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彭鑫博士:让内脏气血流动起来,不给癌细胞生殖的环境

彭鑫博士:让内脏气血流动起来,不给癌细胞生殖的环境


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明·朱棣等《普济方·血荣气卫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们都知道癌症有很多种,什么肺癌、胃癌、皮肤癌、肠癌、胰脏癌、骨癌等,种类很多,似乎随便一个器官都会得癌症。但是有两个地方,心脏和肌肉是不得癌的,原发性的癌症没有肌肉啥事,大家可以想想,是不是这样?



所有的癌都是内脏的,为什么呢?从中医的眼光来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知道,一潭死水,时间长了就会生杂草,就会臭了,各种各样的寄生虫就出来了。身体也是一样,你经常不运动那个地方,它就变成一潭死水了,时间一长,各种各样的疾病就来了,其中包括癌症。



心脏一天到晚总是在那儿跳啊跳的,它的气血运行得很好,气血流通好了,垃圾沉积不了,就不容易气滞血瘀,就不会导致癓瘕积聚,就不会得癌症。



肌肉呢,我们天天都要活动,行走坐卧都要用到它,肌肉永远处于运动状态,气血流通的也好,气血不容易淤滞,当然不容易得癌。



用西医的话来说是血运丰富的地方,癌细胞不容易种植。癌细胞就像是不好的种子,特别容易在脏的、臭的地方生长,风吹日晒的地方长不了。心脏和肌肉气血流通好,整天刮风,阳光照射,风和日丽的,就长不了,种子没有落脚之地,环境不适合它。



癌 细胞要想生长,必须要有合适的环境。就像苍蝇和蚊子跑到沙漠里,怎么样也生存不下去,换一个臭水沟,随便就长一堆。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生长环境,我们在臭 水沟里打杀虫剂,打上一百甁也没有用,杀完了还会长,这叫“野火吹不尽,春风吹又生”。反过来,我们去青藏高原弄一个大棚养苍蝇,估计也不太好养。所以 说,不同的环境适合不同的生物生长。



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里面有不同的生物生存的环境,癌细胞生存的环境就是气血不流通的地方。内脏的气血运行不畅,或者干脆停滞不动,就容易长癌,像直肠一天到晚挂在那里,一潭死水,纹丝不动,癌细胞就喜欢这样的地方,在里面拼命繁殖。



我以前治疗过一个卵巢囊肿患者,那个女孩一共做了两次手术,都是腹腔打开,把囊肿割掉,开了两次。然后,第三次又长了,她就找我看病,我说这种做法不对。这是西医的思路,就好像烂木头长 了蘑菇,生出来之后,你切掉,它有那个基础,还会长。你的关键问题在于改变环境,把湿木头烤干了,就没法长蘑菇了,这是中医的思路。让气血流通,癌细胞没有生长的土壤,自然就不长了。当然,中药可以帮助气血流通,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大家可以看那些抗癌的中药,尤其是治疗癌症初期的药,都是活血化瘀、消气散 结的,还有扶正气,补充气血,气血足了,推动力强,病就好了。



而西医的治疗思路都是有针对性的,对于一般性质的肿瘤,首选手术切除,结合放 疗、化疗,目的是直接消灭癌细胞,就好像发现蘑菇直接切除一样,从方法论来看是线性思路,直奔主题解决问题。但是无论是手术,还是放疗、化疗,其治疗方式 都是破坏性比较强的方法,尤其是放疗和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的破坏性也极强,牵连到免疫系统、造血功能、内分泌系统、代谢系统等,就好像 投放原子弹一样,虽然把敌人消灭了,但是也殃及到大量的无辜百姓,而且后遗症较大。虽然很多化疗药物自称靶向性很强,但是临床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还是 有很大的副作用。尤其是老年体衰的癌症患者,往往在不适当的放疗和化疗之后,元气大伤,反而比原发的癌症更加折损寿命。治病如治国,西医的这种治疗疾病的 思路类似于治国方略中“霸道”的一类。



中医治疗癌症的思路,是通过各种办法把浊气排 出去,让新鲜空气进去,让气血流通起来,让内脏处于一种流通的状态,将内脏营造成一种癌细胞无法生存的环境,这样癌症自然会远离,而不是像西医一样通过放 疗化疗来消灭癌细胞,癌细胞是永远杀不完的。即使当时杀死了,只要环境还在,它还会再生。而且癌细胞还会转移,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说的就 是这个道理。



实际上,治疗癌症也不需要这么大动干戈,只要把环境营造好了,癌细胞自动就撤退了,中医的治疗思路类似于治国方略中“王道”的 一类。从治疗癌症的方法来看,表面上是中西医治疗思路和手段的不同,但根本上,其实是中西方的科学哲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区别。这方面的研究,有待于我 们医务工作者乃至多学科(科学哲学、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等)人才的协力整合,共同完成。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肌肤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由生矣。病之留,恶之生也,精气郁也。——《吕氏春秋》



