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不加辨别、人云亦云地毁谤佛教极不合理

不加辨别、人云亦云地毁谤佛教极不合理

不加辨别、人云亦云地毁谤佛教极不合理


作者:索达吉堪布 讲    文章来源:摘自《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记(162)




  现在打开一些网站、书本,常常会看到有些人说话对佛教不负责,对自己也不负责,随随便便讲别人过失,一点教证理证都没有,甚至有些教理是断章取义,这种辩论在我们藏传佛教是没有的。个别法师和居士没有经过长期闻思,自己也摸不着佛教的真理到底在何处,一开口就像老太太吵架一样,说来说去、破口骂人,真的非常可怜。大家不要依靠佛法来造恶业,最终堕入地狱。空性法理是涅槃不二法门,依靠它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圣天论师说:“空无我妙理,诸佛真境界,能坏众恶见,涅槃不二门。”无我空性的法门,如同如意宝一样,十方诸佛皆依之而证得圣果,可是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这一点,随随便便就信口开河,这是不合理的。

  因此,佛教徒一定要学习因明和中观。现在有些人只喜欢简单的因果法门,甚深的空性中观理,一点也不懂,对空性的推理完全是陌生的,看到一个生词就依文解义,然后开始大肆毁谤。其实,因明中的辩论,并不是人人都能通达的,佛教也不是随便就能破得了的。多年以来,我们绞尽脑汁学习佛法,确实感到佛陀的智慧无与伦比,任何一个名人也无法否认。这一点,并不是我们自赞毁他,世界上了不起的科学家、文学家,也是异口同声地赞不绝口,不像某些孤陋寡闻的人,始终认为科学很了不起,觉得佛教是消极的教条主义。

  国父孙中山说过:“佛教是哲学之母。”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的罗素,在考察了各种宗教后说:“世界上所有宗教中,我所赞成的是佛教。”(现在口口声声诽谤佛教的人,不要说是获得诺贝尔奖,就连小学“三好学生”,可能也没有得过,这种人真的没有权利诽谤佛教。)自然科学家尤智表说:“佛教是非常殊胜的一个科学。”著名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先生,在看了《瑜伽师地论》和《贤愚经》之后,对佛的智慧感叹不已,他说:“释迦牟尼真是伟大的圣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于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其实,鲁迅先生对佛教了解得不多,他只看了讲小乘因果公案的《贤愚经》等几部教典,就赞叹不已,如果得受《大藏经》的传承,再学五部大论的话,更会佩服得五体投地。开玩笑!)

  现在有些世间人,读一个大学、得一点世间文凭,就对佛教蔑视不已,这种行为极其幼稚。佛教并非像西方有些宗教一样,依靠教会的势力或没有道理的愚痴之举来压迫世人,佛陀的道理是通过辩论来验证的,如果不能以理服人,不能解除世人的疑惑,那就是佛教的过失。但自古以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种现象从来也没有。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意识到佛教理论相当深奥,他们经常通过各种方式与有创新意识、具远见智慧的高僧大德交谈,以发现宇宙人生的真理。尤其是前后世、业因果的许多奥妙,他们在实验室中根本无法发现,但依靠不可思议的佛教教义,逐渐也能水落石出。

  你们以前可能也受过唯物论、无神论的教育,然而不加辨别地人云亦云,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如果你通达了佛教真理,就有一种取舍能力,不会像墙头芦苇一样随他转,遇到任何外境也不会动摇。所以,对佛教的信心、不退转的见解至关重要,假如每天脑子里有乱七八糟的信息不断进来,自己的理智被纷繁复杂的外境夺走,剩下的全是邪知邪见,那活在人间也没有实在意义。因此,大家应该把佛教纯洁、殊胜的智慧印入脑海,胡思乱想、杂乱的知识尽量排除,重新过一个清净、安宁、快乐的生活!

当你发现自己被贪欲诱惑的时候,一定要降伏自己。
要做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隶!
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生。心悟成佛。
心迷成魔。 所以必须要降伏自己的心, 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TOP