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人生有度,过则为灾

人生有度,过则为灾

人生有度,过则为灾

老子道德经


度,是一种分寸的智慧,是阴与阳的平衡。

还是自己与自己和解,是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

《道德经·第三十章》云:“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凡事失度,就会行差踏错,超越了限度的约束,就会过早地凋零。

人生能够把度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能收获真正的喜悦与丰盈。



喜怒不过头


《中庸》有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喜怒哀乐不形于色,叫做“中”,喜怒哀乐发而适度,叫做“和”。

心平气和,是一个人生活最好的状态。

换言之,如果一个人掌控不了情绪,也就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说岳全传》里有一段,南宋名将牛皋,生擒了金国大将兀术。

厮打中,牛皋打翻了兀术,一跃骑在了他的背上。

兀术挣扎不起,堂堂一国将帅,哪受过如此羞辱,于是怒气攻心,一口鲜血,气死在了牛皋胯下。

牛皋活捉了兀术,更是喜不自胜,没想到乐极生悲,一口气没上来笑死在了兀术背上。

《庄子·刻意》中讲:“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其实,于人有损的,不仅有大悲大喜,还有很多不幸,都和情绪有关。

但无论哪一种情绪,过了头都会招惹灾殃。

心中不生悲喜虽难,但克制在可控的范围里却易。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控制住自己的喜怒情绪,永远心如止水,才是真正的强大。



劳逸不过度


古人说:“寒暑迭用,所以成岁功也;日月代明,所以均劳逸也。”

劳逸适度,就像寒暑交替、日月轮转,只有这样才符合大自然的规律。

《太上感应篇》中,列举出的人之大过,其中一条叫做“逸乐过节”。

前半辈子活得太轻松,后半辈子必会经受各种各样的痛苦。

每一个亡国之君,都骄奢淫逸,每一个败家之子,都好逸恶劳。

未雨不曾绸缪,风雨乍起,必会遭遇劫数;居安不能思危,危险降临,必将措手不及。

《庄子·刻意》又说:“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

身体劳累而不休息,就会疲惫不堪;精力消耗而无休止,就会元气劳损,劳损最终则会枯竭。

一个道童问道长,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悟道?道长说,需要十年。

道童又问,要是不眠不休勤学苦练呢?道长说,要二十年。

道童大惑不解,要是饭都不吃,一心修道呢?道长说,一辈子都难。

其实,道理很简单,终日碌碌,也要适当的放松,学会好好休息,才能够事半功倍。

一张好琴,琴弦绑得太松则弹不响,拉得太紧又会被绷断,唯独调整到恰好,才能演奏出最动听的声音。

劳逸有度,忙闲各半,才能从容不迫,笑对人生。



名利不过贪


《道德经·第九章》云:“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贪婪得到的东西,最后会因为贪婪而失去,名利这种东西,永远不可能长久。

追名逐利,是人之常情,追上了要学会知足,追不上,则要懂得舍弃。

人若贪名,必会被虚名所吞噬,人若贪利,必会被利欲熏坏了良心。

相传有一群人乘船渡江,船到江心突然出了故障,眼看就要沉入江中。

大家纷纷弃船逃跑,向对岸游去。

只有一个人,越游越慢,渐渐体力不支,溺死在了水中。

后来,大家把他打捞起,才发现,

大家弃船时,也一并丢下了各自的行李,只有他的怀里,仍旧揣着好几大贯铜钱。

智者说:“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

贪求身外之物,就像舔食刀刃上的蜂蜜,不仅不能饱餐一顿,还有割掉舌头的隐忧。

愚蠢的人总是一味索取,聪明的人懂得见好就收。

名利也需适度,过则不仅无益,反而有灾。


▽▽▽▽▽▽▽▽▽▽▽▽▽▽▽▽▽▽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完美的东西,看似残缺,实则并无缺陷;丰盈的东西,好似虚空,其实无尽无穷。

如果说什么是完美,完美不是无缺,而是拿捏好度和分寸,就是世间最好的完美。

人生在世,都需要张弛有度,人生有度,才能把握节奏,自在从容!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