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佛浅说合编》

续 6

   二、由于佛教制度而来的误解
   
   佛教是由印度传来的,制度方面有一点不同我国旧有的地方,例如出家素食。不明了,不习惯的人对此引起许许多多的误会。
   
   (一)出家——出家为印度佛教的制度。我国社会,特别是儒家,对他的误解最大。在国内,每听见人说:大家学佛,世界上的人都没有了。为什么呢?大家都出家了。没有夫妇儿女,还成什么社会?这是严重的误会。我常比喻说:如教师们教学生,那里教人人当教员去,成为教员的世界吗?学佛的有出家弟子,有在家弟子。出家可以学佛,在家也可学佛。出家可以修行了生死,在家也同样可以修行了生死。并不是学佛的人一定都要出家,决没有大家学佛,就会毁灭人类社会。出家与在家,既都可以修行了生死,为什么还要出家呢?因为要宏扬佛教,推动佛教,必须有少数人主持佛教,主持的顶好是出家人。既没有家庭负担,又不做其他种种工作,可以一心一意修行,一心一意宏扬佛法。佛法要存在这个世界,一定要有这种人来推动他。所以从来就有此出家的制度。
    出家的功德大吗?当然大。可是不能出家的,不必勉强。勉强出家,有时不能如法,还不如在家。爬得高的,跌得更重;出家功德高大,但一不留心,堕落得更厉害。要能真切、发心,勤苦修行,为佛教牺牲自己,努力宏扬佛法,才不愧出家。出家人是佛教中的核心份子,是推动佛教的主体。不婚嫁,西洋宗教也有这种制度。有许多科学哲学家,为了学业,守独身主义,不为家庭琐事所累,而去为科学哲学来努力。佛教的出家制,也就是摆脱世间欲累,而专心一意的为佛法。所以出家是大丈夫事,要特别地勤苦。如随便出家,出家而不为出家事,那非但没有利益,反而有碍佛教。有的人一学佛就想出家,似乎学佛非出家不可。不但自己误会了,也把其他的人都吓住而不敢来学佛。这种思想——学佛就要出家——要不得!应认识出家不易,先做一良好的在家居士,为法修学,自利利他。如真能发大心,修出家行,献身佛教,再来出家。这样自己既稳当,对社会也不会发生不良影响。
    与出家有关,附带说到两点:一、有的人看到佛寺广大庄严,清静幽美。于是羡慕出家人,以为出家人住在里面。有施主来供养,无须做工、坐享清福,如流传的“日高三丈犹未起”“不及僧家半日闲”之类,就是此种谬说,不知道出家人有出家人的事情,要勇猛精进。自己修行时,“初夜后夜,精修佛道”对信徒说法。应该四处游化。出去宣扬真理,过着清苦的生活。为众生,为佛教而努力。自利利他,非常难得。所以称为僧宝。那里有什么事都不做,坐享现成,坐等施主来供养?这大概是出家者多,能尽出家责任者少,所以社会有此误会吧!
    有些反对佛教的人,说出家人是什么都不做,为寄生社会的消费者,好像一点用处都没有。不知人不一定都要从事农工商的工作。当教员、新闻记者,以及其他自由职业,也能说是消费者吗?出家人不是没有事情做,过着清苦生活而且勇猛精进。所做的事,除自利而外,导人向善重德行修持,使信众的人格一天一天提高,能修行了生死,使人生世界得到大利益。怎能说是不做事的寄生者呢?出家人是宗教师,可说是广义而崇高的教育工作者。所以不懂佛法的人说,出家人清闲,或说出家人寄生消费都不对。真正出家,并不如此。应该并不清闲而繁忙,不是消耗而能报施主之恩。
   
   (二)素食——我们佛教徒,特别重视素食。所以学佛的人,每以为一学佛就要吃素。还不能断肉食的,就误会自己还不能学佛。看看日本、锡兰、缅甸、暹逻、或者中国的西藏蒙古的佛教徒,不要说在家信徒,连出家也都是肉食的,你能说他们不学佛,不是佛教徒吗?不要误会学佛就得吃素,不能吃素就不能学佛,学佛与吃素,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一般人,看到有些学佛的,没有学到什么,只学会吃素。家庭里的父母兄弟儿女感觉讨厌,以为素食太麻烦。其实学佛的人,应该这样。学佛后,先要了解佛教的道理。在家庭、社会、依照佛理做去,使自己的德行好,心里清净。使家庭中其他的人,觉到你在没学佛以前贪心大,憎恨重,缺乏责任心与慈爱心。学佛后一切都变了,贪心淡,瞋恚薄,对人慈爱,做事更负责。使人觉到学佛在家庭社会上的好处。那时候要素食,家里的人不但不反对,反而生起同情心,渐渐跟你学。如一学佛就只学吃素,不学别的,一定会发生障碍,引起讥嫌。
    虽然学佛的人不一定吃素,但吃素确是中国佛教良好的德行,值得提倡。佛教说素食可以长养慈悲心。不忍杀害众生的命,不忍吃动物的血肉,不但减少杀业,而且对人类苦痛的同情心会增长。大乘佛法特别提倡素食,说素食对长养慈悲心有很大的功德。所以说吃素而不能长养慈悲心,只是消极的戒杀。那还近于小乘呢。
    以世间法来说,素食的利益极大,经济营养价值也较高,可以减少病痛。现在世界上,有国际素食会的组织。无论何人,凡是喜欢素食都可以参加。可见素食是件好事,学佛的人更应该提倡。但必须注意的,就是不要把学佛的标准提得太高,认为学佛就非吃素不可。遇到学佛的人就会问:有吃素吗?为什么学佛这么久,还不吃素呢?这样把学佛与素食合一,对于弘扬佛法是有碍的。


