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戒疤放光明!

戒疤放光明!

从前在抗州西湖旁边,有一所古刹,名叫弥陀寺。寺内有一位大德,法号古昆。大师一生,别无所愿,但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终日专心一意念佛,几十年来,如同一日。


  奇者,比丘圆过菩萨戒后,或在头顶,或在两臂,或烧一颗,或烧三颗,或烧九颗,或烧十二颗戒疤不等,而大师的头顶上,烧了十六颗戒疤。这还不算,尤其难得者,在大师圆寂后,遵其遗嘱,付于火葬。


  当焚化时,那头顶上的十六颗戒疤,放出十六道光明,于每一道光明中,皆现出一尊佛像,每一尊佛像,皆跏趺于莲华座上,火灭像隐,众人见之,啧啧称善,咸谓希有!


  按:是凡修学佛法的人,不管修那一种法门,若工夫真到炉火纯青的时候,都有或大或小的感应。如古昆大师,终日专心一意的念佛,几十年如一日,这即是“感”。待圆寂后火化,而佛光现于戒疤上,这即是“应”。


  所以佛法就怕学而不行,若持有恒心,信解发愿、如法实践,则无感不应!如慧远大师,于定中三睹圣相,善导大师,念一声佛,有一道光明从其口出。诸如此类,在历代净土高僧里,不胜枚举。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上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眼看现时念佛人不少,而于生前死后有感应者,实如麟角。其原因何在?无非是缺乏恒与专,恒是念佛能持久,不可一曝十寒;专是精而不杂,切忌口是心非。将一句阿弥陀佛,恒常专精的念下去,不求感应,则感应自现,临终决定往生,如操左券!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