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憨山大师悟道偈颂

憨山大师悟道偈颂

《观缘偈》:谛观此身无始来。皆从颠倒妄想生。轮回六道苦趣中。性返人天无量劫。妄念不止苦无涯。妄境不空业如海。若能一念暂回光。当下即令登彼岸。妄业积聚如须弥。人我是非苦坚固。结成生死铁围关。百劫千生不能出。镬汤炉炭本来无。只从一念嗔心起。若于起处即消除。火里金莲真解脱。现前境界若空花。镜像水月不可喻。世人痴迷无慧目。错认为真颠倒见。妄将四大以为身。六识三毒为主宰。贪嗔我慢不自知。妄逐驱驰诸苦趣。自性清净即弥陀。六尘不染莲花土。一念不生生死空。日用现前真极乐。

憨山大师《身箴》:敬咨尔身。尔何为者。四大合成。内外虚假。聚沫芭蕉。尘埃野马。众苦稠林。生死旷野。昧之者多。识之者寡。一息不来。赘疣土苴。

憨山大师《我箴》:一切爱憎。皆由我障。我障若空。光明无量。逐境心生。随情动念。心境两忘。物我无辨。物无妍丑。由我是非。我心不起。彼物何为。动静等观。贵贱一视。凡圣齐平。名不思议。

憨山大师《诚意铭》:意乃妄根。乘虚日凿。密察其原。潜乎不觉。觉则不妄。妄息即真。至诚无息。其善乃敦。

憨山大师《唯心偈》:净妙不思议。圆满真实心。广大具威神。变现无量事。其体离诸垢。不舍染净缘。世与出世闲。成就众善业。众业若空华。本来无所有。以无所有故。故说即真常。善达业性空。不为幻技惑。不著亦不厌。如理谛实观。起处即无生。当念自空寂。了无前后际。一念若须弥。动静平等如。境界风不动。寂灭妙常乐。清净若莲华。深入尘劳泥。不染世闲垢。怀此如意珠。随求无所乏。神光照暗冥。普觉诸含识。

憨山大师《正心铭》:心本光明。欲蔽故暗。天然之体。随情耗散。今欲正之。祛欲制情。一真既复。诸妄不生。

憨山大师《澄心铭》:真性湛渊。如澄止水。僧爱击之。烦恼浪起。起之不休。自性浑浊。烦恼无明。愈增不觉。以我取彼。如泥入水。以彼动我。如膏益火。彼乱我真。乱实我生。我若不生。劫烧成冰。是故至人。先空我相。我相若空。彼从何障。忘我之功。在乎坚忍。习气才发。忽然猛省。省处即觉。一念回光。扫踪绝迹。当下清凉。清凉寂静。挺然独立。恬澹怡神。物无与敌。

憨山大师《六根铭》:身为业媒。心为业种。从六情根。贪奔爱涌。眼流于色。失其真明。耳流于声。遗其本闻。舌非爽味。实多妄语。恣意纵情。识风内鼓。习发窍鸣。如簧有声。不知所自。听者震惊。出口入耳。爱憎斯起。声已消亡。祸方资始。如雷击粪。忽生毒菌。愚者食之。误伤其命。维鼻合身。同为一觉。总是浮尘。身多过恶。意乃枢机。波流毒海。为彼所漂。汩其真宰。是故世人。虽生不生。若能返观。各得精真。精真若复。六根无物。似云浮空。如响出谷。不被形拘。不为心碍。迥出情尘。超然自在。

憨山大师《师心铭》:人性本大。超乎形器。直以有我。自生障蔽。习染浓厚。故为物累。问学不广。故多自是。见理不明。骄矜恃气。轻内重外。逐物丧志。嗜欲戕生。不知避忌。弃己忘真。孰称为智。达人虚怀。应缘无滞。与时逶迤。龙蛇玩世。得失靡惊。贵贱无预。恬然怡神,省思寡虑。力其未能。谨其未至。学其无为。行其无事。听其无听。视其无视。返观内照。念念不住。诸妄消灭。精一无二。此乃至人。师心之秘。在我求之。恢有余地。不如是观。名为自弃。


憨山大师《忘缘铭》:情有智愚。性无明昧。凡圣之分。实存向背。如臣事君。如子侍父。一念精真。不容顾伫。顾伫则移。移则造迷。迷之既久。其神日疲。不移即悟。悟则不顾。独立湛然。妙用常住。应缘若响。处世如空。逍遥物化。顿脱樊笼。不出不入。无去无来。空华世相。水月襟怀。

憨山大师《觉非铭》:万里之行。步步皆非。维人不觉。寸步不移。人生百岁。念念不住。昧者冒然。孰分新故。善恶迭迁。如环无端。莫知其极。谁使之然。使者不知。愈新愈迷。脚跟罔措。举足成疲。疲之既久。失其故有。变怪百出。不见其丑。以迷为觉。大地皆错。嫫母效颦。恬然自乐。霎时临镜。忽然猛省。但歇狂心。不劳施粉。天然秀媚。眉目清朗。本来面皮。毫发无爽。无论美恶。不须雕琢。只任现成。自然还朴。觉不觉是。不知知非。是非俱唾。万物齐归。无绳自缚。念念回光。心心返照。但不随情。是名要妙


憨山大师《梦觉铭》:善恶无端。一心返复。圣凡不隔。唯存梦觉。以觉入梦。颠倒滋重。以梦入觉。当下解脱。梦觉俱非。寂尔灵知。不生不灭。何虑何思。幻化百千。唯在一念。念起不觉。太虚闪电。烦恼不结。业即不生。爱憎坚固。实生死根。因果报应。捷如影响。根若不生。枝从何长。业有多种。以杀为先。好生恶死。彼此皆然。躯壳虽异。佛性是同。但平等观。杀念自空。心镜尘埋。习染既厚。以觉消磨。光明自透。渐磨渐落。念起即觉。觉至无生。心境空廓。妄想驰逐。究竟无益。谛审思维。死生迅疾。生死来往。大梦冥冥。但随业转。如不有生。有生不著。须从梦觉。醒眼看来。

憨山大师《观心铭》:观身非身。镜像水月。观心无相。光明皎洁。一念不生。虚灵寂照。圆同太虚。具含众妙。不出不入。无状无貌。百千方便。总归一窍。不依形气。形气窒碍。莫认妄想。妄想生怪。谛观此心。空洞无物。瞥尔情生。便觉恍惚。急处回光。著力一照。云散晴空。白日朗耀。内心不起。外境不生。但凡有相。不是本真。念起即觉。觉即照破。境来便扫。扫即放过。善恶之境。随心转变。凡圣之形。应念而现。持咒观心。如磨镜药。尘垢若除。此亦不著。广大神通。自心全具。净土天宫。逍遥任意。不用求真。心本是佛。熟处若生。生处自熟。二六时中。头头尽妙。触处不迷。

憨山大师:欲不可纵。志不可荡。性不可僻。心不可放。身不可逸。学不可浪。理不可蔽。思不可妄。勿佚豫而外驰。勿嗜好而内丧。恬怡自居。百骸无恙。不为物诱。其神自王

憨山大师《观世铭》:四大幻身。本无一物。愚者执之。爱憎桎梏。妙圆觉心。弥满清净。妄想积迷。颠倒增病。渴鹿逐焰。愈逐愈渴。看破即休。始知是错。游戏神通。不离日用。贵贱好丑。任其搬弄。达人大观。洞然明白。离合悲欢。了不可得。六尘境界。如梦聚宝。无量贪求。一觉便了。音声色相。风月行空。于斯不著。岂是盲聋。以此处世。有何挂碍。身虽凡夫。名观自在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