   
   三、由于佛教仪式而来的误解
   
   不了解佛教的人,到寺里去看见礼佛、念经、拜忏、早晚功课等等的仪式。不明白其中的真义,就说这些都是迷信,这里面问题很多。现在简单的说到下面几种:
   
  (一)礼佛——入寺拜佛、拿香花灯烛来供佛。西洋神教徒说我们是拜偶像、是迷信。其实,佛是我们的教主,是已经进达究竟圆满的圣者;大菩萨们也是快要成佛的人,这是我们的皈依处,是我们的领导者。尊重佛菩萨,当然要有所表示。好像恭敬父母,必须有礼貌一样。佛在世的时候,没有问题,可以直接对他表示恭敬。可是现在释迦佛已入涅槃了,还有他方世界的佛菩萨都不在我们这个世界了。不得不用纸画、泥塑、木头、石块来雕刻他们的形象,作为恭敬礼拜的对象。因为这是表示佛菩萨的形象,我们才要恭敬礼拜他,并不因为他是纸土木石。如我们敬爱我们的国家,要怎样表示尊敬呢,用颜色的布做成国旗,当升旗的时候,恭恭敬敬向国旗行礼,我们能否说这是迷信的行为?天主教也有像;ji 督教虽没有神像,但也有十字架作为敬念的对象。有的还跪下祈祷,这与拜佛有何差别呢?说佛教礼拜为拜偶像,只是西洋神教徒对我们恶意的破坏。
    至于香花灯烛呢?佛在世时,在印度是用这些东西来供养佛的,灯烛是表示光明,香花是表示芬香清洁,信佛礼佛,一方面用这些东西来供养佛,以表示敬虔;一方面即是表示从佛得到光明清净。并不是献花烧香,使佛得闻香味,点灯点烛佛才能看到一切。西洋宗教,尤其天主教,还不是用这些东西吗?这本来是一般宗教的共同仪式。礼佛要恭敬虔诚,礼佛的时候,要观想为真正的佛。如果一面拜,一面想东想西,或者讲话,那是大不敬,失掉了礼佛的意义。
   
         (二)礼忏——佛教徒每礼忏诵经,异教徒及非宗教者,也常常以为迷信。不知道,仟字在印度话叫忏摩、是自己作错了以后,承认自己错误的意思。因为一个人,在过去世以及现生中,谁都做过种种错事,犯有种种罪恶,留下招引苦难,障碍修道解脱的业力。为了减轻及消除障碍苦难的业力,所以在佛菩萨前,众僧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以消除自己的业障,佛法中有礼忏的法门,这等于耶教的悔改,在宗教的进修上,是非常重要的。忏悔要自己忏,内心真切的忏,才合乎佛教的意思。
    一般人不善忏悔,要怎么办呢?古代祖师就编集忏悔的仪规,教我们一句一句念诵。口诵心思,也就知道里面的意义,忏悔自己的罪业了。忏仪中教我们怎样礼佛,求佛菩萨慈悲加护。承认自己的错误。知道杀生、偷盗、邪淫等的不是,一心发愿悔往修来。这些都是过去祖师们,教我们忏悔的仪轨。(耶教也有耶稣示范的祷告文),但主要还是要从心里发出真切的悔改心。有些人连现成的仪规也不会念诵,就请出家人来为领导着念,慢慢地自己不知道忏悔,专门请出家人来为自己礼忏了。有的父母眷属去世了,为要藉三宝的恩威,来消除父母的眷属的罪业,也请出家人来礼忏,以求亡者的超升,然而如不明佛法本意,为了铺排门面,为了民间风俗,只是费几个钱,请几位出家人来礼忏做功德;而自己或不信佛法,或者自己毫无忏悔恳切的诚意,那是失掉礼忏的意义。
    佛教到了后来,忏悔的意义模糊了。学佛的自己不忏,事无大小都请出家人,弄得出家人为佛事忙。今天为这家礼忏,明天为那家做功德。有的寺院天天以做佛事为唯一的事实。把出家的主要事业,放弃不管,这难怪佛教要衰败了,所以忏悔主要是自己。如果自己真真切切的忏悔,甚至是一小时的忏悔,也是超过请了许多人作几天佛事的功德。了解这个道理,如对父母要尽儿女的孝心,那么自己为父母礼忏的功德很大。因为血缘相通,关系密切的缘故。不要把礼忏、做功德当作出家人的职业。这不但毫无好处,只有增加世俗的毁谤与误会。
   

