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我的师父能行长老

我的师父能行长老

  博山正觉寺是千年祖庭,具有非常优良的传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正觉寺现在正在建设,可以说,正觉寺正在复兴。复兴后的第一任住持就是能行长老,他老人家是仁炟的皈依师和剃度恩师。借此机会,仁炟想跟大家讲一讲,仁炟的师父是怎样修行的。

    依中国佛教禅宗的传统,主张不言之教,不是整天讲经说法、作开示。从禅宗的特色来讲,要求身体力行和真修实证。当然讲经说法也非常好,让大家能够明白佛教的道理,做到解悟,都是好事。正像《金刚经》里面讲的一样,“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还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禅宗的师父教导徒弟大多以身教,让弟子跟着师父的行持修学。

    一九九二年,仁炟那时候还没有出家,在能行长老座下皈依佛门。那时我师父还不到七十岁,今年已经八十五岁了。一九九二年的时候,师父他每天都要接待全国各地来的信众,以及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信众。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能行长老被称为中国十大高僧之一。第一位是河南洛阳白马寺的海法大和尚。一九九三年,香港大屿山的天坛大佛开光的时候,中国大陆佛教代表团总共去了三个人,赵朴初老先生是团长,其中就有我师父能行长老。

    那时候我师父负责北京法源寺客堂,他非常地忙,要接待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信众,给信众结缘,回答每个人提出的问题,修行上、生活上,各方面的问题,我师父都能回答。

    仁炟出家前,星期天经常到北京法源寺,坐在客堂的连椅上旁听。听着师父给信众解惑答疑,觉得是一种享受,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佛学素养,仁炟受益匪浅。

    那时候我师父每天要忙到晚上十点钟,到十点半以后他才有时间打坐。要打坐到凌晨两点钟,到凌晨三点半就要起床了。法源寺四点钟打板,四点半上殿。每天我师父的休息时间不到两个钟头。他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打坐,而且要打坐到深夜两点。

    能行长老教导弟子,主要是要求大家念诵《大悲咒》、要学打坐、每日念诵《金刚经》。我师父在仁炟皈依后也要求仁炟修持《金刚经》和《大悲咒》。

    师父还规定仁炟要把《大悲咒》背下来,他老人家一句一句地教仁炟诵《大悲咒》。那时候我师父给仁炟检查功课,让仁炟背《大悲咒》。仁炟像个小学生一样站在师父的面前,把《大悲咒》从头到尾背一遍。而且《大悲咒》里边的发音,像 “罚沙罚参”中的那个“参”字发sheng(升)的音;“阿”字发wo(喔)的音;“僧”字发sheng(生)的音;“那”字发nou(耨)的音。这些都是能行长老亲自教仁炟的。

    我师父教仁炟念诵《金刚经》经文前面祈请的那一部分,从“修唎修唎,摩诃修唎”,一直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长老给仁炟念了三遍,一九九二年,那时仁炟还年轻,才五十岁出头,还浮躁。能行长老念了三遍,当时仁炟心里想:这个老和尚太啰嗦了,念一遍我就明白了,凭我这个智力,教我一遍就行了。现在仁炟才知道,那是老和尚慈悲呀!生怕仁炟记不住。

    也等于在告诉仁炟,将来带徒弟的时候怎样做,要有耐心。因为人是参差不齐的,智力发育不一样,有的根器利一些,有的根器钝一些,但是只要认真修行都能成就。修行不能耍小聪明,小聪明没有用的,在修行的路上来不得半点虚伪,一点小聪明都不可以有,不可以耍,要踏踏实实地去修行。这就是仁炟的恩师以言传身教从各个方面教导仁炟怎样做人,怎样修行。

    从修行来讲,能行长老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而且自从仁炟发心出家以后,能行长老就用对出家人的要求来要求仁炟。

    能行长老说:“不管你出家以前有多大的身份、多高的地位、多么富有,你出家以后就是个普通的小沙弥,要吃得了苦。不管你年龄多大,都是小沙弥,哪怕见到二十岁的比丘都要顶礼。”

    仁炟就是按照师父的教诲来做的。所以说仁炟觉得能拜能行长老这样的师父,感到三生有幸,是仁炟的荣幸,也是仁炟的一种福报,仁炟跟对了师父。

    二零零五年之前能行长老一直坚持上早、晚课,那时能行长老七十九岁高龄,以后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上早、晚课了。他在北京法源寺上早、晚课的时候都是在西单的第一位,是在首座的位子上。

    法源寺周六会为信众授三皈五戒。二零零五年之前每次的三皈五戒,都是能行长老主法。每个星期六给大家授三皈五戒,七十九岁还在坚持随众上早、晚课,这在中国佛教界也是很少见的。

    能行长老从来不居功自傲,也不说自己修行得好,总是那么默默地修行,严格要求自己。这个也给我们后辈的出家人和佛门弟子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和表率。希望大家都要向你们的师公能行长老学习。
                                                                         (根据2011年5月8日上海义工会议上仁炟法师开示的录音整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