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是什么样的功德比供佛还大?

是什么样的功德比供佛还大?

 
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讲:“俱胝那由他刹土,所有无量诸供品,恒时以此供圣士,不及慈心之一分。”意思是,将尽虚空、遍法界的清净以及不清净的一切佛刹里都装满各种珍贵稀有的供品,以此恒时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但是这么大的功德,也比不上一瞬间的慈心或愿菩提心。为了利益众生而欲求佛果的这样一个发心,其福德和功德远远超胜前者。

  可见,慈悲心多重要,菩提心多重要啊!仅仅在心里想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想给予一切众生安乐,想为了救度众生发誓要成佛,这个功德、福德比供诸佛还大。

  现在很多人都在做一些形式上的善法,根本不去发菩提心。我们做供养、做布施也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但若是没有菩提心的摄持,都是有限的、有漏的,都只能得到世间暂时的一些利益而已,根本不能成为解脱的因,成佛的因。但是哪怕只发了一刹那的菩提心,也是解脱的因,成佛的因。

  也许有些人还是不明白:“不可能吧?供养诸佛的功德、福德多大啊!”不是说其他善根没有功德,但若是没有菩提心的摄持,即使你积累的善根再多、再殊胜,也只能得到人天的福报,只能成为世间福报的因,这还是有限的、有漏的。

  大家做供养,做布施,做忏悔,修忍辱,这都没有错,但是都要有菩提心的摄持,这很重要。有菩提心的摄持,这些才能成为菩提的因。我们每天做课、闻法、修法、上供下施、忏悔、修禅定,有没有菩提心的摄持?若是没有菩提心的摄持,这些始终都是轮回的因,烦恼痛苦的因,解决不了根本上的问题。

——出自海涛法师与嘉察仁波切智慧座谈

  海涛法师:各位可以思考一下问题,接下来我也代大家问一个问题,一个人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经发了菩提心?

  嘉察仁波切:在藏传的佛法传承当中来说,尤其是菩提心的教法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一切大乘佛法的精髓与根本。因此在这个大手印的实修传承中,前行法最主要的是谈到发心,在正行当中也有谈到要发菩提心,所以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发菩提心?可以从两方面来看:第一是真的会感觉到自心有一些转变了;第二是我们也可以透过上师的指引,上师会告诉你的。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有没有发菩提心?可以从两方面来看:第一是真的会感觉到自心有一些转变了;第二是我们也可以透过上师的指引,上师会告诉你的。

  海涛法师:所以现在就有两个问题了:第一,如何真的能够观照自心?用什么方法一个人可以这样观照自心?第二,一个人如何能够真的祈请到一位上师来指导他?

  嘉察仁波切:首先针对第一个问题--菩提心,当一个人的菩提心生起时,自然的他会发觉自心的慈心、悲心会增长,他自然而然的对一切众生会产生大的慈悲心,而且他还会有一种心,就是别人比自己更重要,他会很容易的舍下自己,而尽力的为他人服务,“为利益他人”的这种行为会不断的付出,会有这些改变。同时经典中记载说,可以在我们的梦境当中看到慈悲心的增长。

  而在上师方面,上师他会从这位弟子的各种心念,以及弟子的各种的行为当中看得出弟子到底有没有菩提心。

  海涛法师:各位有问题吗?我们再请尊贵的仁波切开示,在家人不能像出家人那样天天都在佛寺修学佛法,请问在家人如何很快的应用佛法去面对种种世间的压力?

  嘉察仁波切:在家人的修持在最开始时要进行皈依,所以有受过皈依的居士,以及持守五戒的居士,他们透过皈依和持守五戒来学习佛法,这也是一种修持。还有在日常生活中,平时可以多念诵观音的心咒--“唵嘛呢呗美吽”,还有也要多念诵金刚萨埵的百字明咒,透过这两种咒语的持诵,可以帮助我们积聚资粮跟净除罪障。

  另外,还有一个很好的修持能帮助我们生起菩提心,那就是在密乘内的四部瑜伽(事密、行密、瑜伽密、无上瑜伽密)中的事部瑜伽传承下来的八关斋戒,这样的一个修持方法,也都可以去行持。还有当然平时也可以多做课诵,多念诵这些祈愿文,还有一部特殊的经典-叫做《大解脱经》,这是过去从中国传到西藏的经典,也可以多念诵。

  ……

  海涛法师:尊贵的仁波切能不能带领我们大家,做一个生起菩提心的修持的练习方法?

  嘉察仁波切:生起菩提心的方法,我们可以透过以下的一些思惟:首先思惟我们自己、每一个人都有苦,同样的一切众生也都具有痛苦。同时,我们自己一直还活在一个迷惑的幻相当中,一切众生也都活在错乱的迷幻当中。在一些大乘殊胜典籍中也提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如来藏,同样的一切众生也都具有如来藏;而且也提到我们能够在顺缘具足的时候成就佛道,同样的其他一切众生也都能够成就佛道。我们也要思惟自己透过修持正法是能够成就的,同样的其他一切众生透过努力修持正法,也是能够成就的。所以多思惟自他之间这样的关系,能够帮助我们生起菩提心。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