   (三)课诵——学佛的人,在早晚诵经念佛,在佛教里面叫课诵。ji 督教早晚及饭食的时候有祷告;天主教徒早晚也要诵经。这种宗教行仪,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为了这件事情,有好几位问我:不学佛还好,一学问题就大了。我的母亲,早上晚上一做功课,就要一两个钟点。如学佛都这样,家里的事情简直没有办法推动了。在一般的居士间,确有这种情形。使人误会佛教为老年有闲的佛教,非一般人所宜学。其实,早晚课诵,并不一定诵什么经、念什么佛,也不一定诵持多久,可以随心所欲,依实际情形而定时间。主要的须称念三皈依,十愿也是重要的。日本从中国传去的佛教,净土宗、天台宗、密宗等,都定有自宗的功课、简要而不费多少时间,这还是唐宋时代的佛教情况。我们中国近代的课诵,一、是丛林所用的;丛林住了几百人,集合一次,就须费好长时间。为适应这特殊环境,所以课诵较长。二、元明以来佛教趋向混合,于是编集的课诵仪规,具备各种内容,适合不同宗派的修学。其实在家居士、不一定要如此。从前,印度大乘行人,每天六次五悔法。时间短些不要紧。次数不妨增多。总之,学佛不只是念诵仪规,在家学佛,不要因功课繁长而影响家庭的工作。

TOP

续 7

   (四)绕纸——古代中国祭祖时,有焚帛风俗,烧一点绸缎,给祖先用。后来为了节省,就改用纸来代替,到后来做成钱,元宝、钞票、甚至扎成房子、汽车来焚化。这些都是从古代传来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成,不是佛教里面所有的。

    但这些事情,也有一点好处,就是做儿女的对父母表示一点孝意。自己饮食、想到父母祖先;自己穿衣住屋,想到祖先,不忘记父祖的恩德,有慎终追远的意义。佛教传来中国,适应中国,方便的与念经礼佛合在一起。但是,在儒家送死为大事及“厚葬”的风气下,不免铺张浪费,烧得越多越好,这才引起近代人士的批评,而佛教也被认为迷信浪费了。佛教徒明白这个意义,最好不要烧纸箔等,佛法里并没有这些。如果为了要纪念先人,象徵的少烧一点,不要拿到寺庙里去烧,免得佛教为我们受罪。

   
   (五)抽签问卜扶乩——有些佛寺中,有抽签、打筶、甚至有扶乩等举动,引起社会的讥嫌,指为迷信。其实,纯正的佛教,不容许此种行为(有没有效验,是另一件事)。真正学佛的,只相信因果。如果过去及现生作有恶业。决不能用趋吉避凶的方法可以避免,修善得善果。作恶将来逃不了恶报。要得到好果报,就得多做有功德的事情。佛弟子只知道多做善事;一切事情如法合理的做去,决不使用投机取巧的下劣作风。这几样都与佛教无关。佛弟子真的信仰佛教,应绝对的避免这些低级的宗教行为。




四、由于佛教现况而来的误解


   
    近代人士看到天主教,ji 督教等办有学校医院等,而佛教少有举办就以为佛教是消极,不做有利社会的事业,与社会无益。这是错误的论调。最多只能说:近代教徒不努力,不尽责,决不是佛教要我们不做。过去的佛教。也办有慈善事业。现代的日本佛教徒,办大学中学等等很多。出家人也多有任大学与中学的校长与教授。慈善事业。也每由寺院僧众来主办。特别在锡兰,缅甸、暹逻的佛教徒,都能与教育保持密切的关系,兼办慈善事业。所以不能说佛教不能给与社会以实利;而只能说佛教徒应该自己觉得没有尽了佛弟子的责任,应该多从这方面努力,才会更合乎佛教救世的本意,使佛教发达起来。

    一般人士,对于佛教的误解还多得很。今天所说的,是比较普遍的。希望大家知道了这些意义,做一个有纯正的信仰的佛教徒。至少也能够清除一下对佛教的误会,使纯正佛教的本来意义发扬出来。否则,看来信仰佛教极其虔诚,而实包含了种种错误,信得似是而非,这也难怪社会的讥嫌了。(明道记)


            
*********************************************************




           古德云。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唯阿弥陀佛,能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知而真信实念者更少也。又云。少实胜多虚,大巧不如拙,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丈。真心为己者其绎思之。



印光大师法语



*********************************************************



附   录:


莲 池 海 会


以一念清净证净土之心  立百万洪名生安养大愿

   


    1,问:听说修净土宗念佛的人,在临命终时,最后一口气能念佛的就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真有这回事吗?


