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明代藕益大师《十大碍行》语译事理浅释

明代藕益大师《十大碍行》语译事理浅释


王智隆居士

  我是修学净土宗的初学者。净土宗以一心念佛,往生西方为目标,看似容易,实行困难。为什么?难就难在“一心不乱”这四个字上。念佛要达到“一心不乱”,就是在事相上处处磨炼自己,倘能真正做到《金刚经》所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才能达到“一心不乱”的境地。“一心不乱”,不是没有心念,而是没有妄念;“无所住”即是“不乱”,“生其心”即是“生一心”。怎么才能真正做到呢?有没有什么标准或规则可行呢?感谢前代大德指出了修行要道,这要道就是 《十大碍行》。

  倘能在这末法时期以此《十大碍行》处处检点自己的一切言行乃至一切念头,把它当作牧牛的鞭子,不使妄念奔驰,那末,“一心不乱”终究可以逐步做到,而往生资粮也以有所积聚了。

  这就是我为什么不揣浅陋把读《十大碍行》写成语体文的原因。

  元朝妙叶禅师所著的《宝王三味念佛直指》里说:“仔细审察妙明真心本来平等。无论从体上说还是从性上讲,都是不会增多或亏损的。因此这真心虽被业识所缠缚,但返妄归真、背尘合觉的本性永不会消失。而作为凡夫来讲,由于业力的牵引,只要刚有点修道悟性的心愿,而魔障也就立即跟到。如果因此在戒行上有所亏失,在心地上有所染污,那末,以前所作的善事就会损失不少,因此往往是成就很小而失败很多。正因为如此,所以看起来修行的人很多而真正悟道的人是极少极少的。况且在这娑婆世界中,人们总是努力去追求物质享受和精神娱乐,谁肯认真实地去修行?结果导致死死生生,变迁不已。多数人不明白因果的道理,只看到别人眼前的幸福,而不知别人的幸福还是因果报应的结果;只是想从表面上去模仿模仿别人,结果干出种种杀、盗、淫、妄语,酗酒,斗欧、强夺、欺诈等等罪业来,妄想以此来满足自己物质与精神上的欲望。像这样饮鸩止渴、舔刀尝蜜的做法,到处都有。正是由于这样,使得许多人退失了初心,不肯上进,使得佛在三大阿僧祗劫不惜身命所修得的度世济人的无上法门非但无法继续弘扬流传,反而要在我们这一代里丧失,怎么不令作为佛弟子的我们痛心悲伤呢?我们既为佛的弟子,如果不是努力去弘扬广大如来的法门,反让法界众生永远失去慧眼般的法门,那真是比割自己切身的肉还要痛苦呢!”

  “现在依照经文立十种妨碍修行的大恶行,称为‘十不求行',这‘十不求行',包括了一切修行的障碍,只有上智的人才能做到;其余中下的人是不敢想象的。倘若能依照这‘十不求行'来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及思想,是否能达到‘十不求行'所要求的,由此来端正自己的品行,体会修行的大道理,并且时时处处都能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那就能即使进入魔界,也不会被魔所动,伤害自己的精进心,即使到了那种声色的娱乐场所或环境里,也不会被声色所迷惑,忘失自己的正念;直到那种种顺逆之境:如憎嫌的或爱恋的场合、追求名利的场所、人我争执、得失荣辱的等等境界,只要首先把自己的心放在有准备的不败之地(即所谓先看到困难,心有所备,则困难来时心不慌乱也),那么种种境界阻碍就挡不住我的修行。阴碍既然挡不住我的前进,那我就可以直心行道了”。

  明朝的藕益大师在《十大碍行》的跋中讲:“佛祖圣贤,没有一个不把逆境当作大熔炉来锻炼自己的。佛的四圣谛,苦谛就放在头一位。又称八苦为八师。倘若稍为存在着一念喜欢顺境而嫌恶逆境的情绪,那终究会同那些烂草枯叶一般,怎么能像松柏那样在冰霜风雪之中亭亭而立呢?美玉不经过琢磨加工是不能成为一件好玉器的;生铁不经过锻炼是不会成为好钢的;钟不敲不响,刀不磨不快,哪里有天生的弥勒、自然而成的释迦佛呢?若想成圣为贤,当佛作祖,必定能做到受人恶骂就好像喝了一杯甘露水;碰到横逆的事就好像见到了宝贝,这样才能安心在患难中经受考验,在患难之中修行,才能在这五浊恶世中,种植下往生西方净土的种子;才能像青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登高位而不退失。如果没有事的时候,就到处说自己怎么用功念佛、求生净土;一旦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就悔恨交加,悲叹不已。要是这样的话,我说这个人念佛三昧修不成,往生西方也没保证。只有用这《十大碍行》来一一自己检查自己,倘若真的能在病时、难时、甚至于在受抑制、受排挤、受打击之时,只是一味地增强念佛的信心,明白苦难终究是空的,不怨天,不怪人,那么你的西方莲华就会日日增长,真可以称得上是三昧宝王了”。

