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宗教篇(三)

三七、本是一家人



   yi si  lan教的《古兰经》裡面,讲我们这个地球人类是一个祖先,全世界的人类都是亚当、夏娃的后裔,原本就是兄弟姊妹,就是一家人。这是从事上说的,佛法是从理上说的,比这个说得更圆满。兄弟姊妹相争,互相残杀,这是多麽悲哀的一桩事情!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地区生活的这些人类,都是一个祖先所生的儿女,散布在各个地区,形成不同的支派、不同的族群。《古兰经》提醒我们认知,其目的就是希望真正能够达到大家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这是《古兰经》的目的,也是希望止于至善;他们的教义反对战争,爱好和平自由。佛家的经典就讲得更深刻,确实有圆满的理论,有周详修学的方法,从理到事,这才是真正的大圆满。

(节录自《十善业道经》第19-14-96卷)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三八、落实宗教教育



  这个世间,讲经说法的人太少了,要想挽救世道人心,挽救劫难,没有别的,决定要提倡宗教教育。因为今天家庭教育没有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圣贤教育完全脱节了,所以社会动乱,zai 难频繁。解决的办法,只有提倡圣贤教育。提倡圣贤教育,在现阶段能做的,只有宗教。因此我才联合世界上各个宗教的领导人、传教师,希望我们常常能够聚会,建立共识。

  在佛教,要把佛陀的慈悲,落实在我们自己身上;在天主教,一定要把耶稣ji 督的爱心,落实在他们信徒身上;yi si  lan的教徒,一定要把阿拉的仁慈,落实在他们信徒身上。于是我们就了解,所有不同的宗教,心是一样的:仁慈博爱。每一个宗教的爱心都是超越时空、超越种族、超越国界、超越宗教,宗教哪有不能融合、哪有不能团结的道理?不能团结、不能融合,是对于自己的典籍没有深入。《圣经》裡,上帝爱世人,他有分国家、族群吗?没有,他爱的是世人。「世人」两个字扩大,可以到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上帝这个爱心,我们尊敬、佩服,他没有私心。《古兰经》讲「阿拉确实是仁慈的」,他也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他也没有分国界,分族群,所以他的教向全世界弘扬,全世界每个地方都有他的信徒,不分族群、不分国界,这个心量多大!佛家讲得更具体,「清淨、平等、慈悲」。特别是在淨宗法门,《无量寿经》汉译的经题:清淨平等觉经。清淨平等觉就是大慈大悲,我们一定要落实,这才叫学佛。所以佛弟子要学佛,ji 督教弟子要学耶稣,天主教应当学圣母,犹太教要学上帝。如果不能把神圣的大爱,落实在我们自己身上,用我们自己这个身体发扬光大,宗教经典讲的爱都落空了,到哪裡去找?经本上找不到。一定要落实在我们的心裡,落实在我们的行为,真正去爱世人。菩萨捨己为人,这值得人讚歎。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76卷)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三九、爱是自性本具的大慈大悲



  我们听天主教跟我们讲到爱心,他们讲的确实没有佛经讲的这麽清楚、透彻,但是一个意思。许哲居士讲「爱」就是宗教,「爱」是自性本具的大慈大悲,裡面决定不夹杂情识在其中,夹杂情识就不是自性。所以,佛法裡面讲慈悲有四种:「爱缘慈悲」、「众生缘慈悲」,这是六道众生有的;「法缘慈悲」,菩萨有的;「无缘慈悲」,法身大士有的。六道裡只有爱缘慈悲、众生缘慈悲,因为他有情识在裡头。无缘慈悲,「无」是没有情识的,完全是自性本具的德能。

(节录自《十善业道经》第19-14-107卷)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四十、访问锡克教



  我曾访问锡克教,锡克教的教堂,一般人讲祭坛,就是他们礼拜的地方。锡克教没有神像,他们拜的是经典。他的祭坛上有两个大箱子,裡面放的是经典,外面用布盖起来,有两个人拿着拂尘照顾,乾乾淨淨,一尘不染。他对我们非常礼遇,请我们到他的祭坛。我到祭坛的时候,我也去跪拜,锡克教徒看到欢喜。我们拜三宝-佛、法、僧;他们拜法宝,三宝裡最重视的是法宝。因此,如何能将虚空法界融合成一家,我们带头做,我们不做,谁来做?我进他的佛堂,拜他的神,拜他的经典;他看到了,将来到佛堂来,他也拜佛,也拜大藏经,这是一个道理。他有分别、执着,我们没有分别、执着,觉与迷在一念间。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53卷)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四一、本是同根生



  茗山长老带了中国二、三十位年轻的法师到新加坡来参加「竹林寺」观世音菩萨开光大典,「竹林寺」也邀请新加坡九大宗教的代表来参加。九大宗教都给「竹林寺」祝福,茗山长老看了很感动,他说他一生当中第一次看到,以前佛教的活动从未有别的宗教参加,所以他非常讚歎。接着又有一个机会参加印度教的聚会,他也看到九大宗教在一起,他说:「这个我们要学习」。他跟我说,他从前读经也有这个想法,但是始终没能说出来,今天在新加坡亲眼见到了。印度教的晚会有晚餐招待,我们一同吃印度的食物,这是从未吃过的。他希望将来中国所有的宗教,也能变成一家人,这有助于社会安定和平。