            答:确实如此,但你也要相信西方确有极乐世界,相信阿弥陀佛,确实有愿接引念佛的人生到他的国土去。而你自己也很愿意到他的国土去,临终再恳切念佛求阿弥陀佛来接引。这样自力和佛力结合在一起,自然能往生西方了。
   
    2,问: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已经脱离了六道轮回之苦。这样的大难事,依靠临终念几句佛就能办到了吗?


            答:净土法门是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和念佛人自力的很难相信但是容易做到的特殊优胜法门,一般人确实不易理解。打个比喻,今天是休息天,想和家人去公园,又想去看望亲威,又有一场很精彩的演出也想去看看,又要找一个朋友谈一个重要问题,又听说,有一位DA法师在某寺讲经,也想去听一听。脑海里有这许多去处,怎样安排呢?最后一念决定去听经。正要动身,忽然熟悉的某寺知客师打电话来,知道你信了。人的行动由思想决定,一念东就到东,一念西就到西,想看戏的跑娱乐场、念佛的一心想往生西方,和阿弥陀佛愿力相应,自然就去极乐世界了。
   


    3,问:这样说来,我们不必每日做早晚课念佛了,只要临终或生病时念佛就可以了,平时尽可以随便享乐一些,自由自在过活了。


            答:话虽如此,但平时不念佛的人,脑子里没有佛的影子,在生病时,尤其在临终时会想起念佛来,是不可能的,(除非在过去生中有大善根的人)。而且病重时病苦缠身,心绪烦闷,有时还可能昏迷不清,临终比病时更苦,所谓犹如乌龟脱壳,哪有心思念佛呢?即使平时也念佛,如果念佛功夫不深,信愿不切的人,临终是会惊惶失措,就像一个没有经过很好训练的新兵,开到一个地形复杂,炮火纷飞的战场,他能熟练作战吗?念佛的人每日不做早晚课,临终求往生,也正是同样的情况,所以你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4,问:这样说来,念佛往生还要靠平日用功了。


            答:不错。所谓练兵千日,用在一朝。平时念佛积累功夫,就是为了临终刹那中应用。修净土的人发心念佛时,西方七宝池中就生出一朵莲苞来,念佛日日不退,莲苞迅速增长,念佛懈怠退堕,莲苞萎缩枯落,不能往生。念佛精进,成片成段乃至一心不乱,净业成就,莲花开敷时,佛就捧着这朵莲花来迎接他。所以能不能往生以及往生品位高低,关键还在于自己平日努力念佛上。


   
    5,问:我也做早晚课、诵经、念佛、也随大家去朝山进香,其他时间,就逢场作戏看看电视,逛逛商场,和他人聊聊天,来消磨光阴。对往生没有恳切的愿望,心中觉得空荡荡,不踏实,不知如何是好!


      答:念佛的人没有志愿,随随便便,悠悠忽忽过日子,当遇到障碍时,就会退失。所以一般学佛者进一退九,就是没有真心切愿的缘故。因此,发心立愿很重要,必须有个志愿,建立自己的规划和指标,每天实践自订的计划,来达到所期望的目标。
   


    6,问:这话很对,但如何来发心立愿,规划实践,请你详细说说好吗?


           答:大家看过《命自我立》中袁了凡先生的功过格吧?当他没有订立功过格以前,终日悠悠荡荡一天天过去,被命运所束缚。订立了功过格后,就很自然地有一番战竞惕励的振奋气象,觉得自己有奔头有希望,命运就被他自己所掌握了。我们也可以仿照他的经验,将功过格的方式用来激励念佛。


   
    7,问:这个建议得好,但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答:我们可以用心净则佛土净,和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的道理,念一百万声阿弥陀佛圣号以清净心地,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一大愿。一愿念满,再念一愿,念念不绝,愿愿相继。又用青黄赤白四种莲花,每色12愿为一单元,即1至12愿为青莲花,13愿至24愿为黄莲花。25愿至36愿为赤莲花,37愿至48愿为白莲花,来标明念佛的进度。开始时观想自己在莲池海会内,坐在青莲花上念佛,莲花放青色光,映照前后左右许多念佛的人。过一段时间,观想到同修们用功精进的已坐在黄 se莲花上,有的还坐在赤色莲花上,自己哪可再不上进呢?订立念百万声弥陀大愿以后,要抓紧时间念。第一愿从几月几日开始,共念几天完成,记录一下。以后愿愿比较完成的时间,知道自己是进步还是后退,要一愿比一愿紧连着超前完成。以念满四十八大愿为一期。这时自己可检查一下,妄念是否较前减少?贪瞋痴烦恼习气有否较前减轻?固执成见有否转化了一些?离苦得乐是否证实了几分。当你得到肯定的回答以后,就会自自然然地订立第二期的四十八愿计划了。


   
    8,问:这个办法,对念佛的人一定很有兴趣,但怎样记数呢?