  《十大碍行》的内容:

  一、原文(十不求行):

  1、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以病苦为良药。

  2、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骄奢起必欺压一切。体难本妄难亦奚伤。以患难为解脱。

  3、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学躐等必未得谓得。解障无根障既自寂。以障碍为逍遥。

  4、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愿不坚必未证谓证。究魔无根魔何能扰。以群魔为法侣。

  5、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志轻慢必称我有能。成事随业事不由能。以事难为安乐。

  6、交情不求益我。情益我则亏失道义。亏道义必见人之非。察情有因情乃依缘。以弊交为资粮。

  7、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内必自矜。内自矜必执我之是。悟人处世人但酬报。以逆人为园林。

  8、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意有图必华名欲扬。明德无性德亦非实。以市德为弃屣。

  9、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必动。痴心动必恶利毁己。世利本空利莫妄求。以疏利为富贵。

  10、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人我未忘。存人我心怨恨滋生。忍抑为谦抑我何伤。以受抑为行门。

  二、类别

  1 、在身体健康上来说,不要总希望自己不得病,永无病苦。

  2 、在处世接物上来说,不要总希望没有困难,一帆风顺。

  3 、在智慧参究上来说,不要总希望自己老是聪明,一学就会,一想就通,没有障碍。

  4 、在日常修行上来说,不要总希望没有魔难,太平无事。

  5 、在计划办事上来说,不要总希望顺顺利利,容易成功。

  6 、在朋友交往上来说,不要总希望朋友能给我些什么,帮我些什么。

  7 、在人事处理上来说,不要总希望人人都能尊敬我,依从我。

  8 、在利益他人的时候,不要总希望能得到好报,得到赞扬。

  9 、在有利可图的时候,不要总希望自己能沾点光,得到点好处。

  10 、在误解受抑的时候,不要总希望自己能通过申辩而得到谅解,重新受人重视。

  三、病根——没有十碍反而是修行退步的病根

  1 、身体不得病,就会产生贪欲的念头,名利色食睡,五欲一齐来。

  2 、处世无困难,就会产生吾慢贡高之心,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3 、自认为聪明,就会产生急躁求进的情绪,贪多图快,急于求成。

  4 、修行无魔难,就会逐步退失精进的愿心。愿心似剑,魔难如砺。

  5 、办事常顺遂,就会产生妄自尊大的心情,藐视一切,自尊自夸。

  6 、交友思得利,就会产生贪欲执著的心理,心有染著,何能清净。

  7 、人人都顺从,就会产生骄傲自大,孤芳自赏的优越感,好比观天井蛙,夜郎自大。

  8 、做事希图报,就会产生贪图福报,斤斤计较之心,何况福报还有用尽的时候。

  9 、有利想沾光,就会产生痴心妄想,甚至造恶,杀盗淫妄,诈陷毁伤。

  10 、受抑思申明,就会产生人我分别,怨憎之心,我相不除,佛道难成。

  四、病症——没有十碍而得此种种病症

  1 、贪欲念起,一定会破戒,退失自己无上道心。

  2 、骄傲心起,一定会欺压别人,藐视真理。

  3 、急躁心起,一定会认为自己修行到某种地步,应得到某种效应了。

  4 、志愿不坚,一定会认为自己证悟到某种地步,应得到某种智慧了。

  5 、狂妄自大,一定会认为自己比别人都有能耐,落入能所牢狱。

  6 、心有染着,一定会老去找别人的短处、不是,分别相起。

  7 、孤芳自赏,一定会老觉得自己总是对的,执着心起。

  8 、贪着图名,一定会想宣扬自己的名气,我相炽燃。

  9 、痴心贪财,一定会被那非法非分之财毁掉自己苦修的德行。

  10 、人我心起,一定会产生怨恨的心情,嗔恨的业火会烧去自己功德之林。

  五、立义——《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1 、如果能知道病痛本来是空的,都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那末病魔也就无法折磨我了。

  2 、如果能知道困难也是虚妄的,都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那么又何必对困难耿耿于怀呢?

