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苦中苦,人上人

苦中苦,人上人


    寒冬腊月,一个名为“滴水”的和尚去天龙寺拜见仪山禅师。外面下着很大的雪,可是仪山禅师却不让他进门。那个和尚就在门外一直跪着,这一跪就是三天。仪山的弟子看他可怜,纷纷为他求情。可是仪山说:“我这里不是收容所,不收留那些没有住处的人!”弟子们没有办法,只好纷纷走开。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那个和尚身上皴裂的地方开始流血,他一次次地倒下又重新起来,但他依然跪在那里,雷打不动。仪山下令弟子:“谁也不准开门,否则就将他逐出门外!”

   七天后,那个和尚支撑不住,倒了下去。仪山出来试了一下他的鼻息,尚且有呼吸,于是下令将他扶了进去。滴水终于进了仪山门下参学。

    有一天,滴水和尚向仪山禅师问道:“无字,与般若有什么分别?”

    话刚说完,仪山就一拳打了过来,并大吼道:“这个问题岂是你能问的?滚出去!”

    滴水被仪山的拳头打得头晕目眩,耳朵里只有仪山的吼声,忽然间,滴水想通了:“有与无都是自己的肤浅意识,你看我有,我看我无。”

    还有一次,滴水感冒了,正在用纸擦鼻涕的时候,被仪山看到了,仪山大声喝道:“你的鼻子比别人的血汗珍贵?你这不是在糟蹋白纸吗?”滴水便不敢再擦了。

    很多人都难以忍受仪山的冷峻,可滴水却说:“人间有三种出家人,下等僧利用师门的影响力,发扬光大自己;中等僧欣赏家师的慈悲,步步追随;上等僧在师父的锤炼下日益强壮,终于找到自己的天空。”

    滴水和尚后来果然成为一代得道高僧。

    降临到我们身上的苦难,本就是成长路上的一剂良药,烦恼不生,即为菩提。


    趁火未熄

    “孩子,趁年轻,何不埋头苦干,以成就一番事业呢?”老人劝告一位少年。

    少年满不在乎地回答说:“何必那么急呢?我的青春年华才刚刚开始,时间有的是!再说,我的美好蓝图还未规划好呢!”

    “时间可不等人啊!”老人说,并把少年引到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地下室里。

    “我什么也看不见啊!”少年说。

    老人擦亮一根火柴,对少年说:“趁火未熄,你在这地下室里随便选一件东西出去吧。”

    少年借助微弱的亮光,四处努力辨认地下室的物品。可还未等他认清一样东西,火柴就燃尽了,地下室顿时又变得漆黑一团。

    “我什么也没拿到,火柴就灭了!”少年抱怨道。

    老人说:“孩子,你的青春年华就如同这燃烧的火柴,转瞬即逝,你应当珍惜啊!”

    韶华易逝,切不可放任懒散,若至命终才觉后悔,岂不晚矣?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