我 曾经治疗过一个肺癌患者,他是广东人,农村的老爷爷,儿女都很孝顺。他前后化疗了四次,头发全白,脱落很多,身体已经极度亏虚,没法再继续化疗了。他觉得 这个方法行不通,就想用中医的方法试试。我给他开了中药,然后配合走圈。老人家很听我的话,一天走两三个小时,走得很认真,绕大树转圈。走圈走了将近半 年,头发又变黑了,整个人又容光焕发了,胃口也变好了,也能吃饭了,身体也强壮了,性格也变好了,也没有复发。



还有一位四川的结肠癌患者, 患结肠癌之后,把结肠切除了,又巩固化疗了八次,找我看病的时候,头发脱的脱,白的白,脸色发暗、发灰,人挺瘦的,精神特别差。嘴里面没有唾液,吃饭跟吃 木头渣似的,黏膜损伤也很厉害。我就给他用中药健脾,补益气血,因为化疗耗伤元气,患者身体很弱,我就教他练走圈。我屋子里有那种圆凳,他就在旁边学,一 开始肢体活动很僵硬,没走几圈就头晕。



我告诉他,就像走路一样,不用特别紧张,用最放松的方法来走,随意地走,也不用非得找什么平衡,练的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所有的都是自然形成的。所以说,一切以自然为主,有一点刻意,就不自然了。



他的家乡在四川,周围环境还不错。环境对人的性格影响很大,要是经常在树林、河边走,人的性格会变得舒畅一些。因为看见满眼的绿色可以养肝,肝养好了,性情就好了,性情好了,心态就平和了,人的心情平和下来,气血就容易流通,病情就容易控制。



他 就那样天天走,慢慢地呼吸就增长了,然后排便也顺畅了,精气神慢慢地充足了。三个月之后,再见他,发现他脸色比之前光泽多了,头发也开始由白变灰了,而且 也有一些黑发长出来了,胃口也好,也能吃饭了,人也变胖了。癌症是一个消耗性的疾病,一般来讲身体会逐渐消瘦,而身体变胖则说明健康开始恢复,体质开始增 强。



走圈就可以将消耗掉的元气慢慢补充回来,人体只要一转起来,气血流通就特别好。就像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样,走圈时就是围绕一棵树进行公转。同时也围绕中脉进行自转。



我们知道一般人只会在上身出汗,后背、额头等。但走圈不仅如此,走圈走得好的话,手会发胀,小腿以下的毛孔也会张开排汗。这是因为走圈的时候,人体的气血在进行一个大的交换。人旋转起来之后,四肢的气血往里走,内脏的气血往外,是一个大规模的气血交换过程。腿脚和手都动起来,形成一个回路,全身的气血都调动了起来。所以四肢末端平时比较容易发凉、不太容易出汗的地方也会出汗。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生命的最后30年里一直在寻找统一场论——一个能在单独的包罗万象的数学框架下描述自然界所有力的理论。历经40年的发展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弦理论(又名超弦理论)有望成为爱因斯坦苦苦寻找的这种理论。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现任美国加州大学SantaBarbara分校物理学教授,Kavli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大卫·格罗斯(David Gross) 教授认为,弦理论可能就是大家苦苦寻觅的物理学“圣杯”。弦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不是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类的粒子。这些看起 来像粒子的东西实际上都是很小很小的弦的闭合圈(称为闭合弦或闭弦),闭弦的不同振动和运动就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



作为物质存在,我们的人体也是由这些基本粒子构成的。疾病状态和健康状态的区别,从物理学的眼光看来,可能就是因为这些构成人体的数以亿万计的基本粒子的排列组合、振动和运动方式的不同。于是得出以下推论:



健康的人体:基本粒子们排列组合正常,振动、运动方式和谐。——中医称之为:阴阳平衡,气血畅和,五脏协调。疾病、亚健康的人体:基本粒子们排列组合失常,振动、运动方式紊乱。——中医称之为:阴阳失衡,气血不和,五脏失调。



如果这种推论成立的话,那么,要想让癌症、脑卒中、糖尿病、心脏病等等,各种各样的疾病消失,人体恢复健康状态,那就必须让那些已经失常、紊乱的基本粒子们恢复正常的排列组合,恢复和谐的振动和运动方式。



前 文所述的心态调整;恢复规律而健康的作息、饮食习惯;配合合理的锻炼方法,如走圈、站桩、揉腹等,为什么能够让很多疾病不治而愈,其内在道理可能就是营造 一种良好的磁场、氛围、能量场,让“出轨”的基本粒子们“迷途知返”,使构成人体的基本粒子们欢欢喜喜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互助合作,和谐相处,恢复正常 的排列及和谐的振动、运动方式。



良医的工作就如同技艺高超的乐师弹拨琴弦,让各个音符协奏,奏响一曲沁人心脾的天籁之音。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