  3 、如果能知道障碍也是虚妄的,都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那么这些障碍也就不战自降了。

  4 、如果能知道魔难也是虚妄的,都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那么这些魔难也就不能来恼乱我了。所谓:‘知幻即离'。

  5 、如果能知道成败也是虚妄的,都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那么就可以明确到:所谓成功只是果报而已,并不全是因为个人有什么大的能耐。

  6 、如果能知道交情也是虚妄的,都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那么就可以明确到:所谓交情的深浅也只是果报而已,并不全是因为个人有什么特别引人之处。

  7 、如果能知道别人的顺从也是虚妄的,都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那么就可以明确到;所谓别人的顺从与否也只是因缘的果报而已,并不全是由于自己都做对了。

  8 、如果能知道德行也是虚妄的,都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那么就可以明确到;所谓好名声只是因缘的果报而已,并不全是由于现在自己万事都做得好了。

  9 、如果能知道世利也是虚妄的,都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那么就可以明确到;所谓世利只是因缘的果报而已,并不全是由于自己本事大而挣来,同时也就不会再去盲目地追求它了。

  10 、如果能知道受抑也是虚妄的,都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那么就可以明确到:所谓受抑只是果报而已,并不全是由于自己的过错。这样对受抑和误解也会泰然处之,静以待变。

  (注:这人“静”,不是指消极的等待,只是指不要盲目地去申明,不要不顾客观环境、形势而一意孤行,而是以无所住心,力行十善,以期龙天护佑,改变环境。)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六、力用——《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 、这样,所可以以病苦为良药,因为它能对治自己贪欲之病,是名良药。

  2 、这样,反可以以患难为解脱,因为不起骄傲心,则于人于理能顺正过,是名解脱。

  3 、这样,反可以以障碍为逍遥,因为稳步求进,不会因急误事,欲速不达,是名逍遥。

  4 、这样,反可以以群魔为法侣,因为魔难是反面教员,考验我们道心是否坚固,是名法侣。

  5 、这样,反可以以事难为安乐,因为不落能所随缘而精进,跳出烦恼,是名安乐。

  6 、这样,反可以以弊交为资粮,因为有恶因缘,反会激起自己忏悔行善,是名资粮。

  7 、这样,反可以以逆人为园林,因为有不如心的人,所以要以去除人我之相的修行来对治,如是修行,广树功德,是名园林。

  8 、这样,反可以以市德为弃屣,因为沽名钓誉终成虚话,反因此而造业,极应弃之,是名弃屣。

  9 、这样,反可以以疏利为富贵,因为富贵由布施作善而来,而疏利正是布施,是名富贵。

  10 、这样,反可以以受抑为行门,因为受抑与误解,要靠忍辱精进力来度,衣如来衣,这正是修行之门,是名行门。

  七、事理浅释

  1 、念身不求无病

  病苦本是业障。但从辩证的角度上讲,人有病痛,不会再去造种种恶业(至少也会少犯许多),相反,懂得道理,有了忏悔心,求佛哀佑,于修行大有裨益。这正是身病还是心病药,所谓饱暖思淫欲,非但淫欲,杀、盗、伤害、两舌、恶口、妄语、绮语、贪、嗔、痴等等恶业,哪件不是身体健康时造业来的?知道我身本是虚的,病痛更是幻中之幻,则病魔亦不能动我。业力大,心力更大。据说净宗道绰大师一次伤了脚,他知道用木瓜弄热后揉脚可以治伤,但没有木瓜,就心里想着木瓜,口里念着木瓜,同时用手揉脚,结果,脚伤真的被这“木瓜”两个字治好了。今世得病,本是过去世所造的恶业以病痛的形式来抵偿。是故古德有言:忙增福慧,病消业障,此之谓也。

