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普賢上師言教》作者巴珠仁波切的一封信

《普賢上師言教》作者巴珠仁波切的一封信

僧人阁下:

夫我自幼植遇佛法,入门皈依、研读、修学诸多经论,然根性陋劣、习气深重,故于别解脱戒、金刚密乘戒多有违犯。此生虽精进实修,但内心却从未生起欲界地定,于戒定慧三学更如天壤之别。多年修学佛法之因,虽于显密着述颇丰,为新旧译派众等赞扬,倘能多与大众广结法缘自是甚佳。

我亦深知如此既得悠闲又能利益,然入菩萨行论有云:吾富受恭敬,众人皆喜我,若持此骄慢,殁后定生惧。故我不敢自比某些人口中所言之善知识或成就者,因如此之行恐犯大上人语,故我不敢有所欺诳、保留而实话直说。如我这般虽略涉教法,但于证法丝毫未具,仅如过去六群比丘,因此不敢欺瞒众生,故即使见面、摩顶,并无有任何利益。

然而何谓信心呢?对三宝具信名信心,特别是三宝中当以法宝为重,因佛宝、僧宝之殊胜皆来自法宝,以是之故,尤须对法生起具信。然何谓法宝?抉择四谛之善说名法宝,此四谛法具足了知因果、深信因果之信心,经律论三藏所言皆不外于此。

从观察某人之言行举止,或某人之说法自以为得到信心,此除捏造外并无其他,所以名为大邪见。修学佛法须往内观察三毒,尽量对治三毒,广为行持,如乌金大师曰:「三毒尽漏者,何需佛法?」。如此所说,大众不解其意,仍一味往外追寻某某圣地,指此为圣山、此为圣岩、圣树、圣水。如此之善知识、佛油子等等着急追寻,以为可从他人身上得大加持。如此之想法,只是走火入魔之因而已,除外无有丝毫意义.

对上师具足深信与祈请,将能得到更多功德。某些经云及大师所言之根本上师指的就是具足三恩之根本上师,并非某某老头子、和尚、la ma或老参。那何为根本上师呢?如上师瑜伽引导文中所言:中围中圆满主尊为根本上师,所指为何呢?以深信对境为能得灌顶及口诀故为根本上师。

对上师之信心来自于感念上师之德恩,并非上师之功德。须深信上师超越诸佛,为何超越诸佛呢?直指自心法身故,予我恩惠胜佛故。那么人人口中所喊的大恩根本上师,何谓大恩呢?上师之大悲能令法入于我心,故名为根本上师。因此曾于某某上师座前听过课或接受过灌顶并不称为根本上师。

觉卧阿底峡尊者有多位上师,其中特为殊胜的是瑟林巴大师(金洲大师)。如欲令乞者生欢喜,须于口袋装满米;富家粮仓米再多,乞者不生任何益。经云对父母孝顺也是因感其恩德而非其威势。

那什么是信心?什么又是修行佛法呢?何谓对上师祈请呢?当代自称智者大堪布们于此三者竟一无所知,故我今天以不违经论而劝知,此劝言乃为法结缘,须广为传阅、演说,幸或有一二人可能相信,依之而行。

言尽于此,汝无须多留.即使留之久年,为汝摩顶、祈福、祝愿之举毫无意义,故我亦绝不为之。以上所言,汝当知之。

嗡嘛呢呗美吽。

师秋疯恭译

徒秋宝恭录100年1月1日新年贺礼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3-19 20:11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虽然得到了人身,却是非常短暂。有些人到了五六十岁才皈依佛门,有些人早一些,从二三十岁开始学佛,但从时间上讲毕竟是有限的。比起那些天人、地狱道的众生,我们的生命短得不得了。

    大家很快都会老的,童年、青年,仿佛一眨眼就过去,这一年也这么快即将结束,每个人离终点都越来越近。所以年纪大的弟子求我传最大的窍诀,我真诚地给你一个字,就是“死”。你天天想着死,当死亡降临的时候,你怎么办?上师给你的法起不起作用?有没有信心?我们有些弟子走的时候没有信心,就特别痛苦、害怕,大喊大叫。有什么用呢?

    当果报已经成熟,福报已经用尽,这个人身的皮囊也就要卸去。就像一个演员,演完了这一场戏,马上要卸妆了。我们也一样,心上套着一个人的相要卸下,紧接着会套上一个什么相呢?畜生相?饿鬼相?这取决于自己的善恶业,取决于自己对佛法的相应程度。能否不堕六道,直接超脱呢?要看自己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和见地。

    人身非常短暂,可是这短暂的背后,还相续着自己种下的业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走的时候带不了你的钱财、儿女和亲人,更带不走你的世界,能带走的只有自己的业果和修行的功德。

    我们说暇满人身非常难得,也非常短暂,业果非常真实,所以要非常重视。我加了四个“非常”,希望你们格外珍惜修行的时间,不要继续迷惑在世间的事情里,也不要荒废在无意义的空间里。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