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法宝篇

法宝篇

欢 迎 流 通



  法lun代表佛法的弘传。轮是个动相,轮要是不动就不起作用了。法要流通,要展佈到十方,流传到三世。每一部经典都有「流通分」,这是佛嘱咐你得到佛法之后,有责任要把佛法介绍给别人,推荐给别人。

  近代有一个不好的现象,着作都印上「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这个意思就是不准流通,这完全违背了佛的教诲。佛法是要流通的,劝勉大众流通,哪有「版权所有」!

  现在印的《大藏经》,后面还有「版权所有」,这是盗释迦牟尼佛的版权,这是大盗!古来祖师大德的着作,并没有将版权给他,他加上「版权所有」,就是偷盗。偷盗佛法的罪过,要堕阿鼻地狱,这是一定要晓得的。

  关于佛法的书,乃至于善书,能够利益社会大众的,都要欢迎传播,决定不可要版权。你拿版权能得多少利益,而且这对众生的法身慧命造成了重大的障碍,这个过失太大了,这是愚痴到了极处。我们学佛要开智慧,要破迷惑。所以,看到人传播经典、善书,应当生欢喜心,出钱出力去帮助,这才是「随喜功德,请转法lun」。

(节录自「普贤行愿品辑要疏菁华」4-8-03)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佛经不可烧化



  大乘经典是佛教教育裡最重要的法宝,是众生的真正善知识。「新者,布施供养,瞻礼讚歎,恭敬合掌。」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製作新的经论容易,但一定要印刷得很精美,令人看后生欢喜、生恭敬讚歎之心,故经书不能随便印。随便印製,人家看到不欢喜,就是我们的过失,所以经本一定要尽量印得很精美。

  「若遇故者,或毁坏者」。旧书的价值高,因为它传得很久远,有历史的价值。又经历许多高僧大德读过,所谓磁场不一样,有纪念的意义和保存的价值,有很强的摄受力。旧的塔寺规模比较大,不是一般人能独立修复的。故佛在此地告诉我们,如果有力量一个人发心很好,功德非常殊胜。若自己没有力量,应劝导大家共同发心,皆是无量功德。至于经典修补后,一定要有妥善的地方保存。古旧的经典修补好后可将其翻印,複印本可广为流通,原本加以妥善的收藏。或将原版输入电脑,在电脑上看到原来的版面、字体,更有艺术价值。或另外重新排版放在网路上流通,都是很好的流通方法。

  佛法着重在流通,流通的功德无比殊胜。现今看到许多地方印经,后面有「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若是佛家四众弟子,或者是道场,版权页上印上这几个字,一生修行再好,功德做得再多,还不免要堕落。因为障碍佛法的流通比什麽罪都重,做再多的好事也抵不过此罪,多少人的法身慧命都被这几个字断掉,故此利害得失,我们要清楚明白。凡能利益社会大众的,就要布施流通。

  科注云:「若遇毁损破坏者,即当修治补完,经营料理。」此是讲大乘经论。「昔贤云,或开闭箱箧,虫蠹朽烂,或挽脱漏讹,纸墨破裂,自不修理,不肯流传,未免得罪法宝,有违佛制。」书籍放久了会生蛀虫,故藏书责任很大,要常去翻书,以免生蛀虫。经藏是我们的真善知识,佛陀不在世,修行证果所依靠的就是经藏。

  「若不能修治,不可烧化」。有很多人不懂,佛经破了就烧掉,此是有罪过的。自己不能补,就要找人发心修补。如《五百问》云:「戒律不用,流落可烧不?」这是讲戒经,没有人看,无有用处,破旧了,可不可以烧掉?「答:不得。不知有罪,烧,捨堕。」此是不知有罪,烧了,是捨堕。「若知烧有罪,故烧,犯决断。与方便破僧同。」破僧是破和合僧,罪过很重。「亦如烧父母」,造的罪业很重。如今四众同修当中,造此罪的有多少人?随意毁弃经藏,造极重的罪业。当然有许多人不知道会有如此重的罪。此处讲得很清楚,不知而造,其罪轻;知道而造作,罪极重。烧父母、破和合僧,是五逆罪,堕阿鼻地狱。不知而犯的,虽没有这麽重的罪,果报还是在三途。若犯此罪要真正忏悔,忏除罪业,发心修善,发心修补塔寺,修补流通大乘经教,才是真正的忏悔。

(节录自淨空法师讲述之《地藏经讲记》14-12)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