  2 、处世不求无难

  处世而无难,并不全是由于自己有能耐,而是由于以前的业力福报所致。例如有些达官贵人的子弟,往往是些不学无术,酒囊饭袋之徒。但是他们一呼百诺,有求必应。哪里是他们自己有能耐,只是福报大,有人可以代劳,有条件可以享受而已。而那些所谓“下贱”之人,终日劳心劳力,未必得一温饱,还常被人轻视,哪里是他们自己没能耐,只是福报少,动辄受人,受环境的歧视和支配而已。所以,人若处于顺逆之境,都应当认为这是因果报应的结果:成不足喜,败不足悲,顺不足骄,逆不足卑。中下之人可以忏悔,改过适善以期改变境遇(以新的因来改变现有的果)。地藏经、观音经、无量寿经中劝人改过迁善,求佛菩萨保佑,就是这个道理。其实,求佛菩萨保佑,就是求自性佛的保佑,就是以改变自心来改变因果。这当然还是执着事相的。若是上智之人,知因缘法本空,以无所住心等闲视之,无论顺逆荣辱,一概置之不理,这便是“知幻即离”,心若止水,如如不动,则修道可;望有成矣。

  3 、究心不求无障

  心若无障,则往往自以为宿根深厚,就会急躁求进,总想一下子能得个什么神通,有个什么效应。当然,宿根深厚是个有利条件,但不能因此而成为自己骄傲的资本,吾慢贡高,事事想走捷径,图轻便,贪快当,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关于这个问题,《无量寿经》讲得最为明白:“心不中回,意无懈时,外若迟缓,内独驶急,容容虚空,适得其中”。这就是说,求道修行的人,具有坚定的信仰,决不中途而废,求道的心老是那么迫切,没有一刻松懈怠惰的念头。外表上看去,好像是那么稳稳重重不急不躁,实际上他心里没有一刻不想着修行的,口里和身子也没有一刻不为修行而努力的。但即使是这样,他也不执著自己修行有多么用功,修行到了那一步了,事理双忘,恰符中道实相。《法华经》中也讲到:“不应戏论诸法,有所净竞。”想走捷径,当然是戏论诸法,对种种法门分别其迟速好坏,背上了因果,毁谤了佛法。

  另外,心若有障,当然对修行也是有一定的妨碍的。这时也不要掉入“疑悔之盖”,起烦恼心,起退缩心。只有更加精进,首先认清“障”的本质就是因缘果报。而“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是则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本是因缘化合而生,缘聚则生,缘尽则灭。所以只有提起正念,以无所住心而破之,这是上智。或者忏悔诵经,改恶从善,以新的因,生成新的果来改变目前的状况,这是中下智。明朝时,袁了凡 先生前半生颇为宿命,认为万事天定,人力是无法挽回的,所以他见到了云谷禅师时能陪他坐了三天三夜。但是禅师知道他只是被因果所牵,无法挽回定业时,便教他以行善来改变定业,他照着做了,结果算定的命也变了。这正是佛教的积极性的一面,辩证的一面。既认为因果报应秋毫不爽,又认为可以由人力的新因果来改变旧的因果。如果不是这样,终日昏昏沉沉,被业障牵过来提过去,则会越溜越深。所以《法华经》上有一句话特别重要:“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众生有障本来是苦,却想不到要去求具有不可思议威神势力的佛与大菩萨,以自己的种种习气与邪见,变着法想去舍苦,结果是以苦舍苦,苦无了期,《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讲到:“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这是大悲的观悲的观世音菩萨为救一切受苦众生所发誓愿后真实行动。这段话在普门品的一开头就开宗明义地讲清了。可惜我们这些愚人根本想不到菩萨救众生的苦口婆心,想得到的是自己的邪见与习气:受到别人欺侮时,只想在另一个场合下报复一下或是找更有能力的人来代为报复;有了危难事时,只想找个人帮一下或是甚至去求狐仙野鬼。结果是苦没有躲掉,反而陷入更深的泥潭中去。所以事到临头的一念是极其重要的,只有正念,才能无障。