            答:用一本印好小圈的册子(如念佛图),念满一万声佛〇内划个一,开始念时记一个日期,念满一百万再记上完成日期,计算一下是用了几天完成的。


   
    9,问:静坐默念不能计数怎么办?


            答:可以按时间计算,如一小时念四千声,坐念一刻钟就作一千记数;其他各种绕念、拜念、听音默念等、可先测出标准、依此类推记数。
   
    10,问:早晚功课上念的佛号可以作数吗?


       答:可以加在一起记数。
   
    11,问:念佛是念四字还是念六字、念快些可以么?


            答:念四字念六字、念快念慢、或出声念、默念、坐着念、站着念、走着念、卧着忆念、边拜边念都可以,但不能只求速度,草率从事。念佛必须口里念得清楚、耳里听得分明,心中历历明明,不能随口滑过,免得事倍功微!

TOP

续 8

    12,问:承您告诉我,利用一切闲散时间念佛,使杂念归净念,平时念纯熟了,临终就不怕提不起佛号,百万弥陀,有行有愿,有方向,现在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心坚定了。

      答:古德说:“一念清净一念佛,”百万声佛号念念清净,四十八大愿愿愿超前,身在婆婆心已生西方,净业现生就可圆成,何必要到临终时候才知道呢?
   

      13,问:我是个患绝症的人,虽然知道了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但未到临终,死的阴影,随时缠绕心中,如何是好?

            答:长期患病时的人。平时心情如何保持安定,确实很重要。生死如白昼和黑夜紧紧相连,黑夜过后,就是白天,此处死亡即那面出生。求生极乐世界的人,要立足于生(生西方),想生西方的念头,如小孩子盼新年一样,时时挂念,希望早些到来。当疾病危急时(世俗人痛苦得惊惶的时候)念佛人知道生西方的时候就快到了,心情更加兴奋。因为可见到阿弥陀佛了,于是加紧念佛,顺利往生极乐。当你有死的阴影时,应立即想生西方。这个想生的心,就是切愿,也是修行,也是往生的一大关键,不可不知。
   
           14,问:谢谢您的指导,我今天就开始念,但记数册叫什么名称,那里去请购?

           答:你真有信心,今生定生西方。记数册叫《莲池海会》福建莆田市南山广化寺“福德因缘”处有赠送,可写信去讨。

   
           15,问:谢谢谢谢。

           答:莲池会上再见!

   
          16, 问:我自从照莲池海会方法念佛后,修行有方向,心也明亮。但每天有很多经要念,不念又不安心,不知如何好?

           答:修持要有主次,要精而勿杂,学哪一宗要依据本宗的修法,修净土宗的当以念阿弥陀经及念佛为主课,一句佛号念到一心不乱往生西方为目的。不要听人讲某经就念某经,某经功德大又加念某经,初一月半十斋日又要念某某几种经,每天被经转,放弃不念又舍不得,一般老修行都有此情况,因目标分散,效果就不好。现在既然发愿念百万洪名求生西方,当以一心念佛为主。金刚经说:“法尚应舍,”对某某经停念如真舍不脱,发愿念它多少部,以后停念,增加念数目,符合修行宗旨。
   
           17,问:观无量寿佛经不是说往生西方要读诵大乘经典吗?

           答:经是佛亲证真理后所说的,是指导实践(修持)的理论,劝人相信的道理,不懂道理会钻入迷信圈里,所以我们要学经明理,才不致迷失方向走上邪路。经是佛教精神实质的所在,无经不能启信导行,故经称法宝,犹如指点月亮的手指,医病的药方,远行的地图。但读经也要有选择性的读,如什么病用什么药方治,向西的看朝西的地图一样,总不能什么经都读,什么药都吃啊!当我们知道了月亮的所在,得到了治病的药方,明白了旅途的路程,应该立即着手行动,赶紧上路,达到目的,要行起解绝,不应该只看手指不望月,拿着药方不服药,捧着地图不动步,从上譬喻中,大家可以知道念佛念经的主次了。

    但是年青的出家僧人和居士,他们担负宣扬佛法的重任,要深入经藏,才能智慧如海,广度众生,续佛慧命。一般在家有工作的人,尤其是年老体衰及文化差、事情繁的同道,来日不多,水平有限,佛理深奥,难穷其底,能够了解佛法大纲,修行方法,剩下不多的时间,应该专心用来念佛了。其他有文化有志趣的随份随力学些佛教理论,可辅导同道,也有必要的。

   
      18,问:有人问我,你念百万弥陀一定能往生吗?根据什么?

