好人。因此,我觉得道次第的修学,首先提到思维「暇满人身」的难得,是有其深刻意义的。

  这里要讲一个故事,曾经有两个日本人聊天,其中一个人说道,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是两个字的忍辱,另外一个说是四个字的忍辱,日文当中的忍辱有两种说法,第一个人说真正的忍辱是两个字的忍辱,第二个人说不对,应该是四个字的忍辱,总之两个人因此吵起架来了。他们嘴上说谦让、安忍,但是行为却完全相反;有时,我们口说佛法,但却没有真正做到,不也是这样?

  所以,我们应该先从基本做起,首先要知道身为人、得到暇满人身的价值和责任是什么?不然就会像之前所说的「可惜」的事情之一:得到暇满人身,不用来学佛,却平凡的死去,实在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

  许多佛弟子接触学习佛法,却似乎把佛法当成了一种消遣和兴趣,为平淡的日子增添一些乐趣,而没有把佛法真正用在心上,实际地去修持。世界上的人口愈来愈多,不懂得珍惜自身价值的人,就像是被丢到世界上的一个垃圾,只是增加地球的负担,不仅如此,重点是糟蹋了自己生而为人的难得机会。

  很多人的一生,只是在模仿别人,过着他人的日子,从未想过自身的价值和责任。一个佛教徒,刚开始甚至不需要思维太多皈依、因果等高深的哲理,而应该踏实的从最基本的「人身难得」开始思维,思维经典中提到的八无暇、十圆满,或者就是静下来想一想身为人的珍贵价值。

  我想举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人作为例子,这个人他六、七岁时被授与了一位尊贵上师的名号,之后就离开了父母和幼年的玩伴,进入到一个非常严格和约束的环境中学习与成长。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在讲的是谁了吧!他具有尊贵上师的名号和责任,然而这些并非他刻意求得的,完全是意料之外。从此他肩负着沉重的责任,也无法再过一般孩子或一般人自由自在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想,也挺让人难过的。

  换个心念来想这整件事情,每当我坐在「噶玛巴」的法座上修法或授课的时候,都觉得对自己是一次提醒。提醒什么呢?并不是提醒「我是噶玛巴,我很了不起」,或者「我就是噶玛巴,是个大成就者,我过去生一定积聚了好多福德资粮,我满了不起的」,并非如此。而是提醒我「每个人都有机会,只要懂得珍惜和把握,都可以做出利益他人的事情,满足众生的愿求,能为世界的和平安乐,做出贡献」。

  其实我能做到的一点利他的事情,力量并非来自「噶玛巴」的名号,而是来自身而为「人」的一种潜能,这种能力你我都有。在「噶玛巴」名号的提醒和启发之下,我看到了自己的本分和责任。即使压力很大,忧心的事也多,但是让我看到了身为「人」的独特潜能和价值,因此,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发掘出自己独特的潜能和特质,好好地过一个有承担和价值的人生。

 在我们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很少有关于“众生相依”这个道理的宣传和教育,但事实上,如果离开他人,我们谁都无法生存,更不要说获得成功与幸福了。从大乘佛法的角度看,众生是我们获得成就不可或缺的助缘。而从金刚乘清净观的角度看,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因此,佛陀才不断教导我们要“视众生如佛”。

  然而,要真正做到“视众生如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起这个观点呢?这里有三个窍诀可以分享给大家:

  首先,要改掉一个坏习惯——观察他人的缺点。

  无始以来,由于无明、我执在作祟,我们看自己都是优点,看别人都是毛病。这个习惯对我们非常不利,会导致我们造作很多恶业、遭受很多痛苦。所以,我们现在要扭转这个坏习惯,慢慢学会多看他人的优点。一旦养成了这个好习惯,我们看到任何人都会感觉亲切、欢喜。如果总是能看到他人的优点,不仅我们自己眼中的世界会变得美好,他人也会因为我们的友善而感到快乐。有了这个好习惯,生活中处处都会遇到善缘,不论做什么事都会非常顺利。

  其次,要经常思维他人对我们的帮助,培养对众生的感恩之心。

  大家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父母、子女、配偶,自己的生活会幸福吗?如果没有同事、朋友,工作会开心吗?事业会顺利吗?或者再把眼界开阔一些,设想一下:如果整个地球上只有我一个人,我能活下去吗?经常思维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一切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我们一点一滴的幸福快乐都离不开他人。长此以往,我们很自然地就能对他人产生感恩之心。

  最后,要学会感恩那些给我们制造逆境的众生。

  譬如说,要想把一把钝刀磨得锋利,如果在光滑的玻璃上磨,刀刃会变得锋利吗?当然不会。相反,如果找一块比较粗糙的石头去磨,刀刃很快就会锋利无比。玻璃就相当于顺缘,石头就相当于逆境,而修行就像是磨刀。如果一味喜欢顺缘、排斥逆境,修行将毫无进展;相反,遇到逆境时,只要能够保持正念,用恰当的方法去处理,那么,一切逆境都能转化为修行强有力的助缘。实际上,逆境比顺缘对我们的帮助要大得多。所以,请感恩那些给我们制造逆境的众生吧!正是他们对我们的伤害,才促使我们努力修行,不断提升自己的修证。

  总之,修行人应“视众生如佛”。对此,首先要通过听闻,理解、接受这个观点,这叫“闻所生慧”;然后反复深入地思考,令这个观点深入内心,产生“思所生慧”;同时,在实际生活中身体力行、不断实践,让这种观点与自己的内心完全融合,如同本具的天性,这叫做“修所生慧”。只有生起了“修所生慧”,才是真正做到了“视众生如佛”。而闻、思、修一定要同时进行,这是噶举传承中珍贵的窍诀。如果我们能依此奉行,一定会快速培养起“视众生如佛”的观点。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