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道教劝善,劝的是每一颗迷途知返的心!

道教劝善,劝的是每一颗迷途知返的心!

道教劝善


劝的是每一颗迷途知返的心!

道家


道教修行,修心是第一要务。从庄子所曰心斋,到祖天师立教时设下静室以内省,

再到科仪经韵盛行之后流传的各种“法忏”,其目的都在于使参与其中的人们能够及时自省。


所以道教的心性之说,尤其特别强调一个“忏”字,唯有时时检讨自己的行为,才能为继续精进做好基础。

道教修持把重点放在“忏”字上,便是要人们返归自我真性,以善心观世界,以善念对自身。




道教提倡性命双修。

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功法、炼养以及医术等方面的内容,使人们实现强身健体、乃至在世长年的功效;

另一个方面,则是循循善诱,劝导世人与人为善,从奉献与施舍中寻求到内心的平静。


道教自古以来便十分强调“劝善”的概念。

所谓“善”,不仅仅是要做好事,要惠及三界十方一切有情有性,尤其要在善行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心性得以升华。

经中有云:“不嗔不怒、不怨不恨、不贪不淫、不杀不害、不馋不言、不嫉不妒、不憎不爱、无挂无碍。”

若能勤而行之,就可以得到“诸神保举,吉曜照临”,从而超越人生情欲的困扰,终可成仙成圣。

道教的劝善,立足于善恶报应说。

道教所秉持的善恶报应观,虽然字字句句都在强调人们唯有为善才能够益寿延年,但在文字背后的本意,却更加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做好的自我本分。

只有不肆意妄为、不起妄行、不有恶念,最后达到“百姓皆谓为我自然”的高度,才是劝善的最终目的。




道教中的“善”,不同于其他宗教和世俗的理解,劝善并不是简单地告诫人们要行善事以求得最后的善因缘。

从某种角度来看,刻意而为之的“善”本身就是欲求的一种表现。


道教修行讲求的是去欲,是澄心见性,所以道教中的“善”立足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唯有每一个信众都能找到自我安分的本然所在,才能体悟到“天道无亲”的善是在讲述什么道理。

道教之善,是在缮自我的本性,而不是单纯去求功德。

在道教心性学中,讲求的最基本一点即是要明白“道法自然”的“自然”究竟指什么。

“自然”,乃自我之本然,万法内中求,修道的最终境界是要人们能够找到自己,复归于婴儿一般的纯真和一念,这才是每个人的自我本然。

想要达到道祖爷提出的高度,身处六尘遍染中的红尘客,仍须弃恶从善,忏悔身心。

其实,忏悔在道教修持中非常常见,其功德力也是不可称量的。

上溯到天师道早期以忏悔为重要内容的“三官手书”,下至当代道教法坛上使用的各种章表文疏,还有劝善经典中用来自我检省的功过格,均不离人们对自己恶行、恶念的忏悔。

但道教追求的忏悔又与普通意义上的自我悔过有着不同的性质。

陆修静在《道门科略》说:“奉道之家,靖室是致诚之所。其外别绝,不连他屋。其中清虚,不杂余物。开闭门户,不妄触突。洒扫精肃,常若神居。唯置香炉、香灯、章案、书刀四物而已。”

在此一段对忏悔之所的描述中,惟独突出“清虚”二字,只有洁净的场所和洁净的身体才能感召到神明。

所以道教提倡的忏悔不是单纯地心理治疗,而是希望通过忏悔的形式起到涤荡身心的作用,消除身心口三业障,以洁净之体恭迎接神明下降,从而才使拜神具有了灵验效用。




一个人能否通过自我努力改变命运的走向,重点在于其能不能够放下心中的欲求,这是脱离爱河尘沙的前提。

道教谓之“修持”,一方面靠具有不可思议力量的神明的加持,另一方面需要依靠信众自我的行动力。当二者合一,便可以事半功倍。


做到这一重境界的原始出发点,依旧是基于每个人的“心”。心中一念,才能生出万千法门。

“爱河千尺浪,苦海万丈深。欲求无上道,一念便纯真。”祖师真言,讲的仍是“一念”,莫起诸多妄心。

唯有“六欲不生”,才能够“三毒消灭”,常清常静才可以“渐入真道”。


道教祖师多是以功行成神。

信仰道教、信仰神仙,不是简单地信奉某一位得道祖师可以凭借无穷法力来帮助自己解决各种难题。

而真正发自于真心的信仰,是能够从祖师的行迹中寻找到激励自我前进的法门,寻找到自己的真道所在,这正是道法自然所强调的“自然”。

道家修行,归根结底是要用于自己的日常修行中,而不是停留在纸上谈兵。

道教劝善,劝的是每一颗迷途知返的心。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