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修行外在很苦,内心却法喜充满

修行外在很苦,内心却法喜充满


如果要成就,就没有那么悠闲。本焕长老教育弟子印顺法师,刚出家,每天早上拜三百拜,下午三百拜。念大悲咒一千遍。念普贤行愿品十遍。最快的速度,一遍是七分钟。不仅如此,还要求他,每个月背诵一部佛经。后来拿了《法华经》,六万多字。要他背。印顺法师不背,本老说,那你就把这身衣服脱下来,不要再骗人了。现在印顺大和尚福报很大,都是那时候艰苦来的。

  本老自己也很严格要求自己,每天上午三点起来,念普贤行愿品三部以上。一百多岁了仍然如此。这些老前辈都很珍惜时光。上次听说梦参老和尚生病,特别打电话去问候。知客师说,老和尚身体好些了,现在在念华严经。梦老每天早上,都要念一部地藏经。

  如果要修行,是先要受一些苦。甚至要比世俗人更严格要求自己才对。世俗人上班回家,看看电视,聊聊天,一到节日就聚会。很放逸的生活。对不对。他生命的目标就如此。所以要修行,都是大丈夫的事情,他生命的目标比较高。据说,在面相上,这些人耳朵长的比较高,心想的就和一般人不一样。

  要修行,就要舍弃一些东西。不可能什么都俱到。世俗的聚会你要放弃,电视再好看,你也克制,因为要做功课。肉再好吃,你也不能吃。吃了你念经就会犯困。这时就要给自己约束。在丛林里,早上四点就要起来了。钟声一响,就要起身上殿。祖师大德说的,闻钟不起身,护法善神嗔,今生灭福慧,来世堕蛇身。你看,这个讲的就很严重了。这就是规矩,来调伏我们放逸的心。

  真修行,是要受一些苦。因为你要度众生,修行才有价值。度众生也要有本事,世外也有高人,像有权利的,比如皇帝,像有文采的,比如苏东坡。这些人也是高人。你要度他,要怎么度呢。这时就要苦练你的本事。就是修福修慧。

  不仅可见的有好人,护法神,山神,龙神,这些也是高人。德重鬼神钦,你德行要好,这些山神神通广大,才会护持你。德行不好,他怎么护持你。许多高僧盖庙,找风水宝地,这些风水宝地都是龙王占用的。龙王也要修行,你来了,他要让地给你,就看你的德行了。所以五台山,普陀山,支提山,鼓山,都是龙王的地方。都让给了高僧来修建道场。这也是德行感召。所以修行除了修福修慧,还要修德行。

  修行都是一件艰苦卓绝的苦差事,因为没有时间放逸,所以对世俗人来讲,你要训练放逸的心。这就不简单了。把心调伏下来后,苦也不是苦了。外在很苦,内心却法喜充满。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