  4 、立行不求无魔

  魔有两种:一种是过去世造恶的业力,今世以魔的形式来阻挠行人的修行。明白这个道理,可以用忏悔及改恶从善的方便来消除;一种是大菩萨化现,用来考验行人的道心坚否。《维摩诘所说经》卷中“不思议品”里说:“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有威德力,故行逼迫,示诸众生,如是难事。凡夫下劣,无有力势,不能如是逼迫菩萨,譬如龙象蹴踏,非驴所堪。”明白这个道理,就应以“如如不动”的“无所住心”安之若泰,犹如面对师长答题一般,小心从事。《法华经》持验记中有一段记载:讲晋朝有一位沙门,常诵法华,在山中诵《法华经》达十二年。有一次有一女子穿着采衣,要求住宿。师不肯,女子哀恳,不得已令居草床上。夜半又呼腹痛,求师按摩,师以布裹锡杖,遥为按摩,天亮后,女子化为普贤菩萨说:你不久就当来归我处,故特来相试。这是菩萨未魔考验行者。我本身也有一件事:有位道友赠我经书,因人事阻碍,不能取得,我知道是自己宿业太重,以致因此人事关系阻碍(魔挠)而不能取得“慧眼”(经书)。就在佛前诚心忏悔,持诵《大悲水忏》一卷,以期消业而得慧眼。忏悔后,以坚信心毫无疑惑地去取此经。心中念言:倘我能取得此佛经,则是我佛慈佑,忏悔成功;倘我未能取得佛经,则是我宿业太重,忏悔不诚,不该得此慧眼。但我去时心中总觉得肯定没问题。结果,真的很顺利地就取到了通常不太能取得的佛经。

  5 、谋事不求易成

  事情的成败,都是由因果规律所决定的,不管我们主观上是否认识到了这一点。佛经上讲因果的地方太多了,佛教本身就是讲因果的。古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者,因果循环之道也。用世俗的话来讲,所谓有客观的规律性。如果我们办事不按客观规律,那末事情就不容易办成。但是规律又不是随便可以认识的,更何况情况又是在不断地变化的(所谓“生灭变异”)。从因果关系上讲,由于世世生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非天眼、佛眼无以得见,所以“成事在天”。但还得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所谓:“谋事在人”。一味讲“成事在天”自己不去努力创造条件,天何能救?佛不度无缘之人。所以《法华经》上讲的大富长者,见到儿子们在火宅中“东走西戏”。“子无出心,”长者虽“身手有力”,但不以力迫,而以“善言诱喻”,“当设方便”使诸子自己“争出火宅”。《金刚经》云“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这句话有几重意思:一是按经中前后文的意思来看,佛不执“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故“终日度生,终日无度”。一是按本文的意思来看,佛虽有大力,但不以神力令一切众生成佛,而以“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令众生自悟自度。“悟”即“度”,“度”即是令“悟”。还有一重意思是,《金刚经》云:“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真如实相中本无有众生与佛的差别,众生与佛都是虚妄之相,既然如是,说什么佛度众生,众生成佛呢?

  再说回来,人去“谋事”,“谋事”总是想“成”,不想“成”,连“谋”也不用“谋”了,但“谋”了事,不一定能“成”。如果常常能“成”,人就以为不是因果使“成”,而是自己“有”能,那就本末倒置,大错而特错了。诸葛亮算是个能人,一把火烧得司马懿父子几乎归天,但却被一场大雨救了他们父子的驾。你能说诸葛亮无能。

  总之,谋事不常成,倒使人常常想到因果关系,想到自己的能力有限,于“两谛”的“俗谛”的了解与破我相的执着,倒是大有裨益呢!