      答:净土念佛法门,如信愿真切,临终最后只念十句或一句,即得往生,何况百万句,念佛法门的方便殊胜,经论中都有详讲。一切行动都仗愿力,没有愿什么事也不成,叫你发愿念百万声,正是将愿贯彻到行中去,纠正一般念佛人行差愿弱不能往生的缺点。唐朝伽才大师净土论中说:“经言:若人念阿弥陀佛得百万遍。决定得生极乐世界,此指七日内发愿专心念百万遍。”我们末法众生,道心不坚,因循苟且,只能变通以念百万遍为一愿,将愿行结合起来,时间根据自己条件和决心逐渐缩短,虽不能在七日内完成,若能常挂在心,尽量利用闲散时间来念佛,已经不错了。念满百万声,寿命未尽,接念一愿,愿愿相连,念满四十八愿为一期,再周而复始,如此念念相继,身心全侵透在行愿中,身在娑婆,心已稳坐西方莲台上。念佛既已纯熟,临终自然正念分明,要他不生西方也不可能了(如大树大墙,向西倾的必向西倒一样)。


      19, 问:有人深厌娑婆,但不愿自杀,有人病重苦极,而又求死不得,如决心发愿念百万弥陀求速了残生早登极乐,能成吗?

            答:经是佛说,哪有虚言,你如诚心念佛求生西方,也不需经过七日,不必念满百万,才得往生。不信请看《现代往生见闻录》,黑龙江郑果礼居士往生事迹。(广化寺出版第213页女居士42郑果礼)。

   
       20,问:有人问我,既然一念清净就可证净土,那就自己净心好了,何必念佛,念佛还要记数多麻烦。

             答:人能自己净心,佛也不必出世说法了。“净心”两字,简单明了,大家都懂,却都不易做到,佛说八万四千法门目的都是要你净心啊!(念佛也是其中之一)念佛法门最简单易行,上中下根人都可修,尤其持名念佛一法更是净心妙法,此法下手便当,效果却最高,这一句佛号全包括禅、教、律、密诸法,能完成法、报、化三身,所以称为易行道、殊胜法门、修行中的捷径。

   “念佛之法虽多,持名最为简便,持名之法亦多,记数尤为稳当,真实修行之人,岂求异于愚夫愚妇哉(指持珠念佛方式)。”这是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的开示。(大师对净土妙理发挥甚透彻)。从来专修念佛的人,多以念佛遍数来作定课的,如永明延寿禅师昼夜念佛十万,其他也有五万七万的,若不记数如何知道念了多少。又手拿念珠能提起念佛心,记数可知道自己用功进退,又可做摄心工具,如古人用击鱼、数豆念佛,念了一昼夜自己觉得只有片刻,我们也可以一面掐珠一面用手轻轻打拍子,可以遣除妄想。


      21,间:以前我念六字,现念四字,会不会不恭敬?

            答:四字六字念快念慢,关键在念得清楚和是否与自己相适应,上面已经讲过。古德曾有南无不是佛名,但念尊称成便皈敬,四字易成片,勿杂六字等言。据各人经验,六字易松夸含糊,四字紧凑易着力,静坐、默念,依呼吸四字方便,行路及结合工作念四字省力合拍,尤其在睡眠时、紧急时、临终时更适用,你念四字很好,不用疑惑。
   
           22,问:既然念佛以持名记数最稳当,请你介绍记数经验。

           答:据同道提供的方法,你可选择合适的用。

   ①念四字二句打一拍,第二拍过珠即四句记一珠。

   ②也念四字,二句一拍,二拍为一节,第二节过珠共八句一珠。

   ③与②相同但不打拍,念得较快,仍分二节,以常用的重轻、声默、呼吸来分成二节,如……上四句重、声、呼,下四句轻、默、吸、也是八句过一珠。

   ④四字四句一节,末后一句默记一,第二句记二,乃至第十句记十过一珠,每珠四十句。

   ⑤先将佛像从上到下指定十个部位,如①头顶②眉间③面4567……10肩胸左右手膝足莲花等自己划定,然后依第四法,四句一念,从一默记到十,念第一十句时存想佛像第一部位。第2345……10也相同,想佛像各部,念到第十部位为四百句,可屈指记,此法兼忆念适用于静坐默念。

   ⑥行路时一步四字一句,记数用第四法,念珠宜用18粒手珠携带方便,念三串即二千声。

   ⑦听人讲话宜用第一法念记,记数方法已介绍很多,仅供参考,各位以适合自己的记法为宜,法无定法,总以摄心为上。

[ 本帖最后由 弥迦使者 于 2008-10-29 18:36 编辑 ]