  今天在新加坡,任何一个宗教活动,一定是九大宗教联合起来互相协助。譬如回教要办一个培训班,不属于宗教的,是社会各个科目,需要买一个学校,用钱不少,我们九大宗教也帮助他筹款。我们竞走、义卖,为他筹募基金。那个义卖有六十多个摊位,「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就承包一半。走路的路线大概是七公里,那一天我也去参加,彼此互相合作。

  现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常常有很多宗教在那裡开会,变成了九大宗教的俱乐部,大家欢欢喜喜,一团和气,这在全世界任何地方见不到的。社会讚歎,政府欢迎,所以我们的大活动请总统来,总统一定参加。纳丹总统非常温和,真的是平民总统。由这一点逐渐就影响到世界,最近印尼总统对新加坡宗教种族融洽团结,非常讚歎。我们希望全世界的宗教师都能团结一致,提倡宗教教育,来挽救世道人心。人心的反常是因为没有人教导,所以我们必须要提倡宗教教学。

  要知道不同的宗教,根本是相同的,这个相同就是佛家讲的「慈悲为本」,宗教讲「神爱世人」,爱就是慈悲。我们要发挥神的爱,发挥佛菩萨的慈悲。我跟他们说明,神的爱要落实在宗教徒的身上,若宗教徒不能够平等博爱,神的爱就不能落实。「神爱世人」表现在哪裡?所有宗教徒热爱一切众生。佛门弟子要把大慈大悲落实,如果不能慈悲一切,爱护一切众生,尊敬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佛家「大慈大悲」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所以,众神、诸佛菩萨的精神、愿望、事业,是要我们去做到,这才是报佛恩、报神的恩。至于方法、手段不相同,那是细节。我们在根本上相同,所以能联手变成一家人,推行爱的教育,推行慈悲的教育,这是「一切诸法义」裡面的精义。必须要找到根本,根本找到了,佛家裡面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才真正做到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清淨平等的慈悲。

  有些宗教的慈悲是有限的,这是没有找到根。我们必须帮助他再深入,所以不管是什麽经,佛家的经典、《古兰经》、ji 督教的《圣经》,我们要深讲,讲到根之处,大家就相通。所以,不是形式上我们是一家人,而是理论上、根本上我们就是一家人,我们所做的是共同的事业:挽救社会,救度众生。我们找到根本,所以我们敬神,我们进他们的教堂,别人不礼拜,我礼拜。拜火教裡面没有神像,他们供的是经典,他们拜经,所以我走到他的殿堂,我也跪下来礼拜他们的经典。为什麽?「本是同根生」。

  众神都是诸佛如来,像《华严经》上的夜叉王,全是诸佛如来变化的,应以什麽身得度就现什麽身;应以ji 督身得度,诸佛如来就现ji 督身。ji 督是诸佛如来,他们不知道,我知道,不知道的人不会拜,知道的人会拜。在他的立场上来说,释迦牟尼佛是上帝的化身,这不就平等了吗?我们也没有轻视你,在我们眼睛当中,上帝是诸佛如来的化身;在你们眼光裡,佛是上帝的化身,这就平等了。所以什麽误会都化解、消除了,真诚清淨恭敬心自然就生出来,那不是假的,是真诚的礼敬,真诚的讚歎,真诚的供养。所以,有人说,我们佛教拿钱去供养外教,这句话是错误的。那是诸佛菩萨的化身,一定要修供养。普贤菩萨教我们「广修供养」,何谓「广」?遍虚空法界平等供养。如果只供养佛教徒、佛教寺庙,不能供养别的,这个供养很窄狭,不是广修供养,一定要懂得《华严》的教义。

(节录自《华严经》第12-17-0300卷)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

四二、学习天主教



  天主教的经典,在感谢经裡面,几句话说得很好,「主扶救我」,我们很容易被一切人事物迷惑,丧失了理性,求上帝帮助。「俾知痛悔改过,专心忆主」,我们念佛,他们念上帝,念要专念,专念就产生效果。「我心已足」,这是知足。「不图外物」,对于其他的一切人事物,都能够放得下。「主原教我,毋听淫声,毋视邪色,毋道非礼之言,毋取非义之物,毋践非礼之地,心毋妄思,意毋妄动」。我们跟外教很少接触,接触之后,看到他们的经文,我们才五体投地,他们如果能够依教奉行,这是世间的大圣大贤。

  天主教经典裡面有很多句子,要求信徒要做社会的好榜样,跟我们提出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完全相同。我们淨宗讲「信愿行」,他们也讲信愿行,他们有三德-信德、望德、爱德,望是希求。信德是「信」,望德是「愿」,爱德是爱天主、爱人如己是「行」,这是他们的信愿行。我们讲六波罗蜜,他们讲四种枢纽的德行是「智、义、节、勇」。智是智慧;义是布施,不希求回报;节就是忍辱;勇是持戒,勇于改过自新。和平祷词裡尤其殊胜,非常感动,它能成为世界大宗教,拥有那麽多人的信仰,有其道理。我们今天学佛,实实在在跟人家比,远远落在人家后面,人家决定能升天,我们落阿鼻地狱,这是我们要深思反省检点的。他们早晚祈祷,时时刻刻省察检点自己的过失,改正自己的过失,比我们认真。佛陀虽然有非常殊胜的教诲,可是在末法时期多数流于形式,所以「信解行证」这四个字有名无实。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第19-12-150卷)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