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五种错误见解,也就是不能悟道的原因

五种错误见解,也就是不能悟道的原因

五种错误见解,也就是不能悟道的原因

南怀瑾先生


一个人学佛,不管在家出家能够证果的,最重要的是断见思二惑。见惑、思惑,在前面第九品已经谈到过,见地不清楚有了偏差,就落于偏见。五种错误的见解就是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五见障碍了修道,也就是不能悟道的原因。思惑就是烦恼惑,内心的贪镇疑慢疑。


——《金刚经说什么》



「见惑」有五个,是思想上,学问上,观念上的问题;就是「身见」、「边见」、「见取见」、「邪见」、「戒禁取见」。许多宗教家、哲学家、大学问家,都脱不了见惑的范围;或者落在身见,或者落在边见,思想学问愈高的人,这个五见愈厉害。邪见、戒禁取见,多数是属于宗教信仰方面的,认为非这样不可,初一十五非拜拜不可,否则就犯戒了。有些教一定要吃什么东西才行,这些都属于戒禁取见。见取见是说自己的心得修养,譬如有人打坐修行有了境界,或者见光了,认为这个光才是道,你没有得到光就没有道,这就落在见取见上,都是思想观念的问题。


——《金刚经说什么》



有一种见叫“戒禁取见”,自己立了一个教条,抓得牢牢的,违反了这个教条就认为不合道德的教化。比方,我们讲左道的鸭蛋教吧!不吃鸡蛋光吃鸭蛋,或者不吃鸭蛋光吃鸡蛋,我搞不清楚啦!他们认为吃别的就犯了戒,吃这个就对,这就是道德的固执,认为自己是道德。实际上是错误的,这叫做邪见,也叫做戒禁取见,但是他们抓得很牢。“信矼”,自信心太强,“未达人气”,有许多人学问道德的养成,自认为他那个就是道德,这一类就是方刚的人,所以很方正,很刚强,很道德。他这个道德的标准不能碰喔!方的就是方的,圆的就是圆的,道理讲得是非常对,可是他实在并没有懂,所以是“德厚信矼,未达人气”。不通人情世故的人他说,你对于人生的意味都不懂,生命的气息都不懂得,自己虽然也是个人,不懂做人的道理。


——《庄子諵哗》



印度自释迦出世,遍习外道异学,终于菩提树下,证悟大觉;乃起而扫除邪说,建立法幢,如赫日经天,群阴扫迹;其所驳斥诸外道异学之见者,约纳为五类:曰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所谓身见者:即执我有身,而以我身为主,观察万法。西洋哲学皆以执我之见,立主观之论。即使力避主观,自称客观者,孰知其所谓客观一观念,亦正为意识思维之主观也。

边见者:如执一元、二元、多元、唯心、唯物、唯神等,皆属于斯,何则?皆依有一体而立,有边际之可循也。

邪见者:如肉体快乐之主张。唯物论者,若马克思、恩格斯之物质经济决定一切等,皆属于斯。 见取见者:即以我所见者为真,此之思想理念知见为最高,一切皆非,独取此见之极则为是。

戒禁取见者:自立此观念为真,立有禁犯范围,一切宗教之说,皆属于斯。

以此五见,例彼西洋哲学,实皆未脱此窠臼。佛说“如来藏性”,姑顺学名,谓之“本体”,然体非实相,体自性空,一既不立,多自何居?主宰为神,神从何立?神若非属本体,则本体与神析而为二;若谓是一,一则何独灵于其神?论万有之生灭,以因缘缘起为妙有之用,故非自然能生。然依体性自空之如来藏性而言,则又非因缘,更非自然所能。论万有之生灭过程,皆是无常。无常者,即一切均在变化运动迁流而不常在也。体性真常,常亦名言方便之设辞。故说本体为一“真如”,如者,即如其万物之如。《楞严经》所谓:“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但有名言,都无实义。


——《禅海蠡测》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