TOP

续 9

    22,问:莲池海会记数册念满四十八愿后如何处理?
            答:记数册念满一本后,当另换一本续念,也可轮番重用,如开始在〇内记一,第二次记成十。念久功深,使往生品位上升,记数册在临终时焚化,使病人看到更增往生信心,纸灰用纸或布包好放在身上,不论火葬土葬随身带去,护佑尸体。如临终逆缘干扰,未曾往生,当中阴身清醒时,(中阴身时清时迷)见到念佛记数册(一生精神愿力的结徵)会忆及百万洪名求生西方大愿,又立即发心念佛。念佛人十方诸佛护念,决定成佛。五方佛常放法身光救度中阴众生。中阴身有神通,见佛光明,千万里外一念即到,只要其心不迷,爱执不深,往生比人更快捷。
    我处“莲池海会”念佛法出印后,各地念佛人纷纷来讨记数册,念佛情绪很高,他们有在法会时一百人共同发愿,每月念满一愿(百万声),居士林星期讲演每期都有数十人来登记要记数册,有的在法会时共同发愿每人再带一人来参加念佛,一纺织厂信佛人多,一下就有二百人参加,黑龙江佳木斯市宝清县念佛堂,三十七人打一次精进佛七,其中有十人七天内念满佛号一百万句,这次佛七大家都念得法喜充满,红光满面,精神抖擞,疾病消除。他们准备继续努力,闯出一条净业速成的大道。其他退休念佛人来要记数册的,每日有数起,念佛深入人心,皆过去与弥陀有缘,希望大家深信切愿加紧念佛,同生西方,相聚于莲池海会。




                                                                                          素食者的几点利益
   
    今日社会大众,都认为肉食鲜美有营养,能滋补身体,对健康有帮助,所以经济情况一好转,生活改善,就以多吃肉(指一切鱼肉荤菜)为开始,而且一定要吃活杀的、新鲜、有营养、味道好,再进一步就提倡少吃饭,多吃荤菜(指鱼肉)。近年来世界各地菜馆、餐厅用高蛋白、高营养做宣传,将蜗牛、蚂蚁也列入名菜。糕点糖果厂不顾卫生,在产品中掺入各种肉油、肉汁,他们都以营养滋补为号召,达到自己赚钱的目的。多吃肉究竟好不好呢?我们且从素食的优点上来叙述一下,供吃肉者参考。


           一、素食品卫生,吃素者健康长寿。
           素食品都是植物的花、茎、根、叶、果、实、仁,它吸收阳光、空气、水土中的天然养份而成长,没有荤食品——动物自身所产生和感染的种种病毒、坏细胞等污染。卖买中市场上有苍蝇、蚂蚁、细菌、小虫等外来侵蚀,即使烹煮后,空气中的细菌在荤食品上繁殖快,所以荤食品易变质,抵抗力较差的人吃荤食品容易肚泻,闹肠胃病。动物尸体细菌多,胆固醇高,被宰杀时一股怨气无处发泄,停留在尸体上,称为尸毒,此尸毒虽经高温也不容易消灭。人们将此种种不净肉类吞进肚中,此污染物不可能全部排出体外,日久血管阻塞,血液循环不良,逐渐形成慢性疾病,及中风、心脏病等致命暴发病。且多吃肉类,体内脂肪贮存太多,增加内脏压力,妨碍肢体经脉活动,也影响健康。又动物血肉,刺激性强,多吃了内脏起亢进作用(贺尔蒙多淫欲强)。情绪容易急躁,心神不能安宁,使身体提前衰老。
    素食者,主食五谷类,一般人认为只是些淀粉糖份没有什么其他营养。现在化验证明,谷类中也有蛋白质和脂肪,科学家研究发现,将谷类和蔬菜混合着吃,不论如何配合,所得到的蛋白质,都能满足每个人当天消耗所需要的数量。在副食品中,花生、豆类有大量蛋白质和脂肪,蔬菜中蛋白质高的有豆芽、荠菜、竹笋、包心菜、扁豆、豇豆等,干菜中,香茹、磨菇、海带、木耳、紫菜、豆腐干等所含的蛋白质更高得惊人。在干果中核桃、杏仁、榛子、松仁等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大量大量的。在维生素方面,维生素A、D类荤食中有些,但蔬菜中苋菜、菠菜、胡萝卜,紫菜等维生素A都在十十十以上。维生素D,甜辣椒,豇豆、芥菜,马铃薯、萝卜汁等都在十十十以上,其他维生素都是素食品天下、水果对人体健康的帮助是很大的,而且滋味好极了,开胃除疲,老少皆喜,解渴怡神,旅途饭后,更忘不了。素食品中不但有种种优点,而且还能治疗各种疾病,如芹菜治高血压,海带治甲状腺,金针菜利尿、止血、消肿、安神等等举不胜举,俗话说:“早生姜,晚萝卜。”郎中女人嚎啕哭。(指早晚用这二种菜下饭,去寒气,助消化,人不会生病,不须求医)。
    素食品种类繁多,营养丰富,滋味鲜美,又清洁卫生,素食者少疾病得长寿是必然的结果,请看下面一个调查报告。
    上海八五医院内三科在1985年对上海苏州二地一百名的素食者和一百名的荤食者,作了全面体格检查,结果荤食者血粘度大大高出素食者,一百名素食者中,患心血管疾病者只有18人,荤食者却有67人。一百名素食者无疾病者57人,一百名荤食者无疾病者只有8人。这次检查的对象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证明素食的人,不会因为年龄增高而使血粘度上升,血粘度高,是冠心病、各种慢性疾病的基因。


