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通往智慧

通往智慧

智慧有闻慧、思慧、修慧。对上师所传讲的一切正法的词义,用心谛听后,能原原本本地了解,这叫闻慧;对所掌握内容的含义、词句,经过反复思考、思维,生起定解的时候,就是思慧;通过修持,真正有感受,有体会了,就是修慧。闻慧、思慧、修慧也是有次第的,缺一不可。
   
    我们虽然掌握了一些理论,但都是鹦鹉学舌,连闻慧都谈不上。因为我们并不是真正地了解与明白,也不是真正地领会与体悟,所以那些都是佛菩萨的境界,都是佛菩萨的智慧,没成为自己的。
   
    智慧有世间的,也有出世间的。佛讲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讲六道轮回都是痛苦,三世因果丝毫不爽;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对佛讲的这些道理真正有闻慧、思慧、修慧,即真正明白,有体悟。但这种智慧是属于世间的,只能降伏住烦恼,不能断除烦恼。要从根本上断掉烦恼,就要祛除我执,因为我执是烦恼的根。要祛除我执,就要证悟无我。证悟无我与空性,才是真正的智慧。
   
    智慧是能对治烦恼,对治我执的。我执是把我视为真有、实有,现在要祛除我执,就需要一个与它相反、有抵触的对治,就是无我。一切法不是实有、真有,真正通过逻辑推理,通过修持,才能真正明白,有甚深的感受和体会的时候,才会遣除我执,才不会视我为真有、实有。去掉了我执,才能断掉烦恼,没有烦恼就不会造业,就没有了轮回。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轮回,需要有无我和空性的智慧。这都属于胜义谛菩提心,是通过修持获得的,不是通过仪轨等方法获得的。因明、中观有很多逻辑推理能抉择无我和空性,但这种证悟是比量,不是现量,是相似的、大概的了解,不是真正的了解。
   
    要在相续中真正具有无我和空性的智慧,必须通过修行。怎样修行呢?在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再去修无我和空性的智慧。我们现在修学四外加行是为了生起出离心,修学五内加行中的皈依和发心是为了生起愿行菩提心,在这个基础上消业积福,通过上师的窍诀,最后才能真正地领悟空性。真正要领悟无我和空性非常困难。但是没有别的出路,只能按照这个次第修持。
   
    断除对世间的贪念,断除自私自利,在这二者的基础上再去修行,才能证悟空性。空性不是“没有”,缘起也不是“有”,它们都远离了“有”和“没有”。缘起有,但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有”;空性没有,但也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没有”。不管是缘起还是性空,都已经超越了我们的思想范围。你想真正领悟,达到那种境界,必须要超越三界,超越世间。若是世间的心、轮回的心没有放下,无法能领悟、证得那种境界。
   
    若是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缘起性空,就是要放下但不能放弃,要认真但不能执着,要随缘但不能随便。但我们领悟不到,一说不执着,就不认真了;一说要认真,就执着了,很难把握!因为我们的思想、境界还没有超越,没有远离八边戏论,现在我们所思维的都落入到八边里。要放下但不能放弃,放下是性空,不放弃是缘起。这些话听起来很普通、很简单,但其内容、含义非常深广。若想真正把握这些,要等你成就的时候,否则是不可能的。什么时候成就了,什么时候才能做到放下不放弃。
   
    缘起性空等,不是我们现在要做到的,那是我们修行的目的,是我们要达到的境界;是目的地,是山顶。我们现在还在山下,应该思维怎样才能到达山顶。现在我们所学修的九加行就是到达山顶的方法,是到达山顶的阶梯。要到达目的地,就要靠这些方法。
   
    大家要好好观察自己:有没有生起出离心?在有出离心的基础上,再去修愿行菩提心。在有愿行菩提心的基础上,再去消业、积福,和上师相应。一步一步来,这是一个修行次第,是成就大圆满、成就佛果的阶梯,是必经之路,有这些成就足够了,若是没有这些无法成就佛果。
   
    佛是智者,学佛就是学智者,修行就是自己要成为智者。佛是具足圆满智慧的人,学佛就是学做有智慧的人,修行就是要成为有智慧的人。
   
    一切烦恼、痛苦都是因为无明愚痴,不是因为没吃、没穿、没住,不是因为没钱、没权,而是因为没有智慧。有智慧了,有钱或没钱都幸福,有钱或没钱都快乐;有智慧了,在山上或在家里都幸福,有家或没家都快乐。对于一个真正的成就者来说,山洞与皇宫没有区别,天堂与地狱没有区别。有智慧了,街上的乞丐和宝座上的国王没有区别,一样快乐;若是没有智慧,二者也没有区别,一样烦恼、痛苦。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平时我们身体越好,有时候烦恼越重。我就发现,身体有虚的、有衰的、有病的、甚至有死亡的这种状况,但是就有一个东西它不病、也不衰、也不死的。

  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你到时候都会经历老,最后死亡。但是有个东西是不死的,当你一断气,气“拍”地停掉的时候,你大光明现前了,大光明现前,那叫什么?叫法性光明。这就是如来藏里面的法性光明,那就是你的本来面目。

  那我们现在呢?我们现在就都被这个五蕴所遮住了,障住了,不见如来金色身。每个人都有,但是我们不见。都是用凡夫的念,然后就随着业习,这样随着业习。我是人,我怎么样,执着我、我所。

  平时我们在修时,如果你瞥见过,或者是体验到过,那你好好地要知道怎么取舍、要有择法。什么叫择法?我不皈依生灭的,我要皈依不生不灭的,甚至我们这些生灭的,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但是这个还是比较难的,这个是很难很难的。

  至少我们要知道,反正这个世界这个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佛性的展现,其实本体都是清净的,我们不觉悟的缘故,我们在这里分高下、美丑,我们染污了它。但是最初我们最下手的功夫就是,对生死要知道有怖畏,对不生不灭要有仰慕。

  哪天真的你开悟了,你还要把这个所谓的世间法,你还要把它去掉呢。俗,还要把它转变成真的。所以刚才那个手印就是,进大殿之前就是把真俗双运变成悲智双运。你们试着一下,两个手这样子就很安详的,非常安详,眼观鼻,鼻观心,然后这样迈进大殿。

  别忘掉哦,今天给你们讲的这个,现在这个动作做起来,以后慢慢地熏习。理上虽然说要顿悟,但是我们还没有到顿悟的那个理,那就要积累福慧资粮,积累资粮到一定程度它就会显现出内证的功德、智慧。所以叫大海不拒涓流啊。佛是福慧两足尊的大海,那也是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所以我们平时要积累资粮的。

  一个修行的人要细致地去照顾好自己的。功德越大你的冤亲债主来得越多,所以你要守护好自己,会犯业障的。最容易犯的就是什么?就是我、我执。我执越大烦恼越重。烦恼最重的里面就是贪嗔痴。贪还好一点,这个嗔会发起来,别人稍微看你眼神不对,或者讲话口气不对,马上感到我就被冒犯了,你心态马上就掉到地狱一样。

  以后你们要把别人当成你修行的检验。“我”就是轮回的根本。我执越重,烦恼越重,要记住这句话。功德相就是我执很轻。所以大家要防护住,好不容易赚点功德,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千万不要起嗔心。

  我们在这么好的道场,你看现在多舒服。你知道吗?你知道现在我们现场的龙王有多少?至少有一百个龙王,至少有一百个。其他的天神、护法多得不得了啊,诸佛菩萨更多。所以大家要好好的啊!

  阿弥陀佛!

  ——摘自传喜法师12.04.25法华会第五天施食开示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