  6 、交情不求益我

  交情本来也是因果报应的一种。为什么今世会同你做朋友?为什么今世他能处处帮你?为什么有的名义上是朋友却反过来暗中害你?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因果报应所决定的。你过去世曾对他好,有过好处给他,他今生看见你就生欢喜心,会处处帮助你,你前世有什么地方亏待他,他今世即使同你做了朋友也要想法来损害你。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明白了这个道理,遇到了顺友,也不会沾沾自喜,以为自己“运气”好,得了便宜;遇到了逆友,也不会怨天尤人,以为自己“运气”不好,吃了亏了。应该想到:这一切的顺逆,都是因果报应所致,同什么“命运”无关,何况所谓“命运”只是因果报应的日程表而已。正确的对待方法应该是:遇到顺友,要互相关心帮助,不可坐享他人的恩赐,因为果报总有完时。进一步讲,若能以佛法的真理来共同研究,共同提高,那这个顺缘将是永久性的,岂止是永久性的,由于帮助人家种下了善根,将来同是龙华会上一会之人,又报了佛的洪恩于万一,这才是真正的结善缘呢!遇到逆友,要想到自己过去的罪障,诚心向佛前忏悔,以期以新的因缘改变旧的因缘,来世结个善缘,切不可“以牙还牙”,最好是“以德报怨”。我们修行人应当是“行人所不行,得人所不得。”在一般世人认为是“傻事”,“蠢事”的事中,我们“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就能“得人所不得”,改变“命运”,甚至修行成功。当然。这个“得”字还是个“俗谛”,依因果法而言;若按实相的“真谛”而言,连这个“得”字也得抛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所以讲,友有顺逆两种。这种例子古今多的是。古有“三生石”的佳话,东坡与佛印的美传。至于逆友,则古今皆有。古今小说中常有讲到:有钱有势皆朋友,一朝落难无人救。有的公子依仗父亲给的万贯家财,终日结交匪友,吃喝嫖赌,中间也有一个两个是“生死之交”的,一旦家产荡尽,反过来欺凌最甚者,就是这些人。有的冤家返身作为“慈母”,像哄的孩子要什么依什么,结果长大了成了匪类,终于落得一刀之苦。所以“逆友”不一定是逆自己意的,太放纵的最后害了人的“朋友”或“亲属”,这也是属于“逆友”这一类的。这里讲的“以弊交为资粮”,含有两重意义的:一是表面看很冷淡,甚至很严苛,其实是真朋友。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有危难时,平时“热络”之人尽皆离散,而他却真敢“两肋插刀”,义无他顾。一是由于势利小人在自己落难之时的反常表现,能使自己顿悟世间本是无常,一切皆是虚幻,以此作为求过精进的“资粮”,这也不是很辩证的吗?

  7 、于人不求顺适

  同样,人能顺我,这也是因缘果报;人若逆我,这也是因缘果报。常处顺境,会觉得人人都应当顺从我,所以一遇到逆境反而会而会想不开,甚至于自杀。这就是执着!执着什么?执着一时一地的果报以为永久的。《金刚经》称之为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相”,我总是对的,什么事都要以“我”这个角度来出发:顺我都善,逆我都恶。“人相”,有我就有对待,他人的存在应当以“我”来区分善恶,若不从我,便起嗔恨心,烦恼心。“众生相”,有了我这相、人相,念念生灭不已,把各种因缘凑合起来的“我”认为实我,把同“我”有关的人、事联系起来也加经区别善恶好坏,在烦恼上加烦恼,在虚妄上更增虚妄。“寿者相”,这些虚幻的区别不仅在这一生的寿命期里不断,还希望能永生永世保持顺适的环境,去除恶逆的环境。有了这四相,分别相生,执着心起,于世间法,出世间法都不会做好。这四相罪恶还是在“我”字。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下子彻底断绝“四相”,那是上智的境界,但是我们可能、而且也应该脚踏实地从眼前做起,从此地做起,渐至扩大到时时处处,向最终消灭“四相”前进。“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如果老是觉得高不可攀,因此自暴自弃,不从点滴做起,那我们所发的菩提大愿,四弘誓愿竟到何日方能成就呢?外国有句谚语叫做:“做,才能成功”。中国有句古语叫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 、施德不求望报

  虽然,因果律是普遍的规律,如是因,结如是果。善因得福报,恶因堕祸报。但是,我们却不能执着希望做了好事后,一定要自己得个好报,为什么呢?《金刚经》讲得明白:“是福德即非福德性”。“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1) 施德望报,所得甚少,并且于“性”上没有分毫的利益。所以经上讲:“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为什么“无所见”?因为被布施福德的有为法的暗室所障蔽,所以盲无慧目。若破有为的执着,则破暗室,“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喻慧眼所见的实相之理。