           二、素食者,经济节省,时间节约。
           为了吃肉而去饲养动物,是很浪费的一件事,动物吃了八斤以上的饲料,才能长上一斤肉。数口之家每天买一斤肉作菜是不够吃的,将买肉的钱买素菜是绰绰有裕了,在不发达地区的人民,收入少,生活中最主要的支出是伙食费,也只有素食才能延续生命。在经济收入稍好的人家,吃肉的条件有了,但其他衣穿日用方面支出。还是要靠从伙食中少吃肉内挤出来,因此吃素经济节省,不但是大家所承认,而且也是大家不断地实行。
    人们在一日三餐的伙食上,每天从打算买些什么开始。一连串的买、汰、烧、吃、及以吃好后的清洁整理等等过程,要化费很多时间,俗话说:“人都是为了吃忙。”一点不错,婚丧喜庆要吃,一切庆祝、团叙、集会、送别等等都要吃。但在同一买汰烧中,吃素比吃荤的所化时间要节约得多,素菜没有象荤菜油垢难洗,烹调加工,程序复杂、费时,甚至在吃时也少化了啃骨头的晨光,一般有事业感的人,每废寝忘食,或饮食马虎简单,他们不愿将宝贵的时光化费在菜场里,餐桌上,厨房中,而影响事业,至于修行的人,他们将饮食作为疗饥病的药用,不起贪吃心,有的日中一食(中午吃一餐)有的过午不食(下午后不吃东西)他们将吃的时间化在道业上,更是难能可贵了。

TOP

续 10

   三、素食人体质好,有耐力
            素食的人因为血液纯洁,血粘度低,血液在内脏循环中,能畅通无阻,使内脏各部不会因阻滞而产生病变,内脏强壮,其他各官能自然也健康了,所以素食人体质好,不容易产生突发性病变,情绪容易稳定,体态亦较潇洒,没有肉食者摄入过量脂肪、蛋白质储在体内,显得行动蹒跚。
    一般人对素食者在运动场上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终持怀疑态度,在近几年的大量报导中,素食运动员的体力和耐久力都不比肉食运动员差,素食运动员穆瑞·罗斯,曾被认为是最伟大的游泳选手,威斯穆勒,曾创下五十六项世界游泳记录、英国一位素食者横渡英吉利海峡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人都快。游泳运动是一项比体力又要有耐力的运动,素食者的体力和耐力如何?在运动员的成绩上作了有力的回答。


            下面节录:“德国《明星画刊》5月2日一期文章”
            48岁的美国妇女露特·海德里希,做了乳腺癌手术半年之后。在夏威夷岛上的科纳观看了一次铁人三项赛,这是一种令人生畏的体育活动,来自全世界的超级竞技者,要在这里游泳3.8公里,骑自行车180公里最后再跑马拉松,三个项目一个接一个,中间不休息。
    参赛者健康的体魄,兴奋的样子,吸引着露特去参加这一运动,经过了发魔似的锻炼。1986年秋天,她在铁人三项赛上,经过十三个半小时在水中,自行车上和长跑途中的煎熬之后,取得了首次胜利。她二次获得了“铁人”赛第一名。为了使身体保持在良好的竞技状态,她每周要跑60-100公里,游泳八公里,骑六个小时健身自行车。
    饮食方面,露特是十分严格的,她只吃米饭、燕麦片、蔬菜,水果和水。她从不吃有油的东西,也不吃奶制品,一点儿脂肪都不沾,植物油也不吃。她生命所需的“基本的脂肪酸”是通过谷物,胚芽和蔬菜所含的脂肪摄取的。(参考消息)1991年5月29日刊
四、素食人性情慈祥,环境清净
    人类都有天生的同情性,素食人的恻隐心更为流露,国外文明发达的社会,都有爱护生物协会,禁止虐待动物会等等的民间团体组织,它们的发起和参加者很多是素食人和素食作家,英国文豪萧伯纳(素食者)说:“我的送葬行列将有一大群的鸡鸭牛羊”素食作家心地慈祥,他的作品自更容易感动人心了。中国没有什么护生的组织,但却有行之数千余年的放生习惯,春秋时候郑国的大夫子产,心地仁厚,孔子称赞他有“仁爱之德。”每当有人送活鱼给他,他总把鱼畜在池塘里。当时列国战争侵扰,因子产存仁心,行仁政,使郑国民生安乐。因为素食者心地慈祥,不杀害动物、无血污惨声、怨气,环境清净。所接触的人都是有善根,所做的事都是福德因缘,真是善人相聚,心情愉快,吉星高照,增福益寿了。


                                 ------全文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