  ( 2 )施德望报,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不除,不能跳出三界,还在三界中轮回,所以福报再大,终究救不了生死轮回之苦。佛曾讲过:转轮圣王的福报最大,报尽后,转身变成了一个牛虱。谁还会再承认他的福报大?“仰天射虚空,力尽箭还堕”。另外,无(执着)心做好事,福报还是有的,而且还很大。《三言》中就讲到裴度不第之时,被相士算了寿命已尽,赶快准备后事吧。他自己也认为,既然马上就要死了,就万事都放下了(无执着心)。所以无意之中拾到贫妇用以赎命的首饰包裹时,能等着去还人。就这一件好事做了不望报,非但救了自己一命,还累官直到宰相。某位莲宗大师就讲过这句话。意思是“死”字这个字很好,好在能使人静心息虑,不为世俗所转。时时想到自己的最后关头,就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万事都放得下了。事实上我们修行的人,特别是修行净土宗的人,对这个“死”字,根本没有什么可害怕的。我们既在因果之中,有生必有死,这是连常人都承认的事。但我们修行的人应该认识到:“死”只是从一种因果关系转入到另一种因果关系的“突变”罢了。明眼人只是把它看作从一个梦境的“换镜头”而已。佛的大慈大悲使我们有一个梦醒的机会,那就是念佛往生西方,“往生”的“生”不同于我们三界里讲的“生死”的“生”,三界的“生”必定连着“死”,而“往生”的“生”,其实不是“生”,所以也就没有“死”。就好像一个从一个恶梦连着另一个恶梦;另一个是从一个恶梦中渐次苏醒过来,再不做梦了,《弥陀经》里的:“阿鞞跋致”,《无量寿经》里的:“若有善男善女人,若已生若当生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决定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都可以作为我上边对“往生”的“生”所作的解释的证明。“往生”的“生”实在是“非生”,“非不生”,离两边,合于第一义,这也是净土五经是大乘第一义经的证明。

  9 、见利不求沾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好像是一条规律似的。但它只对迷人适用,佛弟子、修行人不应如此。《佛说四十二章经》中曾说:“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又说:“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为什么?因为利与欲能引起人的贪恋心、执着心,由此引起嗔、痴等等诸毒、烦恼,搅乱行人的清净心,所以亟当远避。另外,退一步来说,福分本来都是前定(当然不否认今世还可以做更多的善事或功德,以求现世及来世的增福增慧),如果不是自己分内的福,硬要去争,那就要在别处折更多的福。这也是因果的规律。

  《佛说八大人觉经》里也讲到:“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又说:“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现在的人争工资多少,争地位高低,特别是在评级,评薪之时,表现得更是充分。结果是为了名利,加班加点,苦思冥想,增加多少疲劳与痛苦,搞得身心都不自在。还有的为了争名利,在同事间展开斗争,造诸恶业,“增长罪恶”、“横结恶缘”。今世的福未必能争到,来世的怨倒是已经结下了。

  10 、被抑不求申明

  受抑误解,本也是因果报应的一种。为什么今世受抑?因为过去世中骄横仗势太过;为什么今世被人误解?因为过去世中也曾误解过别人。冤冤相报何时了?解铃还得系铃人!自己结的怨还得自己解。怎么解?逆来顺受是最好的办法。有人说:逆来顺受是傻子的做法,明明自己“对”的,为什么要“顺受”?那么我说,过去世中你仗势欺人,人家被你所压抑由于势力不敌只得“顺受”,这个“顺受”是被动的,人家不是傻子,但也只好“顺受”了,今世你不还又怎的?你今世“顺受”了,这个“顺受”是主动的,你是聪明人,因为你信因果!以此“顺受”之因,断了来世相报之果,怎么不好?今生要逞英雄,要执我相,怕在众人面前丢脸,怕别人说:“你这个人真是个窝囊废!”所以欲充好汉,逆来硬顶,今生不还,下世呢?倘落个势弱人贱的地位,无法与之抗争,那时吃的苦,丢的脸可就可大了。《金刚经》中佛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以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修行,正是给我们作出了“无诤”的示范。

  我本身有类似这方面的经历。皈依正果法师受菩萨戒后,为了早日了清业缘以便修行往生,行菩萨道,发愿每日持《金刚经》一卷,以持经之力,使宿业现前,提前报掉。结果,自持经始的一年中,逆缘不断,愈演愈甚,无论单位领导、家人、甚至邻居、路人都有种种反应。特别是邻居方面,无端生事,打殴吵闹,破坏财物,滥加恶言……。我在横逆来时,虽身手有力,口也能辩,但只默持观音灵感真言,不加分辩,不复还手还口。结果横事渐消。第二年更加精进,要求继续还债,并每日持两卷《金刚经》。上半年还横事不断,下半年就雨过天晴,境况渐佳矣。这一方面说明,有业必得还,以示因果不虚;另一方面说明经咒之力,所愿不虚,因果也不虚(以念佛念经之因,结提前清业、重业轻还之果)。佛力在冥冥之中,何处不加被诚心的佛子?我回忆当时在横逆最多时,有的人还戏问我一句话:“你不是信佛的吗?为什么佛还没有保佑你呢?”我心里想:“咳!你那里知道,这些苦是我自己讨来要吃的呢!”

  以上只是我自己学佛中的一点粗浅体会,由于是个晚学,修时也少,恳请赐教。但我深深感到,修持是要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精进才行,缺哪方面都不行。正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也!

  (摘自《广东佛教》)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为什么佛陀在讲六波罗蜜之前要讲这三种意乐?就是你作好准备没有。我们要相信一个道理:所有的障碍都是来自于内心,叫做自我设限!我们往往在修习波罗蜜之前,内心就出现很多的名言:这个我没办法,这个他做得到,我做不到的。你这样的一个思想,你根本就不可能,你障碍你自己。

  失败本身是一个果报,它不是重点。我们现在比较在乎的是:当你遇到失败的时候,你会产生一种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你没有化解,产生一种累积,累积久了就产生自我设限,这个地方是一个心理障碍。

  今天我们比较在乎的不是失败本身,因为失败只是生灭法;但是这个失败以后,他心中所留下的这些痕迹,会使令一个菩萨裹足不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学佛到现在,很多人已经成就了广大功德,我们还在原地打转的主要原因,就是来自我们自我设限。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其实世间的道理跟佛法的道理是一样,只是目标不同。他能够从一个小小百货公司的员工,观想他是拿破仑,他果然成就一代的事业。我们每天观想: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我们经常把自己观想成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加持力。

  我们经常会把自己的挫败归咎于因缘如此,反正我就是这种根性,我又能怎么样呢?我们不会去检讨自己没有作努力,这是我们一般人最大的问题。其实生命可以透过你的努力,作很大的改变。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法的本性是空.

 依愿力付出行动的时候,叫做行菩提心,就是开始行菩萨道了。

  愿力很重要,一旦发了菩提心的大愿,做任何事情就是在累积很大的功德,就连刷牙都变成利益众生成佛的因。为了家人做饭,因为他们也是众生的一份子,是你能力范围内可以利益的对境,这样洗菜做饭,都不再会有任何不满的情绪,也不会因为家人跷着二郎腿,自己还在拖地而郁闷,因为他们成为你最先可以利益到的众生了。

  只要开始迈出第一步,习惯之后,行动力就会越来越自然,越来越强大。把佛法学好,好好运用在生活中,家庭、同事、上下级和社会关系,不可能会不好,身边的一切只会越来越好。

  所以,一定要培养自己行动的能力,从周围的父母、孩子、同事等等开始做起。虽然每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是当我们把快乐和他们一起分享,做这些事情的同时就叫行菩萨道。

  愿菩提心是非常美好的愿力,但发愿后一定要付出行动,才能真正圆满达成。很多时候,佛教徒的心地很好,目标很远大,思想也很正直,就是行动力比较差一些。

  我们常讲要利益众生,希望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可是旁边有人需要马上被救助,我们却还在一旁念经,就是不去付诸行动,这也是我们需要努力去改善的地方。

 「又诸经之王《华严经》云」,《华严经》称为诸经之王,这里头有句话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没有菩提心,修一切善法,这世间人好。他果报是什么?天上,享天人福报;在人世间,做大官、发大财。这都是什么?没有菩提心,修诸善法。为什么是魔业?做大官的会不会傲慢?发大财的会不会贪吝?很容易犯。

  所以他在享福当中他造罪业,福享尽了,不善的业成熟,他就堕三恶道去了,这叫魔业。你从因果上去看就晓得了,他如果没有那么高的地位,造不了那么重的罪业,他不堕地狱。只有做了帝王,杀人不要偿命,普通人杀人要偿命,他杀人不偿命,发动一个战争,不知道死多少人,不偿命。但是,死了以后要偿,活的时候没有人叫你偿,死了之后阎罗王要你偿,要你到地狱去受果报。

  所以《华严经》上教给我们,不许佛弟子发这样的心,发什么心?去做帝王的心、做将相的心、做大官的心,都不许。为什么?瞋业很重。不希望弟子有大的财富,为什么?增长贪心,来世是饿鬼道。瞋恨重,杀人多,那是地狱业。

  佛说得很清楚,佛讲因果不是讲两世,讲生生世世。什么是善?生生世世都善,这叫真善;这一生善,来生不善,不是真善。这一生有福报,来生没有福报,不是真福报。这些只有佛、只有菩萨能讲得清楚、讲得明白,让我们真正把妄念放下。「发心之要,不言可喻」,说明发菩提心重要,非常重要,不能不知道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